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β受体阻滞剂对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心肺运动能力的影响
1
作者 闫美灵 赵小娜 +1 位作者 曲新凯 陈茜薇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89-193,共5页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对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心肺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纳入2021年1月~2023年6月于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并确诊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患者92例,根据患者心肺运动试验(CPET)前是否服用β受体阻滞剂分为对照组(45...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对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心肺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纳入2021年1月~2023年6月于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并确诊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患者92例,根据患者心肺运动试验(CPET)前是否服用β受体阻滞剂分为对照组(45例,未使用β受体阻滞剂)及药物组(47例,使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收集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CPET指标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药物组静息心率[(78.73±11.46)次/min比(73.72±11.21)次/min]、峰值心率[(125.69±18.39)次/min比(115.15±15.94)次/min]、峰值摄氧量[(1.36±0.31)L/min比(1.21±0.26)L/min]、峰值摄氧量占预计值百分比[(75.38±15.73)%比(67.96±14.22)%]、峰值功率[(104.73±22.70)W比(94.98±20.57)W]、峰值代谢当量[(5.73±1.27)比(5.13±1.15)]均显著降低,P<0.05或<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药物组峰值摄氧量与峰值心率呈显著正相关(r=0.453,P=0.001)。结论:β受体阻滞剂可降低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心肺运动能力,这可能与β受体阻滞剂的负性心率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心性 肾上腺素能Β受体拮抗剂 心肺运动试验
下载PDF
怎样进行胸痛中心的认证 被引量:2
2
作者 曲新凯 戴锦杰 《医学与哲学(B)》 2018年第6期14-18,共5页
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目前为中国慢性疾病之首,每年约350万人因罹患心血管疾病而死亡,而目前患病率还在持续上升阶段,死亡率也是居高不下。建立"胸痛中心"就是为降低急性胸痛的死亡率提出的概念。通过多学科合作,提供快速而准... 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目前为中国慢性疾病之首,每年约350万人因罹患心血管疾病而死亡,而目前患病率还在持续上升阶段,死亡率也是居高不下。建立"胸痛中心"就是为降低急性胸痛的死亡率提出的概念。通过多学科合作,提供快速而准确的诊断、危险评估和恰当的治疗手段,从而提高早期诊断和治疗高危胸痛的能力。降低心肌梗死发生的可能性,减少死亡率。胸痛中心的组建包括组织架构、医院的支持、详尽的标识、有资质的医护人员、基本的医疗设备和运行流程图等方面。基层医院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申请成立"胸痛中心"。登陆http://www.chinacpc.org/中国胸痛中心总部网站可以进行胸痛中心的申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胸痛中心 申请 基层医院
下载PDF
国产多极消融导管对醋酸脱氧皮质酮诱导高血压模型猪下丘脑炎症反应及交感活性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韩文正 干倩 +3 位作者 王鸣 翟馨蓉 曲新凯 关韶峰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0年第5期435-440,共6页
目的探讨国产多极消融导管对醋酸脱氧皮质酮(DOCA)诱导高血压模型猪下丘脑炎症反应及交感活性的抑制作用.方法研究入选12头3月龄的实验动物猪分为三组,分别为DOCA诱导的高血压模型+RDN消融组、DOCA诱导的高血压模型+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 目的探讨国产多极消融导管对醋酸脱氧皮质酮(DOCA)诱导高血压模型猪下丘脑炎症反应及交感活性的抑制作用.方法研究入选12头3月龄的实验动物猪分为三组,分别为DOCA诱导的高血压模型+RDN消融组、DOCA诱导的高血压模型+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4头.DOCA诱导的高血压模型消融组采用自主研发的国产Spark多极消融导管对其进行肾动脉去神经消融术.术后1个月随访三组实验动物的平均动脉压(MAP),通过Elisa方法和荧光免疫组化方法分析下丘脑炎性因子、交感兴奋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DOCA高血压模型消融组术后MAP显著降低[(141.25±2.60)mm Hg比(120.38±2.46)mm Hg,P<0.001];DOCA诱导高血压模型消融组与DOCA诱导高血压模型假手术组比较,下丘脑白介素-6(IL-6)水平[(9.60±1.81)ng/ml比(4.52±0.32)ng/ml,P=0.009]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10.92±0.51)pg/ml比(1.37±1.02)pg/ml,P<0.001]显著降低;下丘脑c-Fos蛋白表达比例[(8.03±0.69)%比(15.75±1.47)%,P=0.011]及Fos-B蛋白的表达比例[(16.70±0.49)%比(37.52±0.70)%,P<0.001)]与假手术组比较,RDN消融组均显著降低.结论国产Spark多极消融导管进行肾动脉去神经消融术后能够有效降低DOCA诱导的高血压模型猪的平均动脉压.同时对于该模型的中枢下丘脑炎症反应及交感神经兴奋性均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动脉去神经术 交感神经 FOS蛋白 炎症反应
下载PDF
血管介入机器人辅助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张舒怡 曲新凯 +1 位作者 韩文正 朱金秀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1年第8期764-768,共5页
血管内介入治疗作为一种微创治疗方法已被心血管科、血管外科及神经科等不同学科所广泛应用。然而,目前血管内介入的实践受到许多因素的限制,包括暴露于高剂量的X射线辐射、有限的3D成像以及缺乏来自血管内工具和血管解剖结构的接触力感... 血管内介入治疗作为一种微创治疗方法已被心血管科、血管外科及神经科等不同学科所广泛应用。然而,目前血管内介入的实践受到许多因素的限制,包括暴露于高剂量的X射线辐射、有限的3D成像以及缺乏来自血管内工具和血管解剖结构的接触力感应,从而诞生了血管内机器人辅助技术。机器人辅助的主要好处包括提高程序和技术的准确性,以及减少透视过程中的辐射剂量。它还提供了真正的"远程"程序的潜力。本文综述了机器人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新技术进展,包括国内外的研究及在其他领域的应用,进一步探讨了机器人辅助血管内技术目前存在的不足及未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介入 机器人辅助手术
下载PDF
国产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机器人在分叉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与探讨
5
作者 王鸣 关韶峰 +7 位作者 干倩 翟馨蓉 谢晓亮 刘市祺 侯增广 方唯一 曲新凯 韩文正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2年第8期613-621,共9页
目的 评估自主研发的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机器人多器械协同工作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在离体模型血管通路中标记右冠状动脉近段至左心室后侧支及后降支计时点,比较人工操作(人工组)与介入手术机器人多器械递送操作(机器人组)通过分叉部... 目的 评估自主研发的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机器人多器械协同工作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在离体模型血管通路中标记右冠状动脉近段至左心室后侧支及后降支计时点,比较人工操作(人工组)与介入手术机器人多器械递送操作(机器人组)通过分叉部位的器械到位率、器械装配时间、总时间;在动物实验中对冠状动脉造影图像标记左主干开口至左前降支远段及左回旋支远段计时点,比较人工组与机器人组通过分叉部位的器械到位率、器械装配时间、总时间、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人工组与机器人组在体外模型的器械到位率均为100%。在体外模型中,人工组导丝通过分叉时间、导丝装配时间、器械装配时间、器械到位时间、操作总时间均显著优于机器人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两组导丝操控时间[(21.90±3.19)s比(27.50±14.89)s,P=0.2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动物实验中,两组小型猪术中均无器械操作相关并发症发生。人工组在导丝操控时间[(27.90±13.73)s比(51.00±22.86)s,P=0.014]、导丝通过分叉时间[(16.80±7.01)s比(89.80±48.08)s,P <0.001]、导丝装配时间[(12.10±6.54)s比(85.20±46.95)s,P <0.001]、器械装配时间[(38.50±5.33)s比(114.50±40.12)s,P<0.001]、器械到位时间[(49.90±6.97)s比(121.30±39.43)s,P<0.001]、操作总时间[(133.20±19.06)s比(376.60±101.85)s,P <0.001]均显著优于机器人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研究首次应用多器械协同冠状动脉介入机器人在体外模型及在体动物实验中与人工操作进行比较,证实了国产冠状动脉介入机器人在多器械协同递送中的可靠性及安全性,对未来应用冠状动脉介入机器人开展复杂病变介入操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手术机器人 分叉病变 多器械协同递送
下载PDF
Transcatheter coil embolization of multiple coronary artery-to-left ventricle fistulas: report of a rare case 被引量:2
6
作者 LI Ruo-gu FANG Wei-yi +8 位作者 SHI Hong-yu qu xin-kai CHEN Hui QIU Xin-biao XU Ying-jia DONG Jia-lin GUAN Shao-feng JIANG Bei WU Wei-hua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14期1342-1344,共3页
Coronary artery fistula (CAF) is uncommon but remains the most frequent hemodynamically significant congenital coronary artery anomaly.The majority of fistula is single and drains into the right heart, only 3.5% int... Coronary artery fistula (CAF) is uncommon but remains the most frequent hemodynamically significant congenital coronary artery anomaly.The majority of fistula is single and drains into the right heart, only 3.5% into the left ventricle.^2 A large fistula requires closure to prevent complications such as myocardial ischemia resulting from coronary steal,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endocarditis and potential aneurysmal dilatation and rupture.^3-5 Here we presented a rare case of CAF with multiple origins involving 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artery (LAD), left circumflex branch (LCX) and right coronary artery (RCA), and draining into the left ventricle, which was successfully closed by coil embol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onary artery fistula transcatheter coil emboliza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