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普契尼:150年的感动
- 1
-
-
作者
naomi loewen
洪馥芝
-
出处
《疯狂英语(初中天地)》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2-25,共4页
-
文摘
普契尼(1858-1924)被认为是威尔第之后最伟大的意大利歌剧作曲家。但让人意外的是,当时很多音乐评论家对其作品的评价不高。例如在1896年《波希米亚人》首映后,一位意大利评论家写道:"《波希米亚人》在我们的抒情戏剧史上不会留下多少痕迹。"即使在今天,仍然有很多评论家认为普契尼的作品过于伤感,过于甜蜜;他的曲调太明显,最后几幕软弱无力。然而大众并不这样认为,要证明这点,只需把过去一百多年来全世界的票房收入列出即可。普契尼擅长戏剧、欢快的歌曲和优美的通俗剧;他也擅长热情明晰的旋律、和声与配乐法。无可否认,他创作了音乐史上最受欢迎的几部歌剧(中国的歌剧迷肯定对《图兰朵》当年在北京太庙上演的重大场景记忆犹新)。在普契尼出生150年后,他的音乐仍然跨越国界,感动着台下的每一位观众。
-
关键词
普契尼
意大利
作曲家
评论家
波希米亚人
《图兰朵》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天才作曲家乔治·比才
- 2
-
-
作者
naomi loewen
Twilight
-
出处
《疯狂英语(初中天地)》
2009年第10期22-23,共2页
-
文摘
历史上很少有作曲家仅因为一部作品就被世人记住,法国作曲家乔治·比才就是其中一个。除了《卡门》外,比才还创作了其他音乐作品,而且如果不是36岁英年早逝的话,他肯定会写出更多佳作。但直至今天,大多数人提到他时,首先想到的依然是这部全世界上演率最高的歌剧。比才的作品中跳动着灵感的火花,按照研究比才的学者温顿·迪安(Winton Dean)的说法,“比才将天才分为两种:一种是理性的,他们绞尽脑汁地将素材放入一定的形式之中,这种与感性的斗争贯穿创作始终(如米开朗琪罗、贝多芬等);另一种则更为自然,内心的表达丝毫不受到意志的阻碍(如拉斐尔、莫扎特、罗西尼)。”比才承认自己更像后者,无疑那些经典作品都是作者情感的真实表达。
-
关键词
作曲家
比才
天才
音乐作品
《卡门》
作者情感
经典作品
全世界
-
分类号
G78
[文化科学—教育学]
J603
[艺术—音乐]
-
-
题名乔治·弗里德里克·亨德尔——乐不思蜀的音乐巨匠
- 3
-
-
作者
naomi loewen
洪馥芝
-
出处
《疯狂英语(初中天地)》
2009年第2期22-25,共4页
-
文摘
即使你不熟悉亨德尔其人,也一定对他的作品有印象。每逢雪花飘飞的圣诞节,有一首歌总会被人们反复唱诵,那就是庄严神圣的《哈利路亚大合唱》。贝多芬称他是"我们之中最伟大的"——亨德尔是音乐史上最具震撼力的人物之一。他给予了公众想要的——欢乐明亮的旋律、歌曲,以及壮丽的神剧。
-
关键词
亨德尔
意大利歌剧
哈利路亚大合唱
弗里德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