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开鲁盆地南部下三叠统红砬组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以奈参1井为例
1
作者 冉波 刘邦 +6 位作者 裴家学 张健 张德军 杨曦 李皓 孙爽晨 王宝生 《地质与资源》 CAS 2024年第1期31-40,共10页
为揭示开鲁盆地南部地区下三叠统红砬组的构造背景及沉积环境,对奈参1井26件细碎屑岩样品进行了常量、微量以及稀土元素测试分析.研究表明:红砬组沉积物源具有多样性,主要来自上地壳长英质岩石源区,还有少量来自中、基性火成岩物源区.... 为揭示开鲁盆地南部地区下三叠统红砬组的构造背景及沉积环境,对奈参1井26件细碎屑岩样品进行了常量、微量以及稀土元素测试分析.研究表明:红砬组沉积物源具有多样性,主要来自上地壳长英质岩石源区,还有少量来自中、基性火成岩物源区.物源构造背景主要为主动大陆边缘,可能形成于靠近大陆岛弧的活动大陆边缘构造背景.红砬组沉积环境总体上处于氧化-弱还原的陆相淡水-半咸水环境,向上水体盐度有增大趋势,古气候整体上为干旱炎热气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曼凹陷 早三叠世 红砬组 地球化学特征 沉积环境 开鲁盆地
下载PDF
奈曼凹陷东部斜坡带下白垩统九佛堂组下段储层特征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海艳 冉波 +3 位作者 裴家学 周铁锁 郝亮 李德华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23年第1期43-49,共7页
通过岩石薄片鉴定、储层物性和孔隙结构特征分析,对奈曼凹陷东部斜坡带下白垩统九佛堂组下段储层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九佛堂组下段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不等粒岩屑砂岩、中-粗粒岩屑砂岩、中-细粒岩屑砂岩、碳酸盐质含泥粉砂岩等。储... 通过岩石薄片鉴定、储层物性和孔隙结构特征分析,对奈曼凹陷东部斜坡带下白垩统九佛堂组下段储层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九佛堂组下段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不等粒岩屑砂岩、中-粗粒岩屑砂岩、中-细粒岩屑砂岩、碳酸盐质含泥粉砂岩等。储集空间以残余原生粒间孔、次生粒间溶孔、粒内溶孔为主,还有部分铸模孔、微裂缝、成岩缝等;平均孔隙度为14.13%,平均渗透率为13.42×10^(-3)μm^(2),喉道分选程度差,最大孔喉半径主要分布在0.04~55.93μm,孔隙结构为中-低孔、低渗-特低渗、细喉-特细喉不均匀型。平面上,主要受沉积相带控制,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岩储层物性好,前缘席状砂储层物性中等;纵向上,受成岩作用影响,1 000~1 900 m范围内产生了3个次生溶蚀孔隙发育段,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储集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曼凹陷 九佛堂组下段 沉积作用 孔隙结构 储层特征
下载PDF
miR-130a-3p在HCC致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作为预后标志物的评估
3
作者 张凯楠 温雯 +3 位作者 赵辉 叶建蔚 冉博 伏建峰 《联勤军事医学》 CAS 2023年第5期383-387,共5页
目的分析miR-130a-3p是否参与肝细胞癌(hepatocellalar carcinoma,HCC)疾病演进并抑制转移,评估其作为预后标志物的可能。方法基于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中miR-130a-3p的表达量和HCC患者生存信息,综合分析... 目的分析miR-130a-3p是否参与肝细胞癌(hepatocellalar carcinoma,HCC)疾病演进并抑制转移,评估其作为预后标志物的可能。方法基于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中miR-130a-3p的表达量和HCC患者生存信息,综合分析miR-130a-3p的表达分布以及对HCC诊断和预后价值的评估;通过抑制miR-130a-3p的表达,进而检测HepG2细胞增殖活力、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利用LncBase 3.0预测miR-130a-3p的靶基因,并通过Western blot检测V-maf肌骨神经纤维肉瘤肿瘤基因同源物B(V-maf musculoaponeurotic fibrosarcoma oncogene homolog B,MAFB)蛋白质表达水平,明确miR-130a-3p对MAFB的调控作用。结果miR-130a-3p在HCC组织中显著低表达(t=-13.556,P<0.001),且表达量与患者的总生存时间密切相关(Log-rank=4.675,HR=0.681,P=0.031),此外,其表达量还可以有效区分HCC患者和健康对照(AUC=0.891);抑制miR-130a-3p的表达后,HepG2细胞的增殖(t=24.950,P<0.001)、迁移(t=7.503,P=0.012)及侵袭(t=6.350,P=0.011)能力显著增强;MAFB是miR-130a-3p的靶基因之一,并且抑制miR-130a-3p后,其表达量上调(t=130,P<0.001)。结论miR-130a-3p可以作为HCC的预后评估标志物并抑制其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miR-130a-3p V-maf肌骨神经纤维肉瘤肿瘤基因同源物B 致病机制
下载PDF
四川盆地北缘震旦纪—早寒武世隆-坳格局及其油气勘探意义 被引量:63
4
作者 李智武 冉波 +8 位作者 肖斌1 宋金民 郑玲 李金玺 王瀚 肖斌2 叶玥豪 蔡其新 刘树根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9-85,共27页
四川盆地北部震旦系—下寒武统是继安岳气田发现和绵阳—长宁裂陷提出之后备受关注的另一重点勘探领域,但对其沉积-构造格局的认识存在严重分歧。文中基于露头剖面、地震、钻井和地球化学分析资料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提出四川盆地北缘... 四川盆地北部震旦系—下寒武统是继安岳气田发现和绵阳—长宁裂陷提出之后备受关注的另一重点勘探领域,但对其沉积-构造格局的认识存在严重分歧。文中基于露头剖面、地震、钻井和地球化学分析资料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提出四川盆地北缘震旦纪—早寒武世期间存在隆-坳并存的格局。四川盆地北缘震旦系—下寒武统厚度、岩相、地震反射和地球化学等指标的详细分析表明:(1)沉积-构造格局表现为隆-坳相间的特点,即自西向东依次为绵阳—长宁裂陷→汉南—米仓山隆起→万源—通江裂-坳陷→达州—开江隆起→城口—开县裂-坳陷→东安—巫溪隆起→巴东—恩施裂陷→神农架—黄陵隆起;(2)发育台地、斜坡和盆地三种沉积环境,其中斜坡环境以发育大量风暴、重力流、滑塌角砾沉积及同沉积滑移变形等为主要识别标志;(3)经历了三个"隆-坳"旋回,即陡二段末期—灯二段早期、灯二段晚期—灯四段早期、灯四段晚期—筇竹寺组晚期。四川盆地北缘震旦纪—早寒武世隆-坳格局的形成受控于震旦纪基底构造薄弱带、南秦岭地幔上隆底侵和原特提斯洋壳板片拖拽三者的联合作用,与罗迪尼亚大陆裂解和冈瓦纳大陆聚合的全球构造背景密切相关。四川盆地北缘震旦纪—早寒武世隆-坳并存格局的提出不仅有助于进一步认识该时期扬子克拉通区域沉积-构造格局和演化,也为川东北地区下一步油气勘探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川东北地区震旦纪—早寒武世隆-坳格局控制了烃源岩和储集层的发育及源储配置关系,建议首先将裂-坳陷边缘带作为下一步勘探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旦纪 早寒武世 隆-坳格局 裂陷作用 油气勘探 四川盆地 扬子克拉通
下载PDF
中国企业农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及对策分析
5
作者 冉博 汪晶晶 《中国商论》 2023年第17期55-58,共4页
在长期的对外投资发展实践中,由于受到资源及市场等因素的影响,中国企业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呈现不同的特征及趋势。因此,本文基于中国企业农业对外直接投资数据,分析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并整理境内企业主体及境外投资企业的相关数据... 在长期的对外投资发展实践中,由于受到资源及市场等因素的影响,中国企业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呈现不同的特征及趋势。因此,本文基于中国企业农业对外直接投资数据,分析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并整理境内企业主体及境外投资企业的相关数据,对从事农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进行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从不同维度对从事农业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现状特点进行具体阐述,总结归纳并深入分析目前中国企业农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投资优化对策,以期促进企业农业投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对外直接投资 产业结构 粮食安全
下载PDF
川西-龙门山盆山系统走向差异演化的变形、隆升和沉积记录及关键构造变革期讨论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智武 宋天慧 +6 位作者 王自剑 童馗 武文慧 冉波 李金玺 邓宾 刘树根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57-282,共26页
综合利用露头构造解析、地震剖面解释、锆石和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和沉降-沉积等资料,对川西-龙门山盆山系统沿走向的构造变形、差异隆升-剥蚀和沉积记录进行系统梳理,探讨龙门山冲断带和川西前陆盆地系统的走向差异演化特征及其关键构... 综合利用露头构造解析、地震剖面解释、锆石和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和沉降-沉积等资料,对川西-龙门山盆山系统沿走向的构造变形、差异隆升-剥蚀和沉积记录进行系统梳理,探讨龙门山冲断带和川西前陆盆地系统的走向差异演化特征及其关键构造变革期。受控于本身的地质结构差异及周缘多个构造带的多期交互作用,龙门山冲断带和川西前陆盆地在构造、隆升和沉积等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走向差异。龙门山冲断带自北向南总体上具有韧性减弱、脆性增强、构造定型时间变新的趋势,龙门山北段和盆地北部定型于燕山期,而龙门山中、南段和盆地南部定型于喜马拉雅期。中生代期间,龙门山北段隆升较快;而新生代期间,龙门山中、南段隆升较快。川西前陆盆地同样表现出南北差异隆升的特点,北部隆升较早,大约在45 Ma B.P.;而南部隆升较晚,在20~25 Ma B.P.。川西(北)前陆盆地的沉降中心经历了4次明显的迁移,即从晚三叠世的龙门山中段前缘向东北迁移,中侏罗世到大巴山-米仓山前缘,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向西迁移至米仓山-龙门山北段前缘,于晚白垩世-新生代期间再次向南迁移到龙门山中-南段前缘。龙门山冲断带和川西前陆盆地的走向差异演化表现为印支期向南递进扩展、燕山早-中期南北分异和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期北隆南降。龙门山冲断带和川西前陆盆地经历了晚三叠世、中侏罗世、早白垩世和古近纪4个关键构造变革期。晚三叠世构造变革期包括龙门山水下隆起和海相前陆盆地(马鞍塘组上部至小塘子组)、龙门山局部隆升和海陆过渡相前陆盆地(须家河组第二至第三段)以及龙门山全面隆升和陆相前陆盆地(须家河组第四至第五段)三大阶段,主要受控于扬子构造域并受秦岭构造域的强烈影响。中侏罗世构造变革表现为扬子构造域向秦岭构造域的转变;早白垩世构造变革表现为秦岭构造域向青藏高原构造域的转变;古近纪构造变革表现为川西前陆盆地由沉积向剥蚀状态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 隆升 沉积记录 走向差异 演化 构造变革 川西前陆盆地 龙门山冲断带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缘中生代若尔盖古高原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8
7
作者 刘树根 李智武 +11 位作者 Peter J.J.Kamp 冉波 李金玺 邓宾 王国芝 Ganqing XU Martin Daniík 杨迪 王自剑 李祥辉 刘顺 李巨初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8,共28页
40 Ma B.P."原青藏高原"的提出使得青藏高原的早期隆升历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其向东的延伸情况不明。青藏高原东缘若尔盖高原、龙门山冲断带和四川盆地有机地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原-山-盆体系,成为揭示青藏高原隆升和生长的... 40 Ma B.P."原青藏高原"的提出使得青藏高原的早期隆升历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其向东的延伸情况不明。青藏高原东缘若尔盖高原、龙门山冲断带和四川盆地有机地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原-山-盆体系,成为揭示青藏高原隆升和生长的理想场所,而位于高原内部若尔盖地块的红参1井更为此提供了宝贵素材。基于红参1井的构造恢复和低温热年代学研究结果,结合区域上已有的低温热年代学和古高程数据,提出青藏高原东缘在早新生代印-亚大陆碰撞之前就已形成了高原,称之为若尔盖古高原,并从基底构造属性、构造变形、地壳缩短与增厚、沉积记录等方面对其进行了论证。红参1井钻井剖面构造恢复结果揭示所钻遇7 000余米的三叠系复理石层系实际上有46%的厚度是由构造重复所致,连同广泛发育的晚三叠世埃达克质花岗岩以及利用中性岩浆岩Sr/Y比值估算的地壳厚度,共同表明青藏高原东部松潘-甘孜地区在晚三叠世就已发生了实质性的地壳加厚。红参1井多重低温热年代学[锆石(U-Th)/He,磷灰石裂变径迹和(U-Th)/He]测试结果揭示若尔盖地块分别在白垩纪中期(约120 Ma B.P.和约80 Ma B.P.)经历了2次快速的冷却事件,累计剥蚀厚度达5 km,之后转入极其缓慢的冷却过程,暗示其已进入高原化阶段;而在整个新生代期间处于近乎"零"剥蚀的状态而被动地抬升到现今高度(不同于常见的山脉隆升,地块隆升代表了一定范围的区域整体抬升)。因此,青藏高原东部若尔盖地块最晚在白垩纪末期就已形成高原,即若尔盖古高原,其范围可能包括三叠系复理石层系覆盖的大部分松潘-甘孜地区,并可能向西与羌塘古高原相连,构成羌塘-若尔盖古高原。若尔盖古高原的形成不仅造成四川盆地西缘在白垩纪中期出现了重要的物源转变,更重要的是加剧了青藏高原东缘白垩纪气候干旱化,出现了大量沙漠沉积和膏盐沉积。若尔盖古高原的发现不仅有助于深化对青藏高原隆升和生长过程的理解,也将引发对青藏高原形成机制的重新思考以及对其气候-环境-资源效应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变形 隆升剥蚀 沉积记录 地壳加厚 中生代 古高原 若尔盖地块 青藏高原
下载PDF
扬子地台北缘城口地区上寒武统洗象池组风暴沉积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8
8
作者 王瀚 李智武 +4 位作者 刘树根 宋金民 冉波 赖冬 韩雨樾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6-184,共9页
上寒武统洗象池组是四川盆地的一个潜在勘探层位,但对其沉积相带展布及储层主控因素的认识还十分薄弱。在扬子地台北缘洗象池组发现的风暴沉积可以为此提供一些重要的约束。通过野外剖面实测和室内薄片鉴定,对扬子地台北缘城口地区洗象... 上寒武统洗象池组是四川盆地的一个潜在勘探层位,但对其沉积相带展布及储层主控因素的认识还十分薄弱。在扬子地台北缘洗象池组发现的风暴沉积可以为此提供一些重要的约束。通过野外剖面实测和室内薄片鉴定,对扬子地台北缘城口地区洗象池组风暴沉积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探讨了其古地理含义及其对川东北地区洗象池组储层发育的指示意义。研究区洗象池组风暴沉积的典型识别标志包括底冲刷—充填构造、风暴撕裂构造、粒序层理和丘状交错层理等。根据风暴沉积标志组合的不同,划分出5种风暴沉积序列:序列1、序列2、序列3、序列4及序列5,且风暴段自下而上整体表现为由序列1向序列5逐渐过渡。根据沉积构造、岩性组合及风暴序列变化,结合经典浅水碳酸盐岩风暴沉积的发育模式,认为风暴段沉积环境整体以中缓坡为主,且自下而上由内缓坡、中缓坡向外缓坡变化,构成向上变深序列。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推测扬子地台北缘洗象池组在城口以北东地区处于中—外缓坡地带,而城口以南西地区则为内缓坡地带,从而认为洗象池组在城口南西方向的川东北地区具备发育大规模优质颗粒滩储层的地质条件,值得进一步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暴沉积 风暴序列 缓坡 洗象池组 寒武系 四川盆地 扬子地台
下载PDF
川北地区下寒武统龙王庙组混积特征及其对储层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王瀚 李智武 +5 位作者 刘树根 宋金民 冉波 叶玥豪 韩雨樾 姜巽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63-673,共11页
通过露头观察及室内薄片鉴定,将川北地区下寒武统龙王庙组混合沉积分为潮坪相相缘Ⅰ型、滩间海相相缘Ⅱ型、颗粒滩相相缘Ⅲ型及开阔海相事件Ⅰ型、开阔海相事件Ⅱ型混积。混积作用最强的潮坪相相缘Ⅰ型主要分布于龙王庙组底部、中部和顶... 通过露头观察及室内薄片鉴定,将川北地区下寒武统龙王庙组混合沉积分为潮坪相相缘Ⅰ型、滩间海相相缘Ⅱ型、颗粒滩相相缘Ⅲ型及开阔海相事件Ⅰ型、开阔海相事件Ⅱ型混积。混积作用最强的潮坪相相缘Ⅰ型主要分布于龙王庙组底部、中部和顶部;而横向上,相缘型混积主要分布于西侧靠近陆源区的内缓坡地区,事件型混积主要分布于东侧远离陆源区的中(外)缓坡地区。川北龙王庙组整体表现为混积作用背景下北西—南东向碳酸盐岩缓坡沉积。混合沉积不利于颗粒滩的原始沉积,且较强混积作用减弱颗粒白云石之间的胶结作用,使得颗粒间抗压实效应降低,不利于原始孔隙的形成和保存;同时,石英稳定性较强,在酸性环境下难以发生溶蚀作用,降低了成岩中—晚期有机酸对储层的改善效果。川北地区龙王庙组不具备发育大规模颗粒滩叠加溶蚀型优质储层的地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沉积 相模式 储层 龙王庙组 下寒武统 川北地区
下载PDF
差异保存条件下页岩孔隙结构特征演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树根 叶玥豪 +7 位作者 冉波 姜磊 李智武 李金玺 宋金民 焦堃 李泽奇 李煜伟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0年第5期1-11,F0002,共12页
鉴于保存条件和页岩孔隙演化对页岩气勘探开发的重要性,对页岩气保存条件和页岩孔隙结构演化之间关系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学术价值。通过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和氮气吸附等方法对具有差异保存条件的黑色页岩开展孔隙结构特征和... 鉴于保存条件和页岩孔隙演化对页岩气勘探开发的重要性,对页岩气保存条件和页岩孔隙结构演化之间关系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学术价值。通过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和氮气吸附等方法对具有差异保存条件的黑色页岩开展孔隙结构特征和演化研究,发现不同保存条件下黑色页岩孔隙结构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是在后期抬升过程中保存条件的差异所致,具体表现在:①保存条件好和保存条件差的黑色页岩无机孔均发育较少,原始粒间孔绝大多数被生成的烃类充填,两者之间无机孔隙特征基本相似;②两者有机质孔差异较大,保存条件较好的黑色页岩有机质孔孔径大,形状多成圆状或气泡状。保存条件遭到破坏的黑色页岩有机质孔孔径相对较小或不发育、形状多样,多成扁平状、多边形状,具有一定压扁变形的特征;③保存条件好的黑色页岩孔隙体积和比表面积优于保存条件遭到破坏的黑色页岩;④黑色页岩的孔隙演化受保存条件的影响,孔隙在演化过程中,页岩的岩相和成岩作用控制黑色岩原始孔隙形态和分布,也决定有机质(油)分布形态,有机质热演化(原油裂解)影响了有机质孔的存在,而后期抬升改造过程中保存条件的好坏影响了孔隙结构(形态、大小、孔隙体积分布),因此有机质孔的孔径大小、形状和孔隙度在一定程度反映了富有机质页岩保存条件的优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马溪组 页岩气 保存条件 孔隙结构 孔隙演化
下载PDF
35 kV线路单相断线故障实例分析及实用判据
11
作者 石庆均 冉波 殷家敏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3年第4期1-5,共5页
针对一起35 kV线路单相断线故障实例,利用对称分量法和综合相量法,对电源端35 kV母线及连接Yd11型变压器的负荷端的35 kV、10 kV母线电压异常变化情况进行理论分析,分析结果与现场实际情况一致。提出一种基于电压异常变化特征和SCADA系... 针对一起35 kV线路单相断线故障实例,利用对称分量法和综合相量法,对电源端35 kV母线及连接Yd11型变压器的负荷端的35 kV、10 kV母线电压异常变化情况进行理论分析,分析结果与现场实际情况一致。提出一种基于电压异常变化特征和SCADA系统接地信号的实用性判据,有助于调控运行人员对类似故障进行分析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断线故障 对称分量法 综合相量法 电压异常分析 实用性判据
下载PDF
陆东凹陷后河地区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裴家学 冉波 +3 位作者 田涯 张甲明 张瑞雪 刘邦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20年第1期6-9,共4页
后河地区是陆东凹陷油气最为富集的地区,但储层物性差,储层控制因素不清,优质储层难以准确预测,严重制约了该地区的勘探部署。为了弄清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重点开展了储层特征研究及储层物性影响因素分析。研究表明,受压实作用、胶结作... 后河地区是陆东凹陷油气最为富集的地区,但储层物性差,储层控制因素不清,优质储层难以准确预测,严重制约了该地区的勘探部署。为了弄清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重点开展了储层特征研究及储层物性影响因素分析。研究表明,受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的影响,储集空间类型以次生溶蚀孔为主,发育中低孔特低渗储层,储层物性整体较差,但局部地区发育较好储层。横向上,储层物性受沉积相带控制,扇三角洲前缘相带储层物性较好;纵向上,受溶蚀作用的影响,九佛堂组两段次生孔隙较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东凹陷 后河地区 次生孔隙 储层特征 沉积相带
下载PDF
骨转移瘤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冉博 张桦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9年第12期2158-2161,共4页
目的:探讨骨转移瘤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2月至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骨转移瘤患者143例,分析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危险因素。结果:143例... 目的:探讨骨转移瘤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2月至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骨转移瘤患者143例,分析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危险因素。结果:143例骨转移瘤患者中,发生神经功能障碍34例,发生率为23.7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性别、平均BMI、原发性恶性肿瘤类型、手术方式、术前放疗、骨科并发症和肿瘤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0岁、术前即有神经损伤、术中神经牵拉和肿瘤快速进展的患者组术后发生神经功能障碍的百分率高于年龄≤60岁、术前没有神经损伤、术中未发生明显神经牵拉和肿瘤进展相对较慢患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上述单因素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神经损伤、牵拉神经和肿瘤进展快速为影响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骨转移瘤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受多因素影响,为提高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应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转移瘤 术后神经功能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新疆某医院包虫病手术患者生存质量状况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郭敏 吐尔干艾力·阿吉 +2 位作者 冉博 温浩 邵英梅 《新疆医学》 2019年第7期671-675,共5页
目的了解包虫病患者手术前后生存质量(以下简称QOL)状况,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6月在新疆某三甲医院手术治疗的包虫病人120例,发放问卷120份,其中有效问卷112份,采用自行设计的新疆包虫病手术患者生... 目的了解包虫病患者手术前后生存质量(以下简称QOL)状况,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6月在新疆某三甲医院手术治疗的包虫病人120例,发放问卷120份,其中有效问卷112份,采用自行设计的新疆包虫病手术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患者生存质量得分,应用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方法分析包虫病患者手术前、术后1周、术后1月、3月、6月生存质量得分有无差异。结果结果显示:QOL总得分分析:术后1周、3月、6月与手术前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QOL 5个维度总均分分析:生理维度:术后1周、3月、6月与术前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心理维度:术后1月、3月、6月与术前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独立性维度:术后1周、1月、6月与术前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社会关系维度:此维度术后1周、1月、3月、6月与术前比较,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环境维度:术后3月与术前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具体条目QOL得分分析:术后1周疼痛、疲乏、食欲、依赖药物、体力、影响工作、工作能力、自我照顾能力QOL得分均较术前有所降低(P<0.005);术后1月疼痛、疲乏、食欲、药物依赖QOL得分均达到或超过术前水平,环境安全达到术前水平(P>0.05),体力、影响工作、工作能力、自我照顾能力、家人精神支持、经济状况均较术前有所下降(P<0.005);术后3月家人精神支持较术前有所下降(P<0.005),体力、影响工作、工作能力、自我照顾能力、经济状况均达到或超过术前水平;术后6月家人精神支持QOL得分较术前有所下降(P<0.005),其余因素或无统计学意义(P>0.05),或超过术前水平(P<0.005)。结论包虫病患者手术前后生存质量得分有差异,应针对具体的情况给予病人及时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虫病 生存质量 手术患者
下载PDF
贵州习水骑龙村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剖面
15
作者 刘树根 冉波 +6 位作者 叶玥豪 王世玉 杨迪 罗超 韩雨樾 宋金民 张旋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2年第1期10-28,共19页
对贵州习水骑龙村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剖面实测,通过古生物对比、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和氮气吸附等方法对五峰组—龙马溪组开展了系统性的研究,其主要认识有:①骑龙村五峰组—龙马溪组剖面出露完整,与上覆志留系石牛栏组和下伏... 对贵州习水骑龙村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剖面实测,通过古生物对比、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和氮气吸附等方法对五峰组—龙马溪组开展了系统性的研究,其主要认识有:①骑龙村五峰组—龙马溪组剖面出露完整,与上覆志留系石牛栏组和下伏奥陶系涧草沟组均为整合接触,发育12个笔石带,无地层缺失;②骑龙村五峰组—龙马溪组剖面黑色页岩主要发育6种页岩岩相;③骑龙村五峰组—龙马溪组剖面页岩中的石英含量从底到顶逐渐减少,而黏土矿物却逐渐增加,因此脆性矿物的含量从底到顶逐渐减少,页岩易压裂性降低;④骑龙村剖面五峰组—龙马溪组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Ⅰ型和Ⅱ1型,高总有机碳含量(TOC)优质页岩主要分布在五峰组和龙马溪组下段;⑤骑龙村剖面五峰组—龙马溪组古生产力相对较低,优质黑色页岩沉积环境为缺氧—贫氧条件,其有机质含量高得益于高有机质埋藏效率;⑥骑龙村剖面五峰组—龙马溪组有机质孔主要分布在龙马溪组下段和五峰组,龙马溪组上段与观音桥段有机质孔不发育,纵向上表现为小孔径孔隙占比随地层向上递减,大孔径孔隙占比随地层向上递增;⑦骑龙村剖面五峰组—龙马溪组天然气吸附量最小为1.62 m^(3)/t,最大为2.8 m^(3)/t,平均值为2.13 m^(3)/t,表现为TOC值越大,相应的吸附能力也越强,反映出有机质含量对富有机质页岩的含气能力起决定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丰度 孔隙结构 含气量 五峰组—龙马溪组 骑龙村
下载PDF
深层页岩气储层孔隙特征研究进展——以四川盆地下古生界海相页岩层系为例 被引量:32
16
作者 刘树根 焦堃 +9 位作者 张金川 叶玥豪 谢国梁 邓宾 冉波 李智武 吴娟 李金玺 刘文平 罗超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9-41,共13页
孔隙结构对于深层页岩气储层中异常高压的保持乃至页岩气的保存与富集均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是事关深层页岩气能否保存与富集的重要研究内容。为此,通过调研和分析国外深层页岩气储层孔隙特征,对比四川盆地深层、超深层页岩孔隙的最新... 孔隙结构对于深层页岩气储层中异常高压的保持乃至页岩气的保存与富集均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是事关深层页岩气能否保存与富集的重要研究内容。为此,通过调研和分析国外深层页岩气储层孔隙特征,对比四川盆地深层、超深层页岩孔隙的最新研究成果,系统分析了深层页岩气储层孔隙的非均质性和连通性,进一步明确了超压对深层页岩油气储层孔隙结构的影响,总结了近年来深层页岩气储层孔隙特征研究成果。研究结果表明:①典型深层、超深层页岩中的微孔段、介孔—大孔段孔隙具有多重分形的特征,多重分形谱相关参数α5--α5+值与多重分形维数相关参数H指数分别对深层页岩储层孔隙的非均质性及连通性具有较好的指示作用;②四川盆地下古生界页岩储层孔隙的连通性、非均质性与埋藏深度不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但受页岩总有机碳含量、矿物含量、有机质成熟度等因素的影响则较大;③高上覆地层压力所带来的机械压实作用对超深层页岩的影响显著,但其对深层页岩的孔径、孔隙形态等参数以及介孔体积/微孔体积、介孔比表面积/微孔比表面积等特征比值的影响则较为有限;④页岩层系超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上覆地层压力对孔隙(特别是微孔)的机械压实作用,可以延缓甚至改变孔隙度随埋藏深度加深而下降以及孔隙形状系数随埋藏深度加深而减小的趋势,对于页岩气的保存与富集具有积极意义;⑤深层页岩中固体沥青孔隙形状系数与其所处封闭流体系统超压特征具有中度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页岩气 储集层 孔隙结构 孔隙形态 孔隙演化 页岩气保存 页岩气富集 四川盆地 下古生界
下载PDF
火山碎屑岩储层溶蚀孔隙发育特征与控制因素:以松辽盆地南部陆家堡凹陷下白垩统为例 被引量:7
17
作者 冷庆磊 黄玉龙 +2 位作者 冉波 张甲明 王璞珺 《世界地质》 CAS 2020年第2期368-378,共11页
笔者依据钻井岩芯和薄片鉴定,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分析和面孔率测定结合钻井含油气性资料,探究储层溶蚀孔隙的形成机理、发育特征与控制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火山碎屑岩发育4类14种基本岩石类型,凝灰岩类储层面孔率最高(5.6%~9.5%)... 笔者依据钻井岩芯和薄片鉴定,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分析和面孔率测定结合钻井含油气性资料,探究储层溶蚀孔隙的形成机理、发育特征与控制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火山碎屑岩发育4类14种基本岩石类型,凝灰岩类储层面孔率最高(5.6%~9.5%),储层有效孔隙主要为次生溶蚀孔隙(平均占总孔隙的89.6%)。共识别出3类6种溶蚀孔隙,岩石组构的不同导致岩石组分差异性溶蚀,溶蚀组分以填隙物(沸石、方解石)和晶屑为主,岩屑、角砾次之。早期胶结物充填有利于原生粒间孔隙空间的保存,是次生溶蚀孔隙形成的重要前提条件,构造裂缝增强孔隙连通性,上覆九佛堂组烃源岩生烃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提供了溶蚀流体来源,喷发界面之下是有利储层发育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碎屑岩 溶蚀孔隙 火山岩储层 陆家堡凹陷 松辽盆地
下载PDF
碳纤维复合材料薄壁圆筒的轴向导热系数测试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伟利 郭子学 +1 位作者 冉波 谢庆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99-503,共5页
碳纤维复合材料薄壁圆筒为各向异性导热,其轴向导热系数是筒体温度场理论计算、成型工艺优化的重要参数。碳纤维复合材料圆筒由于较小的截面面积给筒体加热、热量有效传递带来了较大困难。本文以平板材料导热系数的稳态法测试国家标准... 碳纤维复合材料薄壁圆筒为各向异性导热,其轴向导热系数是筒体温度场理论计算、成型工艺优化的重要参数。碳纤维复合材料圆筒由于较小的截面面积给筒体加热、热量有效传递带来了较大困难。本文以平板材料导热系数的稳态法测试国家标准为基础,基于傅里叶一维稳态导热原理,设计了一套用于薄壁圆筒轴向导热系数测试的装置,采用双试件对称加热、辐射换热防护及热对流环境控制等实现了热量沿筒体轴向的有效传导,利用该装置对导热系数已知的铝筒进行测试,验证了该装置设计的可行性,得到了碳纤维复合材料薄壁圆筒的轴向导热系数为(4.60±0.13) W/(m·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复合材料 薄壁圆筒 轴向导热系数
下载PDF
磁化率各向异性与剪切带 被引量:1
19
作者 华天 李金玺 +8 位作者 李智武 冉波 童馗 王自剑 袁梦雨 蔡鸿燕 陈涛 李轲 刘升武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80-295,共16页
岩石组构记录了地壳形成与演化的关键信息,提取这些信息对分析和恢复地球动力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磁化率各向异性(AMS)是一种重要的岩石组构方法,可以有效地揭示岩石的应变特征,分析其地球动力学过程,是研究构造变形性质以及应力作用... 岩石组构记录了地壳形成与演化的关键信息,提取这些信息对分析和恢复地球动力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磁化率各向异性(AMS)是一种重要的岩石组构方法,可以有效地揭示岩石的应变特征,分析其地球动力学过程,是研究构造变形性质以及应力作用方式的有效手段。本文在梳理AMS的研究历史、主要成果和最新进展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AMS的基本原理以及在剪切带的应用:①岩石组构具有复杂性,AMS作为一种间接组构手段受控于矿物的物理特性、含量以及变形变质等多方面因素;②AMS可以提供剪切带的运动学以及不同部位应变状态的信息;③对于剪切带,AMS主要受控于磁性矿物(矿物成分和粒度的变化导致全岩磁化率各向异性的变化)、构造变形强度(决定磁线理发展的重要因素)以及流体的作用(流体导致磁性矿物的类型与定向性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化率各向异性 AMS 剪切带 岩石组构
下载PDF
基于元素Mn、Co、Cd、Mo的海相沉积岩有机质富集因素判别指标在四川盆地北缘的应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肖斌 刘树根 +2 位作者 冉波 杨迪 韩雨樾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16-1330,共15页
基于金属元素Mn、Co、Cd、Mo的海洋富有机质沉积岩沉积环境和有机质富集主控因素判别指标Al—Co·Mn和Co·Mn—Cd/Mo,能够有效地区分促进有机碳埋藏的两种海洋端元沉积环境:大陆边缘开放/上升洋流环境和滞留的边缘海盆环境.利... 基于金属元素Mn、Co、Cd、Mo的海洋富有机质沉积岩沉积环境和有机质富集主控因素判别指标Al—Co·Mn和Co·Mn—Cd/Mo,能够有效地区分促进有机碳埋藏的两种海洋端元沉积环境:大陆边缘开放/上升洋流环境和滞留的边缘海盆环境.利用这种方法研究了四川盆地北缘城口县月亮坪剖面五峰组和龙马溪组页岩沉积时期的水体环境和有机质富集的主控因素.研究表明五峰组Mn、Co富集程度低,Mo富集程度自下而上明显增大;龙马溪组Mn整体亏损,Co富集程度低,Mo富集程度自下而上明显减小.Al—Co·Mn方法的使用发现滞留环境主要出现在五峰组早期和龙马溪组晚期,以及观音桥段附近,而五峰组中晚期和龙马溪组早—中期水体主要处于开放/上升洋流区.剖面[w(Co)/(μg/g)]·[w(Mn)/(%)]值均小于平均页岩值1.615;五峰组Cd/Mo值整体大于正常海水值0.006,全部小于平均页岩值0.308,龙马溪组整体小于正常海水值.Co·Mn—Cd/Mo联合图版的使用发现月亮坪剖面五峰组和龙马溪组有机质富集主要受到保存条件控制,与使用U/Th、V/Cr、P/Ti、Ba/Al与TOC相关性分析得出的结论一致.基于金属元素Mn、Co、Cd、Mo的判别指标对于判断古生代大陆边缘地区富有机质页岩沉积环境及有机质富集主控因素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环境 有机质富集 Mn、Co、Cd、Mo判别指标 上升洋流 页岩 四川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