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时效时间对Ni-W-Al-Ti高密度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高达 张丽辉 +4 位作者 侯振昌 聂志华 齐闯 张楚博 张强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87,共7页
基于面心立方结构及细小弥散相强化原理,设计了一种新型Ni-W-Al-Ti高密度合金(密度为10.8 g·cm^(-3)),将其在750℃下进行不同时间(0,8,16,24,32 h)的时效处理,研究了时效时间对合金显微组织和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时效处理后,... 基于面心立方结构及细小弥散相强化原理,设计了一种新型Ni-W-Al-Ti高密度合金(密度为10.8 g·cm^(-3)),将其在750℃下进行不同时间(0,8,16,24,32 h)的时效处理,研究了时效时间对合金显微组织和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时效处理后,Ni-W-Al-Ti高密度合金中析出了长程有序的D1_(a)型Ni_(4)W和L1_(2)型Ni_(3)Al强化相,随着时效时间延长,Ni_(4)W相尺寸增大,形状由球状变为椭球状,Ni_(3)Al相数量增多;随着时效时间延长,合金的屈服强度先增加后趋于稳定,抗拉强度无明显变化,断后伸长率减小;当时效时间为24 h时,合金的屈服强度最大,为740 MPa,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适中,分别为886 MPa,9%,综合拉伸性能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合金 时效处理 Ni4W相 Ni3Al相 拉伸性能
下载PDF
餐厨垃圾与蓝藻厌氧共消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祁闯 潘志勇 +4 位作者 孙璇 朱正鑫 赵森 陆继来 张利民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679-2685,2689,共8页
对餐厨垃圾与蓝藻的特征及处理现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介绍了餐厨垃圾与蓝藻厌氧共消化机制并分析了两者厌氧共消化的影响因素,总结提升了餐厨垃圾与蓝藻厌氧共消化性能的策略,并对餐厨垃圾与蓝藻混合厌氧消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出了展... 对餐厨垃圾与蓝藻的特征及处理现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介绍了餐厨垃圾与蓝藻厌氧共消化机制并分析了两者厌氧共消化的影响因素,总结提升了餐厨垃圾与蓝藻厌氧共消化性能的策略,并对餐厨垃圾与蓝藻混合厌氧消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出了展望和建议,以期为餐厨垃圾与蓝藻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高效化利用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厨垃圾 蓝藻 厌氧共消化 资源化利用 策略
下载PDF
食品类专业视域下“仪器分析”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 被引量:1
3
作者 祁闯 孙璇 +2 位作者 潘志勇 陆继来 张利民 《科教导刊》 2023年第13期64-67,共4页
针对食品类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实践能力弱、人才与社会需求不匹配等突出问题,文章针对创新型、技能型、应用型的复合型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以“仪器分析”课程为例,构建了基于专业素养培养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生态模式,教学设计分为课... 针对食品类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实践能力弱、人才与社会需求不匹配等突出问题,文章针对创新型、技能型、应用型的复合型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以“仪器分析”课程为例,构建了基于专业素养培养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生态模式,教学设计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模块,并借助智能化工具和平台,实现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为“演员”、学生为“观众”的模式,向教师为“导演”、学生为“主演”的模式转变,拓宽了对食品类专业混合式教学的认知半径,可为工科院校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创新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器分析 课程改革 混合式教学模式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安全事故激源浅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高飞 朱艳丽 +2 位作者 齐创 王松岑 杨凯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53-457,共5页
通过分析近10年发生的典型锂离子电池安全事故,归纳总结了引发锂离子电池安全事故的因素、不同激源的作用机制以及燃烧爆炸机理。引发锂离子电池安全事故的因素主要包括:撞击、高温、挤压、外部短路和部件故障。根据作用机制的不同,引... 通过分析近10年发生的典型锂离子电池安全事故,归纳总结了引发锂离子电池安全事故的因素、不同激源的作用机制以及燃烧爆炸机理。引发锂离子电池安全事故的因素主要包括:撞击、高温、挤压、外部短路和部件故障。根据作用机制的不同,引发电池安全事故的因素可以归为三类:机械激源、电激源和热激源。锂离子电池燃烧爆炸与电池的产热和散热相关。当锂离子电池产热速率大于散热速率时,电池内部出现热量积累,温度升高。随着温度不断升高,依次发生固体电解质膜(SEI)分解、负极和电解质反应、隔膜融化、正极分解和电解质分解等反应,电池内部产生大量高温高压可燃气体,壳内压力不断增大。当内部压力超过壳体的可承受极限时,壳体破裂,伴随高温高压可燃气液混合物的喷射和可燃气体的爆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 爆炸 安全防护 锂离子电池
下载PDF
活性石灰生产线环境除尘工艺设计
5
作者 张北京 齐闯 代伟林 《耐火与石灰》 2023年第3期43-46,共4页
活性石灰是钢铁生产的重要溶剂和造渣材料之一,我国各大、中型钢铁企业基本上都有冶金石灰的生产设施。活性石灰生产过程中,物料的输送往往伴随着扬尘,如果不对扬尘进行处理,造成粉尘外溢,不仅会污染周边环境,更会危害工人及周边居民的... 活性石灰是钢铁生产的重要溶剂和造渣材料之一,我国各大、中型钢铁企业基本上都有冶金石灰的生产设施。活性石灰生产过程中,物料的输送往往伴随着扬尘,如果不对扬尘进行处理,造成粉尘外溢,不仅会污染周边环境,更会危害工人及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另外国家对环保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环境除尘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扬尘产生的原因及位置进行分析,分类介绍了不同尘源环境下粉尘的处理方法及收尘风量的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石灰 环境除尘 除尘 收尘风量
下载PDF
DS GTD111合金及YSZ/CoCrAlY型热障涂层在950℃的热腐蚀行为 被引量:2
6
作者 任维鹏 齐闯 +3 位作者 范少敏 梁照森 肖程波 何利民 《铸造技术》 CAS 2019年第12期1235-1241,共7页
采用EB-PVD技术在DS GTD111合金表面沉积制备YSZ/CoCrAlY热障涂层,研究了DSGTD111合金及热障涂层在950℃的热腐蚀行为,进行了腐蚀动力学及腐蚀产物分析。结果表明:950℃涂盐条件下热腐蚀100 h,热障涂层试样粘结层表面氧化物或腐蚀产物... 采用EB-PVD技术在DS GTD111合金表面沉积制备YSZ/CoCrAlY热障涂层,研究了DSGTD111合金及热障涂层在950℃的热腐蚀行为,进行了腐蚀动力学及腐蚀产物分析。结果表明:950℃涂盐条件下热腐蚀100 h,热障涂层试样粘结层表面氧化物或腐蚀产物层的厚度与试验合金相比有很大程度的减小,施加热障涂层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合金抗950℃熔盐热腐蚀能力,热障涂层失效开裂部位为TGO与粘结层界面。950℃涂盐条件下热腐蚀100 h,YSZ/CoCrAlY型热障涂层的热腐蚀行为受合金基体影响作用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 GTD111 高温合金 热障涂层 热腐蚀
下载PDF
基于微气象监测的输电线路覆冰动态过程估计模型 被引量:34
7
作者 庄文兵 祁创 +4 位作者 王建 于龙 张清川 熊小伏 刘泽青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87-94,共8页
导线覆冰与脱冰跳跃威胁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因此实现线路覆冰增长与脱冰跳跃动态过程实时趋势估计,对运维检修决策有很大意义。在现有覆冰增长与脱冰跳跃的影响因素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微气象监测数据的输电线路覆冰及脱冰跳跃发展... 导线覆冰与脱冰跳跃威胁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因此实现线路覆冰增长与脱冰跳跃动态过程实时趋势估计,对运维检修决策有很大意义。在现有覆冰增长与脱冰跳跃的影响因素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微气象监测数据的输电线路覆冰及脱冰跳跃发展趋势多时间尺度动态估计模型。以新疆电网某线路运行记录为例进行了建模分析,所提模型与实际运行结果及其他方法对比测试表明,该方法可较好地估计输电线路覆冰增长及脱冰跳跃过程,实用性强,可用于输电线路覆冰及脱冰跳跃监测、越限告警,作为电网调度运行及线路运维检修决策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覆冰增长 脱冰跳跃 微气象 状态估计
下载PDF
计及气象因素时间累积效应的输电线路覆冰预测 被引量:51
8
作者 庄文兵 祁创 +3 位作者 熊小伏 于龙 张清川 刘泽青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6-13,共8页
现有基于机理的覆冰预测模型考虑因素众多,结构复杂,但仍存在预测误差。基于统计回归的覆冰预测模型则较少考虑时间累积效应,与实际情况亦有出入。因此提出了计及气象因素时间累积效应的输电线路覆冰预测模型。建立了气象因素下的覆冰... 现有基于机理的覆冰预测模型考虑因素众多,结构复杂,但仍存在预测误差。基于统计回归的覆冰预测模型则较少考虑时间累积效应,与实际情况亦有出入。因此提出了计及气象因素时间累积效应的输电线路覆冰预测模型。建立了气象因素下的覆冰厚度增长简易模型,分析了覆冰厚度随时间增长的关系。并进一步考虑不同气象因素对覆冰增长的影响,构建不同气象因素覆冰厚度增长程度指标。利用历史气象数据计算该指标并与覆冰厚度监测值组成训练集,采取 SVM 回归方法实现对覆冰情况的预测。通过算例对现有各方法与所提方法进行了对比,验证了该预测模型在精度等方面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覆冰厚度 预测模型 气象因素 时间累积效应
下载PDF
风浪扰动下湖滨带悬浮物和营养盐响应特征 被引量:10
9
作者 周阳 刘金娥 +4 位作者 许晓光 祁闯 吴馨婷 林卉 石款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48-956,共9页
为研究风浪扰动下沉积物起悬过程中悬浮物浓度的分布特征和水体营养盐时空分布状况,以太湖西北湖滨带为例,选择代表4种不同生境的6个点位进行了连续12 d的野外观测.利用高精度分层同步采样装置,采用重量法计算悬浮量,并对悬浮过程中总磷... 为研究风浪扰动下沉积物起悬过程中悬浮物浓度的分布特征和水体营养盐时空分布状况,以太湖西北湖滨带为例,选择代表4种不同生境的6个点位进行了连续12 d的野外观测.利用高精度分层同步采样装置,采用重量法计算悬浮量,并对悬浮过程中总磷(TP)、总氮(TN)、铵态氮(NH_4^+-N)和硝态氮(NO_3^--N)浓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风速是引起太湖西北湖滨带水体悬浮物增加的主要因素,沉积物悬浮的临界风速为3.6 m/s.各点位悬浮物浓度的均值差异明显,表现为:无植被区>植被区>河口区>湖心区.太湖西北湖滨带水体氮、磷浓度日变化幅度较大,TN浓度为1.82~4.96 mg/L,TP浓度为0.10~1.47 mg/L.NH_4^+-N和NO_3^--N浓度分别在0.09~2.83和1.05~3.69 mg/L之间波动.近岸无植被区水柱的总悬浮量与风速的相关性最好,相关系数达到0.722;而远岸湖心区与风速的相关系数仅为0.039.悬浮物浓度除了受风情(风向和风速)的影响外,同样受水深、地形特征和水生植被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底泥悬浮 风速 营养盐 悬浮物
下载PDF
褐菖鲉仔、稚鱼消化系统发育的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8
10
作者 杨佳喆 齐闯 徐善良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8-66,共9页
为探究卵胎生鱼类褐菖鲉(Sebastiscusmarmoratus)的仔、稚鱼消化系统组织学特点,采用常规组织切片技术,并用HE染色和组织化学染色,比较分析了产出后0~50d的褐菖鲉仔、稚鱼消化系统发育的组织学变化。结果显示:褐菖鲉初产仔鱼已分化出... 为探究卵胎生鱼类褐菖鲉(Sebastiscusmarmoratus)的仔、稚鱼消化系统组织学特点,采用常规组织切片技术,并用HE染色和组织化学染色,比较分析了产出后0~50d的褐菖鲉仔、稚鱼消化系统发育的组织学变化。结果显示:褐菖鲉初产仔鱼已分化出口咽腔,并具有初始的食道、胃、肠、肝脏和胰脏; 2日仔鱼肛门与外界相通,食道扩大,开始摄食,进入混合性营养期; 3~4日仔鱼幽门盲囊出现,食道内壁出现黏膜皱褶5~6个,胃黏膜皱褶5个,肝细胞团区域扩大; 5~6日仔鱼卵黄囊和油球耗尽,进入外源性营养期,食道黏膜上皮出现杯状细胞,肠道弯曲,可区分前中肠和后肠两部分;10~14日仔鱼食道环肌层明显,黏膜皱褶增加到7~12个,胃壁四层结构基本形成,肠道黏膜皱褶加深,纹状缘清晰可见,肝细胞分裂迅速,数量显著增加,体积增大,出现肝血窦和胰岛; 28~30日稚鱼出现胃腺和胃小凹,已具功能性胃,标志着稚鱼期的开始,此时胰岛细胞数量和酶原颗粒增多,消化能力显著提高;47~50日稚鱼已基本具有成鱼胃的特征,肠道纹状缘发达,肝细胞呈多边形,细胞内含大量脂肪颗粒,消化系统从结构和功能上已趋于完善。由此可见,褐菖鲉仔鱼和稚鱼消化系统的发育具有卵胎生鱼类发育较早的特点,与其消化功能的完善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菖鲉 仔稚鱼 消化系统 组织学
下载PDF
窝眼轮式小麦排种器参数优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张恒榜 赵健 +5 位作者 胡广锐 卜令昕 王志伟 齐闯 韩冰 陈军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39-144,共6页
为了改善小区小麦精密排种器排种不均匀、重播漏播现象,设计了一种窝眼轮式小麦精密排种器。以"西农223号小麦"为试验对象,进行了基于离散元法的排种器优化设计,同时采用了三因素三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建立了粒距合格... 为了改善小区小麦精密排种器排种不均匀、重播漏播现象,设计了一种窝眼轮式小麦精密排种器。以"西农223号小麦"为试验对象,进行了基于离散元法的排种器优化设计,同时采用了三因素三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建立了粒距合格率、种子重播率、种子漏播率与窝眼数量、端面间距、排种轮转速三因素之间的数学模型,并进行正交试验,分析了各因素对种子重播率、粒距合格率、种子漏播率的影响,确定了各因素的最佳参数组合为:窝眼数量为38个、端面间距为5mm、排种轮转速为20r/min。台架试验结果表明:粒距合格率为95.92%、种子重播率为2.50%、种子漏播率为1.58%,为窝眼轮式小麦精密排种器的研发提供了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窝眼轮式 排种器 精密播种 小麦
下载PDF
果园环境下移动采摘机器人导航路径优化 被引量:19
12
作者 胡广锐 孔微雨 +4 位作者 齐闯 张硕 卜令昕 周建国 陈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75-184,共10页
针对移动采摘机器人在果园作业时,果树较大冠层与行人等障碍物易影响机器人行驶的突出问题,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人工势场法的机器人行间导航路径优化方法。首先,通过移动采摘机器人搭载的固态激光雷达实现果园行间三维点云信息获取... 针对移动采摘机器人在果园作业时,果树较大冠层与行人等障碍物易影响机器人行驶的突出问题,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人工势场法的机器人行间导航路径优化方法。首先,通过移动采摘机器人搭载的固态激光雷达实现果园行间三维点云信息获取,运用地面平面算法去除果园地面点云,提取了果园垄行与果树冠层点云。其次,采用最小二乘法(Least Squares Method,LSM)、霍夫(Hough)变换和随机采样一致性(Random Sample Consensus,RANSAC)3种方法对果园垄行点云数据进行了垄行线和初始路径的提取。最后,通过舍弃引力势场,建立了果树冠层轮廓点云势场,优化初始路径以躲避较大的果树冠层与行人障碍物。从实时性与抗噪能力两个方面,分别对利用LSM、Hough变换和RANSAC方法所提取的初始路径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种方法均可成功提取垄行线与初始路径,其中RANSAC实时性最优,平均运行时间约为0.147×10^(-3) s,标准差为0.014×10^(-3) s,且具有较好的抗噪能力。在RANSAC提取初始路径的基础上使用改进人工势场法对初始路径进行优化,避免了传统人工势场法易陷入震荡的问题。经改进人工势场法优化后的路径将障碍物点云距导航路径的最短距离由0.156 m提高至0.863 m,且平均耗时0.059 s,标准差为0.007 s,表明该优化方法具备实时优化路径以避开障碍物的能力。该研究提出的基于改进人工势场法的机器人行间导航路径优化方法基本满足安全性与实时性要求,为移动采摘机器人在果园环境下自主导航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导航 三维点云 果园 机器人 果树冠层
下载PDF
太湖藻型湖区沉积物中生物易降解物质组成及分布规律 被引量:9
13
作者 祁闯 方家琪 +3 位作者 张利民 雷波 汤响成 王国祥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41-949,共9页
为研究富营养化湖泊藻型湖区沉积物中生物易降解有机质的组成及其垂向分布特征,选取太湖竺山湾湖滨带和开敞湖区采集沉积物柱状样,利用微电极技术测定沉积物水界面理化指标的剖面特征,并对沉积物中含水率、烧失量、色素含量、总有机碳... 为研究富营养化湖泊藻型湖区沉积物中生物易降解有机质的组成及其垂向分布特征,选取太湖竺山湾湖滨带和开敞湖区采集沉积物柱状样,利用微电极技术测定沉积物水界面理化指标的剖面特征,并对沉积物中含水率、烧失量、色素含量、总有机碳、总氮以及生物易降解物质(总蛋白、总糖和总脂)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藻型湖区沉积物水界面处溶解氧、pH和氧化还原电位在垂向剖面上呈现出随深度增加而下降的趋势,空间上存在明显的异质性,湖滨带沉积物水界面溶解氧、pH和氧化还原电位显著低于开敞湖区,而沉积物水界面H2S浓度在垂向上则表现为随深度先降低而后升高的趋势.此外,藻型湖区沉积物中生物易降解有机质的组成和分布同样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组成上以脂类(7.7 mg/g)为主,其次是糖类(4.5 mg/g),蛋白质(0.8 mg/g)含量最低;空间上,湖滨带沉积物中生物易降解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开敞湖区,表层15 cm以上沉积物含水率和烧失量较高,有机质含量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藻积层 生物易降解物质 微电极 营养盐 沉积物
下载PDF
水平圆管内R1234yf流动冷凝传热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齐创 李瑛 +1 位作者 张良 齐昊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46-50,共5页
为了将低GWP制冷剂应用于客车空调,对R1234yf在5 mm水平光滑管内的流动冷凝传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研究工况为饱和温度30℃和40℃,平均干度0.1—0.96,质量流速100—600 kg/(m^(2)·s)。研究结果表明:R1234yf管内传热系数在低... 为了将低GWP制冷剂应用于客车空调,对R1234yf在5 mm水平光滑管内的流动冷凝传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研究工况为饱和温度30℃和40℃,平均干度0.1—0.96,质量流速100—600 kg/(m^(2)·s)。研究结果表明:R1234yf管内传热系数在低质量流速[<200 kg/(m^(2)·s)]下受干度和流速的影响不明显,随着流速的增大逐渐依赖蒸汽流速和干度,这表明管内主要传热机制由受温差较大影响的自然对流过渡至受流速影响较大的强制对流,引入了等效雷诺数Re_(eq)来划分这2种传热机制。饱和温度为30℃时,相同工况下R1234yf传热系数比R134a低3.7%—14.3%。对Cavallini和Bashar 2种关联式预测的传热系数与实验值进行了对比,Bashar关联式表现出较好的预测效果,平均绝对偏差为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1234yf 流动冷凝传热机制 传热系数 关联式预测
下载PDF
触发位置对锂离子电池模组热扩散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齐创 邝男男 +2 位作者 姜成龙 林春景 张亚军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69-1273,共5页
针对锂离子电池热扩散问题,以18650三元锂离子电池为研究对象,搭建了模组的热扩散模型,研究了模组中不同位置单体触发热失控后对整个模组热扩散的影响。基于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反应机理和热传导机理建立了单体电池在绝热条件下的热失控模... 针对锂离子电池热扩散问题,以18650三元锂离子电池为研究对象,搭建了模组的热扩散模型,研究了模组中不同位置单体触发热失控后对整个模组热扩散的影响。基于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反应机理和热传导机理建立了单体电池在绝热条件下的热失控模型,并通过设计相应试验验证模型的准确性,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以单体电池热失控模型为基础,搭建模组热扩散模型,研究了模组中不同位置单体触发热失控对模组热扩散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心位置单体触发热失控,热失控行为呈放射状向周围扩散,且每次都是两个单体电池一起发生热失控,在40 s左右,模组一侧的电池全部达到热失控触发温度;边缘位置单体触发热失控,热失控行为依次向周围扩散,且每次只有一个单体发生热失控,大约50 s的时间,模组一侧的电池全部达到热失控触发温度。最后,基于热扩散模型研究了不同隔热材料对模组热扩散速率延缓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热失控 热扩散 触发位置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组过充燃烧爆炸特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卓萍 朱艳丽 +2 位作者 齐创 王聪杰 高飞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471-2479,共9页
为研究锂离子电池组的燃烧爆炸特性,本工作以铝壳方型锰酸锂电池及其电池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2 C电流恒流过充且设置较高截止电压,考察其热失控后燃烧爆炸特性。实验结果表明,锂离子电池单体过充774 s后瞬时发生安全阀破裂、射流火和爆... 为研究锂离子电池组的燃烧爆炸特性,本工作以铝壳方型锰酸锂电池及其电池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2 C电流恒流过充且设置较高截止电压,考察其热失控后燃烧爆炸特性。实验结果表明,锂离子电池单体过充774 s后瞬时发生安全阀破裂、射流火和爆炸,距离爆心45 cm处爆炸最大压强达到556 kPa。由13个单体电池串联构成的电池组在不带BMS的情况下过充后依次发生安全阀破裂、射流火,局部发生爆炸,实验时形成多个压力峰值,距离爆心45 cm处最大爆炸压强为915 kPa。当锂离子电池组以6.5 cm间距布置时,过充其中一个电池组可引发其他电池组发生燃烧,形成火灾蔓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过充 热失控 燃烧 爆炸
下载PDF
Ⅰ_(a2)-Ⅱ_a期宫颈癌术后盆腔小野放化疗取代盆腔标准野放疗的临床探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幸茂晖 戈伟 +6 位作者 冉瑞智 陈典 齐创 黄金汉 张芳 罗丽华 谭冬梅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8年第18期2925-2929,共5页
目的:观察采用盆腔小野放化疗与盆腔标准野放疗治疗Ⅰ_(a2)-Ⅱ_a期术后宫颈癌患者的生存率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09年7月至2012年7月之间行广泛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后的Ⅰ_(a2)-Ⅱ_a期且具有肿瘤复发中危因素行术后治疗的宫颈... 目的:观察采用盆腔小野放化疗与盆腔标准野放疗治疗Ⅰ_(a2)-Ⅱ_a期术后宫颈癌患者的生存率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09年7月至2012年7月之间行广泛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后的Ⅰ_(a2)-Ⅱ_a期且具有肿瘤复发中危因素行术后治疗的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盆腔小野放化疗组、盆腔标准野放疗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率及不良反应。结果:采用盆腔小野放化疗组、标准放疗组的4年生存率分别为97.6%、92.9%,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不良反应方面,盆腔小野放化疗组的直肠反应及泌尿道反应明显低于标准野放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腔小野放化疗组与盆腔标准野放疗组的4年生存率未见明显差异,因此采用盆腔小野放化疗对行根治性手术的Ⅰ_(a2)-Ⅱ_a期宫颈癌患者中具有中度预后不良危险因素的患者是可行的,且采用盆腔小野放化疗的不良反应较标准放疗组明显低、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盆腔小野放化疗 盆腔标准野放疗 生存率 不良反应
下载PDF
高比能锂离子电池模组热扩散行为仿真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齐创 邝男男 +3 位作者 张亚军 方锐 裴志豪 赵光磊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633-2643,共11页
针对锂离子电池热扩散防护问题,以50 Ah三元锂离子电池为研究对象,搭建了加热条件下锂离子电池模组的热扩散模型,研究了不同隔热材料和对流换热系数对锂离子电池模组热扩散行为的影响。基于锂离子电池的热失控反应机理和热传导机理建立... 针对锂离子电池热扩散防护问题,以50 Ah三元锂离子电池为研究对象,搭建了加热条件下锂离子电池模组的热扩散模型,研究了不同隔热材料和对流换热系数对锂离子电池模组热扩散行为的影响。基于锂离子电池的热失控反应机理和热传导机理建立了单体电池热失控模型,模型误差小于6%。以单体电池热失控模型为基础,搭建了5个电池并联的电池模组热扩散模型,并设计相关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相符。利用热扩散模型研究了隔热材料和对流换热系数对电池热扩散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隔热材料的导热系数越大,模组中第1个电池触发热失控的时间越长,电池模组发生热扩散的时间越短,热失控延滞期减小;对流换热系数越大,电池模组发生热扩散的时间越长,热失控延滞期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热失控 热扩散 隔热材料 热失控模型 对流换热系数
下载PDF
经剑突下与经侧胸入路胸腔镜手术在胸腺瘤切除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20
19
作者 钟斌 童继春 +7 位作者 张明 张科 袁卫东 袁凯 袁俊强 王勇 祁闯 吴奇勇 《广东医学》 CAS 2019年第3期383-386,共4页
目的对比经剑突下和经侧胸入路胸腔镜手术在胸腺瘤切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接受胸腺瘤切除手术的患者46例,经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后一共32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都为Ⅰ期胸腺瘤患者,有15例伴随重症肌无力(MG)。其中16例接受经... 目的对比经剑突下和经侧胸入路胸腔镜手术在胸腺瘤切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接受胸腺瘤切除手术的患者46例,经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后一共32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都为Ⅰ期胸腺瘤患者,有15例伴随重症肌无力(MG)。其中16例接受经剑突下入路胸腔镜胸腺瘤切除术(A组),另外16例接受经侧胸入路胸腔镜胸腺瘤切除术(B组)。收集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信息,围手术期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经剑突下入路胸腔镜胸腺瘤切除术和经侧胸入路胸腔镜胸腺瘤切除术的手术时间分别为(91.88±12.37)min和(151.25±32.8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8.75±16.68)mL和(57.81±13.29)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00);术后引流量分别为(176.88±56.65)mL和(233.75±46.17)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4.87±1.59)d和(5.38±1.26)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1);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分别为(2.37±0.95)d和(3.00±1.15)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6);切口疼痛评分分别为(2.38±1.15)分和(5.63±1.9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G状态在经剑突下入路胸腔镜胸腺瘤切除术后消失的患者比例相对经侧胸入路胸腔镜胸腺瘤切除术具有统计学差异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9)。结论相对经侧胸入路胸腔镜胸腺瘤切除术,经剑突下入路胸腔镜切除术具有更好的临床获益,显示出巨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手术 经剑突下入路 胸腺瘤切除
下载PDF
高熔点脂肪对凝胶油基人造奶油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齐创 秦乐蓉 +3 位作者 李志超 韩立娟 贺军波 张维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14-20,共7页
以全氢化棕榈油作为高熔点脂肪源,将0.5%~2.5%的全氢化棕榈油与葵花油混合作为基料油,制备凝胶油基人造奶油.探究高熔点脂肪对凝胶油基人造奶油的脂肪酸组成、稳定性、熔点、质构、流变性质、微观结构和晶型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高熔点脂... 以全氢化棕榈油作为高熔点脂肪源,将0.5%~2.5%的全氢化棕榈油与葵花油混合作为基料油,制备凝胶油基人造奶油.探究高熔点脂肪对凝胶油基人造奶油的脂肪酸组成、稳定性、熔点、质构、流变性质、微观结构和晶型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高熔点脂肪添加量低于1.5%时,人造奶油的熔点过低、可塑性较差;而添加量高于1.5%时,人造奶油的不稳定指数值大于1.5,体系劣变严重;添加量为1.5%时,硬度、可塑性和黏度均更接近于市售人造奶油,综合表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熔点脂肪 全氢化棕榈油 人造奶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