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胰腺癌手术患者术后意外低体温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牛婷 陆梁梁 +2 位作者 李佳霖 许涛 代元强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0-297,共8页
目的探讨行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胰腺癌根治手术的患者发生术后意外低体温(UPH)的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评价其预测效能。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 目的探讨行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胰腺癌根治手术的患者发生术后意外低体温(UPH)的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评价其预测效能。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胰腺癌根治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UPH的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UPH组和非UPH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美国麻醉医师学会分级、BMI、术前血红蛋白、术前白蛋白、基础体温)、手术资料(手术方式、神经阻滞类型、麻醉时间、手术时间、人工气腹建立时间、术后体温、术后并发症、院内转归)、围手术期液体管理资料(晶体液、胶体液、红细胞悬液、新鲜冰冻血浆、失血量、尿量)。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构建UPH预测模型,绘制ROC曲线和决策曲线评价模型预测UPH的效能,并建立列线图模型。结果共纳入患者246例,其中117例(47.6%)发生UPH。两组患者的BMI(P=0.047)、术前血浆白蛋白水平(P=0.038)、术后肺部并发症(PPC,P=0.039)、非肺部术后感染(NPPI,P=0.018)、总住院时间(P=0.001)、手术方式(P=0.042)、手术时间(P=0.038)、术中人工气腹建立时间(P=0.004)、神经阻滞类型(P=0.004)、术后体温(P<0.00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术式(OR=9.369,95%CI 2.528~34.717,P=0.001)、BMI(OR=0.787,95%CI 0.687~0.902,P=0.001)、手术时间(OR=0.040,95%CI 0.009~0.183,P<0.001)、人工气腹建立时间(OR=15.608,95%CI 3.814~63.870,P<0.001)、输液速率(OR=0.808,95%CI 0.706~0.924,P=0.002)、输液总量(OR=3.431,95%CI 1.480~7.956,P=0.004)及神经阻滞类型(OR=0.240,95%CI 0.131~0.443,P<0.001)与UPH的发生具有独立相关性。ROC曲线的AUC值为0.739,预测发生UPH的灵敏度为0.778,特异度为0.628。决策曲线分析结果表明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临床净收益。结论BMI低、输液速率慢、输液总量大、椎旁神经阻滞、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时间长、人工气腹建立时间长是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胰腺癌根治手术患者发生UPH的危险因素,根据上述因素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胰腺癌手术 手术后意外低体温 手术后并发症 麻醉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原发结外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2
作者 易思 李霞 +5 位作者 陶欢 马洪兵 季杰 吴俣 牛挺 贾永前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11-1718,共8页
目的:探讨原发结外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EN-DLBCL)的临床特征、基因突变谱特点、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3年1月在华西医院就诊且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382例原发结外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分析其临床特征、基因... 目的:探讨原发结外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EN-DLBCL)的临床特征、基因突变谱特点、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3年1月在华西医院就诊且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382例原发结外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分析其临床特征、基因突变谱特点、疗效及预后因素。结果:382例EN-DLBCL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6(18-89)岁。男女比例为1.12∶1,常见原发部位为胃肠道(31.7%)、韦氏环(19.1%)及乳腺(7.1%)。基因突变共累及51种,最常见的基因突变类型为TP53(32.5%)、MYD88(32.5%)、CD79B(30.0%)。中位随访时间为63个月,5年无进展生存(PFS)率为74.5%,5年总生存(OS)率为89.6%。影响患者PFS的不良因素有:>1个结外部位受累(P<0.001)、P53≥50%(P<0.001)、C-myc>50%/Bcl-2>70%的高双表达(hDEL)(P<0.001);影响患者OS的不良因素有:>1个结外部位受累(P<0.001)、P53≥50%(P<0.001)、高双表达(hDEL)(P<0.001)。化疗联合局部放疗有助于改善患者PFS(P=0.041)和OS(P=0.003);R-CHOP+X小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未能显示PFS(P=0.075)及OS(P=0.767)获益。在40例中高危行二代测序患者中,MYD88和/或CD79B突变阳性(MCD亚型)患者均联合BTKi治疗与MYD88及CD79B突变均阴性患者在PFS(P=0.849)与OS(P=0.500)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N-DLBCL可累及全身多处结外器官或组织,TP53、MYD88及CD79B是EN-DLBCL最常见的基因突变类型。中高危MCD亚型阳性的患者采用BTKi的疗效不劣于MCD阴性的对照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结外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临床特点 基因突变 预后
下载PDF
银额盆地赛尔亥那地区铀矿化特征及成因研究
3
作者 李伟涛 刘武生 +4 位作者 纪宏伟 李子颖 牛霆 罗森森 杨喆 《铀矿地质》 CSCD 2024年第1期143-156,共14页
银额盆地赛尔亥那地区发现的地表铀矿化带,前期认为是层间氧化铀成矿作用形成的砂岩型铀矿化,本次研究发现,赋矿岩石类型为含铀白云质磷质岩及含铀磷质粉砂岩。矿石中赋存大量的微晶磷灰石,呈微晶(粒径<1μm)集合体形式。全岩主微量... 银额盆地赛尔亥那地区发现的地表铀矿化带,前期认为是层间氧化铀成矿作用形成的砂岩型铀矿化,本次研究发现,赋矿岩石类型为含铀白云质磷质岩及含铀磷质粉砂岩。矿石中赋存大量的微晶磷灰石,呈微晶(粒径<1μm)集合体形式。全岩主微量分析显示U与P2O5、CaO呈较好的正相关,磷灰石微区原位(LAICP-MS)主微量分析结果显示U与P2O5、CaO、ΣREE等均呈较好的正相关,高倍扫描电镜下未发现铀矿物,认为铀是以类质同象形式赋存在磷灰石中。铀矿石岩性岩相特征、磷灰石微区原位微量元素组合特征及共伴生矿物成因等表明,富铀磷灰石是在沉积成岩过程中,微生物参与作用下形成的。因此,赛尔亥那地区铀矿找矿思路应兼顾潜水-层间氧化型及沉积成岩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额盆地 赛尔亥那 含铀磷质岩 磷灰石
下载PDF
巴丹吉林盆地路井凹陷铀成矿条件分析及找矿方向探讨
4
作者 罗森森 牛霆 +4 位作者 孟龙 王刚 刘武生 纪宏伟 孟秋熠 《铀矿地质》 CSCD 2024年第1期157-170,共14页
为了分析巴丹吉林盆地路井凹陷构造、建造、改造及铀矿化特征,文章通过对路井凹陷的铀源、构造演化、古气候环境、水文地质、目的层岩性-岩相、后生蚀变及铀矿化特征进行系统分析,探讨找矿方向及找矿类型,圈定重点找矿层位,以此来指导... 为了分析巴丹吉林盆地路井凹陷构造、建造、改造及铀矿化特征,文章通过对路井凹陷的铀源、构造演化、古气候环境、水文地质、目的层岩性-岩相、后生蚀变及铀矿化特征进行系统分析,探讨找矿方向及找矿类型,圈定重点找矿层位,以此来指导巴丹吉林盆地及周缘找矿。研究表明,路井凹陷铀源丰富,目的层发育泥-砂-泥结构,地下水补-径-排体系完整,层间氧化带发育,具备砂岩型铀成矿条件。结合目前钻孔揭露的铀矿化线索,证实路井凹陷具备铀成矿潜力和找矿空间,确定下白垩统苏红图组作为主攻找矿层位,兼顾下白垩统巴音戈壁组。苏红图组找矿部位以河道翼部为主,寻找潜水-层间氧化带型铀矿;巴音戈壁组找矿部位以扇三角洲前缘为主,寻找潜水氧化-同沉积型铀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条件分析 找矿方向探讨 路井凹陷 巴丹吉林盆地
下载PDF
CD38单克隆抗体对输血相容性检测干扰及其应对方案的专家共识 被引量:25
5
作者 糜坚青 蔡晓红 +22 位作者 王少元 胡丽华 牛挺 汪德清 傅琤琤 孙春艳 向东 高文 苗天红 钟立业 钱宝华 安刚 夏荣 桂嵘 刘竞 唐晓峰 谢珏 甘佳 吴江 付丹辉 秦莉 侯健 王学锋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327-334,共8页
随着肿瘤免疫靶点的不断发现及抗体研发技术的持续变革,抗体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有些靶点不仅在肿瘤细胞上表达,而且在红细胞上也有表达,故临床上针对相应靶点抗体的应用可能会对输血相容性检测产生干扰,导致配血困难或输... 随着肿瘤免疫靶点的不断发现及抗体研发技术的持续变革,抗体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有些靶点不仅在肿瘤细胞上表达,而且在红细胞上也有表达,故临床上针对相应靶点抗体的应用可能会对输血相容性检测产生干扰,导致配血困难或输血延迟。本共识总结了目前克服CD38单克隆抗体(简称CD38单抗)干扰输血相容性检测的方法,并经过对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分析后,推荐在中国患者人群中使用凝聚胺和巯基还原剂[二硫苏糖醇(Dithiothreitol,DTT)或2-巯基乙醇(2-mercaptoethanol,2-Me)]处理红细胞,作为解决CD38单抗干扰输血相容性检测的方法,以消除CD38单抗带来的输血问题,为临床医师和输血科技术人员提供相应输血前工作流程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CD38 单克隆抗体 输血相容性检测 抗体药物干扰 二硫苏糖醇 2-巯基乙醇
下载PDF
走廊地区花海盆地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及找矿潜力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贺锋 鲁宝龙 +4 位作者 张字龙 牛霆 霍志达 贾翠 杨梦佳 《铀矿地质》 CAS CSCD 2019年第5期292-299,共8页
通过构造演化、沉积砂体、铀源和氧化还原特征研究,结合土壤氡气测量和最新钻探成果,分析花海盆地砂岩型铀矿的成矿条件及找矿潜力。构造演化分析认为晚白垩世-古新世的抬升剥蚀阶段为有利铀成矿阶段,北部斜坡带为砂岩型铀矿的有利成矿... 通过构造演化、沉积砂体、铀源和氧化还原特征研究,结合土壤氡气测量和最新钻探成果,分析花海盆地砂岩型铀矿的成矿条件及找矿潜力。构造演化分析认为晚白垩世-古新世的抬升剥蚀阶段为有利铀成矿阶段,北部斜坡带为砂岩型铀矿的有利成矿构造。初步厘定下白垩统赤金堡组、下沟组为主要含矿目的层,沉积类型以冲积扇、扇三角洲、河流三角洲、滨浅湖和半深湖为主。花海盆地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为箕状断陷盆地,缓坡带发育河流三角洲相为主,陡坡带发育冲积扇和扇三角洲相为主。综合分析认为花海盆地北部斜坡带具有稳定的构造背景、丰富的铀源条件和有利的砂体,富含有机质和油气等还原剂,发育氧化还原带和土壤氡气异常带,具有较好的成矿条件;认为有利构造部位、有利砂体和土壤氡气异常的叠合区为找矿潜力较大的区域。经钻探查证,首次在花海盆地发现矿化孔,进一步证实了该区具有一定的铀成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型铀矿 成矿条件 找矿潜力 花海盆地
下载PDF
酒泉盆地砂岩型铀成矿规律及白垩系找矿方向 被引量:3
7
作者 贺锋 倪仕琪 +3 位作者 牛霆 郭长林 张字龙 田明明 《铀矿地质》 CAS CSCD 2021年第3期377-390,共14页
通过对典型砂岩型铀矿床(点)的综合对比,分析了铀矿地质特征,总结了酒泉盆地白垩系砂岩型铀矿成矿规律,明确了白垩系红层找矿标志。酒泉盆地下白垩统新民堡群为主要找矿目标层,其中花海盆地主攻目标层位为下沟组,酒西盆地主要目标层位... 通过对典型砂岩型铀矿床(点)的综合对比,分析了铀矿地质特征,总结了酒泉盆地白垩系砂岩型铀矿成矿规律,明确了白垩系红层找矿标志。酒泉盆地下白垩统新民堡群为主要找矿目标层,其中花海盆地主攻目标层位为下沟组,酒西盆地主要目标层位为赤金堡组,酒东盆地为下沟组和中沟组。扇三角洲平原和扇三角洲前缘相为下白垩统新民堡群有利的沉积相带。酒泉盆地砂岩型铀矿主要控矿因素有构造、层位及岩性-岩相、后生氧化改造和铀源;铀成矿具有近铀源成矿、铀矿化大多发育在富铀花岗岩体周缘的富含炭屑的灰色砂体中、铀矿体主要发育在棕红色砂泥岩和灰色砂岩的过渡带中、铀成矿类型以沉积成岩为主叠加潜水氧化等规律。通过综合分析认为,相对稳定且适度抬升的构造斜坡带、长期隆升的富铀花岗岩体周缘、红色建造和灰色建造的过渡带、有利的容矿砂体及炭屑密集区或油气叠置区和多期次氧化作用叠加部位可作为酒泉盆地白垩系红层找矿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型铀矿 成矿规律 白垩系 红层 酒泉盆地
下载PDF
靶向药物联合治疗复发难治套细胞淋巴瘤的方案探讨 被引量:2
8
作者 侯理 杨云帆 +2 位作者 钟旭姝 牛挺 刘霆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探讨套细胞淋巴瘤(MCL)复发难治患者不宜化疗时的有效治疗方案。方法针对1名复发难治MCL老年患者在服用伊布替尼治疗过程中,由于合并感染及全身情况不佳而无法耐受治(化)疗的情况,采用靶向药物bcl-2抑制剂(100 mg/d)联合BTK抑制剂(... 目的探讨套细胞淋巴瘤(MCL)复发难治患者不宜化疗时的有效治疗方案。方法针对1名复发难治MCL老年患者在服用伊布替尼治疗过程中,由于合并感染及全身情况不佳而无法耐受治(化)疗的情况,采用靶向药物bcl-2抑制剂(100 mg/d)联合BTK抑制剂(伊布替尼560 mg/d)予以治疗,治疗结束后评估该治疗方案的有效性。结果患者接受BTK抑制剂伊布替尼联合靶向药物bcl-2抑制剂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脱离输血依赖,肿瘤缩小,血象恢复、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达到部分缓解。结论靶向药物bcl-2抑制剂联合BTK抑制剂治疗方案对于无法接受化疗的复发难治MCL患者,是1种安全有效,耐受良好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细胞淋巴瘤 复发难治 靶向药物 肿瘤抑制剂 化学疗法
下载PDF
沙特阿拉伯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 被引量:1
9
作者 祁程 张伟 +7 位作者 杨亮 杨春雷 伍群 牛霆 刘波 杨金政 王景丹 汪哲 《矿产与地质》 2022年第3期503-515,共13页
沙特阿拉伯作为“一带一路”沿线重要节点国家,与我国在矿产资源开发领域具有深入合作。沙特阿拉伯境内有资料记载的金矿点(床)近1000个,开展过钻探勘查的有51个,都分布于阿拉伯地盾区,与新元古代克拉通的形成关系密切。通过搜集大量资... 沙特阿拉伯作为“一带一路”沿线重要节点国家,与我国在矿产资源开发领域具有深入合作。沙特阿拉伯境内有资料记载的金矿点(床)近1000个,开展过钻探勘查的有51个,都分布于阿拉伯地盾区,与新元古代克拉通的形成关系密切。通过搜集大量资料,本文重点研究描述了MAHD ADH DHAHAB金矿床和AL AMAR金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全国35个工作程度较高的地区(5个金矿床和30个远景勘查区)成矿特征进行了总结,认为绝大多数金矿化都是与粗粒侵入岩、岩床或岩墙、火山沉积岩中的石英脉以及火山沉积岩中的层状矿化相关的原生矿化,次生矿化主要发育在一些富含硫化物的氧化带及砂矿中,具有与苏丹、厄立特里亚相似的矿床产出特征,开发潜力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火山沉积岩 原生矿化 阿拉伯地盾 沙特阿拉伯
下载PDF
CD30阳性淋巴瘤的诊治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牛挺 徐菁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5期295-301,共7页
CD30阳性淋巴瘤是包括细胞表面抗原CD30表达阳性的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lassic Hodgkin lymphoma, c HL)、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naplastic large T-cell lymphoma, ALCL)、结外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 NK)/T细胞淋巴瘤、血管免疫母细... CD30阳性淋巴瘤是包括细胞表面抗原CD30表达阳性的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lassic Hodgkin lymphoma, c HL)、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naplastic large T-cell lymphoma, ALCL)、结外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 NK)/T细胞淋巴瘤、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以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等多种淋巴瘤亚型的总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0 霍奇金淋巴瘤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诊断 治疗 维布妥昔单抗
下载PDF
中国骨科手术围手术期贫血诊疗指南 被引量:47
11
作者 康鹏德 +23 位作者 黄强 沈慧勇 邵增务 严世贵 向兵 周宗科 黄泽宇 林进 胡懿郃 张卫国 陈允震 徐鹏 张立海 李庭 郭建军 高鹏 吴新宝 唐佩福 牛挺 孙天胜 翁习生 邵宗鸿 邱贵兴 裴福兴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19年第11期833-840,共8页
贫血是骨科患者围手术期常见的并存疾病,发生率为12.8%~45.0%。术前贫血常见原因有营养不良、慢性失血性疾病、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慢性感染或创伤等;手术导致的显性和隐性失血术后又将加重贫血。术后贫血造成细胞、组织、器官缺血缺... 贫血是骨科患者围手术期常见的并存疾病,发生率为12.8%~45.0%。术前贫血常见原因有营养不良、慢性失血性疾病、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慢性感染或创伤等;手术导致的显性和隐性失血术后又将加重贫血。术后贫血造成细胞、组织、器官缺血缺氧,增加输血率、感染风险、致残率及死亡率,易引发血液传播疾病并影响免疫功能,延缓术后康复,延长住院时间。术前明确贫血病因及贫血类型是治疗贫血的关键。骨科手术围手术期常见贫血类型有缺铁性贫血、正细胞正血色素贫血、大细胞型贫血等。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清铁(SI)水平、血清铁蛋白(SF)水平、总铁结合力(TIBC)等检测可明确贫血类型。贫血治疗包括术前积极处理原发病、消除病因、加强营养、提高血红蛋白水平,术中微创操作、控制性降压、应用氨甲环酸减少出血、减少手术失血的应激反应,围手术期铁剂联合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加快提升血红蛋白水平及减少术后异体输血等,必要时联合血液科医师共同诊治,促进患者早期康复,降低或避免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手术 贫血 围手术期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骨科加速康复围手术期血液管理专家共识 被引量:11
12
作者 国家卫生健康委加速康复外科专家委员会骨科专家组 中国康复技术转化及促进会骨科加速康复专业委员会 +6 位作者 牛挺 邱贵兴 裴福兴 谢锦伟 向兵 黄泽宇 黄强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22年第10期733-738,共6页
骨科手术较高的术前贫血发生率、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异体输血率是阻碍患者功能康复的主要问题,做好围手术期血液管理是骨科加速康复的关键技术。为了进一步加强骨科加速康复围手术期血液管理在临床的应用、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国家卫生健... 骨科手术较高的术前贫血发生率、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异体输血率是阻碍患者功能康复的主要问题,做好围手术期血液管理是骨科加速康复的关键技术。为了进一步加强骨科加速康复围手术期血液管理在临床的应用、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国家卫生健康委加速康复外科专家委员会骨科专家组、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骨科加速康复专业委员会、中国康复技术转化及促进会骨科加速康复专业委员会联合相关学科专家成立骨科加速康复系列共识编写专家委员会,以临床问题为导向、遵循循证医学原则,归纳出4个方面的问题:(1)术前血液管理(术前贫血筛查与治疗、创伤骨科患者术前血液管理、术前预存自体输血、术前血小板减少症的诊疗);(2)术中血液管理(微创理念优化手术操作、控制性降压、应用氨甲环酸、自体血液回输、特殊技术、术中贫血监测);(3)术后血液管理(术后贫血监测、术后出血及止血、术后贫血的预防与治疗);(4)围手术期单病种手术输血评估机制。按照上述4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文献检索和归纳,结合2017版《中国骨科手术加速康复——围术期血液管理专家共识》及近5年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更加细化了术前、术中、术后的血液管理措施与择期手术围手术期单病种手术输血评估机制。经过反复讨论和修改后形成本共识,期望其为我国骨科加速康复围手术期血液管理的多学科协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最终达到加速患者康复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手术 加速康复外科 血液管理 输血评价
下载PDF
潮水盆地西部构造演化与铀成矿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伍群 王刚 +6 位作者 牛霆 郭文 杨冰彬 曹雷 叶发旺 童勤龙 李新春 《铀矿地质》 CAS CSCD 2022年第6期1070-1083,共14页
潮水盆地为中国北方重要的古生代-中新生代叠合盆地,也是中国重要的产煤-油-铀盆地之一。盆地经历了中侏罗世伸展断陷,晚侏罗世挤压抬升阶段;早白垩世拉分断陷,晚白垩世全面抬升阶段;中新世全面沉降,上新世抬升剥蚀阶段。盆地西部铀成... 潮水盆地为中国北方重要的古生代-中新生代叠合盆地,也是中国重要的产煤-油-铀盆地之一。盆地经历了中侏罗世伸展断陷,晚侏罗世挤压抬升阶段;早白垩世拉分断陷,晚白垩世全面抬升阶段;中新世全面沉降,上新世抬升剥蚀阶段。盆地西部铀成矿整体表现为同沉积预富集、叠加后生氧化改造的成矿特点。通过构造演化与铀成矿作用关系的研究,结合相关资料,分析认为大红山断陷主要找矿目的层为下白垩统庙沟组,断陷南缘强烈抬升区是泥岩型或砂岩型铀成矿的有利区域;跃进山凸起长期处于抬升淋滤状态,是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成矿的有利部位;南部凹陷带长期处于沉降断陷状态,主要形成泥岩型、膏结岩型铀矿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演化 构造反转 铀成矿 潮水盆地
下载PDF
北山地区残留盆地砂岩型铀成矿潜力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牛霆 鲁宝龙 +3 位作者 戴鹏飞 贺锋 张字龙 孟龙 《铀矿地质》 CAS CSCD 2022年第4期683-697,共15页
北山地区位于天山-兴蒙造山带北山褶皱带内,由7个大小不同的中-新生代沉积盆地组成,晚白垩世以来,本区长期处于隆升状态,下白垩统遭受剥蚀,现今为残留盆地。文章通过盆地沉积-构造演化的研究,分析了各盆地填充物和成矿有利层位,确定下... 北山地区位于天山-兴蒙造山带北山褶皱带内,由7个大小不同的中-新生代沉积盆地组成,晚白垩世以来,本区长期处于隆升状态,下白垩统遭受剥蚀,现今为残留盆地。文章通过盆地沉积-构造演化的研究,分析了各盆地填充物和成矿有利层位,确定下白垩统下沟组为主要找矿目的层。对比各盆地下沟组残留厚度、规模和岩性-岩相特征,分析铀矿化特征和控矿因素,认为总口子盆地、公婆泉盆地和黑鹰山盆地下沟组残留厚度大,有利相带保存较好,潜水及层间氧化带发育,且在氧化带上下翼发现有较好的铀矿化,显示层间氧化带型找矿潜力较大;扎格高脑盆地下沟组不整合于富铀岩体之上,底部发育厚层砂体,岩体风化壳厚度大,且后生氧化作用强烈,显示具有古河道砂岩型铀矿找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型铀矿 盆地演化 残留地层 成矿潜力 北山地区
下载PDF
银额盆地居延海坳陷早白垩世断陷期沉积演化特征及其对砂岩型铀矿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喆 刘武生 +3 位作者 牛霆 纪宏伟 张文东 李伟涛 《世界核地质科学》 CAS 2023年第2期162-173,共12页
银额盆地是我国北方发育砂岩型铀矿的中-新生代断陷湖盆之一,盆地西部居延海坳陷的沉积体系与砂体展布等特征尚不清晰,制约了该地区砂岩型铀成矿的研究。文章在银额盆地居延海坳陷路井-天草凹陷地区,利用野外露头、钻井、地震和测井等资... 银额盆地是我国北方发育砂岩型铀矿的中-新生代断陷湖盆之一,盆地西部居延海坳陷的沉积体系与砂体展布等特征尚不清晰,制约了该地区砂岩型铀成矿的研究。文章在银额盆地居延海坳陷路井-天草凹陷地区,利用野外露头、钻井、地震和测井等资料,结合区域地层特征和构造演化背景,对其断陷期各阶段的沉积体系进行详细研究,探讨了沉积演化过程对砂岩型铀成矿的影响。结果表明,居延海坳陷主要发育一套冲积扇-扇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断陷早期,断裂活动形成窄而长形态的凹陷,近物源区,导致凹陷被扇三角洲平原和前缘过渡亚相充填;断陷中期,湖平面升高,扇三角洲沉积面积缩小,开始沉积半深-深湖亚相;断陷晚期,湖水变浅,扇三角洲平原萎缩,扇三角洲前缘向凹陷中央推进。居延海坳陷断陷期经历了一次完整的湖侵-湖退的沉积充填过程,相对于断陷早期和晚期,断陷中期形成的退积型扇三角洲前缘亚相砂体有利于形成层间氧化带和铀矿化,可以作为研究区下一步砂岩型铀矿找矿的重点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演化 断陷湖盆 下白垩统 砂岩型铀矿 银额盆地
下载PDF
甘肃北山南部总口子盆地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及找矿潜力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戴鹏飞 鲁宝龙 +2 位作者 王刚 牛霆 贺锋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4期363-371,共9页
总口子盆地基底形态总体特征是两凹夹一隆,东部凹陷对砂岩型铀成矿最为有利,下白垩统下沟组是该区找矿目标层位,沉积类型以扇三角洲平原亚相为主。通过对构造演化、沉积建造、铀源和氧化还原蚀变特征等进行研究,结合最新钻探成果,分析... 总口子盆地基底形态总体特征是两凹夹一隆,东部凹陷对砂岩型铀成矿最为有利,下白垩统下沟组是该区找矿目标层位,沉积类型以扇三角洲平原亚相为主。通过对构造演化、沉积建造、铀源和氧化还原蚀变特征等进行研究,结合最新钻探成果,分析总口子盆地砂岩型铀矿的成矿条件及找矿潜力,认为该区红柳大泉凹陷具有较平稳的构造环境、丰富的铀源条件、有利的扇三角洲平原亚相。找矿目的层经历了古气候的多次频繁转化,发育一套灰、绿灰、暗灰色砂岩、粉砂岩、泥岩夹砂砾岩,夹煤层、煤线、油页岩,动植物化石丰富,具备良好的还原条件。经钻探查证,在总口子盆地首次发现了工业铀矿孔,指示了该区砂岩型铀成矿条件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型铀矿 成矿条件 找矿潜力 总口子盆地 北山地区
下载PDF
老龄化背景下老年健康社会的实践路径探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牛婷 刘春 《经济师》 2022年第2期40-41,44,共3页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发展的趋势,也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的基本国情。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而老年健康社会是健康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基于医务社会工作者的视角,旨在全面、系统、准确地把握...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发展的趋势,也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的基本国情。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而老年健康社会是健康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基于医务社会工作者的视角,旨在全面、系统、准确地把握老年健康社会的核心要义,为统筹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老龄化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思路,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老龄化道路,破解老龄化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化 老年健康社会 医务社会工作 老年群体
下载PDF
三价铬电镀专利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钮挺 赵韦韦 《广东化工》 CAS 2019年第3期122-122,114,共2页
本文以全球范围内的专利申请数据为分析样本,对三价铬的相关专利进行分析,总结该领域的专利申请现状和研究进展。并对三价铬电镀液体系,如氯化物体系、硫酸盐体系的优缺点进行评述,并对电镀中存在问题探讨了解决途径。
关键词 铬电镀 氯化物体系 硫酸盐体系 专利
下载PDF
铝合金锥形件强旋壁厚与旋压力分布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晋辉 牛婷 +2 位作者 温凯 谢瑞珍 李伯琼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39-243,共5页
基于ABAQUS建立了LF2M铝合金锥形件强旋有限元模型,对模拟中壁厚的控制计算、法向应变分布、壁厚及旋压力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靠近芯模小端处法向应变相对较小,成形区法向应变均小于已成形区相应法向应变,法向应变极值主要位... 基于ABAQUS建立了LF2M铝合金锥形件强旋有限元模型,对模拟中壁厚的控制计算、法向应变分布、壁厚及旋压力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靠近芯模小端处法向应变相对较小,成形区法向应变均小于已成形区相应法向应变,法向应变极值主要位于成形区上部附近;靠近芯模小端和凸缘大端厚度与坯料厚度接近,圆角过渡区域厚度逐渐减小,壁厚减薄区域厚度均较小,最终达到所要求的壁厚;在旋压稳定阶段,轴向旋压力先减小后增大,径向旋压力逐渐减小,周向旋压力以较小值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轴向旋压力>径向旋压力>周向旋压力,周向旋压力相对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锥形件 强旋 壁厚 旋压力 ABAQUS
下载PDF
MMP12缺失引起小鼠血液和白色脂肪中巨噬细胞的变化 被引量:4
20
作者 仰明明 牛婷 +5 位作者 刘擎 张潇涵 蒋灵笔 李豪斌 王丽京 李江超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4-20,共7页
目的 MMP1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2)又称巨噬细胞弹性蛋白酶,几乎能分解各种细胞外基质成分和血管成分,且和单核细胞募集有关。还发现MMP12参与肿瘤细胞的侵袭及转移,此外,MMP12还与脂肪组织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MMP12敲除(MM... 目的 MMP1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2)又称巨噬细胞弹性蛋白酶,几乎能分解各种细胞外基质成分和血管成分,且和单核细胞募集有关。还发现MMP12参与肿瘤细胞的侵袭及转移,此外,MMP12还与脂肪组织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MMP12敲除(MMP12^(-/-))小鼠血液和白色脂肪中巨噬细胞的变化。方法利用PCR对MMP12^(-/-)小鼠进行基因型鉴定。用同窝MMP12^(+/+)雄性小鼠做对照,检测两组小鼠的血常规并进行分析;进一步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巨噬细胞标记物,了解巨噬细胞的变化;最后,利用免疫组化等方法来观察MMP12缺失后脂肪组织中巨噬细胞的变化。结果 (1)鉴定MMP12^(-/-)小鼠基因型并扩群;(2)与同窝MMP12^(+/+)雄性小鼠相比,MMP12^(-/-)雄性小鼠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血小板计数、单核细胞数以及其百分数等参数均下降,具有显著差异(P<0.05);淋巴细胞百分数和嗜酸性细胞百分数,显著上升(P<0.05),其绝对计数无统计学差异;(3)流式结果提示:巨噬细胞的特异标记物CD11b与F4/80双阳性细胞的比例在血液中显著下降,其绝对计数也降低;(4)H&E染色和免疫组化的结果显示:与同窝MMP12^(+/+)雄性小鼠相比,MMP12^(-/-)雄性小鼠的白色脂肪组织中的CD68表达明显提高。结论提示巨噬细胞的变化可能与MMP12敲除有关。其意义在于发现MMP12可能调控了巨噬细胞的分化,血液中巨噬细胞减少,白色脂肪中的巨噬细胞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MP12 巨噬细胞 基因工程小鼠 白色脂肪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