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雄黄砷的蓄积性研究 被引量:28
1
作者 李春英 梁爱华 +7 位作者 王金华 薛宝云 李化 杨滨 王京宇 解清 odd georg nilsen 张伯礼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1895-1900,共6页
目的:研究大鼠长期给予雄黄后砷在血液、肝脏、肾脏和脑组织中的蓄积性,以探讨雄黄的毒性机制,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①将禁食16 h后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4只)和雄黄0.16 g.kg-1组(28只)。雄黄组灌胃给药1次,于给药... 目的:研究大鼠长期给予雄黄后砷在血液、肝脏、肾脏和脑组织中的蓄积性,以探讨雄黄的毒性机制,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①将禁食16 h后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4只)和雄黄0.16 g.kg-1组(28只)。雄黄组灌胃给药1次,于给药后0.5,1,2,4,8,16,36 h时间点各取4只大鼠,取全血、心脏、肝脏、肾脏、肺和脑组织,测定砷含量。②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雄黄0.16,0.08,0.02 g.kg-1剂量组,每组10只(雌雄各5只)。各剂量组每日灌胃给药1次,共给药3个月。于末次给药后16 h取血、肝、肾、脑,测定砷含量。结果:单次给予雄黄0.16 g.kg-1后,一定量的砷能吸收进入体内,分布于血液和心、肝、肺、肾、脑等主要脏器,达峰时砷含量从高至低依次为血液>肾>肺>肝>心>脑。血液中砷水平远高于其他脏器中砷水平,这一分布特点可能为雄黄治疗白血病的基础。雄黄反复给药3个月后,血液、肝脏、肾脏和脑组织均有一定程度的砷蓄积。在相同的雄黄剂量组,肾脏的砷蓄积倍数最高,其次是肝脏。然而在砷含量方面,血液中的砷含量远高于其他脏器的砷含量,砷含量由高至低的顺序为血液>肾脏>肝脏>脑。雄黄长期用药时可造成肝、肾组织轻度病理变化,可能与肝、肾组织的砷蓄积相关。但未见血液与肝肾毒性相关的生化指标变化,说明肝脏与肾脏毒性较轻。结论:雄黄的可溶性砷可吸收入体内,广泛分布于主要脏器中。长期用药后,砷可在血液、肾脏、肝脏、脑组织蓄积,其中肾脏、肝脏砷蓄积与肝、肾毒性有关。血液是砷分布水平最高的部位,可能是雄黄治疗白血病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黄 矿物药 毒性 蓄积
原文传递
雄黄的毒性研究 被引量:34
2
作者 梁爱华 李春英 +6 位作者 王金华 薛宝云 李化 杨滨 王京宇 解清 odd georg nilsen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1889-1894,共6页
目的:研究雄黄的毒性特点,提出雄黄的相对安全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建议,为雄黄的临床安全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小鼠单次灌胃给药,测定LD50。采用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雄黄5,10,20,80,160 mg.kg-1.d-1(相当于药典剂量高限的1/2,1,2,8... 目的:研究雄黄的毒性特点,提出雄黄的相对安全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建议,为雄黄的临床安全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小鼠单次灌胃给药,测定LD50。采用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雄黄5,10,20,80,160 mg.kg-1.d-1(相当于药典剂量高限的1/2,1,2,8,16倍)剂量组,各剂量组均每日灌胃给药1次,连续3个月,于给药后1,2,3个月和停药1个月,测定尿液定性、血常规以及血清生化指标,并观察肝、肾、心、脑等主要脏器的组织形态学变化,确定无明显不良作用水平(NOA-EL)。以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的人群内对化合物的敏感性差异倍数(10)乘以药理学上按照体表面积折算大鼠与人剂量的倍数(约为6)作为安全系数(60),结合NOAEL估计不同用药周期内的相对安全剂量。参照我国相关的技术指导原则规定的1个月动物长期毒性试验支持临床试验用药周期2周的方法,估计雄黄相对安全的用药时间。结果:在雄黄中As2S2质量分数为90%,可溶性砷为1.696 mg.g-1情况下,给小鼠单次灌胃给药的LD50为20.5 g.kg-1(等于摄入可溶性砷34.8 mg.kg-1),相当于人日用量约12 812倍。而给大鼠反复灌胃给药时,雄黄超过一定剂量用药达到2个月或以上时,可造成肾脏和肝脏病理损害,其中肾脏显示更为敏感。大鼠灌胃雄黄1,2,3个月的无明显毒性剂量(NOAEL)分别为160,20,10 mg.kg-1.d-1(累积摄入可溶性砷8.14,2.04,1.53 mg.kg-1)。估计临床使用雄黄的相对安全剂量范围为10~160 mg(依用药时间不同)。结论:反复使用雄黄时,建议在可溶性砷≤1.7 mg.g-1的条件下,雄黄用药1~2周时,剂量不超过160 mg;用药2~4周时,剂量不超过20 mg;如果降低剂量至10 mg或以下,则在用药6周内相对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黄 毒性
原文传递
3种中药成分对大鼠CYP3A4酶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沈国林 梁爱华 +4 位作者 赵雍 曹春雨 刘婷 李春英 odd georg nilsen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1705-1711,共7页
目的:探讨3种中药成分(延胡索乙素、甲基莲心碱、三七总皂苷)对CYP3A4酶代谢活性的影响,以了解中药与CYP3A4酶底物联合用药时可能产生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超高速离心法制备大鼠肝脏微粒体,建立体外肝脏微粒体混合酶代谢体系。以睾丸... 目的:探讨3种中药成分(延胡索乙素、甲基莲心碱、三七总皂苷)对CYP3A4酶代谢活性的影响,以了解中药与CYP3A4酶底物联合用药时可能产生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超高速离心法制备大鼠肝脏微粒体,建立体外肝脏微粒体混合酶代谢体系。以睾丸酮作为底物探针,用HPLC建立检测CYP3A4酶代谢活性的方法,分别考察体外代谢体系的最适宜底物浓度、代谢时间、pH、孵育温度以及磷酸盐浓度。在确定的条件下,将3种中药成分稀释成不同浓度,分别与睾丸酮共同孵育于肝微粒体代谢体系中,测定在有或无中药成分存在下代谢产物6β-羟基睾丸酮的产生量,以评估中药成分对CYP3A4酶代谢的影响。结果:在肝微粒体孵育体系中,睾丸酮代谢为6β-羟基睾丸酮最适宜的体外代谢条件为底物浓度200μmol.L-1,代谢时间3.5 h,pH 7.0,孵育温度37℃,磷酸盐终浓度0.1 mol.L-1。延胡索乙素和三七总皂苷均对CYP3A4酶的抑制作用较弱,IC50>100μmol.L-1,甲基莲心碱有一定的抑制作用,IC50为(47.5±2.3)μmol.L-1。结论:延胡索乙素和三七总皂苷对CYP3A4酶代谢无明显影响,提示这2种中药成分与CYP3A4酶底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较低,甲基莲心碱有可能会产生微弱的药物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酮 肝微粒体 药物相互作用 代谢 CYP3A4
原文传递
应用全胚胎培养方法研究野百合碱对小鼠胚胎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韩佳寅 梁爱华 +2 位作者 易艳 高双荣 odd georg nilsen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84-487,共4页
目的:探讨野百合碱的胚胎发育毒性。方法:采用小鼠全胚胎培养模型,将8.5 d小鼠胚胎在含有野百合碱的即刻离心血清中培养48 h(野百合碱的终浓度分别为100,50,25,12.5 mg.L-1),观察野百合碱对胚胎生长发育(卵黄囊直径、颅臀长、头长、体节... 目的:探讨野百合碱的胚胎发育毒性。方法:采用小鼠全胚胎培养模型,将8.5 d小鼠胚胎在含有野百合碱的即刻离心血清中培养48 h(野百合碱的终浓度分别为100,50,25,12.5 mg.L-1),观察野百合碱对胚胎生长发育(卵黄囊直径、颅臀长、头长、体节数)和组织器官形态分化(卵黄囊循环、尿囊、翻转、心、脑、尾神经管、视听嗅系统、腮弓、颌突、肢芽)的影响。结果:随野百合碱浓度的增加,胚胎的生长发育和组织器官形态分化受到的影响越来越严重,其中以视听系统、颌突、肢芽等项的影响最为明显。结论:野百合碱对体外培养的小鼠胚胎有明显的毒性作用,提示妊娠期暴露于该化合物对胎儿具有潜在的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百合碱 全胚胎培养 生殖毒性
原文传递
芍药甘草汤对Caco-2细胞P-糖蛋白功能和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瑛蕾 赵静 +4 位作者 赵雍 李春英 易艳 梁爱华 odd georg nilsen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91-996,共6页
目的:研究芍药甘草汤(SGT)对Caco-2细胞P-糖蛋白(P-gp)的功能和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Caco-2单层细胞模型,以P-gp底物3H-地高辛为探针,P-gp抑制剂维拉帕米(Ver)为阳性对照药,测定SGT对Caco-2细胞P-gp功能的影响;用免疫组化法检测SGT对Ca... 目的:研究芍药甘草汤(SGT)对Caco-2细胞P-糖蛋白(P-gp)的功能和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Caco-2单层细胞模型,以P-gp底物3H-地高辛为探针,P-gp抑制剂维拉帕米(Ver)为阳性对照药,测定SGT对Caco-2细胞P-gp功能的影响;用免疫组化法检测SGT对Caco-2细胞膜上的P-gp表达的影响。结果:在Caco-2模型上,3H-地高辛从基底侧(BL)到肠腔侧(AP)与肠腔侧(AP)到基底侧(BL)的表观渗透系数(apparent permeabilities,Papp)比值Papp(BL→AP)/Papp(AP→BL)约为27倍,证明3H-地高辛在Caco-2模型上的吸收方式为主动吸收。阳性药Ver与3H-地高辛联合时,明显增高了3H-地高辛在AP→BL方向的Papp(BL→AP)达3.82倍,但对BL→AP方向的转运影响不明显,说明Ver可明显抑制P-gp活性。SGT在1/25 IC5,1/5IC5,IC5浓度范围对P-gp底物3H-地高辛从AP→BL方向的转运分别促进了159.83%,217.95%,160.26%。1/25 IC5,1/5 IC5浓度下对3H-地高辛在BL→AP方向的转运分别促进了59.16%,50.73%,而相对于IC5浓度下SGT对3H-地高辛在BL→AP方向的转运则无影响。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GT对P-gp的表达有抑制作用。结论:SGT可抑制P-gp的功能和表达,从而促进P-gp底物的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甘草汤 P-糖蛋白 CACO-2细胞 3H-地高辛 药物相互作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