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青藏高原东部及其邻区力学耦合的岩石圈变形模式
被引量:
6
1
作者
王椿镛
常利军
+3 位作者
苏伟
楼海
p. g. silver
L.M. Flesch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08-218,共11页
根据青藏高原东部及其邻区布设的143个宽频带固定和流动地震台站的远震记录的SKS波分裂分析获得了各台站的快波偏振方向和快慢波之间的时间延迟。SKS分裂分析结果总体上反映了高原东部的上地幔物质流动方向,即高原内部表现为环绕喜马拉...
根据青藏高原东部及其邻区布设的143个宽频带固定和流动地震台站的远震记录的SKS波分裂分析获得了各台站的快波偏振方向和快慢波之间的时间延迟。SKS分裂分析结果总体上反映了高原东部的上地幔物质流动方向,即高原内部表现为环绕喜马拉雅东构造结的顺时针旋转。在造山运动过程中有关岩石圈地壳和地幔力学耦合的造山变形方式,用从GPS和第四纪断裂滑动速率数据确定的地面变形场和由地震波各向异性数据推断的地幔变形场联合分析来定量求得。在青藏高原东部和云南、四川等地区新近快速增加的GPS和SKS波分裂观测数据,提供了对青藏高原岩石圈地幔实际变形方式的检验。这些新的数据不仅加强了高原内部力学耦合岩石圈的证据,而且也解释了高原外部相同的耦合特征。文中引入简单剪切变形和纯剪切变形的概念,用于解释高原内外不同的耦合变形特征。青藏高原和周围区域力学耦合岩石圈的垂直连贯变形有两个方面的大陆动力学含义:第一,岩石圈垂直强度剖面被一个重要的条件所约束,即要求与重力势能变化相关的应力能够从地壳传递到地幔;第二,青藏高原各向异性的空间变化反映了一个岩石圈变形的大尺度模式,以及从高原内部的简单剪切变形向高原外部的纯剪切变形的过渡带。文中提出的力学耦合岩石圈变形模型与当前已有的多种造山运动变形模型具有不同的变形含义,因此,地幔变形在青藏高原隆升过程中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岩石圈变形
力学耦合
地震波各向异性
垂直连贯变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北加州大地震水热前兆的测定
2
作者
p. g. silver
N. J. Valette-
silver
刘林艺
《地震地质译丛》
1993年第3期52-57,共6页
地震学的一个基本问题,即地震是否具有一种能观测到的孕震期,称为前兆。这个问题不仅对我们查明地震过程很重要,而且是成功地预报地震的一个先决条件。
关键词
地震
水热前兆
孕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藏高原东部及其邻区力学耦合的岩石圈变形模式
被引量:
6
1
作者
王椿镛
常利军
苏伟
楼海
p. g. silver
L.M. Flesch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Carnegie Institute of Washington
Pudue University
出处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08-218,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334041,40774037)
科学技术部重点国际合作项目(2003DF000011)
文摘
根据青藏高原东部及其邻区布设的143个宽频带固定和流动地震台站的远震记录的SKS波分裂分析获得了各台站的快波偏振方向和快慢波之间的时间延迟。SKS分裂分析结果总体上反映了高原东部的上地幔物质流动方向,即高原内部表现为环绕喜马拉雅东构造结的顺时针旋转。在造山运动过程中有关岩石圈地壳和地幔力学耦合的造山变形方式,用从GPS和第四纪断裂滑动速率数据确定的地面变形场和由地震波各向异性数据推断的地幔变形场联合分析来定量求得。在青藏高原东部和云南、四川等地区新近快速增加的GPS和SKS波分裂观测数据,提供了对青藏高原岩石圈地幔实际变形方式的检验。这些新的数据不仅加强了高原内部力学耦合岩石圈的证据,而且也解释了高原外部相同的耦合特征。文中引入简单剪切变形和纯剪切变形的概念,用于解释高原内外不同的耦合变形特征。青藏高原和周围区域力学耦合岩石圈的垂直连贯变形有两个方面的大陆动力学含义:第一,岩石圈垂直强度剖面被一个重要的条件所约束,即要求与重力势能变化相关的应力能够从地壳传递到地幔;第二,青藏高原各向异性的空间变化反映了一个岩石圈变形的大尺度模式,以及从高原内部的简单剪切变形向高原外部的纯剪切变形的过渡带。文中提出的力学耦合岩石圈变形模型与当前已有的多种造山运动变形模型具有不同的变形含义,因此,地幔变形在青藏高原隆升过程中起主要作用。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岩石圈变形
力学耦合
地震波各向异性
垂直连贯变形
Keywords
Tibetan Plateau
lithospheric deformation
mechanical coupling
seismic anisotropy
vertically coherent deformation
分类号
P315.31 [天文地球—地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北加州大地震水热前兆的测定
2
作者
p. g. silver
N. J. Valette-
silver
刘林艺
出处
《地震地质译丛》
1993年第3期52-57,共6页
文摘
地震学的一个基本问题,即地震是否具有一种能观测到的孕震期,称为前兆。这个问题不仅对我们查明地震过程很重要,而且是成功地预报地震的一个先决条件。
关键词
地震
水热前兆
孕震
分类号
P315.7 [天文地球—地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青藏高原东部及其邻区力学耦合的岩石圈变形模式
王椿镛
常利军
苏伟
楼海
p. g. silver
L.M. Flesch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对北加州大地震水热前兆的测定
p. g. silver
N. J. Valette-
silver
刘林艺
《地震地质译丛》
199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