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泥河湾盆地中更新世气候转型期人类的适应行为
1
作者 裴树文 徐哲 +2 位作者 叶芷 马东东 贾真秀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39,共21页
中更新世气候转型期(1.25-0.7 MaBP)是晚新生代最重要的气候变化时段之一。该时期大陆内部干旱化加剧,北半球冬季温度迅速下降,动植物群发生变化,对古人类的环境适应能力提出新的挑战。泥河湾盆地发育我国北方第四纪典型的河湖相沉积体... 中更新世气候转型期(1.25-0.7 MaBP)是晚新生代最重要的气候变化时段之一。该时期大陆内部干旱化加剧,北半球冬季温度迅速下降,动植物群发生变化,对古人类的环境适应能力提出新的挑战。泥河湾盆地发育我国北方第四纪典型的河湖相沉积体系,其间富集众多早-中更新世旧石器时代遗址,是探讨更新世环境变化与人类适应行为的关键区域。本文选取盆地内岑家湾台地飞梁、麻地沟、岑家湾和东谷坨等重要遗址,通过多指标的统计分析,解读中更新世气候转型期古人类的适应策略。研究结果显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是古人类获取石器原料的途径,不同遗址利用者对不同原料的选择和利用主要和遗址距离原料的远近有直接关系,而针对不同原料类型采取的差异化开发策略,预示着古人类认知能力的提高。尽管锤击法是古人类常用的剥片技术,但是砸击技术可能与本地原料质量具有更直接的关系;作为锤击法的有效补充,砸击技术的运用或许与古人类的认知水平提高存在关联。石核和石片的特征表明,该时期古人类对石核开发利用程度显著提高,剥片技术多样化,灵活性增强,展示了计划性和认知能力的提高。对优质燧石原料的青睐一直是古人类制作石器的主要策略,该时期修理类产品不仅种类增多,加工方式多样化程度也相对较高,加工精细的小型刮削器、钻、尖状器、凹缺器、齿状器和多边修理工具等产品增多指示对多种功能的适应,暗示古人类对区域生态景观多元化的积极响应。古人类灵活的技术多样化策略可能与其认知水平的提高存在关联,而气候与环境波动造成的生存压力等多方面叠加因素,可能共同作用于古人类的认知行为上,促使人类调整技术,适应多变的区域环境。本研究对探讨泥河湾盆地更新世古人类生存行为演化与环境关系、人类对东亚高纬度半干旱区适应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河湾盆地 中更新世 气候转型期 人类适应行为 环境变动
下载PDF
蔚县盆地吉家庄旧石器遗址的形成过程 被引量:2
2
作者 叶芷 杜雨薇 +3 位作者 裴树文 丁馨 徐哲 马东东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6-60,共15页
泥河湾盆地发育着我国北方第四纪典型的河湖相沉积体系,因其间富集众多早-中更新世旧石器时代遗址为学术界所关注。本文对泥河湾盆地蔚县吉家庄遗址(JJZ-B和JJZ-E地点)的遗址成因进行分析。地貌和沉积物特点表明,JJZ-B地点埋藏于湖滨相... 泥河湾盆地发育着我国北方第四纪典型的河湖相沉积体系,因其间富集众多早-中更新世旧石器时代遗址为学术界所关注。本文对泥河湾盆地蔚县吉家庄遗址(JJZ-B和JJZ-E地点)的遗址成因进行分析。地貌和沉积物特点表明,JJZ-B地点埋藏于湖滨相环境的湿地或沼泽环境,JJZ-E地点则属于湖滨相环境下的沙坝沉积体系。遗物的多项指标(遗物空间分布特点、石制品风化磨蚀状况、石制品技术组合与空间产状特征等)分析显示,JJZ-B地点属于近原地埋藏,形成过程中受到微弱的入湖片流改造,遗址完整性较高;JJZ-E地点的遗物连同砾石被湖滨片流搬运至遗址堆积区,后期受到了湖水的淘洗作用,显示异地埋藏的特点。研究表明,泥河湾古湖在中更新世仍保留有丰富的古人类活动信息,湖滨不同部位对遗址成因产生重要影响;该研究对正确解读古人类对吉家庄遗址不同地点的利用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址成因 湖滨环境 中更新世 吉家庄旧石器遗址 蔚县盆地
下载PDF
2004年新疆旧石器考古调查简报 被引量:10
3
作者 高星 裴树文 +6 位作者 彭菲 张铁男 冯兴无 陈福友 张乐 张晓凌 阿普都热苏勒·伊第利斯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99-509,共11页
2004年5-6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队,在新疆北部和中部进行了旧石器时代考古调查。发现24个石器地点和数千件石制品,采集和试掘出500余件石制品;绝大多数石制品来自于地表,少数出自原生地层... 2004年5-6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队,在新疆北部和中部进行了旧石器时代考古调查。发现24个石器地点和数千件石制品,采集和试掘出500余件石制品;绝大多数石制品来自于地表,少数出自原生地层。石制品类型多样,包括普通石核与石片、棱柱状石核、石叶、两面器、细石叶石核、细石叶、勒瓦娄哇石核与石片等;原料种类多样,尺寸、形态、技术变异大。从技术与类型判断,这些不同地点的文化材料时代跨度较大,较早的可能属旧石器时代晚期之初,甚至旧石器时代中期,较晚的则可能属于新石器时代早中期。较早阶段的石制品组合与中亚、西伯利亚阿尔泰地区同期遗址的文化面貌有相似之处,也与我国水洞沟遗址的石叶遗存有一定联系。骆驼石遗址及其丰富的勒瓦娄哇制品及大型石叶制品是本次调查的最大收获。本次调查的成果表明,新疆地区在旧石器时代晚期是人类迁徙和生存演化的活跃地带,留下丰富的文化遗存,对研究当时人类技术、文化特点和适应生存能力提供了重要材料与信息;很多地点具有与欧洲、俄罗斯阿尔泰地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相似的文化遗存,对研究当时欧亚大陆古人群的迁徙、融合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价值;该地区具有发现更多、更重要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并开展深入的考古发掘与研究的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石器时代 新疆 调查 石叶 勒瓦娄哇
下载PDF
蔚县盆地吉家庄旧石器遗址发掘报告 被引量:11
4
作者 裴树文 马东东 +4 位作者 贾真秀 李潇丽 王晓敏 王法岗 杨海勇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10-528,共19页
蔚县盆地地处泥河湾盆地(广义)东南部,其河湖相地层内保留丰富的早期人类活动信息,在研究中国北方更新世人类演化和生存行为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吉家庄遗址是近年来新发现和发掘的旧石器遗址,埋藏于吉家庄镇以北的河湖相地层内。遗址发现... 蔚县盆地地处泥河湾盆地(广义)东南部,其河湖相地层内保留丰富的早期人类活动信息,在研究中国北方更新世人类演化和生存行为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吉家庄遗址是近年来新发现和发掘的旧石器遗址,埋藏于吉家庄镇以北的河湖相地层内。遗址发现于2003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于2016年对其四个地点(JJZ-A、JJZ-B、JJZ-C和JJZ-D)进行考古发掘,揭露面积76m^2,出土190件石质标本和178件动物化石。遗址剖面堆积物以棕灰-棕黄-灰绿-灰黑色细砂、粉砂和黏土为主,文化遗物出自棕灰色-棕黄色细砂和粉砂层内。对代表性地点JJZ-B遗址成因(标本风化磨蚀状况、个体大小和空间聚集特征等)分析表明,遗址形成过程中仅受到湖泊片流改造且程度较弱。石制品原料均来自遗址东北约6km外的玉皇山,岩性以中基性火山岩为主。锤击法剥片和修理石器,剥片和修理相对较为彻底和精致,部分石片显示小台面且保留唇的特点,显示早期人类的石器技术相对泥河湾盆地早更新世模式1(Oldowan-like)工业较为进步。哺乳动物化石较破碎,地层对比显示古人类在该遗址活动的时间大致为中更新世。该遗址的发掘对研究古人类在蔚县盆地的生活方式以及探求泥河湾盆地古人类在早-中更新世石器技术演变及适应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石器 遗址成因 中更新世 吉家庄遗址 蔚县盆地
下载PDF
安徽东至华龙洞古人类遗址哺乳动物化石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同号文 吴秀杰 +4 位作者 董哲 盛锦朝 金泽田 裴树文 刘武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84-305,共22页
华龙洞遗址发现于2004年,先后于2006和2014~2017年进行了5次发掘,期间发现了若干古人类化石和大量哺乳动物化石;本文是对2014~2016年出土哺乳动物化石的初步研究成果。目前已鉴定出8目24科43种(含未定种)哺乳动物,其中以偶蹄类化石最... 华龙洞遗址发现于2004年,先后于2006和2014~2017年进行了5次发掘,期间发现了若干古人类化石和大量哺乳动物化石;本文是对2014~2016年出土哺乳动物化石的初步研究成果。目前已鉴定出8目24科43种(含未定种)哺乳动物,其中以偶蹄类化石最丰富。化石保存状况较差,以碎骨为主,牙齿较少,完整骨骼更少;但骨骼上鲜见啮齿类啮咬痕迹。华龙洞动物群与南京汤山猿人遗址、和县猿人遗址及重庆盐井沟等动物群较为相似,尤其是与和县猿人遗址及南京猿人遗址动物群最为接近,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1)都含古人类化石;2)都不含第三纪动物群的孑遗分子;3)都含有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的主要成员(大熊猫、剑齿象、巨貘及猪獾等),同时也都含一定量的北方属种,但华龙洞含北方成分相对较少,只发现翁氏麝鼩、麝鼹、变异仓鼠、布氏毛足田鼠、棕熊、李氏野猪、葛氏斑鹿及大角鹿等,华龙洞的大角鹿是该属分布最靠南的地点;4)都含有剑齿象而不含晚更新世常见的亚洲象;5)都含有大量头后骨骼,与以含单个牙齿为主的其它南方洞穴迥然有别。从化石保存状况及属种组成判断,华龙洞堆积时代与和县猿人遗址最为接近,也是中更新世。由于遗址尚未完全暴露,其堆积性质尚不清楚;但从蝙蝠类化石判断,很可能与洞穴堆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动物群 华龙洞 安徽东至 中更新世
下载PDF
中国古人类遗址年代学的研究进展与问题 被引量:7
6
作者 葛俊逸 邓成龙 +4 位作者 邵庆丰 裴树文 唐锐枰 涂华 高星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93-410,共18页
我国丰富的古人类遗存为研究东亚乃至全球古人类起源、迁徙和演化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材料与数据。对已发表的2000多处旧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址年代学数据的整理和统计分析发现,绝大多数遗址目前仍缺少基本的年代学数据,不足20%的遗址开展过测... 我国丰富的古人类遗存为研究东亚乃至全球古人类起源、迁徙和演化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材料与数据。对已发表的2000多处旧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址年代学数据的整理和统计分析发现,绝大多数遗址目前仍缺少基本的年代学数据,不足20%的遗址开展过测年,仅10%左右具有相对可靠的年代学数据,只有极少数开展了多种测年方法的交叉定年。对于80多处出土古人类化石的遗址,亦过半存在明显的年代学争议。我们对一些古人类遗址中的常见各种复杂的同沉积和沉积后改造现象进行了详细分析,探讨了我国测年平台和测年队伍建设、考古发掘以及年代学采样与测年方法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对遗址年代学研究的可能影响。基于此,笔者提出改善我国古人类年代学研究现状的可能措施,希望可以抛砖引玉,引发对该研究领域更多的关注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穴遗址 沉积改造 古人类年代学 人类演化 遗址测年
下载PDF
安徽东至华龙洞遗址洞穴演化与古人类活动 被引量:1
7
作者 裴树文 蔡演军 +5 位作者 董哲 同号文 盛锦朝 金泽田 吴秀杰 刘武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93-607,共15页
安徽东至华龙洞因发现距今约30万年的古人类头骨化石和大量动物化石及石制品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本文对华龙洞遗址的地质、地貌、沉积物特点及洞穴演化过程与古人类活动的关系进行分析。华龙洞地处扬子陆块区西北缘,周边呈现低山—丘... 安徽东至华龙洞因发现距今约30万年的古人类头骨化石和大量动物化石及石制品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本文对华龙洞遗址的地质、地貌、沉积物特点及洞穴演化过程与古人类活动的关系进行分析。华龙洞地处扬子陆块区西北缘,周边呈现低山—丘陵—湖泊平原地貌景观。与华龙洞遗址密切关联的岩溶洞穴,发育在上寒武统微晶灰岩和白云质灰岩岩系内,中更新以来的地壳运动和岩溶发育是其形成的主要营力。华龙洞遗址是一处坍塌的洞穴,其发育大致经历发育初期(中更新世早期甚至更早)—稳定发育期(中更新世中期)—坍塌埋藏期(中更新世中晚期)等三个阶段,岩溶发育和洞外溪谷的侵蚀使得原始洞穴和堆积物一起在重力作用下坍塌。洞穴坍塌沉积物主要包括围岩岩块与碎屑、各种岩溶沉积物和文化遗物,胶结坚硬,不规则地埋藏于裂隙和巨石之间。古人类在遗址的活动时间处在距今约30万年前的稳定发育期,石制品和骨骼表面痕迹证据表明,华龙洞古人类具备依据不同原料的特点采取砸击法与锤击法并用的技术策略;石片边缘的使用痕迹和动物骨骼表面痕迹显示,古人类在遗址可能进行过肢解动物的行为。本研究对揭示长江下游中更新世中晚期古人类演化与适应生存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龙洞遗址 洞穴演化 人类演化 中更新世 安徽
下载PDF
丹江口库区王庄、吴家外和岳沟地点发现的石制品 被引量:1
8
作者 仪明洁 裴树文 +1 位作者 牛东伟 马宁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59-966,共8页
王庄2号地点、吴家外地点和岳沟1号地点位于丹江口库区淅川县。2009年4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对这3处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每个地点发掘面积100 m2,获得石制品数量分别为13件、33件、13件,包括石核、石片、断块、... 王庄2号地点、吴家外地点和岳沟1号地点位于丹江口库区淅川县。2009年4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对这3处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每个地点发掘面积100 m2,获得石制品数量分别为13件、33件、13件,包括石核、石片、断块、工具等多种类型。3个地点的原料均属就地取材,与各自所在区域的砾石原料构成有关,从原料选择上能看出古人类的有针对性选择。石器分析显示,3处地点的剥片技术均为硬锤直接锤击法,王庄2号地点和吴家外地点的石器大小、质量、石器面貌与南方砾石工业更接近,而岳沟1号地点则与北方石片石器技术面貌相似,表现出中国南北方主工业类型过渡的特点,为研究晚更新世古人类在汉水流域的适应生存、开发过程提供了一批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北过渡 砾石石器 丹江口库区 中更新世
下载PDF
安徽水阳江流域2017年旧石器考古调查简报 被引量:9
9
作者 董哲 裴树文 袁四方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23-231,共9页
2017年12月至2018年1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在安徽水阳江流域开展旧石器考古调查工作,新发现15处旧石器地点,获得56件石制品。石制品可分为剥片类、废片类和打击类三大类。剥片类(包括石核、小... 2017年12月至2018年1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在安徽水阳江流域开展旧石器考古调查工作,新发现15处旧石器地点,获得56件石制品。石制品可分为剥片类、废片类和打击类三大类。剥片类(包括石核、小型修理工具和大型切割工具)43件,石核类型有随意石核、准石球、盘状石核、多面体石核、砸击石核、石核刮削器、重型刮削器、单面和两面砍砸器等;小型工具1件,为尖状器;大型切割工具4件,手斧和手镐各2件。废片类10件,有I型、II型和III型石片、砸击石片、碎片和碎屑;打击类2件,包括石锤和石砧各1件。石制品原料以石英岩为主,其次为石英、燧石、安山岩和玄武岩等,原料多为河流砾石,就地取材。石核剥片与工具修理以锤击法为主,少量为砸击法产生。这批石制品埋藏于水阳江及其支流两岸的第二、三级阶地,石制品主要埋藏于网纹红土层中,依据已有工作初步推测,新发现地点的时代主要为中更新世中、晚期;其中五磁地点埋藏于灰黄色-灰白色黏土中的石制品应为晚更新世。大型切割工具的发现表明该地区存在模式2技术,这为探求早期人类在长江下游的扩散和技术发展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石器调查 水阳江流域 石制品 大型切割工具 中、晚更新世
下载PDF
蔚县盆地2017-2018年旧石器考古调查简报 被引量:4
10
作者 马东东 牛东伟 +3 位作者 裴树文 李潇丽 杨海勇 王法岗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8-136,共9页
蔚县盆地地处泥河湾盆地(广义)的东南端,是更新世人类活动的重要区域。2017-2018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等在盆地内开展系统的旧石器考古调查,新发现并确认了27处旧石器地点。相关地貌、地层对比显示,新地点年代可大致... 蔚县盆地地处泥河湾盆地(广义)的东南端,是更新世人类活动的重要区域。2017-2018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等在盆地内开展系统的旧石器考古调查,新发现并确认了27处旧石器地点。相关地貌、地层对比显示,新地点年代可大致分为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晚期两个阶段,文化遗物分别埋藏于泥河湾河湖相堆积和黄土堆积中。中更新世石制品类型包括石核、石片、石器和断块等,原料以火山岩为主,均采用锤击法进行剥片和修理石器;晚更新世晚期遗址包括石核、石片和细石叶等,原料以白云岩和燧石居多,火山岩次之,以硬锤锤击法为主要剥片技术,软锤技术少量发现。对石制品初步分析表明,蔚县盆地中更新世地点表现出了一套与阳原盆地早-中更新世不同的原料及石制品组合,且在蔚县盆地晚更新世晚期存在小型石片石器和细石器两种工业。本次调查扩大了泥河湾盆地古人类活动的地理范围与文化内涵,为揭示泥河湾盆地(广义)早期人类的迁徙与适应行为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石器调查 蔚县盆地 石制品 中更新世 晚更新世晚期
下载PDF
早-中更新世中国古人类演化及其与气候环境的关系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石霞 裴树文 邓成龙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36-453,共18页
近一个世纪以来,随着旧石器时代考古与古人类研究的发展,我们已经获得了大量的研究材料和数据。尽管个别遗址的年代、文化性质和化石人类分析及鉴定仍有争议,但如此长时间的积累依然为构建序列性认识和思考提供了基础。目前的研究多集... 近一个世纪以来,随着旧石器时代考古与古人类研究的发展,我们已经获得了大量的研究材料和数据。尽管个别遗址的年代、文化性质和化石人类分析及鉴定仍有争议,但如此长时间的积累依然为构建序列性认识和思考提供了基础。目前的研究多集中在单个遗址或者区域的古人类化石、石器打制技术和气候环境背景的个案分析,对早-中更新世中国古人类演化及其与气候环境的关系尚缺乏系统探讨。本文选取过去百万年里地球气候冰期-间冰期旋回经历的两次显著转型事件:中更新世气候转型期和中布容事件作为时间节点,讨论伴随气候转型时期中国北方地区、秦岭及周边地区和中国南方地区出现的早期古人类演化特征的变化。具体从遗址分布、石器技术变化、早期人类化石特征等方面入手,尝试构建人类活动与气候环境变化的耦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更新世气候转型期 中布容事件 人类化石 石器技术
下载PDF
旧石器时代早期石制品分析方案 被引量:1
12
作者 Ignaciodela TORRE Rafael MORA +1 位作者 裴树文 马东东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47-567,共21页
本文提出一种应用于旧石器时代早期石制品研究的分析方案。本方案以宏观分析方法为主,不包括同样重要的微观分析方法,主要应用于旧石器时代早期石制品的技术-类型学分析,不涉及特定地区和特殊石制品的讨论。在旧大陆旧石器时代早期石器... 本文提出一种应用于旧石器时代早期石制品研究的分析方案。本方案以宏观分析方法为主,不包括同样重要的微观分析方法,主要应用于旧石器时代早期石制品的技术-类型学分析,不涉及特定地区和特殊石制品的讨论。在旧大陆旧石器时代早期石器研究中,鉴于学者们使用的技术学与类型学分析方案总体相似,我们认为在研究中使用标准化的分析方案会提高地区间石器面貌的可比性,并有助于理解旧石器时代早期旧大陆古人类的技术行为模式。从这个角度出发,本文将回顾旧石器时代早期石器研究的主要理论和方法,并提出分析视角和术语建议,希望有助于研究中对描述剥片类、废片类、锤击工具、拼合工具和传统石制品的测量与绘图惯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器技术 理论性视角 分析方案 旧石器时代早期
下载PDF
宁夏水洞沟遗址第7地点石制品的剥片与修理技术 被引量:1
13
作者 牛东伟 裴树文 +1 位作者 王惠民 高星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67-378,共12页
水洞沟遗址是中国较早发现并且最早发掘的旧石器遗址,该遗址自1923年发现以来便因其出土较多具有欧洲旧石器时代中晚过渡期特征的石制品而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以水洞沟遗址第7地点(SDG7)出土的石制品材料为基础,主要从石核... 水洞沟遗址是中国较早发现并且最早发掘的旧石器遗址,该遗址自1923年发现以来便因其出土较多具有欧洲旧石器时代中晚过渡期特征的石制品而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以水洞沟遗址第7地点(SDG7)出土的石制品材料为基础,主要从石核剥片策略和工具修理策略两个方面进行石器技术的分析研究。石核、石片以及工具的分析显示,SDG7存在两大石器技术体系:一是中国北方常见的占主导地位的石片石器技术,该技术不存在剥片前对石核的预制过程,而是以简单剥片石核、大量的不规则石片以及修理程度较低的工具为代表,少量采用优质原料精致加工的工具类型体现出旧石器时代晚期该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二是Levallois-like石叶技术,以少量的Levallois-like石核(扁脸石核)为代表,与SDG1、SDG2(CL5a)以及SDG9出土的同类石核呈现技术理念的一致性,该技术以剥离较大尺寸的石叶/长石片为目的,且均具有台面的预制修理和剥片面的维护现象,应为外来的技术体系。SDG7石器技术的分析可为水洞沟遗址区技术演化序列的构建、整体文化面貌的揭示以及技术变化原因的探讨提供新的材料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洞沟遗址第7地点 石核剥片 工具修理 石器技术
下载PDF
The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at Shuidonggou Locality 2 in Northwest China at ~72-18 kaBP 被引量:2
14
作者 LIU Decheng GAO Xing +3 位作者 LIU Enfa pei shuwen CHEN Fuyou ZHANG Shuqi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6期1539-1546,共8页
Shuidonggou site has abundant Paleolithic remains of Late Pleistocene deposition. Studying the evolution of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s is essential to th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living conditions of ancient... Shuidonggou site has abundant Paleolithic remains of Late Pleistocene deposition. Studying the evolution of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s is essential to th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living conditions of ancient populations. To reconstruct the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at Shuidonggou, we carried out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s and collected systematic deposition samples at the key position of Shuidonggou Locality 2 for grain size analysis and sporopollen statistics. The environmental evolution around the Shuidonggou site generally underwent four stages at ~72-18 kaBP. During the first stage (~72-41 kaBP), the river developed with gravel and sand stratums. During the second stage (41-34 kaBP), a swamp with numerous aquatic plants formed. In the third stage (34-29 kaBP), site formation was characterized by shallow lake depositional conditions; the climate was relatively warm and humid. The marginal bank depositional conditions deteriorated during the fourth stage (29-18 kaBP), and the site underwent several dry events; the climate also became drier and cold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uidonggou site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grain size SPOROPOLLEN Upper Paleolithic
下载PDF
Huanglong Cave:A Newly Found Late Pleistocene Human Fossil Site in Hubei Province,China 被引量:12
15
作者 LIU Wu WU Xianzhu +1 位作者 pei shuwen WU Xiujie 《Bulletin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2010年第2期115-119,共5页
Debates on modern human origins For 20 years the debate on modern human origins has received a significant amount of attention. Primarily supported by earlier
关键词 现代人类起源 晚更新世 化石 湖北省 黄龙洞 网站 中国 现代汉语
下载PDF
罗沙司他联合高通量血液透析对慢性肾脏病患者钙磷代谢及总铁结合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裴姝文 李妍 于歌 《世界临床药物》 CAS 2023年第12期1302-1307,共6页
目的 探讨罗沙司他联合高通量血液透析(high-flux hemodialysis,HFHD)对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钙磷代谢及总铁结合力(total iron binding capacity,TIBC)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哈尔滨市第一医... 目的 探讨罗沙司他联合高通量血液透析(high-flux hemodialysis,HFHD)对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钙磷代谢及总铁结合力(total iron binding capacity,TIBC)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哈尔滨市第一医院肾内科确诊的接受HFHD的CKD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HFHD,观察组接受罗沙司他联合HFHD。对比两组疗效、贫血相关因子[红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血红蛋白(hemoglobin,Hb)]、铁代谢相关因子[TIBC、转铁蛋白(transferrin,TRF)、TRF饱和度(transferrin saturation,TSAT)]、钙磷代谢相关因子[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血清炎症相关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介素(interleukin,IL)-6、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2.50%vs 75.00%,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7.50%vs 20.00%,P <0.05)。观察组Hb、HCT、TIBC、TRF、TSTA水平较前均升高(P <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血钙、血磷、PTH、TNF-α、IL-6、CRP水平较前均下降(P <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罗沙司他联合HFHD可显著改善CKD患者的铁代谢、钙磷代谢、贫血及炎症情况,且安全性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沙司他 高通量血液透析 慢性肾脏病 钙磷代谢 总铁结合力
原文传递
湖南道县福岩洞古人类生存环境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潇丽 邢松 +3 位作者 王晓敏 裴树文 吴秀杰 刘武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76-1486,共11页
早期现代人起源、演化、扩散与环境背景的关系是备受关注的前沿科学问题。湖南道县福岩洞发现于20世纪80年代,近年来,该遗址因发现距今12~8万年前的东亚最早的早期现代人牙齿化石,为国际学术界广泛关注。本文对福岩洞的洞穴发育进行分析... 早期现代人起源、演化、扩散与环境背景的关系是备受关注的前沿科学问题。湖南道县福岩洞发现于20世纪80年代,近年来,该遗址因发现距今12~8万年前的东亚最早的早期现代人牙齿化石,为国际学术界广泛关注。本文对福岩洞的洞穴发育进行分析,对堆积物的粘土矿物、氧化物(主量元素)、牙齿釉质C、O稳定同位素和哺乳动物群等进行分析和测试,尝试重建该遗址古人类生存时期的环境背景。福岩洞发育于上古生界碳酸盐岩系内,属于大型管道型溶洞,洞穴发育由早期的垂直裂隙水为主演变为后期的水平状溶蚀;洞内堆积物以砂砾石层和红粘土为主。环境分析结果表明,道县福岩洞古人类遗址所在区域总体气候特点表现为温暖湿润,古植被类型属以C3为主的森林环境;古人类活动期的气候特点较洞穴发育初期略显偏凉,总体上环境较为稳定。福岩洞古人类生存环境的研究表明,相对温暖湿润和稳定的环境条件,为早期现代人在遗址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理想的条件,对理解和阐释华南地区晚更新世早期现代人起源、迁徙和演化及其与环境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县福岩洞 晚更新世早期 早期现代人 洞穴发育 生存环境
原文传递
中国早期人类分布的环境制约因素探讨 被引量:11
18
作者 丁馨 杜雨薇 +3 位作者 徐欣 裴树文 de la Torre Ignacio 高星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42-1356,共15页
在环境因素起制约作用的背景下,随着中国古人类演化与生存能力的进步,其数量和空间分布在不同时间段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早期人类的时空分布特征,本研究以中国境内已发表的2110处旧石器遗址的坐标和年代信息为基础,采... 在环境因素起制约作用的背景下,随着中国古人类演化与生存能力的进步,其数量和空间分布在不同时间段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早期人类的时空分布特征,本研究以中国境内已发表的2110处旧石器遗址的坐标和年代信息为基础,采用统计学和空间分析的方法,对遗址的时间分布进行以蒙特卡洛模拟为基础的时间不定性模拟,对遗址的空间分布进行核密度估计和聚类分析;同时,利用环境空间数据集中的海拔、水源、气温和降水信息,对不同时期内各个遗址所在地的环境条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旧石器时代,随着时间的发展,中国境内的遗址数量不断增多,分布范围也逐渐从中部、南部和东部地区向条件较恶劣的北部和西部扩张。其中,600 ka和57 ka为这一变化的两个关键时间点,600 ka之前遗址数量较少,分布也较为局限;在600 ka至57 ka之间,遗址数量缓慢增加,分布范围也在季风区内逐渐扩大;57 ka之后,遗址数量迅速增长,分布遍布中国境内的大部分地区。本文所梳理的中国境内旧石器遗址整体时空分布特征,为进一步解读中国早期人类的环境适应能力,特别是古人类的体质演化和技术进步的环境驱动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人类分布 环境因素 空间分析 统计分析 中国
原文传递
水洞沟遗址第7地点石制品原料开发与利用策略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牛东伟 裴树文 +1 位作者 王惠民 高星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57-1466,共10页
水洞沟遗址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临河乡,是中国较早发现并且最早发掘的旧石器遗址。该遗址自1923年发现以来便因其出土较多具有欧洲旧石器时代中晚过渡期特征的石叶制品而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水洞沟遗址第7地点(SDG7)位于该... 水洞沟遗址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临河乡,是中国较早发现并且最早发掘的旧石器遗址。该遗址自1923年发现以来便因其出土较多具有欧洲旧石器时代中晚过渡期特征的石叶制品而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水洞沟遗址第7地点(SDG7)位于该遗址群核心区,发掘出土万余件古人类活动留下的石制品、动物化石、鸵鸟蛋皮串珠等文化遗物,光释光年代为30±3~23±2 ka B.P.。本文从原料的开发策略和利用策略两个方面对SDG7出土的石制品组合进行系统的原料分析,进而探讨该地点古人类在原料开发利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以及流动策略。研究表明,水洞沟遗址第7地点出土石制品的原料总体以硅质白云岩、燧石和硅质灰岩为主,原料种类及相关特征的对比显示其主要取自遗址附近阶地底部的砾石层,体现出古人类就地取材、着重开发本地资源的原料开发策略。遗址内主要石制品类型的原料总体利用状况与阶地内原料的分布状况呈现一致性,但不同类型的石制品所用原料往往呈现一定的倾向性。该地点出土石核、石片以及工具的利用程度分析显示,古人类对石质原料的总体利用率并不高,这可能与长时间的遗址占据导致古人类流动性降低有关,但复杂剥片技术、精致石器的存在以及部分优质原料的高效利用依然体现出该地点古人类在原料利用方面的选择性和灵活性。综合原料、技术和流动性特征,SDG7呈现出"装备地点"与"装备人员"相结合的技术装备策略。该地点原料利用研究为探求古人类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在水洞沟遗址区的适应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洞沟遗址第7地点 旧石器时代晚期 原料开发策略 原料利用策略 流动性
原文传递
Progress in the stratigraphy and geochronology of the Shuidonggou site,Ningxia,North China 被引量:13
20
作者 LIU DeCheng WANG XuLong +4 位作者 GAO Xing XIA ZhengKai pei shuwen CHEN FuYou WANG HuiMi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9年第21期3880-3886,共7页
In the past years we carried out further stratigraphy division in field and it is found that rich stone artifacts can be found in fluvial-shallow lake-alluvial sediments on the terrace Ⅱ of Biangou River, in Shuidong... In the past years we carried out further stratigraphy division in field and it is found that rich stone artifacts can be found in fluvial-shallow lake-alluvial sediments on the terrace Ⅱ of Biangou River, in Shuidonggou site, Ningxia and they are SDG1, 2 and 7. More luminescence and AMS 14C dating in laboratory show that Paleolithic culture develops during the Upper Paleolithic period with ages of 35―20 ka. The Paleolithic culture of SDG 1 is a little earlier than that of SDG 2 similar to SDG 7. The sandy sediments on terrace Ⅱ of Biangou River deposits in the past 72―18 ka, corresponding to Last Glacial. SDG2 has a stable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resulting in the continuous stratigraphy, thickest deposits and rich environment and culture information, which can be regarded as the important and classic paleoanthropological section of Late Pleistocene in this 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划分 网站 宁夏 水洞沟 年代学 旧石器时代 中国 文化信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