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极端气候事件综合危险性等级指标构建及近60年来长江流域极端气候综合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存杰 肖潺 +4 位作者 李帅 珠杰桑布 任玉玉 张思齐 王荣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20-938,共19页
本文利用经过均一化订正的长江流域共669个气象站近60年(1961—2020年)逐日观测资料,采用相对阈值和绝对阈值相结合的极值分析方法,对长江流域近60年极端高温事件、极端低温事件、极端干旱事件和极端降水事件进行识别,分析了年发生频率... 本文利用经过均一化订正的长江流域共669个气象站近60年(1961—2020年)逐日观测资料,采用相对阈值和绝对阈值相结合的极值分析方法,对长江流域近60年极端高温事件、极端低温事件、极端干旱事件和极端降水事件进行识别,分析了年发生频率和线性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考虑到全国极端气候事件发生情况,构建了多个极端气候事件综合危险性等级指标,比较客观地给出了长江流域极端气候事件综合危险性等级.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全国其他地区,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极端气候综合危险性等级较高,虽然自1961年以来综合年发生频率呈现弱的线性减少趋势,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江流域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危险性相对于全国其他地区明显偏高.通过对不同极端气候事件危险性和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长江流域近60年极端干旱事件年发生频率呈现线性减少趋势,与全国他其区域相比较,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极端干旱发生的危险性等级都在中级以上,说明长江流域容易发生极端干旱事件;长江流域近60年极端降水事件年发生频率呈现弱的增加趋势,危险性等级指数分析表明,高危险区主要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湖南西部、江西大部、湖北南部等地发生极端降水事件的危险性很高;近60年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极端高温事件显著增加,尤其进入21世纪以来发生更加频繁,但相对于全国其他地区,危险性等级较低;近60年长江流域极端低温事件显著减少,但相对于全国其他地区,极端低温事件发生的危险性增加明显.进入21世纪以来,长江流域极端气候事件的综合危险性不断增加,极端高温和极端干旱相伴而生的高温干旱复合型事件频繁发生,极端降水事件和极端低温事件在全国的占比不断升高,造成的社会经济影响越来越严重,说明长江流域加强极端气候事件风险防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气候事件 多个极端事件综合等级指标 气候变化 长江流域
下载PDF
我国西北干燥区地面气象站观测环境代表性思考
2
作者 任国玉 任玉玉 +8 位作者 张颖娴 张太西 张思齐 薛晓颖 叶殿秀 颉卫华 吴秀兰 曹华 农丽娟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23年第4期169-175,共7页
气候观测环境代表性和观测资料质量是开展大尺度气候变化监测和研究的前提。为了解我国干燥区气象观测环境变化和台站代表性,对河西走廊和北疆9个国家级气象站观测环境开展了调研。结合先前研究结果,从气候变化监测和研究的视角,提出了... 气候观测环境代表性和观测资料质量是开展大尺度气候变化监测和研究的前提。为了解我国干燥区气象观测环境变化和台站代表性,对河西走廊和北疆9个国家级气象站观测环境开展了调研。结合先前研究结果,从气候变化监测和研究的视角,提出了针对西北干燥区地面观测站代表性问题的几点思考。目前我国西北地区气象站地面观测,对于干燥区的城市和绿洲区域气候及其变化,具有较高的代表性,但对更广大的荒漠和半荒漠背景气候及其变化,代表性仍显不足。早期研究中指出的北疆等地区城镇站地面气温序列负向城市化影响,应与观测场周围局地甚至区域尺度绿洲扩大有直接联系,较难反映绿洲以外干燥区地带性气温变化。针对地面观测环境调研发现的问题及其思考,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对未来国家基准气候站网设计和建设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测环境 资料 西北 干燥区 气候变化 绿洲化 城市化
下载PDF
贵州百香果病毒病病原的鉴定
3
作者 任羽羽 王立娟 +2 位作者 陈楠 袁启凤 马玉华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期35-41,共7页
【目的】鉴定侵染贵州百香果的病毒病病原种类,为建立分子检测和防控体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贵州百香果主要种植地疑似感病的百香果样叶,利用去真核生物核糖体rRNA构建测序文库,对疑似病毒侵染的样品进行高通量测序和病毒种类... 【目的】鉴定侵染贵州百香果的病毒病病原种类,为建立分子检测和防控体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贵州百香果主要种植地疑似感病的百香果样叶,利用去真核生物核糖体rRNA构建测序文库,对疑似病毒侵染的样品进行高通量测序和病毒种类鉴定。【结果】样本中含有夜来香花叶病毒(Telosma mosaic virus,TeMV)、东亚西番莲病毒(East Asian Passiflora Virus,EAPV)和西番莲潜隐病毒(Passiflora latent virus,PLV),占比分别为1.59%、63.65%和34.72%。TeMV和EAPV贵州分离物与已报道分离物的核苷酸序列一致性分别为87.6%~99.7%和85.2%~99.8%。PLV贵州分离物CP基因核苷酸序列一致性为99.5%~100%,与已报道分离物核苷酸序列一致性为93.0%~95.4%。系统进化分析表明,PLV分离物单独形成1个分支,相同地区的分离物优先聚集在一起,表现出较强的地域性。【结论】侵染贵州百香果的病毒病病原主要是TeMV、EAPV和PL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香果 病毒病 病原菌 宏转录组 鉴定 贵州
下载PDF
城市化对北京单次极端高温过程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张雷 任国玉 +5 位作者 苗世光 张爱英 孟凡超 朱士超 任玉玉 索南看卓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93-1108,共16页
城市化对高温热浪的频次和强度具有重要影响,但目前对于城市化影响高温热浪过程的机理了解还不充分。本文利用WRF模式,对2010年7月2~6日(北京时)北京一次高温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了城市化对此次高温过程的影响机理。采用优化后的WRF模式... 城市化对高温热浪的频次和强度具有重要影响,但目前对于城市化影响高温热浪过程的机理了解还不充分。本文利用WRF模式,对2010年7月2~6日(北京时)北京一次高温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了城市化对此次高温过程的影响机理。采用优化后的WRF模式,能够模拟出北京连续5日高温的特征和城市热岛强度的变化。城市下垫面的不透水性决定了城区2 m高度处相对湿度低于乡村,削弱了城区通过潜热调节城市气温的能力。日落后,城市感热通量下降缓慢,城区降温速率小于乡村,夜间边界层稳定、高度低,风速小,抑制了城乡之间能量的传输,形成了夜间强的城市热岛强度,造成夜间城市气温明显高于乡村。日出后城乡地面感热通量、潜热通量迅速上升,边界层稳定性下降。午后,城市下垫面分别为地表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的高、低值中心,通过潜热调节气温的能力被削弱;边界层稳定性降低,有利于能量的垂直扩散;此时,城市热岛强度小于夜间。因此,北京城市下垫面形成了明显的城市热岛效应,加重了城区极端高温事件的强度。此外,在这次高温热浪期间,中国东部大部分地区受到大陆暖高压控制,晴空少云,西北气流越山后形成焚风效应,是北京地区高温热浪形成的天气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高温 城市热岛 数值模拟 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北京
下载PDF
中国中小尺度强对流天气气候学特征 被引量:10
5
作者 薛晓颖 任国玉 +2 位作者 孙秀宝 任玉玉 余予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9-213,共15页
中小尺度强对流天气具有极强的破坏力,了解其气候学特征对于预测、预报和影响评价都具有实际意义。利用1961~2015年的2332个高密度逐月国家级气象站观测资料,分析了中国大陆3种常见中小尺度强对流天气(雷暴、闪电、冰雹)在年、季、月... 中小尺度强对流天气具有极强的破坏力,了解其气候学特征对于预测、预报和影响评价都具有实际意义。利用1961~2015年的2332个高密度逐月国家级气象站观测资料,分析了中国大陆3种常见中小尺度强对流天气(雷暴、闪电、冰雹)在年、季、月尺度上发生日数的时间变化规律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全国年平均雷暴、闪电和冰雹发生频率分别为39.23 d/a、20.56 d/a和1.07 d/a;雷暴和闪电主要发生在夏季3个月,雷暴日数7月最多,闪电日数8月最多;冰雹主要发生每年5~9月,6月发生频率最高;雷暴和闪电的高发区分布基本一致,主要集中在华南和西南,青藏高原也是雷暴的高发区域之一;冰雹的高发区主要集中在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东部以及中西部山地,而东南沿海地区发生频率则较低。进一步分析发现,我国雷暴和冰雹出现频率随海拔高度增加而明显增加,冰雹和海拔高度有更好的对应关系,二者增加速率分别为2.87 d/500 m和1.80 d/500 m,表明地势高度对这两种强对流天气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尺度强对流 雷暴 闪电 冰雹 地形 气候学特征
下载PDF
Changes of crop climate risk degree:a case study on cotton in Henan Province 被引量:2
6
作者 QIAN Huaisui ren yuyu LI Mingxia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06年第3期355-362,共8页
The agricultural climate risk in the geographical transitional zones is very sensitive to climate change. Based on previous researches, this article established the cotton climate suitability model and the risk index ... The agricultural climate risk in the geographical transitional zones is very sensitive to climate change. Based on previous researches, this article established the cotton climate suitability model and the risk index to analyze the cotton climate risk degree in Henan Province. The result shows that, in the last 40 years, the cotton climate risk degree has a gradual increasing trend in which the precipitation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and the climate suitability and its deviation have different performances in the influence on the risk change in different phases; the increase rate of risk degree has significant regional and transitional characteristics, for example, from the eastern plain to the western mountains, the risk change rate becomes slower and slower, so the contrast between the central-southern Huang-Huai plain and the Funiu mountains is the most remarkable; and in the north-south direction, the contrast between the fast increase belt from the central-southern Huang-Huai plain to the middle Yellow River and the slow increase belt near the Yellow River is particularly remarkable, which is possibly the results of topographic and climatic transitional belt; and the risk change process also has obvious regional difference. For instance, abrupt change is an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 in eastern Henan where this sudden change type has notable latitudinal difference, while in the western mountainous area it is very rare. Although the temperature change over the 40 years is still increasing in this area, the trend has reduced gradually since the end of the 1980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imate risk degree COTTON climate change Henan Province
下载PDF
CTAB-ZnO的制备及其对亚甲基蓝的降解性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任雨雨 付新 《山东化工》 CAS 2020年第4期19-22,共4页
本文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作为表面活性剂,乙酸锌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花簇型Zn O纳米棒。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ZnO的物相及形貌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并考察了其对亚甲基蓝的光催化降解性能。实验结果表明... 本文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作为表面活性剂,乙酸锌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花簇型Zn O纳米棒。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ZnO的物相及形貌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并考察了其对亚甲基蓝的光催化降解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水热法制备的花簇型棒状ZnO纳米棒,具有高效的光催化性能;在紫外光照射条件下,对亚甲基蓝的降解率可高达9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锌 水热法 亚甲基蓝 光降解
下载PDF
粒子掺入微弧氧化抗菌膜层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宏 任雨雨 +2 位作者 丁健 陈永楠 郝建民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45-752,共8页
生物医用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稳定性及生物相容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牙科、骨科、医疗器械等领域。但生物医用材料在使用中易出现各种感染问题,危害人体健康。微弧氧化能够在钛基、镁基等生物医用材料表面构建抗菌膜层,是有效解... 生物医用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稳定性及生物相容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牙科、骨科、医疗器械等领域。但生物医用材料在使用中易出现各种感染问题,危害人体健康。微弧氧化能够在钛基、镁基等生物医用材料表面构建抗菌膜层,是有效解决感染问题的表面改性技术之一。本文概述了粒子掺入微弧氧化膜层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机理,重点综述了近年来Ag、Ag_(2)O、Cu、CuO、ZnO及其它金属氧化物粒子掺入微弧氧化膜层构建抗菌表面的最新研究动态,阐述了粒子掺入对微弧氧化膜层耐蚀性、耐磨性的影响,并对粒子掺入微弧氧化抗菌膜层的应用和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用材料 微弧氧化 粒子掺入 抗菌性能
原文传递
基于微针的生物标志物检测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任玉宇 赵锋 +2 位作者 马银玲 杨晓婷 殷殿书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1740-1745,共6页
微针作为一种微创的递送技术,受到科研及医务人员广泛关注。目前医院对生物标志物的检测主要集中在对血样、尿液、粪便等的分析,但当前的方法存在干扰因素多、需要专业人员操作、检测步骤繁琐等问题。微针能够提取体液,或递送诊断试剂,... 微针作为一种微创的递送技术,受到科研及医务人员广泛关注。目前医院对生物标志物的检测主要集中在对血样、尿液、粪便等的分析,但当前的方法存在干扰因素多、需要专业人员操作、检测步骤繁琐等问题。微针能够提取体液,或递送诊断试剂,同时与生物传感器集成的微针系统可以实现对生物标志物的实时监测。与传统的诊断方式相比,基于微针的检测设备具有无痛、微创、采样和检测一体化等优点。基于微针的生物标志物检测目前涉及包括癌症、传染病、糖尿病在内的多种疾病,在改善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方面具有很大的前景。因此,该文总结了微针在生物标志物检测领域的最新进展,以期为微针在疾病诊断和监测领域提供新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针 生物传感器 慢性病监测 生物标志物
原文传递
国家基本/基准站地面气温资料城市化偏差订正 被引量:8
10
作者 温康民 任国玉 +4 位作者 李娇 任玉玉 孙秀宝 周雅清 张爱英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00-611,共12页
城市化偏差是中国地面气温观测记录中最大的系统性偏差,订正该偏差可为大尺度气候变化监测和研究提供准确的基础资料。论文介绍了用于单站地面月平均气温序列城市化偏差订正的一个方法,并利用该方法订正了685个国家基本/基准站1961—201... 城市化偏差是中国地面气温观测记录中最大的系统性偏差,订正该偏差可为大尺度气候变化监测和研究提供准确的基础资料。论文介绍了用于单站地面月平均气温序列城市化偏差订正的一个方法,并利用该方法订正了685个国家基本/基准站1961—2015年地面年及月平均气温序列中的城市化偏差。采取自东往西迭代订正的方法,即从东往西逐经度订正,订正完的目标站也可作为参考站。首先,规定目标站的参考站在300 km范围内,并利用2站的去线性趋势年均气温的相关系数作为标准,规定相关系数最大且通过信度水平为0.005显著性检验的4个候选参考站作为该目标站的参考站;然后,对各个参考站年均气温与其对应目标站年均气温求相关,并以其平方为权重计算各参考站月和年均气温的平均值序列,即为各目标站年和月平均地面气温参考序列;其次,利用目标站气温序列趋势及其参考序列趋势之差作为总的订正值,订正目标站气温序列中包含的城市化偏差。较大的城市化偏差出现在华北地区、华中部分地区、东北北部、西南及西部部分地区,介于0.1~0.3℃/10 a;在中国西北部分地区、西藏西部及南部、东北南部、华南沿海、华东及华中个别站存在负偏差;对整个中国而言,相对城市化偏差为19.6%。以北京、武汉、银川、深圳作为华北、华中、西北和华南地区的大城市代表站,发现其在过去55 a的相对城市化偏差分别为67.0%、75.4%、32.7%和50.3%,与前人针对单站评估城市化影响的结果基本一致,说明论文的订正方法较为合理。论文介绍的城市化偏差订正方法,可用于订正中国等快速城市化地区地面气温观测资料的系统偏差,订正后的气温数据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城市化因素引起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基本/基准站 地面气温 月均气温 城市化偏差 订正方法
原文传递
Cropland cover change in Northeast China during the past 300 years 被引量:21
11
作者 YE Yu FANG XiuQi +2 位作者 ren yuyu ZHANG XueZhen CHEN Li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9年第8期1172-1182,共11页
Land use/cover change induced by human activities has emerged as a "global" phenomenon with Earth system consequences. Northeast China is an area where the largest land cultivation activities by migrants hav... Land use/cover change induced by human activities has emerged as a "global" phenomenon with Earth system consequences. Northeast China is an area where the largest land cultivation activities by migrants have happened in China during the past 300 years. In this paper, methods including documentary data calibration and multi-sourced data conversion model are used to reconstruct historical cropland cover change in Northeast China during the past 300 years. It is concluded that human beings have remarkably changed the natural landscape of the region by land cultivation in the past 300 years. Cropland area has increased almost exponentially during the past 300 years, especially during the past 100 years when the ratio of cropland cover changed from 10% to 20%. Until the middle of the 19th century, the agricultural area was still mainly restricted in Liaoning Province. From the late 19th century to the early 20th century, dramatic changes took place when the northern boundary of cultivation had extended to the middle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During the 20th century, three agricultural regions with high ratio of cropland cover were formed after the two phases of spatial expansion of cropland area in 1900s—1930s and 1950s—1980s. Since 1930s—1940s, the expansion of new cultivated area have invaded the forest lands especially in Jilin and Heilongjiang Provin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ST 300 YEARS NORTHEAST China CROPLAND land cover environmental chang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