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低温-雨雪-冻雨综合强度指数的湖北省冰冻事件分型及灾损评估
1
作者 史瑞琴 夏智宏 +4 位作者 秦鹏程 洪国平 赵小芳 温泉沛 刘莹 《暴雨灾害》 2024年第4期448-457,共10页
低温雨雪冰冻是一种复合型气候事件,极端低温雨雪冰冻事件发生频率低,但造成的影响往往十分严重,开展低温雨雪冰冻事件演变特征研究对有效防御和减轻灾害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湖北省1981-2024年逐日气象观测资料,从低温、雨雪、冻雨等... 低温雨雪冰冻是一种复合型气候事件,极端低温雨雪冰冻事件发生频率低,但造成的影响往往十分严重,开展低温雨雪冰冻事件演变特征研究对有效防御和减轻灾害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湖北省1981-2024年逐日气象观测资料,从低温、雨雪、冻雨等3个方面遴选指标,构建大范围持续低温雨雪冰冻事件综合评估模型;依据致灾因子类型、承灾体受灾特征对事件分型并排序;结合历史灾损数据分析了湖北省1981年以来大范围持续低温雨雪冰冻事件的致灾特征。结果表明:(1)近44 a湖北省共出现64次大范围持续低温雨雪冰冻事件,平均每年出现1.5次,1月出现频率最高,约占42%,其次是2月,约占34%。(2)湖北省大范围持续低温雨雪冰冻事件判别为六大分型,其中雨雪为主型占40%,低温雨雪冻雨型占31%,低温雨雪型占16%,其他类型共占13%,最强10次事件均属于低温雨雪冻雨型。(3)湖北省因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总体呈增加趋势,但直接经济损失占GDP比重呈下降趋势。(4)湖北省大范围持续低温雨雪冰冻事件“综合强度指数-直接经济损失”相关关系呈幂指数分布,当事件综合强度指数超过1.85时,直接经济损失迅速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雨雪冰冻 综合强度 分型 重现期 灾损曲线
下载PDF
湖北省持续低温雨雪过程评估与分析
2
作者 温泉沛 周月华 +5 位作者 李兰 史瑞琴 夏智宏 杜良敏 秦鹏程 魏华兵 《暴雨灾害》 2024年第4期440-447,共8页
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持续低温雨雪过程时有发生,给社会生活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为了进一步评估持续低温雨雪天气,对湖北省单站持续低温雨雪过程的评估指标进行了修订,同时建立区域性持续低温雨雪过程评估模型,并将修订后的评估指标应用于... 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持续低温雨雪过程时有发生,给社会生活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为了进一步评估持续低温雨雪天气,对湖北省单站持续低温雨雪过程的评估指标进行了修订,同时建立区域性持续低温雨雪过程评估模型,并将修订后的评估指标应用于湖北省单站及区域性持续低温雨雪过程的梳理及分析。结果表明:(1)湖北省最严重的5次区域性持续低温雨雪过程分别出现在1954、1969、1977、1984和2008年,最严重的是1954年12月24日-1955年1月18日的过程,其次是2008年1月12日-2008年2月5日的过程。(2)湖北省区域性持续低温雨雪过程的易发区主要集中在鄂西的高山或半高山地区、江汉平原荆州一带、汉江河谷一带、鄂东南南部低山平原地区以及鄂东北山脉的缺口处。(3)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湖北省单站和区域性持续低温雨雪过程均是在20世纪80年代前发生次数多,90年代后属于减少的阶段,但其强度更趋极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省 持续性低温雨雪 过程评估 指标修订
下载PDF
长江中游夏季高温异常的大气环流和海温特征
3
作者 陈笑笑 黄治勇 +4 位作者 秦鹏程 夏智宏 姚瑶 汤兴芝 汪应琼 《干旱气象》 2024年第4期553-562,共10页
全球变暖加剧了气候系统的不稳定性和极端天气的频发,“热岛效应”和高温热浪的叠加,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和经济生产造成巨大损失,本文利用1971—2022年长江中游234个站点日降水量和最高气温数据、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 全球变暖加剧了气候系统的不稳定性和极端天气的频发,“热岛效应”和高温热浪的叠加,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和经济生产造成巨大损失,本文利用1971—2022年长江中游234个站点日降水量和最高气温数据、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NOAA)海表温度(简称“海温”)资料,分析夏季高温异常年的大气环流特征及其与海温的关系。结果表明:近52 a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长江中游夏季高温日呈显著增加趋势,年均高温日为19 d。其中,2022年高温日数最多达74 d,与近30 a气候态平均相比,距平百分率高出163%,1987年高温日最少仅5 d。夏季高温日偏多年,在副极地波导的遥相关波列影响下,东亚大陆高压增强,反气旋性环流控制长江中游地区,同时东亚夏季西风急流位置偏北,促使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北抬,强烈的下沉运动抑制低层对流发展,辐射增温作用明显。高温日数与赤道北印度洋、北大西洋和中低纬西太平洋海温,尤其是夏季海温呈正相关关系,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呈负相关。从前冬开始赤道北印度洋和北大西洋海温持续偏高,中低纬西太平洋海温逐渐开始升高,同时夏季赤道中东太平洋呈异常La Niña状态,有利于长江中游夏季高温日异常偏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日数 长江中游 大气环流 海温异常
下载PDF
近62 a湖北省旱涝特征分析
4
作者 贺程程 秦鹏程 +1 位作者 刘诗慧 侯作玲 《暴雨灾害》 2024年第1期93-100,共8页
利用湖北省76个国家气象站1961—2022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基于气象干旱综合监测指数(Meteorological Drought Composite Index,MCI)和有效降水指数(Effective Precipitation,EP)识别湖北省历年干旱和洪涝过程,分析近62 a旱涝过程频次时... 利用湖北省76个国家气象站1961—2022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基于气象干旱综合监测指数(Meteorological Drought Composite Index,MCI)和有效降水指数(Effective Precipitation,EP)识别湖北省历年干旱和洪涝过程,分析近62 a旱涝过程频次时空变化和旱涝年、旱涝转换特征以及2010年以来旱涝特点。结果表明:湖北省旱涝频发区总体呈东涝西旱、南涝北旱的片状分布。干旱和暴雨洪涝发生频次分别呈现波动式下降、上升趋势。干旱主要发生在春季和伏秋季,发生频次总体呈减少趋势,但夏秋干旱以及极端干旱有趋多增强的态势;暴雨洪涝主要集中在夏季,发生频次呈增多趋势。旱涝年年际间呈现连旱2~4 a、连涝2~3 a或旱涝交替的特征,部分年份年内旱涝并存、旱涝急转,2010年以来无旱涝并存年。旱涝转换站数年际间波动较大,呈现5个阶段性上升特征,各递增阶段最大站数呈递减趋势。2010年以来旱涝呈现极端性增强、骤发性增多及连旱连涝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暴雨洪涝 时空分布 旱涝转换 连旱连涝
下载PDF
高海拔地区复方亚甲蓝混合液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
5
作者 张刚 马伟 +3 位作者 秦鹏程 都凯强 闫文文 庄卓男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4年第10期811-812,共2页
探讨高海拔地区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应用复方亚甲蓝混合液治疗的效果。拉萨市人民医院在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混合痔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自控镇痛泵镇痛72 h,观察组患者注射复方亚甲蓝混合液。... 探讨高海拔地区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应用复方亚甲蓝混合液治疗的效果。拉萨市人民医院在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混合痔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自控镇痛泵镇痛72 h,观察组患者注射复方亚甲蓝混合液。通过视觉模拟评分(VAS)法对患者术后1~3 d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对比术后镇痛药物追加情况、尿潴留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创面水肿评分、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1~3 d的VAS评分、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组术后创面水肿评分及手术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高海拔地区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应用复方亚甲蓝混合液治疗可有效减轻术后疼痛并预防尿潴留等并发症,减少镇痛药物追加频率,对促进患者康复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痔 复方亚甲蓝混合液 高海拔地区 术后疼痛
下载PDF
2022年长江流域高温干旱过程及其影响评估 被引量:32
6
作者 夏智宏 刘敏 +3 位作者 秦鹏程 范进进 冯扬 赵小芳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28,共8页
2022年夏秋季长江流域出现大范围异常高温干旱事件,对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造成了广泛影响,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利用最新观测资料,系统分析了2022年长江流域高温干旱的气候特征,并采用区域性高温和区域性干旱过程监测评估方法,评估了202... 2022年夏秋季长江流域出现大范围异常高温干旱事件,对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造成了广泛影响,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利用最新观测资料,系统分析了2022年长江流域高温干旱的气候特征,并采用区域性高温和区域性干旱过程监测评估方法,评估了2022年区域性高温和干旱过程的综合强度及其影响。结果表明:2022年夏季长江流域最高、最低和平均气温均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高,高温日数为1961年以来最多,高温覆盖范围为1961年以来最广,高温过程综合强度为1961年以来最强,达“特强”等级;2022年夏秋季长江流域干旱过程最大覆盖范围达全流域的94.5%,为1961年以来最广,过程期间累计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少,过程综合强度为1961年以来最强,达“特强”等级。持续性异常高温干旱造成流域水电、航运、供水和居民生活受到显著影响,部分地区农作物减产,生态环境有所退化。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近20 a来长江流域区域性高温和干旱事件具有显著的增多、增强以及同时发生的趋势,其影响呈现出系统性和复合型的新特点。未来流域水资源管理需重视气候变化风险,提高应对极端干旱与高温复合灾害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性高温过程 区域性干旱过程 综合强度 2022年长江流域干旱
下载PDF
农作物洪涝灾害致灾机理与评估方法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
7
作者 秦鹏程 闫彩霞 +1 位作者 周月华 夏智宏 《暴雨灾害》 2023年第1期67-78,共12页
洪涝灾害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开展农作物洪涝灾害损失评估是指导农业防灾减灾的重要依据,对稳定农业生产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首先,简要回顾了近30 a农作物洪涝灾害致灾机理的研究进展,分类梳理农作物洪涝灾害损... 洪涝灾害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开展农作物洪涝灾害损失评估是指导农业防灾减灾的重要依据,对稳定农业生产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首先,简要回顾了近30 a农作物洪涝灾害致灾机理的研究进展,分类梳理农作物洪涝灾害损失评估的主要方法,指出相关方法在不同应用场景中的优势和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以多源数据为支撑、以水动力模型为引擎、基于数值模拟与机器学习相结合、面向致灾过程的农作物洪涝灾害损失动态模拟框架,并展望提出未来重点研究的3个方向:(1)构建多致灾参数脆弱性模型,完善针对不同孕灾环境和承灾体的模型库;(2)加强多源数据融合应用以提高评估精度,发展并行计算和人工智能算法以提高计算效率;(3)加强洪涝灾害评估综合平台建设,向深度智能化场景应用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灾害 农作物损失 灾前预评估 灾中实时评估 灾后综合评估
下载PDF
基于CMIP6多模式集合的华中地区气候变化模拟与预估
8
作者 王苗 秦鹏程 +2 位作者 佘晨旭 赵小芳 杨明伟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3年第6期51-60,共10页
选用华中地区1961—2014年逐日气象观测资料、1961—2100年12个CMIP6模式统计降尺度和偏差订正结果,评估CMIP6模式在区域的气温和降水量时空分布模拟结果,选出6个气温模式、4个降水量模式。基于优选模式集合的平均结果,分别分析未来SSP1... 选用华中地区1961—2014年逐日气象观测资料、1961—2100年12个CMIP6模式统计降尺度和偏差订正结果,评估CMIP6模式在区域的气温和降水量时空分布模拟结果,选出6个气温模式、4个降水量模式。基于优选模式集合的平均结果,分别分析未来SSP1-2.6、SSP2-4.5、SSP5-8.5三种情景下2021—2100年华中地区不同时期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多模式集合平均结果的气温年际变率模拟好于降水量,降水量空间模拟好于气温。三种情景下区域气温、降水量均为增加趋势,气温增速分别为0.13℃/10 a、0.30℃/10 a、0.62℃/10 a,降水量增速分别为16.2 mm/10 a、12.3 mm/10 a、19.3 mm/10 a。未来2021—2100年三种情景下华中地区降水量多为南部减小北部增大,气温近期、中期为西部降低、中东部升高,远期除湖北西部山区降低外,其他地区均为升高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量 气温 CMIP6 模式集合
下载PDF
2022年长江上游流域夏季干旱气候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高雅琦 肖莺 +2 位作者 秦鹏程 熊开国 刘敏 《中国防汛抗旱》 2023年第3期12-17,共6页
基于1981—2022年夏季逐日气象干旱综合指数资料,分析了长江上游夏季干旱的气候特征,利用全球再分析资料和环流指数监测资料,从Rossby波传播、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西太副高)和水汽输送3个方面分析了干旱期间的环流特征。结果表... 基于1981—2022年夏季逐日气象干旱综合指数资料,分析了长江上游夏季干旱的气候特征,利用全球再分析资料和环流指数监测资料,从Rossby波传播、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西太副高)和水汽输送3个方面分析了干旱期间的环流特征。结果表明:长江上游夏季干旱事件发生频率为3~4次/10 a,环流特征表现为干旱期间欧亚地区对流层中高层呈“正—负—正”的波列,异常中心分别位于欧洲北部地区,巴尔喀斯湖附近及我国大部地区。中高纬度扰动在沿西风带向东传播时,没有出现在东亚向东南方向传播的特征,造成冷空气活动位置偏北,很难影响到长江上游。副热带的西太副高偏强偏西和偏小偏东,长江上游都可能出现干旱。孟加拉湾水汽输送弱,南海水汽输送经过长江流域进入更北地区,导致长江上游处在水汽辐散区,不利于流域降水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上游 气象干旱 大气环流 2022年
下载PDF
高海拔公路隧道运营通风关键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8
10
作者 严涛 李坤杰 +3 位作者 秦鹏程 包逸帆 王明年 颜冠峰 《现代隧道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88-95,共8页
高海拔隧道运营通风设计对于节省运营期通风费用以及保证行车安全意义重大。本文从正常运营通风设计、通风节能设计及防灾救援技术等方面总结归纳了高海拔公路隧道运营通风的最新研究成果,主要包括需风量设计中考虑CO及烟雾影响的海拔... 高海拔隧道运营通风设计对于节省运营期通风费用以及保证行车安全意义重大。本文从正常运营通风设计、通风节能设计及防灾救援技术等方面总结归纳了高海拔公路隧道运营通风的最新研究成果,主要包括需风量设计中考虑CO及烟雾影响的海拔高度系数、自然风及交通风节能技术、高海拔对风机选型影响规律、高海拔公路隧道防灾救援技术中的火灾燃烧规律及人员逃生速度研究。研究成果对川藏公路运营通风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公路隧道 需风量设计 通风节能 风机选型 防灾救援
下载PDF
高海拔隧道施工通风及供氧关键参数研究综述 被引量:5
11
作者 严涛 包逸帆 +3 位作者 秦鹏程 陈劲宇 王明年 王旭 《现代隧道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572-577,共6页
高海拔隧道施工通风设计对于保证隧道施工人员安全及机械高效意义重大。本文总结归纳了关于高海拔隧道通风需风量、机械效率、漏风率及供氧等关键参数最新研究成果,主要包括需风量计算中与海拔高度有关的系数,海拔高度对风机效率影响,... 高海拔隧道施工通风设计对于保证隧道施工人员安全及机械高效意义重大。本文总结归纳了关于高海拔隧道通风需风量、机械效率、漏风率及供氧等关键参数最新研究成果,主要包括需风量计算中与海拔高度有关的系数,海拔高度对风机效率影响,漏风率随海拔高度变化规律;以及高海拔隧道施工供氧初始高度确定、供氧标准以及供氧方式。研究成果对川藏公路及铁路隧道施工通风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隧道 需风量计算 机械效率 漏风率 施工供氧
下载PDF
超特长公路隧道驾驶疲劳致因及检测技术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秦鹏程 王明年 +2 位作者 包逸帆 陈劲宇 严涛 《现代隧道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28-35,共8页
驾驶疲劳引发的交通事故已成为制约超特长公路隧道运营和行车安全的重要因素。文章针对超特长公路隧道驾驶疲劳问题,首先探讨了隧道内环境因素对驾驶疲劳的影响,分析了驾驶疲劳致因。其次重点总结了驾驶疲劳检测技术在公路隧道中的应用... 驾驶疲劳引发的交通事故已成为制约超特长公路隧道运营和行车安全的重要因素。文章针对超特长公路隧道驾驶疲劳问题,首先探讨了隧道内环境因素对驾驶疲劳的影响,分析了驾驶疲劳致因。其次重点总结了驾驶疲劳检测技术在公路隧道中的应用进展,分析了各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最后,针对多因素作用下隧道内驾驶疲劳规律及依据驾驶疲劳检测技术进行疲劳缓解设计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特长公路隧道 驾驶疲劳致因 疲劳检测技术 运营安全
下载PDF
明暗挖施工地铁车站下部暗挖隧道围岩压力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严涛 李坤杰 +3 位作者 秦鹏程 陈劲宇 林锐 左强 《现代隧道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6-82,共7页
南宁轨道3号线青秀山地铁车站受地形限制采用上明挖下暗挖法施工。下部暗挖隧道根据埋深介于深浅埋之间,进行结构设计时,先施工的上部明挖站厅结构等效处理恰当与否,对于保证暗挖隧道结构安全至关重要。通过理论推导表明,当上部站厅结... 南宁轨道3号线青秀山地铁车站受地形限制采用上明挖下暗挖法施工。下部暗挖隧道根据埋深介于深浅埋之间,进行结构设计时,先施工的上部明挖站厅结构等效处理恰当与否,对于保证暗挖隧道结构安全至关重要。通过理论推导表明,当上部站厅结构等效为土体时,其下部暗挖隧道竖向围岩压力为150.69 kN/m,水平围岩压力为95.28 kN/m;当等效为附加荷载时,其下部暗挖隧道竖向围岩压力为439.83 kN/m,水平围岩压力为103.28 kN/m。通过数值计算表明,当上部站厅结构等效为土体时,最大安全系数为60.29,其部位在拱腰处,最小安全系数为7.39,其部位在拱底处;当等效为附加荷载时,最大安全系数为21.558,其部位在拱脚处,最小安全系数为2.529,其部位在拱底处。因此,建议暗挖隧道围岩压力计算时,上部站厅结构按照附加荷载处理较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明暗挖施工 明挖结构 等效处理 围岩压力 结构安全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我国水资源和重大水利工程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4
作者 秦鹏程 刘敏 +1 位作者 夏智宏 刘绿柳 《气象科技进展》 2022年第6期7-15,共9页
全球气候变化正在改变地球水循环过程,导致地表水资源总量和时空分布格局的改变,从而对人类社会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造成深刻影响。文中综述了国内外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和水利工程影响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和认知,分析了当前研究的不足... 全球气候变化正在改变地球水循环过程,导致地表水资源总量和时空分布格局的改变,从而对人类社会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造成深刻影响。文中综述了国内外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和水利工程影响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和认知,分析了当前研究的不足,指出未来需在极端水文事件及其影响、评估模型及流程规范的建立、针对性适应气候变化的应对策略等方面深化研究,以期为推进气候变化对我国水资源和水利工程影响评估及适应气候变化的对策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水循环与水资源 水文模型 水利工程
下载PDF
农业气候年景评估指数构建及在江汉平原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秦鹏程 夏智宏 陈伟亮 《气象科技进展》 2018年第5期40-45,共6页
基于分层指标构建综合评估指数是开展气象服务的基础和主要手段之一。从农业气候资源优劣和农业气象灾害发生程度两个方面,基于气候适宜度和气象灾害指标分别构建指标体系,并采用百分位数进行等级划分,建立了农业气候年景评估综合指数... 基于分层指标构建综合评估指数是开展气象服务的基础和主要手段之一。从农业气候资源优劣和农业气象灾害发生程度两个方面,基于气候适宜度和气象灾害指标分别构建指标体系,并采用百分位数进行等级划分,建立了农业气候年景评估综合指数。以江汉平原为例,从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农业气候年景趋势演变,以及任意年份农业气候年景等级评定,展示了农业气候年景评估指标体系在业务服务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该指标体系能够客观反映农业气候年景的年际差异以及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演变特征,内涵丰富且物理意义明确,便于公众理解和服务宣传,可以满足农业气象及生态气象服务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气候资源 农业气象灾害 农业气候年景 江汉平原
下载PDF
基于开孔面积的高海拔隧道风管漏风率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湛文 王明年 +3 位作者 郭佳城 秦鹏程 严涛 韩常领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0-69,共10页
风管漏风率已逐渐成为高海拔隧道施工需风量设计的一个控制指标。为深化这一领域的研究,首先从理论上推导隧道风管漏风量和沿程各段漏风率的计算式,明确漏风开孔面积是影响风管漏风率的重要参数;然后,依托海拔3 850 m的巴朗山隧道,采用... 风管漏风率已逐渐成为高海拔隧道施工需风量设计的一个控制指标。为深化这一领域的研究,首先从理论上推导隧道风管漏风量和沿程各段漏风率的计算式,明确漏风开孔面积是影响风管漏风率的重要参数;然后,依托海拔3 850 m的巴朗山隧道,采用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2种方法探讨不同开孔面积下漏风率的变化规律,推导风管漏风率的开孔面积修正系数计算式,并通过现场实测分析更换新风管前后开孔面积对漏风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平原地区风管不同开孔面积下平均百米漏风率为1.54%~3.24%,高海拔地区为2.04%~4.31%,后者约为前者的1.33倍;风管平均漏风率随开孔面积增大而升高,且开孔面积越大,漏风率升高幅度越大;更换新风管后,由于减小了开孔面积,因此有效降低了漏风率,巴朗山隧道入口端平均漏风率从3.61%降至1.47%,出口端则从3.82%降至1.28%,从而保障了高海拔隧道施工的通风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隧道 风管漏风率 开孔面积 漏风理论 开孔面积修正系数
下载PDF
基于视觉适应曲线的公路隧道群遮阳棚设计 被引量:9
17
作者 包逸帆 王明年 +3 位作者 秦鹏程 陈劲宇 严涛 韩常领 《现代隧道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0-126,共7页
针对公路隧道群出入口地段的明暗突变现象,在洞口处设置减光设施可减少明暗效应对驾驶人员的影响。文章基于防灾救援和驾驶视觉角度给出了公路隧道群的定义;考虑公路隧道群的运营特点选择遮阳棚作为减光设施,并根据隧道间的间距给出了... 针对公路隧道群出入口地段的明暗突变现象,在洞口处设置减光设施可减少明暗效应对驾驶人员的影响。文章基于防灾救援和驾驶视觉角度给出了公路隧道群的定义;考虑公路隧道群的运营特点选择遮阳棚作为减光设施,并根据隧道间的间距给出了连接式和非连接式遮阳棚两种设计模式;参照视觉适应曲线对隧道群连接地段的遮阳棚进行了透光率和长度设计。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公路隧道群遮阳棚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群 遮阳棚设计 非连接式遮阳棚 连接式遮阳棚
下载PDF
气候变化背景下湖北省高温干旱复合灾害变化特征 被引量:22
18
作者 范进进 秦鹏程 +2 位作者 史瑞琴 李梦蓉 杜良敏 《干旱气象》 2022年第5期780-790,共11页
全球气候变化造成的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已成为科学界和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挑战。气候变化驱动因素多样,时空过程复杂,全球不同区域存在显著差异。基于1961—2022年湖北省76个国家气象站逐日降水、气温等观测数据,根据区域性高温过程监测... 全球气候变化造成的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已成为科学界和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挑战。气候变化驱动因素多样,时空过程复杂,全球不同区域存在显著差异。基于1961—2022年湖北省76个国家气象站逐日降水、气温等观测数据,根据区域性高温过程监测指标和区域性干旱过程监测评估方法,对湖北省1961年以来的区域性高温和干旱事件进行识别,在此基础上分析事件发生频率、持续时间、强度及其影响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区域性高温事件趋多增强且有连年发生的趋势;区域性干旱事件频次变化趋势不显著,但呈现群发、连发和重发特征;高温干旱复合事件有显著增加、间隔缩短的趋势。2022年夏季高温过程综合强度为1961年以来最强,与长江流域性干旱叠加,产生了从气象干旱到水文干旱、农业干旱和社会经济干旱的链式复杂影响。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湖北省极端高温和干旱及其复合事件频发可能成为气候新常态,亟需加强极端事件的成因及其灾害风险评估研究,提高应对极端和复合型灾害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湖北 区域性高温事件 区域性干旱事件 高温干旱复合事件 新常态
下载PDF
砂泥岩地层地铁车站暗挖隧道施工方案比选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林锐 李坤杰 +3 位作者 包逸帆 秦鹏程 严涛 崔红利 《现代隧道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625-630,共6页
施工方案的合理选取对于保证隧道结构及地层安全至关重要。文章依托广西南宁轨道3号线青秀山地铁车站工程,针对下部穿越砂泥岩地层的站台层隧道,对三台阶法及CD法两种暗挖隧道施工方法进行了比选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三台阶法相对于CD... 施工方案的合理选取对于保证隧道结构及地层安全至关重要。文章依托广西南宁轨道3号线青秀山地铁车站工程,针对下部穿越砂泥岩地层的站台层隧道,对三台阶法及CD法两种暗挖隧道施工方法进行了比选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三台阶法相对于CD法,施工速度更快,施工干扰较小;(2)三台阶法施工地表沉降达到50mm,CD法为11mm,CD法控制地表沉降较好,但均满足限值要求的60mm;(3)三台阶法施工二次衬砌压应力达到14MPa,拉应力达到1.98 MPa,CD法压应力为6.68 MPa,拉应力达到1.18 MPa,CD法控制地表沉降较好,但均满足C50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限值32.4 MPa,抗拉强度限值2.64 MPa。综合考虑,在满足地表沉降及保证结构安全的基础上,青秀山地铁车站暗挖隧道宜采用施工速度更快的三台阶法。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地铁车站暗挖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泥岩地层 地铁车站 数值模拟 暗挖隧道 施工方法 地表沉降 结构安全性
下载PDF
双绞合钢丝加筋网夹层系统的路用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秦鹏成 邓长青 +2 位作者 周翔 邵生俊 张会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9-94,共6页
基于一种内力传递能力大、局部荷载扩散快的新型抗裂夹层系统——双绞合钢丝加筋网夹层系统,以疲劳破坏理论、断裂力学及弹性层状理论为基础,研究双绞合钢丝加筋网应用于沥青加铺层对抵抗荷载型反射裂缝和温度型反射裂缝及抗车辙的路用... 基于一种内力传递能力大、局部荷载扩散快的新型抗裂夹层系统——双绞合钢丝加筋网夹层系统,以疲劳破坏理论、断裂力学及弹性层状理论为基础,研究双绞合钢丝加筋网应用于沥青加铺层对抵抗荷载型反射裂缝和温度型反射裂缝及抗车辙的路用性能;通过与未加筋夹层系统、玻纤格栅夹层系统的路用性能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双绞合钢丝加筋网夹层系统防治反射裂缝的效果相对最好,抗车辙性能相对最好;玻纤格栅夹层系统防治反射裂缝的效果其次,未加筋夹层系统防治反射裂缝的效果相对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绞合钢丝加筋网 反射裂缝 动稳定度 路用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