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低频地磁异常与2000年日本伊豆诸岛震群的关系 被引量:4
1
作者 Katsumi Hattori +12 位作者 Aya Serita Kaoru Gotoh Chie Yoshino Makoto Harada nobuhiro Isezaki Masashi Hayakawa 辛长江 《国际地震动态》 2005年第11期10-21,共12页
通过研究电磁现象与大地震的联系有助于建立监测地壳运动(如地震、火山喷发)的电磁方法.在地震的紧急预报中,超低频(ULF)地磁的方法是最有前途的方法之一.本文将一种主要分量分析的新方法应用在了与2000年日本伊豆诸岛震群有关的ULF地... 通过研究电磁现象与大地震的联系有助于建立监测地壳运动(如地震、火山喷发)的电磁方法.在地震的紧急预报中,超低频(ULF)地磁的方法是最有前途的方法之一.本文将一种主要分量分析的新方法应用在了与2000年日本伊豆诸岛震群有关的ULF地磁资料的研究中.这次震群活动始于2000年6月26日,同年9月结束.在这次地震活动中,观测到5次震级超过6级的大地震(分别发生在7月1日、8日、15日、30日和8月18日).在此期间,我们的超低频地磁观测站幸运地记录下了数据,其中有三个观测站相距很近(大约5 km的距离),距地震中心大约80~100 km.因为我们可以在正交分解的基础上,用主要分量分析法将一些噪声分辨出来,所以我们把主要分量分析法用在了超低频地磁水平方向的NS分量中.我们研究了主要分量分析法结果中本征值和本征矢量的临时变化,这些结果总结如下.第一主要分量是源于日地交互作用影响的信号,如:地磁脉动.第一主要分量的本征矢量的变化说明这种信号在整个分析过程中非常稳定.第二主要分量中混有当地的人为的噪音.而最小的第三分量出现在伊豆半岛当地的子夜,在大地震前几天,第三本征值明显地增加.大约在震群活动开始前三个月,第三本征值的水平有微小增强.相应地,在信号的子空间中本征矢量方向的模式同时改变,在震群活动后又恢复到了其原来的水平.这些特征可能与大地震有关.最后我们强调主要分量分析的方法是目前监测地壳活动最有前途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现象 地壳活动 超低频地磁方法 主要分量分析 2000年伊豆诸岛震群
下载PDF
Boso半岛南部的ULF电磁环境:信号的定向探测及波形研究
2
作者 Ichiro Takahashi +8 位作者 Katsumi Hattori Makoto Harada nobuhiro Isezaki Toshiyasu Nagao 张素琴 《国际地震动态》 2005年第11期45-50,共6页
地电和地磁的波动是几种地球物理现象的终极产物,特别是在地震活动区域观测到的这类信号可以归因于和地震相关的压力及张力的变化。该问题的复杂性促使了利用先进的统计方法对这些波动的不同一性特征进行研究。本文分析了日本地震活动... 地电和地磁的波动是几种地球物理现象的终极产物,特别是在地震活动区域观测到的这类信号可以归因于和地震相关的压力及张力的变化。该问题的复杂性促使了利用先进的统计方法对这些波动的不同一性特征进行研究。本文分析了日本地震活动最频繁的地区之一Boso半岛南部的K iyosum i,Uchiura和Fudago观测站观测到的地电位和地磁场的短期变化的时间动态特征。为了在地电位数据的基础上了解异常信号及背景噪声的特征,我们研究了信号到达的方向。利用观测站间的转移函数的方法对外部强信号的减弱进行了研究。这些分析显示出了区分信号源的能力,特别是时序数据的定向探测分析显示了其对信号源分离的有效性。波形的识别和信号到达方向的估测对于监控地震活动区域的ULF电磁环境和了解地壳活动的孕震过程都是非常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信号 电磁环境 ULF 定向探测 波形 南部 半岛 地球物理现象 活动区域 观测站
下载PDF
台湾的地震电磁观测
3
作者 Katsumi Hattori +19 位作者 Masashi Kamogawa Ichiro Takahshi Chie Yoshino Jann-Yenq Liu Chiou-Fen Hwa-Chu Shue Wen-Ching Juang nobuhiro Isezaki Toshiyasu Nagao Seiya Uyeda 辛长江 《国际地震动态》 2005年第11期79-82,共4页
尽管短临地震预测非常重要,而且已经经过多年的研究,但仍然不能说是成功的。近期有许多关于地震的地磁前兆的文献报道。其中,ULF电磁现象和电离层扰动现象被认为是观测地壳活动的最有前景的方法之一。在台湾的东海岸,中/大地震出现的频... 尽管短临地震预测非常重要,而且已经经过多年的研究,但仍然不能说是成功的。近期有许多关于地震的地磁前兆的文献报道。其中,ULF电磁现象和电离层扰动现象被认为是观测地壳活动的最有前景的方法之一。在台湾的东海岸,中/大地震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几乎是日本的10倍。因此,在台湾安装了地磁仪和电极来测量ULF地磁场和地电势差,以评价以前获得的研究结果,并试图阐明与大地震相关的ULF电磁现象的物理机制。同样,为了阐明大地震之前出现的电离层扰动现象的可能机制,还开始了监测大气电场的变化。本文中将会陈述台湾的地震电磁现象观测的策略及最初始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临地震预测 电磁观测 台湾 电离层扰动 电磁现象 ULF 文献报道 地磁前兆 地壳活动 物理机制
下载PDF
采用化学换热器回收炼钢废热的可行性研究
4
作者 nobuhiro 刘友存(译) 李玉琴(校) 《钢铁译文集》 2005年第1期51-56,共6页
研发一种新型炼钢工业废热回收系统,它用化学吸热反应取代显热式回收法。在推荐的这个系统中,废气余热首先储存在“相变材料(PCM)”中,然后作为热源提供给一个吸热式的甲烷一蒸汽重整反应(MSR)。熔渣被一台旋转杯喷雾器(RCA)... 研发一种新型炼钢工业废热回收系统,它用化学吸热反应取代显热式回收法。在推荐的这个系统中,废气余热首先储存在“相变材料(PCM)”中,然后作为热源提供给一个吸热式的甲烷一蒸汽重整反应(MSR)。熔渣被一台旋转杯喷雾器(RCA)粒化,再用MSR吸收渣中的显热。为了评估这个系统并且预测其所有操作数据,开发了一个热能和材料平衡模型。根据这些预测数据进行了放热分析和经济效益评估。结果表明,该系统的放热损失仅为常规余热回收系统的15%,热能回收和熔渣粒化所带来的年度成本总收益分别高这$4.09亿和$19.45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钢工业 废热回收系统 化学吸热反应 化学换热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