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田山自然保护区地下芽植物多样性及其生物量分配策略
1
作者 方涛 陈秋婷 +6 位作者 李昕 钱海源 刘赛静 饶米德 陈声文 童光荣 叶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5517-5524,共8页
地下芽植物能够通过地下储存器官占据生境资源、储存营养物质等策略来获得生态优势,其地下储存器官多样性以及生物量分配策略,对地下芽植物物种组成以及生态系统功能产生重要影响。然而,以往研究多关注草地生态系统的地下芽植物,对森林... 地下芽植物能够通过地下储存器官占据生境资源、储存营养物质等策略来获得生态优势,其地下储存器官多样性以及生物量分配策略,对地下芽植物物种组成以及生态系统功能产生重要影响。然而,以往研究多关注草地生态系统的地下芽植物,对森林地下芽植物的了解仍然缺乏。采集了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分布的693个草本植物个体,分析了地下芽植物及其地下储存器官的类型与多样性,比较了地下芽植物与非地下芽植物的地上、地下各器官的绝对、相对生物量。结果显示:(1)地下芽植物的相对丰富度为69.1%,相对多度为88.2%。大多为根状茎植物,主要由禾本科、莎草科、堇菜科和蕨类植物组成。(2)除茎外,地下芽植物各器官的绝对生物量(叶:1.94g,根:0.65g,地上部分:2.0g,地下部分:4.1g)均大于非地下芽植物(叶:0.26g,根:0.13g,地上部分:0.68g,地下部分:0.13g)。(3)地下芽植物叶(0.40)与茎(0.14)的相对生物量小于非地下芽植物(叶:0.48,茎:0.35),地下部分相对生物量(0.56)大于非地下芽植物(0.17)。本研究表明,以根状茎植物为主的地下芽植物是古田山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草本植物的主要构成者,且个体普遍较大,倾向于将生物量投资于地下器官。这些结果为认识地下芽植物的生态策略与功能以及草本植物群落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芽植物 古田山 根状茎 生物量 地下储存器官
下载PDF
古田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树皮厚度的变异特征 被引量:4
2
作者 饶米德 徐紫薇 +5 位作者 陈建华 倪健 米湘成 陈声文 方涛 叶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3170-3177,共8页
树皮是木本植物茎干最外层结构,具有保护茎干、养分储存与运输等重要作用。因此,树皮厚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功能性状,其变异不仅影响树皮的各种生态功能,还能影响群落构建与物种共存。然而,以往对树皮厚度的研究集中于火灾易发生态系统,... 树皮是木本植物茎干最外层结构,具有保护茎干、养分储存与运输等重要作用。因此,树皮厚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功能性状,其变异不仅影响树皮的各种生态功能,还能影响群落构建与物种共存。然而,以往对树皮厚度的研究集中于火灾易发生态系统,对火灾不易发生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研究仍较缺乏。测量了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内树种的树皮厚度,并检验了总树皮厚度、内树皮厚度与外树皮厚度在各分类群间以及功能群间的差异。结果发现:1)39个树种807个个体的总树皮厚度、内树皮厚度与外树皮厚度均值分别为1.90 mm、1.38 mm和0.54 mm。漆树科(Anacardiaceae)、杨梅科(Myricaceae)以及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代表类群壳斗科(Fagaceae)、山茶科(Theaceae)的树皮厚度较大。短柄枹(Quercus serrata)、木荷(Schima superba)、小叶青冈(Cyclobalanopsis myrsinifolia)等树种的树皮厚度较大。2)种间、科间的各树皮厚度差异均显著。不同功能类群间,乔木类群的各树皮厚度均较灌木类群大,常绿类群的各树皮厚度均较落叶类群大(内树皮厚度除外)。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火灾易发生态系统中的树皮厚度,古田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内的树皮厚度相对较薄,表明这些森林树种对当地湿润气候的适应性。同时,树皮厚度在各种分类水平与功能群水平间的显著变异,反映了群落内不同生态策略的共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皮厚度 常绿阔叶林 功能性状 生态位分化 物种共存
下载PDF
茶皂素分离及脱皂茶粕生物发酵饲料的工艺条件优化 被引量:2
3
作者 王丹媚 张雅琦 +7 位作者 金华 盛可欣 汪妍 黄瑞婷 李春俣 张晓菲 饶米德 刘鹏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06-211,共6页
为综合开发利用油茶资源,以茶籽饼为供试材料,探究微波辅助法提取茶皂素的最佳条件,并利用黑曲霉对残余茶皂素进一步降解,探明地衣芽孢杆菌发酵脱皂茶粕为生物饲料的最优方案。在70℃、600 W下,以茶粕∶70%乙醇为1∶12的料液比微波提取... 为综合开发利用油茶资源,以茶籽饼为供试材料,探究微波辅助法提取茶皂素的最佳条件,并利用黑曲霉对残余茶皂素进一步降解,探明地衣芽孢杆菌发酵脱皂茶粕为生物饲料的最优方案。在70℃、600 W下,以茶粕∶70%乙醇为1∶12的料液比微波提取1 h得到的茶皂素得率最高,可达9.20%。在时间12 d、温度37.5℃、pH 6.5、接种质量分数12%条件下黑曲霉降解效果最佳。在3.6 d、34℃、pH 7.1、接种质量分数5%的条件下地衣芽孢杆菌发酵饲料的可消化性蛋白和糖含量最高。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黑曲霉高效降解茶皂素并通过地衣芽孢杆菌发酵茶粕为高品质饲料,对提高油茶籽的综合利用率、缓解茶粕堆放造成的环境压力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皂素 茶粕 黑曲霉 地衣芽孢杆菌
下载PDF
Comparison of phylobetadiversity indices based on community data from Gutianshan forest plot 被引量:9
4
作者 FENG Gang ZHANG JinLong +4 位作者 PEI NanCai rao mide MI XiangCheng REN HaiBao MA KePi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CAS 2012年第6期623-630,共8页
Phylobetadiversity incorporates phylogenetic information and beta diversity,and can account for the ecological similarities between communities with a phylogenetic perspective.Although different phylobetadiversity ind... Phylobetadiversity incorporates phylogenetic information and beta diversity,and can account for the ecological similarities between communities with a phylogenetic perspective.Although different phylobetadiversity indices reflect differences in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communities,the results of different phylobetadiversity indices are not comparable.In this study we examined phylobetadiversity indices for a 24-hm 2 plot in the Gutian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It was found the abundanceweighted D pw was almost identical to Rao's D of Rao's quadratic entropy.PhyloSor had a similar ecological meaning and algorithm to UniFrac.Although Dnn was different in definition from UniFrac and PhyloSor,they were all strongly correlated.The effect of species abundance on phylobetadiversity was not significant when scales were relatively small,but was significant at larger scales.These contrasts likely resulted from reductions in evenness in communities as scales increased.P ST and Rao's H better reflected the distance-decay changes caused by spatial and habitat variation than other indices at larger scales,whereas AW-D nn and D nn better reflected these changes at small sca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田山 社区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基础 小区 森林 生态意义 物种丰富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