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极近距离煤层组重复采动顶底板破坏特征微震监测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潘竞俊 周金艳 +1 位作者 邵敬民 卢钢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63-67,共5页
为研究极近距离煤层组重复采动过程中顶底板岩层破坏特征,以平煤十矿己17-33200工作面(下分层)回采作为工程背景,采用微震监测、理论计算等方法,分析其上三带发育特征、周期性运动、底板破坏深度等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下分层重复采动覆... 为研究极近距离煤层组重复采动过程中顶底板岩层破坏特征,以平煤十矿己17-33200工作面(下分层)回采作为工程背景,采用微震监测、理论计算等方法,分析其上三带发育特征、周期性运动、底板破坏深度等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下分层重复采动覆岩活动呈现出裂隙带向上叠加发育、中及大能量事件减少、来压周期变长、底板破坏深度减小等特点。裂隙带破断向上增大幅度为40%;通过微震事件总频次和近煤层顶板事件频次“双增长”20%~70%判定,己17煤周期来压步距为25.4 m,周期为5~8 d;与单层回采中大能量事件聚集在近煤层不同,下分层回采呈现空间分布散乱,且中、大能量事件占比下降约28.2%~38.4%,说明极近距离上分层回采对于下分层具有卸压降能的作用;己17回采底板破坏带约20 m,比己15减小,但底板事件向工作面两巷外部延展范围约150 m,较单层回采增大50%,需加强工作面两巷附近及外围底板隐伏裂隙防治水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震监测 极近距离煤层组 重复采动 周期来压 底板破坏深度
下载PDF
火驱原油活性氢组分变化规律认识 被引量:3
2
作者 杨洪 苏日古 +4 位作者 陈莉娟 王旭生 陈龙 潘竟军 郭勇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7-132,共6页
为识别火驱开发中是否发生高温氧化以及高温氧化程度,应用实沸点蒸馏法对新疆油田红浅试验区火驱受效前后的原油进行分离,绘制相应的实沸点蒸馏曲线,测定各馏分的酸值,并用超高分辨质谱仪对不同类型酸性化合物在负离子模式电喷雾电离源... 为识别火驱开发中是否发生高温氧化以及高温氧化程度,应用实沸点蒸馏法对新疆油田红浅试验区火驱受效前后的原油进行分离,绘制相应的实沸点蒸馏曲线,测定各馏分的酸值,并用超高分辨质谱仪对不同类型酸性化合物在负离子模式电喷雾电离源条件下进行分析,对O2类组分的等效双键指数(DBE)和碳数分布进行了详细归类。结果表明:虽然火驱受效前后原油酸值波动范围小于1.0 mg/g,但受效原油中的中低沸点组分含量和实沸点蒸馏质量收率明显提高,受效原油的部分组分氧化生成了含有活性氢官能团的化合物,在200~250℃、300~420℃沸点范围出现2个波峰;质谱分析表明,火驱见效原油O2类组分中DBE为3和4的相对丰度增大,二元、三元环烷酸占比增加。研究成果可为分析原油火驱过程和馏分产品精制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驱 原油组分 氢组分变化 实沸点蒸馏 等效双键指数 O2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高探1井管壁沉淀物的组成与沉积机理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潘竟军 苏日古 +4 位作者 陈森 王旭生 熊启勇 邓伟兵 郭勇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38-443,共6页
准噶尔盆地高探1井生产过程中,油管内壁形成大量黑色固体状沉淀物,严重影响生产。针对以上问题,采用三氯乙烯对井壁内沉淀物的不同部位进行了有机物和无机物提取,表征了有机物和无机物的组成,分析了无机物对原油吸附和沉积的影响,进一... 准噶尔盆地高探1井生产过程中,油管内壁形成大量黑色固体状沉淀物,严重影响生产。针对以上问题,采用三氯乙烯对井壁内沉淀物的不同部位进行了有机物和无机物提取,表征了有机物和无机物的组成,分析了无机物对原油吸附和沉积的影响,进一步探明了沉淀物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有机和无机成分含量相差较大,沉淀物中心的无机物含量达到71.51%,而分散在表面颜色较深的部位仅为16.55%;不同部位有机物的族组分含量却相近,其中沥青质占比为52.71%~58.37%。侧链长度大、支化程度高的沥青分子缔合体更易沉积。沉淀物中的无机物主要为硫酸钡,其具有的片层状结构表面粗糙,加大了对沥青质的吸附。高探1井沥青垢的沉积机理为1~20μm的片层状硫酸钡等无机颗粒吸附原油中侧链长度大、支化程度高的沥青分子缔合体,聚集为20~100μm的大颗粒堆积体,共同形成沉淀物黏附于管壁造成管柱堵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壁 沉淀物 三氯乙烯 沥青质 硫酸钡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低渗透烟道气驱油藏冻胶封窜体系性能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乔文丽 杨洪 +3 位作者 熊启勇 潘竟军 张贵才 李建达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4-80,共7页
针对红48井区低渗透烟道气驱油藏极易发生气窜的问题,开展了适用于烟道气驱油藏的冻胶调堵剂预案研究,并评价了其耐酸性能及封堵能力。实验选用200万低分子量聚丙烯酰胺为主剂,构建酚醛冻胶体系。该体系在42℃地层温度下成胶强度较高,... 针对红48井区低渗透烟道气驱油藏极易发生气窜的问题,开展了适用于烟道气驱油藏的冻胶调堵剂预案研究,并评价了其耐酸性能及封堵能力。实验选用200万低分子量聚丙烯酰胺为主剂,构建酚醛冻胶体系。该体系在42℃地层温度下成胶强度较高,弹性模量可达10.23Pa。CO2对酚醛冻胶的成胶时间、强度及冻胶长期稳定性无明显影响。物理模拟实验表明,低渗岩心中,0.5%200万分子量聚合物黏度仅为23.62mPa·s,成胶液黏度低,极易注入低渗透地层。岩心封堵实验表明,该冻胶体系耐冲刷性能较好。水驱70PV后冻胶封堵率仍可达到99.45%,经3轮次CO2-水交替注入后,CO2驱封堵率为91.81%,水驱封堵率为90.19%。CO2环境下酚醛冻胶仍具有很好的封堵能力,可作为低渗透烟道气驱油藏调堵用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烟道气驱 酚醛冻胶 调堵剂
下载PDF
稠油热采用起泡剂的筛选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建强 潘竟军 +2 位作者 邓伟兵 王容军 张天赐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74-479,共6页
为获得起泡性能和耐温性能良好的稠油热采用起泡剂,评价了石油磺酸盐、烷基苯磺酸盐、α-烯烃磺酸盐、烷基醇醚羧酸盐、烷基醇醚磺酸盐等12种常用的国产表面活性剂的起泡能力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烷基苯磺酸盐、α-烯烃磺酸盐、烷基二... 为获得起泡性能和耐温性能良好的稠油热采用起泡剂,评价了石油磺酸盐、烷基苯磺酸盐、α-烯烃磺酸盐、烷基醇醚羧酸盐、烷基醇醚磺酸盐等12种常用的国产表面活性剂的起泡能力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烷基苯磺酸盐、α-烯烃磺酸盐、烷基二苯醚二磺酸盐、短链醇醚磺酸盐和短链醇醚羧酸盐具有较好的起泡能力和泡沫稳定性;12种表面活性剂中,长链α-烯烃磺酸盐和长链烷基苯磺酸盐在高温下的阻力因子最高,重烷基苯磺酸盐和石油磺酸盐的阻力因子最低;在实验条件下,各表面活性剂的耐温能力依次为:烷基苯磺酸盐>α-烯烃磺酸盐>烷基二苯磺醚二磺酸盐>醇醚磺酸盐≈醇醚羧酸盐>重烷基苯磺酸盐>石油磺酸盐。建议用长碳链烷基苯磺酸盐或长链α-烯烃磺酸盐作为高温起泡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起泡剂 阻力因子 热稳定性
下载PDF
致密油纳米流体增渗驱油体系特征及提高采收率机理 被引量:34
6
作者 丁彬 熊春明 +5 位作者 耿向飞 管保山 潘竟军 许建国 董景锋 张成明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56-764,共9页
针对致密油开发“水注不进去,油采不出来”的关键技术难题,以二苯醚类水溶性(双子)表面活性剂为水相外壳,C10—C14直链烃类化合物为油相内核,利用微乳液制备技术研制纳米流体增渗驱油体系,并开展实验评价体系特征及提高采收率机理。研... 针对致密油开发“水注不进去,油采不出来”的关键技术难题,以二苯醚类水溶性(双子)表面活性剂为水相外壳,C10—C14直链烃类化合物为油相内核,利用微乳液制备技术研制纳米流体增渗驱油体系,并开展实验评价体系特征及提高采收率机理。研究表明,该体系具有5大特征:①“小尺寸液”特征,体系平均粒径小于30 nm,可大幅降低注水启动压力梯度,有效进入并扩大微纳米孔喉基质波及体积;②“小尺寸油”特征,体系在流动条件下将原油打散成“小尺寸油”,大幅提高原油在微纳米孔喉基质中的渗流能力与驱替效率;③双相润湿特征,体系与亲水、亲油界面接触角分别为(46±1)°和(68±1)°,可在储集层复杂润湿条件下有效发挥毛细作用;④高表界面活性特征,体系与新疆某致密油界面张力为0.001~0.010 mN/m,可有效提高微纳米孔喉基质洗油效率;⑤破乳降黏特征,体系对反相乳化的新疆某致密油破乳降黏率大于80%,可提高原油在储集层和井筒中的流动性。该体系可用于致密油储集层压裂驱油增产、降压增注补充地层能量、驱替与吞吐提高原油采收率等领域,为致密油有效动用与高效开发及持续提高采收率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 纳米流体 增渗驱油 体系特征 提高采收率 小尺寸液 小尺寸油 双相润湿
下载PDF
稠油开采技术现状与发展方向初步探讨 被引量:49
7
作者 蒋琪 游红娟 +4 位作者 潘竟军 王中元 盖平原 Ian Gates 刘佳丽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0-39,共10页
世界上已发现的原油资源中,稠油储量占比超过2/3。由于稠油黏度高、流动性差,开采难度大,对技术要求高。针对中国稠油油藏类型多和深度变化大的特点,分析总结了国内外稠油开采现状和提高开采效率的主要技术方向,结合现场生产动态,探讨... 世界上已发现的原油资源中,稠油储量占比超过2/3。由于稠油黏度高、流动性差,开采难度大,对技术要求高。针对中国稠油油藏类型多和深度变化大的特点,分析总结了国内外稠油开采现状和提高开采效率的主要技术方向,结合现场生产动态,探讨了现有商业化开采技术对不同类型稠油油藏的适应性、应用潜力和面临的主要技术挑战。研究结果表明,蒸汽吞吐仍然是中国稠油开采的主要方式,但大部分油田已经进入到蒸汽吞吐开采的末期,开采效率低,目前成熟接替技术(蒸汽驱、SAGD和火烧油层)的适用油藏范围有限,急需研发新的接替技术;中深层稠油开发技术系列较为成熟,但针对深层、超深层和复杂类型(如裂缝/溶洞性)稠油油藏的提高采收率技术尚不成熟,加强井下产生蒸汽、溶剂辅助、原位改质和气化等前沿技术的研究更具现实意义和应用前景。研究成果对拓展稠油开采技术研究领域和方向具有借鉴和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开采 技术现状 综述 接替方式 发展方向
下载PDF
注空气全温度域原油氧化反应特征及开发方式 被引量:20
8
作者 廖广志 王红庄 +7 位作者 王正茂 唐君实 王伯军 潘竞军 杨怀军 刘卫东 宋蔷 蒲万芬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34-340,共7页
通过模拟实验揭示了从30℃到600℃的注空气全温度域原油氧化反应特征,将原油注空气氧化反应划分为溶解膨胀、低温氧化、中温氧化和高温氧化4个温度区间,总结了不同温度区间的氧化反应机理。根据原油氧化特征结合矿场试验成果,提出稀油... 通过模拟实验揭示了从30℃到600℃的注空气全温度域原油氧化反应特征,将原油注空气氧化反应划分为溶解膨胀、低温氧化、中温氧化和高温氧化4个温度区间,总结了不同温度区间的氧化反应机理。根据原油氧化特征结合矿场试验成果,提出稀油油藏注空气开发技术划分为减氧空气驱和空气驱,稠油油藏注空气火驱技术划分为中温火驱和高温火驱。稀油油藏温度低于120℃,应选择减氧空气驱,高于120℃,可直接采用空气驱开发;普通稠油油藏燃烧前缘温度低于400℃可选择注空气中温火驱开发,普通稠油油藏和胶质、沥青质含量较高的特/超稠油油藏,燃烧前缘温度高于450℃可选择注空气高温火驱开发。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近10年的攻关和开发试验证实,空气与其他气体驱油介质相比在技术、经济和气源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不仅适用于低/特低渗透稀油油藏、中高渗透稀油油藏,也适用于稠油油藏,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新型驱油介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空气 全温度域 原油氧化 反应特征 焦炭沉积 油藏类型 开发方式
下载PDF
风城油田超稠油油藏非均质储集层地应力场特征 被引量:6
9
作者 吴寒 林伯韬 +1 位作者 潘竟军 陈森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7-222,共6页
风城油田浅层超稠油油藏非均质储集层具有埋藏浅、非均质性强、隔夹层发育等特点,阻碍SAGD蒸汽腔的发育,需要利用水力压裂建立渗流通道。为指导储集层压裂,分析了非均质储集层沉积特征、地应力场分布,以及隔夹层对地应力场的影响,结合... 风城油田浅层超稠油油藏非均质储集层具有埋藏浅、非均质性强、隔夹层发育等特点,阻碍SAGD蒸汽腔的发育,需要利用水力压裂建立渗流通道。为指导储集层压裂,分析了非均质储集层沉积特征、地应力场分布,以及隔夹层对地应力场的影响,结合岩石力学室内实验、测井资料解释和地应力测试结果,建立埋藏深度为282~332 m储集层三维应力场模型。模拟结果与小型压裂测试比较显示,建立的三维应力场模型贴合实际地层侧向压力系数和最大水平主应力与垂向主应力的比值,能较好地反映储集层岩性交界面和应力特征。超稠油储集层以垂向主应力为主,利于引导垂向裂缝;岩性交界面地应力突变,储集层砂岩最小水平主应力小于泥岩隔夹层最小水平主应力。泥岩隔夹层具有较高的破裂压力、杨氏模量和最小水平主应力,裂缝扩展能力弱于油砂段。压裂设计应选择隔夹层内或下方射孔,控制缝高,避免砂堵,以达到较好改善渗流能力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城油田 超稠油油藏 非均质储集层 三维模型 泥岩隔夹层 主应力分布 破裂压力
下载PDF
羟丙基胍胶压裂返排液的循环利用技术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敬春 潘竟军 +2 位作者 怡宝安 邬国栋 翟怀建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11-416,421,共7页
随着油气储层压裂改造技术的广泛应用,压裂用水短缺和压裂返排液的有效处理已成为油气田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缓解新疆油田油田压裂用水与降低返排液处理成本,开展了羟丙基胍胶压裂返排液的循环利用技术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电解氧化处... 随着油气储层压裂改造技术的广泛应用,压裂用水短缺和压裂返排液的有效处理已成为油气田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缓解新疆油田油田压裂用水与降低返排液处理成本,开展了羟丙基胍胶压裂返排液的循环利用技术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电解氧化处理可实现返排液的快速降黏与杀菌,然后利用气浮、沉降等方式即可将返排液中的悬浮物有效去除。通过调节处理后返排液的pH至6.5左右,实现了羟丙基胍胶粉在返排液中的分散起黏,即快速配制羟丙基胍胶基液。通过引入0.05%数0.2%的缓交联剂葡萄糖酸钠,利用缓交联剂与残余交联剂之间的络合作用,有效解决由残余交联剂的引起的交联过快问题,返排液配制的压裂液交联时间可控制在10数120 s之间。通过添加稳定剂亚硫酸钠消除返排液中残余的破胶剂,有效提升了压裂液的耐温能力。利用该方法累计完成2.2万方返排液的处理,配制出的羟丙基胍胶冻胶压裂液应用于新疆油田75口井的压裂改造中,井底温度范围22数97℃,施工成功率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丙基胍胶压裂液 压裂返排液 循环利用 电解 气浮 缓交联
下载PDF
近绝热条件下稠油低温氧化热效应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潘竟军 蒲万芬 +5 位作者 赵帅 坎尼扎提 王如燕 李一波 万征 顾飞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0年第6期110-114,共5页
运用实验室自主研发的高温高压热跟踪补偿仪器开展了吉七稠油在近绝热条件下的低温氧化实验,分析了初期温度、石英砂、岩屑和介质比表面对油样低温氧化热释放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原油低温氧化放热的重要因素,随着初期温度... 运用实验室自主研发的高温高压热跟踪补偿仪器开展了吉七稠油在近绝热条件下的低温氧化实验,分析了初期温度、石英砂、岩屑和介质比表面对油样低温氧化热释放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原油低温氧化放热的重要因素,随着初期温度的增加,耗氧能力显著增加,氧化放热量增加,系统压力降低。在初期温度为160℃时,前26 h内温度升高10.7℃,系统压力降低2.26 MPa,产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仅为2.5%,这表现出稠油明显的低温氧化热效应。介质比表面的增加与石英砂和岩屑的加入均能有效促进油样低温氧化热效应,但介质比表面效应对稠油低温氧化放热的贡献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绝热条件 稠油 低温氧化 热效应 比表面 石英砂
下载PDF
稠油火驱生成石油焦的化学结构表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潘竟军 廖广志 +4 位作者 王正茂 王旭生 卢晓锋 王立成 郭勇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70-475,481,共7页
开展石油焦的化学结构表征对稠油火驱燃料生成机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新疆环烷基稠油为原料,在气体组成为5%O_(2)、79%N_(2)、16%CO_(2),气体流速为50~100 mL/min,温度500℃的条件下反应40 min制备石油焦,用多种检测方法对石油焦经溶... 开展石油焦的化学结构表征对稠油火驱燃料生成机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新疆环烷基稠油为原料,在气体组成为5%O_(2)、79%N_(2)、16%CO_(2),气体流速为50~100 mL/min,温度500℃的条件下反应40 min制备石油焦,用多种检测方法对石油焦经溶剂萃取洗涤后的固体颗粒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石油焦的制焦率为23.4%,在氧含量为21%的条件下于440~600℃的燃烧量为87.98%,燃烧放热量为8662 J/g,着火温度为490℃。经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拉曼光谱、固体核磁等技术表征分析,石油焦结构是以芳香共轭多环为核心体,外围有环烷环和含氮氧杂环环绕,并连接少量的烷烃支链、醚链与酯烃支链的类石墨分子片层结构,碳骨架上的氧是以酮羰基及脂肪烃芳香醚的非活性氧形式存在。分子片层结构单元间通过范德华力、电荷转移、π-π相互作用、氢键、偶极等分子间相互作用结合为5层堆叠缔合体,并叠加形成似晶碳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火驱热采 石油焦 结构表征
下载PDF
南缘高温高压油井堵塞成因及防治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宝成 熊启勇 +4 位作者 熊瑞颖 邓伟兵 潘竟军 王静雅 郭继香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2-119,共8页
选取南缘高探1井井下油管和地面井口弯头处堵塞物,通过高温灼烧、X射线衍射法进行矿物成分分析、薄层色谱等进行有机物族组成测试,采用高温高压流动模拟装置研究无机物对沥青质析出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探1井原油C_(Ⅱ)值为4.15,原油不稳... 选取南缘高探1井井下油管和地面井口弯头处堵塞物,通过高温灼烧、X射线衍射法进行矿物成分分析、薄层色谱等进行有机物族组成测试,采用高温高压流动模拟装置研究无机物对沥青质析出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探1井原油C_(Ⅱ)值为4.15,原油不稳定;主要组成为无机物(质量分数分别为62.25%和17.95%)和有机物(质量分数分别为37.75%和82.05%),无机物主要来源于钻井液加重剂,有机物为沥青质;沥青质易吸附在无机颗粒表面,无机物会促进沥青质的析出和沉积。根据油井特性,提出间歇改变油嘴工作制度防治沥青质析出对策,现场采用正挤沥青分散剂对井筒堵塞物进行解堵作业,油压平均增幅为4~8 MPa,清管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压油井 井筒堵塞 沥青质 堵塞物分析 沉积防治
下载PDF
火烧油层系统试井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宋晓 王勇 +3 位作者 潘竟军 王如燕 陈龙 李家燕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19-523,共5页
火烧油层具有气源充足、节能清洁等优势,近年来现场应用取得了很大成功,得到国内石油行业的认可。但火烧油层系统试井分析方法尚未建立,原因是现场无法实时有效监测燃烧前缘温度这一关键参数。文中提出了注入端和产出端联试设计方法,通... 火烧油层具有气源充足、节能清洁等优势,近年来现场应用取得了很大成功,得到国内石油行业的认可。但火烧油层系统试井分析方法尚未建立,原因是现场无法实时有效监测燃烧前缘温度这一关键参数。文中提出了注入端和产出端联试设计方法,通过物理模拟实验及相似性准则,实现燃烧前缘温度随现场注气流量、产出液组分变化规律的研究,建立了火烧油层系统试井方法并应用于矿场试验。研究表明:注气流量决定燃烧前缘温度的高低,但并非线性关系;产出液质量变化趋势与燃烧前缘温度变化趋势一致;产出油中饱和烃、芳香烃质量分数变化与燃烧前缘温度变化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可以表征燃烧前缘温度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烧油层 系统试井 物理模拟 燃烧前缘 注气通量 相似性准则
下载PDF
纳米驱油剂性能评价探索 被引量:2
15
作者 邬国栋 麦尔耶姆古丽·安外尔 +5 位作者 潘竟军 邓伟兵 张敬春 张凤娟 王牧群 翟怀建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91-295,共5页
针对新疆油田低渗透储藏开发需求,通过表/界面性能、润湿性、防膨性能测定和岩心驱替实验等常规实验手段,研究了纳米驱油剂iNanoW1.0的性能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纳米驱油剂iNanoW1.0在表/界面张力、润湿性方面与水相近,可减少水分子间的... 针对新疆油田低渗透储藏开发需求,通过表/界面性能、润湿性、防膨性能测定和岩心驱替实验等常规实验手段,研究了纳米驱油剂iNanoW1.0的性能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纳米驱油剂iNanoW1.0在表/界面张力、润湿性方面与水相近,可减少水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利于启动压力降低,同时还能提高防膨剂的防膨效果,有助于水敏油藏的开发。岩心实验结果证明,纳米驱油剂iNanoW1.0能够使原来不能建立水驱驱替关系的低渗透岩心可以建立驱替关系,有利于低渗油层的开发。图6表3参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驱油剂 低渗透 评价方法 水驱 压裂
下载PDF
火驱重力泄油水平井油管的失效原因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莉娟 潘竟军 +1 位作者 陈龙 梁建军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36-339,346,共5页
火驱重力泄油生产过程中,水平井是唯一的泄油排气通道,井下油管长期处于200~300℃、CO_2环境中,间歇出现高温和高含量氧气。对某水平井断裂油管的理化性能、金相组织、断口微观形貌及腐蚀产物进行分析,探究了油管断裂的原因。结果表明... 火驱重力泄油生产过程中,水平井是唯一的泄油排气通道,井下油管长期处于200~300℃、CO_2环境中,间歇出现高温和高含量氧气。对某水平井断裂油管的理化性能、金相组织、断口微观形貌及腐蚀产物进行分析,探究了油管断裂的原因。结果表明:断裂油管失效机理为高温蠕变断裂,因局部长时间经历高温退火导致管体组织老化,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均远低于标准,在轴向拉应力作用下,管体发生蠕变断裂,同时管体内外壁发生高温氧化导致壁厚减薄,加剧油管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80油管 高温蠕变 高温退火 高温氧化 失效分析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s and EOR mechanisms of nanofluids permeation flooding for tight oil 被引量:1
17
作者 DING Bin XIONG Chunming +5 位作者 GENG Xiangfei GUAN Baoshan pan jingjun XU Jianguo DONG Jingfeng ZHANG Chengming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20年第4期810-819,共10页
Tight oil reservoir development is faced with the key technical problem that"water cannot be injected and oil cannot be produced"yet.With the diphenyl ethers water-soluble(gemini)surfactants as water phase s... Tight oil reservoir development is faced with the key technical problem that"water cannot be injected and oil cannot be produced"yet.With the diphenyl ethers water-soluble(gemini)surfactants as water phase shell and C10–C14 straight-chain hydrocarbon compounds as oil phase kernel,a nanofluids permeation flooding system was prepared by microemulsion technology,and its characteristics and EOR mechanisms were evaluated through experiments.The system has the following five characteristics:(1)"Small-size liquid":the average particle size of the system is less than 30 nm,which can greatly reduce the starting pressure gradient of water injection,and effectively enter and expand the sweep volume of micro-nano matrix;(2)"Small-size oil":the system can break the crude oil into"small-size oil"under the flow condition,which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percolation ability and displacement efficiency of the crude oil in the micro-nano matrix;(3)Dual-phase wetting:the system has contact angles with the water-wet and oil-wet interfaces of(46±1)°and(68±1)°respectively,and makes it possible for capillarity to work fully under complex wetting conditions of the reservoir;(4)High surface activity:the interfacial tension between the system and crude oil from a tight oil reservoir in Xinjiang is 10-3–10-2 mN/m,indicating the system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displacement efficiency of oil in fine pore throats;(5)Demulsification and viscosity reduction:the system has a demulsification and viscosity reduction rate of more than 80%to inversely emulsified crude oil from a tight oil reservoir in Xinjiang,so it can improve the mobility of crude oil in the reservoir and wellbore.The system can be used to increase oil production by fracturing in tight reservoirs,replenish formation energy by reducing injection pressure and increasing injection rate,and enhance oil recovery by displacement and cyclic injection,providing key technical support for effective production and efficient development and recovery enhancement of tight reservoi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ght oil nanofluid permeation flooding system characteristics EOR small-size liquid small-size oil dual-phase wetting
下载PDF
Oil oxidation in the whole temperature regions during oil reservoir air injection and development methods
18
作者 LIAO Guangzhi WANG Hongzhuang +7 位作者 WANG Zhengmao TANG Junshi WANG Bojun pan jingjun YANG Huaijun LIU Weidong SONG Qiang PU Wanfen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20年第2期357-364,共8页
The oil oxid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hole temperature regions from 30 ℃ to 600 ℃ during oil reservoir air injection were revealed by experiments. The whole oil oxidation temperature regions were divided into fo... The oil oxid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hole temperature regions from 30 ℃ to 600 ℃ during oil reservoir air injection were revealed by experiments. The whole oil oxidation temperature regions were divided into four different parts: dissolving and inflation region, low temperature oxidation region, medium temperature oxidation region and high temperature oxidation region. The reaction mechanisms of different regions were explained. Based on the oil oxid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filed tests results, light oil reservoirs air injection development methods were divided into two types: oxygen-reducing air flooding and air flooding;heavy oil reservoirs air injection in-situ combustion development methods were divided into two types: medium temperature in-situ combustion and high temperature in-situ combustion. When the reservoir temperature is lower than 120 ℃, oxygen-reducing air flooding should be used for light oil reservoir development. When the reservoir temperature is higher than 120 ℃, air flooding method should be used for light oil reservoir development. For a normal heavy oil reservoir, when the combustion front temperature is lower than 400 ℃, the development method is medium temperature in-situ combustion. For a heavy oil reservoir with high oil resin and asphalting contents, when the combustion front temperature is higher than 450 ℃, the development method at this condition is high temperature in-situ combustion. Ten years field tests of air injection carried out by PetroChina proved that air has advantages in technical, economical and gas source aspects compared with other gas agents for oilfield gas injection development. Air injection development can be used in low/super-low permeability light oil reservoirs, medium and high permeability light oil reservoirs and heavy oil reservoirs. Air is a very promising gas flooding ag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r injection full temperature regions oil oxidation reaction characteristics coke formation reservoir types development method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