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甘蔗品种主茎与一级分蘖茎的生长表现简报 被引量:1
1
作者 罗亚伟 覃振强 +3 位作者 李德伟 李涛 梁阗 高轶静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23年第2期132-136,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甘蔗品种主茎与一级分蘖茎的生长表现及其对甘蔗产量和糖分的影响,为甘蔗高产高糖生产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桂糖29号、桂糖42号、桂糖44号、桂糖49号、桂柳05136和新台糖22号新植蔗为试材,比较各品种主茎与一级分蘖茎... [目的]探讨不同甘蔗品种主茎与一级分蘖茎的生长表现及其对甘蔗产量和糖分的影响,为甘蔗高产高糖生产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桂糖29号、桂糖42号、桂糖44号、桂糖49号、桂柳05136和新台糖22号新植蔗为试材,比较各品种主茎与一级分蘖茎伸长期株高生长量及成熟期株高、茎径、单茎重和锤度等农艺性状。[结果]不同甘蔗品种伸长期主茎株高均大于一级分蘖茎,其中桂糖42号、桂柳05136和新台糖22号前期生长较快,主茎与分蘖茎株高差异显著;桂糖29号、桂糖44号和桂糖49号主茎和一级分蘖茎伸长中期生长较快,后期与桂糖42号、桂柳05136、新台糖22号的生长差异逐渐缩小。成熟期各品种主茎株高、茎径和单茎重均大于一级分蘖茎,株高除桂柳05136、茎径除桂糖49号、单茎重除桂糖44号外,主茎与一级分蘖茎差异均达显著水平;不同品种主茎单茎重分别比一级分蘖茎提高了19.31%~41.73%,其中桂糖42号增幅最大,达41.73%,桂柳05136增幅最小,为19.31%;各品种主茎锤度均大于或等于一级分蘖茎,但差异不显著。[结论]桂糖42号、桂柳05136和新台糖22号伸长前期生长快、封行早,可适当加大下种量,确保基本苗;而桂糖29号、桂糖49号和桂糖44号生长慢、封行迟,可适当减少下种量,促早期分蘖,以提高甘蔗产量和含糖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品种 主茎 分蘖 农艺性状
下载PDF
桂糖甘蔗新品系黑穗病抗性鉴定及结果分析 被引量:18
2
作者 经艳 周会 +11 位作者 刘昔辉 谭芳 张小秋 张荣华 宋修鹏 李杨瑞 颜梅新 雷敬超 覃振强 罗亚伟 李冬梅 韦金菊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33-338,共6页
防治甘蔗黑穗病最有效的途径是种植抗病品种,而评价甘蔗抗黑穗病是抗病品种选育过程中重要程序。本研究对广西农科院甘蔗研究所选育的8个桂糖甘蔗新品系进行人工浸渍接种甘蔗鞭黑粉菌混合冬孢子悬浮液,同时调查大田自然发病情况,收集一... 防治甘蔗黑穗病最有效的途径是种植抗病品种,而评价甘蔗抗黑穗病是抗病品种选育过程中重要程序。本研究对广西农科院甘蔗研究所选育的8个桂糖甘蔗新品系进行人工浸渍接种甘蔗鞭黑粉菌混合冬孢子悬浮液,同时调查大田自然发病情况,收集一新一宿黑穗病发病情况。ROC22号为对照品种,综合评价桂糖甘蔗新品系对黑穗病的抗性。结果表明:抗性类型为抗病的品系有2个,分别为桂糖12-765和桂糖12-2262。抗性类型为中抗的品系有2个,分别为桂糖12-2476和桂糖12-2004。抗性类型为中感的品系有1个,为桂糖12-162。抗性类型为感病的品系有3个,分别为桂糖12-762、桂糖12-2425和桂糖12-917。对照品种ROC22的综合抗性类型为感病。对比人工接种和自然发病结果,人工接种黑穗病更准确评价甘蔗品种抗黑穗病的水平,为选育高产高糖高抗黑穗病甘蔗品种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黑穗病 抗性鉴定 人工接种 自然感病
下载PDF
不同种茎处理对甘蔗萌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罗亚伟 覃振强 +2 位作者 梁阗 王维赞 李德伟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55-459,共5页
以不同部位、不同芽数和不同质量的甘蔗种茎为材料,分析不同种茎来源对甘蔗萌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中部种茎萌芽出苗及幼苗生长表现最好,萌芽率和苗高分别为72.81%和46.33 cm;单芽茎的萌芽率较低,苗较矮,而三芽茎、四芽茎和多... 以不同部位、不同芽数和不同质量的甘蔗种茎为材料,分析不同种茎来源对甘蔗萌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中部种茎萌芽出苗及幼苗生长表现最好,萌芽率和苗高分别为72.81%和46.33 cm;单芽茎的萌芽率较低,苗较矮,而三芽茎、四芽茎和多芽茎的萌芽率和苗高差异不明显。正常种茎的萌芽率与倒伏种茎的差异不显著,与绵蚜危害种茎、螟虫危害种茎和黑穗病危害种茎的差异显著;正常种茎苗高与螟虫危害种茎的差异不显著,与绵蚜危害种茎、倒伏种茎和黑穗病危害种茎的差异显著;而黑穗病危害种茎芽萌发长成的植株只有3.82%为正常植株,其他均为黑穗苗。结果说明生产上选健康的甘蔗中部或梢部茎留种,以双芽段、三芽段、四芽段或多芽段种茎种植有利于甘蔗萌芽和幼苗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种茎 萌芽 出苗
下载PDF
杀虫剂一次性施用对甘蔗螟虫、绵蚜和粉蚧的防效 被引量:7
4
作者 罗亚伟 覃振强 +2 位作者 梁阗 李德伟 刘璐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21年第2期126-130,共5页
[目的]减少甘蔗害虫杀虫剂使用量和使用次数。[方法]选用10%噻虫胺·杀虫单颗粒剂、40%溴酰·噻虫嗪悬浮种衣剂、8%氟虫腈悬浮种衣剂和75%乙酰甲胺磷可溶性粉剂等4种杀虫剂,在甘蔗种植时一次性施用防治甘蔗螟虫、绵蚜和粉蚧。... [目的]减少甘蔗害虫杀虫剂使用量和使用次数。[方法]选用10%噻虫胺·杀虫单颗粒剂、40%溴酰·噻虫嗪悬浮种衣剂、8%氟虫腈悬浮种衣剂和75%乙酰甲胺磷可溶性粉剂等4种杀虫剂,在甘蔗种植时一次性施用防治甘蔗螟虫、绵蚜和粉蚧。通过调查、计算各处理的为害株率、防效和农艺性状表现,比较4种杀虫剂的田间药效和增产增糖效果。[结果]一次性施30 kg·hm^(-2) 10%噻虫胺·杀虫单颗粒剂、750 mL·hm^(-2) 40%溴酰·噻虫嗪悬浮种衣剂对甘蔗螟虫、绵蚜和粉蚧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甘蔗产量分别为73 845、70 732 kg·hm^(-2),比不施药(CK)分别增产14.17%、9.35%;产糖量分别为13 885、13 388 kg·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比CK分别增糖28.13%、23.54%。750 mL·hm^(-2) 8%氟虫腈悬浮种衣剂、2 700 g·hm^(-2) 75%乙酰甲胺磷可溶性粉剂对甘蔗螟虫、绵蚜和粉蚧的综合防治效果不理想,且对甘蔗的增产增糖效果也不明显。[结论]生产上在种植甘蔗时一次性施用30 kg·hm^(-2) 10%噻虫胺·杀虫单颗粒剂、750 mL·hm^(-2) 40%溴酰·噻虫嗪悬浮种衣剂对甘蔗螟虫、绵蚜和粉蚧具有良好的综合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螟虫 绵蚜 粉蚧 一次性施药 防治效果
下载PDF
专用缓释肥在宿根蔗上一次性施用的效果 被引量:5
5
作者 罗亚伟 梁阗 +3 位作者 覃振强 谭宏伟 何为中 李德伟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20年第2期73-77,共5页
[目的]探讨一次性施用甘蔗专用缓释肥对宿根蔗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降低宿根蔗施肥成本提供参考。[方法]设置一次性施用甘蔗专用缓释肥、一次性施用常规肥、常规施肥及不施肥(CK)4种处理,调查各处理宿根蔗的农艺性状、品质性状和... [目的]探讨一次性施用甘蔗专用缓释肥对宿根蔗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降低宿根蔗施肥成本提供参考。[方法]设置一次性施用甘蔗专用缓释肥、一次性施用常规肥、常规施肥及不施肥(CK)4种处理,调查各处理宿根蔗的农艺性状、品质性状和蔗茎产量,并比较其经济效益。[结果]一次性施用甘蔗专用缓释肥的宿根蔗产量显著高于一次性施用常规肥和CK,与常规施肥相当;分别比CK、一次性施用常规肥、常规施肥增收8671.1、5118.5、1749.2元·hm^-2。[结论]宿根蔗一次性施用甘蔗专用缓释肥可减少化肥施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宿根蔗 一次性施用 缓释肥 效果
下载PDF
甘蔗粉蚧防治药剂筛选及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罗亚伟 覃振强 +2 位作者 李德伟 梁阗 丁华珍 《中国糖料》 2021年第2期61-64,共4页
为筛选防治甘蔗粉蚧的杀虫剂,在广西两个蔗区进行了不同杀虫剂对新植(4个处理)和宿根(3个处理)甘蔗粉蚧的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新植蔗应用300 g/L氯虫·噻虫嗪SC 1050 mL/hm^(2)、40%溴酰·噻虫嗪FS 750 mL/hm^(2)、10%吡虫... 为筛选防治甘蔗粉蚧的杀虫剂,在广西两个蔗区进行了不同杀虫剂对新植(4个处理)和宿根(3个处理)甘蔗粉蚧的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新植蔗应用300 g/L氯虫·噻虫嗪SC 1050 mL/hm^(2)、40%溴酰·噻虫嗪FS 750 mL/hm^(2)、10%吡虫啉WP 22.5 kg/hm^(2)+90%杀虫单SP 6 kg/hm^(2)三种杀虫剂处理对甘蔗粉蚧的防治效果分别为59.71%、62.47%、59.51%,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前两种杀虫剂的虫株率明显低于另一种杀虫剂和对照空白;宿根蔗应用300 g/L氯虫·噻虫嗪SC 1050 mL/hm^(2)对甘蔗粉蚧的防治效果(59.51%)明显优于0.5%噻虫嗪GR 75kg/hm^(2)的防治效果(16.34%),但处理间的虫株率差异不显著。本试验结果说明300 g/L氯虫·噻虫嗪SC 1050 mL/hm^(2)、40%溴酰·噻虫嗪FS 750 mL/hm^(2)和10%吡虫啉WP 22.5 kg/hm^(2)+90%杀虫单SP 6 kg/hm^(2)防治新植蔗粉蚧效果显著;300 g/L氯虫·噻虫嗪SC 1050 mL/hm^(2)防治宿根蔗粉蚧也有较好的效果。因此300 g/L氯虫·噻虫嗪SC可作为新植蔗和宿根蔗粉蚧的防治用药,在新植蔗下种和宿根蔗大培土时按本试验用量一次性施用;40%溴酰·噻虫嗪FS和10%吡虫啉WP+90%杀虫单SP可作为新植蔗粉蚧的防治用药,在新植蔗下种时按本试验用量一次性施用。并探讨了综合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粉蚧 杀虫剂 防治效果
下载PDF
2015—2017年广西桂林柑桔黑刺粉虱种群动态
7
作者 覃振强 张戈壁 +1 位作者 吴建辉 邱宝利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46-551,共6页
本研究以广西桂林柑桔园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为对象,采用田间调查该粉虱卵、若虫、蛹和成虫的方法,研究了该粉虱的种群消长规律。结果表明:广西桂林柑桔园每年3月中旬—12月上旬的气温可满足黑刺粉虱的生长发育需要,2015... 本研究以广西桂林柑桔园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为对象,采用田间调查该粉虱卵、若虫、蛹和成虫的方法,研究了该粉虱的种群消长规律。结果表明:广西桂林柑桔园每年3月中旬—12月上旬的气温可满足黑刺粉虱的生长发育需要,2015—2017年间黑刺粉虱种群变动较大,黑刺粉虱卵至蛹全年发生高峰在5月中旬—7月上旬,其次在8月下旬—9月上旬;而成虫全年发生高峰在5月上旬,其次则在9月上中旬。本研究表明每年5—9月是桂林柑桔园黑刺粉虱自然种群增长较快的时期,生产上应用密切关注这一时期的该粉虱种群动态,并根据其危害情况及时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刺粉虱 柑桔园 黄板诱捕 种群动态 桂林 广西
下载PDF
崇左甘蔗螟虫种群动态及螟黄赤眼蜂防治效果评价 被引量:15
8
作者 施泽升 陈海生 +12 位作者 覃振强 郭强 闭德金 江清梅 黄珍玲 唐利球 彭崇 马文清 秦昌鲜 张秀芬 何洪良 韦金菊 师翱翔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56-662,共7页
本文阐明了崇左甘蔗螟虫发生规律和探索利用螟黄赤眼蜂防治蔗螟的田间效果,为应用该天敌控制螟虫危害提供参考。在崇左市龙州县连续两年开展了甘蔗螟虫人工合成性诱剂诱集成虫,监测其种群动态和释放螟黄赤眼蜂防治蔗螟的田间试验。结果... 本文阐明了崇左甘蔗螟虫发生规律和探索利用螟黄赤眼蜂防治蔗螟的田间效果,为应用该天敌控制螟虫危害提供参考。在崇左市龙州县连续两年开展了甘蔗螟虫人工合成性诱剂诱集成虫,监测其种群动态和释放螟黄赤眼蜂防治蔗螟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崇左市诱集到的甘蔗螟虫种类以条螟和二点螟为主,黄螟少;2016年条螟成虫高峰期分别在3月下旬、5月下旬、7月中旬和8月下旬,2017年条螟成虫的高峰期在3月中旬、5月中旬、6月中旬和8月中旬;而二点螟主要诱集到第1代成虫,2016和2017年二点螟第1代成虫的高峰期分别在4月中旬和3月中旬,其他时期诱蛾数量少。释放螟黄赤眼蜂两年后,甘蔗田螟虫造成的枯心苗率和死尾率均控制在1.56%~8.76%,螟害节率控制在4.45%~7.39%,两年平均挽回产量和减少损失为15194.4 kg/hm2和18.68%,糖分含量增加1.18%~2.25%,甘蔗产糖量增加3529.9~3879.3 kg/hm2,可挽回蔗农经济损失7293.31元/hm2,平均每公顷可增加纯收入6873.25元。本研究表明释放螟黄赤眼蜂对甘蔗螟虫的田间防治效果和经济效益较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螟虫 螟黄赤眼蜂 种群动态 防治效果 产量
下载PDF
植保无人机在蔗田化学除草上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小秋 宋修鹏 +4 位作者 梁永检 宋奇琦 覃振强 李杨瑞 吴建明 《中国糖料》 2020年第1期61-65,共5页
蔗田杂草对甘蔗产量有重要影响,为了探讨植保无人机在蔗田化学除草上的应用效果,用植保无人机(3WWDZ-10A)喷施900 g/L乙草胺乳油进行苗前封闭除草,喷施15%硝磺草酮悬浮剂与38%莠去津悬浮剂混配液进行苗后除草,调查杂草防除效果。结果表... 蔗田杂草对甘蔗产量有重要影响,为了探讨植保无人机在蔗田化学除草上的应用效果,用植保无人机(3WWDZ-10A)喷施900 g/L乙草胺乳油进行苗前封闭除草,喷施15%硝磺草酮悬浮剂与38%莠去津悬浮剂混配液进行苗后除草,调查杂草防除效果。结果表明,应用植保无人机飞喷乙草胺对单子叶杂草株防效与鲜重防效分别为88.46%、96.68%,双子叶杂草株防效与鲜重防效分别为90.16%、97.99%,总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为89.66%、97.85%;飞喷硝磺草酮与莠去津混配液对单子叶杂草的株防效与鲜重防效分别为89.29%、86.31%,对双子叶杂草的株防效与鲜重防效分别为99.23%、97.03%,对总杂草的株防效与鲜重防效分别为96.84%、96.25%,防除效率49.95 min/hm^2。说明植保无人机进行蔗田杂草防除具有防除效果好、对甘蔗安全和作业效率高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植保无人机 化学除草 防除效果
下载PDF
几种农药组合对甘蔗害虫的田间防效评价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世常 彭武刚 +10 位作者 夏银果 高晋强 孟霞 邵管福 蔺乔仙 陈绍品 谢恩赞 覃振强 杨景丽 訾林峰 张永港 《甘蔗糖业》 2022年第6期27-32,共6页
为探索不同农药组合对甘蔗蓟马、蚜虫、螟虫等害虫的防治效果,选用40%氯虫·噻虫嗪WG、40%氯虫·噻虫胺SC、85%氯虫·杀虫单WG等7组农药与70%噻虫嗪ZF为对照,进行了甘蔗害虫防治药剂筛选试验及示范。结果表明:1%氯虫苯甲酰... 为探索不同农药组合对甘蔗蓟马、蚜虫、螟虫等害虫的防治效果,选用40%氯虫·噻虫嗪WG、40%氯虫·噻虫胺SC、85%氯虫·杀虫单WG等7组农药与70%噻虫嗪ZF为对照,进行了甘蔗害虫防治药剂筛选试验及示范。结果表明:1%氯虫苯甲酰胺GR+2%吡虫啉GR、40%氯虫·噻虫胺SC、35%氯虫苯甲酰胺WG+70%噻虫嗪ZF这3组农药对甘蔗蓟马的防治效果较好,与对照比,防效分别达到了47.2%、42.2%、41.6%;参试各处理(含对照)均没有蚜虫的发生、对甘蔗蚜虫的防治效果显著且持效期长;0.15%氯虫·噻虫胺TK、35%氯虫苯甲酰胺WG+70%噻虫嗪ZF、40%氯虫·噻虫嗪WG、30%氯虫·噻虫嗪SC、40%氯虫·噻虫胺SC等5组农药对甘蔗螟虫的防治效果最好,与对照比,对螟害株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5.9%、90.7%、89.6%、89.6%、86.6%,对螟害节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8.2%、92.6%、91.2%、93.3%、9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螟虫 蓟马 蚜虫 防治 药剂 试验
下载PDF
75%乙酰甲胺磷药剂防治甘蔗害虫试验探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孟霞 蔺乔仙 +7 位作者 夏银果 覃振强 金发安 何珂 龙琪 杨景丽 杨世常 张永港 《甘蔗糖业》 2022年第1期6-10,共5页
为探索不同药剂对甘蔗害虫的防治效果,2021年在云南省陇川县景罕蔗区开展了75%乙酰甲胺磷药剂几种药剂的田间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施75%乙酰甲胺磷22.5 kg/hm^(2)对枯心苗的防效为57.4%,对甘蔗蓟马防效为17.27%,对螟害株防效为35.94%... 为探索不同药剂对甘蔗害虫的防治效果,2021年在云南省陇川县景罕蔗区开展了75%乙酰甲胺磷药剂几种药剂的田间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施75%乙酰甲胺磷22.5 kg/hm^(2)对枯心苗的防效为57.4%,对甘蔗蓟马防效为17.27%,对螟害株防效为35.94%,对螟害节防效为59.31%;施50%氯虫苯甲酰胺300 mL/hm^(2)+70%噻虫嗪300 g/hm^(2)对枯心苗的防效为63.8%,对蓟马防效为74.77%,对螟害株防效为85.94%,对螟害节防效为92.71%;施0.4%氯虫苯甲酰胺30 kg/hm^(2)+2%吡虫啉30 kg/hm^(2)对枯心苗的防效为8.5%,对蓟马防效为75.38%,对螟害株防效为93.76%,对螟害节防效为97.31%,参试各处理均没有蚜虫为害。总之,75%乙酰甲胺磷对甘蔗苗期枯心苗防治效果较好,对甘蔗蓟马的防治效果较好,对甘蔗蚜虫和甘蔗螟虫的防治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害虫 防治 药剂 试验
下载PDF
广西崇左蔗田草地贪夜蛾发生为害调查及其药剂防治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德伟 罗亚伟 +3 位作者 覃振强 施泽升 杨淑兰 余青云 《热带农业科学》 2021年第5期55-60,共6页
甘蔗是草地贪夜蛾的主要为害作物之一。2020年6月,作者调查了我国重要糖料蔗生产基地崇左市蔗田草地贪夜蛾的为害情况,并进行了药剂防治试验。调查发现,草地贪夜蛾主要在甘蔗苗期至拔节初期为害,并可为害蔗田禾本科杂草筒轴茅和象草。... 甘蔗是草地贪夜蛾的主要为害作物之一。2020年6月,作者调查了我国重要糖料蔗生产基地崇左市蔗田草地贪夜蛾的为害情况,并进行了药剂防治试验。调查发现,草地贪夜蛾主要在甘蔗苗期至拔节初期为害,并可为害蔗田禾本科杂草筒轴茅和象草。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12%甲维·虫螨腈悬浮剂900 mL/hm^(2)、2%虱螨脲微乳剂900 mL/hm^(2)+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900 mL/hm^(2)对草地贪夜蛾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调查结果可为广西甘蔗草地贪夜蛾田间危害监测预警及化学防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甘蔗 为害调查 化学防治
下载PDF
Field Efficacy Test of 22% Fipronil FS against Sugarcane Stem Borers and Thrips 被引量:1
13
作者 Wang Zeping Liu Lu +9 位作者 Jiang Hongtao Zhang Gemin Huang Weihua Liang Qiang Duan Weixing Li Yijie Wei Jinju qin zhenqiang Huang Chenghua Lin Shanhai 《Plant Diseases and Pests》 CAS 2016年第4期23-26,共4页
[ Objective] The paper was to explore the field efficacy of 22% fipronil FS against sugarcane stem borer and thrips (Baliothrips serratus Kobus ). [ Method] The field trial was conducted by foliar spraying of 22% fi... [ Objective] The paper was to explore the field efficacy of 22% fipronil FS against sugarcane stem borer and thrips (Baliothrips serratus Kobus ). [ Method] The field trial was conducted by foliar spraying of 22% fipronil FS and mixed broadcasting with fertilizer in 2014. [ Result ] Foliar spraying of 22% fipronil FS at the dose of 50 mIV667 m~ had the best control effect against sugarcane stem borer, and the control effect at 90 d post administration was 70.70%,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agent (61.86%). Medium and high dose of 22% fipronil FS had better control effects against sugarcane thrips. [ Conclusion ] Considering control effects against sugarcane stem borers and thrips as well as sugarcane yield, it is recommended that 22% fipronil FS is sprayed at medium concentration (50 mL/667 m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PRONIL Stem borer THRIPS Control effect
下载PDF
2020年广西区域试验甘蔗品种(系)赤条病发生危害及评价
14
作者 李德伟 罗亚伟 +3 位作者 覃振强 黄杏 唐利球 罗晟昇 《热带农业科学》 2021年第3期96-101,共6页
甘蔗赤条病是由燕麦食酸菌燕麦亚种(Acidovorax avenae subsp. avenae)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甘蔗细菌性病害,可表现为叶条斑和顶腐症状。2020年7月初,位于广西龙州县的甘蔗区试点内甘蔗赤条病发生严重。对广西相关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龙州... 甘蔗赤条病是由燕麦食酸菌燕麦亚种(Acidovorax avenae subsp. avenae)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甘蔗细菌性病害,可表现为叶条斑和顶腐症状。2020年7月初,位于广西龙州县的甘蔗区试点内甘蔗赤条病发生严重。对广西相关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龙州、丁当区试点新植甘蔗品种(系)均发生不同程度的赤条病危害,在龙州区试点百糖15-173综合发病率最高,平均达39.10%;顶腐型发病率最高为桂糖42号,平均发病率达18.23%;在丁当区试点桂糖42号发病最严重,顶腐型发病率为8.25%、叶条斑型发病率为1.15%、综合发病率为9.99%;各区试品种(系)间赤条病发病率存在显著性差异;相同品种(系)在龙州与丁当的发病率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但是,河池、柳州、百色区试点新植甘蔗品种(系)无发病或发病不明显。调查表明,甘蔗赤条病在桂糖42号和百糖15-173上发病较严重,而在新台糖22号、桂糖10-612、桂南亚14-2806、柳糖10-17、桂糖113-532上则发病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甘蔗赤条病 区试品种(系) 广西
下载PDF
广西甘蔗白条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6
15
作者 魏春燕 韦金菊 +5 位作者 张小秋 张保青 宋修鹏 李德伟 覃振强 李杨瑞 《植物检疫》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9-23,共5页
为明确引起我国甘蔗检疫性细菌病害甘蔗白条病的病原菌及其症状特点,从广西来宾和崇左甘蔗主产区采集疑似白条病病害样本,采用组织分离法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利用形态学与基因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鉴定病原菌,柯赫氏法则回接验证病原菌的... 为明确引起我国甘蔗检疫性细菌病害甘蔗白条病的病原菌及其症状特点,从广西来宾和崇左甘蔗主产区采集疑似白条病病害样本,采用组织分离法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利用形态学与基因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鉴定病原菌,柯赫氏法则回接验证病原菌的致病性。结果表明,引起广西甘蔗白条病的病原菌为白条黄单胞杆菌(Xanthomonas albilineans),16S-23S rRNA基因转录间隔区(ITS)基因序列分析以及白条黄单胞杆菌特异基因分析结果显示分离到的白条病病原菌与法国、巴西以及新西兰等国家的白条病病原菌同源性达到99%~100%。人工接种条件下,该病原菌还可侵染玉米并发生类似病症。本研究成功分离鉴定我国广西甘蔗白条病病原菌,为今后的致病机理研究和白条病抗病育种等方面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白条病 白条黄单胞杆菌 病原鉴定 致病性测定
原文传递
广西兴宾蔗区不同下种量和施氮量对甘蔗新品种桂糖46号生长、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16
作者 罗亚伟 黄家训 +5 位作者 覃振强 黄曦曦 韦菊丽 梁阗 陆衫羽 高轶静 《甘蔗糖业》 2024年第3期9-16,共8页
为了解桂糖46号不同下种量和施氮量在兴宾蔗区种植表现,为桂糖46号高产高糖栽培提供参考,设置了5个下种量(75000、90000、105000、120000和135000芽/hm^(2))和4种施氮水平(75、150、300和600 kg/hm^(2)),分别进行桂糖46号新植蔗种植试验... 为了解桂糖46号不同下种量和施氮量在兴宾蔗区种植表现,为桂糖46号高产高糖栽培提供参考,设置了5个下种量(75000、90000、105000、120000和135000芽/hm^(2))和4种施氮水平(75、150、300和600 kg/hm^(2)),分别进行桂糖46号新植蔗种植试验,以分析各处理农艺性状和经济效益表现。结果表明:在广西兴宾蔗区,按当地常规施肥水平,以120000芽/hm^(2)下种量处理蔗茎产量最高,75000芽/hm^(2)下种量处理产量最低,分别为109485 kg/hm^(2)和76020 kg/hm^(2);按当地常规下种量,以300 kg/hm^(2)施氮量处理蔗茎产量最高,以75 kg/hm^(2)施氮量处理的产量最低,分别为117255 kg/hm^(2)和93675 kg/hm^(2);下种量与施氮量分别与甘蔗产量呈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105000芽/hm^(2)下种量处理和150 kg/hm^(2)施氮量处理经济效益较好,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1.50和1:4.84。建议广西兴宾蔗区桂糖46号下种量为105000~120000芽/hm^(2),施氮量150~300 kg/hm^(2)(折尿素326.1~652.2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桂糖46号 下种量 施氮量 农艺性状 经济效益
下载PDF
美国和越南引进甘蔗新种质隔离检疫及农艺性状评价 被引量:1
17
作者 韦金菊 宋修鹏 +11 位作者 张荣华 张小秋 覃振强 魏春燕 桂意云 周会 谭宏伟 黄东亮 李海碧 吴杨 李杨瑞 刘昔辉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4708-4716,共9页
为了检测从美国和越南引进的甘蔗材料是否携带有检疫性的斐济病和白条病等病害,并观察其在广西蔗区的农艺性状,以筛选出健康优良的甘蔗新种质。根据引种检疫程序,本研究对引进的41个甘蔗材料在隔离种植期间进行检疫性病害甘蔗斐济病和... 为了检测从美国和越南引进的甘蔗材料是否携带有检疫性的斐济病和白条病等病害,并观察其在广西蔗区的农艺性状,以筛选出健康优良的甘蔗新种质。根据引种检疫程序,本研究对引进的41个甘蔗材料在隔离种植期间进行检疫性病害甘蔗斐济病和白条病分子检测。PCR(RT-PCR)结果显示斐济病和白条病均呈阴性,无检疫性病害发生。大田试验对赤腐病、黄斑病、轮斑病、梢腐病、花叶病、黑穗病、锈病和褐条病等常见病害进行了观察,有18份种质未发现有上述病害。根据病害检测结果及田间农艺性状的表现,筛选出8份美国甘蔗种质和4份越南甘蔗种质进入下一轮品种比较试验,为进一步的抗病育种提供优良抗源材料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种质 病害 检疫 分子检测 农艺性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