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靖海湾富营养化海域浮游动物群落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学杨 丁东生 +2 位作者 崔正国 曲克明 魏玉秋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27,共14页
沿海生态系统对生物多样性过程至关重要,因为陆地和海洋环境之间存在着强烈的相互作用。浮游动物是海洋生态系统中重要的次生生产者和生物泵的主要驱动因素,其群落变化可能会对沿海生态系统产生影响。因此,综合评价各种环境因素对沿海... 沿海生态系统对生物多样性过程至关重要,因为陆地和海洋环境之间存在着强烈的相互作用。浮游动物是海洋生态系统中重要的次生生产者和生物泵的主要驱动因素,其群落变化可能会对沿海生态系统产生影响。因此,综合评价各种环境因素对沿海生态系统中浮游动物群落变化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靖海湾海域浮游动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分别于2021年至2022年5月(春季)和8月(夏季)对该海域进行4个航次的环境因子和浮游动物调查,并应用冗余分析(RDA)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究了环境因子对浮游动物优势种和群落的影响。结果显示,2021-2022年靖海湾海域富营养化程度有显著增加,尤其是在2022年夏季,靖海湾海域受到严重的富营养化污染。2021年浮游动物平均丰度高于2022年,在富营养化最严重的2022年夏季,浮游动物的平均丰度降至54.07个/m^(3)。此外,主坐标分析(PCoA)也显示,2022年夏季浮游动物群落与前3个航次有显著的区别。4个航次共鉴定出浮游动物10类47种,其中,桡足类是春季最优势的种群,浮游幼虫是夏季最优势的种群。太平洋纺锤水蚤(Acartiapacifica)和短尾类溞状幼体[Zoealarva(Brachyura)]在4个航次中均为优势种,但在2022年夏季优势度和丰度均出现下降。通过结合RDA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影响靖海湾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和丰度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为富营养化,而盐度影响了浮游动物的季节变化。此外,通过PCoA分析以及对比2021年和2022年的数据发现,台风这类偶发性事件可能也是影响浮游动物群落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结果将有利于后续研究靖海湾生态系统以及了解近海海湾浮游动物群落动态的控制因素,有助于科学管理靖海湾生态环境和深入了解海湾浮游动物群落变化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营养化 盐度 台风 浮游动物 群落结构 靖海湾
下载PDF
渤海渔业生物重金属污染及风险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奇龙 夏斌 +3 位作者 隋琪 曲克明 朱琳 李玉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49,共11页
重金属污染是渤海长期面临的环境问题之一,同时对渤海海产品安全和人体健康构成潜在风险。为了解渤海海域鱼类重金属污染状况,在该海域采集的渔业生物中随机选取了10种144条鱼类样本,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了鱼类肌肉组织中重... 重金属污染是渤海长期面临的环境问题之一,同时对渤海海产品安全和人体健康构成潜在风险。为了解渤海海域鱼类重金属污染状况,在该海域采集的渔业生物中随机选取了10种144条鱼类样本,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了鱼类肌肉组织中重金属Cu、Zn、Pb、Cd、Cr和As的含量;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金属污染指数法评价了单一重金属和综合重金属污染情况;采用每日摄入量和目标危害系数评估了渤海鱼类重金属污染对人体的食用安全风险。研究结果显示,渤海鱼类肌肉中重金属Cu、Zn、Pb、Cd、Cr和As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702±0.680)、(9.697±5.279)、(0.035±0.059)、(0.029±0.035)、(0.093±0.091)和(0.959±0.813)mg/kg。与我国其他海域相比,渤海鱼类重金属含量处于较高水平。鱼类重金属污染评价结果显示,Cd和无机As(iAs)为渤海鱼类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元素,细纹狮子鱼(Liparistanakae)受到重金属综合污染的程度最大。食用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摄食渤海鱼类带来的重金属每日摄入量处于较低水平,所有鱼类样本单一重金属和综合重金属目标危害系数值均<1,表明正常摄食渤海鱼类不会对消费者构成健康风险。本研究结果有助于加深理解渤海渔业生物的重金属污染状况,同时为保障渤海水产品的食用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渤海 渔业生物 污染指数 人体健康
下载PDF
长山列岛附近海域野生鱼类体内微塑料的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国旗 孟迪 +4 位作者 夏斌 王荣元 曲克明 孙雪梅 冯志华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0-60,共11页
随着海洋微塑料污染的日益加剧,长山列岛附近海域生物体内微塑料的分布现状亟待研究。本文研究了长山列岛附近海域7种常见海洋野生鱼类的胃肠道和肌肉中微塑料的污染情况。结果显示,在鱼类肌肉中并未检测到微塑料的存在,微塑料普遍存在... 随着海洋微塑料污染的日益加剧,长山列岛附近海域生物体内微塑料的分布现状亟待研究。本文研究了长山列岛附近海域7种常见海洋野生鱼类的胃肠道和肌肉中微塑料的污染情况。结果显示,在鱼类肌肉中并未检测到微塑料的存在,微塑料普遍存在于鱼类胃肠道中,其丰度范围为0.19~3.79个/个体;微塑料的尺寸以<300μm为主,占微塑料总丰度的85.91%;微塑料的形状以纤维为主,其次为碎片和颗粒;微塑料的颜色大多为透明色;在鱼类胃肠道中检测到的聚合物类型为赛璐玢(Cellophane)、纤维素(Cellulose)和聚乙烯(Polyethylene),其中,以赛璐玢为主要类型。研究结果为探明微塑料对海洋生态环境中鱼类生物效应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山列岛 微塑料 野生鱼类 胃肠道 污染特征
下载PDF
富营养化对靖海湾浮游植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英哲 胡海燕 +4 位作者 朱琳 王钦涛 崔正国 曲克明 魏玉秋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10-1024,共15页
海洋浮游植物在维持海洋生物泵的运转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产生巨大影响.海湾和河口区域因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大且与外界水交换的局限,容易出现富营养化等威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问题,因此研究沿海生态系统中富... 海洋浮游植物在维持海洋生物泵的运转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产生巨大影响.海湾和河口区域因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大且与外界水交换的局限,容易出现富营养化等威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问题,因此研究沿海生态系统中富营养化与浮游植物群落之间的关系有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性发展.本研究于2021年和2022年的5月和8月对靖海湾进行了4个航次的调查,研究了春夏两季浮游植物群落和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2021年和2022年春夏两季在靖海湾共观察到150个浮游植物物种,浮游植物群落主要由硅藻和甲藻组成,且在2022年夏季出现了蓝藻的大量增长;两年的生物多样性均为春季高于夏季,富营养化指数(E_(i))出现了明显的上升,由2021年的中度富营养化变为2022年的重度富营养化.通过冗余分析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富营养化可能是影响靖海湾浮游植物群落的关键因素.本研究的结果有助于后续为改善靖海湾沿海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健康性和可持续性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硅藻 甲藻 群落组成 富营养化 靖海湾
下载PDF
不同氮营养盐对赫氏颗石藻和三角褐指藻中DMSP含量的影响
5
作者 李凌霄 孙婧 +6 位作者 宋若晗 崔正国 曲克明 王庆奎 周明莹 崔鸿武 胡清静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6-104,共9页
二甲基巯基丙酸内盐(dimethylsulfoniopropionate,DMSP)是地球上重要的有机硫化合物之一,在全球硫循环和气候调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浮游植物是海洋环境中DMSP的主要生产者,而氮营养盐是影响浮游植物产生DMSP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 二甲基巯基丙酸内盐(dimethylsulfoniopropionate,DMSP)是地球上重要的有机硫化合物之一,在全球硫循环和气候调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浮游植物是海洋环境中DMSP的主要生产者,而氮营养盐是影响浮游植物产生DMSP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以赫氏颗石藻(Emiliania huxleyi)(DMSP高产量藻)与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DMSP中等产量藻)为对象,通过室内培养实验,对比分析了在不同氮营养盐浓度及不同氮营养盐类型条件下,2种藻培养液中颗粒态DMSP(DMSPp)的含量及其与藻密度、单细胞DMSPp含量的关系。研究发现,不同氮营养盐浓度或氮营养盐类型对赫氏颗石藻单细胞DMSPp含量影响较小(P>0.05),培养液中的DMSPp浓度主要受藻细胞密度影响;而不同氮营养盐浓度或氮营养盐类型对三角褐指藻单细胞的DMSPp含量影响显著(P<0.05),培养液中的DMSPp浓度主要受藻的单细胞DMSPp含量影响。例如,对于三角褐指藻来说,低NO_(3)^(-)浓度(0μmol/L)培养组单细胞DMSPp平均含量是高NO_(3)^(-)浓度(1764μmol/L)培养组的11倍;在不同氮营养盐类型下,NaNO_(3)培养组中总DMSPp的平均浓度分别为NH4Cl和CH4N2O培养组的3~4倍。推测以上差异可能与DMSP在不同藻类中的生理作用存在差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基巯基丙酸内盐(DMSP) 赫氏颗石藻 三角褐指藻 氮营养盐
下载PDF
不同进水硝酸盐浓度和温度下聚己内酯/玉米芯复合固体碳源的反硝化性能探究
6
作者 卢伟斌 胡海燕 +6 位作者 冯宇娜 李皓 汪鲁 崔正国 曲克明 宋盈盈 崔鸿武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3-135,共13页
以人工高分子聚合物+农业废弃物为复合碳源的反硝化系统兼具高效脱氮和低脱氮成本的优势。进水硝酸盐浓度(INC)和温度(T)是生物反硝化过程的重要影响因素,本研究以质量比为1∶1的聚己内酯(PCL)和玉米芯(CC)为复合碳源构建反硝化系统,设... 以人工高分子聚合物+农业废弃物为复合碳源的反硝化系统兼具高效脱氮和低脱氮成本的优势。进水硝酸盐浓度(INC)和温度(T)是生物反硝化过程的重要影响因素,本研究以质量比为1∶1的聚己内酯(PCL)和玉米芯(CC)为复合碳源构建反硝化系统,设置3种INC和温度,测定了脱氮能效、有机物利用情况、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基因丰度来判定这2个因素对反硝化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反应器最佳的INC为30 mg/L,60~90 d的平均硝酸盐去除率(NRE)达到99.12%,且无明显亚硝酸盐氮积累;在不同INC下,优势菌门均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其丰度随INC升高而下降,分别为54.46%、39.96%和24.77%;T=25℃为最佳温度条件,其功能基因表达量除napA外均最高,后30 d的NRE为99.21%;T=30℃和T=25℃优势菌门均为变形菌门,丰度分别为55.86%和38.85%,而T=20℃的系统中丰度最高的为拟杆菌门(Bacteroidota)(28.87%);各系统的优势菌属都为红细菌属(Rhodobacter)。各系统产生的短链脂肪酸中,乙酸占比最高且其与丙酸的比值均>1,同时未检出丁酸,有利于反硝化进行。本研究认为,人工高分子聚合物+农业废弃物形式的复合碳源可为海水养殖尾水固相反硝化的工艺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养殖尾水 聚己内酯 玉米芯 反硝化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渔业污染事故损害评估方法与应用案例
7
作者 丁东生 王璐 +6 位作者 曹志海 曲克明 陈碧鹃 陈聚法 赵俊 崔正国 刘传霞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820-2827,共8页
针对国家标准《渔业污染事故经济损失计算方法》(GB/T 21678—2018),本文对各评估方法进行了分类说明和解析,明确了各方法的适用范围与使用优先级,进而选取中国21世纪初至今发生的渔业水域污染事故典型案例,对标准中各评估方法的具体应... 针对国家标准《渔业污染事故经济损失计算方法》(GB/T 21678—2018),本文对各评估方法进行了分类说明和解析,明确了各方法的适用范围与使用优先级,进而选取中国21世纪初至今发生的渔业水域污染事故典型案例,对标准中各评估方法的具体应用作了介绍和说明,以期为今后的渔业污染事故损失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 污染事故 渔业损失 评估方法 典型案例
下载PDF
Sea water environment copper requirement of egg hatching and naupliar metamorphosis of Peaneus chinensis
8
作者 Yuan Youxian qu keming +1 位作者 Liu Libo Gao Chengnian and Zhang Duxi(Yellow Sea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Qingdao 266071, China)(Jimo Fisheries Bureau, Jimo 266200, China)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1995年第3期421-428,共8页
A new method was used to remove heavy metals in sea water. The requirement of copper in sea water ofegg hatching and naupliar metamorphosis of Penaeus chinensis was investored. A certain amount of copper ion andchelat... A new method was used to remove heavy metals in sea water. The requirement of copper in sea water ofegg hatching and naupliar metamorphosis of Penaeus chinensis was investored. A certain amount of copper ion andchelator nitrilotriacetic acid (NTA) were added in the de-heavy-metal-ionized sea water and then the cupric ion actvitywas calculated. The effects of copper ion on egg hatching and naupliar metamorphosis were observed. It was firstfound by experiments that trace ionic copper (10-10.80-10-8.80 mol/dm3) was essential to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egg and nauplii of penaeid shrimp and chelated copper had no actions for these living processes,but in highconcentrations (>10 -7.80 mol/dm3) ionic copper was toxic. The nauplii were more sensitive to necessity and tokicityof ionic copper than eg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g hatching copper ion Penaeus chinensis naupliar metamorphosis
下载PDF
我国水产品追溯体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武宁宁 王大为 +4 位作者 崔正国 曲克明 于斐 宋以柱 崔鸿武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3-118,共6页
【目的】综述我国水产品可追溯体系的研究进展,为加快完善我国水产品追溯体系提供参考。【方法】从水产品追溯体系的定义、国内外发展现状、水产品追溯相关法规标准和试点应用、水产品追溯系统及其关键技术等四个方面进行介绍,分析我国... 【目的】综述我国水产品可追溯体系的研究进展,为加快完善我国水产品追溯体系提供参考。【方法】从水产品追溯体系的定义、国内外发展现状、水产品追溯相关法规标准和试点应用、水产品追溯系统及其关键技术等四个方面进行介绍,分析我国水产品追溯体系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建议。【结果】我国水产品追溯体系虽已日趋完善,但仍存在缺乏专门性强制性规定与标准、缺少实际推广应用、追溯相关技术研究薄弱等不足。【结论】水产品追溯体系在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增加公众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的信任度、打破水产品对外贸易壁垒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应结合我国国情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尽快制定与完善水产品追溯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加强水产品追溯基础技术研究,争取早日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并与国际接轨的水产品追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品 追溯体系 质量安全 追溯技术
下载PDF
墨瑞鳕循环水养殖系统中不同生物膜反应器水处理效率及微生物群落对比分析
10
作者 张龙 李刚 +5 位作者 王庆龙 韩枫 曲克明 朱建新 刘质浩 汪鲁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14-224,共11页
固定床生物膜反应器(fixed-bed biofilm bioreactor,FBBR)和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ovingbed biofilm reactor,MBBR)在养殖水体氨氮(NH_(4)^(+)-N)和亚硝酸氮(NO_(2)^(–)-N)污染控制中已有较为广泛的研究,然而相关研究大多是在实验室完成... 固定床生物膜反应器(fixed-bed biofilm bioreactor,FBBR)和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ovingbed biofilm reactor,MBBR)在养殖水体氨氮(NH_(4)^(+)-N)和亚硝酸氮(NO_(2)^(–)-N)污染控制中已有较为广泛的研究,然而相关研究大多是在实验室完成的,目前尚缺乏实际生产的循环水养殖系统(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RAS)中FBBR和MBBR水体净化效能的对比研究。因此,本研究将FBBR(弹性毛刷滤料)和MBBR(PVC多孔环滤料)并联接入实际生产的墨瑞鳕(Macculochella peeli)RAS中,实现二者的同步连续运行(35 d),考察了其出水水质变化和微生物群落结构。出水水质变化表明,FBBR和MBBR中氨氧化能力的形成快于亚硝氮氧化能力,硝化能力渐趋成熟,可以有效控制养殖水体中的NH_(4)^(+)-N和NO_(2)^(–)-N浓度,但会导致养殖水体中硝酸氮(NO_(3)^(–)-N)积累和p H下降;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FBBR出水中NH_(4)^(+)-N、NO_(2)^(–)-N、NO_(3)^(–)-N浓度和p H与MBBR出水无显著差异,两反应器的硝化效率相似。FBBR和MBBR在微生物群落上的相同点在于: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分别为69.42%和86.92%),优势菌纲为γ-变形菌纲(γ-Proteobacteria)(40.71%和63.36%)和α-变形菌纲(α-Proteobacteria)(26.58%和21.74%),优势菌属为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27.50%和53.29%);硝化菌由亚硝化单胞菌属(Nitrosomonas)和硝化螺菌属(Nitrospira)构成;硝化螺菌属的相对丰度远高于亚硝化单胞菌属,两反应器中可能存在完全氨氧化菌。两反应器在微生物群落上的不同点在于FBBR微生物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以及硝化菌的相对丰度均高于MBBR。本研究可以为RAS养殖水体净化提供技术支撑,助推循环水养殖模式的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水养殖系统 固定床生物膜反应器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 硝化反应 微生物群落
下载PDF
不同耐盐植物人工湿地净化养殖外排水效果 被引量:9
11
作者 许永辉 崔正国 +4 位作者 曲克明 王艳艳 王加鹏 李悦悦 胡清静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0-88,共9页
为了探究不同耐盐植物对海水养殖外排水的去污效果,选取了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与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为湿地植物,细沙、蛭石和珊瑚石为基质,构建了2套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对比分析了2种挺水植物的耐盐性及对海... 为了探究不同耐盐植物对海水养殖外排水的去污效果,选取了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与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为湿地植物,细沙、蛭石和珊瑚石为基质,构建了2套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对比分析了2种挺水植物的耐盐性及对海水养殖外排水中氨氮(NH_4-N)、亚硝态氮(NO_2-N)、硝态氮(NO_3-N)、高锰酸钾指数(COD_(Mn))和磷的净化效果。结果显示,芦苇耐盐度最高为20,而互花米草在盐度35以下均能正常生长,芦苇和互花米草湿地系统对NH_4-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5.48±0.50)%和(95.01±1.18)%,对COD_(M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7.74±4.40)%和(72.84±2.64)%。互花米草湿地系统对NH_4-N和COD_(Mn)的平均去除率高于芦苇湿地,分别高9.53%和15.01%,差异性显著(P<0.05)。互花米草和芦苇湿地系统对磷酸盐和总磷(TP)的去除率为40.00%~50.00%,差异性不显著(P>0.05)。研究表明,在高盐胁迫下,互花米草生长状况和对无机氮(DIN)和COD_(Mn)的去除效果均优于芦苇,2种植物对磷酸盐和TP的去除率差异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耐盐植物 氮磷去除率
下载PDF
渔业环境面临形势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崔正国 曲克明 唐启升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3-68,共6页
渔业环境是水生生物赖以生存和繁衍的场所,也是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总体上,我国渔业水域环境质量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仍是渔业水域主要的污染指标。本文在分析渔业环境现状与演变趋势的基础上,揭示了建设... 渔业环境是水生生物赖以生存和繁衍的场所,也是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总体上,我国渔业水域环境质量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仍是渔业水域主要的污染指标。本文在分析渔业环境现状与演变趋势的基础上,揭示了建设项目活动开发、外源污染、生态灾害和污染事故等破坏、影响渔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识别了重点渔业水域的主要环境问题,提出了我国渔业环境绿色低碳、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思路,确立了渔业环境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到2025年、2030年两个发展阶段的具体目标,提出严控渔业水域外源污染和养殖自身污染、划定渔业生态红线、完善渔业环境监测技术体系、加强渔业水域环境修复及实施渔业创新工程等方面的建议和措施,以期为我国渔业环境的保护与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环境 可持续发展 环境质量 战略规划
下载PDF
靖海湾松江鲈鱼种质资源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9
13
作者 滕瑶 陈碧鹃 +5 位作者 夏斌 曲克明 冯娟 崔正国 张旭志 丁东生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4-41,共8页
根据2014~2016年夏季对靖海湾松江鲈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表层海水中营养盐和重金属等相关环境因子的连续监测数据,运用综合质量指数法对该海域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并分别采用有机污染指数法、潜在性富营养化评价法和主成... 根据2014~2016年夏季对靖海湾松江鲈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表层海水中营养盐和重金属等相关环境因子的连续监测数据,运用综合质量指数法对该海域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并分别采用有机污染指数法、潜在性富营养化评价法和主成分分析法从不同方面分析该海域的水质情况。结果显示,靖海湾保护区海水环境综合质量指数范围为1.04~1.69,评价等级为轻污染。有机污染指数范围为4.66~9.23,处于严重有机污染状态。根据营养化评价模式分析得出,2014年靖海湾保护区处于富营养状态,2015年和2016年均处于氮限制潜在性富营养状态。主成分分析显示,溶解无机氮(DIN)、As、Zn具有较高正载荷,为影响该海域水质的主要环境因子,应予以重点监测和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靖海湾 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生态环境质量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凡纳滨对虾循环水养殖系统应用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张龙 陈钊 +4 位作者 汪鲁 陈世波 曲克明 张鹏 朱建新 《渔业现代化》 CSCD 2019年第2期7-14,共8页
以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室内工厂化流水养殖(IIFA)为对照组,通过养殖场凡纳滨对虾循环水养殖(RAS)试验(85 d)比较不同养殖模式对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性能、养殖水体水质影响,探究循环水养殖系统(RAS)的硝化效率变化。结果显示:... 以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室内工厂化流水养殖(IIFA)为对照组,通过养殖场凡纳滨对虾循环水养殖(RAS)试验(85 d)比较不同养殖模式对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性能、养殖水体水质影响,探究循环水养殖系统(RAS)的硝化效率变化。结果显示:RAS的凡纳滨对虾存活率(74.58%±1.74%)、饲料转化率(70.56%±3.82%)、产量(3.91±0.49 kg/m^3)显著高于IIFA的凡纳滨对虾存活率(66.90%±3.80%)、饲料转化率(67.14%±3.25%)、产量(3.47±0.42 kg/m^3)(P<0.05)。对虾RAS可以将养殖水体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_4^+-N)和亚硝酸盐氮(NO_2^--N)质量浓度稳定在较低水平(5.92、0.60和1.14 mg/L);对照组的COD呈现上升趋势,最高升至15.37 mg/L,NH_4^+-N和NO_2^--N质量浓度在较大范围(0.20~2.90 mg/L和0.19~6.97 mg/L)内波动。然而,对虾RAS养殖水体NO_3^--N和总氮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最高分别升至25.98和33.55 mg/L;对照组养殖水体NO_3^--N(0.94~2.85 mg/L)和总氮(5.95~14.01 mg/L)质量浓度变化则相对较小。对虾RAS对养殖水体硝化作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NH_4^+-N和NO_2^--N去除率分别为23.78%~91.43%和0~27.76%,NO_3^--N累积率则稳定在一定范围(0.57%~4.30%)。研究表明,对虾RAS的应用可有效控制凡纳滨对虾养殖水体关键水质指标,有利于对虾存活率的提高和养殖产量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循环水养殖系统 水质 硝化效率
下载PDF
放养密度对凡纳滨对虾苗种中间培育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龙 陈钊 +5 位作者 汪鲁 陈世波 张鹏 曲克明 李秋芬 朱建新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6-83,共8页
通过对养殖场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实际苗种中间培育进行实验(21 d),探究了放养密度(1.50~2.25万尾/m^3)对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性能、养殖水体水质以及细菌群落的影响。结果显示,当放养密度为1.50~2.25万尾/m^3时,放养密度... 通过对养殖场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实际苗种中间培育进行实验(21 d),探究了放养密度(1.50~2.25万尾/m^3)对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性能、养殖水体水质以及细菌群落的影响。结果显示,当放养密度为1.50~2.25万尾/m^3时,放养密度的增加会提高凡纳滨对虾的产率、特定生长率、存活率及饵料转化率。实验期间,各养殖池内水体的pH逐渐下降,氨氮(NH_4^+-N)和化学需氧量(COD)浓度均呈逐渐上升趋势,弧菌(Vibrio)浓度则在一定范围内[(0.3~7.5)×10~4 CFU/ml]波动。放养密度的增加会导致养殖水体pH下降,NH4+-N和COD浓度升高,但对水体中的弧菌浓度没有明显影响。实验末期,放养密度较高的养殖池具有较高的细菌生物多样性,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56.52%~71.22%)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20.65%~38.23%)为各养殖池内主要细菌门类,而且弧菌属(Vibrio)(2.3%~9.4%)在各养殖池内均为优势菌属。在凡纳滨对虾苗种中间培育过程中,逐日增加换水量对水体pH和COD浓度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但难以控制NH4+-N和亚硝酸氮(NO_2^--N)浓度的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放养密度 苗种中间培育 细菌群落
下载PDF
在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养殖密度对红鳍东方鲀应激反应和抗氧化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龙 曲克明 +3 位作者 张鹏 汪鲁 李卫东 朱建新 《渔业现代化》 CSCD 2019年第4期14-23,共10页
养殖密度是影响养殖水体水质和鱼类生长性能的重要因素。通过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循环水养殖试验和硝酸盐氮急性处理试验,分别研究不同养殖密度(12.5~20.0 kg/m^3)和不同硝酸盐氮质量浓度(1.0、25.0、100.0和150.0 mg/L)对养... 养殖密度是影响养殖水体水质和鱼类生长性能的重要因素。通过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循环水养殖试验和硝酸盐氮急性处理试验,分别研究不同养殖密度(12.5~20.0 kg/m^3)和不同硝酸盐氮质量浓度(1.0、25.0、100.0和150.0 mg/L)对养殖水体水质、红鳍东方鲀生长性能、应激反应和抗氧化状态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养殖密度对红鳍东方鲀养殖水体的pH、氨氮和亚硝酸盐氮质量浓度无显著性影响,但较高密度会导致硝酸盐氮质量浓度显著升高,最高升至24.5 mg/L。在较高养殖密度条件下,红鳍东方鲀的生长性能(终体质量、特定增长率和饲料转化率)和抗氧化能力(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较弱,但其脂质过氧化(丙二醛)和应激反应(葡萄糖、乳酸和皮质醇)较强。此外,在硝酸盐氮急性处理试验中,红鳍东方鲀未出现死亡。当硝酸盐氮质量浓度为100.0和150.0 mg/L时,红鳍东方鲀抗氧化能力较弱,而应激反应较强。综上,当养殖密度为16.5 kg/m^3时,红鳍东方鲀的生长和抗氧化状态较好,且应激压力较小,这表明在较高密度条件下,养殖水体硝酸盐氮质量浓度的升高不是引起鱼类生长抑制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鳍东方鲀 养殖密度 循环水养殖系统 硝酸盐氮 抗氧化状态 应激反应
下载PDF
水力停留时间对厌氧反应器脱氮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震林 朱建新 +1 位作者 曲克明 陈世波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2-49,共8页
本研究使用自主设计的厌氧反硝化器,以斜发沸石为填料,自然挂膜,与循环水养殖系统一级生物滤池串接,探索不同水力停留时间(HRT)下反应器的脱氮效果。结果显示,在实验过程中,反应器对无机氮(IN)、总氮(TN)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在低水力... 本研究使用自主设计的厌氧反硝化器,以斜发沸石为填料,自然挂膜,与循环水养殖系统一级生物滤池串接,探索不同水力停留时间(HRT)下反应器的脱氮效果。结果显示,在实验过程中,反应器对无机氮(IN)、总氮(TN)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在低水力停留时间(HRT<7.43h)下,反应器主要去除的是氨氮(NH4^+-N);高水力停留时间下(HRT≥7.43h),反应器主要去除的是硝酸盐氮(NO3^--N)。当HRT为17.52h时,反应器的脱氮效果最好,NO3^--N去除率为77.48%。此后,HRT延长,脱氮效果下降。脱氮效果越好,亚硝酸盐氮(NO2^--N)、NH4+^-N积累越严重,NO2^--N最先开始积累。本研究可为厌氧反硝化装备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反应器 脱氮效果 流速 水力停留时间 自然挂膜
下载PDF
海洋酸化对海洋鱼类行为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信国 刘广绪 +3 位作者 陈碧鹃 曲克明 夏斌 单秀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5389-5403,共15页
自工业革命以来,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大气CO2浓度持续增加,其中有大约1/3被海洋吸收,造成海水pH值降低和碳酸盐平衡体系的波动,即“海洋酸化”现象(Ocean Acidification)。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预测,如果以当前速率排放CO2,... 自工业革命以来,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大气CO2浓度持续增加,其中有大约1/3被海洋吸收,造成海水pH值降低和碳酸盐平衡体系的波动,即“海洋酸化”现象(Ocean Acidification)。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预测,如果以当前速率排放CO2,到21世纪末表层海水的pH值将降低至7.7—7.8,而到2300年将降低至7.3—7.4。作为鱼类对外界刺激最直接的反应,行为在鱼类的繁衍、捕食、避敌等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基于此,海洋酸化对海洋鱼类行为的影响受到了越来越多关注。现有研究结果显示海洋酸化不仅会显著干扰包括嗅觉、听觉、视觉在内的感官功能,还将对神经生理功能和细胞信号传导等过程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影响海洋鱼类的捕食、逃避捕食、行为侧向化、栖息地识别与选择和集群等行为。行为异常将直接损害鱼类种群的生存与繁衍,继而威胁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功能。我国海岸线漫长,海域辽阔,鱼类资源丰富,鱼类捕捞和养殖业发达。但与国外相比,国内此类研究十分匮乏,仅见零星报道。这种现状极大的制约了我国相关应对策略的制定,对我国海洋生态保育和渔业发展非常不利。此外,当前的研究也存在研究范围窄、研究手段不合理、行为效应、潜在机制及生态风险考察不足、研究结果难以整合等问题亟待改进。为此,研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以期弥补上述缺憾,促进国内相关研究的广泛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酸化 鱼类 行为 种群动力学 感觉功能 GABA_(A)受体
下载PDF
墨瑞鳕循环水养殖系统不同生物滤池深度对生物膜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龙 刘云锋 +3 位作者 曲克明 胡光春 陈世波 朱建新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2-91,共10页
本研究通过循环水养殖试验(35 d)探究墨瑞鳕循环水养殖系统墨瑞鳕生长性能及养殖水体水质变化,通过高通量测序检测试验末期不同深度生物滤池固定床生物膜微生物群落构成和生物多样性。结果显示,在循环水养殖条件下,墨瑞鳕(36.2 g/尾)增... 本研究通过循环水养殖试验(35 d)探究墨瑞鳕循环水养殖系统墨瑞鳕生长性能及养殖水体水质变化,通过高通量测序检测试验末期不同深度生物滤池固定床生物膜微生物群落构成和生物多样性。结果显示,在循环水养殖条件下,墨瑞鳕(36.2 g/尾)增重率为97.31%,特定生长率为1.93%/d,存活率和饲料转化率分别达到88.79%和73.61%。随着养殖试验的进行,养殖水体p H整体呈现下降趋势,最低降至7.22;养殖水体氨氮和亚硝酸氮质量浓度总体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最高分别升至1.86 mg/L和5.00 mg/L,在试验后期二者质量浓度均趋于稳定。墨瑞鳕循环水养殖系统生物滤池上层生物膜香农指数(4.08~4.17)低于生物滤池底层固定床生物膜香农指数(4.06~4.27)。不同深度生物滤池生物膜在门水平均为变形菌门(55.70%~73.26%)、疣微菌门(9.83%~24.74%)、浮霉菌门(5.10%~11.96%);在纲水平均为γ-变形菌纲(29.18%~45.78%)、α-变形菌纲(24.93%~29.11%)、疣微菌纲(9.58%~21.38%);在属水平的优势菌属有所不同,生物滤池上层生物膜优势菌属是不动杆菌属(19.22%~32.55%)、黄体菌属(8.60%~19.76%)、罗氏杆菌属(5.59%~5.94%),生物滤池底层生物膜优势菌属是黄体菌属(18.58%~19.36%)、气单胞菌属(5.74%~9.58%)、不动杆菌属(5.54%~7.57%)、金黄色葡萄菌属(6.11%~6.76%)。墨瑞鳕循环水养殖系统生物膜中硝化细菌为亚硝化单胞菌和硝化螺旋菌,其相对丰度分别为0.03%~0.11%和1.35%~2.71%,不仅可以提高墨瑞鳕生长性能,而且可以改善养殖水体水质状况。墨瑞鳕循环水养殖系统生物膜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疣微菌门、浮霉菌门,优势菌纲为γ-变形菌纲、α-变形菌纲、疣微菌纲,生物膜硝化细菌为亚硝化单胞菌、硝化螺旋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水养殖系统 生物膜 微生物群落 硝化细菌 水质
下载PDF
Carbon and nitrogen isotopes analysis and sources of organic matter in surface sediments from the Sanggou Bay and its adjacent areas, China 被引量:9
20
作者 XIA Bin CUI Yi +3 位作者 CHEN Bijuan CUI Zhengguo qu keming MA Feifei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12期48-57,共10页
Naturally existing stable carbon and nitrogen isotopes are important in the study of sedimentary organic matter sources. To identify the sources of sedimentary organic matter in Sanggou Bay and its adjacent areas, whi... Naturally existing stable carbon and nitrogen isotopes are important in the study of sedimentary organic matter sources. To identify the sources of sedimentary organic matter in Sanggou Bay and its adjacent areas,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high-density shellfish and seaweed aquaculture, the grain size, organic carbon (OC), total nitrogen (TN), carbon and nitrogen isotopic composition (δ13C andδ15N) of organic matter in the surface sediment were determin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August, sedimentary OC and TN ranged from 0.17% to 0.76% and 0.04% to 0.14%, respectively. In November, OC and TN ranged from 0.23% to 0.87% and 0.05% to 0.14%, respectively.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OC and TN (R=0.98, P&lt;0.0001), indicating that OC and TN were homologous. In August, theδ13C andδ15N of organic matter varied from -23.06‰ to -21.59‰ and 5.10‰ to 6.31‰, respectively. In November,δ13C andδ15N ranged from -22.87‰ to -21.34‰ and 5.13‰ to 7.31‰, respectively. This study found that the major sources of sedimentary organic matter were marine shellfish biodeposition, seaweed farming, and soil organic matter. Using a three-end-member mixed model, we estimated that the dominant source of sedimentary organic matter was shellfish biodeposition, with an average contribution rate of 65.53% in August and 43.00% in November. Thus, shellfish farming had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coastal carbon cyc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 nitrogen stable isotopes organic matter SOURCES SEDIMENT Sanggou Bay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