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玛咖黑芥子酶的酶学性质及加工稳定性
1
作者 李婧 杨成 +1 位作者 牛立沙 于艳丽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47-255,共9页
新鲜玛咖块茎中的黑芥子酶经提取、透析、凝胶过滤层析纯化后,对其酶学性质、酶动力学参数以及干燥加工前、后玛咖中的黑芥子酶酶活力及其酶解产物异硫氰酸苄酯(BITC)的变化进行研究。凝胶渗透色谱测得纯化后的玛咖黑芥子酶的分子质量为... 新鲜玛咖块茎中的黑芥子酶经提取、透析、凝胶过滤层析纯化后,对其酶学性质、酶动力学参数以及干燥加工前、后玛咖中的黑芥子酶酶活力及其酶解产物异硫氰酸苄酯(BITC)的变化进行研究。凝胶渗透色谱测得纯化后的玛咖黑芥子酶的分子质量为190.9 ku。酶学性质研究结果显示:该酶的最适温度40℃,最适pH 7.0,金属离子Fe^(3+)、Cu^(2+)、Al^(3+)、Mg^(2+)、Zn^(2+)、Ba^(2+)对其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采用Lineweaver-Burk法测得玛咖黑芥子酶的动力学参数Vmax=0.2383(μmol/L)/min,Km=0.1425 mmol/L。玛咖鲜果中的黑芥子酶酶活力为0.7256 U/g,BITC含量为3.3190 mg/g。将玛咖鲜果样品切片后分别在温度为50,60,70,80℃下干燥处理,结果显示:随着干燥温度的上升,玛咖干片样品中的黑芥子酶酶活力显著下降,BITC含量呈下降趋势。本研究完善了玛咖黑芥子酶的理论研究,并提出采用60℃以上温度对玛咖进行干燥处理可有效抑制黑芥子酶酶活力,为玛咖的加工利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芥子酶 玛咖 酶学性质 酶活力 异硫氰酸苄酯
下载PDF
糖醇的HPLC-ELSD法测定及其热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牛立沙 张连富 +1 位作者 孙清瑞 李婧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39-144,共6页
采用高效液相-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法对4种糖醇(赤藓糖醇、木糖醇、山梨醇、麦芽糖醇)进行了同时检测分析并研究了其热稳定性。较佳的检测条件为Amide80亲水柱,流量0.2mL/min,柱温33℃,ELSD漂移管温度50℃,载气流量2.5L/min。... 采用高效液相-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法对4种糖醇(赤藓糖醇、木糖醇、山梨醇、麦芽糖醇)进行了同时检测分析并研究了其热稳定性。较佳的检测条件为Amide80亲水柱,流量0.2mL/min,柱温33℃,ELSD漂移管温度50℃,载气流量2.5L/min。结果表明,4种糖醇的进样量在0.025~1.000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赤藓糖醇、木糖醇、山梨醇、麦芽糖醇的检测限分别为14.1、33.0、19.5、15.3μg/mL,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55%、1.23%、1.30%、1.49%。在不同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下,4种糖醇的热稳定性具有如下规律:木糖醇>赤藓糖醇>山梨醇>麦芽糖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醇 HPLC-ELSD 定量检测 热稳定性
下载PDF
核酸适体在乳及乳制品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张亚丽 牛立沙 +4 位作者 赵丽敏 范素芳 黄云霞 张岩 范斌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20年第5期43-48,共6页
核酸适体技术是新型检测技术,因其特异性、高亲和性、快速、低成本等众多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乳及乳制品等动物源食品安全检测领域。本文对核酸适体筛选技术的原理和类别进行介绍,并对其在乳及乳制品中添加剂、激素、抗生素残留、真菌毒素... 核酸适体技术是新型检测技术,因其特异性、高亲和性、快速、低成本等众多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乳及乳制品等动物源食品安全检测领域。本文对核酸适体筛选技术的原理和类别进行介绍,并对其在乳及乳制品中添加剂、激素、抗生素残留、真菌毒素、病原微生物污染检测等方面的应用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适体 乳及乳制品 检测
下载PDF
快速滤过型净化法结合气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同时筛查果蔬中234种农药残留 被引量:19
4
作者 孟志娟 黄云霞 +5 位作者 邸鹏月 赵丽敏 牛立沙 范素芳 李强 张岩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272-285,共14页
建立快速滤过型净化法结合气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同时筛查蔬菜和水果中234种农药残留的方法。样品经过乙腈提取,提取液用m-PFC柱净化后,经气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仪测定。通过保留时间和全扫描离子精确质量数定性,基质标... 建立快速滤过型净化法结合气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同时筛查蔬菜和水果中234种农药残留的方法。样品经过乙腈提取,提取液用m-PFC柱净化后,经气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仪测定。通过保留时间和全扫描离子精确质量数定性,基质标准曲线定量,能够有效去除基质干扰。对12种典型果蔬样品(白菜、芹菜、番茄、黄瓜、菠菜、韭菜、油菜、橘子、梨、苹果、葡萄、橙子)进行实际样品验证。结果表明,234种农药在5~500μg/kg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0,方法的检出限为5~20.0μg/kg。样品在10、50、100μg/kg 3个添加水平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73.2%~124.8%、75.5%~122.6%和74.8%~121.7%,平均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4%~13.2%、2.8%~11.4%和2.2%~10.5%。该方法有效地提高了高分辨质谱在进行果蔬农药高通量筛查时的检测效率,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 快速滤过型净化 农药残留 快速筛查 果蔬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韭菜中氯氰菊酯残留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3
5
作者 牛立沙 张亚丽 +5 位作者 孟志娟 孙磊 赵丽敏 孙文毅 郭丽敏 李强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58-62,共5页
该文旨在对农业标准NY/T 761-2008第2部分对韭菜中的氯氰菊酯农药残留量的测定进行不确定度评定。依据标准JJF 1059.1-2012进行不确定度评定。根据测定方法过程中涉及到的各环节,建立数学模型,进行不确定度来源的分析,计算A类和B类不确... 该文旨在对农业标准NY/T 761-2008第2部分对韭菜中的氯氰菊酯农药残留量的测定进行不确定度评定。依据标准JJF 1059.1-2012进行不确定度评定。根据测定方法过程中涉及到的各环节,建立数学模型,进行不确定度来源的分析,计算A类和B类不确定度,计算合成不确定度及扩展不确定度。结果显示,在95%置信概率下(k=2),扩展不确定度为0.44 mg/kg,韭菜中氯氰菊酯残留量测定值为(1.21±0.44)mg/kg。经评定,不确定度主要是由校准过程、样品提取、气相色谱仪引起的。NY/T 761-2008方法二中其他农药残留量测定的不确定度均可采用此模型进行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韭菜 氯氰菊酯 不确定度评定
下载PDF
特殊医学用途婴幼儿配方食品中3-氯丙醇酯及缩水甘油酯的测定 被引量:6
6
作者 赵丽敏 黄云霞 +6 位作者 孟志娟 牛立沙 张亚丽 王藤 邸鹏月 张冬生 孙文毅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21年第4期15-18,共4页
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建立同时检测特殊医学用途婴幼儿配方食品中3-氯丙醇酯(3-chloropropanol esters,3-MCPDE)和缩水甘油酯(glycidol esters,GE)的间接测定方法。针对样品提取和酯交换水解2个前处理条件进行优化,结合同位素稀释技... 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建立同时检测特殊医学用途婴幼儿配方食品中3-氯丙醇酯(3-chloropropanol esters,3-MCPDE)和缩水甘油酯(glycidol esters,GE)的间接测定方法。针对样品提取和酯交换水解2个前处理条件进行优化,结合同位素稀释技术,提高检测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结果表明:该方法在0.005~2.000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R2≥0.999),检出限为5μg/kg,定量限为25μg/kg(检出限和定量限均以相应的氯丙醇计);以特殊医学用途婴幼儿配方食品为基质,分别添加25、125、250μg/kg 3-MCPDE和GE进行加标实验,回收率为88.5%~104.1%,相对标准偏差低于15%(n=6),满足欧盟标准对特殊医学用途婴幼儿配方食品中3-MCPDE和GE的限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医学用途婴幼儿配方食品 3-氯丙醇酯 缩水甘油酯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 同位素稀释
下载PDF
畜禽肉中源成分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张亚丽 牛立沙 +4 位作者 黄云霞 孟志娟 张岩 范素芳 李强 《肉类研究》 2022年第2期59-64,共6页
近年来,畜禽肉掺假问题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引发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担忧及市场监管部门的关注。禽畜肉溯源分析和鉴别技术成为食品领域研究热点,畜禽肉中的源成分是用于区分鉴定不同物种的定性成分,在肉制品质量检测及肉制品真实性鉴别方... 近年来,畜禽肉掺假问题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引发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担忧及市场监管部门的关注。禽畜肉溯源分析和鉴别技术成为食品领域研究热点,畜禽肉中的源成分是用于区分鉴定不同物种的定性成分,在肉制品质量检测及肉制品真实性鉴别方面应用广泛。本文针对目前定性及定量检测禽畜肉中源成分的检测技术,主要包括基于蛋白质的检测技术、基于脂肪酸的检测技术、基于DNA序列特异性的检测技术和色谱-质谱技术4类方法及其研究进展进行概述,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讨论,为禽畜肉检测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肉 源成分 鉴别 检测技术
下载PDF
气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法测定多不饱和脂肪酸
8
作者 牛立沙 孟志娟 +3 位作者 赵丽敏 黄云霞 李强 张亚丽 《质量安全与检验检测》 2023年第1期21-27,共7页
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是脂肪的主要活性物质。本研究基于气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MRM)技术,建立了同时测定7种PUFAS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结果显示,7种PUFAS的检出限(S/N>3)为3.81~4.52 mg/kg,定量限(S/N>10)为11.4~13.5 mg/kg... 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是脂肪的主要活性物质。本研究基于气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MRM)技术,建立了同时测定7种PUFAS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结果显示,7种PUFAS的检出限(S/N>3)为3.81~4.52 mg/kg,定量限(S/N>10)为11.4~13.5 mg/kg,在0.020~1.000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2>0.999。7种PUFAS的添加水平为5、20、50 mg/100 g时,回收率分别为102.6%~107.1%、97.4%~100.3%、98.5%~100.4%,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0.953%~2.31%、0.809%~2.39%、0.310%~4.22%。应用该法对市场抽检的样品进行测定,结果发现,样品中含有的主要PUFAS为亚油酸(LA)、α-亚麻酸(ALA)、二十碳四烯酸(AR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该方法的前处理经优化后,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间,减少了试剂的使用量,降低了经济成本。与气相色谱法相比,MRM法更加精确、灵敏、可靠,适用于PUFAS的定性、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 多不饱和脂肪酸 实际样品
下载PDF
魔芋软腐病拮抗菌GZA12的分离鉴定及其防病促生作用
9
作者 钟宇 牛莉莎 +11 位作者 曾雨洁 吴涓 任禛 唐佐芯 魏薇 魏环宇 曹振亮 贾博轩 王小晓 罗志斌 王瑞聪 夏体渊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916-3931,共16页
【目的】软腐病是影响魔芋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病害之一。本研究旨在从魔芋根际土壤中筛选出一株对软腐果胶杆菌(Pectobacterium aroidearum)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从而为花魔芋软腐病害的生物防治提供种质资源。【方法】通过平板对峙法筛选... 【目的】软腐病是影响魔芋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病害之一。本研究旨在从魔芋根际土壤中筛选出一株对软腐果胶杆菌(Pectobacterium aroidearum)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从而为花魔芋软腐病害的生物防治提供种质资源。【方法】通过平板对峙法筛选出一株拮抗菌,并测定该菌株对多种病原真菌的拮抗效果。通过魔芋球茎组织接种、生防和灌根试验验证GZA12对魔芋软腐病的防治效果。同时对该菌株的促生能力进行室内测定,并通过番茄盆栽试验初步验证该菌株促生效果。【结果】筛选出一株具有拮抗能力的菌株GZA12并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该菌株对软腐果胶杆菌的抑菌圈直径达21.33 mm,对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和茄病镰刀菌(F.solani)的抑菌率分别为58.16%、47.30%和54.53%。在魔芋球茎组织接种试验中,魔芋组织病情指数比单独接种软腐果胶杆菌菌液分别降低了26.67%、33.33%和40.00%;在生防盆栽试验中,与对照组相比,GZA12菌悬液处理组病情指数降低了22.85%,防效达53.31%。在灌根试验中,与清水灌根相比,GZA12发酵液灌根处理后,病情指数降低了4.89%,防效达21.57%。室内促生试验表明菌株GZA12具有固氮、解磷、产铁载体和产吲哚乙酸(indole-3-aceticacid,IAA)的能力,接种GZA12菌悬液能促进番茄幼苗生长,其中高浓度的菌悬液效果更佳。【结论】菌株GZA12对魔芋软腐病病原菌有较好的拮抗效果,并具有促生特性,有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 软腐病 芽孢杆菌 根际促生细菌 拮抗 促生
原文传递
Molecular dynamics study on the nano-void growth and coalescence at grain boundary 被引量:5
10
作者 LIN EnQiang niu lisha +1 位作者 SHI HuiJi DUAN Zheng 《Science China(Physics,Mechanics & Astronomy)》 SCIE EI CAS 2012年第1期86-93,共8页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 using embedded atom method (EAM) potential were performed to study nano-void growth and coalescence at grain boundary in face-centered cubic bicrystal copper. Thin-plate specimens subjec...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 using embedded atom method (EAM) potential were performed to study nano-void growth and coalescence at grain boundary in face-centered cubic bicrystal copper. Thin-plate specimens subjected to uniaxial tension strain with one-void and two-void at the centered grain boundary were employed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specimen size, temperature and applied strain rate on the stress-strain response, incipient yield strength and macroscopic effective Young's modulus. The evolutions of dislocations, twin bands and void shapes under different specimen sizes were also presented. The obtained results show that, regardless of the void numbers, the specimen sizes, temperature, the applied strain rate had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void shape evolution, stress-strain curve and incipient yield strength, while negligible effects on the macroscopic effective Young's modulus except for the temperature. Moreover, the voids growth rate along the grain boundary was also found to be associated with the specimen siz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CRYSTAL void growth void coalescence grain boundary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 embedded atom method
原文传递
酸水解法结合GC-MS/MS检测婴幼儿配方乳粉和牛乳中的总肌醇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云霞 张亚丽 +5 位作者 孟志娟 赵丽敏 牛立沙 李强 范素芳 张岩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54-259,共6页
建立了盐酸水解法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婴幼儿配方乳粉和牛乳中总肌醇(游离态和结合态)的方法。样品110℃下经盐酸水解16 h释放结合态的肌醇,水解液氮吹干燥后,经硅烷化试剂衍生、正己烷提取、DB-5MS色谱柱分离,在多反应监测(MRM)... 建立了盐酸水解法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婴幼儿配方乳粉和牛乳中总肌醇(游离态和结合态)的方法。样品110℃下经盐酸水解16 h释放结合态的肌醇,水解液氮吹干燥后,经硅烷化试剂衍生、正己烷提取、DB-5MS色谱柱分离,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检测。结果表明:测定液肌醇含量在0.01~20.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为0.9997。在本底结合态肌醇含量的50%、100%和200%水平添加下,结合态肌醇加标回收率为92.0%~102.1%,RSD为3.4%~6.1%;在本底游离态肌醇含量的50%、100%和200%水平添加下,游离态肌醇加标回收率为93.3%~101.8%,RSD为2.4%~4.5%;婴幼儿配方乳粉和牛乳样品的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03 mg/100 g和0.01 mg/100 g,定量限分别为0.10 mg/100 g和0.02 mg/100 g。该方法弥补了GB 5009.270—2016气相色谱法仅能测定游离态肌醇的不足,而且前处理简便,可实现样品的批量处理,极大提升检测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水解 婴幼儿配方乳粉 牛乳 游离态肌醇 结合态肌醇(磷脂酰肌醇)
原文传递
快速滤过型净化-GC-MS/MS测定枸杞中75种农药残留 被引量:8
12
作者 黄云霞 孟志娟 +3 位作者 赵丽敏 牛立沙 孙文毅 王东 《食品工业》 CAS 2021年第8期308-313,共6页
该试验旨在建立快速滤过型净化结合GC-MS/MS测定枸杞中75种农药残留的方法。比较不加水浸泡和加水浸泡、无缓冲盐体系和乙酸-乙酸钠缓冲体系对农药的提取率;比较2种QuEChERS净化管和m-PFC柱对提取液的净化效果和农药回收率的影响。结果... 该试验旨在建立快速滤过型净化结合GC-MS/MS测定枸杞中75种农药残留的方法。比较不加水浸泡和加水浸泡、无缓冲盐体系和乙酸-乙酸钠缓冲体系对农药的提取率;比较2种QuEChERS净化管和m-PFC柱对提取液的净化效果和农药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枸杞加水浸泡后,用1%(V/V)乙酸乙腈溶液提取,加入乙酸钠缓冲盐包,农药提取率较高;m-PFC柱对枸杞提取液净化效果良好,而且农药回收率满足要求。75种农药在相应线性范围内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50;在0.03,0.15和0.30 mg/kg添加水平下回收率在72.7%~119.7%,SRSD(n=6)为3.1%~9.8%。方法的检出限为0.001~0.01 mg/kg,定量限为0.003~0.03 mg/kg。利用该方法检测市售50例枸杞,阳性样品检出率为44%。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适用于枸杞中农药多残留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滤过型净化(m-PFC)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 农药残留 枸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