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模态混合输入模拟实验过程实现新型Al-Si-Mg系合金设计 被引量:4
1
作者 段志强 裴小龙 +2 位作者 郭庆伟 侯华 赵宇宏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07-317,共11页
数据驱动下,基于大量的实验数据,建立混合特征与力学性能之间非线性规律实现合金新成分的配比和工艺设计一直是一个挑战.本文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提出一种面向性能的Al-Si-Mg系合金“成分-工艺-性能”的设计策略.将同一体系不同牌号合... 数据驱动下,基于大量的实验数据,建立混合特征与力学性能之间非线性规律实现合金新成分的配比和工艺设计一直是一个挑战.本文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提出一种面向性能的Al-Si-Mg系合金“成分-工艺-性能”的设计策略.将同一体系不同牌号合金的成分、熔炼及热处理工艺等混合因素作为特征,通过随机森林寻找特征与抗拉强度之间的非线性规律.之后将数据集中部分合金的成分、工艺参数设置为目标空值,使用链式方程多重插补算法对目标缺失数据进行预测插补.通过该策略进行性能预测或指导设计的合金抗拉强度的实验值和预测值的误差均保持在±5%之内;而且经实验证实,其中Al-6.8Si-0.6Mg-0.05Sr的成分配比和540℃×10 h+170℃×10 h工艺方案使合金综合拉伸性能优异,质量指数Q_(DJR)达到517.3,高于同类合金低于500Q_(DJR)值的水平.这一结果表明该策略有助于改善高强度Al-Si-Mg系合金传统设计方法周期长、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Si-Mg系合金 随机森林 多重插补 性能预测
下载PDF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果蔬中毒死蜱前处理的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金洪伟 裴小龙 +3 位作者 陈发荣 韩琰旭 吴月皓 齐瑜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1-144,共4页
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果蔬中残留毒死蜱,并研究前处理方法条件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前处理条件为以乙酸乙酯为提取剂、样品用量4 g、提取剂用量8 mL、上清液体积6 mL、氮气吹干。前处理方法既快速又准确,能够进行现场检... 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果蔬中残留毒死蜱,并研究前处理方法条件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前处理条件为以乙酸乙酯为提取剂、样品用量4 g、提取剂用量8 mL、上清液体积6 mL、氮气吹干。前处理方法既快速又准确,能够进行现场检测,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蔬 毒死蜱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下载PDF
胸腰椎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椎管内骨折块间接复位的生物力学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裴小龙 朱睿 +3 位作者 曾至立 王建杰 俞光荣 程黎明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0年第1期107-111,共5页
目的建立T12~L2节段有限元模型,模拟椎管内骨折块在不同占位比例下,比较牵伸与非牵伸椎体组后纵韧带回缩力,探索骨折块的间接复位机制。方法通过螺旋CT扫描获得胸腰椎区域图像,导入Mimics软件获得三维几何模型;应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 目的建立T12~L2节段有限元模型,模拟椎管内骨折块在不同占位比例下,比较牵伸与非牵伸椎体组后纵韧带回缩力,探索骨折块的间接复位机制。方法通过螺旋CT扫描获得胸腰椎区域图像,导入Mimics软件获得三维几何模型;应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正常T12~L2节段有限元模型和L1骨折块有限元模型;将模型分为牵伸T12椎体2mm组和非牵伸组(以下简称牵伸组和非牵伸组),分别设置50%、40%、30%、20%、10%的骨折块椎管内矢状直径占位比(sagittal canal diameter occupying ratio,SCDOR),比较两组后纵韧带的弹性回缩力。结果建立了有效的T12~L2节段有限元模型;当SCDOR为50%、40%时,牵伸组与非牵伸组韧带回缩力分别为92.14N、95.25N和82.33N、84.99N,两组差异较小;当SCDOR小于30%时,牵伸组回缩力明显高于非牵伸组。结论建立了有效的T12~L2节段有限元模型,可用于有限元分析。当SCDOR在40%以上时,牵伸椎体对增加后纵韧带回缩力的作用有限。SCDOR在30%以下时,牵伸椎体可明显增加后纵韧带回缩力,有利于骨折块的复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后纵韧带 有限元 骨折块 间接复位
下载PDF
铝合金表面激光熔覆NiCrAl+Y_2O_3硬质合金涂层裂纹产生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裴小龙 李志勇 王永继 《焊接技术》 2019年第4期10-14,I0001,共6页
为了研究硬质合金涂层裂纹产生的机理,在6061铝合金表面激光熔覆NiCrAl+Y_2O_3硬质合金涂层,通过观察金相组织分析了熔覆层中裂纹的产生原因和分布。研究结果表明,裂纹是在热应力和拘束应力作用下,发生的应变大于熔覆层的延性而产生的,... 为了研究硬质合金涂层裂纹产生的机理,在6061铝合金表面激光熔覆NiCrAl+Y_2O_3硬质合金涂层,通过观察金相组织分析了熔覆层中裂纹的产生原因和分布。研究结果表明,裂纹是在热应力和拘束应力作用下,发生的应变大于熔覆层的延性而产生的,属于低塑性脆化裂纹。裂纹均分布于熔覆层中,大部分裂纹萌生于熔覆层表层和靠近结合区的区域,呈纵向和横向扩展。纵向裂纹的产生受两侧基体拉应力的影响较大,横向裂纹则受组织分布、热应力、气孔以及基材应力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硬质合金 裂纹 应力
下载PDF
AZ91D镁合金表面堆焊Al-Si合金涂层微观组织及分析
5
作者 刘车凯 李志勇 +3 位作者 裴小龙 杨柳青 薛铜辉 仁杰亮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72-176,共5页
目的在镁合金上堆焊Al-Si合金涂层,分析Mg/Al界面处过渡区的组织、成分与形成过程。方法采用低成本、高效的直流脉冲熔化极气体保护焊(DC-PMIG welding),在低热输入下将ER4043(AlSi5)焊丝堆焊到AZ91D镁合金表面,形成Al-Si合金涂层。采... 目的在镁合金上堆焊Al-Si合金涂层,分析Mg/Al界面处过渡区的组织、成分与形成过程。方法采用低成本、高效的直流脉冲熔化极气体保护焊(DC-PMIG welding),在低热输入下将ER4043(AlSi5)焊丝堆焊到AZ91D镁合金表面,形成Al-Si合金涂层。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分析Mg/Al过渡区的微观组织,讨论过渡区的组织、成分,并分析其形成过程与机理。结果过渡区分为两部分。区域Ⅰ的主要成分依次为Mg+Al_(12)Mg_(17)、Al_(12)Mg_(17)、Al_(12)Mg_(17)+Al_3Mg_2和Al_3Mg_2,不规则块状Mg_2Si相弥散分布于其中。区域Ⅱ的主要成分为柱状α-Al,表面析出了大量点状Al_3Mg_2,α-Al柱状晶晶界处存在黑色点状Mg_2Si。结论直流脉冲熔化极气体保护焊能够在AZ91D镁合金表面制备Al-Si合金涂层,基体与涂层之间存在过渡区,过渡区中不同位置的镁、铝相对含量不同,成分也不相同。区域Ⅰ与区域Ⅱ中Mg_2Si不同的析出顺序,使其微观结构不同:Mg_2Si在镁含量相对较多的区域Ⅰ中优先析出并长大,形成块状Mg_2Si;而区域Ⅱ中率先析出α-Al,随后在α-Al晶界处形成了黑色点状Mg_2S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91D镁合金 ER4043焊丝 DC-PMIG堆焊 金属间化合物 微观组织
下载PDF
2017年食品检验实验室能力验证结果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袁磊 乔荣霞 +2 位作者 杨洪 裴小龙 王一欣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8年第20期5504-5510,共7页
目的了解在陕西省内从事食品检验活动的实验室检验能力的整体水平,评价各食品实验室的检测能力与质量保证水平,为实验室监管部门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通过设计与实施能力验证计划,获得各参加实验室8个能力验证项目的测定结果 ,对结果进行... 目的了解在陕西省内从事食品检验活动的实验室检验能力的整体水平,评价各食品实验室的检测能力与质量保证水平,为实验室监管部门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通过设计与实施能力验证计划,获得各参加实验室8个能力验证项目的测定结果 ,对结果进行稳健统计分析,通过Z比分数评价实验室检测能力,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全省共有42家实验室参加了本次能力验证项目,累计提交了220个结果 ,其中结果满意为29家,总体满意率为69%,8个项目满意率分别为氨基酸态氮89.5%、糖精钠88.2%、二氧化硫84.4%、三氯杀螨醇80.0%、镉90.0%、可待因61.5%、西布曲明85.7%、沙门氏菌100%。结论参加本次能力验证活动的实验室,多数的检测能力评价为满意,表明各实验室检测水平总体良好,具有相应项目的检验能力。但仍有少数实验室评价结果不满意,应进一步加强实验室的检测能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检验 能力验证 结果分析
下载PDF
Analysis on the Changing Trends of Surface Water Quality and Their Causes of Weihe River in Shaanxi Province during Recent Ten Years
7
作者 YANG Yu-zhen GUAN Jian-ling +5 位作者 WANG Lei CHENG Jun-xia pei xiao-long MA Wen-peng XUE Si-she LIU Yong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2012年第10期43-47,51,共6页
[ Objective] The study aimed to analyze the changing trends of surface water quality and their causes of Weihe River in Shaanxi Province over past ten years. [ Method] Based on the available monitoring data of water q... [ Objective] The study aimed to analyze the changing trends of surface water quality and their causes of Weihe River in Shaanxi Province over past ten years. [ Method] Based on the available monitoring data of water quality of Weihe River in Shaanxi Province from 2001 to 2010, the changing trends of surface water quality of Weihe River in Shaanxi Province during recent ten years were assessed by using the assessment method of surface water quality according to the Assessment Method of Surface Water Quality and Environmental Quality Standards for Surface Water (GB 3838-2002). Moreover, the possible reasons for the trends were also proposed. [ Result] From 2001 to 2010, there was a relatively decrea- sing trend of water pollution in Weihe River due to the considerable decline in the content of the main environmental pollutants like permanganate in- dex, 5-day 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 BOD5 ), ammonia nitrogen, oil and volatile phenol. Meanwhile, the comprehensive pollution index fell by 62.7%, eliminating Weihe River's black and stink on schedule. However, the overall surface water quality of Weihe River was still polluted heavily in each year, and the pollution control of Xi'an section should be paid more attention to. [ Conclusion] The research could provide scientific refer- ences for the comprehensive environmental control of Weihe River in Shaanxi Provi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er quality Water pollution Weihe River Shaanxi Province China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