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AIC序贯TAE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1
作者 杨俊 印于 +5 位作者 张申 朱晓黎 倪才方 仲斌演 周帮健 王万胜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29-232,共4页
目的 评估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序贯肝动脉栓塞术(TAE)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癌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收集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采用HAIC序贯TAE治疗的25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ALBI评分评估患者肝功能变化情况,记录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 目的 评估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序贯肝动脉栓塞术(TAE)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癌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收集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采用HAIC序贯TAE治疗的25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ALBI评分评估患者肝功能变化情况,记录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根据改良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mRECIST)评估肿瘤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并随访患者的疾病进展时间(TTP)和生存时间(OS)。结果 患者首次治疗后3个月ALBI评分(-2.29±0.53)与术前(-2.32±0.44)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23,P=0.825)。主要不良反应包括肝功能损伤、骨髓抑制、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4例患者出现Ⅲ级不良反应(3例ALT升高,1例骨髓抑制),其余均为Ⅰ~Ⅱ级不良反应。术后6周ORR、DCR分别为68%、92%,术后12周ORR、DCR分别为72%、88%,中位TTP为271 d(95%CI:115.9~426.0),中位OS为510 d(95%CI:491.5~528.5)。结论 HAIC序贯TAE治疗不可切除肝癌临床疗效显著,具有良好的耐受性,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灌注化疗 肝动脉栓塞 肝细胞癌 不良反应
下载PDF
ALBI分级在肝细胞癌肝功能评估及预后分层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詹一 倪才方 +1 位作者 仲斌演 田鹏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81-385,共5页
目前临床上对于肝癌患者的肝功能评估和治疗相关的预后预测仍以Child-Pugh评分为主,但在实施“精准医学”的年代越显其存在着明显不足之处。本文就近年来利用ALBI分级(白蛋白-胆红素分级)在接受不同方式治疗的肝癌的患者的疗效评估、预... 目前临床上对于肝癌患者的肝功能评估和治疗相关的预后预测仍以Child-Pugh评分为主,但在实施“精准医学”的年代越显其存在着明显不足之处。本文就近年来利用ALBI分级(白蛋白-胆红素分级)在接受不同方式治疗的肝癌的患者的疗效评估、预后预测方面的应用、ALBI分级的优、缺点加以总结,并将近年来将其应用于预测模型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为临床工作提供更大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蛋白-胆红素分级 肝细胞癌 肝功能 预后
下载PDF
巨大肝血管瘤伴弥漫性动脉-门静脉瘘1例报告
3
作者 周帮健 杨俊 +3 位作者 印于 朱晓黎 倪才方 王万胜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40-643,共4页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68岁,因“腹痛伴腹胀2周余”于2019年3月1日入本院。患者2019年2月中旬无明显诱因出现脐周隐痛,呈阵发性,伴腹胀,大便3~6次/d,量少,呈黏液样,便后腹痛可稍缓解。至当地医院就诊,查B超示肝内巨大混合回声肿块;腹腔积液...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68岁,因“腹痛伴腹胀2周余”于2019年3月1日入本院。患者2019年2月中旬无明显诱因出现脐周隐痛,呈阵发性,伴腹胀,大便3~6次/d,量少,呈黏液样,便后腹痛可稍缓解。至当地医院就诊,查B超示肝内巨大混合回声肿块;腹腔积液(大量);腹部增强CT示肝内不均匀强化密度灶,考虑肝血管肉瘤,大量腹盆腔积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血管瘤 动静脉瘘 高血压 门静脉
下载PDF
凶险性前置胎盘预置球囊阻断术辅助剖宫产球囊放置位置meta分析 被引量:18
4
作者 胡波 倪才方 +1 位作者 李智 张磊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9-174,共6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比远端腹主动脉球囊阻断和双侧髂内动脉球囊阻断在辅助凶险型前置胎盘(PPP)患者剖宫产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计算机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并手工检索PPP预置球囊阻断治疗相关文献,检索时限均自...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比远端腹主动脉球囊阻断和双侧髂内动脉球囊阻断在辅助凶险型前置胎盘(PPP)患者剖宫产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计算机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并手工检索PPP预置球囊阻断治疗相关文献,检索时限均自建库至2018年8月30日。由2名独立评价者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iew Manager 5.0 for Mac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11篇文献纳入分析,结果显示腹主动脉球囊阻断组患者在术中胎儿射线接触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子宫切除率方面优于双侧髂总动脉球囊阻断组,OR(95%CI)分别为-2.57(-2.85^-2.29)、-13.28(-16.56^-10.00)、-0.35(-0.53^-0.17)、0.70(0.50~0.78),P值均<0.05。结论PPP患者剖宫产术中远端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技术在术中胎儿射线接触量、总体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子宫切除率方面优于双侧髂内动脉球囊阻断技术,为临床治疗方式选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凶险型前置胎盘 球囊阻断 远端腹主动脉 双侧髂内动脉 META分析
下载PDF
经颈内静脉植入式输液港导管长度的估算方法 被引量:9
5
作者 杜鹏 倪才方 +2 位作者 樊宝瑞 沈健 金泳海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4-127,共4页
目的分析颈内静脉植入式输液港导管留置长度的影响因素,并推导出导管留置长度的估算公式。方法收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6年5月至2017年11月行颈内静脉植入输液港的患者360例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采用术中透视确定导管长度,记录每... 目的分析颈内静脉植入式输液港导管留置长度的影响因素,并推导出导管留置长度的估算公式。方法收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6年5月至2017年11月行颈内静脉植入输液港的患者360例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采用术中透视确定导管长度,记录每例患者穿刺点至囊袋切口距离(点切距)、身高、体重等数据,研究上述数据和导管留置长度的相关性。结果经颈内静脉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导管长度(L),与皮肤点切距(d)和患者身高(h)存在线性相关,估算公式为:L(右侧)=1+0.8×d+0.1×h,L(左侧)=19+0.9×d。结论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导管长度与皮肤点切距和患者身高存在显著相关性,可以通过点切距和身高较好地估算出导管留置长度,指导临床实际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液港 导管长度 回归分析
下载PDF
改良式腿围测量专用尺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赵丹 钱多 +1 位作者 倪才方 谢长清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202-1205,共4页
目的研制一款改良式腿围测量专用尺,并与传统腿围测量方法进行比较,探讨其在伴有下肢肿胀的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设计制作改良式腿围测量专用尺。选取2018年4月至9月下肢DVT患者51例,定时、定人、定部位测量患肢周... 目的研制一款改良式腿围测量专用尺,并与传统腿围测量方法进行比较,探讨其在伴有下肢肿胀的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设计制作改良式腿围测量专用尺。选取2018年4月至9月下肢DVT患者51例,定时、定人、定部位测量患肢周径,根据不同测量方法分为A法和B法,A法采用改良式腿围测量专用尺测量方法,B法采用传统腿围测量方法。比较两种方法在测量腿围过程中的测量时长、测量差异值、患者和护士的满意度。结果A法测量时间较B法明显缩短,两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法测量值差异值较B法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法患者及护士满意度评分均高于B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良式腿围测量专用尺在下肢DVT患者应用中操作便捷,耗时短,提高工作效率;测量准确,测量值差异小;提高了护患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式腿围测量尺 深静脉血栓形成 腿围 周径
下载PDF
ABCR评分系统对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细胞癌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杨俊 印于 +5 位作者 倪才方 朱晓黎 李智 张申 黄鹏 王万胜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980-1984,共5页
目的评估ABCR评分系统对肝细胞癌患者再次TACE治疗的指导价值,并探讨ABCR评分为1~3分患者的治疗策略。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7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TACE治疗的肝细胞癌患者。为研究不同ABCR分值患者再次TACE治疗的有效性,选... 目的评估ABCR评分系统对肝细胞癌患者再次TACE治疗的指导价值,并探讨ABCR评分为1~3分患者的治疗策略。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7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TACE治疗的肝细胞癌患者。为研究不同ABCR分值患者再次TACE治疗的有效性,选取连续行TACE治疗(至少2次,且不联合全身系统治疗)的229例患者为A组,并分为A1组(ABCR评分≤0,n=92)、A2组(ABCR评分:1~3分,n=78)和A3组(ABCR评分≥4,n=59);为研究ABCR评分为1-3分患者首次TACE治疗后接受不同治疗方案的生存期,选取首次行TACE治疗的ABCR评分为1~3分的118例患者为B组,分为B1组(首次TACE后继续TACE,n=78)、B2组(TACE联合索拉非尼,n=21)和B3组(索拉非尼单药治疗,n=19)。分析以上各组患者的生存情况。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Fisher精确检验,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比较各组生存期。结果A1组中位生存期32.0个月(95%CI:27.7~36.3);A2组中位生存期10.3个月(95%CI:8.4~12.2);A3组中位生存期4.6个月(95%CI:3.7~5.5)。A1组生存期优于A2组(χ^2=106.99,P<0.01),A2组生存期优于A3组(χ^2=49.66,P<0.01)。B1组中位生存期10.3个月(95%CI:8.4~12.2),B2组中位生存期14.8个月(95%CI:7.8~21.8),B3组中位生存期6.0个月(95%CI:4.6~7.4),B2组生存期优于B1组(χ^2=6.80,P<0.01)和B3组(χ^2=29.89,P<0.01)。结论ABCR评分对肝细胞癌患者的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ABCR评分≤0,可考虑继续TACE治疗;评分≥4,TACE治疗可能无法使患者获益;评分为1~3,TACE联合索拉非尼可能使患者生存期获益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化学栓塞 治疗性 ABCR评分 索拉非尼
下载PDF
立位时静脉输液港港体位置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杜鹏 倪才方 +1 位作者 樊宝瑞 金泳海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88-291,共4页
目的研究立位时经颈内静脉植入式输液港港体位置的变化,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间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经颈内静脉植入胸壁式输液港患者86例。所有患者均经术中透视确定导管位置,记录每例患者平卧位和立位时锁... 目的研究立位时经颈内静脉植入式输液港港体位置的变化,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间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经颈内静脉植入胸壁式输液港患者86例。所有患者均经术中透视确定导管位置,记录每例患者平卧位和立位时锁骨上缘至囊袋切口距离及身高、体重、体质指数为(BMI)等数据,研究立位时港体位置变化及影响因素。结果经颈内静脉植入输液港立位时港体位置会产生下移,总体平均下移距离为(1.50±0.74)cm;男性与女性、左侧与右侧位置下移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635、0.211);下移距离与患者BMI呈正相关(r=0.402,P<0.01)。结论胸壁式静脉输液港港体位置在立位时向下移动,且患者BMI越大下移越明显。经颈内静脉植入输液港时,应根据患者体型适当多预留部分导管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液港 导管长度 体质指数
下载PDF
静脉使用对比剂后急性肾损伤发生率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杨俊 印于 +3 位作者 施斐 倪才方 李智 俞靖凡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530-535,共6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评价静脉注射对比剂后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方法于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中,检索1980年1月—2017年9月发表的有关静脉使用对比剂(对比剂组)与未使... 目的采用Meta分析评价静脉注射对比剂后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方法于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中,检索1980年1月—2017年9月发表的有关静脉使用对比剂(对比剂组)与未使用对比剂(对照组)患者急性肾损伤(AKI)发生率对比的文献,按照纽卡斯尔渥太华规模标准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14篇文献(共54 769例患者)纳入研究,结果显示:对比剂组与对照组的AKI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相对危险度(RR)=0.95,95%CI(0.77,1.18)]。亚组分析显示:肾功能不全患者中,对比剂组与对照组间[P=0.67,RR=1.04,95%CI(0.86,1.26)]、低渗对比剂组与对照组间[P=0.61,RR=1.09,95%CI(0.79,1.51)]、等渗对比剂组与对照组间[P=0.88,RR=1.03,95%CI(0.70,1.52)]AKI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类型对比剂组患者AKI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未使用对比剂的患者相比,静脉注射对比剂患者急性肾损伤发生率并未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对比剂 META分析 肾病
下载PDF
髂静脉重度狭窄继发急性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支架植入时机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孙亚鹏 金泳海 +4 位作者 樊宝瑞 李智 倪才方 段鹏飞 黄天安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3-27,共5页
目的探讨支架植入时机对髂静脉重度狭窄继发急性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溶栓治疗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44例髂静脉重度狭窄继发急性左下肢DVT患者临床资料。A组(18例)导管接触溶栓(CDT)前植入髂静脉... 目的探讨支架植入时机对髂静脉重度狭窄继发急性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溶栓治疗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44例髂静脉重度狭窄继发急性左下肢DVT患者临床资料。A组(18例)导管接触溶栓(CDT)前植入髂静脉支架,B组(26例)CDT后植入髂静脉支架。比较两组患者患肢消肿率、血栓清除率、尿激酶用量、溶栓导管留置时间、住院治疗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植入支架18枚,B组植入26枚,随访期间支架均通畅,无移位、断裂等并发症。A组发生出血并发症2例,B组3例,均未出现症状性肺栓塞。A、B组患肢大腿消肿率分别为(70.63±20.02)%、(68.87±32.35)%,小腿消肿率分别为(63.28±20.34)%、(69.53±22.50)%,血栓清除率分别为(91.32±15.09)%、(96.00±4.67)%,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尿激酶用量分别为(170.00±73.32)×10~4U、(240.00±114.82)×104U,导管留置时间分别为(2.97±1.50) d、(4.77±3.09) d,住院治疗费用分别为(47 423.40±12 952.78)元、(55 998.44±7 094.25)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8、P=0.014、P=0.017)。结论髂静脉重度狭窄继发急性左下肢DVT患者接受CDT前植入髂静脉支架新模式治疗,可减少尿激酶用量,缩短导管留置时间,降低治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髂静脉支架 球囊扩张 导管接触溶栓
下载PDF
AngioJet机械吸栓联合导管接触溶栓与单纯导管接触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meta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徐一丁 胡波 +4 位作者 仲斌演 王孝运 倪才方 杨超 段鹏飞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88-893,共6页
目的比较AngioJet机械抽吸血栓(PMT)联合导管接触溶栓(CDT)与单纯CDT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2名研究人员采用RevMan5.3软件对建库至2019年6月... 目的比较AngioJet机械抽吸血栓(PMT)联合导管接触溶栓(CDT)与单纯CDT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2名研究人员采用RevMan5.3软件对建库至2019年6月的PMT联合CDT与单纯CDT治疗急性LEDVT的研究文献进行独立筛选、提取数据、评价纳入文献质量,并作meta分析。结果共10篇文献纳入meta分析,结果显示PMT联合CDT治疗的有效血栓清除率(OR=2.29,95%CI=1.19~4.41)、溶栓时间(OR=-20.75,95%CI=-37.72^-3.79)、尿激酶用量(OR=-108.16,95%CI=-128.22^-88.10)、住院时间(OR=-2.37,95%CI=-3.56^-1.19)和随访12个月时Villalta评分(OR=-1.72,95%CI=-2.95^-0.50)与单纯CDT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小出血事件发生率(OR=0.80,95%CI=0.38~1.68)、静脉瓣膜损伤事件发生率(OR=0.62,95%CI=0.29~1.3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ngioJet机械抽吸血栓联合CDT与单纯CDT相比,能更有效地清除血栓,减少尿激酶用量,缩短溶栓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血栓后综合征(PTS)严重程度,不会增加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和对静脉瓣膜产生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gioJet机械抽吸血栓 导管接触溶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META分析
下载PDF
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发生时间与介入治疗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黄天安 倪才方 +3 位作者 段鹏飞 樊宝瑞 顾铖涛 金泳海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年第7期1203-1205,共3页
目的探讨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发生时间与介入治疗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6月符合入选标准的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发生时间距既往深静脉血栓形成时间长短分A组(3~6月)、B组(6月以上... 目的探讨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发生时间与介入治疗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6月符合入选标准的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发生时间距既往深静脉血栓形成时间长短分A组(3~6月)、B组(6月以上)。统计两组介入治疗成功率,并对其疗效进行总结。结果21例患者,A组10例,B例11例。AB两组开通率分别为100%、63.6%,P<0.05。随访21例(100%),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9.95±3.51)个月。治疗成功患者术后Villalta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随访再闭塞率A组30%(3/10),B组42.9%(3/7),P>0.05。结论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发生时间与介入治疗成功率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发生时间(3~6月)与(6月以上)相比,前者治疗成功率更高,而近期疗效在统计学上并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 发生时间 介入治疗 预后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Viabahn覆膜支架植入术急诊治疗医源性髂股动脉破裂出血 被引量:6
13
作者 黄天安 金泳海 +4 位作者 倪才方 丁文彬 樊宝瑞 印于 俞靖凡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9-92,共4页
目的观察Viabahn覆膜支架急诊治疗医源性髂股动脉损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接受Viabahn覆膜支架急诊治疗的医源性髂股动脉损伤患者,统计技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7例各均成功植入1枚Viabahn支架,技... 目的观察Viabahn覆膜支架急诊治疗医源性髂股动脉损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接受Viabahn覆膜支架急诊治疗的医源性髂股动脉损伤患者,统计技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7例各均成功植入1枚Viabahn支架,技术成功率100%(7/7)。手术时间30~55 min,平均(34.36±9.13)min。术后出血均停止。随访1个月,病情均稳定。术中及术后1个月内均未出现腔内治疗并发症(穿刺点血肿、动脉及支架内血栓形成、内瘘或支架移位等)。结论采用Viabahn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治疗医源性髂股动脉破裂出血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 股动脉 髂动脉 支架
下载PDF
肝细胞癌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AFP、脱-γ-羧基凝血酶原水平的变化及其对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6
14
作者 闫乐乐 倪才方 +2 位作者 李智 胡波 徐家晨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9-113,共5页
目的探讨AFP联合脱-γ-羧基凝血酶原(DCP)在预测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疗效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2018年3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接受TACE治疗的85例肝细胞癌(HC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TACE术前、连续2次TACE术后... 目的探讨AFP联合脱-γ-羧基凝血酶原(DCP)在预测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疗效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2018年3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接受TACE治疗的85例肝细胞癌(HC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TACE术前、连续2次TACE术后患者血清AFP、DCP的水平变化,以mRECIST标准评价TACE治疗效果,将AFP、DCP水平变化情况与同期影像学(mRECIST标准)进行对照分析。计量资料经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2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2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索mRECIST分级与AFP、DCP水平变化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各指标诊断缓解组的价值。结果依据mRECIST标准,缓解组38例,未缓解组31例。缓解组治疗后AFP和DCP均明显低于未缓解组(Z值分别为-3. 366、-4. 065,P值均<0. 05)。缓解组△AFP、△DCP、△AFP%及△DCP%与未缓解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4. 837、-5. 597、-4. 210、-5. 851,P值均<0. 001)。mRECIST分期与△AFP、△DCP均呈明显的负相关(rs分别为-0. 552、-0. 593,P值均<0. 001)。△AFP%用于诊断缓解组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 796,△DCP%为0. 912,△AFP%+△DCP%联合为0. 921,△AFP%+△DCP%的诊断价值最大。结论联合分析TACE前后血清AFP和DCP水平变化可评估肝细胞癌TACE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栓塞 治疗性 肝细胞 甲胎蛋白类 异常凝血酶原 预后
下载PDF
^(125)I粒子支架置入治疗食管癌术后出血风险因素预测模型建立与验证 被引量:4
15
作者 秦娟 朱海东 +6 位作者 陆建 郭金和 倪才方 吴萍 徐浩 茅爱武 滕皋军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9年第1期159-164,共6页
目的:探讨^(125)I粒子支架置入术治疗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发生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2年6月至2016年3月在中国5家医院接受^(125)I粒子支架置入术的晚期食管鳞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确定支架置入术后出血的... 目的:探讨^(125)I粒子支架置入术治疗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发生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2年6月至2016年3月在中国5家医院接受^(125)I粒子支架置入术的晚期食管鳞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确定支架置入术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系数对模型进行验证,ROC曲线对模型效果进行评价。结果:157例患者纳入本研究,21例(13.4%)患者支架置入后发生出血。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既往放化疗史(P=0.020)和肿瘤部位(P=0.045)是出血独立危险因素。内部验证ROC值为0.686(95%CI:0.569~0.802,P<0.05)。结论:肿瘤部位和术前放化疗史是^(125)I粒子支架置入术后出血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用该姑息性治疗方法时应考虑这些因素,以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支架 近距离治疗 出血 危险因素 预测
下载PDF
介入诊疗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专家共识 被引量:5
16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介入医学专委会 +5 位作者 倪才方 程永德 李智 韩世龙 涂建飞 冯婷婷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19-327,共9页
介入手术的微创操作极大地减少了对机体自身及其防御系统的损伤,但同样也存在将致病菌引入机体导致感染的可能。除了无菌操作规范化,合理规范地使用抗生素是保障介入诊疗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在2013年《介入放射科抗菌药物使用指南... 介入手术的微创操作极大地减少了对机体自身及其防御系统的损伤,但同样也存在将致病菌引入机体导致感染的可能。除了无菌操作规范化,合理规范地使用抗生素是保障介入诊疗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在2013年《介入放射科抗菌药物使用指南(草案)》基础上,参考国内外文献并结合临床实践撰写本共识。本共识定义了介入手术相关感染概念,规范了无菌操作要求,基于外科感染对介入手术进行分级,提出抗生素使用原则,并对临床常规开展的介入手术提出抗生素使用一般建议,以期促进介入诊疗围手术期抗生素合理使用,达到减少医源性感染、保障介入诊疗安全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诊疗 预防 抗生素
下载PDF
AngioJet机械抽栓联合置管溶栓在急性肾动脉栓塞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徐一丁 蔡旭升 +3 位作者 杨超 王孝运 倪才方 段鹏飞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89-392,共4页
目的评价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系统联合置管溶栓(CDT)治疗急性肾动脉栓塞(RAE)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8例急性RAE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治疗前均经腹部增强CT明确诊断,急诊接受AngioJe... 目的评价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系统联合置管溶栓(CDT)治疗急性肾动脉栓塞(RAE)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8例急性RAE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治疗前均经腹部增强CT明确诊断,急诊接受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系统抽栓联合CDT治疗,溶栓后24 h复查DSA造影,肾动脉主干及分支血流恢复满意后拔除溶栓导管,否则继续溶栓至48 h,复查造影后拔除溶栓导管。住院期间及出院后均予抗凝治疗,观察出院后1、3、6个月门诊随访结果。结果 8例患者均成功完成AngioJet机械血栓抽吸治疗,复查造影显示肾动脉主干完全再通,肾动脉主要分支仍可见充盈缺损;CDT 24 h后无明显血栓残留和狭窄,拔除溶栓导管。24 h内患者腰痛或腹痛症状明显缓解,住院期间未发生肾脏坏死、脏器出血、死亡等严重并发症。随访至6个月时患者肾动脉血流通畅、肾功能正常。结论 AngioJet机械抽栓联合CDT可迅速清除肾动脉主干及其主要分支动脉血栓形成,快速恢复肾脏血供,治疗急性RAE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gioJet装置 置管溶栓 急性肾动脉栓塞
下载PDF
C臂CT结合X线透视引导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疼痛性上胸椎转移癌 被引量:4
18
作者 施斐 倪才方 +2 位作者 陈珑 刘梦瑶 李青松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545-1548,共4页
目的评估C臂CT结合X线透视引导下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疼痛性上胸椎转移癌的安全性、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C臂CT结合X线透视引导下PVP治疗的18例(19个病变椎体)疼痛性上胸椎转移癌患者的资料。记录病变椎体部位、术中透... 目的评估C臂CT结合X线透视引导下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疼痛性上胸椎转移癌的安全性、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C臂CT结合X线透视引导下PVP治疗的18例(19个病变椎体)疼痛性上胸椎转移癌患者的资料。记录病变椎体部位、术中透视时间、C臂CT扫描次数、骨水泥用量、骨水泥渗漏及并发症情况。记录患者术前及术后1天、1周、1个月及3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比较治疗前后VAS评分的差异,计算止痛有效率。结果19个病变椎体,分别为T1 2个,T2 5个,T3 3个,T4 9个。PVP术后3个月内止痛有效率为88.89%(16/18),术后患者VAS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P均<0.05)。PVP术中椎体平均透视时间为(14.76±3.14)min,C臂CT扫描次数(3.32±0.13)次,骨水泥用量(2.66±0.70)ml。无症状骨水泥渗漏率为31.58%(6/19)。无PVP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C臂CT结合X线透视引导下PVP治疗疼痛性上胸椎转移癌操作安全、方法可行,止痛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X线透视检查 椎间盘切除术 经皮 肿瘤转移 胸椎
下载PDF
影像学引导下经皮骨成形术治疗难治性疼痛性椎体外骨转移瘤 被引量:5
19
作者 史慧娟 倪才方 +2 位作者 陈珑 马圆 陈正文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720-723,共4页
目的观察影像学引导下经皮骨成形术(POP)治疗难治性疼痛性椎体外骨转移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接受POP治疗的难治性疼痛性椎体外骨转移瘤患者,统计POP技术成功率,记录术中骨水泥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前和术后24 h、1周、1... 目的观察影像学引导下经皮骨成形术(POP)治疗难治性疼痛性椎体外骨转移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接受POP治疗的难治性疼痛性椎体外骨转移瘤患者,统计POP技术成功率,记录术中骨水泥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前和术后24 h、1周、1个月、3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止痛效果。结果17例中,对6例行DSA引导下POP,11例行CT引导下POP,技术成功率100%(17/17);骨水泥用量1.50~14.00 ml,平均(4.66±3.29)ml。术中12例未见POP相关并发症,5例发生无症状骨水泥渗漏。术前及术后24 h、1周、1个月、3个月时VAS分别为(7.88±0.83)、(2.35±1.45)、(2.18±1.25)、(2.59±1.54)及(3.18±2.00)分,术后各时间点均低于术前(P均<0.05)。术后24 h、1周、1个月及3个月止痛有效率分别为88.24%(15/17)、94.12%(16/17)、76.47%(13/17)及76.47%(13/17)(P=0.467)。结论影像学引导下POP治疗难治性疼痛性椎体外骨转移瘤安全可行,能有效缓解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肿瘤转移 影像引导 骨水泥成形术
下载PDF
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联合导管溶栓与单纯导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缺血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
20
作者 徐一丁 蔡旭升 +4 位作者 王孝运 杨超 仲斌演 倪才方 段鹏飞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1期30-34,38,共6页
目的比较PMT联合CDT与单纯CDT治疗急性下肢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64例急性下肢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4例行PMT联合CDT治疗(PMT组),40例行单纯CDT治疗(CDT组)。比较两组手... 目的比较PMT联合CDT与单纯CDT治疗急性下肢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64例急性下肢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4例行PMT联合CDT治疗(PMT组),40例行单纯CDT治疗(CDT组)。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尿激酶用量、手术时间、溶栓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30 d内截肢率、再次手术率及死亡率。结果两组手术均取得成功,技术成功率为100%;PMT组和CDT组的尿激酶用量分别为(56.67±8.16)万U和(106.50±47.56)万U,手术时间分别为(103.33±25.57)min和(72.13±25.74)min,溶栓时间分别为(24.96±12.52)h和(61.20±29.24)h,住院时间分别为(7.13±2.52)d和(9.35±2.6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16.7%vs 17.5%)、术后30 d内截肢率(12.5%vs15.0%)、再次手术率(4.2%vs 7.5%)及死亡率(8.3%vs 2.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缺血时间患者的缺血改善情况,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PMT联合CDT治疗急性下肢缺血患者在手术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和单纯CDT相似,但可降低溶栓药物用量、缩短溶栓时间和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肢缺血 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术 导管接触性溶栓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