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造凹陷的硅碳颗粒提高锂离子电池负极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淳正 来沛霈 +2 位作者 孙卓 聂耳 张哲娟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02-1309,共8页
调控硅碳颗粒的表面形貌和孔隙结构,可以进一步优化锂离子电池负极性能,对开发下一代高比能锂离子动力电池具有重要意义。本工作以光伏工业硅废料为硅源,壳聚糖和酚醛树脂为碳源,以及氯化钙为形貌调控剂,采用喷雾干燥、液相包裹和低温... 调控硅碳颗粒的表面形貌和孔隙结构,可以进一步优化锂离子电池负极性能,对开发下一代高比能锂离子动力电池具有重要意义。本工作以光伏工业硅废料为硅源,壳聚糖和酚醛树脂为碳源,以及氯化钙为形貌调控剂,采用喷雾干燥、液相包裹和低温热解法构造了表面凹陷的硅碳颗粒。利用热重分析仪(TGA)、扫描电子显微技术(SEM)和电化学技术等表征测试手段,对比分析了颗粒凹陷程度对负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具有较大孔容和表面凹陷结构的非球形颗粒制备的电极中,颗粒间隙小、接触面积大、导电添加剂填充充分,因此电极具有良好的导电能力和离子传输能力,有利于电池循环稳定性。表面凹陷颗粒制备的负极循环400圈后放电比容量保持在680 mAh/g左右。电极的倍率测试结果表明,当电流密度从0.1 C恢复到1 C时,表面凹陷颗粒电极的放电比容量最高恢复率达到了97.8%,充放电性能稳定有助于推动高振实密度硅基锂离子电池负极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喷雾干燥 硅碳颗粒 表面凹陷
下载PDF
义勇军进行曲 The Volunteers’ March Song
2
作者 Tian Han nie er Wang Yaohua 《语言教育》 1988年第1期27-28,53,共3页
Notes: 1.“The Volunteers’March Song”was originally named as “TheNortheast Volunteers’March Song” when it was first started among thestaunch anti-Japanese fighters in the northeastern part of China duringthe thir... Notes: 1.“The Volunteers’March Song”was originally named as “TheNortheast Volunteers’March Song” when it was first started among thestaunch anti-Japanese fighters in the northeastern part of China duringthe thirties.But with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the anti-Japane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勇军进行曲 MARCH SONG The VOLUNTEERS Japanese originally NORTHEASTERN Notes 二七 NORTHEAST 二过
下载PDF
瘤样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的诊治分析(附6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3
作者 陆冬 聂耳 +4 位作者 刘庆茹 张慧 王子德 谢满意 王强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3年第2期86-88,91,共4页
目的探讨瘤样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TLP-PACNS)的诊断、治疗及预后,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21年2月手术治疗的6例TLP-PACNS的临床资料,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术前头颅MRI显示单发局限性病灶3例,考虑... 目的探讨瘤样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TLP-PACNS)的诊断、治疗及预后,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21年2月手术治疗的6例TLP-PACNS的临床资料,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术前头颅MRI显示单发局限性病灶3例,考虑胶质瘤;多发病灶3例,考虑转移瘤。6例均行开颅病灶切除术,术后病理证实为PACNS。2例术后给予激素治疗后明显好转;1例多发病灶术后激素治疗后无变化,加用环磷酰胺后好转;3例单发病灶术后自然缓解;随访3个月~2年无复发。结论TLP-PACNS是一种非常少见的疾病,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术前易误诊,病理检查是诊断金标准,激素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瘤样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 开颅手术 激素治疗
下载PDF
Rathke囊肿术后并发尿崩症的相关因素分析
4
作者 吴勇力 陆冬 +1 位作者 聂耳 梁君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248-252,共5页
目的探讨Rathke囊肿术后并发尿崩症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自2011年1月—2022年1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Rathke囊肿患者7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发生中枢性尿崩症,将患者分为2组:尿崩组(n=35)和非尿崩组(n=42)。比较2组患者... 目的探讨Rathke囊肿术后并发尿崩症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自2011年1月—2022年1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Rathke囊肿患者7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发生中枢性尿崩症,将患者分为2组:尿崩组(n=35)和非尿崩组(n=42)。比较2组患者主要临床症状、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脑脊液漏、囊肿大小分级、囊内容物性状及是否伴囊内出血、囊壁强化情况、囊肿生长类型、囊壁切除程度、复发后二次手术。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并发中枢性尿崩症的危险因素。结果77例患者术后并发尿崩者35例(45.45%)。单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方式、囊肿生长类型、囊壁切除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囊壁切除程度、囊肿生长类型是Rathke囊肿术后并发尿崩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囊壁切除程度、囊肿生长类型与Rathke囊肿术后并发尿崩症密切相关。囊壁近全切、鞍内鞍上型及鞍上型术后并发尿崩风险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THKE囊肿 尿崩症 囊壁 鞍膈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吲哚菁绿视频血管造影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对近闭塞颈动脉斑块的识别效果
5
作者 杨洪超 孟超 +1 位作者 聂耳 谢满意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1期806-810,共5页
目的 探讨吲哚菁绿视频血管造影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对近闭塞颈动脉斑块的识别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5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近闭塞颈动脉(狭窄程度≥95%)患者,共66例,收集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中... 目的 探讨吲哚菁绿视频血管造影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对近闭塞颈动脉斑块的识别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5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近闭塞颈动脉(狭窄程度≥95%)患者,共66例,收集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中颈动脉切开前是否使用吲哚菁绿视频血管造影,将患者分为吲哚菁绿组(ICG组)和非吲哚菁绿组(非ICG组)。患者术前行头颈CT血管造影(CTA)检查血管狭窄部位及程度、颅脑磁共振(MRI)检查有无急性缺血性脑梗死。ICG组术中在颈动脉切开前使用吲哚菁绿视频血管造影观察颈动脉内斑块的近端和远端,剥脱斑块缝合颈动脉后再次造影判断颈动脉斑块清除及通畅情况,术后7 d内再行头颈CTA复查。比较2组识别颈动脉斑块近端和远端的效果和预后。结果 66例患者中,ICG组35例,非ICG组31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临床基本资料方面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ICG组中识别斑块近端32例、识别斑块远端29例;非ICG组中识别斑块近端12例、识别斑块远端9例。ICG组识别斑块近端和远端的效果好于非ICG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头颈CTA显示7例患者属于高位颈动脉狭窄,62例患者术中切除斑块缝合血管后吲哚菁绿视频血管造影显示颈动脉斑块清除、血流通畅。术后3例患者出现脑梗塞,保守治疗后好转,其余63例患者术后未出现明显症状。结论 吲哚菁绿视频血管造影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对近闭塞颈动脉斑块的识别效果良好,在术中能够判断血管狭窄部位、斑块切除和血管通畅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指导手术操作,是一种改善手术效果的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近闭塞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吲哚菁绿 血管造影 预后
下载PDF
TiO2纳米管阵列双极光催化燃料电池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剑桥 刘冬 +3 位作者 周君 席清华 聂耳 孙卓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3-102,共10页
光催化燃料电池技术(Photocatalytic Fuel Cell,PFC)结合了光催化技术与燃料电池技术,可以同时进行降解废水与发电,对污水处理具有重要意义.探索了TiO2纳米管阵列(TiO2 Nanotubes Arrays,TNAs)光阳极制备工艺对其形貌结构的影响;通过扫... 光催化燃料电池技术(Photocatalytic Fuel Cell,PFC)结合了光催化技术与燃料电池技术,可以同时进行降解废水与发电,对污水处理具有重要意义.探索了TiO2纳米管阵列(TiO2 Nanotubes Arrays,TNAs)光阳极制备工艺对其形貌结构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FESEM)证实了电解时间与TNAs管长正相关;与Cu2O光阴极组合得到的具有更强光催化活性系统证实了PFC协同效应的存在,最佳的电解工艺为4 h,该工艺制备的电极对双氯酚酸光催化降解率在2 h内为79%;对3种标准物的分析说明,在较高的浓度范围内,通过PFC外电路的净电荷量与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线性相关,而随着降解进行,传质过程减弱,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燃料电池 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 双氯酚酸 化学需氧量
下载PDF
I-TiO_(2)/Sr_(2)MgSi_(2)O_(7):Eu,Dy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加祥 张哲娟 +3 位作者 聂耳 宋也男 朴贤卿 孙卓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7-168,共12页
为了实现在无光或弱光环境下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采用水解法制备了I-TiO_(2)/Sr_(2)MgSi_(2)O_(7):Eu,Dy复合光催化剂,并以罗丹明B(Rhodamine B,RhB)为目标污染物,进行了光催化降解实验.结果表明,当I-TiO_(2)/Sr_(2)MgSi_(2)O_(7):Eu,D... 为了实现在无光或弱光环境下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采用水解法制备了I-TiO_(2)/Sr_(2)MgSi_(2)O_(7):Eu,Dy复合光催化剂,并以罗丹明B(Rhodamine B,RhB)为目标污染物,进行了光催化降解实验.结果表明,当I-TiO_(2)/Sr_(2)MgSi_(2)O_(7):Eu,Dy复合光催化剂中I-TiO_(2)的质量百分比为30%时,降解率最高:在可见光照射下,3 h内对RhB污染物的降解率达到19.2%;其在无光源环境下,6 h内对RhB污染物的降解率达到31.9%.实验证明,以Sr_(2)MgSi_(2)O_(7):Eu,Dy长余辉荧光粉为载体的新型复合光催化剂,在光照下吸收的光能,成为无光或弱光环境下的新发光源,实现可见光复合光催化剂的无光催化,最终达到全天候24 h催化净化的应用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_(2)MgSi_(2)O_(7):Eu DY I-TiO_(2) 光催化 长余辉光致发光材料
下载PDF
Fe_(2)O_(3)/g-C_(3)N_(4)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性能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席清华 黄宜强 +2 位作者 陈加祥 聂耳 孙卓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51-160,共10页
为了改善g-C_(3)N_(4)比表面积低等缺点,通过高温热聚合法制备了三维(3D)多孔g-C_(3)N_(4),并通过与Fe_(2)O_(3)复合得到Fe_(2)O_(3)/g-C_(3)N_(4)催化剂,提高其可见光响应.Fe_(2)O_(3)/g-C_(3)N_(4)在g-C_(3)N_(4)含量为900 mg、罗丹明... 为了改善g-C_(3)N_(4)比表面积低等缺点,通过高温热聚合法制备了三维(3D)多孔g-C_(3)N_(4),并通过与Fe_(2)O_(3)复合得到Fe_(2)O_(3)/g-C_(3)N_(4)催化剂,提高其可见光响应.Fe_(2)O_(3)/g-C_(3)N_(4)在g-C_(3)N_(4)含量为900 mg、罗丹明B(Rhodamine B,RhB)浓度为20 mg·L^(–1)、H_(2)O_(2)为15 mmol时脱色速率最快,30 min可达到100%.同时Fe_(2)O_(3)/g-C_(3)N_(4)对其他有机物也表现出较好的降解性能,在30 min内对甲基橙(Methyl orange,MO)、四环素(Tetracycline,TC)的降解率分别达到80%和90%.通过活性基团捕获实验探究Fe_(2)O_(3)/g-C_(3)N_(4)的光催化降解机制,实验结果表明h+和·OH在Fe_(2)O_(3)/g-C_(3)N_(4)光催化降解有机物过程中起到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_(3)N_(4) 氧化铁 罗丹明B 光催化
下载PDF
I掺杂TiO_(2)纳米管阵列平面光催化燃料电池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周君 席清华 +2 位作者 黄宜强 聂耳 孙卓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5-175,I0001-I0009,共20页
采用阳极氧化法制备了I掺杂TiO2纳米管阵列(I-doped TiO_(2) Nanotubes Arrays, ITNA)光阳极,该电极表现出比TNA更加优异的降解性能.将ITNA与Pt电极组合得到的平面光催化燃料电池(planar Photocatalytic Fuel Cell, p-PFC)在亚甲基蓝(Me... 采用阳极氧化法制备了I掺杂TiO2纳米管阵列(I-doped TiO_(2) Nanotubes Arrays, ITNA)光阳极,该电极表现出比TNA更加优异的降解性能.将ITNA与Pt电极组合得到的平面光催化燃料电池(planar Photocatalytic Fuel Cell, p-PFC)在亚甲基蓝(Methylene Blue, MB)浓度为6 mg·L^(–1)、极板间距为1.0 cm时脱色率达到最大,为93.1%. MB的降解发生在ITNA表面,为限速步骤.对比了p-PFC和传统PFC结构对MB和其他有机物的降解, p-PFC中h+和·OH的产生和传质优于其他结构,具有更高的光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光催化燃料电池 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 I掺杂 亚甲基蓝
下载PDF
三叉神经痛影像学检查结果与微血管减压术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伟 周小熳 +2 位作者 聂耳 谷佳 张旭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337-340,345,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影像学检查结果对微血管减压(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术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分析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MVD术治疗83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磁共振体... 目的探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影像学检查结果对微血管减压(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术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分析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MVD术治疗83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磁共振体层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MRTA)显示,三叉神经与周围血管关系紧密者75例,包括小脑上动脉、小脑前下动脉、小脑后下动脉、椎动脉及岩静脉等;三叉神经紧密伴行者71例;血管骑跨4例。其检查阳性率为90. 4%,灵敏度为93. 6%,特异度75. 0%,正确率92. 6%。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术后随访12~36个月[平均(22±2. 5)个月]。术后早期(术后3个月)的治愈率高达81. 9%,有效率92. 8%; MRTA检查阳性患者的有效率为93. 3%。术后晚期(术后12个月)的治愈率达87. 5%,有效率为94. 8%; MRTA检查阳性患者的有效率为96%。结论MRTA检查不仅有助于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诊断,而且能够显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受压责任血管,对手术指导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显微血管减压术 磁共振体层血管成像
下载PDF
显微外科夹闭后交通动脉瘤的手术技巧探讨 被引量:3
11
作者 谢满意 王强 +1 位作者 聂耳 李中林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0年第12期971-975,共5页
目的探讨后交通动脉瘤影像学特点以及显微外科手术夹闭技巧。方法纳入行开颅手术夹闭治疗的后交通动脉瘤患者48例(共51个动脉瘤),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手术视频资料,分析瘤体直径、瘤颈直径、手术入路、术中脑脊液引流方法、是... 目的探讨后交通动脉瘤影像学特点以及显微外科手术夹闭技巧。方法纳入行开颅手术夹闭治疗的后交通动脉瘤患者48例(共51个动脉瘤),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手术视频资料,分析瘤体直径、瘤颈直径、手术入路、术中脑脊液引流方法、是否行临时阻断及阻断方法、瘤夹选择、夹闭技巧等,总结后交通动脉瘤影像学特点对手术操作的指导作用以及术中处理的技巧。结果2组动脉瘤瘤体直径、瘤颈直径以及瘤体-瘤颈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1个后交通动脉瘤中,32个(63%)合并胚胎型大脑后动脉;41个(80%)采用小翼点入路夹闭;36个(71%)破裂动脉瘤采用术前腰大池置管引流;42个(82%)动脉瘤采用单纯近端阻断。34个指向后下外侧的后交通动脉瘤中,27个(79%)采用直动脉瘤夹夹闭;15个指向后下内侧的动脉瘤中,13个(87%)选用弯动脉瘤夹夹闭。46个(90%)动脉瘤行瘤颈完全夹闭。术后3个月,42例(87%)患者预后良好(GOS为4~5分)。结论破裂动脉瘤术中控制脑压至关重要,可采取腰大池置管、视交叉池开放、脑室穿刺、终板开放等方法引流,分离动脉瘤前行临时阻断安全有效;术前影像显示动脉瘤顶指向对动脉瘤夹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识别并保留所有血管神经结构是取得理想治疗效果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治疗 手术夹闭 影像学 后交通动脉瘤 手术技巧 脑室穿刺 腰大池置管
下载PDF
神经内镜下经鼻垂体瘤切除术中脑脊液漏危险因素分析及颅底修补方式探讨 被引量:4
12
作者 陆冬 赵赛赛 +4 位作者 苗发安 张玉东 董成祥 聂耳 谢满意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5期313-317,共5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垂体瘤切除术中发生脑脊液漏的危险因素及颅底修补策略。方法以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行神经内镜下经鼻垂体瘤切除术的1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资料,比较垂体瘤的大小、类...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垂体瘤切除术中发生脑脊液漏的危险因素及颅底修补策略。方法以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行神经内镜下经鼻垂体瘤切除术的1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资料,比较垂体瘤的大小、类型、质地、侵袭性、切除程度及二次手术等与术中脑脊液漏的相关性,通过多因素分析,探讨术中脑脊液漏的危险因素。根据术中脑脊液漏分级情况,采取相应的颅底修补策略。结果术中34例(18.3%)患者出现脑脊液漏,肿瘤大小、质地及二次手术是术中脑脊液漏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垂体瘤的类型、Knosp分级及手术切除程度与术中脑脊液漏的发生无关。34例术中脑脊液漏患者中,Kelly分级1级18例,2级10例,3级6例,术后脑脊液漏6例,经保守治疗治愈5例,1例患者再次行颅底重建得以修复,术后随访3个月~1年,未见脑脊液漏复发。结论神经内镜下经鼻垂体瘤切除术中脑脊液漏的发生与肿瘤大小、质地及二次手术相关。一旦术中出现脑脊液漏,分级颅底修补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垂体肿瘤 脑脊液漏 颅底修补
下载PDF
术前血液炎性标记物与胶质瘤病理分级IDH1基因表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赵赛赛 赵保祥 +5 位作者 王铮 陆冬 聂耳 谢满意 王强 李中林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1年第6期475-481,共7页
目的探讨胶质瘤患者术前外周血液炎症指标与胶质瘤病理分级、IDH1基因表型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12—2020-09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首次接受手术治疗的465例胶质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通过Kruskal-Wallis进行非参数检验、Spear... 目的探讨胶质瘤患者术前外周血液炎症指标与胶质瘤病理分级、IDH1基因表型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12—2020-09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首次接受手术治疗的465例胶质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通过Kruskal-Wallis进行非参数检验、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曲线)分析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衍生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d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LR)、预后营养指数(PNI)与胶质瘤病理分级、IDH1基因表型的关系。结果共纳入465例胶质瘤患者(其中WHOⅠ级30例,WHOⅡ级134例,WHOⅢ级88例,WHOⅣ级213例)与450例健康对照者。非参数检验显示不同病理分级的胶质瘤患者术前NLR、dNLR、PLR和MLR的表达存在显著差异(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胶质瘤患者术前NLR、PLR、MLR与WHO分级均存在正相关性(r分别为0.379、0.238、0.226,P<0.01),而胶质瘤患者术前PNI与病理分级有明显的负相关性(r=0.411,P<0.01)。IDH1突变与PNI呈正相关(r=0.108,P<0.05),IDH1突变与病理分级、NLR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353、0.105,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胶质母细胞瘤患者NLR的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下面积(AUC)为0.816(95%CI 0.764~0.848),dNLR为0.588(95%CI 0.537~0.640),PLR为0.673(95%CI 0.624~0.773),MLR为0.682(95%CI 0.633~0.731)。术前外周血液炎症指标对胶质母细胞瘤的预测价值显著高于Ⅰ~Ⅲ级胶质瘤患者。结论胶质瘤患者术前NLR、dNLR、PLR、MLR、PNI与胶质瘤病理分级、IDH1基因表型相关,对术前预测胶质瘤的病理分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血液炎症标指标 病理分级 IDH1基因 低氧诱导因子-1α
下载PDF
miR-1197抑制MGMT表达对胶质瘤替莫唑胺耐药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聂耳 石秦宇 +2 位作者 韩正中 张旭 苗发安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645-651,共7页
目的探讨miR-1197是否通过抑制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的表达影响胶质瘤对替莫唑胺的耐药性。方法采用qRT-PCR检测胶质瘤及非肿瘤脑组织中miR-1197的表达水平,CCK-8及单克隆实验检测胶质瘤细胞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胶质... 目的探讨miR-1197是否通过抑制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的表达影响胶质瘤对替莫唑胺的耐药性。方法采用qRT-PCR检测胶质瘤及非肿瘤脑组织中miR-1197的表达水平,CCK-8及单克隆实验检测胶质瘤细胞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胶质瘤细胞的凋亡率。应用Western blot检测胶质瘤组织及细胞中MGMT及相关蛋白的表达;用荧光素酶基因报告实验验证miR-1197与MGMT的结合。用裸鼠皮下成瘤实验验证miR-1197对胶质瘤对替莫唑胺耐药性的影响。结果生物医学数据库及胶质瘤组织样本分析显示miR-1197在胶质瘤中低表达。荧光素酶基因报告实验显示,miR-1197可以与MGMT的3′-UTR相结合,过表达miR-1197可抑制MGMT的表达。单克隆及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miR-1197过表达可促进替莫唑胺诱导的细胞凋亡,但其可以被MGMT所逆转。裸鼠皮下成瘤实验表明miR-1197过表达增加胶质瘤对替莫唑胺的敏感性。结论miR-1197通过与MGMT的3′-UTR相结合,抑制MGMT表达,进而促进胶质瘤对替莫唑胺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替莫唑胺耐药 miR-1197 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
下载PDF
保留寰椎后弓对Ⅰ型Chiari畸形手术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聂耳 谢满意 +1 位作者 王强 纪培志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0年第17期1503-1508,共6页
目的研究保留寰椎后弓对小脑扁桃体下疝手术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01—2019-05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63例Ⅰ型Chiari畸形患者,其中35例行保留寰椎后弓的小脑扁桃体下疝手术,28例行寰椎后弓切除的小脑扁桃体下疝手术... 目的研究保留寰椎后弓对小脑扁桃体下疝手术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01—2019-05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63例Ⅰ型Chiari畸形患者,其中35例行保留寰椎后弓的小脑扁桃体下疝手术,28例行寰椎后弓切除的小脑扁桃体下疝手术,比较寰椎后弓保留组和切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12个月颈椎主动活动度等指标。术后随访1 a,使用KPS和CCOS评分评价两种术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2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KPS和CCOS评分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寰椎后弓保留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寰椎后弓切除组颈椎左右旋转角度较保留组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保留寰椎后弓的小脑扁桃体下疝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保留寰椎后弓不仅缩短了手术时间,而且有效防止术后颈椎活动度的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ARI畸形 脊髓空洞 后颅窝减压术 小脑扁桃体切除术 寰椎后弓切除
下载PDF
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术后继发颅内感染风险预测评分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16
作者 汤宏杰 庄星星 +3 位作者 聂耳 郭庆 蒋中 冯力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2年第3期26-31,共6页
目的探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18年12月—2020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共258例,按照7∶3比例随机分为建模组(180例)和验证组(78例),随机种子... 目的探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18年12月—2020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共258例,按照7∶3比例随机分为建模组(180例)和验证组(78例),随机种子为20210528,利用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筛选此入路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依据偏回归系数(b值)对危险因素赋值,构建感染风险预测评分模型。建模组数据进行模型内部验证,并对患者进行风险评分,验证组数据进行外部验证,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以及Hosmer-Lemeshow(H-L)检验评估模型的区分度及校准度。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后改良格拉斯哥预后评分2分、硬脑膜剪开前未予过氧化氢冲洗、内镜联合显微镜的手术方式、静脉窦破裂、手术时间≥3.5 h是此入路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评分模型相应分值分别为6、6、6、5及4分,得分20~27分为高风险患者。建模组AUC为0.896(95%CI:0.840~0.952,P<0.001);验证组AUC为0.896(95%CI:0.782~0.999,P<0.001),两组H-L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与校准度。结论该研究所构建的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术后颅内感染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可用于筛选此入路术后颅内感染高危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状窦后入路 开颅手术 颅内感染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患者血清IL-6、Hcy、sFlt-1与夹闭术后发生脑血管痉挛的关系研究
17
作者 周通 谢满意 +2 位作者 王强 聂耳 李中林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4年第11期2182-2186,共5页
目的:探究血清白介素-6(IL-6)、同型半胱氨酸(Hcy)和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sFlt-1)与颅内动脉瘤(IAs)患者夹闭术后发生脑血管痉挛(CVS)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185例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患者作... 目的:探究血清白介素-6(IL-6)、同型半胱氨酸(Hcy)和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sFlt-1)与颅内动脉瘤(IAs)患者夹闭术后发生脑血管痉挛(CVS)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185例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发生CVS情况分为非CVS组和CVS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IL-6、Hcy和sFlt-1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As夹闭术后发生CVS的危险因素,受试者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IL-6、Hcy和sFlt-1对IAs夹闭术后发生CVS的预测价值。结果:IAs夹闭术后共有43例患者发生CVS,CVS发生率为23.24%。CVS组血清IL-6、Hcy和sFlt-1水平均明显高于非CVS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IL-6、Hcy和sFlt-1升高,Hunt-Hess分级为Ⅱ~Ⅲ级、动脉瘤直径大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次数≥2是IAs夹闭术后发生CV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IL-6、Hcy和sFlt-1联合预测IAs夹闭术后发生CVS的曲线下面积(AUC)0.939,高于血清IL-6、Hcy和sFlt-1单独预测的0.768、0.825、0.826。结论:IAs夹闭术后发生CVS患者血清IL-6、Hcy、sFlt-1水平均显著升高,且为术后发生CVS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IL-6、Hcy、sFlt-1联合检测对IAs夹闭术后发生CVS有较高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夹闭术 IL-6 HCY SFLT-1 脑血管痉挛
原文传递
基于混合解包裹的正六边形拼接光瞳相位恢复算法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聂耳 胡新奇 +1 位作者 董冰 赵达尊 《光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19-524,共6页
相位恢复法是一种利用多个离焦面光强分布采用基于傅里叶变换的迭代变换恢复瞳面相位分布的波前传感方法。采用改进的傅里叶迭代变换算法,当波前传感范围超过1个波长时,需要在迭代过程中采用相位解包裹算法。针对18块正六边形拼接的复... 相位恢复法是一种利用多个离焦面光强分布采用基于傅里叶变换的迭代变换恢复瞳面相位分布的波前传感方法。采用改进的傅里叶迭代变换算法,当波前传感范围超过1个波长时,需要在迭代过程中采用相位解包裹算法。针对18块正六边形拼接的复杂光瞳,提出采用路径无关和最小二乘相结合的混合相位解包裹算法,提高了波前传感精度和动态范围。通过仿真比较了所提方法与单独采用一种相位解包裹方法时的波前传感性能,分析了所提方法的动态范围及噪声对算法精度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当波前PV值为3.5λ时,算法的精度为λ/43;当噪声RMS值为10(图像为12Bit量化)时,算法的精度优于λ/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恢复 波前传感 相位解包裹 复杂光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