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省重要古植物化石产地区划及保护利用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军 李小强 +6 位作者 张海峰 郭兵 任文秀 彭措 冯备战 王玉玺 胡振波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78-592,共15页
古植物化石是地质历史时期各类植物实体或遗迹的残留。对古植物化石产地进行系统的调查和区划研究是开展古生物化石保护和利用工作的基础。在资料研究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甘肃省24处重要古植物化石产地进行了评价和区划研究。甘肃省... 古植物化石是地质历史时期各类植物实体或遗迹的残留。对古植物化石产地进行系统的调查和区划研究是开展古生物化石保护和利用工作的基础。在资料研究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甘肃省24处重要古植物化石产地进行了评价和区划研究。甘肃省古植物化石产地可划分为北山地区、祁连山——河西走廊地区、鄂尔多斯和秦岭地区4个古生物化石大区以及6个古植物化石产地集中区。根据古植物化石产地的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具体从科学性、稀有性、完整性、保存程度、可保护性5个单因素分别对24处重要古植物化石产地进行了评价。在单因素评价基础上进行了综合鉴评,共鉴评出世界级化石产地1处,国家级化石产地7处,省级化石产地16处。根据产地自然区划、行政区划等要素划分了古植物化石产地集中保护区6个。根据保护区内古植物化石产地级别及重要程度,划分出特级保护区2个,重点保护区2个和一般保护区2个。提出对重要古植物化石产地实行化石标本保护加原产地保护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植物化石 古生物 化石产地 保护利用 自然区划
下载PDF
甘肃临潭冶力关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类型及其国内对比 被引量:1
2
作者 丁晓平 刘海博 +3 位作者 段凯 辛存林 彭措 安国堡 《四川地质学报》 2019年第4期713-719,共7页
甘肃临潭冶力关国家地质公园为研究对象,按照规范将其地质遗迹划分为3大类7类13亚类。通过与国内其他地质公园对比分析,公园内具有系统完整的以赤壁幽谷为代表的丹霞地貌,紧邻河流以及半湿润的气候条件使其具有南方丹霞地貌特有的"... 甘肃临潭冶力关国家地质公园为研究对象,按照规范将其地质遗迹划分为3大类7类13亚类。通过与国内其他地质公园对比分析,公园内具有系统完整的以赤壁幽谷为代表的丹霞地貌,紧邻河流以及半湿润的气候条件使其具有南方丹霞地貌特有的"顶平、身陡、麓缓"特征,成为西北地区的高寒湿润型丹霞地貌的典型代表。冶海古滑坡体遗存特征明显,保存完整,整个滑坡过程甚至滑坡后产生的地质遗迹也非常丰富,系统性较高。形成的堰塞湖规模巨大,使得冶海成为典型的高山堰塞湖。冶木峡东峡景区及冶海景区由二叠系与石炭系地层形成岩溶地貌,岩溶作用与新构造运动、流水作用共同塑造了不同景区各具特色的岩溶景观。发育有深峡幽谷、岩溶泉、十里卧佛、溶蚀洼地等特色岩溶地貌,景观典型独特,保持自然状态,系统完整,极大地丰富了公园的地质地貌类型。这些地质遗迹组合,使公园具有很高的科普教育价值、美学观赏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地质公园 地质遗迹 冶力关 丹霞地貌 滑坡堰塞湖 岩溶地貌
下载PDF
A Large Therizinosauroid(Dinosauria:Theropoda) from the Early Cretaceous of Northwestern China 被引量:4
3
作者 LI Daqing peng cuo +4 位作者 YOU Hailu Matthew C. LAMANNA Jerald D. HARRIS Kenneth J. LACOVARA ZHANG Jianpi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4期539-549,共11页
We herein describe an associated partial postcranial skeleton of a theropod dinosaur discovered in the Lower Cretaceous Xinminpu Group of the Yujingzi Basin, in the Jiuquan area of Gausu Province, northwestern China. ... We herein describe an associated partial postcranial skeleton of a theropod dinosaur discovered in the Lower Cretaceous Xinminpu Group of the Yujingzi Basin, in the Jiuquan area of Gausu Province, northwestern China. Features of its humerus, such as strongly expanded proximal and distal ends, a well developed medial tuberosity, distal condyles expressed on the humeral cranial surface, and a hypertrophied entepicondyle, definitively establish the therizinosauroid affinities of the specimen. It differs from other therizinosauroids in having a shallow, poorly demarcated glenoid fossa with a prominent rounded and striated tumescence on the dorsomedial surface of its scapular portion, and a pubis with a strongly concave cranial margin. It represents a new taxon, Suzhousaurus megatherioides gen. et sp. nov. Cladistic analysis recovers Suzhousaurus as the sister taxon of Nothronychus mckinleyi from the mid-Cretaceous of western North America; together, they are basal members of the Therizinosauroidea, more derived than the Early Cretaceous Falcarius and Beipiaosaurus but less derived than Alxasaurus and the Therizinosauridae. Along with "Nanshiungosaurus" bohlini from possibly coeval beds in the Mazongshan area of northern-most Gansu, Suzhousaurus represents one of the largest-known Early Cretaceous therizinosauroids, demonstrating that this clade attained considerable body size early in its evolutionary histo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NOSAURIA THEROPODA Therizinosauroidea Yujingzi Basin Early Cretaceous Jiuquan area Gansu Province China
下载PDF
甘肃酒泉盆地新民堡群植物群特征及其古生态意义
4
作者 杨国林 杨帆 +3 位作者 李军 高文强 彭措 邓鹏 《甘肃高师学报》 2022年第5期13-18,共6页
对甘肃酒泉盆地新民堡群赤金堡组、下沟组和中沟组植物大化石进行研究,并结合前人对该盆地植物化石的研究资料,共统计植物化石25属46种,其中赤金堡组7属9种,下沟组7属7种,中沟组14属32种.在植物化石埋藏类型研究的基础上,重建了甘肃酒... 对甘肃酒泉盆地新民堡群赤金堡组、下沟组和中沟组植物大化石进行研究,并结合前人对该盆地植物化石的研究资料,共统计植物化石25属46种,其中赤金堡组7属9种,下沟组7属7种,中沟组14属32种.在植物化石埋藏类型研究的基础上,重建了甘肃酒泉早白垩世古植被群落,并划分为近岸湿地群落、山间低地—缓坡群落、山间高地群落、旱生群落4个群落.根据植物类群之间的比例关系、植物群的整体特征和特征分子,推断甘肃酒泉早白垩世古气候由温暖潮湿的亚热带气候向炎热干旱转变的趋势. Athrotaxites、Pseudofrenelopsis、Brachyphyllum、Equisetum植物化石的存在,表明甘肃酒泉早白垩世气候环境存在季节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植物群 酒泉盆地 早白垩世 新民堡群 古生态
下载PDF
青藏高原北缘玉门红柳峡硅化木成因及其揭示的早白垩世构造及环境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军 任文秀 +6 位作者 李通国 黄万堂 彭措 冯备战 王玉玺 杨国林 胡振波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4143-4152,共10页
位于青藏高原北缘玉门盆地红柳峡一带的硅化木化石带是高原北缘地区唯一一处集中连片分布的白垩纪硅化木化石森林带,这种古生物的集群死亡和埋藏常常伴随地球演化灾变性构造事件.首次对该区域产出的硅化木特征及其赋存层位进行了报导,... 位于青藏高原北缘玉门盆地红柳峡一带的硅化木化石带是高原北缘地区唯一一处集中连片分布的白垩纪硅化木化石森林带,这种古生物的集群死亡和埋藏常常伴随地球演化灾变性构造事件.首次对该区域产出的硅化木特征及其赋存层位进行了报导,并进一步探讨了该区白垩纪原型盆地的早期演化以及硅化木的成因过程.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北缘玉门盆地早白垩世经历了湖盆的发育、扩展和收缩3个阶段.在早白垩世早期,玉门盆地开始发育并逐渐扩展,该时期气候高温潮湿,在盆地滨湖区域生长了巨大的松柏类乔木森林带;在约102~120 Ma的早白垩世期间,随着阿尔金断裂再次复活,玉门盆地发生大规模的火山喷发,导致盆地植被大面积焚烧死亡和埋藏,最终碳化硅化形成现今集中连片分布的硅化木化石带.早白垩世以来,随着阿尔金断裂持续的左行走滑和向北东方向的扩展,玉门盆地被不断抬升并发生构造旋转,使得下沟组硅化木得以重见天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金断裂 玉门盆地 硅化木 早白垩世 古生物化石 构造地质
原文传递
甘肃窑街中侏罗世蚌壳蕨科植物研究进展及其演化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彭措 王晶菁 +3 位作者 辛存林 任文秀 王军 仵慧宁 《甘肃地质》 2018年第3期17-26,共10页
蕨类植物是一群非常古老的植物,其起源、演化及分类一直是生物学和古生物学研究的热点。蚌壳蕨科是真蕨目中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科种之一,是组成中生代植物群的重要成员,为水龙骨类的基干类群。探究地史时期蚌壳蕨科化石多样性变化、繁殖... 蕨类植物是一群非常古老的植物,其起源、演化及分类一直是生物学和古生物学研究的热点。蚌壳蕨科是真蕨目中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科种之一,是组成中生代植物群的重要成员,为水龙骨类的基干类群。探究地史时期蚌壳蕨科化石多样性变化、繁殖器官和原位孢子微细构造是了解该类植物辐射演化历史和系统发育的重要途径。甘肃窑街盆地中侏罗世蚌壳蕨科植物化石丰富,包括Coniopteris、Eboracia、Gonatosorus,约3属10种。随着近年来部分学者对该地区蚌壳蕨科植物化石逐渐深入的研究,得到了一些重要进展。以保存完好的生殖器官化石标本为基础,分别获得了Coniopteris margaretae、Coniopteris simplex、Coniopteris spectabilis、Coniopteris lanzhouensis、Coniopteris hymenophylloides等种原位孢子,并对其进行了微细构造研究,提供了认识蚌壳蕨科植物系统发育和演化重要的微观证据。窑街地区中侏罗世蚌壳蕨科植物化石均为原地埋藏,指示当时温暖潮湿的亚热带型气候。从早侏罗世到早白垩世,我国蚌壳蕨科植物不断发展,植株体增大,小羽片更为发育,形态多样,变态小羽片也逐步成型,但到早白垩世消失,出现了侏罗纪蚌壳蕨科植物不具备的间小羽片,且植株体发育最好,随后开始衰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蚌壳蕨科 植物化石 原位孢子 植物演化 甘肃窑街 中侏罗世
原文传递
甘肃宝积山盆地屈囊蕨属植物化石及其古环境意义
7
作者 杨国林 彭措 +3 位作者 李军 邓鹏 张晓琴 杨帆 《甘肃地质》 2022年第2期1-7,76,共8页
植物化石记录了丰富的古气候和古环境信息,为研究地史时期气候变迁、古环境重建提供了依据。2018年在甘肃白银宝积山盆地中侏罗统窑街组采集到了屈囊蕨属植物叶片化石。通过对当前标本的宏观形态学特征研究,将其归于山西屈囊蕨(Gonatoso... 植物化石记录了丰富的古气候和古环境信息,为研究地史时期气候变迁、古环境重建提供了依据。2018年在甘肃白银宝积山盆地中侏罗统窑街组采集到了屈囊蕨属植物叶片化石。通过对当前标本的宏观形态学特征研究,将其归于山西屈囊蕨(Gonatosorus shansiensis)。屈囊蕨属在中国发现的化石记录较少,该属化石在甘肃宝积山盆地为首次发现。现生蚌壳蕨科植物生长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推测甘肃宝积山盆在中侏罗世为温暖潮湿的环境。屈囊蕨属植物在中侏罗世的分布区为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中部,到早白垩世逐渐转移到东北地区,反应出逐渐向北推进的演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白银 宝积山盆地 中侏罗世 屈囊蕨属 古环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