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盆地外复杂地质条件区海相页岩气“甜点区”优选:以湘西北地区古生界为例 被引量:11
1
作者 秦明阳 郭建华 +6 位作者 黄俨然 焦鹏 刘辰生 郑振华 张良平 郭军 曹铮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96-606,共11页
针对湘西北地区古生界页岩气勘探困难等问题,分析多年来钻井地质成果,对海相页岩气聚集条件进行研究,提出四川盆地外复杂地质条件区"甜点区"评价参数体系,量化界线及权重,涵盖4个方面16个指标,并强调生烃条件和保存条件,优选... 针对湘西北地区古生界页岩气勘探困难等问题,分析多年来钻井地质成果,对海相页岩气聚集条件进行研究,提出四川盆地外复杂地质条件区"甜点区"评价参数体系,量化界线及权重,涵盖4个方面16个指标,并强调生烃条件和保存条件,优选勘探"甜点区"。研究结果表明:黑色页岩主要发育于深水陆棚相,有机质类型较好,以Ⅰ型干酪根为主;牛蹄塘组富有机质页岩厚度及其丰度明显比国内其他勘探层系的高;五峰组—龙马溪组有机质丰度与四川盆地的相似,但厚度(仅20~30 m)不足;有机质热演化进入高成熟阶段,有利于勘探与开发;页岩矿物质量分数具有"两低—高"的特征,即低质量分数的碳酸盐岩、低质量分数的黏土矿物和高质量分数的石英;页岩储层微观发育多种类型孔隙和微裂缝,但有机质孔控制储层特征,如渗透率、吸附能力等;对于五峰组—龙马溪组,向斜核部属于残留型保存构造样式;对于牛蹄塘组,背斜核部属于破坏型保存构造样式,而向斜核部属于残留型或完整型保存构造样式;优选牛蹄塘组"甜点区"位于雪峰隆起的北西缘逆冲推覆带下盘,而五峰组—龙马溪组"甜点区"应该靠近四川盆地龙山一带的残留向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地质条件区 湘西北 古生界 页岩气 "甜点区"
下载PDF
四川盆地外复杂构造区页岩气地质条件及含气性特征:以湘西北五峰组—龙马溪组为例 被引量:9
2
作者 秦明阳 郭建华 +8 位作者 何红生 黄俨然 焦鹏 刘辰生 郑振华 郭军 曹铮 王崇敬 薛圆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979-1990,共12页
以永页2井页岩气地质条件分析为基础,结合其他钻井及前人成果,对比国内外页岩气田地质特征,系统研究四川盆地外复杂构造区湘西北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地质特征及含气性,指出未来勘探方向。研究结果表明湘西北五峰组—龙马溪组与四川... 以永页2井页岩气地质条件分析为基础,结合其他钻井及前人成果,对比国内外页岩气田地质特征,系统研究四川盆地外复杂构造区湘西北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地质特征及含气性,指出未来勘探方向。研究结果表明湘西北五峰组—龙马溪组与四川盆地涪陵地区的页岩气聚集条件相近,具有4个显著特征:1)深水陆棚相发育富有机质页岩厚度超过20 m,富含有机质、硅质、黄铁矿以及笔石化石;2)有机质属于Ⅰ型干酪根,有机碳质量分数w(TOC)普遍大于2.0%,自西向东逐渐减小,镜体反射率Ro主要在2.0%~3.0%之间,热演化达到过成熟阶段;3)矿物成分以石英为主,平均质量分数为47.9%,黏土矿物(主要是伊/蒙混层)次之,平均质量分数为26.9%,碳酸盐岩矿物质量分数低于10%,页岩普遍发育微孔隙(主要为有机质孔、晶间孔、溶蚀孔)和微裂缝,储层吸附能力强;4)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含气量为1.0~3.5 m3/t,以解吸气为主,甲烷体积分数超过90%。深水陆棚相发育丰富有机质,奠定了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聚集基础,但含气性受控于盖层、埋深及断裂等保存条件。未来勘探方向应集中于桑植—石门复向斜内龙山—永顺一带向斜核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西北 五峰组-龙马溪组 页岩气 地质条件 含气性
下载PDF
湘西北牛蹄塘组探井页岩气富集要素的对比和启示 被引量:8
3
作者 黄俨然 肖正辉 +4 位作者 焦鹏 秦明阳 余烨 王玺凯 曹涛涛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240-2248,共9页
基于湘西北地区牛碲塘组是近年来南方页岩气勘探的重点目标,以该区井花页1井、慈页1井及常页1井为研究对象,根据目的层实钻地层及气显示特征,系统对比页岩气生烃、储集及保存等方面的富集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慈页1井和常页1井的原牛牛... 基于湘西北地区牛碲塘组是近年来南方页岩气勘探的重点目标,以该区井花页1井、慈页1井及常页1井为研究对象,根据目的层实钻地层及气显示特征,系统对比页岩气生烃、储集及保存等方面的富集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慈页1井和常页1井的原牛牛蹄塘组可进一步划分为杷榔组和牛碲塘组,与花页1井一致;牛蹄塘组烃源岩具有良好的生烃条件,已经历大规模生烃的过程;各探井以吸附状态页岩气为主,且均含有一定的氮气,历史上牛蹄塘组含气层可能受到过破坏;牛蹄塘组基本表现出极低孔隙度及渗透率的物性特征,有较强的压裂改造能力;研究区具有生烃时期早、抬升时期早及幅度大的特征,大规模构造改造及断裂发育,总体上对页岩气保存不利;有机质丰度、成熟度、埋深、地层压力、储层物性、脆性矿物质量分数等因素与地层含气量的相关性均不明显,高吸附能力仅是牛蹄塘组页岩气富集的1个必要非充分条件;慈页1井及常页1井在局部较好的保存条件下有较高的含气性,常页1井高含气性反映出最后1次抬升的时间晚,对页岩气的保存非常有利,因此,保存条件是页岩气富集的关键指标,在勘探过程中需从构造样式、断裂空间分布特征、目的层产状和完整程度、埋藏深度及演化历史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重点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西北 牛蹄塘组 页岩气 富集因素 保存条件
下载PDF
中国南方海相地层牛蹄塘组页岩气“甜点段”识别和优选 被引量:10
4
作者 吴诗情 郭建华 +3 位作者 李智宇 秦明阳 黄俨然 何昊楠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48-1059,共12页
为了探索中国南方海相地层牛蹄塘组原始储层中页岩气赋存状态,笔者采用了液氮低温吸附/脱附实验和甲烷等温吸附实验等手段,分别表征了页岩对吸附气和游离气的储集能力;同时结合典型井的含气性特点,研究页岩气的赋存机理,识别和优选出了... 为了探索中国南方海相地层牛蹄塘组原始储层中页岩气赋存状态,笔者采用了液氮低温吸附/脱附实验和甲烷等温吸附实验等手段,分别表征了页岩对吸附气和游离气的储集能力;同时结合典型井的含气性特点,研究页岩气的赋存机理,识别和优选出了研究区储层的"甜点段"。结果表明,牛蹄塘组发育1~2层富有机质页岩(有机碳含量TOC>2.0%),岩性以黑色硅质页岩为主;储层微观主要发育有机质孔(两端开口的圆柱孔),粘土矿物层间孔(四面开口的狭窄平板孔)以及粒间孔和晶间孔(四面开口的锥形平板孔),而最重要的孔隙类型是有机质孔。牛蹄塘组含气性普遍较差,但慈页1井残余气体积分数高达69.7%。理论计算和现场实验结果均表明,牛蹄塘组页岩储层赋存甲烷特征变化随TOC发生改变,由于有机质孔的孔径较小(一般仅为几十纳米以下),导致原始储层中赋存吸附气能力较强,而赋存游离气能力较弱。随着有机质质量分数的增加,岩石的弹性模量逐渐降低,但泊松比却逐渐增加。牛蹄塘组"甜点段"具有"甜"和"脆"的特点,即厚度为20~40 m,TOC含量为4%~8%,石英质量分数超过40%,粘土矿物质量分数30%~40%,碳酸盐岩质量分数低于20%,VBJH在(10~17)×10-3 cm3/g,VL在4~6 cm3/g,游离气体积分数超过40%,弹性模量为25~35 GPa,泊松比为0.20~0.25,整体上,牛蹄塘组"甜点段"主要发育在深水陆棚泥质相带,且游离气富集能力强的层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点 页岩气 牛蹄塘组 海相地层 中国南方
下载PDF
复杂地质条件区页岩气聚集差异性及其意义:以湘西北古生界为例 被引量:5
5
作者 李智文 郭建华 +2 位作者 秦明阳 黄俨然 曹铮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85-398,共14页
针对湘西北地区寒武系牛蹄塘组和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富有机质海相页岩勘探效果巨大差异,比较复杂地质条件区聚集特征,分析差异性原因,指出未来勘探方向。研究结果表明:1)牛蹄塘组页岩有机质质量分数w(TOC)及厚度异常高,明显... 针对湘西北地区寒武系牛蹄塘组和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富有机质海相页岩勘探效果巨大差异,比较复杂地质条件区聚集特征,分析差异性原因,指出未来勘探方向。研究结果表明:1)牛蹄塘组页岩有机质质量分数w(TOC)及厚度异常高,明显比五峰组—龙马溪组的高;2)牛蹄塘组以热水沉积作用下的硅质页岩为主,黏土矿物以伊利石为主,而五峰组—龙马溪组以生物作用下的硅质页岩和硅质岩为主,黏土矿物主要为伊/蒙混层;3)牛蹄塘组储层中孔(孔径为2~50 nm)和小孔(孔径<2 nm)更加发育,吸附能力比五峰组—龙马溪组的强;4)牛蹄塘组热演化程度高,主要生气期与燕山—喜山期构造运动时期相一致;5)牛蹄塘组含气量低,甲烷体积分数低,残余气体积分数超过65%;而五峰组—龙马溪组含气性较好,甲烷体积分数超过90%,解吸气体积分数超过50%。产生这种差异性的原因在于:不同的沉积环境影响页岩品质,尤其是w(TOC)及厚度;牛蹄塘组顶底板条件较差,影响页岩气保存;燕山—喜山期断裂与滑脱双重作用导致牛蹄塘组含气性较差。复杂地质条件区页岩气聚集的关键因素为:沉积条件控制页岩气聚集的物质基础,保存条件控制页岩气富集程度。未来牛蹄塘组勘探应该重视寻找“外源供给型”气藏,五峰组—龙马溪组应重视残留向斜内滑脱作用形成的“甜点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生界 页岩气 聚集条件 差异性 滑脱层 外源供给型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百口泉组砂砾岩非均质储层孔隙结构特征与成因 被引量:7
6
作者 吴海光 康逊 +3 位作者 秦明阳 连丽霞 李际 曹剑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337-3353,共17页
为了揭示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下三叠统百口泉组砂砾岩储层孔隙结构特征与成因,本文首先明确沉积相和岩相类型,其次,开展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岩矿鉴定,并对全岩粉末和黏土矿物提取物进行X射线衍射(XRD)分析,确定矿物成分;最后,开展岩石... 为了揭示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下三叠统百口泉组砂砾岩储层孔隙结构特征与成因,本文首先明确沉积相和岩相类型,其次,开展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岩矿鉴定,并对全岩粉末和黏土矿物提取物进行X射线衍射(XRD)分析,确定矿物成分;最后,开展岩石物性和压汞测试,分析岩石孔隙和喉道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百口泉组沉积于浅水粗碎屑扇三角洲体系,储集层主要分布于块状含泥砾岩(Gm)、块状和叠瓦状砾岩(Gcm-Gci)、颗粒支撑的砂质细砾岩(Gcs)和水下分支河道交错层理砂岩(St)4大类岩相中;各岩相孔隙均以钾长石溶蚀形成的次生孔为主,原生孔仅在泥质质量分数低的Gcs和St岩相发育;孔隙间喉道主要由微裂缝和起连通作用的长石溶孔组成;不同岩相的孔隙结构差异显著,Gcs和St岩相的喉道半径(最大半径分别为20μm和27μm)整体大于Gm和Gcm-Gci岩相的喉道半径(最大半径分别为6μm和3μm);沉积作用奠定了砂砾岩孔隙结构的演化基础;发育于扇三角洲前缘Gcs和St岩相经过水下河道的不断淘洗,泥质质量分数显著降低,导致其初始孔喉半径大于扇三角洲平原至前缘Gm和Gcm−Gci岩相的孔喉半径;在成岩过程中,机械压实整体破坏了各岩相部分初始连通喉道,而钾长石的溶蚀则对各岩相孔隙连通性的改善有差异性影响;微弱的钾长石溶蚀只能产生半径小于2μm的微小喉道,对孔隙连通性的改善有限;而在油气输导断层上盘上倾方向的Gcs和St岩相中,在早侏罗世和早白垩世酸性含油气流体充注的促进下,强烈的钾长石(质量分数低于5%时)溶蚀导致微小孔喉连通,形成半径为2~20μm的较大孔喉,显著增大了流体渗流通道,是这2种优势岩相半径较大孔喉形成的主要原因,同时,钾长石溶蚀沉淀的高岭石堵塞了部分连通喉道。总体而言,扇三角洲前缘优势岩相Gcs和St的叠置沉积区叠加成岩过程中钾长石的强烈溶蚀,形成了百口泉组优质孔隙结构发育区,也导致百口泉组优质储层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砾岩储层 孔隙结构 岩相 成岩作用 百口泉组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湘中及周缘奥陶纪岩相古地理演化与原型盆地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谭慧 秦明阳 +3 位作者 李杰 郭建华 吴诗情 边瑞康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430-3443,共14页
为了恢复湘中地区奥陶纪沉积演化过程,分析原型盆地类型,从沉积学的角度论证,通过野外地质调查与室内分析,在研究区奥陶系识别出4种岩石类型、3种沉积体系和6种沉积相组合,自西北向东南可将奥陶纪划分为扬子型、江南型以及华南型3种沉... 为了恢复湘中地区奥陶纪沉积演化过程,分析原型盆地类型,从沉积学的角度论证,通过野外地质调查与室内分析,在研究区奥陶系识别出4种岩石类型、3种沉积体系和6种沉积相组合,自西北向东南可将奥陶纪划分为扬子型、江南型以及华南型3种沉积类型,其中奥陶纪扬子区以碳酸盐岩台地相为主,江南区以陆棚相为主,华南区以深水盆地相为主,相带分布位置不同,但分区明显,呈连续变化,无明显间断或突变接触。研究结果表明:湘中及周缘地区奥陶纪的原型盆地类型不是一个洋盆,而是一个完整的内陆海盆;沉积体系模式呈3层阶梯式构造,湘西北地区碳酸盐台地边缘为第1层,湘中区地区斜坡—陆棚为第2层,在海平面下降期与盆地相区分开,湘南区的盆地相为第3层。其中深水陆棚和盆地相是富有机质页岩发育的有利相带,中奥陶统烟溪组以生物成因为主,是潜在的勘探有利层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中 烟溪组 原型盆地 岩相古地理
下载PDF
鹿血晶辅助放疗对荷S180肉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张昕 刘宗文 +3 位作者 秦名扬 宋俊丽 戚瑞辉 张艳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69-473,共5页
目的:探讨鹿血晶对荷S180肉瘤小鼠放疗后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建立S180荷瘤小鼠模型,分为模型组、放疗组、放疗+鹿血晶组,另设正常组,每组10只。放疗组、放疗+鹿血晶组小鼠给予X线局部照射,2 Gy/次,1次... 目的:探讨鹿血晶对荷S180肉瘤小鼠放疗后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建立S180荷瘤小鼠模型,分为模型组、放疗组、放疗+鹿血晶组,另设正常组,每组10只。放疗组、放疗+鹿血晶组小鼠给予X线局部照射,2 Gy/次,1次/d,连续5 d,放疗+鹿血晶组自照射开始即灌胃给予鹿血晶混悬液,连续给药10 d。治疗结束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IFN-γ、IL-1、IL-2、IL-4、IL-6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脾脏组织转录因子GATA-3和T-bet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放疗组荷瘤小鼠CD4^+T淋巴细胞数量减少,CD4^+/CD8^+细胞比例降低,血清IFN-γ水平降低,IL-4水平升高,脾脏组织GATA-3、T-bet的表达均降低;与放疗组比较,放疗+鹿血晶组荷瘤小鼠CD4^+T淋巴细胞数及CD4^+/CD8^+细胞比例均增加,脾脏指数升高,血清IFN-γ升高,IL-1、IL-4水平下降,脾脏组织GATA-3的表达降低,T-bet表达的下降减缓(P均<0.05)。结论:鹿血晶对放疗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可调节Th1/Th2型细胞因子的比例,部分机制可能与其影响T淋巴细胞转录因子T-bet与GATA-3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血晶 S180肉瘤 放疗 免疫功能 小鼠
下载PDF
山白树潜在适生区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1
9
作者 杨黔越 叶兴状 +4 位作者 徐毅枫 覃名扬 刘宝 黄秋良 张国防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29-635,共7页
利用优化的最大熵模型(maxium entropy, MaxEnt)预测山白树在当代、2050s(2041—2060年)和2090s(2081—2100年)的潜在适生区.结果表明:优化后的MaxEnt模型预测准确度较高,其AUC值大于0.98.当代山白树的适生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3.9%,主... 利用优化的最大熵模型(maxium entropy, MaxEnt)预测山白树在当代、2050s(2041—2060年)和2090s(2081—2100年)的潜在适生区.结果表明:优化后的MaxEnt模型预测准确度较高,其AUC值大于0.98.当代山白树的适生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3.9%,主要集中在秦巴和中条山.在气候变化条件下,山白树适生区在空间上的迁移较为稳定,呈现出向西南方向移动的趋势.最冷月最低气温、年降水量、温度季节变动系数、最干月降水量4个环境因子对山白树生长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白树 MaxEnt模型 气候变化 适宜生境
下载PDF
血糖波动对2型糖尿病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志 张郡 +2 位作者 戴悦萱 秦明阳 梁芙茹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47-353,共7页
目的探讨血糖波动对2型糖尿病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与海马组织氧化应激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通过高糖高脂饮食联合腹腔注射链脲菌素(streptozotocin,STZ)建立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模型,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分为血糖正... 目的探讨血糖波动对2型糖尿病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与海马组织氧化应激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通过高糖高脂饮食联合腹腔注射链脲菌素(streptozotocin,STZ)建立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模型,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分为血糖正常对照组(control group,C group)(n=10)和2型糖尿病组(n=26)。24只造模成功的2型糖尿病大鼠采用简单随机化法随机分为持续高糖组(sustained hyperglycemia group,SHG group)(n=12)和血糖波动组(intermittent hyperglycemia group,IG group)(n=12),其中IG组通过改变大鼠的饮食习惯和生活节律来建立血糖波动模型。6周后每周随机测定各组大鼠一日内9个时间点的血糖浓度,从而得到血糖日平均水平(mean blood glucose,MBG)、日平均血糖的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daily average blood glucose,SDBG)、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rgest amplitude of glycemic excursions,LAGE)和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ean amplitude of glycemic excursion,MAGE)的改变情况。第10周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第11周检测大鼠海马组织内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比较各组氧化应激指标及其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结果1)血糖波动6周后,IG组和SHG组MBG、SDBG、LAGE、MAGE均明显高于C组(P<0.05);IG组的SDBG、LAGE、MAGE高于SHG组,MBG低于SHG组(P<0.05)。2)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比较,糖尿病大鼠(IG组和SHG组)第4天的逃避潜伏期比C组延长(P<0.05),且第5天穿越平台的次数、经过目标象限(定位航行实验中平台所在象限)的活动路程比与活动时间比均较C组减少(P<0.05)。IG组与SHG组比较,第5天穿越平台次数、经过目标象限的活动路程比与活动时间比均较少(P<0.05)。3)氧化应激指标检测:IG组、SHG组与C组比较,MDA含量升高,SOD及GSH-Px含量降低(P<0.05)。IG组与SHG组比较,MDA升高、SOD及GSH-Px降低。4)氧化应激指标与学习记忆能力相关性分析显示:MDA与活动路程比、活动时间比及穿越平台次数呈负相关(P<0.01)。GSH-Px、SOD与活动路程比、活动时间比及穿越平台次数呈正相关(P<0.01)。结论1)通过高糖高脂饮食联合腹腔注射小剂量的STZ(30 mg/kg),并通过改变饮食习惯及生物节律可以成功建立T2DM血糖波动模型。2)血糖波动比持续高血糖更易影响T2DM大鼠的认知功能。3)血糖波动会加剧海马区氧化应激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血糖波动 氧化应激 认知功能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s of Shale Reservoir and Sweet Spot Identification of the Lower Cambrian Niutitang Formation in Northwestern Hunan Province, China 被引量:3
11
作者 qin mingyang CAO Zheng +3 位作者 GUO Jianhua HUANG Yanran SUN Lianpu DONG Li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3期573-587,共15页
The accumulation and productivity of shale gas are mainly controlled b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hale reservoirs;study of these characteristics forms the basis for the shale gas exploitation of the Lower Cambrian Niuti... The accumulation and productivity of shale gas are mainly controlled b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hale reservoirs;study of these characteristics forms the basis for the shale gas exploitation of the Lower Cambrian Niutitang Formation(Fm),Southern China.In this study,core observation and lithology study were conducted along with X-ray diffraction(XRD)and electronic scanning microscopy(SEM)examinations and liquid nitrogen(N2)adsorption/desorption and CH4 isothermal adsorption experiments for several exploration wells in northwestern Hunan Province,China.The results show that one or two intervals with high-quality source rocks(TOC>2 wt%)were deposited in the deep-shelf facies.The source rocks,which were mainly composed of carbonaceous shales and siliceous shales,had high quartz contents(>40 wt%)and low clay mineral(<30 wt%,mainly illites)and carbonate mineral(<20 wt%)contents.The SEM observations and liquid nitrogen(N2)adsorption/desorption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the shale is tight,and nanoscale pores and microscale fractures are well developed.BJH volume(VBJH)of shale ranged from 2.144×10^-3 to 20.07×10^-3 cm^3/g,with an average of 11.752×10^-3 cm3/g.Pores mainly consisted of opened and interconnected mesopores(2–50 nm in diameter)or macropores(>50 nm in diameter).The shale reservoir has strong adsorption capacity for CH4.The Langmuir volume(VL)varied from 1.63 to 7.39 cm^3/g,with an average of 3.95 cm^3/g.The characteristics of shale reservoir are controlled by several factors:(1)A deep muddy continental shelf is the most favorable environ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hale reservoirs,which is controll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basic materials.(2)The storage capacity of the shale reservoir is positively related to the TOC contents and plastic minerals and negatively related to cement minerals.(3)High maturity or overmaturity leads to the growth of organic pores and microfractures,thereby improving the reservoir storage capacity.It can be deduced that the high percentage of residual gas in Niutitang Fm results from the strong reservoir storage capacity of adsorbed gas.Two layers of sweet spots with strong storage capacity of free gas,and they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ly high TOC contents ranging from 4 wt%to 8 w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RTHWESTERN HUNAN Province Niutitang Formation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control factors sweet SPOTS IDENTIFICATION
下载PDF
抗恶性肿瘤骨转移纳米药物研究进展
12
作者 王雅泽 秦名扬 徐戎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335-1340,共6页
骨转移瘤是某些原发于某部位的恶性肿瘤经血液和淋巴转移至骨组织所产生的继发肿瘤,在乳腺癌及前列腺癌中发生率较高。骨转移患者预后较差,且会出现骨痛、脊髓压迫、病理性骨折等并发症。目前骨转移尚无法治愈,主要采用姑息治疗。大多... 骨转移瘤是某些原发于某部位的恶性肿瘤经血液和淋巴转移至骨组织所产生的继发肿瘤,在乳腺癌及前列腺癌中发生率较高。骨转移患者预后较差,且会出现骨痛、脊髓压迫、病理性骨折等并发症。目前骨转移尚无法治愈,主要采用姑息治疗。大多数抗肿瘤药物难以作用于骨,导致骨转移治疗困难。为达到有效治疗骨转移的目的,亟需发展骨靶向药物递送技术。近年来,纳米技术在恶性肿瘤治疗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力。该文基于骨转移的治疗现状,对纳米药物靶向治疗骨转移的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骨转移的治疗提供更安全、有效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药物 靶向治疗 恶性肿瘤 骨转移 骨微环境
下载PDF
中国特色科技期刊评价体系的特征、探索与建议 被引量:1
13
作者 秦明阳 王超 +4 位作者 邓履翔 陈灿华 杨华 赵俊 伍锦花 《编辑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98-604,共7页
为了研究中国在科技期刊评价体系方面的改革和实践,首先分析了当前数据库主导的科技期刊评价体系特点,然后提出科技期刊评价“中国标准”的特征,并展示了近年来“中国特色”科技期刊评价体系的探索,最后提出未来科技期刊评价的发展建议... 为了研究中国在科技期刊评价体系方面的改革和实践,首先分析了当前数据库主导的科技期刊评价体系特点,然后提出科技期刊评价“中国标准”的特征,并展示了近年来“中国特色”科技期刊评价体系的探索,最后提出未来科技期刊评价的发展建议。在传统的数据库主导的科技期刊评价体系中,学术共同体处于失语地位,中外科技期刊未被同质等效使用,且量化指标被过度推崇和人为操纵;中国特色科技期刊评价应由学术共同体参与制定,客观公正评价全球科技期刊并注重科技期刊的内容、特色与服务。近年来,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科研单位/高校自主制定的“重要影响力期刊目录清单”以及科技期刊预警名单都为建立科技期刊评价“中国标准”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具有“高度自主”和“中国特色”的显著特征。未来需要坚持完善和更新各级评价体系,建立科技期刊评价体系互认和联动机制,并推广和应用科技期刊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期刊 评价体系 中国特色 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 分级目录 科技期刊预警名单
原文传递
科技期刊编辑的本质属性与角色定位 被引量:8
14
作者 赵俊 邓履翔 +2 位作者 郭征 秦明阳 陈灿华 《编辑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0-134,共5页
编辑人才是我国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本文讨论了新时代科技期刊编辑的本质属性,分析了科技期刊的工作模式和角色定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科技期刊编辑的角色定位相关建议,为高水平、高素质、专业的科技期刊编辑队伍建设提供理... 编辑人才是我国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本文讨论了新时代科技期刊编辑的本质属性,分析了科技期刊的工作模式和角色定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科技期刊编辑的角色定位相关建议,为高水平、高素质、专业的科技期刊编辑队伍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辑出版 本质属性 角色定位 人才培养
原文传递
本土英文科技期刊的“两栖”特征与“双循环”特殊使命
15
作者 秦明阳 郑羽彤 +4 位作者 邓履翔 陈灿华 杨华 赵俊 平静波 《编辑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45-250,共6页
为了推进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进程,本文提出本土英文科技期刊的“两栖”特征及其肩负的“双循环”特殊使命。中国科技期刊的共同使命是服务科学共同体、对接国家重大需求和保护自主知识产权;本土英文科技期刊具有立足本土、面向世界... 为了推进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进程,本文提出本土英文科技期刊的“两栖”特征及其肩负的“双循环”特殊使命。中国科技期刊的共同使命是服务科学共同体、对接国家重大需求和保护自主知识产权;本土英文科技期刊具有立足本土、面向世界的“两栖”特征,肩负的“双循环”特殊使命的核心是“洋为中用”,强调要兼顾发表国内原创学术成果和全球的世界前沿科技成果,要对标国际出版伦理规范并严格遵守中国的期刊管理制度以及面向国内外双向传播世界前沿科技成果;针对目前本土英文科技期刊存在的问题,如“杯水车薪”的出版能力、“唯洋是从”的出版理念以及“借船出海”的出版模式等,探索中国方案,提出大幅提升出版能力、精心塑造中国特色以及着力提高国内显示度的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一流 本土英文科技期刊 “两栖”特征 中国特色 “双循环” 特殊使命
原文传递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背景下中文科技期刊发展定位与使命--基于中文科技期刊与国家重大战略协调发展情况分析 被引量:27
16
作者 秦明阳 邓履翔 陈灿华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81-289,共9页
【目的】在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背景下,研究中文科技期刊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协调发展情况,指出中文科技期刊的发展定位与使命,为中文科技期刊的发展提供指导。【方法】利用中国知网数据库,统计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 【目的】在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背景下,研究中文科技期刊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协调发展情况,指出中文科技期刊的发展定位与使命,为中文科技期刊的发展提供指导。【方法】利用中国知网数据库,统计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的理工类中文科技期刊2010—2019年的发文特征,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中文科技期刊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如高校"双一流"建设、"中国制造2025"计划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协调发展情况。【结果】中文科技期刊与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未能协调发展,存在"强学科与弱期刊"的现象;中文科技期刊与"中国制造2025"十大领域缺乏全面系统衔接;中文科技期刊缺乏跟踪"一带一路"重大项目的意识。【结论】中文科技期刊需要力挺学科建设,推动科技成果应用到中国现代化建设,助力"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实施,同时依靠综合国力,面向世界传播中文科技期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 中文科技期刊 “双一流”建设 “中国制造2025” “一带一路” 发展定位 使命
原文传递
“双一流”背景下高校理工类中文综合性期刊的发展定位与策略 被引量:21
17
作者 杨保华 秦明阳 +1 位作者 邓履翔 陈灿华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81-387,共7页
【目的】研究高校主办的理工类综合性中文学报在建设"双一流"高校和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双重背景下的发展定位与策略。【方法】利用中国知网数据库,统计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主办的中文理工类综合性学报近10年(2... 【目的】研究高校主办的理工类综合性中文学报在建设"双一流"高校和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双重背景下的发展定位与策略。【方法】利用中国知网数据库,统计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主办的中文理工类综合性学报近10年(2009—2018年)发文特征与学校建设的"一流学科"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理工类综合性中文学报学术影响力整体较强,但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学报与"双一流"建设的相关性差异较大;针对"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学科优势,提出高校理工类综合性中文学报应该采取增大发文量、调整发文方向和转型为专业刊3种策略。【结论】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对高校中文理工类综合性学报提出更高要求,未来高校中文理工类综合性学报的发展定位是培养科研新人、培育新兴学科与交叉学科和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 世界一流科技期刊 理工类综合性学报 发展定位 策略
原文传递
“双一流”高校学术期刊集群:特征、定位和发展建议 被引量:3
18
作者 秦明阳 游玉佩 +4 位作者 何运斌 陈灿华 杨华 赵俊 平静波 《编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11-617,共7页
调研国内18所典型“双一流”高校的学术期刊集群特征,探究其未来发展定位,并提出发展建议。“双一流”高校学术期刊集群呈现5个方面特征,即社会科学期刊与科技期刊相互补、中文科技期刊与英文科技期刊相协调、综合性学术期刊与专业性学... 调研国内18所典型“双一流”高校的学术期刊集群特征,探究其未来发展定位,并提出发展建议。“双一流”高校学术期刊集群呈现5个方面特征,即社会科学期刊与科技期刊相互补、中文科技期刊与英文科技期刊相协调、综合性学术期刊与专业性学术期刊相结合、创办高起点新刊与做精做强传统期刊相衔接、期刊载文方向与一流学科建设相匹配。“双一流”高校的学术期刊集群需要立足高校一流学术资源、对接国家重大战略以及面向世界科技前沿,这是提高学术影响力、提升社会服务力和迈向世界一流的关键要素。未来高校需要整合内部资源进行集约化办刊,通过“传帮带”盘活区域内的“小”期刊以及联合外部资源进行协作化办刊,提升期刊集群的竞争力、服务力和显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 高校 学术期刊 集群化 发展定位 办刊
原文传递
中国特色的一流高校学报与“双一流”建设的融合发展--以《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和《中南大学学报(英文版)》为例 被引量:9
19
作者 秦明阳 何运斌 +2 位作者 陈灿华 杨华 赵俊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253-1259,共7页
【目的】研究培育中国特色一流科技期刊进程中,一流高校学报与“双一流”建设的融合发展与相互促进的作用。【方法】以《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和《中南大学学报(英文版)》的办刊实践为例,从人才培养、师资建设、学术研究、成果转... 【目的】研究培育中国特色一流科技期刊进程中,一流高校学报与“双一流”建设的融合发展与相互促进的作用。【方法】以《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和《中南大学学报(英文版)》的办刊实践为例,从人才培养、师资建设、学术研究、成果转化、学科发展,以及国际交流等方面分析高校学报对“双一流”建设发挥的服务作用,并总结“双一流”建设对高校学报的反哺作用。【结果】《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和《中南大学学报(英文版)》系统对接“双一流”建设任务,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助力师资队伍建设、提升科学研究水平、推进科研成果传播转化、促进交叉学科发展,以及加强国际合作交流6个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同时,“双一流”建设给高校学报带来了核心作者队伍、一流编委队伍、优质稿源,可促进高校学报社会服务能力、学术引领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结论】中国特色一流高校学报需要与“双一流”建设进行“三位一体”的融合,立足本土、面向世界,让两者并驾齐驱、协调共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 科技期刊 世界一流期刊 “双一流” 融合发展 中南大学
原文传递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背景下高校学报的发展建议——基于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秦明阳 伍锦花 +2 位作者 陈灿华 赵俊 杨幼平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13-620,共8页
【目的】分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不断出炉,讨论高校学报在新时期面临的挑战,提出高校学报未来发展建议。【方法】查询中国科协已公布的分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名单,筛选出高校学报名单并分析其表现特征,基于高校学报自身特征和现状... 【目的】分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不断出炉,讨论高校学报在新时期面临的挑战,提出高校学报未来发展建议。【方法】查询中国科协已公布的分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名单,筛选出高校学报名单并分析其表现特征,基于高校学报自身特征和现状,深入探讨原因并提出高校学报未来发展建议。【结果】入选分级目录的高校学报数量不多,且在分级目录中所占比例较低,多属于T2和T3级,整体表现不佳。高校学报的综合性不符合"专业化"的潮流,学术性不能做到"术业有专攻",且不够积极主动申请分级目录。【结论】为了迎接分级目录带来的新挑战,高校学报需要弱化综合性,凝聚学科发文范围;强化学术性,加速专业化进程;打破内向性,提升期刊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学报 世界一流科技期刊 新挑战 分级目录 发展建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