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汲清与中国大地构造研究
1
作者 任纪舜 牛宝贵 +4 位作者 赵磊 徐芹芹 刘建辉 朱俊宾 刘仁燕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37-646,共10页
本文概述了黄汲清的中国大地构造经典著作——《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的基本内容和写作基础;阐述了黄汲清及其科学集体的治学风格和工作方法,强调野外地质调查的重要性,突出用新的科学理念和事实,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大地构造学。指出大... 本文概述了黄汲清的中国大地构造经典著作——《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的基本内容和写作基础;阐述了黄汲清及其科学集体的治学风格和工作方法,强调野外地质调查的重要性,突出用新的科学理念和事实,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大地构造学。指出大地构造学已从研究地球表层地壳构造、岩石圈构造,进入用地球系统观研究地球整体多圈层构造的新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汲清 大地构造 地球系统 多圈层构造 多旋回
下载PDF
中国东部中生代上叠造山系
2
作者 任纪舜 刘建辉 朱俊宾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153,共12页
印支运动和燕山运动是中国东部中生代时期两次十分重要的造山运动。由这两次造山运动形成的构造带,既不是陈国达所说的地壳演化第三阶段的产物,也不是一些学者所谓的由板块内部动力产生的陆内(或板内)造山带。它们是在古太平洋动力体系... 印支运动和燕山运动是中国东部中生代时期两次十分重要的造山运动。由这两次造山运动形成的构造带,既不是陈国达所说的地壳演化第三阶段的产物,也不是一些学者所谓的由板块内部动力产生的陆内(或板内)造山带。它们是在古太平洋动力体系作用下,在中国东部先成大陆地壳之上形成的上叠造山系,过去我们曾称其为中国东部滨太平洋大陆边缘活动(活化)带。中生代时期,在古太平洋动力体系作用下,于俄罗斯东北部—锡霍特阿林—日本—琉球—中国台湾—巴拉望一带形成亚洲东缘造山系,在邻接亚洲东部陆缘的中国东部大陆地壳之上形成中国东部上叠造山系。二者在同一动力体系作用下,同步发展,共同组成亚洲东部太平洋构造域规模宏大的巨型中生代造山系,彻底改变了亚洲东部印支造山前的构造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叠造山带 印支造山旋回 燕山造山旋回 中国东部中生代上叠造山系 太平洋构造域
下载PDF
微波感知测振技术及其在水轮机压力钢管水锤作用下振动形变分析中的应用
3
作者 黄波 毛柳明 +4 位作者 张亦可 任继顺 张民威 何继全 李光明 《水力发电》 CAS 2024年第3期94-102,共9页
水力机组尤其是高水头机组在事故紧急停机及正常停机过程中形成的水锤效应会引起压力钢管的位移形变以及剧烈振动,严重威胁机组的安全运行。基于微波感知振动测量技术,提出了对机组压力钢管明管段的非接触式多点同步在线振动形变测量方... 水力机组尤其是高水头机组在事故紧急停机及正常停机过程中形成的水锤效应会引起压力钢管的位移形变以及剧烈振动,严重威胁机组的安全运行。基于微波感知振动测量技术,提出了对机组压力钢管明管段的非接触式多点同步在线振动形变测量方法,并根据压力钢管的振动特性,提出了一种对水锤作用下压力钢管振动形变状态进行在线测试分析的方法。结合测试数据的对比分析,证明了微波感知测振方法在压力钢管在线振动测量及分析评价中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感知测振 水锤作用 压力钢管 位移形变 振动 状态分析
下载PDF
中国大地构造研究之思考——中国地质学家的责任与担当 被引量:19
4
作者 任纪舜 赵磊 +2 位作者 李崇 朱俊宾 肖黎微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3-43,共11页
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盛行的地槽-地台学说,起源于西方学者对大西洋半球的欧洲和北美东部地质的研究。20世纪中叶提出的板块构造学说,虽然起源于对现代海洋的地质、地球物理调查,但用板块学说解释大陆构造的尝试,也是从解剖北美和欧... 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盛行的地槽-地台学说,起源于西方学者对大西洋半球的欧洲和北美东部地质的研究。20世纪中叶提出的板块构造学说,虽然起源于对现代海洋的地质、地球物理调查,但用板块学说解释大陆构造的尝试,也是从解剖北美和欧洲大西洋两岸的古生代造山带开始的。二者均缺少太平洋半球的亚洲,特别是中国及邻区的资料基础,因此,其立论基础是不全面的。这就给亚洲,特别是给中国学者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通过1∶500万国际亚洲地质图的编制和全球构造的对比研究,笔者发现,处于亚洲核心地带的中国及邻区不仅是亚洲也是全球显生宙地质结构和发展历史最复杂的地区。古亚洲洋构造域的乌拉尔—蒙古—兴安巨型造山带是全球规模最大、发育历史最长、地质结构最复杂的古生代造山带;中国西南部,特别是青藏高原是全球特提斯巨型造山带出露宽度最大、地质纪录保存最完整的地段;中国东部的太平洋构造域,既有亚洲东缘的巨型中生代造山带和新生代的沟弧盆体系,又有宽阔的滨太平洋陆缘活化带。这就使中国及邻区成为研究全球显生宙构造不可缺少的重要地段。我们一定要抓住中国在全球构造研究中的区位优势,以地球系统多层圈构造观为指导,用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多学科结合的方法,立足实际,抓住特色,构建中国大地构造的新理论、新模型,为国际地球科学,为发展、完善现代大地构造学理论做出应有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地构造 板块构造 地球系统多层圈构造观 全球动力学 旋回演化论
下载PDF
地球系统多圈层构造观的基本内涵 被引量:15
5
作者 任纪舜 牛宝贵 +2 位作者 赵磊 徐芹芹 朱俊宾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19年第5期607-612,共6页
地球系统多圈层构造观的基本点是,把地球作为一个活的天体放在宇宙系统之中,更多地考虑地球深部壳-幔-核之间的相互作用,考虑地外天体对地球运动的作用和影响。这一构造观认为:构造运动并不仅仅是岩石圈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而是地球系... 地球系统多圈层构造观的基本点是,把地球作为一个活的天体放在宇宙系统之中,更多地考虑地球深部壳-幔-核之间的相互作用,考虑地外天体对地球运动的作用和影响。这一构造观认为:构造运动并不仅仅是岩石圈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而是地球系统的全球动力作用过程;陆与洋是对立统一相互转化的,单纯的大陆增生说是不正确的;地幔对流说至今未被证实,陆块是活动的,但不能大规模漂移;大陆地壳不是单纯地侧向或垂向增生,而是多旋回构造-岩浆作用叠合的产物;地球的构造不是均变式向前发展,而是非均变、非线性、旋回式向前演化的;地球表层在不同地史阶段,均有其受相应深断裂体系控制的不同的构造格局,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式大洋盆体制,只是在中生代晚期以来才出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系统科学 多圈层构造观 天地合一的动力学 旋回演化 深断裂
下载PDF
1∶500万国际亚洲地质图空间数据库 被引量:6
6
作者 王军 姜兰 +6 位作者 牛宝贵 任纪舜 和政军 金小赤 谢良珍 赵磊 刘仁燕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25-41,147-165,共18页
1∶500万国际亚洲地质图(IGMA5000)是由世界地质图委员会(CGMW)的4个分会,亚欧20个国家的100余名地质学家合作完成的。它是第一幅全面反映亚洲大陆及相邻海域地质的IGMA5000;第一幅按CGMW和IUGS国际标准编制的IGMA5000;第一幅在ArcGIS... 1∶500万国际亚洲地质图(IGMA5000)是由世界地质图委员会(CGMW)的4个分会,亚欧20个国家的100余名地质学家合作完成的。它是第一幅全面反映亚洲大陆及相邻海域地质的IGMA5000;第一幅按CGMW和IUGS国际标准编制的IGMA5000;第一幅在ArcGIS平台上建有空间数据库并采用计算机辅助编图方法编制的IGMA5000。图幅西起阿尔卑斯,东到马里亚纳海沟,北起北冰洋,南到爪哇海沟,空间数据库的数据量达到2.14 GB。本文介绍了IGMA5000空间数据库的基本建设情况。IGMA5000的完成,为亚洲大地构造、成矿规律和资源环境研究建立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00万国际亚洲地质图(IGMA5000) 亚洲 世界地质图委员会 ARCGIS 空间数据库
下载PDF
地球系统多圈层构造观 被引量:3
7
作者 任纪舜 牛宝贵 +5 位作者 徐芹芹 赵磊 刘建辉 李舢 朱俊宾 刘仁燕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0-64,共15页
地球系统多圈层构造观的基本理论框架是:(1)把大地构造学从研究地球表层的地壳构造、岩石圈构造推进到研究地球整体多圈层构造的新阶段。(2)地球系统和宇宙天体系统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全球动力学,太阳能、地球系统多圈层相互作用以及宇宙... 地球系统多圈层构造观的基本理论框架是:(1)把大地构造学从研究地球表层的地壳构造、岩石圈构造推进到研究地球整体多圈层构造的新阶段。(2)地球系统和宇宙天体系统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全球动力学,太阳能、地球系统多圈层相互作用以及宇宙天体运行的联合作用是各种地质作用的动力来源。(3)洋陆转化论:陆与洋是对立统一、相互转化的。陆与洋都不会永存,不存在只有大洋消亡,大陆增生的单向发展过程,单纯的大陆增生论是不正确的。(4)大陆的地壳和地幔是多层次的,不同层次可以沿其间的界面适度滑移,但大陆整体却难以移动,更不能随意漂移。(5)旋回演化论:地球表层构造不是均变论式,而是非均变、非线性、渐变与突变相结合的,螺旋式向前发展演化的。地球演化的不同阶段,即不同的构造旋回均各有其特有的、不同于其他旋回的全球构造格局和构造特点,不能用一种构造模型套用于地史发展的各个构造旋回和各个阶段。(6)地球结构和演化是不对称、不均匀的,不能用一种构造模型套用于全球不同地区。(7)大陆地壳的多旋回演化:大陆地壳并不是单纯的侧向或垂向增生,而是多旋回构造岩浆作用叠合的产物。(8)深断裂的控制作用。切穿壳-幔不同层次的深断裂带,在大地构造演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现今的大洋中脊断裂带、转换断层和贝尼奥夫带,勾画了当今全球的构造格局。地球发展的不同构造旋回和阶段,均各有其所特有的深断裂体系,它们决定了不同阶段和不同构造旋回之全球大地构造格局和演化过程。以Jason(太平洋)和Tuzo(非洲)两个超级地幔沟为支点,研究中国以至亚洲中、新生代构造格局大转换、大改组过程中壳-幔组成和结构的演化过程,是用地球系统多圈层构造观研究大地构造的一个良好的切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系统科学 多圈层构造 全球动力学 洋陆转化论 旋回演化论 深断裂
下载PDF
中国蛇绿岩清理——兼论蛇绿岩研究的新思路 被引量:4
8
作者 张旗 任纪舜 +3 位作者 赵磊 焦守涛 王跃 王振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61-1078,共18页
中国蛇绿岩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也存在许多问题。文中简要评述了日喀则、三江、青海、北秦岭、中亚造山带、东北以及中国南方蛇绿岩的若干问题,指出中国划归入蛇绿岩的地质体(组合)太多了,把许多可能不是蛇绿岩的地质体(组合)也当成... 中国蛇绿岩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也存在许多问题。文中简要评述了日喀则、三江、青海、北秦岭、中亚造山带、东北以及中国南方蛇绿岩的若干问题,指出中国划归入蛇绿岩的地质体(组合)太多了,把许多可能不是蛇绿岩的地质体(组合)也当成了蛇绿岩。当前需要做的是去伪存真,对中国蛇绿岩进行一次认真的清理。文中指出,地幔橄榄岩无疑是蛇绿岩最重要的成员,它来自洋壳下。世界上还有另一类来自陆壳下的地幔岩,被称为“造山橄榄岩”。因此,地幔橄榄岩并非蛇绿岩所独有。此外,有越来越多的数据表明,在许多不同的构造背景下都可以出现类似MORB(大洋中脊玄武岩)地球化学性质的玄武岩,例如洋岛、岛弧、大陆溢流玄武岩、板内玄武岩以及太古宙(拉斑玄武岩和科马提岩)等。因此,不能简单地认为一个地区只要有了地幔橄榄岩和MORB就是蛇绿岩了。文中回顾了蛇绿岩研究的两个发展阶段:前一个阶段以1972年的彭罗斯会议为标志,开启了蛇绿岩研究的新篇章,当时的学术界主要关注蛇绿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问题,关心蛇绿岩的岩石组合。新的阶段是从20世纪后期逐渐发展起来的,于近期取得了突出的进展。笔者等强调指出,蛇绿岩(野外出露更多的是蛇绿混杂岩)即蛇绿岩套,它不仅包括一个特定的岩石组合,还包括深海沉积。文中肯定了中外学术界在蛇绿岩构造研究方面获得的许多新发现、新思路和新进展。此外,大数据和地球物理方法也是非常有意义的。蛇绿岩是一个复杂体系,不确定的问题相当多。它们的解决需要构造地质学家、地层学家、古生物学家、岩石学家、地球化学家、年代学家以及地球物理学家的共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蛇绿岩 填图 大数据 地球物理
下载PDF
古地理与大地构造研究——简评目前的学术乱象 被引量:1
9
作者 任纪舜 赵磊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48-851,共4页
野外调查是大地构造研究的重要基础。古地理及与之相关的沉积岩石学、古生物地层学、构造地质学等在大地构造研究中一直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在著名学者葛利普、黄汲清、王鸿祯等的著作中均有充分的体现。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 野外调查是大地构造研究的重要基础。古地理及与之相关的沉积岩石学、古生物地层学、构造地质学等在大地构造研究中一直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在著名学者葛利普、黄汲清、王鸿祯等的著作中均有充分的体现。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以SCI为导向的评价体系指挥下,这些比较费时、费力的工作往往受到忽视。粉末化、简单化、模式化,新八股式的所谓研究,大行其道,成为一种时尚,形成一股十分有害的逆流。为扭转这种局面,科技界领导必须转变思想,改变政策,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使中国的学术研究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理 大地构造 中亚造山带 新八股
下载PDF
中国主要块体奥陶纪达瑞威尔期(Darriwilian)晚期—凯迪期(Katian)早期海相红层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11
10
作者 林宝玉 任纪舜 +1 位作者 李明 武振杰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002-2017,共16页
根据中国主要块体奥陶纪达瑞威尔期地层学、古生物学和岩石学的特点,本文主要论述了中国9个块体,其中包括5个主要块体(扬子克拉通、中朝克拉通、塔里木克拉通、拉萨地块和喜马拉雅北坡)中达瑞威尔晚期—凯迪期早期海相红层的分布、岩性... 根据中国主要块体奥陶纪达瑞威尔期地层学、古生物学和岩石学的特点,本文主要论述了中国9个块体,其中包括5个主要块体(扬子克拉通、中朝克拉通、塔里木克拉通、拉萨地块和喜马拉雅北坡)中达瑞威尔晚期—凯迪期早期海相红层的分布、岩性特征和古动物群。它们的岩性特征:如红色灰岩;古生物群特征:如牙形石Pygodus serra动物群,P.anserinus动物群和Hamarodus europaeus动物群,珊瑚Yohophyllum动物群,以及头足类Sinoceras chinense动物群均十分相似或相同。这就充分阐明,中华古陆块群(包括扬子、中朝和塔里木克拉通等)与冈瓦纳古陆北缘古陆块群(包括拉萨地块和喜马拉雅北坡等)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可能在此之前它们同属于冈瓦纳古陆。这对于阐明中华古陆块群与冈瓦纳古陆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此外,还将海相红层分为两类:陆棚红层和大洋红层。陆棚红层主要见于寒武纪至三叠纪,大洋红层主要见于白垩纪至现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主要块体 奥陶纪 达瑞威尔晚期至凯迪早期 海相红层 构造意义
下载PDF
Carboniferous-Permian Stratigraphy and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of Southeastern Inner Mongolia,China:Constraints on Final Closure of the Paleo-Asian Ocean 被引量:16
11
作者 ZHU Junbin ren jishu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3期832-856,共25页
In this paper we discuss the timing of final closure of the Paleo-Asian Ocean based on the field investigations of the Carboniferous-Permian stratigraphic sequences and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 in southeastern Inner M... In this paper we discuss the timing of final closure of the Paleo-Asian Ocean based on the field investigations of the Carboniferous-Permian stratigraphic sequences and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 in southeastern Inner Mongolia combined with the geology of its neighboring areas. Studies show that during the Carboniferous-Permian in the eastern segment of the Tianshan-Hinggan Orogenic System, there was a giant ENE-NE-trending littoral-neritic to continental sedimentary basin, starting in the west from Ejinqi eastwards through southeastern Inner Mongolia into Jilin and Heilongjiang.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Lower Carboniferous in the vast area is sparse. The Late Carboniferous or Permian volcanic-sedimentary rocks always unconformably overlie the Devonian or older units. The Upper Carboniferous-Middle Permian is dominated by llttoral-neritic deposits and the Upper Permian, by continental deposits. The Late Carboniferous-Permian has no trace of subduction-collision orogeny, implying the basin gradually disappeared by shrinking and shallowing. In addition, it is of interest to note that the Ondor Sum and Hegenshan ophiolitic melanges were formed in the pre-Late Silurian and pre-Late Devonian respectively, and the Solonker ophiolitic melange formed in the pre-Late Carboniferous. All the evidence indicates that the eastern segment of the Paleo-Asian Ocean had closed before the Late Carboniferous, and most likely before the latest Devonian (Famenni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IFEROUS-PERMIAN stratigraphic sequences southeastern Inner Mongolia Paleo-Asian Ocean
下载PDF
Multisphere Tectonics of the Earth System 被引量:1
12
作者 ren jishun NIU Baogui +5 位作者 XU Qinqin ZHAO Lei LIU Jianhui LI Shan ZHU Junbin LIU renya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22年第3期727-741,共15页
The fundamental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the Multisphere Tectonics of the Earth System is as follows:(1)It intends to extend the geotectonic studies from the crustal and lithospheric tectonics to the multisphere tecto... The fundamental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the Multisphere Tectonics of the Earth System is as follows:(1)It intends to extend the geotectonic studies from the crustal and lithospheric tectonics to the multisphere tectonics of the Ear th system as a whole.(2)The global dynamics driven by both the Earth system and the cosmic celestial system:solar energy,multispheric interactions of the Earth system and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the motions of celestial bodies in the cosmos syste m are the driving forces of various geological processes.(3)The Continent-Ocean transformation theory:the continent and ocean are two opposite yet unified geological units,which can be transformed into each other;neither continent nor ocean wi ll survive forever;there is no one-way development of continental accretion or ocean extinction;the simple theory of one-way continental accretion is regarded as invalid.(4)The continental crust and mantle are characterized by multiple layers,with different layers liable to slide along the interfaces between them,but corroboration is needed that continents move as a who le or even drift freely.(5)The cyclic evolution theory:the development of Earth’s tectonics is not a uniform change,but a spiral forward evolution,characterized by a combination of non-uniform,non-linear,gradual and catastrophic changes;different evolutionary stages(tectonic cycles)of Earth have distinctive global tectonic patterns and characteristics,one tectonic mo del should not be applied to different tectonic cycles or evolutionary stages.(6)The structure and evolution of Earth are asymmetric and heterogeneous,thus one tectonic model cannot be applied to different areas of the world.(7)The polycyclic evolution of the continental crust:the continental crust is formed by polycyclic tectonics and magmatism,rather than simply lateral or vertical accretion.(8)The role of deep faults:the deep fault zones cutting through different layers of the crus t a nd mantle usually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tectonic evolution.For example,the present-day mid-ocean ridge fault zones,transform fault zones and Benioff zones outline the global tectonic framework.Different tectonic cycles and stages of Earth’s evolutio n must have their own distinctive deep fault systems which control the global tectonic framework and evolutionary processes during different tectonic cycles and stages.Starting from the two mantle superplumes Jason(Pacific)and Tuzo(Africa),the study of the evolutionary process of the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 of the crust and mantle during the great transformation an d reorganization of the Meso-Cenozoic tectonic framework in China and the other regions of Asia is a good demonstration of theory of Multisphere Tectonics of the Earth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 fault global dynamics cyclic evolution theory Multisphere Tectonics Continent-Ocean transformation theory Earth system science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的水电机组不平衡故障预警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任继顺 崔悦 +2 位作者 汪洋 张民威 赵连辉 《水电与抽水蓄能》 2018年第4期69-72,37,共5页
以质量不平衡、电磁拉力不平衡、水力不平衡为代表的不平衡类故障是水电机组最常见的故障,对这类故障进行预测和早期预警迫在眉睫。传统的故障诊断技术往往局限于事后故障分析,而本文则通过对机组不平衡类故障的机理分析,针对各种不平... 以质量不平衡、电磁拉力不平衡、水力不平衡为代表的不平衡类故障是水电机组最常见的故障,对这类故障进行预测和早期预警迫在眉睫。传统的故障诊断技术往往局限于事后故障分析,而本文则通过对机组不平衡类故障的机理分析,针对各种不平衡故障,提出能反映故障发展水平的特征指标,并采用大数据分析技术,通过对特征指标的大数据挖掘分析,实现机组不平衡故障的早期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轮机组 不平衡故障 故障特征指标 故障预警 大数据技术
下载PDF
秦岭造山带是印支碰撞造山带吗? 被引量:24
14
作者 任纪舜 朱俊宾 +1 位作者 李崇 刘仁燕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476-1486,共11页
国内外一些学者认为秦岭是一个印支碰撞造山带.但迄今为止,秦岭尚未发现三叠纪或古生代延续到三叠纪的洋盆存在的任何痕迹.秦岭泥盆系-三叠系为滨、浅海相沉积,没有远洋沉积,更没有镁铁质和超镁铁质岩石及与之密切相关的放射虫硅质岩组... 国内外一些学者认为秦岭是一个印支碰撞造山带.但迄今为止,秦岭尚未发现三叠纪或古生代延续到三叠纪的洋盆存在的任何痕迹.秦岭泥盆系-三叠系为滨、浅海相沉积,没有远洋沉积,更没有镁铁质和超镁铁质岩石及与之密切相关的放射虫硅质岩组成的蛇绿岩套.泥盆系与下伏地质体之间有一个清楚的区域性角度不整合.商丹断裂并不是印支期,而是加里东期的板块缝合带;其两侧,中朝板块南缘和扬子板块北缘均有十分清楚的加里东造山作用的记录.沉积于扬子板块北缘的中上泥盆统刘岭群的放射性铅同位素组成与北秦岭相近,碎屑锆石年龄谱系亦证明其物质主要来自中朝板块南缘的北秦岭造山带.所谓勉略印支缝合带中的勉略和三里岗蛇绿混杂岩中的镁铁质岩,同位素测年均为元古代之产物,后者又被南华系-震旦系沉积覆盖.所谓勉略缝合带,实为一区域性大断裂带.早古生代,其北侧属扬子板块北部被动边缘;南侧为扬子板块核心部分的扬子准地台(小克拉通).所以,秦岭的印支造山作用,并不是洋盆消失后的陆陆碰撞造山作用,而是海盆消失后的中朝与扬子2个小陆块间逆冲-叠覆造山作用.作为秦岭东延的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带被认为是秦岭印支碰撞造山的重要证据之一,但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岩是在造山作用过程中动态超高压条件下形成的,仅用简单的静岩压力来计算其形成深度,显然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野外地质观察、构造地质学、变质岩石学、同位素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以及物理实验等方面的实际资料和研究结果均说明超高压变质作用并不是在上地幔而是在地壳内进行的.南秦岭-大别山的地壳构造层次,上地壳自上而下依次为:未变质的沉积岩层、绿帘-蓝片岩层、高压变质岩层、超高压变质岩层;下地壳为未卷入超高压变质作用的麻粒岩相-高角闪岩相变质杂岩.含柯石英的超高压单位只是位于上地壳下部的厚约10~12km的席状构造岩片.初步认为上地壳这一从低压到高压再到超高压的构造系统,是印支造山期间,南秦岭-大别山的上地壳以下地壳顶部为主剪切滑动面,多层次剪切作用造成的.上地壳下部的超高压变质岩,则可能是强烈剪切引起的频繁地震的震源区瞬时超高压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造山带 印支造山运动 超高压变质岩 含柯石英榴辉岩 碰撞造山带 构造地质
原文传递
东秦岭加里东期沉积-构造演化过程 被引量:6
15
作者 江小均 任纪舜 +3 位作者 周鼎武 赵磊 刘仁燕 孙会一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8-108,共21页
前人基于北秦岭带广泛分布的与加里东期俯冲-碰撞相关的火山-岩浆-变质事件,认为秦岭加里东期造山运动仅仅局限于北秦岭带,中-南秦岭带由于"软碰撞"表现为泥盆系与下伏地层为连续或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不存在加里东造山作用响... 前人基于北秦岭带广泛分布的与加里东期俯冲-碰撞相关的火山-岩浆-变质事件,认为秦岭加里东期造山运动仅仅局限于北秦岭带,中-南秦岭带由于"软碰撞"表现为泥盆系与下伏地层为连续或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不存在加里东造山作用响应.通过对东秦岭地区中-南秦岭带出露的22条泥盆系与下伏地层接触关系剖面进行变形差异和间断缺失特征研究,且对不整合面之间"志留系红层"进行SHRIMP U-Pb年代学和沉积环境研究,结果显示东秦岭地区泥盆系与下伏褶皱基底地层(Pt3-S1)整体上呈区域性角度不整合接触(局部微角度不整合),不整合面之间缺失地层南北存在明显差异,上下地层存在明显不同构造变形特征.而旬阳县关防-公馆一线不整合面之间"志留系红层"时代为中-晚志留世(S2-3,<435Ma),其为东秦岭加里东期造山运动形成的前陆盆地在南秦岭地区前缘沉积的响应.基于上述事实,证实不仅北秦岭受加里东期造山运动影响且中-南秦岭带也发生强烈褶皱造山作用,从而为更深入地探讨东秦岭加里东期造山及沉积响应演化过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秦岭 加里东运动 角度不整合 “志留系红层” 锆石SHRIMP U-PB 年代学
原文传递
大陆真的能漂移吗? 被引量:1
16
作者 任纪舜 徐芹芹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093-4097,共5页
魏根纳的大陆漂移设想起源于“对大西洋两岸吻合的直觉印象”.这种“吻合”是指大西洋两侧南美洲和非洲海岸线的吻合.然而,近数十年的海底地球物理和地质调查确已发现,大西洋及其两岸大陆的磁异常、地震层析图像、地震探测剖面以及洋中... 魏根纳的大陆漂移设想起源于“对大西洋两岸吻合的直觉印象”.这种“吻合”是指大西洋两侧南美洲和非洲海岸线的吻合.然而,近数十年的海底地球物理和地质调查确已发现,大西洋及其两岸大陆的磁异常、地震层析图像、地震探测剖面以及洋中脊岩石中锆石年龄的测定都说明大西洋是大陆裂谷作用裂陷形成的海洋,两侧大陆并没有发生显著的水平位移,而世界各大陆块深达300~400 km大陆根的存在,似乎已基本否定了大陆发生大规模移动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漂移 大西洋 磁异常 地震层析图像 地球物理
原文传递
SHRIMP zircon U-Pb ages and tectonic implications for Indosinian granitoids of southern Zhuguangshan granitic composite, South China 被引量:21
17
作者 DENG Ping ren jishun +4 位作者 LING HongFei SHEN WeiZhou SUN LiQiang ZHU Ba TAN ZhengZho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CAS 2012年第13期1542-1552,共11页
The large southern Zhuguangshan granitic batholith composite consists of granites with ages varying from the Caledonian through Indosinian to Yanshanian. Based on K-Ar dating data, the ages of the major parts of this ... The large southern Zhuguangshan granitic batholith composite consists of granites with ages varying from the Caledonian through Indosinian to Yanshanian. Based on K-Ar dating data, the ages of the major parts of this composite were previously regarded as Yanshanian. In this study, the SHRIMP zircon U-Pb dating method has been adopted for six plutons, Ledong, Longhuashan, Dawozi, Zhaidi, Baiyun and Jiangnan, in the southern Zhuguangshan composite, in which the four plutons other than Baiyun and Jiangnan were previously regarded as Yanshanian granites. Magmatic zircons from these six plutons, dated by this study, have yielded ages of 239±5 Ma (MSWD = 2.5), 239±5 Ma (MSWD = 2.5), 239±2 Ma (MSWD = 1.7), 239±4 Ma (MSWD = 3.2), 231±2 Ma (MSWD = 0.81) and 231±3 Ma (MSWD = 1.8),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se plutons were formed by early Indosinian magmatism.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suggest that these granites were formed in an extensional tectonic environment. Therefore, the Indosinian period granites in the southern Zhuguangshan composite were formed by partial melting of the Paleo-Mesoproterozoic crustal components during the collapse of thickened lithosphere after the collision between the South China and Indosinian pla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RIMP锆石U-PB年龄 印支期花岗岩 复合材料 中国南方 诸广山 构造意义 燕山期花岗岩 岩浆活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