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90年与2017年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人群跌倒疾病负担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何敏 齐金蕾 +2 位作者 殷鹏 周脉耕 王黎君 《伤害医学(电子版)》 2020年第1期3-9,共7页
目的分析1990年和2017年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人群跌倒的疾病负担变化。方法利用2017年全球疾病负担(GBD)研究结果,采用死亡率、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LL)和伤残损失寿命年(YLD)等指标,描述2017年中国内地及港澳地... 目的分析1990年和2017年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人群跌倒的疾病负担变化。方法利用2017年全球疾病负担(GBD)研究结果,采用死亡率、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LL)和伤残损失寿命年(YLD)等指标,描述2017年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不同性别、年龄组和省份人群跌倒的疾病负担现状。计算1990年与2017年疾病负担相关指标,并分析2017年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人群较1990年跌倒疾病负担的变化。结果2017年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人群因跌倒导致的死亡数和标化死亡率分别为13.48万和8.64/10万,较1990年分别增加了110.30%和12.79%;DALY标化率和YLD标化率分别上升到363.09/10万和154.02/10万,升幅为3.82%和67.56%,只有YLL标化率由1990年的257.81/10万下降至209.07/10万,下降幅度18.91%;男、女性的疾病负担指标DALY、YLL和YLD较1990年均有所增加;男、女性跌倒的死亡率和DALY率均随年龄增长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5~14岁年龄组人群最低,而70岁及以上年龄组最高,仅70岁及以上年龄组男性死亡数和死亡率低于女性,其他年龄组男性均高于女性;福建、云南和浙江的标化死亡率和DALY标化率均明显高于其他省份,东北三省相对较低。结论2017年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人群跌倒造成的疾病负担仍然较重,尤其以老年人群为高危人群。不同性别、年龄组、省份人群跌倒导致的疾病负担不完全相同,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防控措施来降低跌倒带来的死亡和疾病负担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跌倒 疾病负担 死亡率 伤残调整寿命年
下载PDF
2018年中国人群自杀死亡率及死亡方式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孟诗迪 刘韫宁 +3 位作者 刘江美 齐金蕾 周脉耕 王黎君 《伤害医学(电子版)》 2021年第2期36-40,共5页
目的对2018年我国人群自杀死亡率及死亡方式的分布情况进行描述,为自杀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全国疾病监测系统监测数据,通过死因监测系统漏报调查数据对死亡率进行调整,以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基准计算年龄标准化死亡率,描述中国... 目的对2018年我国人群自杀死亡率及死亡方式的分布情况进行描述,为自杀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全国疾病监测系统监测数据,通过死因监测系统漏报调查数据对死亡率进行调整,以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基准计算年龄标准化死亡率,描述中国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人群的自杀死亡率及死亡方式的分布情况。结果2018年中国人群自杀标化死亡率为6.36/10万,城市地区人群自杀标化死亡率为4.37/10万,农村地区人群为7.40/10万;男性自杀标化死亡率为7.61/10万,女性为5.10/10万。自杀标化死亡率性别比(男性/女性)为1.48,地区比(农村/城市)为1.70。自杀死亡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60~84岁老年人自杀死亡率为20.71/10万,85岁及以上老年人自杀死亡率达到51.20/10万。中国人群自杀死亡方式前三位分别为自毒、悬吊/绞勒/窒息和坠落,农村地区人群第一位自杀死亡方式为自毒,而城市地区人群为悬吊/绞勒/窒息。结论应着重关注老年人和农村地区人群的自杀死亡问题,针对不同人群自杀死亡方式的差异,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进一步降低自杀死亡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 死亡率 自杀方式
下载PDF
2005年与2020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4类重大慢性病疾病负担分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孟诗迪 王薇 +7 位作者 殷鹏 王黎君 刘韫宁 刘江美 齐金蕾 由金玲 林琳 周脉耕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21-326,共6页
目的分析2005年与2020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4类重大慢性病死亡疾病负担的变化情况以及在不同省份、不同性别老年人之间的差异,为老年人慢性病防控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利用中国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中的2005年与2020年的监测数据计算中... 目的分析2005年与2020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4类重大慢性病死亡疾病负担的变化情况以及在不同省份、不同性别老年人之间的差异,为老年人慢性病防控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利用中国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中的2005年与2020年的监测数据计算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所有慢性病合计及4类重大慢性病的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早死所致生命损失年(YLL)及YLL率。使用SAS 9.4软件进行χ^(2)检验,采用R 4.1.2软件制图。结果2020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所有慢性病合计标化死亡率为3612.82/10万,比2005年(4577.39/10万)下降了21.07%。2020年中国60岁及以上男女性所有慢性病合计标化死亡率(分别为4394.30/10万,2927.41/10万)均低于2005年(分别为5367.14/10万,3855.36/10万)。2020年老年男性所有慢性病合计标化死亡率远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下降幅度(-18.13%)低于女性(-24.07%)。2020年中国老年人群所有慢性病合计标化YLL率较2005年下降了24.16%,女性(-27.20%)下降幅度大于男性(-21.34%)。2020年不同省份所有慢性病合计标化YLL率差异较大,较高的省份为西藏、青海、新疆、甘肃、陕西、黑龙江等经济相对比较落后的地区,较低的省份为上海、北京、江苏、浙江、天津、广东等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与2005年相比,2020年海南、上海、重庆等省份糖尿病标化YLL率增加较多(分别增长了237.32%,82.12%、59.89%),上海、安徽、青海的心脑血管疾病标化YLL率增加(分别增长了3.48%、3.01%、0.30%),西藏、天津的肿瘤标化YLL率增加(分别增长了34.13%、5.80%),西藏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标化YLL率增加(增长了13.53%)。结论2020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由慢性病造成的早死疾病负担较2005年下降,但早死疾病负担仍然较重。老年人群的慢性病早死疾病负担地区间不均衡,需要针对不同省份的重点慢性病因地制宜地制定老年人慢性病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疾病负担 老年人 死亡率 早死所致生命损失年
原文传递
2019年中国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死亡地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刘威 龙政 +7 位作者 由金玲 林琳 齐金蕾 刘韫宁 刘江美 王黎君 周脉耕 殷鹏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561-566,共6页
目的分析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死亡地点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为相关医疗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19年全国605个死因监测点根本死因为COPD的居民死亡登记资料,描述其死亡地点的分布情况。采用SAS 9.4软件进行χ2检验,采用... 目的分析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死亡地点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为相关医疗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19年全国605个死因监测点根本死因为COPD的居民死亡登记资料,描述其死亡地点的分布情况。采用SAS 9.4软件进行χ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OPD死亡地点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9年,全国605个死因监测点有145 849名居民死于COPD,其中在家死亡人数为120 981人,占比为82.9%,在医疗卫生机构的死亡人数为21 420人,占比为14.7%。2019年中国居民COPD在家中死亡比例最低的3个省(直辖市)分别为北京市(28.5%)、上海市(39.2%)和黑龙江省(46.7%),其在医疗卫生机构死亡比例也最高,分别为68.4%、51.8%和50.7%;在家中死亡比例最高的3个省分别为福建省(95.3%)、海南省(94.9%)及贵州省(94.3%),在医疗卫生机构死亡比例最低的3个省分别为福建省(3.3%)、海南省(4.3%)及云南省(4.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女性相比,男性(OR=0.88,95%CI:0.85~0.91)在家中死亡的可能性降低;与初中及以下学历者相比,高中(OR=0.19,95%CI:0.18~0.21)和大专及以上(OR=0.08,95%CI:0.07~0.09)学历者在家死亡的可能性降低;与东部地区相比,中部地区居民(OR=0.91,95%CI:0.88~0.94)在家死亡的可能性降低,而西部地区居民(OR=1.33,95%CI:1.28~1.37)在家死亡的可能性增加;与<40岁年龄组人群相比,60~79岁(OR=1.77,95%CI:1.32~2.39)年龄组人群和80岁及以上(OR=1.75,95%CI:1.30~2.36)人群在家死亡的可能性增加;与已婚者相比,丧偶或离婚者(OR=1.55,95%CI:1.50~1.60)在家死亡的可能性增加,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国居民COPD死亡地点主要是家中,应重点关注西部地区、低学历、离婚或丧偶人群,提高该类人群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同时加强姑息治疗和临终关怀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死亡地点 影响因素 城乡差异
原文传递
2008—2018年淮河流域食管癌死亡趋势及其对期望寿命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王秋童 齐金蕾 +4 位作者 王宁 胡亚男 何凤蝶 王丹 王宝华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899-902,909,共5页
目的分析2008—2018年淮河流域食管癌死亡率变化趋势,探讨食管癌死亡对期望寿命变化的影响程度,为评估食管癌防控效果、制定公共卫生政策提供依据。方法基于2008—2018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国死因监测数据库,分析该地区食管癌标化... 目的分析2008—2018年淮河流域食管癌死亡率变化趋势,探讨食管癌死亡对期望寿命变化的影响程度,为评估食管癌防控效果、制定公共卫生政策提供依据。方法基于2008—2018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国死因监测数据库,分析该地区食管癌标化死亡率(SMR)、去死因期望寿命(CELE)、去死因期望寿命增长年(PGLEs),采用SAS 9.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Joinpoint 4.9.0.0软件计算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来评价死亡率的时间变化趋势,采用Arriaga分解法估计各年龄组食管癌死亡率变化对期望寿命变化的贡献情况。结果2008—2018年淮河流域食管癌SMR呈现下降趋势(AAPC=-6.98%,P<0.01)。食管癌死亡率变化对期望寿命增长贡献了0.246岁,占期望寿命增长的5.76%。总人群中各年龄组均为正向贡献,贡献最大的是70~74岁组(0.044岁),占所有年龄组总贡献的1.03%。2008—2018年,食管癌CELE增长了4.18岁(AAPC=0.58%,P<0.01),PGLEs下降了0.09岁(AAPC=-1.46%,P<0.05),寿命损失率下降了0.14%(AAPC=-2.07%,P<0.05)。埇桥区的食管癌PGLEs增长了0.11岁,其余县(区)食管癌PGLEs均下降。结论2008—2018年淮河流域食管癌死亡率呈下降趋势。食管癌死亡率变化对期望寿命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食管癌死亡对期望寿命的影响程度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死亡率 趋势 去死因期望寿命 去死因期望寿命增长年
原文传递
2008—2018年4省重点地区去胃癌死因期望寿命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沙宇婷 何凤蝶 +2 位作者 齐金蕾 王雪威 王宝华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59-263,共5页
目的探讨2008—2018年4省重点地区人群期望寿命以及胃癌对期望寿命影响程度的变化情况,为评估该地区综合防控效果提供依据。方法死亡以及人口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国死因监测数据库中4省重点地区2008—2018年死因数据。使用... 目的探讨2008—2018年4省重点地区人群期望寿命以及胃癌对期望寿命影响程度的变化情况,为评估该地区综合防控效果提供依据。方法死亡以及人口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国死因监测数据库中4省重点地区2008—2018年死因数据。使用SAS 9.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期望寿命和去死因期望寿命增长年(PGLEs)指标分析2008—2018年该地区人群健康水平及胃癌对期望寿命影响程度的变化情况,采用Joinpoint Regression Program 4.2软件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PC),采用对数线性回归法计算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来评价期望寿命和胃癌PGLEs的时间变化趋势。结果 2008—2018年4省重点地区人群期望寿命呈上升趋势(AAPC=0.5%,P<0.05),由2008年的75.22岁上升到2018年的79.16岁,增长3.94岁。男性增长3.67岁,女性增长4.17岁。其中蒙城县期望寿命增长幅度最大,为5.37岁。胃癌的PGLEs呈下降趋势(AAPC=-1.9%,P<0.05),由2008年的0.39岁下降到2018年的0.31岁。男性下降了0.09岁,女性下降了0.07岁。其中射阳县变化最为明显,下降幅度为53.8%。结论 2008—2018年4省重点地区人群期望寿命逐渐提高,胃癌对期望寿命的影响逐渐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期望寿命 去死因期望寿命 去死因期望寿命增长年
原文传递
Defining region-specific heatwave in China based on a novel concept of “avoidable mortality for each temperature unit decrease”
7
作者 LIU Jiang-Mei AI Si-qi +5 位作者 qi jin-lei WANG Li-Jun ZHOU Mai-Geng WANG Chong-Jian YIN Peng LIN Hua-Liang 《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SCIE CSCD 2021年第5期611-618,共8页
The distribution of temperature and temperature-health association varied largely across different regions in China,a region-specific definition for heatwave was therefore needed.We collected the data on daily mortali... The distribution of temperature and temperature-health association varied largely across different regions in China,a region-specific definition for heatwave was therefore needed.We collected the data on daily mortality,meteorological factors and air pollution in 84 Chinese cities during 2013–2016,which was divided into seven regions.Based on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daily maximum temperature and mortality in each city in a threshold distributed lag non-linear model,where the threshold was defined as the temperature corresponding to the lowest mortality risk,we calculated the number of deaths that could be avoided for 1℃ decrease in maximum temperature under different thresholds,then a random-effect meta-analysis was used to generate regional results,in which the temperature with the highest avoidable mortality number for 1℃ decrease was considered as the most appropriate heatwave definition.We observed an immediate detrimental effect of high temperature within three lag days.Our analysis suggested to use 29.5℃,31.5℃,29.0℃,31.5℃,30.0℃,and 28.5℃ as the heatwave standard for east,north,northeast,central,south,and southwest region,with the avoidable mortality number of 1.54(95%Confidence interval(CI):0.88,2.19),0.55(95%CI:0.16,0.94),0.59(95%CI:0.32,0.86),1.14(95%CI:0.68,1.59),1.22(95%CI:0.54,1.90),and 0.78(95%CI:0.01,1.55),respectively,while the estimated number 0.19(95%CI:−0.02,0.40)in northwest region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he concept of‘avoidable mortality for 1℃ decrease’was proposed to define the heatwave event,and varied maximum temperature between 28.5 and 31.5℃ was suggested for region-specific heatwave definition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TWAVE Mortality burden Distributed lag non-linear model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