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归一化模板匹配算法的动作电位检测IC
1
作者 庞勋 姚镭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共6页
针对多通道神经元动作电位(AP)信号采集硬件系统中,前端采集IC因电极阻抗、应用环境、系统功耗以及系统面积等因素而导致原始信号信噪比较低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归一化模板匹配算法的AP信号检测IC。该检测IC基于模板匹配算法,并引入信... 针对多通道神经元动作电位(AP)信号采集硬件系统中,前端采集IC因电极阻抗、应用环境、系统功耗以及系统面积等因素而导致原始信号信噪比较低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归一化模板匹配算法的AP信号检测IC。该检测IC基于模板匹配算法,并引入信号归一化以去除冗余信息。为确保芯片的实时性并降低功耗,芯片整体采用三级流水线结构,各个模块间插入门控时钟,同时可通过SPI总线配置更新其工作状态。在SMIC 180 nm数字工艺下,裸片面积为0.98 mm^(2),配置模板信息时功耗为701μW,完全工作时功耗为8.07 mW,且采用QFN48封装形式。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AP信号检测IC具有较好的抗噪性能,可用于信噪比较低的环境来降低信号传输带宽,即使在-10 dB信噪比环境下,评价模型综合性能的F1-Score仍可达到94.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作电位检测 IC设计 模板匹配算法 信号归一化 抗噪性能 检测芯片测试
下载PDF
“路径依赖”与政治动态过程——非线性模型的残差序列相关分析
2
作者 庞珣 《实证社会科学》 2016年第1期74-102,共29页
政治学实证研究中分析的对象经常表现为两分因变量,需要运用非线性模型进行分析。在非线性环境下,处理数据中序列相关问题,面临一系列方法和计算上的困难和挑战。该研究提出运用残差p阶自回归过程Probit模型来检验和充分修正序列相关问... 政治学实证研究中分析的对象经常表现为两分因变量,需要运用非线性模型进行分析。在非线性环境下,处理数据中序列相关问题,面临一系列方法和计算上的困难和挑战。该研究提出运用残差p阶自回归过程Probit模型来检验和充分修正序列相关问题,并发展模拟方法对参数进行统计估计。模型直接针对误差项的随机过程进行建模,与现有非线性时间序列模型相比,该模型是检验序列相关的更好方法,尤其适用于较小或中等规模的样本。该研究发展的模拟方法是基于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的循环模拟。除了采用常规的Gibbs和Metropolis-Hastings取样法外,该研究还创新性地引入状态空间分割方法,运用推动器对马尔可夫链在局部参数空间中进行移动,以加速模拟的收敛过程。该研究对残差项自回归阶数通过模型拟合优度和质量比较进行确定,采用SIR递推采样方案对后验分布的边际似然性进行模拟近似计算,从而计算出每一对参评模型的贝叶斯因子从而进行模型比较,对自回归阶数进行确定以确保序列相关得到充分修正。该研究将新模型和新方法应用于两个政治学研究的实例分析中,一个是关于美国众议院规则变化的时间序列分析,另一个是对国际政治经济研究中的能源安全进行动态过程追踪。这两个实例表明,序列相关在非线性环境中的分析显著影响到数据分析的质量和实证结论的可靠性,使用新的模型和方法可以对序列相关进行直接和充分的修正,并可以与现有其他时间序列分析技术进行结合,以处理政治学中路径依赖带来的强序列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回归残差 辅助粒子滤波 两分时间序列变量 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MCMC) 重要性采样重采样(SIR)
下载PDF
强紫外线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薄板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罗军鹏 庞勋 +1 位作者 郭晓菊 侯现重 《青海大学学报》 2020年第1期53-59,共7页
为了预测和防止高海拔地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料在强紫外线作用下发生老化从而影响工程正常使用和造成严重安全事故,对暴露在室外环境下极容易受到紫外线作用而发生老化的高分子聚乙烯材料进行常温强紫外线人工环境下的老化处理。老化... 为了预测和防止高海拔地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料在强紫外线作用下发生老化从而影响工程正常使用和造成严重安全事故,对暴露在室外环境下极容易受到紫外线作用而发生老化的高分子聚乙烯材料进行常温强紫外线人工环境下的老化处理。老化处理后的试样采用扫描透射电镜(EMS)分析其表面微观结构;并用拉伸试验机进行单轴拉伸,分析应力(σ)-应变(ε)曲线、拉伸强度(σb)、拉伸弹性模量(E)、断后伸长率(δn)及最大力;用ANSYS软件对不考虑温度影响下的试样进行交变荷载条件下的疲劳寿命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强紫外线老化时间增加,应力(σ)-应变(ε)曲线无明显的屈服阶段,拉伸强度、拉伸弹性模量、断后伸长率及最大力的变化是先下降然后逐步趋于稳定,而强紫外线照射时长对疲劳寿命影响不明显。该结果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薄板的工程安全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紫外线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力学性能 疲劳寿命
下载PDF
一种基于霍尔效应的三维角度传感器 被引量:2
4
作者 庞勋 郑曙东 《大学物理实验》 2019年第3期14-16,29,共4页
基于霍尔效应原理,对设计的十字轴的参考水平面X轴和相应垂直面Y轴分别加载梯度较大的非匀强磁场,进而对设置在十字轴两端X轴和Y轴霍尔元件的霍尔电压与其相应的空间位置进行定标拟合。分别得到霍尔电压与X轴和Y轴的空间角度的关系公式... 基于霍尔效应原理,对设计的十字轴的参考水平面X轴和相应垂直面Y轴分别加载梯度较大的非匀强磁场,进而对设置在十字轴两端X轴和Y轴霍尔元件的霍尔电压与其相应的空间位置进行定标拟合。分别得到霍尔电压与X轴和Y轴的空间角度的关系公式,通过编程由单片机实现霍尔电压定位空间三维角度位置。本装置在温度-55℃~150℃,X轴和Y轴轴向角为80°~139°范围内精度可靠,在工业上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尔效应 三维角度 空间角度 传感器
下载PDF
反思与重构:全球安全和全球治理的风险政治理论及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庞珣 《国际政治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41,5,共34页
“科学—技术范式”长期主导国际关系学对风险的理解,以至于风险的政治性被严重忽视。将风险等同于客观概率和预期损失,难以把握深度不确定时代中深层微妙又情感充沛的政治,也将全球安全作为“高级政治”和全球治理作为“常态政治”进... “科学—技术范式”长期主导国际关系学对风险的理解,以至于风险的政治性被严重忽视。将风险等同于客观概率和预期损失,难以把握深度不确定时代中深层微妙又情感充沛的政治,也将全球安全作为“高级政治”和全球治理作为“常态政治”进行理论和政策上的割裂,层出不穷的当今现象因此成为既有理论框架下应接不暇的经验困惑。风险并不外在于政治而是政治本身,以风险为政治概念和社会事实打开理论反思和重构的大门,不仅有助于理解风险如何重塑了当今全球政治,也能够推动学科视阈的转变、理论的反思与构建、方法的引入和创新。风险的政治性将林林总总的全球议题统一在全球治理的理论框架中,提供一种化繁为简、穿透表面的理论力量,揭示出杂乱、矛盾和碎片化的全球政治现象背后是全球风险政治的逻辑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政治 风险 全球安全 全球治理 深度不确定性 情感转向 复杂系统
原文传递
New Banks on the Block
6
作者 pang xun 《ChinAfrica》 2016年第3期38-40,共3页
THE 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AIIB),the China-initiated multilateral bank headquartered in Beijing,began operations in January,marking a milestone in the reform of the global economic governance system.Ch... THE 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AIIB),the China-initiated multilateral bank headquartered in Beijing,began operations in January,marking a milestone in the reform of the global economic governance system.China is pushing for a better global economic governance mechanism and the AIIB, the New Development Bank (NDB) of BRICS (Brazil, Russia, India, China and South Africa) and the Silk Road Fund (SRF) have been set up to this end, 展开更多
下载PDF
综合安全论:风险的反向界定和政治逻辑 被引量:15
7
作者 唐士其 庞珣 《国际政治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25,M0003,共18页
随着世界进入高度不确定时代和全球风险时代,安全在概念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有以威胁为对立物的安全理解,将军事视为安全的最后保障同时也是安全的终极威胁,对不断涌现的非军事安全挑战或进行军事化理解或排除在安全研究范畴之外,严... 随着世界进入高度不确定时代和全球风险时代,安全在概念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有以威胁为对立物的安全理解,将军事视为安全的最后保障同时也是安全的终极威胁,对不断涌现的非军事安全挑战或进行军事化理解或排除在安全研究范畴之外,严重阻碍了安全的学术和政策研究。以风险反向界定的综合安全,将安全目标与军事手段相分离,强调安全问题中不确定性的深刻复杂和多元主体的互动,弥合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之间的人为割裂,将前者的权力政治逻辑和后者的利益政治逻辑统一于综合安全的风险政治逻辑。以威胁为对立物的安全是自上而下的“供给侧”安全,而综合安全是自下而上的“需求侧”安全,两种不同安全的要素在逻辑顺序和排列结构上具有显著差异,贯穿于安全问题形成和发展的整个过程。克服传统安全困境和应对新安全挑战,亟需厘清综合安全要素结构关系、形成系统分析框架,从而为应对不确定性的世界和构建综合安全提供新思路和开辟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安全研究 综合安全 风险 威胁 安全困境 安全要素
原文传递
基于海量事件数据的中美关系分析——对等反应、政策惯性及第三方因素 被引量:27
8
作者 庞珣 刘子夜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3-79,157-158,共28页
中美关系的合作前景及其影响因素引发了激烈的学术和政策争论。本文运用全球事件、语言与语调数据库(GDELT),对中美1979—2017年的每日事件共计约四百万条记录进行系统性分析,探寻影响中美互动的三类广受关注的因素——对等反应、政策... 中美关系的合作前景及其影响因素引发了激烈的学术和政策争论。本文运用全球事件、语言与语调数据库(GDELT),对中美1979—2017年的每日事件共计约四百万条记录进行系统性分析,探寻影响中美互动的三类广受关注的因素——对等反应、政策惯性和第三方(俄罗斯)的作用。运用时间序列分析中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可发现美国对华行为的政策惯性力压对等反应和俄罗斯因素,具有强烈的内在逻辑性,而中国对美行为中的三种因素作用较为平均。中美之间的对等反应模式在冷战结束后即稳定存在,但这一模式呈现出“有限性”和“不对称”的特征。此外,后冷战时代的中美俄三边关系呈现出“权力制衡”的战略三角特征,俄罗斯因素在中国处理中美关系时的影响尤为显著,并自1999年以后形成了中俄对美行动的协调机制。但是,与美对抗均非中俄两国的长期战略目标而是短期策略选择,加之中俄之间并无稳定的对等反应机制,中俄两国的对美协调机制升级为中俄结盟缺乏战略基础和可操作性。这些发现有助于厘清当前关于中美合作与竞争关系的重大理论争论,为评估各种关于中美关系的政策建议提供了实证基础。本文作为大国关系的大数据研究尝试,也显示了大数据国际关系研究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关系 对等反应 战略三角 事件数据 多元时间序列
原文传递
国际金融的“赫希曼效应” 被引量:15
9
作者 庞珣 陈冲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2-155,160,共25页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引发对全球治理体系的深入反思和创新尝试,加速了国际关系中的权力转移和结构变迁。中央银行间双边货币互换协定体系从危机中脱颖而出并迅速生长。中国以包容的态度和积极的行动一跃成为双边货币互换协定全球网络的中...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引发对全球治理体系的深入反思和创新尝试,加速了国际关系中的权力转移和结构变迁。中央银行间双边货币互换协定体系从危机中脱颖而出并迅速生长。中国以包容的态度和积极的行动一跃成为双边货币互换协定全球网络的中心,在国内外广泛引发有关国际金融纽带如何塑造国际关系的理论思考和政策探寻。聚焦于中国货币互换协定的国际政治影响,作者根据协定在相互依存和风险信息两个维度上的不对称性特质,重新审视关于国际经济关系会带来外交立场接近的“赫希曼效应”,强调互换协定的塑造性权力以及信号传递实践开启的认同塑造和互信构建进程。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作者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实证探索。回归分析运用混合效应模型对191个国家在2009—2018年的数据进行假设检验,在普遍性上支持了中国货币互换协定会产生“赫希曼效应”。作者以阿根廷为案例进行的定性研究,使用合成控制法提高案例研究在比较分析上的客观性和因果分析上的严密性,追踪和解释了“赫希曼效应”在方向和程度上的动态变化。这些分析深化了关于经济相互依存如何塑造国家关系的理论思考,也有助于从国际关系视角来理解人民币国际化的政策、进程和影响。合成控制法将定量方法服务于质性研究,是一种富有前景的个案研究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外交 央行货币互换协定 赫希曼效应 合成控制法 金融全球治理
原文传递
避免“下不该下的结论”——社会科学研究中的识别与信度 被引量:2
10
作者 庞珣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 CSSCI 2021年第3期62-71,158,共11页
识别(identification)是在理论假定基础上将实证信息与研究对象进行独一无二的映射,是社会科学实证研究的基本任务和核心工作。社会科学正经历着两大变革,即数据革命(the Data Revolution)和识别革命(the Identification Revolution)。... 识别(identification)是在理论假定基础上将实证信息与研究对象进行独一无二的映射,是社会科学实证研究的基本任务和核心工作。社会科学正经历着两大变革,即数据革命(the Data Revolution)和识别革命(the Identification Revolution)。在数据革命似乎变一切"不可能"为"可能"时,识别革命却怀疑这些"可能性"的信度(credibility),诘问研究"变为可能"的代价,强调理论假定的清晰度(cleanness)和透明度(transparency),要求建立严格信度标准下的"设计驱动型"实证研究范式。在识别革命尚待推进的一些领域,大数据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伴随着研究缺乏信度、理论与实证脱节、过度量化等问题的凸显。强化识别意识和识别策略设计,提高实证研究的信度、连接理论和实证并恰当适度地使用数据及技术,对于大数据时代的社会科学发展具有迫切而深远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识别革命 信度 设计驱动型研究 大数据 经验主义
原文传递
非洲恐怖袭击时空规律的大数据分析——基于GIS技术和分离总体持续期模型 被引量:12
11
作者 陈冲 庞珣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1-154,I0005,共35页
大数据及其分析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国际关系研究的发展,使得传统国际关系研究无法完成的任务变为可能。恐怖主义是当今全球治理中重大而棘手的问题,也是国际关系领域长期关注的议题。本文运用海量事件数据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 大数据及其分析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国际关系研究的发展,使得传统国际关系研究无法完成的任务变为可能。恐怖主义是当今全球治理中重大而棘手的问题,也是国际关系领域长期关注的议题。本文运用海量事件数据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将恐怖袭击的地理单元细粒化到以0.5×0.5经纬度作为分辨率的时空网格,寻找微观分析单元上恐怖袭击的时空规律,并运用分离总体持续期模型对恐怖袭击风险的空间分布和发生时机进行解释和预测。通过对非洲10674个时空网格在1994-2013年间恐怖袭击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本文对非洲恐怖袭击发生时机进行精准捕捉,对恐袭地点进行细粒化定位,并对恐袭地理分布进行"疫区"与"免疫区"区分,不但深化了对恐怖主义的认识,而且提高了恐袭预测的精度和实际应用价值。本文的研究尝试表明,在大数据时代进行国际关系研究,不仅要充分利用海量数据提供的前所未有的丰富信息,更要选择和运用恰当的统计技术对复杂时空相关性进行细粒度分析,从而形成有效的创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恐怖主义 非洲 地理信息系统 时空网格 国际关系研究 事件数据
原文传递
全球价值链中的结构性权力与国际格局演变 被引量:87
12
作者 庞珣 何晴倩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6-46,204,205,共23页
全球价值链的增加值深层结构产生了结构性权力,其分布情况和变化趋势从经济层面映射出国际格局的重要特征和演进态势。基于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跨国投入产出表数据对结构性权力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发现全球价值链呈现出国际格局的“... 全球价值链的增加值深层结构产生了结构性权力,其分布情况和变化趋势从经济层面映射出国际格局的重要特征和演进态势。基于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跨国投入产出表数据对结构性权力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发现全球价值链呈现出国际格局的“多极”特征和“多极化”趋势,表现为结构性权力在主要大国之间较为分散,中国的迅速崛起和德国的稳固领先凸显了美国霸权的持续衰落。国际格局的总体式样和变化可以概括为“中心-边缘”的高度等级分化和“东升西降”的格局走势,体系边缘国家被进一步边缘化的趋势值得特别关注。面对当前地缘政治回归和民粹主义泛起等全球性挑战,将结构性权力用作塑造结构和扩展可能性边界的积极力量,同时防止将其用作国家间对抗的新武器,对于稳定国际体系和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性权力 国际格局 全球价值链 增加值
原文传递
The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Significance of Chinese and US Foreign Aid: As Seen in United Nations General Assembly Voting 被引量:1
13
作者 pang xun Wang Shuai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18年第1期5-33,共29页
The effect of China's rapid development on Sino-US relations and the existing international order is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issue in current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research. We use empirical research methods to ex... The effect of China's rapid development on Sino-US relations and the existing international order is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issue in current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research. We use empirical research methods to explore whether and how China has influenced the results of US "vote-buying" in the United Nations General Assembly (UNGA) through foreign aid. We find that through the mechanisms of foreign policy preferences, vulnerability and credibility, Chinese foreign aid has decreased US manipulation of UNGA voting. However, this is not a subjective strategic choice on China's part but the objective result of Chinese economic development. Taking the game of Sino-US foreign aid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s the entry point and squarely facing the structural contradictions and competition that exist between China and the US will help us understand not only the problems and obstacles China will encounter on its future developmental path, but also the necessity and difficulty of risk control in Sino-US rel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reign aid UNGA voting Sino-US relations structural competition strategiccompeti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