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吊丝竹新品种‘毛吊丝竹’
1
作者 贾冬冬 倪静波 徐振国 《广西林业科学》 2024年第5期644-648,共5页
描述产于云南省广南县吊丝竹(Dendrocalamus minor)新品种:毛吊丝竹(Dendrocalamus minor var.pubiculmus)。该品种在形态上与吊丝竹相近,区别在于该品种新秆初生时密被棕色细毛;节间部分均具不规则黄色纵条纹;秆箨初生时密被黑棕色刺毛... 描述产于云南省广南县吊丝竹(Dendrocalamus minor)新品种:毛吊丝竹(Dendrocalamus minor var.pubiculmus)。该品种在形态上与吊丝竹相近,区别在于该品种新秆初生时密被棕色细毛;节间部分均具不规则黄色纵条纹;秆箨初生时密被黑棕色刺毛,边缘具短纤毛;部分叶片具黄色纵条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亚科 牡竹属 吊丝竹 毛吊丝竹 新品种
下载PDF
簕竹属一新种——粤北撑篙竹
2
作者 黄钰玲 倪静波 +3 位作者 陈再雄 郭剑强 廖文波 童毅华 《世界竹藤通讯》 2024年第1期82-86,共5页
描述了在广东北部发现的一个簕竹属新种——粤北撑篙竹(Bambusa pervariabiloides J.B.Ni,Yu L.Huang bis,Y.H.Tong&W.B.Liao)。该种形态与撑篙竹(Bambusa pervariabilis McClure)相似,主要区别在于箨痕隆起,秆节间稍呈鼓状,较长,长... 描述了在广东北部发现的一个簕竹属新种——粤北撑篙竹(Bambusa pervariabiloides J.B.Ni,Yu L.Huang bis,Y.H.Tong&W.B.Liao)。该种形态与撑篙竹(Bambusa pervariabilis McClure)相似,主要区别在于箨痕隆起,秆节间稍呈鼓状,较长,长40~50 cm,秆箨早落,箨鞘先端近截平,稀宽拱形,内侧边缘顶端具有1枚耸起的小角,大箨耳不下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簕竹属 孝顺竹亚属 粤北撑篙竹 撑篙竹 新种 丹霞山 广东省英德市
下载PDF
黄竹生长过程中纤维形态与结构的演变过程研究
3
作者 秦晓 倪静波 +2 位作者 肖玉英 胡健 李海龙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23,共9页
本研究以黄竹为实验原料,借助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二维广角X射线衍射仪等对其生长过程中竹纤维形态、结构的演变过程以及纤维物理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竹龄相同时,黄竹笋期基部的分化发育早于上部;随竹龄增大,前10月细胞壁增厚... 本研究以黄竹为实验原料,借助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二维广角X射线衍射仪等对其生长过程中竹纤维形态、结构的演变过程以及纤维物理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竹龄相同时,黄竹笋期基部的分化发育早于上部;随竹龄增大,前10月细胞壁增厚明显,竹龄3月时壁腔比为0.10,36月时为4.03;随着细胞壁逐渐增厚,纤维由柔软、易弯曲变得硬挺。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纤维由扁平状逐渐变为多棱柱或近似圆柱体;黄竹纤维的纤维平均长度、平均宽度增大;同一竹龄黄竹纤维的微纤丝角从近竹青至近竹黄逐渐增大,随黄竹径向高度的增大呈现波动趋势,整体在9°~14°范围内,纤维取向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竹 演变过程 细胞壁 微纤丝角
下载PDF
Ordovician Proto-basin in South China and its Tectonic Implications: Evidence from the Detrital Zircon U-Pb Ages of the Ordovician in Central Hunan, China
4
作者 ZHANG Jibiao ni jingbo +2 位作者 LIU Yanxue ZHANG Heng BU Li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6期2115-2133,共19页
Caledonian orogeny is another important tectonic event in South China Block after the breakup of the Rodinia supercontinent.With a view to constrain the tectonic evolution and proto-basin in South China,this paper rep... Caledonian orogeny is another important tectonic event in South China Block after the breakup of the Rodinia supercontinent.With a view to constrain the tectonic evolution and proto-basin in South China,this paper reports the geochemical and zircon U-Pb dating data of the Ordovician strata in central Hunan,South China.Geochemical features and paleocurrent directions suggest that the lower Ordovician deposited in a passive continental margin basin with a provenance of quartzose components and showing an affinity with the Yangtze Block.U-Pb age data for 260 detrital zircons from upper Ordovician identify three major age populations as:900-1200 Ma,1400-1800 Ma and 2400-2700 Ma.The detrital zircon age spectrum as well as the paleocurrent directions suggest that upper Ordovician deposited in a foreland basin and showing a close affinity with the Cathaysia Block.It is also suggest that the lower Ordovician continuously accepted the mineral from the Yangtze Block,whereas the provenance of the upper Ordovician sedimentary basin changed from the Yangtze Block to the Cathaysia Block.This change implies a tectonic movement,which cause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proto-basin in the Hunan area in SCB from passive continental margin basin to foreland basin probably took place during late Ordovician.This fact also demonstrate that the Caledonian orogeny in South China Block began no later than 453 Ma,and a new crustal evolution model is propo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b chronology ORDOVICIAN Proto-basin Caledonian orogeny South China
下载PDF
观赏竹新品种‘花叶摆竹’
5
作者 倪静波 李星 +3 位作者 童毅华 巫广民 李嘉熙 宁祖林 《世界竹藤通讯》 2023年第4期99-101,共3页
‘花叶摆竹’Indosasa shibataeoides‘Huaye Baizhu’为竹亚科大节竹属Indosasa McClure摆竹I.shibataeoides McClure自然变异植株经过培育获得的新品种。2021年发现于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飞来峡镇以及广西贺州市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的... ‘花叶摆竹’Indosasa shibataeoides‘Huaye Baizhu’为竹亚科大节竹属Indosasa McClure摆竹I.shibataeoides McClure自然变异植株经过培育获得的新品种。2021年发现于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飞来峡镇以及广西贺州市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天然摆竹林中,连续3年的新生叶片变异特征稳定。‘花叶摆竹’的叶片为绿色带黄白色条纹或黄色带绿条纹,有别于叶片纯绿色的摆竹,特别适合做观赏竹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节竹属 摆竹 ‘花叶摆竹’ 新品种 观赏竹
下载PDF
丹霞山竹类一新变种及小麻竹补充描述
6
作者 李星 倪静波 +1 位作者 陈再雄 童毅华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05-910,共6页
描述了产自丹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竹类一新变种——丹霞单枝竹(Bonia saxatilis var.danxiaensis X.Li,J.B.Ni&Y.H.Tong),该变种与单枝竹原变种(B.saxatilis var.saxatilis)的区别在于箨舌和叶舌的边缘不具长纤毛。本文编制了单枝... 描述了产自丹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竹类一新变种——丹霞单枝竹(Bonia saxatilis var.danxiaensis X.Li,J.B.Ni&Y.H.Tong),该变种与单枝竹原变种(B.saxatilis var.saxatilis)的区别在于箨舌和叶舌的边缘不具长纤毛。本文编制了单枝竹及其变种的检索表,还对新近描述的产自丹霞山的另外一种竹类——小麻竹(Dendrocalamus pulverulentoides N.H.Xia,J.B.Ni,Y.H.Tong&Z.Y.Niu)的部分营养体特征进行了修正,并补充描述了其花部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亚科 仁化县 箭秆竹
下载PDF
伴KMT2A::MAML2融合基因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转急性髓系白血病1例
7
作者 张艳 倪静波 +3 位作者 张琼洁 惠爽 王春芳 王彤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6-196,共1页
女,16岁,2017年3月诊断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行化疗后(具体方案不详)达到缓解,至2019年12月24日停用6-巯基嘌呤、甲氨蝶呤,停药时骨髓为缓解状态。2020年3月2日血常规:WBC 3.87×10^(9)/L,HGB 108 g/L,PLT 69×10^(9)/L... 女,16岁,2017年3月诊断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行化疗后(具体方案不详)达到缓解,至2019年12月24日停用6-巯基嘌呤、甲氨蝶呤,停药时骨髓为缓解状态。2020年3月2日血常规:WBC 3.87×10^(9)/L,HGB 108 g/L,PLT 69×10^(9)/L。2020年3月30日入我院,骨髓象:增生活跃,幼稚淋巴细胞占有核细胞1%。免疫分型:①未见恶性幼稚B淋巴细胞。②CD34^(+)、CD117^(+)髓系原始细胞占有核细胞0.25%。HLA-DR、CD33表达减低,部分异常表达CD7、CD96。融合基因筛查阴性(常规检测未包括KMT2A::MAML2融合基因)。白血病少见融合基因及融合基因家族成员分析:KMT2A::MAML2融合基因阳性,融合方式1为KMT2A基因的9号外显子与MAML2基因的3号外显子发生融合;融合方式2为KMT2A基因的10号外显子与MAML2基因的3号外显子发生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缓解状态 幼稚淋巴细胞 CD117 基因筛查 有核细胞 髓系 融合方式
原文传递
原位聚合法制备纳米核-壳型PS-CHO@RGO复合微球及其催化活化过硫酸氢钾降解亚甲基蓝 被引量:3
8
作者 倪镜博 刘如一 +1 位作者 张明 严长浩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132-2139,共8页
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具有比表面积大、电子传输效率高、吸附速率快等优点,在处理油污、重金属离子、有机染料等领域均有应用,但由于自团聚而造成的分散性差等问题限制了其进一步应用。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纳米核-壳型聚苯乙烯醛基微球(PS... 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具有比表面积大、电子传输效率高、吸附速率快等优点,在处理油污、重金属离子、有机染料等领域均有应用,但由于自团聚而造成的分散性差等问题限制了其进一步应用。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纳米核-壳型聚苯乙烯醛基微球(PS-CHO)@RGO复合微球。利用TEM、Raman、XRD、XPS及绝缘电阻测试仪对PS-CHO@RGO复合微球的形貌及理化性能进行表征。以亚甲基蓝(MB)为目标污染物,探究了PS-CHO@RGO复合微球在少量过硫酸氢钾(PMPS)存在下的氧化活性,并提出了降解机制。结果表明,RGO片层均匀包覆于PS-CHO微球表面,有效改善了分散性。制备所得PS-CHO@RGO复合微球的渗透阈值低,导电网络完善。降解实验中,PS-CHO@RGO复合微球可以激发PMPS生成硫酸根自由基(SO_(4)^(−)·),MB的氧化降解率显著提高,60 min内可达98%以上。PS-CHO@RGO复合微球同时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通过高速离心的方式实现循环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微球 还原氧化石墨烯(RGO) 核-壳型 亚甲基蓝 催化 降解
原文传递
NUP98-NSD1阳性儿童急性髓性白血病遗传学特征和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8
9
作者 王彤 倪静波 +7 位作者 王欣雨 戴岩 马小丽 苏云超 高莹莹 陈雪 袁丽莉 刘红星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6期2820-2825,共6页
目的探讨NUP98-NSD1融合基因阳性儿童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的遗传学特征和临床疗效.方法采集在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就诊的80例儿童AML患者初诊和复发时骨髓标本,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PCR法检测NUP98-NSD1,对阳性患者进一步分析其他实验... 目的探讨NUP98-NSD1融合基因阳性儿童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的遗传学特征和临床疗效.方法采集在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就诊的80例儿童AML患者初诊和复发时骨髓标本,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PCR法检测NUP98-NSD1,对阳性患者进一步分析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和临床治疗转归.结果共8例(10.0%)患者NUP98-NSD1阳性,均为NUP98外显子12与NSD1外显子6的融合,按血细胞形态学的法美英分型标准2例为M2、3例为M4、3例为M5.7例患者有初诊时染色体核型结果,均不伴复杂核型异常,其中2例为正常核型、3例伴8号染色体三体(+8)、1例伴6号染色体三体(+6)、2例分别伴涉及9q13和9q21的异常.患者在疾病进展或复发时均检测到新的核型异常和克隆演变,5例伴9q13或9q32异常.伴FLT3-ITD突变阳性患者5例(62.5%).分别给予DAE/NAE/HAE/IA方案化疗,3例患者经多个疗程化疗始终不缓解,5例患者获得血液学缓解但于1~19个月复发.5例患者进行了挽救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4例于移植后40 d^4个月死亡,1例截至随访日存活8.5个月.结论NUP98-NSD1为具有显著临床预后意义的重现性遗传学异常,这组疾病具有独特的临床和遗传学特征.对于初诊和难治复发的儿童AML患者,应采用FISH或PCR方法筛查NUP98-NSD1融合基因,鉴定该高危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融合 白血病 髓样 急性 儿童 造血干细胞移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