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学专业卓越农林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以贵州大学农学院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冯跃华 赵致 +4 位作者 宋碧 任明见 王巩 秦建权 田山君 《教育文化论坛》 2019年第1期54-57,137,共5页
以实施贵州省教育厅"农学专业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为契机,研究复合应用型农学专业卓越农林人才培养体系。通过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人才培养要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和实验教学平台及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以实施贵州省教育厅"农学专业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为契机,研究复合应用型农学专业卓越农林人才培养体系。通过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人才培养要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和实验教学平台及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途径,对复合应用型本科高校农业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有益探索,该培养体系的实施可以全面提升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学专业 卓越农林人才 人才培养质量 培养方案
下载PDF
贵州小麦品种(系)粒重相关基因TaCwi-A1、TaSus2-2B和TaGW2-6A等位变异类型鉴定 被引量:3
2
作者 杨雪敏 李鲁华 +1 位作者 任明见 徐如宏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071-2081,共11页
【目的】鉴定贵州小麦品种(系)中粒重相关基因TaCwi-A1、TaSus2-2B和TaGW2-6A的等位变异类型,筛选含高粒重基因型的小麦品种(系),为贵州小麦粒重的遗传改良和高粒重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方法】以252份小麦品种(系)为材料,分别利用TaCwi... 【目的】鉴定贵州小麦品种(系)中粒重相关基因TaCwi-A1、TaSus2-2B和TaGW2-6A的等位变异类型,筛选含高粒重基因型的小麦品种(系),为贵州小麦粒重的遗传改良和高粒重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方法】以252份小麦品种(系)为材料,分别利用TaCwi-A1、TaSus2-2B和TaGW2-6A基因的分子标记(CWI22/CWI21、TaSus2-1/TaSus2-2和Hap-6A-P1/Hap-6A-P2)引物进行PCR扩增,利用毛细管电泳检测扩增产物,鉴定分析这3个基因的等位变异类型及分布频率,并结合籽粒性状测定结果,筛选含高粒重基因变异类型的小麦种质。【结果】252份小麦种质材料的粒重平均值为39.87 g,其中,有56份材料属于大粒种质(>45.00 g),仅有13份检测到等位变异;173份材料属于中粒种质(30.00~45.00 g),有24份检测到等位变异;23份材料属于小粒种质(<30.00 g),均未检测到等位变异。252份小麦材料中,含有TaCwi-A1、Ta Sus2-2B和TaGW2-6A基因等位变异的材料37份,占供试材料总数的14.7%,其中TaCwi-A1基因等位变异类型材料12份(包括TaCwi-A1a变异类型8份,Ta Cwi-A1b变异类型4份),占供试材料总数的4.8%;TaSus2-2B基因等位变异类型材料16份(包括TaSus2-2BH变异类型材料2份,Ta Sus2-2BL变异类型材料14份),占供试材料总数的6.4%;TaGW2-6A基因等位变异类型材料10份(包括Hap-6A-A变异类型4份,Hap-6A-G变异类型6份),占供试材料总数的4.0%;等位变异组合类型仅有1份材料(惠光2-2-2),为TaCwi-A1b/HAP-6A-A,占供试材料总数的0.4%。平均粒重最高的变异类型为TaCwi-A1b,其次是HAP-6A-G变异类型。对于平均粒重,TaCwi-A1b变异类型显著高于TaCwi-A1a变异类型(P<0.05,下同),Hap-6A-G变异类型显著高于Hap-6A-A变异类型,TaSus2-2BH变异类型也高于TaSus2-2BL变异类型,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从贵州小麦品种(系)检测到的粒重基因等位变异整体较少,表明贵州小麦种质遗传多样性较低,高粒重品种的选育工作开展不够,今后应重视小麦粒重基因等位变异综合效应研究。鉴定出含有TaCwi-A1、TaSus2-2B和Ta GW2-6A基因等位变异类型、粒重>45.00 g的品种(系)13份,可应用于贵州小麦粒重的遗传改良和高粒重品种选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粒重 基因 等位变异 分子标记 毛细管电泳 鉴定
下载PDF
贵州小麦品种(系)籽粒低PPO活性种质资源筛选 被引量:4
3
作者 晏权 任明见 +1 位作者 李振华 徐如宏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12-519,共8页
【目的】筛选出小麦籽粒低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种质资源,为贵州小麦籽粒品质的遗传改良及育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生产中表现优异的135份贵州小麦品种(系)为材料,采用苯酚染色法进行染色,在此基础上以STS分子标记(PPO16、PPO18和... 【目的】筛选出小麦籽粒低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种质资源,为贵州小麦籽粒品质的遗传改良及育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生产中表现优异的135份贵州小麦品种(系)为材料,采用苯酚染色法进行染色,在此基础上以STS分子标记(PPO16、PPO18和PPO29)检测小麦PPO活性相关基因,并通过Fragment AnalyzerTM毛细管电泳鉴定相关基因,进而对小麦籽粒低PPO活性基因的组成进行鉴定和筛选。【结果】135份小麦材料籽粒经苯酚染色后,有4份材料未染色(A级),9份呈浅绿色(B级),65份材料呈棕色(C级),57份材料呈黑色(D级)。STS分子标记检测结果表明,在A级和B级材料中检测到10份材料含Ppo-A1b基因、4份材料含Ppo-D1a基因,其中4份材料同时含有Ppo-A1b/Ppo-D1a基因,分别是贵麦2号、惠水1-23、石无芒和08-9选单-2-7;在C级材料中检测到3份材料含Ppo-A1b基因、17份材料含Ppo-D1a基因,其中1份材料(贵农08-9)同时含有Ppo-A1b/Ppo-D1a基因;在D级材料中均未检测到Ppo-A1b和Ppo-D1a基因。【结论】采用苯酚染色法结合STS分子标记检测可对小麦籽粒是否含低PPO活性基因进行准确鉴定。贵麦2号、惠水1-23、石无芒、08-9选单-2-7和贵农08-9等5份含有双低PPO活性基因(Ppo-A1b/Ppo-D1a)的种质资源,可作为亲本材料直接用于小麦籽粒低PPO活性遗传改良及新品种选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多酚氧化酶(PPO)活性 苯酚染色法 STS分子标记
下载PDF
施用化肥和农家肥对白花麦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文新 任明见 +4 位作者 钱小康 王忠妮 王怀玉 徐如宏 李鲁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4期158-161,共4页
[目的]研究施用化肥和农家肥对白花麦品质的影响。[方法]通过对未施肥料、单施化肥和单施农家肥3个不同处理白花麦的蛋白质品质和淀粉品质分别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和对应分析,着重分析单施农家肥小麦具有的优良品质指标。[结果]蛋白质品质... [目的]研究施用化肥和农家肥对白花麦品质的影响。[方法]通过对未施肥料、单施化肥和单施农家肥3个不同处理白花麦的蛋白质品质和淀粉品质分别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和对应分析,着重分析单施农家肥小麦具有的优良品质指标。[结果]蛋白质品质分析结果表明,与未施肥料相比,施用农家肥和施用化肥都能够增强小麦面粉筋力(其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以及粉质指数升高,而弱化度降低),从而提高小麦的加工品质。RSR综合评价分析表明,施用化肥的白花麦小麦的蛋白综合品质优于未施肥料优于施用农家肥的;进一步的对应分析表明,施用化肥的小麦具有较高的稳定时间和吸水率等,未施肥料的具有较高的沉降值和弱化度等分别是其蛋白综合品质好的主要原因。淀粉品质分析结果表明,施用农家肥使得小麦在淀粉糊化特性方面表现出明显优势,其中峰值黏度、最终黏度、回升值、峰值温度和稀懈值均高于未施肥处理的,从而提高了小麦的淀粉品质;相反地,施用化肥的则低于未施肥处理的。RSR综合评价分析表明,施用农家肥白花麦小麦的淀粉综合品质优于施用化肥和未施肥料的;进一步的对应分析表明,施用农家肥小麦淀粉综合品质好的主要原因是其具有较高的峰值黏度和较好的回升值等引起的。[结论]施用农家肥能够提高小麦加工品质的面粉筋力部分指标和淀粉品质的糊化特性部分指标,特别是提高了淀粉综合品质,从而改善小麦品质。该研究为小麦减肥增效中农家肥的科学施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肥 农家肥 小麦品质 减肥增效 RSR综合评价
下载PDF
植物ABI5转录因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李鲁华 王忠妮 +3 位作者 王文新 王怀玉 任明见 徐如宏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37-541,共5页
植物脱落酸不敏感蛋白5(Abscisic acid-insensitive ,ABI5)为碱性亮氨酸拉链类型(Basic leucine zipper,bZIP)的转录因子,在ABA信号途径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已经报道的ABI5功能研究主要是以模式植物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为研... 植物脱落酸不敏感蛋白5(Abscisic acid-insensitive ,ABI5)为碱性亮氨酸拉链类型(Basic leucine zipper,bZIP)的转录因子,在ABA信号途径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已经报道的ABI5功能研究主要是以模式植物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为研究对象,而在小麦(Triticum aestivum)、水稻(Oryza sativa)等农作物中的研究报道极少。本文概述了植物中ABI5在种子发育、植物生长(特别是蔗糖信号途径和蛋白质泛素化过程)、花青素积累等生物学过程以及植物对干旱、低氮等逆境胁迫响应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阐明在农作物中开展ABI5分子网络调控解析工作的重要性,以期为选育具有种子萌发可控(如抗穗发芽)、抗逆性强(如低氮)以及高产量等优良性状的作物品种提供理论基础,对作物分子育种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I5 转录因子 研究进展
下载PDF
Biotic and abiotic stress-responsive genes are stimulated to resist drought stress in purple wheat 被引量:5
6
作者 LI Xiao-lan LÜXiang +3 位作者 WANG Xiao-hong PENG Qin ZHANG Ming-sheng ren ming-jian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1期33-50,共18页
Triticum aestivum L. cv. Guizi 1(GZ1) is a drought-tolerant local purple wheat cultivar. It is not clear how purple wheat resists drought stress, but it could be related to anthocyanin biosynthesis. In this study, tra... Triticum aestivum L. cv. Guizi 1(GZ1) is a drought-tolerant local purple wheat cultivar. It is not clear how purple wheat resists drought stress, but it could be related to anthocyanin biosynthesis. In this study, transcriptome data from droughttreated samples and controls were compared. Drought slightly reduced the anthocyanin, protein and starch contents of GZ1 grains and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grain weight. Under drought stress, 16 682 transcripts were reduced, 27 766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 were identified, and 379 DEGs, including DREBs, were related to defense response. The defense-response genes included response to water deprivation, reactive oxygen, bacteria, fungi, etc. Most of the structural and regulatory genes in anthocyanin biosynthesis were downregulated, with only Ta DFR, Ta OMT, Ta5,3GT, and Ta MYB-4 B1 being upregulated. Ta CHS, Ta F3H, TaCHI, Ta4CL, and TaF3’H are involved in responses to UV, hormones, and stimulus. Ta CHS-2D1, Ta DFR-2D2, Ta DFR-7D, TaOMT-5A, Ta5,3 GT-1B1, Ta5,3GT-3A, and Ta5,3GT-7B1 connect anthocyanin biosynthesis with other pathways, and their interacting proteins are involved in primary metabolism, genetic regulatio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and defense responses. There is further speculation about the defense-responsive network in purple wheat.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biotic and abiotic stress-responsive genes were stimulated to resist drought stress in purple wheat GZ1, and anthocyanin biosynthesis also participated in the drought defense response through several structural ge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CRIPTOME purple wheat DROUGHT ANTHOCYANIN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defense response stress
下载PDF
海南蕊木的生物碱化学成分研究
7
作者 任明建 贺停 +4 位作者 秦立达 崔绮敏 周文兵 刘亚平 程桂广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1期1-5,共5页
采用硅胶柱、Sephadex LH-20凝胶柱、MCI柱和Pre-HPLC等色谱方法,对海南蕊木总生物碱进行分离纯化,共分离鉴定12个吲哚生物碱.根据理化性质、UHPLC-MS/MS、NMR等现代波谱技术,对分离得到的生物碱进行结构鉴定,分别为(-)-eburnamenine(1)... 采用硅胶柱、Sephadex LH-20凝胶柱、MCI柱和Pre-HPLC等色谱方法,对海南蕊木总生物碱进行分离纯化,共分离鉴定12个吲哚生物碱.根据理化性质、UHPLC-MS/MS、NMR等现代波谱技术,对分离得到的生物碱进行结构鉴定,分别为(-)-eburnamenine(1)、O-Methyl-vincanol(2)、epivincanol(3)、picralinal(4)、5-methoxystrictamine(5)、leuconolam(6)、kopsinine(7)、(-)-aspidofractinine(8)、(2β,5β)-aspidofractinin-16-ol(9)、pleiomalicine(10)、dihydrocorynantheol(11)、vincadiffine(12).其中生物碱4、5和10~12为首次从蕊木属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蕊木 化学成分 吲哚生物碱
下载PDF
光敏色素感知光温信号调控种子休眠与萌发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8
作者 李振华 徐如宏 +1 位作者 任明见 李鲁华 《植物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39-546,共8页
光和温度是影响种子休眠与萌发的两个重要的环境因子。光敏色素(PHY)是光和温度的受体,本文将围绕PHY展开,对种子休眠与萌发的光温敏感性和光温信号通路进行综述。作为光受体, PHYA和PHYB是调控种子萌发的两个关键PHY蛋白,它们通过调节... 光和温度是影响种子休眠与萌发的两个重要的环境因子。光敏色素(PHY)是光和温度的受体,本文将围绕PHY展开,对种子休眠与萌发的光温敏感性和光温信号通路进行综述。作为光受体, PHYA和PHYB是调控种子萌发的两个关键PHY蛋白,它们通过调节光敏色素互作蛋白(PIF1)的降解,来解除受PIF1抑制的植物激素脱落酸(ABA)和赤霉素(GA)代谢和信号基因的表达,从而控制ABA和GA的水平和信号来调控种子萌发。作为温度受体, PHYB是调控种子萌发的关键PHY蛋白。温度信号调控活性PHYB到非活性PHYB的转变速率,每日温度循环促进PHYB调节的种子萌发。在发现PHY为光温二受体后,其整合光温信号调控种子休眠与萌发将成为今后的一个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敏色素 种子休眠 种子萌发 光温敏感性 光温信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