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9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燕山地区北京中生代上庄辉长岩-闪长岩-花岗岩杂岩体的壳幔岩浆混合成因及意义
1
作者 李友连 郭敬辉 +4 位作者 欧阳东剑 王浩 彭澎 钱青 杨进辉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65,共35页
华北克拉通北缘东部的燕山地区,在晚中生代发育了广泛的中酸性岩浆岩。但是,在这期规模巨大的岩浆活动过程中,地幔的贡献方式和程度,一直不甚明了。在燕山西段北京上庄地区,发育一套辉长岩-闪长岩-花岗岩杂岩,其中包含空间上密切共生的... 华北克拉通北缘东部的燕山地区,在晚中生代发育了广泛的中酸性岩浆岩。但是,在这期规模巨大的岩浆活动过程中,地幔的贡献方式和程度,一直不甚明了。在燕山西段北京上庄地区,发育一套辉长岩-闪长岩-花岗岩杂岩,其中包含空间上密切共生的辉长岩、辉长闪长岩、二长闪长岩、正长岩和花岗岩5个岩相单元,完整记录了从基性到中性、酸性连续的成分变化,是壳幔相互作用的理想研究对象。本文最新的高精度离子探针原位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这5个岩相单元的形成时代在125.9±1.1Ma~127.2±1.1Ma之间,相差不超过2Myr。成分差异显著的5个岩相,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相继侵位形成,暗示了其成因上的密切关联。上庄杂岩体5个岩相单元的主、微量元素组成和主要地球化学指标,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连续变化的趋势,进一步指示了5个岩相单元之间密切的成因演化关系。结合全岩Sr-Nd同位素组成资料,我们提出上庄杂岩体的5个岩相单元来自富集岩石圈地幔和古老下地壳两个岩浆源区,经历了两类岩浆的混合作用,以及各自的分离结晶作用,最终形成这一杂岩体。具体来说,上庄杂岩体成因特征可以概括为:(1)作为基性端元的辉长岩单元,主体岩性为辉长岩和辉长苏长岩,以及少量橄长岩,ε_(Nd)(t)集中在-10.0~-8.5,来自EM1型的富集陆下岩石圈地幔。(2)辉长闪长岩和正长岩单元具有和辉长岩单元相同的Nd同位素组成范围,是由同源岩浆经历分离结晶作用所形成。(3)辉长闪长岩单元是稍早期侵入相中面积最大的,其中发育稍晚期沿裂隙贯入的多种类型的岩脉。其中,有一组花岗质岩脉,具有最低的ε_(Nd)(t)值(-19),其两阶段Nd模式年龄为2.5Ga,代表了来源于古老下地壳部分熔融的熔体。(4)将这些花岗质岩脉作为古老下地壳组成端员,二长闪长岩单元的元素和同位素组成,正好落在其与上述岩石圈地幔组成的混合线上,具有鲜明的壳幔组分混合特征;二长闪长岩中发育丰富的暗色微粒包体,斜长石斑晶发育复杂的内部结构和成分环带,如正环带、反环带和震荡环带等,且An值变化范围大(56~2),这些证据更直接表明其形成于基性和酸性岩浆的岩浆混合作用;岩浆混合模拟结果表明,二长闪长岩可以是约20%~30%幔源基性岩浆注入到壳源花岗质熔体的产物。(5)花岗岩单元具有与二长闪长岩单元相同的Nd同位素组成,高的SiO_(2)含量(71%~76%),显著Eu负异常、低Sr、Ba含量和高Rb/Sr比值,表明其应该是二长闪长质岩浆经由长石为主的分离结晶作用形成。上庄杂岩体的上述成因特征,显示出幔源岩浆活动的主导作用,不仅为大规模地壳熔融提供热流,更有相当高比例的直接物质贡献。综合区域上晚中生代中酸性岩浆岩资料,有相当高比例的岩体,其组成特征与上庄杂岩体的中酸性部分相当;相关岩性单元不能简单地归为埃达克质岩石,其成因不是由加厚下地壳部分熔融,而可能是古老下地壳受到幔源岩浆强烈影响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山 侵入杂岩体 岩石成因 岩浆混合 中生代
下载PDF
重力坝与地基材料时变参数反演分析
2
作者 张翼 彭鹏 +3 位作者 裴亮 汪大全 李文旭 杨家辉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5年第1期89-95,109,共8页
文章旨在准确获取重力坝与地基材料的物理力学参数,以支持重力坝安全风险评估的基础工作。通过工程类比、现场以及室内试验等方式获取的坝与地基材料物理力学参数与真实参数有一定的偏差,尤其对于高寒高海拔地区重力坝,其赋存环境与工... 文章旨在准确获取重力坝与地基材料的物理力学参数,以支持重力坝安全风险评估的基础工作。通过工程类比、现场以及室内试验等方式获取的坝与地基材料物理力学参数与真实参数有一定的偏差,尤其对于高寒高海拔地区重力坝,其赋存环境与工作条件复杂,导致参数差异会更加显著。通过时变目标函数及其代理模型构建、参数寻优求解、时变规律识别等,提出了重力坝与地基材料时变参数反演分析方法。在DG重力坝工程实际应用中,计算位移与实测位移最大相对误差为4.40%,表明研究提出的重力坝与地基材料时变参数反演分析方法精度与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重力坝 时变参数反演 时变规律 遗传算法
下载PDF
调控肉牛肌内脂肪沉积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3
作者 王思伟 彭朋 +3 位作者 刘婷婷 肖延仁 王昆 周荣艳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3-31,124,共10页
肉牛肌内脂肪(intramuscular fat,IMF)是指存在于肌纤维内的脂肪组织,含量与牛肉的多汁性、嫩度和适口性呈正相关关系,是决定牛肉质量等级的重要因素之一。明确肉牛IMF沉积的产生和调控机制是提高牛肉IMF含量的有效途径。文章对肉牛IMF... 肉牛肌内脂肪(intramuscular fat,IMF)是指存在于肌纤维内的脂肪组织,含量与牛肉的多汁性、嫩度和适口性呈正相关关系,是决定牛肉质量等级的重要因素之一。明确肉牛IMF沉积的产生和调控机制是提高牛肉IMF含量的有效途径。文章对肉牛IMF沉积过程及调控IMF沉积的候选基因、转录因子和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进行综述,旨在为进一步解析肉牛IMF沉积的分子机制和推动肉牛肉质性状选育进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牛 肌内脂肪(IMF) 候选基因 转录因子 非编码RNA(ncRNA) 调控机制
下载PDF
炉腹煤气量指数和透气阻力系数在马钢2号高炉的应用
4
作者 尤石 高鹏 +3 位作者 王志堂 彭鹏 梁晨 吴示宇 《炼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19,共5页
对炉腹煤气量指数X_(BG)和透气阻力系数K在马钢2号高炉的应用进行了总结。通过对2号高炉1年多的生产数据跟踪分析,结果表明:X_(BG)控制在63~64m/min,对应炉腹煤气量V_(BG)控制在6300~6400m^(3)/min时,高炉稳定顺行,燃料比较为稳定;针对... 对炉腹煤气量指数X_(BG)和透气阻力系数K在马钢2号高炉的应用进行了总结。通过对2号高炉1年多的生产数据跟踪分析,结果表明:X_(BG)控制在63~64m/min,对应炉腹煤气量V_(BG)控制在6300~6400m^(3)/min时,高炉稳定顺行,燃料比较为稳定;针对2号高炉炉腹渣皮厚、炉腹温度整体偏低现象,风压控制在靠上限水平,K值实际控制在4.25~4.75为宜,高炉运行状态良好。认为炉腹煤气量指数和透气阻力系数都是综合操作参数,在高炉日常操作中,可以用此来判断炉况,衡量强化程度,使炉况保持稳定顺行,技术经济指标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炉腹煤气量指数 透气阻力系数 利用系数 燃料比
下载PDF
基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政教育在医学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5
作者 李爱歆 赵娜 +2 位作者 彭鹏 刘擎 张丽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5期109-113,共5页
目的 探讨基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简称思政教育)在医学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9月-2021年9月学校临床医学专业162名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81名。研究组采用调查研究法... 目的 探讨基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简称思政教育)在医学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9月-2021年9月学校临床医学专业162名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81名。研究组采用调查研究法、案例法、实践教学法结合的中华传统文化对医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授课法对医学生进行思政教育。课程教学结束后,应用学校自行设计的医学生思政教育问卷、教学满意度问卷评价两组医学生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满意度,应用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测评量表、思想政治素质量表评价两组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想政治素质水平。结果 研究组思政教育内容、课程理解和记忆、教学效果得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测评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教学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华传统文化和现代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进一步丰富了思政教育的内涵,提高了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学效果、思想政治素养和教学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 中华传统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效果 思想政治素养 教学满意度
下载PDF
冠心宁片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疗效
6
作者 王结胜 金东 +2 位作者 彭鹏 刘伟 王钦贤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3期853-856,共4页
目的观察冠心宁片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6月来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就诊的20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2组均予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加用冠心宁片,每次4片,每日3次口服,治疗时间12周。结果治疗... 目的观察冠心宁片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6月来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就诊的20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2组均予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加用冠心宁片,每次4片,每日3次口服,治疗时间12周。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心绞痛积分、中医证候积分及内在能力评估各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12周后,2组的心绞痛积分、中医证候积分和内在能力的认知、运动、心理维度均较治疗前改善(P均<0.05)。试验组的心绞痛积分(t=7.366)、中医证候积分(t=8.038)和内在能力的运动(t=2.481)、心理(t=5.066)维度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冠心宁片能够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和中医证候,维护内在能力,有助于整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宁片 老年 冠心病 治疗结果 内在能力
下载PDF
定向凝固Cu-50%Sn包晶合金显微组织演变
7
作者 彭鹏 刘林 +3 位作者 喻杨新 甘露 杨文超 徐远丽 《铸造技术》 CAS 2024年第6期532-542,共11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包晶合金因其优良性能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领域,比如Fe-Cr-Ni、Ti-Al、Nd-Fe-B合金以及应用于电子封装领域的Cu-Sn合金等。随着电子信息产业向微型化和多功能化方向发展,对集成电路的机械、电子和热性能提...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包晶合金因其优良性能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领域,比如Fe-Cr-Ni、Ti-Al、Nd-Fe-B合金以及应用于电子封装领域的Cu-Sn合金等。随着电子信息产业向微型化和多功能化方向发展,对集成电路的机械、电子和热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Cu-50%Sn(原子分数)包晶合金(L+Cu^(3)Sn→Cu6Sn5)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布里奇曼定向凝固法,在显微镜下对组织进行观察和测量,研究淬火固液界面的凝固组织随凝固条件改变而产生的变化。生长距离、温度梯度一定时,随着生长速度的增大,初生相Cu^(3)Sn经历了胞状→胞/枝状→枝晶状组织转变,Cu^(3)Sn相的尺寸与间距均随生长速度的增大而减小;生长速度、生长距离一定时,随着温度梯度的增大,初生相Cu^(3)Sn相由块状与枝晶状转变为胞状组织;生长速度、温度梯度一定时,随着生长距离的增大,初生相Cu^(3)Sn由块状与胞/枝状转变为胞状组织,且Cu^(3)Sn相尺寸发生小幅细化。基于上述实验结果,绘制了关于生长速度、温度梯度及生长距离条件下的显微组织选择图,进一步阐明了凝固条件的改变对Cu-50%Sn(原子分数)包晶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凝固 包晶合金 凝固组织 金属间化合物
下载PDF
三叶青黄酮通过TLR4/NF-κB通路调控NLRP3小体激活改善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再复氧损伤的作用及机制
8
作者 沈盛晖 叶建华 +3 位作者 吴相忠 张祺箐 彭鹏 吕珩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6期507-513,共7页
目的探究三叶青黄酮(RTHF)对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再复氧(H/R)损伤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以大鼠心肌细胞H9C2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H/R组、H/R+低浓度RTHF(L-RTHF)组(25μg/mL)、H/R+中浓度RTHF(M-RTHF)组(50μg/mL)和H/R+高浓度RTHF(H... 目的探究三叶青黄酮(RTHF)对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再复氧(H/R)损伤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以大鼠心肌细胞H9C2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H/R组、H/R+低浓度RTHF(L-RTHF)组(25μg/mL)、H/R+中浓度RTHF(M-RTHF)组(50μg/mL)和H/R+高浓度RTHF(H-RTHF)组(100μg/mL)。通过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DCFH-DA探针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消皮素D的N端切割产物(GSDMD-N)、Toll样受体4(TLR4)、磷酸化核因子κB p65(p-NF-κB p65)、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R组H9C2细胞活力[(71.33±1.70)%比(100.00±2.94)%,P<0.01]、SOD水平[(15.54±0.36)U/mg prot比(34.54±0.87)U/mg prot,P<0.01]降低,ROS相对DCF强度[(3.72±0.12)比(1.00±0.10),P<0.01]和LDH水平[(387.57±9.37)U/L比(182.80±11.53)U/L,P<0.01]升高,NLRP3[(2.75±0.04)比(1.00±0.02)、(4.71±0.18)比(1.00±0.11),P<0.01]、Caspase-1[(3.02±0.11)比(1.00±0.06)、(3.33±0.09)比(1.00±0.12),P<0.01]、ASC[(3.32±0.12)比(1.00±0.09)、(5.30±0.15)比(1.00±0.10),P<0.01]、GSDMD-N[(3.69±0.14)比(1.00±0.13)、(3.23±0.08)比(1.00±0.06),P<0.01]、TLR4[(4.00±0.12)比(1.00±0.09)、(5.68±0.20)比(1.00±0.10),P<0.01]、p-NF-κB p65[(6.81±0.16)比(1.00±0.10)、(3.25±0.07)比(1.00±0.05),P<0.01]相对mRNA和蛋白水平升高;与H/R组比较,H/R+M-RTHF组和H/R+H-RTHF组的细胞活力[(77.00±2.16)%、(82.00±2.16)%比(71.33±1.70)%,P<0.05或P<0.01]、SOD水平[(23.43±1.50)U/mg prot、(28.66±1.22)U/mg prot比(15.54±0.36)U/mg prot,P<0.05或P<0.01]升高,ROS[(3.24±0.05)、(2.57±0.04)比(3.72±0.12),P<0.05或P<0.01]、LDH[(332.77±5.76)U/L、(253.36±9.43)U/L比(387.57±9.37)U/L,P<0.05或P<0.01]水平降低,NLRP3[(1.86±0.06)、(1.56±0.09)比(2.75±0.04),(2.97±0.11)、(1.86±0.06)比(4.71±0.18),P<0.05或P<0.01]、Caspase-1[(2.06±0.13)、(1.27±0.06)比(3.02±0.11),(2.12±0.15)、(1.42±0.09)比(3.33±0.09),P<0.05或P<0.01]、ASC[(2.40±0.25)、(2.19±0.14)比(3.32±0.12),(2.46±0.08)、(1.28±0.05)比(5.30±0.15),P<0.05或P<0.01]、GSDMD-N[(2.43±0.07)、(2.19±0.13)比(3.69±0.14),(1.91±0.07)、(1.46±0.07)比(3.23±0.08),P<0.05或P<0.01]、TLR4[(3.52±0.09)、(1.88±0.11)比(4.00±0.12),(4.04±0.32)、(2.07±0.07)比(5.68±0.20),P<0.05或P<0.01]、p-NF-κB p65[(4.09±0.12)、(3.03±0.20)比(6.81±0.16),(1.93±0.31)、(1.39±0.12)比(3.25±0.07),P<0.05或P<0.01]相对mRNA和蛋白水平降低,且这种变化呈现RTHF剂量依赖性。结论在H/R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中,RTHF可能通过抑制ROS和TLR4/NF-κB通路调控NLRP3小体激活,进而抑制细胞焦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三叶青黄酮 心肌细胞 缺氧再复氧损伤 NLRP3小体 TLR4/NF-κB
下载PDF
基坑开挖卸荷对侧方隧道的影响研究——以南京市某地铁车站基坑开挖为例
9
作者 丰土根 王湛铭 +4 位作者 张箭 彭朋 孙津津 王威 李明东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82-494,共13页
为研究基坑土体开挖卸荷对围护结构、墙后土体变形以及隧道的影响,针对南京地区地铁车站基坑开挖对侧方既有隧道的影响进行研究,借助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二维隧道-基坑数值模型,重点对隧道水平和竖向位移、隧道结构应力、支护桩水平位... 为研究基坑土体开挖卸荷对围护结构、墙后土体变形以及隧道的影响,针对南京地区地铁车站基坑开挖对侧方既有隧道的影响进行研究,借助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二维隧道-基坑数值模型,重点对隧道水平和竖向位移、隧道结构应力、支护桩水平位移以及基坑周边地表沉降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由于拱顶处混凝土厚度较薄,抵抗变形能力较差,水平位移最大值出现在南侧隧道拱顶位置,基坑开挖过程中,第二和第三层土体开挖对隧道竖向位移影响最大;隧道结构的拉应力整体上随基坑开挖的进展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第二层土体开挖对隧道结构的拉应力和压应力影响最大;隧道的存在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周围土体的刚度,使得土体变形减小,支护桩水平位移曲线呈现“两端小,中间大”,受隧道的“遮挡效应”影响,近隧道水平位移小于远隧道侧;基坑开挖过程中地表沉降变形形态呈“凹槽型”,隧道结构的存在能有效控制近隧道侧地表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开挖 隧道变形分析 数值模拟 地层沉降 隧道结构应力
下载PDF
5G海上测试场专网方案实践
10
作者 张燕 彭鹏 黄晓弟 《电信快报》 2024年第3期14-17,共4页
针对5G海上测试场的特殊环境和工作需求,提出一种专为其设计的5G海上测试场专网解决方案,包括无线网、传输网和核心网解决方案,给出具体的方案部署流程和实施策略,并对比测试700 MHz和2.6 GHz两种建设方案。方案的相关思路、配置数据和... 针对5G海上测试场的特殊环境和工作需求,提出一种专为其设计的5G海上测试场专网解决方案,包括无线网、传输网和核心网解决方案,给出具体的方案部署流程和实施策略,并对比测试700 MHz和2.6 GHz两种建设方案。方案的相关思路、配置数据和测试数据可为其他5G海上覆盖项目或广域覆盖项目的部署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专网 海上覆盖 基站 通信系统
下载PDF
隔热材料布局方式对280 Ah磷酸铁锂电池热失控传播抑制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雷旗开 余胤 +3 位作者 彭鹏 陈满 金凯强 王青松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95-502,共8页
锂离子电池的热失控传播可能带来火灾甚至爆炸风险,这已成为阻止其进一步广泛应用的迫切问题。在本研究中,使用了玻纤气凝胶和陶瓷纤维毡来抑制电池的热失控传播,探索了隔热材料的种类及厚度对抑制效果的影响。进一步设计了单块阻隔和... 锂离子电池的热失控传播可能带来火灾甚至爆炸风险,这已成为阻止其进一步广泛应用的迫切问题。在本研究中,使用了玻纤气凝胶和陶瓷纤维毡来抑制电池的热失控传播,探索了隔热材料的种类及厚度对抑制效果的影响。进一步设计了单块阻隔和间隔阻隔两种模式,前者表示每隔一块电池放置一片隔热材料,后者表示每隔两块电池放置一片隔热材料。研究结果显示,在单块阻隔模组中,2 mm和1 mm厚度的玻纤气凝胶都能有效阻止热失控传播,受保护电池的前后表面温升分别为193.6℃、86.1℃以及222.6℃、86.8℃;而2 mm厚度的陶瓷纤维毡则只能延缓热失控传播的速度,无法完全阻止。在间隔阻隔模组中,使用2 mm玻纤气凝胶进行阻隔时,受保护电池的前后表面温升分别为168.3℃、56℃,这说明在遭受滥用条件时,间隔阻隔模组对电池的保护效果更加优异。本方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隔热材料使用及模组能量密度之间的矛盾,对锂离子电池模组的安全设计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安全 热失控传播 预防 隔热材料 布局方式
下载PDF
通过添加微量Mn元素激活非基面滑移提高镁合金塑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世博 刘婷婷 +5 位作者 汤爱涛 时慧 敬学锐 彭鹏 章建跃 潘复生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504-518,共15页
分析微量锰添加对镁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电子背散射技术、迹线分析、透射电镜和粘塑性自洽模拟等方法研究变形过程中的塑性变形机理。结果表明:Mn的加入使Mg−Mn合金的平均晶粒尺寸由28.30μm减小到5.10μm;同时,随着Mn... 分析微量锰添加对镁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电子背散射技术、迹线分析、透射电镜和粘塑性自洽模拟等方法研究变形过程中的塑性变形机理。结果表明:Mn的加入使Mg−Mn合金的平均晶粒尺寸由28.30μm减小到5.10μm;同时,随着Mn含量的增加,样品的断裂伸长率由14.33%提高到20.33%,屈服强度则由84 MPa提高到180 MPa。这种同时提高塑性和强度的原因是基面滑移和非基面滑移之间的临界剪切应力差从173 MPa减小到115 MPa,导致非基面滑移活动明显增加。通过微合金元素调整滑移系统差异为开发具有高强度和延展性的镁合金提供了一种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显微组织演变 力学性能 塑性 变形机理
下载PDF
精密(量子)测量时代下时空基准研究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和核心技术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和平 杨元喜 +7 位作者 叶朝辉 闫昊明 管桦 彭鹏 张宝成 侯明强 程惠红 于晟 《中国科学基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181,共10页
基于第316期双清论坛“精密(量子)测量时代下时空基准研究”会议内容,本文总结了我国在精密(量子)测量时代下时空基准研究所面临的国家重大需求,回顾了时空基准在国际国内的发展历程以及我们面临的挑战,凝练了该领域未来5~10年的重大关... 基于第316期双清论坛“精密(量子)测量时代下时空基准研究”会议内容,本文总结了我国在精密(量子)测量时代下时空基准研究所面临的国家重大需求,回顾了时空基准在国际国内的发展历程以及我们面临的挑战,凝练了该领域未来5~10年的重大关键科学问题和核心技术,建议在时空基准理论与方法、关键技术和设备研发、时空基准应用等相关领域重点攻关,并就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给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 精密测量 时空基准 发展战略 资助项目建议
下载PDF
四川省县域数字乡村发展水平的地域特征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仪娟 彭鹏 +1 位作者 何珊 周国华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2-101,共10页
以北京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县域数字乡村指数作为测度指标,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半变异函数、地理加权回归、地理探测器等方法,研究四川省172个县域数字乡村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四川省县域数... 以北京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县域数字乡村指数作为测度指标,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半变异函数、地理加权回归、地理探测器等方法,研究四川省172个县域数字乡村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四川省县域数字乡村发展水平整体偏低,空间分异格局明显,呈现出以成都平原为核心高值区、自东向西递减的趋势。(2)数字乡村发展水平的空间关联性较强,显著高-高区主要分布在成都平原及其周围,如德阳、眉山的县域;显著低-低区主要在川西北及攀西地区分布,如阿坝、甘孜、凉山的县域。(3)数字基础设施指数和治理数字化指数的地域分异受空间相关性影响的比重大,经济数字化指数和生活数字化指数的地域分异主要受随机成分影响。(4)从回归系数平均数的绝对值看,影响四川省县域数字乡村发展水平的因素由大到小为农村金融、收入水平、互联网发展水平、人口受教育水平、政府支持和交通条件。并且这些因素不是独立、直接作用于数字乡村,而是各因素两两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发展水平 空间分异 影响因素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四川省
下载PDF
数据驱动的钠离子电池健康状态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陆楠 孙越 +2 位作者 彭鹏 熊瑞 孙逢春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钠离子电池健康状态估计是其安全高效应用的基础,也是钠电池规模化储能应用的关键。然而,钠离子电池即用即衰,衰退机理不明晰,老化过程受工况和场景影响,准确的健康状态估计极其困难。为此,提出了数据驱动的钠离子电池健康状态估计方法... 钠离子电池健康状态估计是其安全高效应用的基础,也是钠电池规模化储能应用的关键。然而,钠离子电池即用即衰,衰退机理不明晰,老化过程受工况和场景影响,准确的健康状态估计极其困难。为此,提出了数据驱动的钠离子电池健康状态估计方法,探究了钠离子电池的充电数据与容量衰退的映射关系,提出了结合方差筛选、灰色关联分析和递归特征消除的特征选择方法,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支持向量机、高斯过程回归和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4类机器学习方法估计钠离子电池的健康状态。验证结果表明,4类方法的健康状态估计均方根误差小于1.6%,其中高斯过程回归的误差小于0.8%,实现了钠离子电池健康状态精准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 健康状态 数据驱动 老化特征 机器学习
下载PDF
山西云中山地区~2.53Ga碱性花岗岩的成因和地质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康健丽 彭澎 +1 位作者 王惠初 任云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448-3464,共17页
在山西云中山遨湖地区进行野外填图时,识别出一个新太古代碱性花岗岩岩体。该岩体东西向展布,长约3km,宽约1km,岩石类型为花岗闪长岩和正长花岗岩。岩石具有较高的SiO 2(66.33%~75.01%)、Na 2O(3.78%~7.62%)、碱(Na 2O+K 2O=7.89%~12.5... 在山西云中山遨湖地区进行野外填图时,识别出一个新太古代碱性花岗岩岩体。该岩体东西向展布,长约3km,宽约1km,岩石类型为花岗闪长岩和正长花岗岩。岩石具有较高的SiO 2(66.33%~75.01%)、Na 2O(3.78%~7.62%)、碱(Na 2O+K 2O=7.89%~12.56%)和Al 2O 3(13.95%~18.08%)含量;贫CaO(0.14%~2.20%)和MgO(0.03%~0.23%);另具较高的AR(2.72~5.44)、里特曼指数(δ=2.22~6.66)和FeO T/MgO值(3.75~30.39);其稀土总量较低,富集轻稀土和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K),相对亏损Nb、Ta、Sr、Ti、P等元素,与I型花岗岩的特征相似。上述全岩主、微量元素结果显示这套岩石与云中山地区新太古代的花岗闪长岩成分相似,指示碱性花岗岩的母岩浆来自新生地壳(花岗闪长岩)的部分熔融。相较于正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的SiO 2含量偏低,但Na 2O含量更高。因此,我们推测在岩石形成过程中经历了分离结晶作用,早期形成花岗闪长岩,晚期形成正长花岗岩。结合区域地质及前人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该新太古代碱性花岗岩形成于板块俯冲碰撞之后的伸展环境中。此外,SHRIMP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其侵位时代为~2527Ma。锆石原位Lu-Hf同位素分析显示该碱性花岗岩具有正的εHf(t)值(+3.5~+6.6),二阶段模式年龄(t DM2)为2520~2710Ma,在误差范围内与岩石的结晶年龄一致。云中山地区从超镁铁质岩-镁铁质岩、TTG向正长花岗岩的转变,记录着华北克拉通新太古代晚期由板块俯冲碰撞向碰撞后伸展的转变。新太古代碱性花岗岩的出现代表一次重要的热事件,标志着克拉通化的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花岗岩 岩石成因 构造环境 新太古代 华北克拉通
下载PDF
电池大数据智能分析平台的研发与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焦君宇 张全權 +7 位作者 陈宁波 王冀钰 芦秋迪 丁浩浩 彭鹏 宋孝河 张帆 郑家新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198-3213,共16页
随着电动汽车和储能需求的持续增加,高性能电池的产量迅速上升,人们对电池先进制造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智能制造在电池行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集成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计算仿真和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可以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和... 随着电动汽车和储能需求的持续增加,高性能电池的产量迅速上升,人们对电池先进制造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智能制造在电池行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集成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计算仿真和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可以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和灵活性,减少人为错误,挖掘材料的内部机理,提高产品性能。基于人工智能的电池大数据分析技术是智能制造的重要一环,旨在通过高级数据分析技术,辅助研发人员开展各种电池的性能评估、预测与优化。为此,我们基于机器学习技术开发出一系列高效算法,实现电池大数据分析中的特征分析、电池一致性分析、电池健康状态估计以及电池剩余寿命预测等电池中常见的分析任务。此外,我们还提供了一个标准化的分析框架来全面分析电池数据、预测电池的性能,帮助研发人员直观理解复杂的数据集,并揭示数据中的模式和关系。同时,我们还将这些算法集成到电池大数据分析平台——智芯工坊中,以解决现有的电池大数据分析平台数据集成度低、分析工具单一和可扩展性不足等问题。这些智能算法的普及与应用有助于人们实现电池的高效分析与智能管理,进而推动电池行业的数智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池 大数据 人工智能 软件平台 特征 电池剩余寿命 电池健康状态
下载PDF
基于孤立森林算法的锂离子电池微内短路故障诊断方法
18
作者 郭煜 王亦伟 +3 位作者 彭鹏 王银飞 丘意书 蒋方明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102-4112,共11页
电池系统的内短路故障是造成电池热失控和火灾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有必要对电池内短路故障进行诊断对事故做出早期预警。孤立森林算法是一种无监督的异常检测算法,被广泛应用于异常数据识别领域。根据串联电池组中内短路电池的电压... 电池系统的内短路故障是造成电池热失控和火灾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有必要对电池内短路故障进行诊断对事故做出早期预警。孤立森林算法是一种无监督的异常检测算法,被广泛应用于异常数据识别领域。根据串联电池组中内短路电池的电压会与正常电池发生偏离的特点,本文提出了基于孤立森林算法的锂离子电池微内短路故障诊断方法。为了对方法进行验证,本文构建了串联电池组进行了不同短路电阻和充放电工况的短路实验,并在实际运行工况下对一个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进行了电池短路实验,然后利用孤立森林算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诊断。结果表明,对于循环充放电工况,孤立森林算法对短路电阻为1000Ω的短路故障诊断精准率超过了74%,召回率超过了76%,准确率超过了91%;在模拟电动汽车实际驾驶的动态工况中,算法对300Ω的短路故障诊断精准率和召回率超过了86%,准确率超过了95%;算法对电池储能系统在实际运行工况下25Ω的内短路故障检测召回率大于98%。实验结果表明,孤立森林算法可以在多种工况下对锂离子电池微内短路故障进行有效检测,被检测出的锂离子电池内短路电阻达到了千欧姆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孤立森林算法 微内短路故障 电池储能系统
下载PDF
改进萤火虫群算法协同差分隐私的干扰轨迹发布
19
作者 彭鹏 倪志伟 +1 位作者 朱旭辉 陈千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96-503,共8页
针对历史轨迹加噪发布干扰轨迹时数据集的冗余问题和轨迹形状相似带来的隐私泄露风险,提出轨迹数据先约简后泛化再进行差分隐私加噪的基于改进萤火虫群优化求解的干扰轨迹发布保护机制(IGSO-SDTP)。首先,基于位置显著点约简历史轨迹数据... 针对历史轨迹加噪发布干扰轨迹时数据集的冗余问题和轨迹形状相似带来的隐私泄露风险,提出轨迹数据先约简后泛化再进行差分隐私加噪的基于改进萤火虫群优化求解的干扰轨迹发布保护机制(IGSO-SDTP)。首先,基于位置显著点约简历史轨迹数据集;其次,结合k⁃匿名和差分隐私对简化后的轨迹数据集分别进行泛化和加噪;最后,设计了兼顾距离误差和轨迹相似性的加权距离,并以加权距离为评价指标,基于改进萤火虫群优化(IGSO)算法求解加权距离小的干扰轨迹。在多个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RD(Differential privacy for Raw trajectory data)、SDTP(Trajectory Protection of Simplification and Differential privacy)、LIC(Linear Index Clustering algorithm)、DPKTS(Differential Privacy based on K-means Trajectory shape Similarity)相比,IGSO-SDTP方法得到的加权距离分别降低了21.94%、9.15%、14.25%、10.55%,说明所提方法发布的干扰轨迹可用性和稳定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轨迹 差分隐私 改进萤火虫群优化算法 加权距离 显著点判断
下载PDF
APT成像与3D-ASL成像在脑膜瘤分型中的鉴别价值
20
作者 张金环 陈玲 +4 位作者 李双红 覃健莉 江宇 彭鹏 李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4期1-4,共4页
目的 探讨酰胺质子转移成像(APT)与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在脑膜瘤术前分型中的鉴别价值。方法 选取25例经病理确诊的脑膜瘤患者,术前行3D-ASL、APT及常规MRI检查,分析不同分型脑膜瘤的常规MRI表现,计算并比较各组间脑膜瘤的肿瘤区... 目的 探讨酰胺质子转移成像(APT)与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在脑膜瘤术前分型中的鉴别价值。方法 选取25例经病理确诊的脑膜瘤患者,术前行3D-ASL、APT及常规MRI检查,分析不同分型脑膜瘤的常规MRI表现,计算并比较各组间脑膜瘤的肿瘤区域血流量(TBF)、相对脑血流量(rCBF)、肿瘤区域APT值、对侧相应位置CBF对侧值、APT对侧值。结果 纤维型脑膜瘤TBF、rCBF值低于内皮型脑膜瘤、过渡型脑膜瘤,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9、0.013<0.05);内皮型脑膜瘤与过渡型脑膜瘤之间差异不显著。纤维型脑膜瘤APT值与内皮型脑膜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0<0.05)。过渡型及内皮型脑膜瘤MRI平扫信号有其特点。结论 APT成像与3D-ASL成像有利于术前鉴别纤维型、内皮型及过渡型脑膜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质子转移成像 三维动脉自旋标记 脑膜瘤 病理分型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