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周氏啮小蜂对阿维菌素胁迫响应的转录组分析
1
作者 金欣 覃东玉 +6 位作者 刘新宇 张天天 任睿 郭美琪 李敏 朱耿平 潘丽娜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2-29,共8页
为探究农林生产常用杀虫剂对周氏啮小蜂的胁迫效应,通过药膜法评估阿维菌素对周氏啮小蜂的安全性,并利用转录组测序分析阿维菌素胁迫下周氏啮小蜂的基因表达变化.结果表明:(1)田间使用浓度的阿维菌素对周氏啮小蜂的毒力作用较低,属于低... 为探究农林生产常用杀虫剂对周氏啮小蜂的胁迫效应,通过药膜法评估阿维菌素对周氏啮小蜂的安全性,并利用转录组测序分析阿维菌素胁迫下周氏啮小蜂的基因表达变化.结果表明:(1)田间使用浓度的阿维菌素对周氏啮小蜂的毒力作用较低,属于低风险性农药,高浓度阿维菌素胁迫对周氏啮小蜂有短期触杀作用;(2)与对照组相比,LC_(10)和LC_(30)浓度阿维菌素胁迫下,对周氏啮小蜂进行转录组测序共获得805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33个基因表达上调,772个基因表达下调;(3)GO功能分析结果表明,差异表达基因在细胞过程、代谢过程、膜和膜成分、分子结合和催化活性方面均显著富集;(4)KEGG代谢通路分析结果显示,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以及药物代谢细胞色素P450代谢通路显著富集;(5)对细胞色素P450相关基因的RT-qPCR检测发现,与对照组相比,阿维菌素胁迫下CcCYP9AG3和CcCYP9AG4的表达水平显著上升,说明细胞色素P450基因家族尤其是CYP9家族参与了周氏啮小蜂对阿维菌素的胁迫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氏啮小蜂 阿维菌素 毒力评估 胁迫响应 转录组测序
下载PDF
基于ASPP2-自噬途径龙胆苦苷对肝癌细胞增殖迁移的作用机制研究
2
作者 钦东煜 康亚伟 +1 位作者 马天江 宋华勇 《实用癌症杂志》 2023年第12期1920-1924,共5页
目的分析龙胆苦苷对肝癌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取对数期Hep3B细胞,分为空白组、龙胆苦苷组、转染组、龙胆苦苷+转染组。空白组不处理,龙胆苦苷组培养基加入龙胆苦苷(20μmol/L),转染组转染p53凋亡刺激蛋白2(ASPP2... 目的分析龙胆苦苷对肝癌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取对数期Hep3B细胞,分为空白组、龙胆苦苷组、转染组、龙胆苦苷+转染组。空白组不处理,龙胆苦苷组培养基加入龙胆苦苷(20μmol/L),转染组转染p53凋亡刺激蛋白2(ASPP2)inhibitor质粒,龙胆苦苷+转染组转染ASPP2 inhibitor后,培养基加入龙胆苦苷(20μmol/L)。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MDC染色法检测细胞自噬阳性率;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ASPP2、Beclin1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龙胆苦苷组各时间点吸光度值、迁移率、自噬阳性率、Beclin1蛋白表达降低,ASPP2蛋白表达升高(P<0.05),转染组各时间点吸光度值、迁移率、自噬阳性率、Beclin1蛋白表达升高,ASPP2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龙胆苦苷组比较,龙胆苦苷+转染组各时间点吸光度值、迁移率、自噬阳性率、Beclin1蛋白表达升高,ASPP2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转染组比较,龙胆苦苷+转染组各时间点吸光度值、迁移率、自噬阳性率、Beclin1蛋白表达降低,ASPP2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龙胆苦苷可抑制肝癌细胞增殖、迁移,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ASPP2表达从而抑制自噬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凋亡刺激蛋白2 龙胆苦苷 肝癌 增殖 迁移 自噬
下载PDF
桦木酸通过JAK2/STAT3信号通路对白血病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3
作者 康亚伟 钦东煜 罗广立 《实用癌症杂志》 2023年第11期1750-1753,共4页
目的 探讨桦木酸对白血病HL-60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HL-60细胞分为对照组、桦木酸组、AG490组和桦木酸+AG490组,桦木酸组细胞给予60μmol/L桦木酸处理,AG490组细胞给予40μmol/L AG490处理,桦木酸+AG490组细胞先用40μmo... 目的 探讨桦木酸对白血病HL-60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HL-60细胞分为对照组、桦木酸组、AG490组和桦木酸+AG490组,桦木酸组细胞给予60μmol/L桦木酸处理,AG490组细胞给予40μmol/L AG490处理,桦木酸+AG490组细胞先用40μmol/L AG490处理12 h后,再给予60μmol/L桦木酸处理24 h。各组经处理后进行细胞增殖和凋亡检测,以及酪氨酸激酶(JAK2)、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STAT3)、p-JAK2和p-STAT3蛋白检测。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G490组和桦木酸组细胞增殖率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G_(0)/G_(1)期细胞比例升高,p-JAK2和p-STAT3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与AG490组或桦木酸组比较,桦木酸+AG490组细胞增殖率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G_(0)/G_(1)期细胞比例升高,p-JAK2和p-STAT3蛋白降低。结论 桦木酸可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其可能是通过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激活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桦木酸 增殖 凋亡 JAK2/STAT3信号通路
下载PDF
白蛾周氏啮小蜂触角感受器性二型超微结构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孙伊阳 覃东玉 +5 位作者 潘丽娜 穆怡然 杨艺新 相伟芳 朱耿平 李敏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35-144,共10页
【目的】通过对白蛾周氏啮小蜂雌、雄触角感受器超微结构的观察分析,可为了解昆虫触角的感受机制研究提供依据,为进一步探究各感受器内部结构、作用机制及相关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利用扫描电镜观察雌、雄白蛾周氏啮小蜂触角感受器的... 【目的】通过对白蛾周氏啮小蜂雌、雄触角感受器超微结构的观察分析,可为了解昆虫触角的感受机制研究提供依据,为进一步探究各感受器内部结构、作用机制及相关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利用扫描电镜观察雌、雄白蛾周氏啮小蜂触角感受器的形态结构、类型、数量和分布。共观察雌、雄蜂各10只,并对雌、雄触角感受器进行了详细描述、比较和分析。【结果】雌、雄蜂触角差异显著,雌蜂触角11节,雄蜂触角12节,且雄蜂触角柄节膨大。从雌、雄触角基部到末端,感受器的种类和数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其中鞭节上的感受器数量最多、种类最丰富。从雌、雄蜂感受器种类上看,雌蜂比雄蜂多发现2种感受器,分别为腔锥形感器和乳状感器Ⅱ型。从雌、雄蜂感受器形态结构上看,雌蜂的毛形感器Ⅰ型比雄蜂更为细长。雄蜂的乳状感器Ⅰ型要明显比雌蜂长。新发现的乳状感器Ⅲ型其形态结构在雌、雄蜂上也有显著差异。从雌、雄蜂感受器的数量上看,雌蜂触角感受器总量约为雄蜂的2倍。毛型感器Ⅰ型、Ⅱ型、板状感器、刺形感器、乳状感器Ⅰ型、Ⅱ型的数量在雌、雄蜂触角上差异显著。雌蜂触角上数量最多的感受器为毛形感器Ⅰ型,雄蜂为毛形感器Ⅱ型。从感受器的分布上来看,毛形感器Ⅰ型在雌蜂触角鞭节各亚节皆有分布,但在雄蜂触角上多分布于索节,棒节少见。毛型感器Ⅱ型在雄蜂触角鞭节各亚节皆有分布,但在雌蜂触角上多见于棒节,索节上未见分布。【结论】雌、雄触角感受器性二型现象明显,感受器的形态结构、种类、数量和分布均有差异,推测其与雌、雄蜂触角感受器功能不同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蛾周氏啮小蜂 触角感受器 寄生蜂 扫描电镜 性二型
下载PDF
白蛾周氏啮小蜂CcOBP5基因克隆、原核表达及其结合特性分析
5
作者 王永辉 王静 +5 位作者 金欣 郭美琪 覃东玉 刘新宇 李敏 潘丽娜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4-50,共7页
为了探究白蛾周氏啮小蜂气味结合蛋白CcOBP5与其寄主挥发物的结合特性,根据转录组测序数据,获得CcOBP5的全长CDNA序列,采用分子对接方法初步筛选能够与CcOBP5特异性结合的小分子化合物,通过原核表达和纯化CcOBP5蛋白,利用荧光结合实验... 为了探究白蛾周氏啮小蜂气味结合蛋白CcOBP5与其寄主挥发物的结合特性,根据转录组测序数据,获得CcOBP5的全长CDNA序列,采用分子对接方法初步筛选能够与CcOBP5特异性结合的小分子化合物,通过原核表达和纯化CcOBP5蛋白,利用荧光结合实验检测重组CcOBP5与寄主挥发物的结合情况.结果显示,CcOBP5具有6个α螺旋和6个保守的半胱氨酸位点,能够与多种挥发性气味分子特异性结合,与美国白蛾蛹挥发物γ-丁内酯的结合最好,且γ-丁内酯对白蛾周氏啮小蜂有明显引诱作用.说明CcOBP5可能在白蛾周氏啮小峰对γ-丁内酯的行为反应中起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蛾周氏啮小蜂 气味结合蛋白 同源建模 分子对接
下载PDF
互利素与白蛾周氏啮小蜂气味结合蛋白的分子对接
6
作者 韩佳怡 郭美琪 +6 位作者 王静 金欣 刘新宇 覃东玉 王永辉 潘丽娜 李敏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4-39,74,共7页
为了揭示白蛾周氏啮小蜂的分子嗅觉机制,利用分子对接技术筛选出能够与美国白蛾取食后的泡桐叶片的互利素成分正十三烷、十四烷结合的气味结合蛋白OBPs(OBP19和OBP23),研究此类互利素进入白蛾周氏啮小蜂后的嗅觉通路.通过Swiss-Model对... 为了揭示白蛾周氏啮小蜂的分子嗅觉机制,利用分子对接技术筛选出能够与美国白蛾取食后的泡桐叶片的互利素成分正十三烷、十四烷结合的气味结合蛋白OBPs(OBP19和OBP23),研究此类互利素进入白蛾周氏啮小蜂后的嗅觉通路.通过Swiss-Model对白蛾周氏啮小蜂气味结合蛋白CcOBP1~CcOBP25进行同源建模,获得蛋白的三维结构.从Pubchem下载十三烷和十四烷的三维结构,用Schrodinger Suites 2015-2中的mae-stro 10.2进行分子对接.结果发现,OBP19和OBP23均能与这2种化合物结合,十三烷与OBP19结合效果最好,系数为-0.595403,十四烷与OBP23结合效果最好,系数为-0.749012.根据这些结果推测,白蛾周氏啮小蜂的嗅觉识别机制在OBP对化合物的识别层面上具有网络交叉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蛾周氏啮小蜂 互利素 分子对接 气味结合蛋白
下载PDF
Improvement of Poplar Bark Extract on Physiological Characters of Lactococcus lactis in Intestine of White Feather Broilers
7
作者 Liu Guofang Zheng Guangyao +7 位作者 He Pengfei Song Chunlei Yan Linlin Chen Ming Luo Guilan Liu Fu'an Zhu Haoyuan qin dongyu 《Animal Husbandry and Feed Science》 CAS 2020年第3期36-42,共7页
[Objective]The paper was to study the improvement of poplar bark extract on intestinal Lactococcus lactis of white feather broilers.[Method]Totally 450 Ross 308 white-feather broiler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five g... [Objective]The paper was to study the improvement of poplar bark extract on intestinal Lactococcus lactis of white feather broilers.[Method]Totally 450 Ross 308 white-feather broiler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five groups:control group,low dose group,medium dose group,high dose group,and antibiotic group(oxytetracycline hydrochloride).The feeding duration was 45 d.The probiotics were screened and isolated through homology,and the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cken intestinal bacteria in different groups were compared to determine the properties of bacterial strain.The drug resistance,antibacterial ability,proliferation ability,acid resistance and bile salt resistance of isolated strain were tested,and a strain of L.lactis was obtained.[Result]The isolated L.lactis was sensitive to other drugs except natural tetracyclines,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the four groups except oxytetracycline group;as the concentration of extract increased,the inhibition of L.lactis against Salmonella sp.increased;the medium dose extract had the largest increase in the ability to tolerate the proliferation of L.lactis.[Conclusion]Feeding poplar bark extract will produce positive effects on the physiological characters of intestinal L.lactis in broiler chicken,which will provide potential probiotic strain for chicken prod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plar bark extract BROILER Probiotic Lactococcus lacti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