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草资源评价及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杨钰华 杨桂梅 +3 位作者 周友秀 欧阳学军 贺握权 黄柳菁 《南方园艺》 2023年第2期38-49,共12页
为了解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野生草本植物是否适用于园林景观应用,开发适宜在南亚热带地区使用的观赏草资源,于2019~2020年通过实地调研和资料整理,对保护区内野生草本植物进行全面的调查统计,从549种筛选出123种具有观赏性的参试种... 为了解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野生草本植物是否适用于园林景观应用,开发适宜在南亚热带地区使用的观赏草资源,于2019~2020年通过实地调研和资料整理,对保护区内野生草本植物进行全面的调查统计,从549种筛选出123种具有观赏性的参试种,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初步筛选出具有观赏价值且易栽培的观赏草种类,结果表明:(1)野生观赏草植株较高,有中型植株63种(51.22%),大型植株26种(21.14%);(2)该区观赏草抗逆性较好,其中耐干旱的种最多,占比40.65%;(3)原生境为山坡草地及疏林灌木的有74种(59.68%),林缘湿地及山谷溪边45种(36.29%),湖泊沼泽5种(4.03%);(4)绝大多数观赏草为绿色叶,有4种异色叶植物;(5)参评的所有植物中,与理想种关联度≥0.6的有72种(58.54%),关联度≥0.7的有27种(21.95%),关联度≥0.8的有4种(3.25%),分别是狼尾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粗喙秋海棠(Begonia crassirostris)、红楼花(Odontonema strictum)、肿柄菊(Tithonia diversifolia),建议直接用于园林绿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赏草 野生植物 观赏评价 灰色关联度
下载PDF
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生物主模式标本内容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欧阳学军 宋柱秋 +3 位作者 范宗骥 黄忠良 叶万辉 彭丽芳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0-98,共9页
为了解鼎湖山物种分类学研究的历史,采用内容分析法对采自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的生物主模式标本信息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的生物主模式标本共含202种生物(亚种或变种),分属3界10门20纲54目104科146属,其中植物界63种... 为了解鼎湖山物种分类学研究的历史,采用内容分析法对采自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的生物主模式标本信息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的生物主模式标本共含202种生物(亚种或变种),分属3界10门20纲54目104科146属,其中植物界63种、动物界68种、菌物界71种。有194份标本(另8份无采集人信息)涉及77位采集人(或其团队),有67家机构的147人参与新种命名, 67种期刊的140条文献参与新种发表, 38个国内外机构保存了200种的标本,物种在30%的科、目、采集人、第1命名人、期刊和存放地各分配了约70%的数量,呈现类似"二八定律"所述的不平衡现象。1978至1997年是标本采集并命名的高峰期,标本采集率为55.45%、标本命名率为58.91%;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命名早于动物和真菌。鼎湖山物种的橱柜时间(标本采集到命名间隔的时间)平均为7.56 a,且植物的长于动物和菌物。鼎湖山主模式标本生物的物种密度比邻近保护区的要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主模式标本 植物界 动物界 菌物界 内容分析法
下载PDF
STX3基因突变致微绒毛包涵体病的基因诊断 被引量:4
3
作者 陈衍晨 欧阳学军 王斌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18年第1期30-33,57,共5页
目的探讨微绒毛包涵体病(microvillus inclusion disease,MVID)患儿临床表型与基因型的关系,以提高对MVID的认识。方法 2017年4月,1例MVID患儿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新生儿科住院治疗,2017年6月采用二代测序法对患儿及其父母进行基因测... 目的探讨微绒毛包涵体病(microvillus inclusion disease,MVID)患儿临床表型与基因型的关系,以提高对MVID的认识。方法 2017年4月,1例MVID患儿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新生儿科住院治疗,2017年6月采用二代测序法对患儿及其父母进行基因测序,采用一代测序方法对患儿胞兄进行定点突变检测。回顾性分析患儿临床表现、治疗、预后及家系基因测序结果。结果患儿女,胎儿期提示肠管扩张,生后第2天开始出现腹泻,为黄绿色黏液样便,合并多种电解质紊乱及代谢性酸中毒。基因测序结果显示,患儿STX3基因无义突变,突变位点为c.424C>T和c.739C>T,分别遗传自表型正常的父母。患儿胞兄8岁,表型正常,测序结果显示有STX3基因的1个杂合突变,位点为c.424C>T(p.R142),突变来源于表型正常的母亲。该突变为国内首次报道。结论 STX3基因分析有助于微绒毛包涵体病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绒毛包涵体病 STX3 基因诊断
下载PDF
Effect of Simulated Acid Rain on Potential Carbon and Nitrogen Mineralization in Forest Soils 被引量:40
4
作者 ouyang xue-jun ZHOU Guo-Yi +3 位作者 HUANG Zhong-Liang LIU Ju-Xiu ZHANG De-Qiang LI Jiong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4期503-514,共12页
Acid rain is a serious environmental problem worldwide. In this study, a pot experiment using forest soils planted with the seedlings of four woody species was performed with weekly treatments of pH 4.40, 4.00, 3.52, ... Acid rain is a serious environmental problem worldwide. In this study, a pot experiment using forest soils planted with the seedlings of four woody species was performed with weekly treatments of pH 4.40, 4.00, 3.52, and 3.05 simulated acid rain (SAR) for 42 months compared to a control of pH 5.00 lake water. The cumulative amounts of C and N mineralization in the five treated soils were determined after incubation at 25 ℃ for 65 d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SAR treatments. For all five treatments, cumulative CO2-C production ranged from 20.24 to 27.81 mg kg-1 dry soil, net production of available N from 17.37 to 48.95 mg kg-1 dry soil, and net production of NO-3 -N from 9.09 to 46.23 mg kg-1 dry soil. SAR treatments generally enhanced the emission of CO2-C from the soils; however, SAR with pH 3.05 inhibited the emission. SAR treatments decreased the net production of available N and NO3-N. The cumulative CH4 and N2O productions from the soils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amount of simulated acid rain. The cumulative CO2-C production and the net production of available N of the soil under Acmena acuminatissima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P ≤ 0.05) than those under Schima superba and Cryptocarya concinna. The mineralization of soil organic C was related to the contents of soil organic C and N, but was not related to soil pH. However, the overall effect of acid rain on the storage of soil organic matter and the cycling of important nutrients depended on the amount of acid deposition and the types of fores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土壤 矿化作用 有机碳 有机氮
下载PDF
微生境对鼎湖山锥表观遗传变异的影响
5
作者 李文琪 姜楚 +3 位作者 欧阳学军 林永标 练琚瑜 刘卫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2-69,共8页
为了解种群内水平上影响植物的适应机制与空间格局关系的因素,对鼎湖山2个演替阶段林分锥(Castanopsis chinensis)种群通过DNA甲基敏感扩增片段多态性进行表观遗传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微生境对表观遗传变异的贡献由成熟林的20.2%降低为... 为了解种群内水平上影响植物的适应机制与空间格局关系的因素,对鼎湖山2个演替阶段林分锥(Castanopsis chinensis)种群通过DNA甲基敏感扩增片段多态性进行表观遗传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微生境对表观遗传变异的贡献由成熟林的20.2%降低为过熟林的15.7%,但地形因素的影响却增大,同时微生境中具体起显著作用的环境因素在两个林分也不同。因此,微生境特征对种群适应机制和分布格局有显著影响,对演替阶段也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观遗传 DNA甲基化 鼎湖山 微环境
下载PDF
口服母乳和蔗糖对缓解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检查疼痛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冯小霞 欧阳学军 +1 位作者 刘玉嫦 谭楚平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第2期211-214,共4页
目的比较口服母乳和蔗糖对缓解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 ROP)检查疼痛的效果。方法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婴儿12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蔗糖组和母乳组,每组43例。ROP检查前2 min,对照组、蔗糖组、母乳组分别口服蒸... 目的比较口服母乳和蔗糖对缓解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 ROP)检查疼痛的效果。方法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婴儿12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蔗糖组和母乳组,每组43例。ROP检查前2 min,对照组、蔗糖组、母乳组分别口服蒸馏水、33%蔗糖、母乳1 mL。记录所有受检婴儿ROP检查前后5 min和检查时的心率、氧饱和度、CRIES(crying, requires O_2 for SaO_2 <95%,increased vital signs, expression and sleepless)量表评分和早产儿疼痛量表(premature infant pain profile, PIPP)评分。结果 ROP检查时蔗糖组和母乳组婴儿的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母乳组更低(P<0.05),而氧饱和度则两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ROP检查后蔗糖组与对照组的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母乳组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蔗糖组(P<0.05);蔗糖组和母乳组婴儿的氧饱和度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蔗糖组和母乳组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蔗糖组、母乳组婴儿ROP检查时和检查后的CRIES、PIPP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且母乳组评分更低(P<0.05或0.01)。结论口服母乳较蔗糖更能缓解早产儿ROP检查时的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服 母乳 蔗糖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疼痛
下载PDF
鼎湖山的鸟类与考察研究历史 被引量:5
7
作者 范宗骥 欧阳学军 +3 位作者 黄忠良 邹发生 Richard W.Lewthwaite 张强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49-468,共20页
鼎湖山作为中国大陆第一个自然保护区,保存有完整的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是华南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保护区鸟类资源丰富,但历史研究资料较为零散,至今没有完整的鸟类编目。本文通过系统整理1913至2019年发表的文献,分析了保护区鸟... 鼎湖山作为中国大陆第一个自然保护区,保存有完整的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是华南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保护区鸟类资源丰富,但历史研究资料较为零散,至今没有完整的鸟类编目。本文通过系统整理1913至2019年发表的文献,分析了保护区鸟类资源的变化情况以及受胁因素。区内共记录鸟类17目64科267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45种。区系组成以东洋界种类占优,占繁殖鸟类总数的78.48%。居留型方面,迁徙鸟有144种,留鸟118种,另有5种鸟类在鼎湖山既有迁徙也有定居。文献资料显示,保护区的鸟类学研究涉及种群、群落、行为及繁殖等,以白鹇(Lophura nycthemera)的种群生态学以及不同植被演替序列中鸟类群落研究较为深入。对比历史鸟类编目信息发现,近30多年来保护区及周边水鸟种类显著减少,如鸻形目物种,这与城镇化高速发展导致沼泽、池塘、水田等湿地面积大幅减少有关。2013至2019年野外固定监测发现了斑尾鹃鸠(Macropygia unchall)等15种保护区鸟类分布新记录种,以迁徙鸟为主。保护区未来应全面建立鸟类多样性长期固定监测体系,加强鸟类生活史、种间社会组织、群落构建机制等热点理论研究;并整合其他动植物多类群互作网络,阐明动植物功能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稳定性之间的内在规律,为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鼎湖山 群落演替 鸟类考察 研究历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