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临床教学改革
1
作者 裴可 陶伟伟 +2 位作者 李运伦 武继彪 马勇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6期27-29,共3页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是我国高校的特色医学课程,旨在培养适应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突出,能在各级医疗机构从事临床工作的应用型中西医结合内科医学人才。而在教学研究中,作者发现目前教学存在不足之处,提出调...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是我国高校的特色医学课程,旨在培养适应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突出,能在各级医疗机构从事临床工作的应用型中西医结合内科医学人才。而在教学研究中,作者发现目前教学存在不足之处,提出调整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的授课方案,注重中西医知识的融会贯通;开展中西医结合临床技能实践培训,加强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提升学生学习素质的措施,以求稳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 授课方案 临床技能实训 网络教学手段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哈蟆油酶解物激活MAPK/ERK信号凋亡途径修复皮质酮诱导HT-22细胞损伤作用
2
作者 李唯嘉 马超 +3 位作者 刘萌萌 裴科 林喆 律广富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3-52,共10页
为研究哈蟆油(Oviductus Ranae,OR)对海马神经元细胞保护作用机制,该研究通过皮质酮(Corticosterone,CORT)诱导HT-22细胞损伤模型探究哈蟆油酶解物对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HT-22)细胞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采用CORT与HT-22细... 为研究哈蟆油(Oviductus Ranae,OR)对海马神经元细胞保护作用机制,该研究通过皮质酮(Corticosterone,CORT)诱导HT-22细胞损伤模型探究哈蟆油酶解物对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HT-22)细胞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采用CORT与HT-22细胞共同培养建立HT-22细胞损伤模型,给予哈蟆油酶解物再次孵育,将ERK信号通路抑制剂PD98059加入HT-22细胞中。采用MTT法、Hochest 33258染色、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技术检测HT-22细胞凋亡情况和相关蛋白表达以及MAPK/ERK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结果显示高水平CORT能够诱导HT-22细胞损伤,哈蟆油酶解物能够使CORT诱导的HT-22细胞活力提升62.5%~87.5%,凋亡比例降低50%~70%。哈蟆油酶解物能够上调BCL-2、P-ERK1/2蛋白表达,同时下调BAX、Caspase-3、Caspase-9的蛋白表达。上述结果表明,高水平CORT是通过抑制MAPK/ERK信号通路促进凋亡的发生从而诱导HT-22细胞损伤,哈蟆油酶解物能够通过激活MAPK/ERK信号通路调节BLC-2、BAX、Caspase-3、Caspase-9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进而抑制凋亡的发生减轻神经元损伤,该作用机制为哈蟆油发挥抗抑郁作用的关键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蟆油酶解物 MAPK/ERK 凋亡 HT-22细胞
下载PDF
卡瑞利珠单抗治疗食管癌患者引起的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内皮增生症的真实世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裴克 刘彩虹 +3 位作者 肖淑娜 赵宏巧 于丽婷 张婉衡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CAS 2023年第7期86-92,共7页
目的:评估卡瑞利珠单抗在食管癌患者中的疗效与发生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症(RCCEP)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1月1日~2022年4月30日在本院使用卡瑞利珠单抗治疗的食管癌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发生RCCEP的情况,采用Kaplan-M... 目的:评估卡瑞利珠单抗在食管癌患者中的疗效与发生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症(RCCEP)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1月1日~2022年4月30日在本院使用卡瑞利珠单抗治疗的食管癌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发生RCCEP的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生存曲线,通过对数秩检验进行单变量分析。结果:在95例使用卡瑞利珠单抗治疗的食管癌患者中,RCCEP的发生率为64.2%(61/95);RCCEP为1级者55例(57.9%)、2级5例(5.3%)、3级1例(1.1%)。发生RCCEP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23.1个月,未发生RCCEP的患者中位PFS为18.8个月。发生RCCEP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OS)为35.7个月,未发生RCCEP的患者中位OS为18.7个月。结论:本研究中食管癌患者的RCCEP发病率与PFS和OS之间存在正相关性(P<0.05)。发生RCCEP的食管癌患者(ECOG≤1)的OS和PFS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瑞利珠单抗 食管癌 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症 真实世界研究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下载PDF
抑郁症中医证候之实验动物模型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黄晓巍 马超 +5 位作者 律广富 裴科 刘金龙 林贺 王雨辰 林喆 《环球中医药》 CAS 2023年第2期354-359,共6页
本文总结了啮齿类动物、非人灵长类动物、树鼩、斑马鱼、果蝇等5种目前抑郁症模型常用实验动物的优势及适用研究条件,并综述了上述实验动物抑郁症模型的制备方法,以便了解现代抑郁症模型制备方法的发展现状。同时对肾阳虚型、肾阴虚型... 本文总结了啮齿类动物、非人灵长类动物、树鼩、斑马鱼、果蝇等5种目前抑郁症模型常用实验动物的优势及适用研究条件,并综述了上述实验动物抑郁症模型的制备方法,以便了解现代抑郁症模型制备方法的发展现状。同时对肾阳虚型、肾阴虚型、肝肾阳虚型、肝郁气滞与肝郁脾虚型抑郁症模型等5种现存的抑郁症中医证候模型制备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分析总结了现有抑郁症中医证候模型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为选择符合中医药理论的实验动物动物模型提供文献参考,也为进一步改良与建立更加符合中医证候的抑郁症模型以及建立更加成熟的评价指标做铺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证候 实验动物 模型 造模方法 评价方法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培养阴性组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影响因素及耐药性分析
5
作者 郭佳音 梁素忍 +1 位作者 裴克 常洁 《中国医学工程》 2023年第12期8-12,共5页
目的 探讨培养阴性组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DAP)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其耐药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腹膜透析中心2017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PDAP患者148例,均进行病原学培养,依据病原学培养结果,分为培养阴性... 目的 探讨培养阴性组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DAP)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其耐药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腹膜透析中心2017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PDAP患者148例,均进行病原学培养,依据病原学培养结果,分为培养阴性组(n=59)和培养阳性组(n=89),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病原菌及耐药性结果。结果 培养阴性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低于培养阳性组,发病至就诊时间长于培养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阳性菌种89株,其中革兰氏阳性菌58株,革兰氏阴性菌27株,混合感染2株,真菌感染2株。革兰氏阳性菌中占比最高为表皮葡萄球菌26株,占29.21%,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6株,占6.74%,革兰氏阴性菌中占比最高为大肠埃希菌10株,占11.24%,其次是肺炎克雷伯菌5株,占5.62%。革兰氏阳性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最高(89.47%),其次是苯唑西林,占78.79%,依次是红霉素,占65.79%,革兰氏阳性菌对替加环素及利奈唑胺无耐药性,耐药率均为0.00%。革兰氏阴性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69.23%),其次是氨苄西林/舒巴坦,占46.67%,依次是呋喃妥因,占42.86%,革兰氏阴性菌对头孢派酮/舒巴坦、头孢替坦、阿米卡星及美罗培南无耐药性,耐药率均为0.00%。结论 革兰氏阳性菌仍是PDAP患者的主要致病菌,培养阴性组PDAP患者若初始治疗效果不佳时,可更换方案为利奈唑胺/替加环素联合阿米卡星/美罗培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炎 腹膜透析 影响因素试验 耐药性 病原学 革兰氏阳性菌 革兰氏阴性菌
下载PDF
润目灵护眼液治疗苯扎氯铵诱导的干眼症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宋健涛 刘鑫 +6 位作者 祁兴华 张巧 陈忆菁 朱慧 裴科 段煜 蔡皓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0-78,共9页
目的探究润目灵护眼液经超声雾化机雾化后对过度蒸发性干眼症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16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原方组和考察组,每组4只,采用苯扎氯铵滴眼法诱导过度蒸发性兔干眼症模型,经超声雾化机给予润目灵护眼... 目的探究润目灵护眼液经超声雾化机雾化后对过度蒸发性干眼症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16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原方组和考察组,每组4只,采用苯扎氯铵滴眼法诱导过度蒸发性兔干眼症模型,经超声雾化机给予润目灵护眼液,通过检测兔眼泪液的分泌量、泪膜的破裂时间和角膜的荧光染色,以评价润目灵组方对兔干眼症模型的干预作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兔眼结膜黏蛋白-5亚型AC(MUC5AC)的表达情况;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兔眼角膜和结膜的病理情况;ELISA法检测兔眼泪腺和房水中TNF-α和IL-6的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兔眼角膜中JNK/P38通路以及MMP-9和MUC5AC蛋白的表达水平,以评价润目灵护眼液对兔干眼症模型的治疗作用。结果经HPLC测定,原方组中绿原酸、金丝桃苷、木犀草苷的浓度分别为0.12363、0.01725、0.09583 mg·mL^(-1)。通过优化提取工艺,考察组中绿原酸、金丝桃苷、木犀草苷的含量显著提升,浓度分别为0.22518、0.04211、0.18310 mg·mL^(-1)。与模型组相比,原方组与考察组兔眼泪液的分泌量增加(P<0.05),兔眼泪膜的稳定性增强(P<0.05),且考察组泪液分泌量高于原方组(P<0.05);与模型组相比,原方组与考察组兔眼结膜中的MUC5AC表达水平升高(P<0.05),且考察组中被MUC5AC抗体染色的结膜细胞多于原方组(P<0.05);与模型组相比,原方组与考察组中兔眼角膜及结膜中的上皮细胞得到修复,兔眼泪腺和房水中的炎症因子含量降低(P<0.01),且考察组房水中IL-6的表达水平低于原方组(P<0.05);与模型组相比,原方组与考察组兔眼角膜中的JNK/P38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P<0.01)、MUC5AC表达水平升高(P<0.05,P<0.01)以及MMP-9表达水平降低(P<0.05,P<0.01)。同时,与原方组相比,考察组兔眼角膜中的P-P38/P38、P-P65/P65、MMP-9以及MUC5AC的改善效果更加明显(P<0.05)。结论干眼症的发病机制可能与炎症通路具有相关性,其中润目灵方中含有的金丝桃苷、木犀草苷以及绿原酸等成分可以增加兔眼泪液的分泌量,维持泪膜的稳定性,并有效改善眼表的损伤和抑制眼表炎症的表达,从而达到治疗干眼症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症 润目灵护眼液 炎症反应 黏蛋白 炎症细胞因子
下载PDF
透射电子显微镜原位低温高频信号样品杆的研制
7
作者 裴科 张瑞轩 +2 位作者 杨利廷 赵雪冰 车仁超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25-329,共5页
透射电子显微镜原位测试技术是未来电子显微学发展的聚焦方向,尤其是多种原位条件复合的特种样品杆,是目前科学研究急需的重要设备。本文简述了原位低温高频脉冲信号样品杆的设计方案,通过样品杆和芯片设计,实现样品在低温、电流、磁场... 透射电子显微镜原位测试技术是未来电子显微学发展的聚焦方向,尤其是多种原位条件复合的特种样品杆,是目前科学研究急需的重要设备。本文简述了原位低温高频脉冲信号样品杆的设计方案,通过样品杆和芯片设计,实现样品在低温、电流、磁场和高频脉冲信号作用下的原位测试,可以实现100~300 K的连续变温,实现10 MHz~2 GHz高频脉冲信号的通入,可对微纳尺度功能材料在多种物理场作用下的结构与性质变化进行深入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射电子显微镜 原位样品杆 高频脉冲信号 芯片设计
下载PDF
基于生成模型的地磁室内高精度定位算法研究
8
作者 马帅 裴科 +5 位作者 祁华艳 李航 曹雯 王洪梅 熊海良 李世银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11-222,共12页
针对目前构建精细的地磁指纹库需要耗费大量人力成本的瓶颈,提出了条件变分自动编码器和条件对抗生成网络2种生成模型,能够在收集少量数据样本的基础上,对给定位置进行伪标签指纹的生成。同时,针对单点地磁指纹定位精度低的问题,设计了... 针对目前构建精细的地磁指纹库需要耗费大量人力成本的瓶颈,提出了条件变分自动编码器和条件对抗生成网络2种生成模型,能够在收集少量数据样本的基础上,对给定位置进行伪标签指纹的生成。同时,针对单点地磁指纹定位精度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卷积神经网络-门控循环单元的地磁序列定位算法,能够有效利用指纹的空间和时间特性,实现精准定位。此外,还设计并搭建了实时、便携的移动端数据采集和定位系统。通过实际测试表明,利用所提模型可有效构建可用的地磁指纹库,所提算法平均误差可达0.16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地磁定位 生成模型 地磁序列
下载PDF
乙炔催花对观赏凤梨糖代谢的影响
9
作者 张超 李彤妤 +1 位作者 裴珂 段九菊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478-2484,共7页
为探讨乙炔催花诱导观赏凤梨花芽分化的生理机制,以观赏凤梨丹尼斯为试验材料,研究乙炔催花后,从营养生长到生殖生长转变过程中,茎尖生长点和叶片中糖含量及其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乙炔催花处理后,观赏凤梨花序原基分化期和... 为探讨乙炔催花诱导观赏凤梨花芽分化的生理机制,以观赏凤梨丹尼斯为试验材料,研究乙炔催花后,从营养生长到生殖生长转变过程中,茎尖生长点和叶片中糖含量及其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乙炔催花处理后,观赏凤梨花序原基分化期和花原基分化期生长点和叶片中淀粉、蔗糖、可溶性总糖大量积累,且生长点中的积累幅度大于叶片;进入器官分化期后,三种糖含量逐渐下降至对照水平。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与蔗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α-淀粉酶活性与淀粉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这两个酶是观赏凤梨花芽分化糖代谢的关键酶。综上所述,淀粉、可溶性总糖、蔗糖在观赏凤梨花芽分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乙炔催花促进了糖类物质的积累,进而影响花芽分化,这种影响在花序原基分化期和花原基分化期变化最为剧烈。本研究结果可为生产上观赏凤梨开花前后肥料的科学施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赏凤梨 乙炔催花 花芽分化 糖代谢
下载PDF
中药学硕士研究生职业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10
作者 高首勤 罗虹 +2 位作者 裴科 王艳 王颖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16期179-182,共4页
中医药人才的培养质量在健康中国发展中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中医药高等院校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与就业面临新的发展与挑战。中药学硕士研究生职业选择是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面对的问题。文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究了影响中药学硕士研究... 中医药人才的培养质量在健康中国发展中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中医药高等院校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与就业面临新的发展与挑战。中药学硕士研究生职业选择是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面对的问题。文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究了影响中药学硕士研究生职业选择的相关因素,得出“学生学位类型”“读研动机”“读研期间是否遭受严重打击”“未来希望就业的城市”与硕士研究生职业选择显著相关,提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提高就业率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学硕士 职业选择 硕士研究生
下载PDF
基于UHPLC-QqQ-MS的四逆散水提液中16种主要化学成分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周佳 蔡皓 +5 位作者 段煜 裴科 徐洋洋 刘静 钮敏洁 张雅婷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5-89,共5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四逆散水提液中16种化学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应用UHPLC-QqQ-MS技术,采用负离子模式进行扫描,以MRM配对离子方式进行定量。结果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B2、柴胡皂苷C、柴胡皂苷D、橙皮素、儿茶素、甘草苷、甘草酸、甘草素...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四逆散水提液中16种化学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应用UHPLC-QqQ-MS技术,采用负离子模式进行扫描,以MRM配对离子方式进行定量。结果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B2、柴胡皂苷C、柴胡皂苷D、橙皮素、儿茶素、甘草苷、甘草酸、甘草素、绿原酸、没食子酸、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异甘草素、异绿原酸A、橙皮苷在负离子模式下响应良好。结论本实验所建立的同时测定四逆散水提液中16种化学成分含量的分析方法专属性强、快速、灵敏且准确可靠,在完成含量测定的同时又可以准确给出化合物质量数信息,从而达到成分鉴别的效果,该方法可以为四逆散水提液的全面质量控制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HPLC-QqQ-MS 四逆散水提液 含量测定 化学成分
下载PDF
GC-MS结合AMDIS和保留指数法分析白术芍药散及其组方饮片中挥发油的组成 被引量:4
12
作者 徐洋洋 蔡皓 +4 位作者 段煜 裴科 范恺磊 谢莉 曹岗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09-415,共7页
目的研究白术芍药散各组方饮片组成复方前后挥发油的组成成分变化。方法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白术芍药散及其组方饮片(炒白术、炒白芍、炒陈皮、防风)中的挥发油,经GC-MS测定得到总离子流图谱,利用自动质谱退卷积定性系统(AMDIS)和保留... 目的研究白术芍药散各组方饮片组成复方前后挥发油的组成成分变化。方法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白术芍药散及其组方饮片(炒白术、炒白芍、炒陈皮、防风)中的挥发油,经GC-MS测定得到总离子流图谱,利用自动质谱退卷积定性系统(AMDIS)和保留指数(RI)对检测结果进行定性分析,应用峰面积归一法计算各化合物的相对含量。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白术芍药散的挥发油主要来源于炒白术、炒陈皮和防风,组方饮片经配伍后,其挥发油的成分与比例发生明显变化。结论该研究可为白术芍药散组方的物质基础和配伍机理的挖掘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芍药散 挥发油 配伍 GC-MS AMDIS 保留指数
下载PDF
四逆散及醋炙品组方含药血清对CORT致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静 蔡皓 +5 位作者 段煜 裴科 周佳 张雅婷 莫子晴 钮敏洁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39-345,共7页
目的探讨四逆散(SNS)及醋炙品组方四逆散(VPSNS)含药血清对皮质酮(CORT)致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抗抑郁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MTT和形态观察法,确立模型的建立是否成功;经培养后的细胞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CORT组、SNS血清组、VP... 目的探讨四逆散(SNS)及醋炙品组方四逆散(VPSNS)含药血清对皮质酮(CORT)致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抗抑郁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MTT和形态观察法,确立模型的建立是否成功;经培养后的细胞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CORT组、SNS血清组、VPSNS血清组,采用ELISA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多巴胺(DA)、5-羟色胺(5-H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采用微板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Western blot和qPCR法检测细胞中BDNF、ERK和CREB蛋白和基因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20%VPSNS血清组与20%SNS血清组均能显著提高DA、5-HT含量和SOD活力,以及BDNF、ERK和CREB蛋白和基因表达(P<0.05),并均能降低TNF-α、IL-1β和LDH含量以及细胞凋亡率(P<0.05)。与20%SNS血清组相比,20%VPSNS血清组对CORT致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更佳(P<0.05)。结论BDNF-ERK-CREB通路可能参与了SNS和VPSNS对CORT致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且VPSNS的保护作用优于S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逆散 炮制 皮质酮 PC12细胞 抗抑郁
下载PDF
基于癌毒理论探讨攻毒类中药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4
作者 郑文利 李慧杰 +1 位作者 裴可 齐元富 《中医药信息》 2019年第4期98-102,共5页
癌毒是导致恶性肿瘤发生、转移和预后的重要致病机理,贯穿于恶性肿瘤发生的各个环节,是恶性肿瘤治疗过程中需要处理的关键问题。癌毒理论是各家综合恶性肿瘤发生的病因、病机及症状等若干因素而形成的系统理论,主张恶性肿瘤的形成以癌... 癌毒是导致恶性肿瘤发生、转移和预后的重要致病机理,贯穿于恶性肿瘤发生的各个环节,是恶性肿瘤治疗过程中需要处理的关键问题。癌毒理论是各家综合恶性肿瘤发生的病因、病机及症状等若干因素而形成的系统理论,主张恶性肿瘤的形成以癌毒为患,兼加他邪。攻毒治法则是基于癌毒理论而采取的肿瘤常用治法之一,即是采用攻毒类中药,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破血消瘕、豁痰开瘀、软坚散结、消积导滞、通里攻下、祛腐蚀疮和拔毒生肌等法治疗恶性肿瘤。通过举隅常用相关攻毒类中药,探讨其在多种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内服及外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毒 攻毒治法 攻毒类中药 内服外用 恶性肿瘤 用药思路
下载PDF
多聚磷酸SBS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低温流变特性及本构关系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岚 裴珂 李超 《建筑材料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42-850,共9页
基于小梁弯曲蠕变试验和直接拉伸应力松弛试验,采用蠕变速率、松弛时间、松弛模量等流变学指标,对比分析了在不同低温条件下,多聚磷酸(PPA)-SBS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和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流变特性,同时结合损伤力学和黏弹性力学理论... 基于小梁弯曲蠕变试验和直接拉伸应力松弛试验,采用蠕变速率、松弛时间、松弛模量等流变学指标,对比分析了在不同低温条件下,多聚磷酸(PPA)-SBS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和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流变特性,同时结合损伤力学和黏弹性力学理论,建立了蠕变损伤模型与六单元广义Maxwell应力松弛模型.结果表明:不同低温条件下,PPA-SBS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进入蠕变稳定期的时间早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其累积变形量和蠕变速率均大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以Burgers模型为基础,结合损伤力学建立的蠕变损伤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蠕变损伤3阶段的变形特性;10℃时2种沥青混合料的应力松弛能力几乎相同,而0、-10、-20℃时PPA-SBS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应力松弛能力要优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且温度越低效果越明显;采用六单元广义Maxwell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低温条件下的沥青混合料应力松弛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聚磷酸SBS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 低温流变特性 小梁弯曲蠕变试验 直接拉伸应力松弛试验 本构模型
下载PDF
金黄散外用治疗恶性肿瘤体表破溃创面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16
作者 裴可 甘东浩 +2 位作者 洪艺根 李慧杰 齐元富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87-89,共3页
目的:观察金黄散治疗恶性肿瘤体表溃破创面的疗效,为中医肿瘤外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60例恶性肿瘤体表破溃创面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中两组各脱落1例,实际观察病例58例,对照组(29例)单纯清创消毒,治疗组(29例)在清创消毒的基础上... 目的:观察金黄散治疗恶性肿瘤体表溃破创面的疗效,为中医肿瘤外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60例恶性肿瘤体表破溃创面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中两组各脱落1例,实际观察病例58例,对照组(29例)单纯清创消毒,治疗组(29例)在清创消毒的基础上外敷金黄散,隔日换药一次,疗程2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破溃创面、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后破溃创面明显缩小,疼痛评分较低,生活质量评分较高,临床有效率较高(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金黄散能促进患者破溃创面愈合,减轻患者疼痛,改善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散 纳米雄黄 临床疗效
下载PDF
Analysis of Chemical Modification Mechanism and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Polyphosphoric Acid Modified Asphalt
17
作者 王岚 pei ke 李超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2022年第5期876-884,共9页
In order to study the chemical modification mechanism and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polyphosphoric acid (PPA)-modified asphalt,asphalt modified with different PPA conten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four-component test,ato... In order to study the chemical modification mechanism and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polyphosphoric acid (PPA)-modified asphalt,asphalt modified with different PPA conten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four-component test,atomic force microscopy (AFM) and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In the test,changes in asphalt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colloidal structure were analyzed for different PPA contents,and infrared spectra were fitted with a Gaussian function.The reaction mechanism of PPA and matrix asphalt was also discussed.Based on dynamic shear rheometer (DSR) test and bending beam rheometer (BBR) test,rheological index G~*/sinδ and S/m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modification effect of PPA on asphalt.The results show that,with an increase in PPA content,both large and small honeycomb structures increased in the three-dimensional topography seen in the atomic force microscope (AFM).In a certain space range,some of the micelles in the asphalt are connected each other to form interlocking skeleton structures,and locally form dense spatial network structures.The added PPA does not chemically react with the functional groups in the functional-group area of the infrared spectra (3 100-2 750 cm^(-1),1 800-1 330 cm^(-1)),and the structure is very stable.However,there is an obvious new absorption peak below 1 330 cm^(-1) in the fingerprint area,that is,the chemical reaction between PPA and the matrix asphalt generates a new compound,inorganic phosphate.Infrared spectra of PPA-modified asphalt with different contents were fitted by a Gaussian function,which makes up for the limitation that the absorption intensity information of each superimposed functional group cannot be obtained directly from the original infrared spectra.Results of this qualitative analysis were further verified by quantitative analysis.The addition of PPA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high and low-temperature performance of asphalt,and the lower the temperature is in the negative temperature zone,the more obvious the improvement is.When PPA content is more than 1%,the improvement of asphalt low-temperature performance is not obvio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phosphoric acid-modified asphalt dynamic shear rheometer(DSR)test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 chemical properties
下载PDF
白芍硫磺熏蒸后四物汤对大鼠尿液中内源性代谢产物的影响研究
18
作者 方新华 吴鑫 +3 位作者 裴科 蔡皓 吴敏 曹岗 《新中医》 CAS 2022年第22期1-7,共7页
目的:观察白芍硫磺熏蒸后四物汤对大鼠尿液中内源性代谢产物的影响。方法:将80只SPF级SD大鼠分为空白组、未经硫磺熏蒸白芍四物汤组、经硫磺熏蒸白芍四物汤组及四药全经硫磺熏蒸四物汤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含未经硫磺熏蒸白芍四物汤... 目的:观察白芍硫磺熏蒸后四物汤对大鼠尿液中内源性代谢产物的影响。方法:将80只SPF级SD大鼠分为空白组、未经硫磺熏蒸白芍四物汤组、经硫磺熏蒸白芍四物汤组及四药全经硫磺熏蒸四物汤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含未经硫磺熏蒸白芍四物汤组给予含未经硫磺熏蒸白芍四物汤提取液,含经硫磺熏蒸白芍四物汤组给予含硫磺熏蒸白芍四物汤提取液,四药全经硫磺熏蒸四物汤组给予含经硫磺熏蒸四药的四物汤提取液,空白组给予等量蒸馏水,剂量为34.15 g/kg (生药量),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14周。收集4组大鼠第6、8、10、12、14周的尿液,进行色谱及质谱分析,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多元统计。结果:4组大鼠的尿液样品从第6周开始分离,第8周和第10周时分离最明显,第12周和第14周在得分图上的位置趋于稳定。根据4组在正、负离子模式下的PCA得分图及载荷图,初步鉴定出13个内源性代谢标志物,主要参与了15条代谢通路,其中4条代谢通路的影响值大于0.1,即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生物合成通路,二羧酸代谢通路,戊糖和葡萄糖醛酸酯代谢通路和酪氨酸代谢通路。结论:白芍硫磺熏蒸后四物汤造成的肾毒性可能通过对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生物合成通路,二羧酸代谢通路,戊糖和葡萄糖醛酸酯代谢通路和酪氨酸代谢通路的影响而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芍 四物汤 硫磺熏蒸 大鼠 尿液 内源性代谢产物 肾毒性
下载PDF
柴胡和白芍醋炙前后组方对四逆散中5种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莫子晴 蔡皓 +4 位作者 段煜 裴科 刘静 张雅婷 钮敏洁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216-3221,共6页
目的建立双波长HPLC法探究柴胡和白芍醋炙前后组方对经方四逆散中5种成分含有量的影响。方法样品70%甲醇溶液的分析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4.4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mL/min;柱温40℃;检测波长210 ... 目的建立双波长HPLC法探究柴胡和白芍醋炙前后组方对经方四逆散中5种成分含有量的影响。方法样品70%甲醇溶液的分析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4.4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mL/min;柱温40℃;检测波长210 nm(柴胡皂苷D)和240 nm(柴胡皂苷B2、芍药苷、甘草苷、橙皮素)。结果四逆散及醋炙品组方四逆散中的柴胡皂苷D、柴胡皂苷B2、芍药苷、甘草苷、橙皮素分别在6.83~1 334、2.12~828、1.044~1 088、1.158~1 206、1.079~1 124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四逆散中柴胡皂苷D、芍药苷、甘草苷、橙皮素的平均加样回收率99.85%~101.50%,RSD 0.68%~2.79%;醋炙品组方四逆散中柴胡皂苷D、柴胡皂苷B2、芍药苷、甘草苷、橙皮素的平均加样回收率100.60%~102.76%,RSD均小于0.74%~3.34%。醋炙品组方四逆散中柴胡皂苷B2的含有量显著升高,柴胡皂苷D、甘草苷、橙皮素的含有量变化与四逆散中的柴胡皂苷D、甘草苷、橙皮素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四逆散及醋炙品组方四逆散中芍药苷的含有量变化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初步揭示柴胡和白芍醋炙前后组方四逆散增效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 白芍 四逆散 醋炙 HPLC
下载PDF
柴胡和白芍醋炙前后组方四逆散对抑郁大鼠粪便代谢组学的比较 被引量:11
20
作者 莫子晴 蔡皓 +5 位作者 段煜 裴科 张雅婷 钮敏洁 王梦晴 于慧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6-224,共9页
目的应用1H-NMR代谢组学技术探究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CUMS)抑郁大鼠粪便代谢组学的变化,评价柴胡和白芍醋炙前后组方四逆散的抗抑郁作用,并探讨四逆散中君药柴胡和臣药白芍醋炙的增效机制及炮制内涵。方法利用CUMS程序建立大鼠抑郁模... 目的应用1H-NMR代谢组学技术探究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CUMS)抑郁大鼠粪便代谢组学的变化,评价柴胡和白芍醋炙前后组方四逆散的抗抑郁作用,并探讨四逆散中君药柴胡和臣药白芍醋炙的增效机制及炮制内涵。方法利用CUMS程序建立大鼠抑郁模型,以1H-NMR为技术手段研究不同给药情况下抑郁大鼠粪便代谢组学的变化。结果CUMS抑郁大鼠模型复制成功。代谢组学结果表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中共有17种代谢物水平发生变化。与模型组比较,四逆散组及柴胡和白芍醋炙后组方的四逆散组干预后的抑郁大鼠代谢发生显著变化。与四逆散组比较,柴胡和白芍醋炙后组方的四逆散组干预的抑郁大鼠粪便中乳酸、α-葡萄糖、β-葡萄糖、甲酸、乙酸、苏氨酸6种代谢物的水平发生变化,同时对丙酮酸代谢、糖酵解与糖质新生代谢、甲烷代谢、乙醛酸和二羧酸代谢、甘氨酸-丝氨酸-苏氨酸代谢、氨酰合成代谢共6条代谢通路产生影响。结论柴胡和白芍醋炙后组方的四逆散抗抑郁作用更佳,这可能与能量代谢、氨基酸代谢、免疫调控及肠道菌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 白芍 醋炙 四逆散 抑郁症 代谢组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