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灸甲乙经》中“脉动(病)发”探讨 被引量:2
1
作者 芦芸 nicolas escaffi +1 位作者 薛昊 张建斌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16-219,共4页
晋代皇甫谧在帛书时代和内经时代"是动则病"的基础上,提出"脉动(病)发"的概念。《针灸甲乙经》治疗部分的内容根据病候特点,四诊合参,结合相关的经脉诊察,对病症进行归类整理。对"脉动(病)发"的学术源流... 晋代皇甫谧在帛书时代和内经时代"是动则病"的基础上,提出"脉动(病)发"的概念。《针灸甲乙经》治疗部分的内容根据病候特点,四诊合参,结合相关的经脉诊察,对病症进行归类整理。对"脉动(病)发"的学术源流进行深入探讨,可再次认识经脉病候的内涵:首先,经脉受病,产生异常变动,继而产生相关的病候;其次,不仅一条脉动(病)发病症,还有多条脉动(病)发病症,需要通过四诊合参及经络诊断,对病症辨证归经;第三,通过对经脉病候的诊察,在脉病相符的基础上,进行辨经取穴治疗。对"脉动(病)发"的正确认识,有助于现代临床病候观察总结和理论升华,并进一步指导临床实践和阐明经络实质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动(病)发 《针灸甲乙经》 望诊 闻诊 问诊 切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