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FMEA的药剂科岗位廉政风险防控
1
作者 邱婷婷 李潇潇 杨毅恒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3-97,共5页
目的:降低药剂科岗位廉政风险。方法:运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方法评估药剂科各岗位流程中潜在的失效模式,将各班组岗位相似的失效模式进行整合,进而分析整改措施并实施;将实施前后失效模式优先风险值(RPN)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实施整改... 目的:降低药剂科岗位廉政风险。方法:运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方法评估药剂科各岗位流程中潜在的失效模式,将各班组岗位相似的失效模式进行整合,进而分析整改措施并实施;将实施前后失效模式优先风险值(RPN)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实施整改措施后,药剂科各岗位RPN值显著下降(P<0.05)。结论: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的运用和改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降低药剂科岗位廉政风险,促进药剂科开展科学、有效的廉政建设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廉政风险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药剂科
下载PDF
石墨相氮化碳改性材料的光催化性能测试与结构表征
2
作者 张云嫦 青颖 +2 位作者 张婧 邱婷婷 王星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89-93,共5页
通过一步法制备铂改性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Pt)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镜(SEM)、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对g-C_(3)N_(4)和g-C_(3)N_(4)/Pt的晶体结构、化学结构、形貌进行表征分析,并在... 通过一步法制备铂改性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Pt)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镜(SEM)、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对g-C_(3)N_(4)和g-C_(3)N_(4)/Pt的晶体结构、化学结构、形貌进行表征分析,并在室温、常压条件下开展改性材料对气态甲醛的光催化降解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可见光下,g-C_(3)N_(4)/Pt对甲醛的降解效率达到57.9%,相比于未改性的g-C_(3)N_(4)光降解甲醛性能提高了1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碳 结构表征 光催化 性能测试
下载PDF
中国高血压患者并发外周动脉疾病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
3
作者 刘芯君 邱婷婷 +2 位作者 刘雅鑫 刘洋 何春水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3期263-268,277,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中国高血压患者并发外周动脉疾病的影响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知网和维普等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4月关于中国高血压患者并发外周动脉疾病... 目的系统评价中国高血压患者并发外周动脉疾病的影响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知网和维普等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4月关于中国高血压患者并发外周动脉疾病影响因素的研究,采用RevMan 5.3和Stata15.0软件对入选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高血压合并外周动脉疾病患者161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优势比(odds ratio,OR)=1.10,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03~1.16]、吸烟(OR=1.87,95%CI=1.16~3.01)、冠心病(OR=1.70,95%CI=1.16~2.49)、糖尿病(OR=1.92,95%CI=1.30~2.84)、尿酸(OR=1.35,95%CI=1.03~1.77)、脑卒中(OR=1.42,95%CI=1.08~1.86)为我国高血压患者并发外周动脉疾病的危险因素。结论我国高血压患者的外周动脉疾病危险因素为年龄、吸烟、冠心病、糖尿病、尿酸、脑卒中,应据此实施有针对性的外周动脉疾病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外周动脉疾病 影响因素 META分析
下载PDF
多时间尺度小波变换和LSTM自编码器电弧故障检测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邱婷婷 曹文平 +1 位作者 刘孝宇 漆星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9-148,共10页
在光伏发电系统中,电弧故障检测是维持系统安全运行的关键问题。以往的电弧故障检测方法大多基于单时间尺度的故障特征,然而单一时间尺度特征往往会受到环境变化的干扰,导致检测精度降低,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多时间尺度小波和长短时记... 在光伏发电系统中,电弧故障检测是维持系统安全运行的关键问题。以往的电弧故障检测方法大多基于单时间尺度的故障特征,然而单一时间尺度特征往往会受到环境变化的干扰,导致检测精度降低,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多时间尺度小波和长短时记忆(LSTM)自编码器电弧故障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找到电弧3个特性,即电弧初始阶段电流发生突变、燃弧阶段电流均值降低、燃弧阶段高频分量变大。再基于上述电弧特性进行小波变换提取对应多尺度特征,然后使用LSTM自编码器进行端到端的自动检测。与以往方法不同,该方法提取了电弧特性的多种时间尺度特征,增加了故障信号的检测依据,降低了受外界干扰时检测结果出现误报漏报的可能性。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降低了故障电弧检测的误报率,提高了其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电弧故障 单类 小波变换 长短时记忆自编码器 多时间尺度特征
下载PDF
脓毒性休克中改善微循环治疗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邱婷婷 钱何布 刘军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12期1664-1667,共4页
脓毒性休克是重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微循环障碍贯穿于脓毒性休克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既往研究表明早期纠正微循环障碍,可以显著改善脓毒性休克患者的预后,因此改善微循环是脓毒性休克治疗的关键环节。本文就改善脓毒性休克患者微... 脓毒性休克是重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微循环障碍贯穿于脓毒性休克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既往研究表明早期纠正微循环障碍,可以显著改善脓毒性休克患者的预后,因此改善微循环是脓毒性休克治疗的关键环节。本文就改善脓毒性休克患者微循环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性休克 微循环障碍 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 血管低反应性 治疗
下载PDF
基于双目视觉的FIB-SEM双束系统图像三维重建研究
6
作者 端方 张海刚 +5 位作者 孙巍 朱建鹏 王贤浩 邱婷婷 王英 杨明来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11-723,共13页
由FIB与SEM结合而成的双束系统拥有高精度微纳加工能力的同时也具有超高空间分辨率成像功能。在微纳尺度下使用双目立体视觉进行三维重建对指导微纳材料加工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FIB-SEM双束系统图像三维重建方... 由FIB与SEM结合而成的双束系统拥有高精度微纳加工能力的同时也具有超高空间分辨率成像功能。在微纳尺度下使用双目立体视觉进行三维重建对指导微纳材料加工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FIB-SEM双束系统图像三维重建方案:利用双目视觉结合图像处理技术测量出样品表面的深度信息。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显著提高了微纳样品表面深度信息的精准度,为SEM图像三维构建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为FIB-SEM系统的精细加工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B-SEM双束系统 三维重建 双目立体视觉 数字图像处理
下载PDF
新预后积分系统对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的预后评估意义
7
作者 胡丽娟 张雅文 +2 位作者 邱婷婷 朱锋 黄一虹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559-567,共9页
目的探讨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比较几种预后分层模型对其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AITL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国际预后指数(IPI)、外周T细胞淋巴瘤预后指数(PIT)、AITL预后指数(PIAI)评... 目的探讨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比较几种预后分层模型对其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AITL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国际预后指数(IPI)、外周T细胞淋巴瘤预后指数(PIT)、AITL预后指数(PIAI)评分及新建立的预后积分系统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采用Kaplan-Meier法及Cox回归模型进行生存及预后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不同预后积分系统的预测价值。结果AITL患者的中位发病年龄为66(29~83)岁。可评估疗效的73例患者中,获得完全缓解27例(37.0%),部分缓解20例(27.4%),总体缓解率为64.4%。中位总生存期(OS)为17(1.0~107.0)个月,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39.76%和26.51%,3年和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23.58%和17.33%。基于多因素分析不良预后因素为年龄>65岁、ECOG评分>1分、C-反应蛋白(CRP)>20 mg/L和预后营养指数(PNI)<44.35,建立一种新的预后积分系统,其在甄别低危及中低危、中高危及高危患者方面优于IPI、PIT、PIAI评分。在预测AITL患者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的ROC曲线中,新预后积分系统的AUC分别为0.8259(95%CI 0.7157~0.9361)和0.8592(95%CI 0.7513~0.9670)。结论AITL好发于高龄老年人,初诊时多为Ⅲ-Ⅳ期,疾病进展快,疗效及预后较差。与IPI、PIT及PIAI评分相比,基于年龄>65岁、ECOG评分>1分、CRP>20 mg/L和PNI<44.35所建立的新预后积分系统预后评估价值更高,更有助于识别高危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T细胞性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 临床特征 生存率 预后模型 国际预后指数 外周T细胞淋巴瘤预后指数 AITL预后指数
下载PDF
护理实习生带教应用四环五步教学法的研究
8
作者 邱婷婷 张悦 范潇月 《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10期74-77,共4页
目的探究应用四环五步教学法在感染科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23年5—8月在德阳市人民医院感染科实习的护生为观察组(n=40),接受四环五步教学法,以2022年5—8月在德阳市人民医院感染科实习的护生为对照组(n=40),接受常规... 目的探究应用四环五步教学法在感染科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23年5—8月在德阳市人民医院感染科实习的护生为观察组(n=40),接受四环五步教学法,以2022年5—8月在德阳市人民医院感染科实习的护生为对照组(n=40),接受常规一对一护理带教模式,对比2种带教模式下护生的实习前后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和临床实践操作考核成绩,以及带教后对带教满意度评价的差异。结果在四环五步教学模式下,观察组护生在理论知识考核成绩为(89.73±4.19)分,高于对照组护生的(75.83±3.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实践操作考核成绩为(86.37±3.81)分,高于对照组护生的(74.53±3.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生对带教模式质量评价在积极主动、综合能力、临床思维、整体满意度分数均高于对照组护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感染科护理临床带教中采取四环五步教学法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更高效地吸收专业知识,为医疗机构输送更全面的护理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科 护理实习生 临床带教 四环五步教学 DOPS评分 带教满意度
下载PDF
温针灸联合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1
9
作者 陈鹏典 周婵 +5 位作者 宁艳 刘芳 贝剑宏 王博 邱婷婷 邱晓玲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3期144-146,154,共4页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市妇幼保健院产科病区2016年8月~2017年6月收治的94例产后尿潴留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予常规足三里甲...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市妇幼保健院产科病区2016年8月~2017年6月收治的94例产后尿潴留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予常规足三里甲硫酸新斯的明穴位注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温针灸治疗,穴位选取关元、气海、中极、水道(双)、阴陵泉(双)和三阴交(双),留针30 min。两组均每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2 d。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首次自主排尿时间和膀胱残余尿量。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为66.0%,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0.01);经治疗后,治疗组首次排尿时间和残余尿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温针灸联合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产后尿潴留效果确切,能有效加快排尿,减少膀胱残余尿量,且优于单纯穴位注射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针灸 穴位注射 产后尿潴留 足三里
下载PDF
针灸干预原发性痛经机制最近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0
作者 陈鹏典 杨卓欣 +5 位作者 宁艳 刘芳 邱婷婷 贝剑宏 陈妍 唐梦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30期32-35,共4页
本文分析近年来大鼠实验研究中针灸干预原发性痛经的作用机制,认为针灸干预原发性痛经的机制与以下几点相关:针灸可通过调节内分泌功能、机体免疫功能,改善神经和神经递质代谢及子宫微环境障碍等环节干预原发性痛经。
关键词 针灸 原发性痛经 研究进展 实验
下载PDF
滚筒干燥和挤压膨化对黑色谷物理化性质及储藏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11
作者 邱婷婷 熊华 +1 位作者 朱雪梅 孙永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73-83,共11页
为研究滚筒干燥和挤压膨化两种常见的加工方式对不同种类黑色谷物的理化性质及储藏稳定性的具体影响,以黑麦、黑米、黑豆3种黑色谷物为原料,分析经挤压膨化和滚筒干燥处理后其基本营养成分、溶解特性、粉体流动性、流变学特性及储藏稳... 为研究滚筒干燥和挤压膨化两种常见的加工方式对不同种类黑色谷物的理化性质及储藏稳定性的具体影响,以黑麦、黑米、黑豆3种黑色谷物为原料,分析经挤压膨化和滚筒干燥处理后其基本营养成分、溶解特性、粉体流动性、流变学特性及储藏稳定性。结果表明:挤压膨化和滚筒干燥处理后3种谷物粗脂肪、淀粉及花青素含量显著降低(P<0.05),蛋白质含量没有显著变化,溶解特性显著提高(P<0.05),黑米、黑豆样品粉体流动性没有显著变化,黑麦样品粉体流动性变好。不同加工方式的3种谷物样品均具有非牛顿流体的剪切稀化现象。45 d加速储藏实验期间未加工谷物样品游离脂肪酸含量、过氧化值均高于两种加工方式处理后的谷物样品,储藏期间羰基价变化趋势相似,滚筒干燥及挤压膨化两种加工方式能够改善谷物在储藏期间因油脂氧化带来的品质劣化,提高了谷物的储藏稳定性。研究结果为生产开发不同种类的黑色谷物即食食品提供理论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麦 黑米 黑豆 挤压膨化 滚筒干燥 营养成分 储藏稳定性
下载PDF
中外无下水道厕所微生物性能指标体系对标研究
12
作者 邱婷婷 《城市管理与科技》 2024年第3期57-62,共6页
ISO 30500标准是专门针对无下水道厕所制定的一项国际标准,目前国内尚无该类标准。通过对标研究,在国内可以直接引用ISO 30500标准中的无下水道厕所微生物性能指标体系的相关要求。肠球菌及沙门氏菌可作为肠道细菌替代指示微生物,SC噬... ISO 30500标准是专门针对无下水道厕所制定的一项国际标准,目前国内尚无该类标准。通过对标研究,在国内可以直接引用ISO 30500标准中的无下水道厕所微生物性能指标体系的相关要求。肠球菌及沙门氏菌可作为肠道细菌替代指示微生物,SC噬菌体可作为肠道病毒替代指示微生物;由于获取途径及未开展研究等局限性,针对猪蛔虫卵的研究在后续实验室性能测试中应考虑适当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示微生物 肠球菌 肠道病毒 沙门氏菌 肠道细菌 下水道 获取途径 直接引用
下载PDF
粉尘测量仪检定准确性和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初探
13
作者 肖承川 张雯 +3 位作者 李思梦 邱婷婷 曾令平 卿永泉 《计量与测试技术》 2024年第3期57-60,共4页
粉尘测量仪作为监测环境空气受颗粒物污染程度的重要工具,被广泛用于疾控、环保和工矿企业中。为保证其量值的准确可靠,需定期进行计量检定或校准。为了提高其检定或校准的准确性和效率,本文探讨了几个主要影响因素,如检定中仪器放置方... 粉尘测量仪作为监测环境空气受颗粒物污染程度的重要工具,被广泛用于疾控、环保和工矿企业中。为保证其量值的准确可靠,需定期进行计量检定或校准。为了提高其检定或校准的准确性和效率,本文探讨了几个主要影响因素,如检定中仪器放置方式、被检仪器系数设置方式、尘棒质量、发尘控制方式、粉尘浓度稳定时长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尘测量仪 放置方式 仪器系数设置 尘棒质量 发尘控制方式 稳定时长
下载PDF
虫螨腈在青菜中的残留量及其消解动态 被引量:4
14
作者 蒋丽君 陆萍 +4 位作者 仇婷婷 房旖旎 顾心悦 胡晓艳 何涛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8期129-131,共3页
为绿色农产品的生产及监管提供参考依据,采用凝胶气相质谱法测定青菜中虫螨腈的残留量,研究10%虫螨腈在青菜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量。结果表明:凝胶气相质谱法测定青菜中虫螨腈的平均回收率为96.9%~97.1%,相对标准偏差为4.6%~6.2%... 为绿色农产品的生产及监管提供参考依据,采用凝胶气相质谱法测定青菜中虫螨腈的残留量,研究10%虫螨腈在青菜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量。结果表明:凝胶气相质谱法测定青菜中虫螨腈的平均回收率为96.9%~97.1%,相对标准偏差为4.6%~6.2%,最小检出限为0.03 ng,方法的重现性较好,其准确度、精密度及检出限均可满足该农药残留分析要求。虫螨腈在青菜中的半衰期为4.3 d,10%虫螨腈悬浮剂在施药浓度为40 mL/667m^2时,施药后14 d,青菜中的最终残留量为0.31 mg/kg,低于我国最大残留限量(10.0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螨腈 青菜 残留 消解动态
下载PDF
孔口流量计在超大流量气溶胶采样器现场校准中的应用
15
作者 肖承川 张雯 +4 位作者 苏雯 李思梦 邱婷婷 曾令平 卿永泉 《技术与市场》 2024年第11期54-60,共7页
基于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超大流量气溶胶采样器的运行环境和工作特点,对其现场校准装置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研究小组根据不同原理的气体流量计特点,分别采用涡轮流量计原理、孔口流量计原理2种可以开展超大流量气溶胶采样器校准的流量校... 基于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超大流量气溶胶采样器的运行环境和工作特点,对其现场校准装置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研究小组根据不同原理的气体流量计特点,分别采用涡轮流量计原理、孔口流量计原理2种可以开展超大流量气溶胶采样器校准的流量校准装置进行了现场测试。现场测试表明,孔口流量计原理的流量校准装置对辐射自动监测站超大流量气溶胶采样器流量的校准准确可靠且易于操作。孔口流量计原理的校准装置具有测量精度高、便携和续航能力强等优点,可满足相关规范对流量示值误差的要求,为计量机构对超大流量气溶胶采样器开展现场校准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口流量计 超大流量气溶胶采样器 辐射环境监测 涡轮流量计 现场校准
下载PDF
应用条形码技术联合管理工具预防全自动片剂摆药机补药错误 被引量:5
16
作者 邱婷婷 孔宪伟 +1 位作者 程吟楚 杨毅恒 《中国药师》 CAS 2020年第10期2079-2081,共3页
目的:预防全自动片剂摆药机补充药品环节错误的发生,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方法:运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HFMEA)评估全自动片剂摆药机补充药品流程中的潜在失效模式及失效后果,进而分析整改措施并实施。没有商品码的药品运用Microsof... 目的:预防全自动片剂摆药机补充药品环节错误的发生,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方法:运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HFMEA)评估全自动片剂摆药机补充药品流程中的潜在失效模式及失效后果,进而分析整改措施并实施。没有商品码的药品运用Microsoft BarCode控件生成EAN-13条码,通过药盒的RFID码与药品EAN-13商品码双重匹配核对,用来预防失效模式的再次发生。采用Wilcoxon配对检验比较实施前后失效模式RPN值。结果:应用条码技术,运用医疗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法后,影响补充药品环节错误发生的失效模式RPN值较前下降60%(P<0.05)。结论:HFMEA模式的运用以及条码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预防全自动片剂摆药机补药环节错误的发生,提升患者用药安全,在同行中有可推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条码技术 全自动片剂摆药机 补充药品
下载PDF
基于SWOT分析的病区麻醉药品智能管控体系构建策略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邱婷婷 孔宪伟 杨毅恒 《中国药事》 CAS 2021年第11期1302-1306,共5页
目的:构建病区麻醉药品智能管控体系,提高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管理安全和用药准确性。方法:运用态势分析法(SWOT)对构建麻醉药品智能管控体系的内部优势与劣势、外部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提出完善的策略。结果:根据国家麻醉药品管理相关法... 目的:构建病区麻醉药品智能管控体系,提高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管理安全和用药准确性。方法:运用态势分析法(SWOT)对构建麻醉药品智能管控体系的内部优势与劣势、外部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提出完善的策略。结果:根据国家麻醉药品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从调剂安全、准确、高效和闭环管理等角度制定加强型、优化型、多元型、推进型策略。结论:通过SWOT分析法构建麻醉药品智能管控体系,实现病区麻醉药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精细化全程闭环可追溯管理,有效提高病区麻醉药品管理的安全性、准确性和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药品 智能管控体系 SWOT分析
下载PDF
口服单剂量配方制药品自动核对模式的建立与优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邱婷婷 闫盈盈 +4 位作者 张毓宸 张晨辰 程吟楚 孔宪伟 杨毅恒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2018-2021,共4页
目的为医疗机构建立口服单剂量配方制药品自动核对模式、提高核对效率提供参考。方法我院成立自动核对流程再造小组,采用ECRSI法,根据取消、合并、调整、简化、增加五大原则梳理我院单剂量配方药袋的核对流程及模式,并对硬件串联不佳问... 目的为医疗机构建立口服单剂量配方制药品自动核对模式、提高核对效率提供参考。方法我院成立自动核对流程再造小组,采用ECRSI法,根据取消、合并、调整、简化、增加五大原则梳理我院单剂量配方药袋的核对流程及模式,并对硬件串联不佳问题和系统假阳性报错占比过高问题进行优化。随机抽取10个病区的单剂量配方药袋,比较人工核对与优化前后自动核对模式下的工作效率和出门差错率,以及优化前后自动核对模式下的假阳性报错情况。结果建立口服药品单剂量配方药袋自动核对模式后,除心血管内科和肾脏内科外的其余8个病区的药袋平均核对用时均显著短于人工核对模式(P<0.05)。自动核对模式进一步优化后,所有病区的药袋平均核对用时均显著短于人工核对模式(P<0.05);与优化前的自动核对模式比较,每袋的平均核对用时缩短了0.43s,有半数病区的药袋平均核对用时均显著缩短(P<0.05);同时,假阳性报错占比从优化前的96.83%下降到优化后92.76%(P<0.05),出门差错率从人工核对模式下的0.039‰下降到优化前的0.019‰、优化后的0.015‰(P<0.05)。结论基于ECRSI法构建的口服单剂量配方制药品自动核对模式可有效降低药袋的平均核对用时,减少出门差错,提高药师的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剂量配方制 ECRSI法 自动核对模式 人工核对模式 口服药品
下载PDF
细粒度课程知识元组织模型及知识图谱实现 被引量:9
19
作者 袁满 仇婷婷 胡超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CAS 2019年第5期526-532,共7页
为解决目前数字网络课程知识碎片化、语义关系缺乏等问题,提出将知识的控制单位深入到知识元层面,结合CELTS标准构建细粒度课程知识元组织模型,再采用精细化加工理论对教学内容进行编排与设计。定义了知识元、知识链和知识单元之间的逻... 为解决目前数字网络课程知识碎片化、语义关系缺乏等问题,提出将知识的控制单位深入到知识元层面,结合CELTS标准构建细粒度课程知识元组织模型,再采用精细化加工理论对教学内容进行编排与设计。定义了知识元、知识链和知识单元之间的逻辑关系,构建了C语言课程知识图谱,通过Neo4j可视化知识元粒度以及知识元之间的关系。实践表明,知识元和知识图谱结合可有效表示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提高知识之间的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组织 知识元粒度 知识链 知识图谱 CELTS标准
下载PDF
超声物理与血流动力学全英文新课程及其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邱婷婷 Traci.Beth.Fox +5 位作者 卢强 钟晓绯 凌文武 彭玉兰 刘吉斌 罗燕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29期52-55,共4页
目的借鉴美国托马斯杰斐逊大学医学院超声技师培养模式,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超声医学科在全国首次设置了超声物理与血流动力学全英文课程,加深学生对超声医学基础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国际化的全国首届超声... 目的借鉴美国托马斯杰斐逊大学医学院超声技师培养模式,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超声医学科在全国首次设置了超声物理与血流动力学全英文课程,加深学生对超声医学基础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国际化的全国首届超声医学技术专业本科生。方法该课程将超声医学的物理、血流动力学基础知识与超声医学临床病例相结合,面向首届7名本科生采用远程全英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结合课前预习、课堂及课后测试等形式进行8周16学时的超声医学基础理论教育。结果课程完成度高(16/16,100%),教师和学生反映良好,学生对课程知识点的掌握度处于优良水平[学生课程平均总成绩(89.0±7.0)分,最高分96.0,最低分80.0]。结论超声物理与血流动力学全英文课程能够加深全国首届超声医学技术专业本科生对超声医学基础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超声教学 超声技师 超声本科生 课程设置 超声物理 血流动力学 全英文教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