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泸定M_(S)6.8地震发震机制研究——来自震前噪声成像和b值分布的共同约束
1
作者 花茜 裴顺平 +5 位作者 杨宜海 薛晓添 李磊 李佳蔚 刘翰林 刘巍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67-1780,共14页
2022年9月5日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发生了M_(S)6.8地震,打破了鲜水河断裂带东南段的大震"平静期",造成了重大自然灾害.清楚认识泸定地震震源区发震构造、地震活动性和应力状态对研究强震发震机制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利用震前在泸... 2022年9月5日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发生了M_(S)6.8地震,打破了鲜水河断裂带东南段的大震"平静期",造成了重大自然灾害.清楚认识泸定地震震源区发震构造、地震活动性和应力状态对研究强震发震机制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利用震前在泸定地震震源区布设的50台短周期流动地震台阵观测资料及区域地震台网震相走时数据,分别采用背景噪声成像、双差定位和改进的b值成像技术,获得了震前震源区浅层高分辨率S波速度结构、地震空间分布及b值横向变化图像.结果揭示,泸定地震主震初始破裂起始于鲜水河断裂磨西段、具有高速异常和高应力特征的凹凸体内;主震西侧存在一条隐伏的正断型伴生分支断裂,5.0级的最大余震即发生在该断裂上;主震凹凸体的破裂同时造成了东南方向另一个较小高速凹凸体的破裂并形成密集余震群.由此可见,震源区跨断层高速异常"铆钉"结构和震前的高应力积累在整体上控制了泸定地震的发生和强余震活动.通过浅层高分辨率结构成像识别这种特殊的"铆钉"结构,同时通过b值成像识别高应力区,可有效评估断层的发震能力,对重点区域地震危险性研判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泸定M_(S)6.8地震 S波速度结构 b值成像 高速凹凸体 地震发震机制
下载PDF
阵列式光纤地震仪在西藏易贡湖地区的浅层探测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衡 张文涛 +4 位作者 黄稳柱 裴顺平 恩和得力海 李云月 赵俊猛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53-1163,共11页
随着野外观测数据的累积和地震成像技术的发展,对地球内部结构的探测范围越来越大,精度越来越高.利用新的技术手段获得更多的观测数据,不仅填补了研究区观测数据的空白,还有助于提高地下结构的探测精度.利用光纤地震仪耐极端环境和易于... 随着野外观测数据的累积和地震成像技术的发展,对地球内部结构的探测范围越来越大,精度越来越高.利用新的技术手段获得更多的观测数据,不仅填补了研究区观测数据的空白,还有助于提高地下结构的探测精度.利用光纤地震仪耐极端环境和易于布设等优势,本研究使用自主研发的阵列式光纤地震仪在西藏易贡湖地区进行野外试验,首次获得了青藏高原地区主动源和背景噪声的光纤地震数据(包含一条水下测线的数据).利用背景噪声成像手段得到了易贡湖岸近地表S波速度结构,但未获得湖底的速度结构.经分析认为,湖水的流动对架设于湖底的探头造成了干扰.本次试验初步验证了阵列式光纤地震仪在极端野外环境中(尤其是水下)进行数据采集的可行性,为未来在极端环境下的数据采集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式光纤地震仪 数据采集 青藏高原 背景噪声成像 近地表结构
下载PDF
尼泊尔喜马拉雅山脉中央丘里亚冲断层的电子自旋共振测年
3
作者 NEUPANE Bhupati ZHAO Junmeng +3 位作者 LIU Chunru pei shunping MAHARJAN Bishal DHAKAL Sanjev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60-269,共10页
利用断层泥样品中石英颗粒的ESR信号,研究尼泊尔喜马拉雅山脉南段中央丘里亚冲断层(CCT)第四纪断层活动的时间模式。为了更好地理解重置过程,分析了不同石英粒度的ESR信号、累积剂量和年龄的变化。样品CCT3的E1’中心(ESR定年的一种信号... 利用断层泥样品中石英颗粒的ESR信号,研究尼泊尔喜马拉雅山脉南段中央丘里亚冲断层(CCT)第四纪断层活动的时间模式。为了更好地理解重置过程,分析了不同石英粒度的ESR信号、累积剂量和年龄的变化。样品CCT3的E1’中心(ESR定年的一种信号)的ESR强度结果显示,大块、粗粒(200~250 μm)和细粒(40~80 μm)粒度组分存在显著的空间变化。第四纪断层的ESR数据,粗年龄为(5±0.5) ka,细分数平均年龄为(50±10) ka,显示了西瓦利克地区最近的伸展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构造 地质年代学 中央丘里亚冲断层(CCT) ESR测年 断层泥 第四纪断层
下载PDF
中国西部壳幔结构与动力学过程及其对资源环境的制约:“羚羊计划”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赵俊猛 张培震 +17 位作者 张先康 Xiaohui YUAN Rainer KIND Robert van der HILST 甘卫军 孙继敏 邓涛 刘红兵 裴顺平 徐强 张衡 嘉世旭 颜茂都 郭晓玉 卢占武 杨小平 邓攻 琚长辉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30-259,共30页
为系统、深入地研究中国西部盆(盆地)、山(山脉)、原(高原)的壳幔结构与深部动力学过程,2003年我们提出并领导实施了“羚羊计划”(ANTILOPE-Array Network of Tibetan International Lithospheric Observation and Probe Experiments),... 为系统、深入地研究中国西部盆(盆地)、山(山脉)、原(高原)的壳幔结构与深部动力学过程,2003年我们提出并领导实施了“羚羊计划”(ANTILOPE-Array Network of Tibetan International Lithospheric Observation and Probe Experiments),在青藏高原先后完成了羚羊-I(ANTILOPE-I)到羚羊-IV(ANTILOPE-IV)4条二维宽频带台阵剖面,而在青藏高原东西构造结则实施了羚羊-V和羚羊-VI两个三维宽频带台阵探测。另外,我们将前期在准噶尔盆地、天山造山带、塔里木盆地、阿尔金造山带和柴达木盆地开展的九条综合地球物理观测剖面也纳入羚羊计划的总体框架中来。通过“羚羊计划”的实施,我们在中国西部(包括西北部的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以及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取得了大量的、高质量的、综合的第一手观测数据,获得了中国西部盆、山、原精细的壳幔结构,系统地揭示了中国西部盆山原的深部地球动力学过程。主要结论总结如下:确定了准噶尔盆地基底的结构与属性,优化了盆地的基底构造格架;建立了天山造山带“层间插入削减”新的陆内造山模式,揭示了印欧碰撞在天山岩石圈缩短44%的去向以及由洋陆俯冲到陆陆碰撞俯冲的转换机制;揭示了塔里木盆地、阿尔金造山带和柴达木盆地的盆山接触关系;获得了塔里木盆地顺时针旋转的深部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证据;确定了青藏高原之下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边界;发现目前的青藏高原由南部的印度板块、北部的欧亚板块和夹持于二者之间的巨型破碎区——西藏“板块”构成,首次确定了各自的岩石圈底边界;修正了高原变形的两个端员模型;建立了深部构造对地表地形的制约关系;系统地揭示了印度板块沿喜马拉雅造山带俯冲的水平距离与俯冲角度的变化规律与控制因素。“羚羊计划”以其巨大的观测网络与综合地球物理探测技术,采用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地球化学等不同学科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揭示了印度板块俯冲、西藏巨型破碎区发育、塔里木板块顺时针旋转、西部水汽通道提前关闭、中国西北部干旱、沙漠化提前这一深部结构、动力学过程及其对地表地形、油气资源和环境变化的制约关系,推动了青藏高原地球系统科学理论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羚羊计划” 中国西部盆山原 准噶尔盆地 天山造山带 塔里木盆地 阿尔金造山带 柴达木盆地 青藏高原 帕米尔高原 壳幔结构 深部动力学过程 综合地球物理学 地球系统科学
下载PDF
利用分布式光纤声传感设备开展青藏高原易贡湖浅层结构探测 被引量:4
5
作者 张衡 徐团伟 +1 位作者 裴顺平 赵俊猛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27-234,共8页
地震数据是利用地震学方法探测地下结构的基础条件,然而传统地震仪器难以获得极端环境地区(水下、高原等)的长时间、高密度连续数据。较之国际仪器厂商,国内的DAS研制相对较晚。自2016年起,国产DAS逐步应用于石油测井和城市区域地下结... 地震数据是利用地震学方法探测地下结构的基础条件,然而传统地震仪器难以获得极端环境地区(水下、高原等)的长时间、高密度连续数据。较之国际仪器厂商,国内的DAS研制相对较晚。自2016年起,国产DAS逐步应用于石油测井和城市区域地下结构探测,而运用在极端环境下的探测工作尚未见报道。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与青藏高原研究所经过多年合作研究,于2021年4月将自主研发的DAS系统首次应用于青藏高原的野外数据采集。本次试验同时记录了地面和水下的连续背景噪声和重锤数据。该研究利用背景噪声成像技术,获得了西藏易贡湖地区地表70 m以内的横波速度结构。本次研究为极端环境下的低成本、高密度数据采集和地下结构探测提供了理论和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地震仪 青藏高原 易贡湖 背景噪声成像 浅层结构
下载PDF
2019年6月17日四川长宁MS6.0地震震源区三维速度结构 被引量:12
6
作者 孙权 裴顺平 +5 位作者 苏金蓉 刘雁冰 薛晓添 李佳蔚 李磊 左洪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6-53,共18页
四川盆地南部地区自2015年以来地震活动性持续增长,并相继发生了数次M5.0及以上的中强地震.2019年6月17日的长宁MS6.0地震则是其中震级最大的一次强震,且震后相继发生了一系列M5.0及以上的中强地震,给当地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危... 四川盆地南部地区自2015年以来地震活动性持续增长,并相继发生了数次M5.0及以上的中强地震.2019年6月17日的长宁MS6.0地震则是其中震级最大的一次强震,且震后相继发生了一系列M5.0及以上的中强地震,给当地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危害.研究此次大震的地下结构和发震机制有助于理解该区地震异常活跃的机理,并为今后开展防震减灾工作提供参考.基于这个出发点,本文收集了长宁地震区的丰富地震走时资料,利用双差地震成像方法对长宁地震序列进行了重定位,并获得了研究区内的三维P波和S波速度及波速比结构.结果显示,长宁地震序列主要沿着白象岩—狮子滩背斜轴部展布.长宁地震区在6 km深度附近呈现出明显的低速、高波速比异常结构,指示着可能存在流体.研究区内的速度结构在6 km之上横向不均一性较强,速度异常结构整体呈NW-NWW向展布;而在7.5~12 km横向不均一性则较弱,速度异常结构整体呈NNE或SN向展布.这种速度结构特征可能指示着该区6 km之上基本为沉积层,而7.5 km之下则基本为结晶基底,上下存在解耦.研究区内绝大多数地震事件震级较小,且集中分布在6 km以浅,表明该区绝大多数事件受沉积层结构的控制.相较于白象岩—狮子滩和双河背斜区,长宁背斜在6 km之上呈现更为明显的高速结构,对应较强的力学性质,可能阻挡了本次长宁地震的东南向破裂而使其表现出明显的单向破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宁MS6.0地震 双差地震成像 地震重定位 三维速度结构
下载PDF
大别造山带地壳结构反演及其动力学意义 被引量:5
7
作者 李佳蔚 裴顺平 贺传松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98-512,共15页
大别造山带是全球最大的碰撞造山带之一,三叠纪时期,扬子板块深俯冲至地幔的200km处,经历了超高压变质作用。白垩纪早期,该造山带发生了强烈的伸展和垮塌,以及大规模的后造山地幔源岩浆侵入和火山活动。本研究收集了大别造山带及其邻区(... 大别造山带是全球最大的碰撞造山带之一,三叠纪时期,扬子板块深俯冲至地幔的200km处,经历了超高压变质作用。白垩纪早期,该造山带发生了强烈的伸展和垮塌,以及大规模的后造山地幔源岩浆侵入和火山活动。本研究收集了大别造山带及其邻区(29°~34°N、114°~119°E)的震相资料,采用双差层析成像技术,对大别造山带地壳结构进行反演,研究地壳结构与后造山地幔源岩浆侵入和火山活动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大别造山带中上地壳存在低速结构,该低速结构可能是熔融的幔源侵入物质,由于俯冲板片断裂,或下地壳/岩石圈发生拆沉,导致软流圈物质上涌至地壳底部、侵入地壳中,形成大别造山带地壳中的低速结构;同时,合肥盆地显示为低速区,可能是受浅部沉积层影响。研究中横切大别山的4条剖面显示,该地区下方存在北向倾斜高速结构,该高速结构可能是襄樊-广济断层,或者是扬子板块向华北板块下方俯冲的遗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别造山带 区域层析成像 地壳速度结构 低速体 软流圈物质上涌
下载PDF
冰川地震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左洪 裴顺平 +5 位作者 何建坤 孙权 薛晓添 刘雁冰 李佳蔚 李磊 《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 2021年第3期280-290,共11页
冰川地震学结合了冰川学和地震学的综合优势,形成一门年轻的交叉学科.冰震是指冰川运动和破裂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包括从微小的嘎吱声到相当于7级地震的突发性破裂或滑动.当前,根据冰震发生的位置以及发生机理的不同,将冰震大概分为五类:... 冰川地震学结合了冰川学和地震学的综合优势,形成一门年轻的交叉学科.冰震是指冰川运动和破裂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包括从微小的嘎吱声到相当于7级地震的突发性破裂或滑动.当前,根据冰震发生的位置以及发生机理的不同,将冰震大概分为五类:冰川表层破裂、冰川终端崩解、冰内水力压裂、冰腔水流震荡、冰层基底黏滑.冰震研究除了可以采用传统地震学方法外,也可以结合GPS、数值模拟、冰川物性等多学科综合方法来研究,进一步可以探究冰崩的发生过程及危险性评估.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冰川地震学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我国研究人员在青藏高原地区开展的冰川地震研究工作,综合探讨了冰川地震对天然地震研究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川地震学 青藏高原 天然地震
下载PDF
结构控制的凹凸体对大地震孕育的重要作用 被引量:4
9
作者 孙权 裴顺平 +1 位作者 郭震 陈永顺 《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 2022年第2期138-147,共10页
大地震的发生不仅与断层几何形态、应力积累状态有关,更和周围介质结构存在密切关系.近年来,随着观测手段的不断丰富和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工作聚焦于大地震震源区的精细结构,并将观测结果与发震机制联系起来.目前,地震学家... 大地震的发生不仅与断层几何形态、应力积累状态有关,更和周围介质结构存在密切关系.近年来,随着观测手段的不断丰富和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工作聚焦于大地震震源区的精细结构,并将观测结果与发震机制联系起来.目前,地震学家普遍用凹凸体(asperity)模式解释大地震的发震机制,即断层从闭锁到突然滑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断层深部几何形态和应力状态较难准确获取,而介质结构却可以通过地震层析成像和大地电磁探测等手段获得.本文将从大地震震源区介质结构的角度,系统总结已有的观测结果,探讨结构特征与凹凸体的关系.为此,我们对全球震级大于6级且震源区开展过凹凸体研究的地震事件进行了统计分析.本文共统计了123个不同震源机制的地震,包括54个板内地震和69个板间地震.这些地震研究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结构研究;另一类是震源破裂过程研究.在结构研究中,共有17个板内地震和14个板间地震.这些地震的结构研究表明,震源区发震断层附近均存在高强度(高地震波速或高电阻率)的异常体,这些异常体被认为是地震发生的凹凸体,对地震的发生起到控制作用.在这31个大地震中,有4个地震发生在俯冲的海山处,海山即为明显的结构异常体,且有效正应力较高,是孕育大地震的高强度凹凸体.研究结果可以作为凹凸体对大地震发生起到重要作用的直接证据.在震源破裂过程研究中,共有92个大地震,研究表明断层附近存在较大的同震滑移带,推测存在高强度的凹凸体.并且,大多数地震具有显著的单侧破裂特征,而这与结构不均匀展布密切相关.破裂过程研究结果可以作为凹凸体对地震发生起到关键作用的间接证据.结构和破裂过程研究均表明,结构控制的凹凸体在大地震孕育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凹凸体具有高速、高阻及高力学强度的特征,更容易在长期的断层闭锁期中积聚构造应力,进而导致大地震的发生.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结构研究,利用高速、高阻异常体识别潜在的大地震凹凸体,评估断层的发震能力,从而为防震减灾工作提供重要依据.同时,我们发现凹凸体与震源机制无关,在逆冲断层、正断层和走滑断层中发挥着同样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 凹凸体 大地震 发震机制
下载PDF
川藏铁路通麦‒鲁朗段浅层结构背景噪声成像 被引量:2
10
作者 花茜 裴顺平 +7 位作者 郭震 蔡福龙 丁林 薛晓添 李磊 李佳蔚 刘翰林 刘巍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447-3462,共16页
为探明川藏铁路通麦‒鲁朗段浅层地质结构特征,有效评估铁路沿线地质灾害风险,保障铁路设施安全运转,基于短周期密集台阵波形数据利用背景噪声层析成像技术获得了浅地表高分辨率的S波精细速度结构,并结合地质调查结果,精确判断沿线断层... 为探明川藏铁路通麦‒鲁朗段浅层地质结构特征,有效评估铁路沿线地质灾害风险,保障铁路设施安全运转,基于短周期密集台阵波形数据利用背景噪声层析成像技术获得了浅地表高分辨率的S波精细速度结构,并结合地质调查结果,精确判断沿线断层几何形态及活动特征.S波速度结构和地质调查结果显示沿线低速区和断层分布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断裂F1~F6较好地控制了下方低速区的几何形态.结合地质及地震资料可推断:(1)米林Ms6.9地震发震构造可能属于一条由一系列叠瓦状和背冲式断裂组成的断裂体系,该断裂体系的地震活动存在不断向北西端发育的趋势,地震危险性较高.在断裂体系北西端的拉月隧道,未来可能有较强的地震活动性.(2)嘉黎断裂南支西兴拉断裂在剖面处属于隐伏断裂,F5和F6可能都属于贡日嘎布曲分支,呈高角度W倾,强烈的壳内破碎带特征,可能与嘉黎断裂不断地高角度右旋逆冲剪切运动有关.(3)研究区密集的断裂控制着地下热流循环,高温流体的溶蚀作用加剧了构造作用中岩体的破碎程度,降低了岩体稳定性,易引发多种类型的地质灾害;因此,川藏铁路通麦‒鲁朗段应配备能有效应对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系统及应急机制,保障隧道及铁路设施的正常运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藏铁路 短周期密集台阵 背景噪声层析成像 S波速度结构 地震学
原文传递
Deep structure at northern margin of Tarim Basin 被引量:10
11
作者 ZHAO JunMeng CHENG HongGang +3 位作者 pei shunping LIU HongBing ZHANG JianShi LIU BaoFe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8年第10期1544-1554,共11页
In this paper, a 2D velocity structure of the crust and the upper mantle of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Tarim Basin (TB) has been obtained by ray tracing and theoretical seismogram calculation under the condition of 2D... In this paper, a 2D velocity structure of the crust and the upper mantle of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Tarim Basin (TB) has been obtained by ray tracing and theoretical seismogram calculation under the condition of 2D lateral inhomogeneous medium using the data of seismic wide angle reflection/refraction profile from Baicheng to Da Qaidam crossing the Kuqa Depression (KD) and Tabei Uplift (TU). And along the Baicheng to Da Qaidam profile, 4 of the 10 shot points are located in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TB.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haracter of the crust is uniform on the whole between the KD and TU, but the depth of the layers, thickness of the crust and the velocity obviously vary along the profile. Thereinto, the variation of the crust thickness mainly occurs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crust. The Moho has an uplifting trend near the Baicheng shot point in KD and Luntai shot point in TU, and the thickness of the crust reduces to 42 km and 47 km in these two areas, respectively. The transition zone between the KD and TU has a thickest crust, up to 52 km. In this transition zone, there are high velocity anoma-lies in the upper crust, and low velocity anomalies in the lower crust, these velocity anomalies zone is near vertical, and the sediment above them is thicker than the other areas. According to the velocity distributions, the profile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ections:KD, TU and transition zone between them. Each section has a special velocity structural feature, the form of the crystalline basement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ep structure and the shallow one. The differences of velocity and tectonic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profile in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Tarim Basin (NMTB) may suggest different speed and intensity of the subduction from the Tarim basin to the Tianshan orogenic belt (TO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北部 地震活动 流速结构 地球动力学 天山造山运动
原文传递
Moho offset beneath the central Bangong-Nujiang suture of Tibetan Plateau 被引量:4
12
作者 XU Qiang ZHAO JunMeng +2 位作者 CUI ZhongXiong pei shunping LIU HongBi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10年第7期607-613,共7页
By analyzing teleseismic waveforms recorded by 53 stations of Hi-Climb profile passing through the central Bangong-Nujiang suture(BNS) ,a total of 4764 high-quality receiver functions are obtained.The average crustal ... By analyzing teleseismic waveforms recorded by 53 stations of Hi-Climb profile passing through the central Bangong-Nujiang suture(BNS) ,a total of 4764 high-quality receiver functions are obtained.The average crustal thickness and Poisson's ratio beneath each station are estimated using the travel time of Ps and PpPs of the Moho.The discontinuities such as the Moho,the 410and 660-km interfaces are also studied using the common converted points(CCP) time to depth migration of receiver functions. The main results are as follows:(1) The Moho of Lhasa terrane and that of Qiangtang terrane nearby BNS are overridden and offset by~10 km.The structural geometry shows a northward uplifting and the southward deepening for the Moho of Lhasa terrane and Qiangtang terrane,respectively,which is related to the reactivated structure beneath BNS since Cenozoic era.(2) The variation range of Poisson's ratios along the profile is between 0.237 and 0.280,indicating that the crust is mainly composed of felsic and intermediate rocks.The anti-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rustal thickness and Poisson's ratio suggests that thicker crust beneath the southern Qiangtang terrane may be related to the successive thrust of felsic and intermediate rock of Lhasa terrane.(3) The thickness of the mantle transition zone along the profile remains about 255 km,implying that the tectonic activities caused by the India-Asia collision are confined to the depths above 410 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高原 缝合 怒江 中央 羌塘地体 地壳厚度 旅行时间 几何结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