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双季作物大豆的生长与发育 被引量:1
1
作者 r.c.柏斯 范高林 《绵阳农专学报》 1994年第4期53-62,共10页
美国东南部,双季作物大豆占大豆种植总面积约三分之一。旨在研究收获冬小麦之后种植大豆的土壤水分关系,尤其是土壤贮存水的作用。试验处理是:分别在小麦抽穗期、灌浆中期和成熟期用化学药剂杀死小麦,使后续作物大豆播种时土壤贮存... 美国东南部,双季作物大豆占大豆种植总面积约三分之一。旨在研究收获冬小麦之后种植大豆的土壤水分关系,尤其是土壤贮存水的作用。试验处理是:分别在小麦抽穗期、灌浆中期和成熟期用化学药剂杀死小麦,使后续作物大豆播种时土壤贮存水形成三种不同的含水量。1986年,0.9米深度范围内土壤含水量分别为26.0、23.1和21.4厘米,较干旱的初夏使生长初期的大豆长势缓慢。密度降低,但生长中后期降雨充足,这一年大豆产量分别为2760、1600和440公斤/公顷。1987年,0.9米深度范围内初始土壤含水量分别为31.1、27.5和25.1厘米,湿润的初夏使生长初期的大豆长势良好,密度适中,但夏末干旱使大豆在生殖生长阶段受到严重的水分胁迫,这一年大豆产量分别为970、540和300公斤/公顷。1989年,大豆生长期间降雨充足,播种时土壤含水量分别为33.1、34.3和31.6厘米,大豆产量分别为1510、1810和1110公斤/公顷。试验期间的每一年内,大豆播种时的土壤含水量与其产量呈正相关性,但各年之间,降雨量及雨量的分布比土壤含水量对产量的影响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生长发育 土壤含水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