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要促进因子超家族成员2a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
作者 马晟 王希君 +4 位作者 刘振荣 王雅茹 胡楠 荣维淇 肖汀 《癌变.畸变.突变》 CAS 2024年第3期187-194,共8页
目的:探讨主要促进因子超家族成员2a(MFSD2A)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细胞癌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评估其对肝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下载424例肝细胞癌和50例癌旁转录组数据以及相关临床... 目的:探讨主要促进因子超家族成员2a(MFSD2A)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细胞癌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评估其对肝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下载424例肝细胞癌和50例癌旁转录组数据以及相关临床信息。利用生物信息平台,在泛癌组织中比较MFSD2A的表达情况。使用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探索MFSD2A表达与肝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MFSD2A蛋白相互作用网络,使用GEPIA2数据库检索相关基因,进一步进行通路富集分析,探索MFSD2A的分子功能。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验证肝细胞癌肿瘤组织中MFSD2A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TCGA数据分析显示,MFSD2A基因在不同肿瘤和癌旁组织中表达水平普遍存在差异,与癌旁组织相比,在肝细胞癌组织中低表达(P<0.01)。MFSD2A在>60岁组(P=0.014)、病理分级G1组(P<0.01)、血液中AFP含量≤400 ng/mL组(P<0.01)表达量升高。MFSD2A高表达组肿瘤患者的总生存期(P=0.008)、无进展生存期(P=0.008)和无复发生存期(P=0.016)均显著延长。MFSD2A及其相互作用蛋白主要涉及脂质代谢相关的PPAR信号通路。免疫组织化学验证结果显示,相对于MFSD2A低表达组患者,MFSD2A高表达组患者预后更好(P=0.016),且随着患者MFSD2A评分升高,血清AFP水平下降。结论:MFSD2A在肝细胞癌组织中低表达,且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MFSD2A可能通过调控肝脏脂质代谢抑制肝细胞癌的进展,提示其可能是肝细胞癌的潜在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促进因子超家族成员2a 肝细胞癌 预后 甲胎蛋白 脂质代谢
下载PDF
基于非标记定量技术的肝细胞癌血浆蛋白质组学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曼 鄢丹 +3 位作者 孟波 荣维淇 戴新华 赵洋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5-122,共8页
采用非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获得10例肝细胞癌患者和10例健康人的血浆样本蛋白质组表达谱数据,并对其细胞定位与功能进行注释分析.利用修正t-检验算法对差异蛋白质进行筛选,通过DAVID平台分析软件对差异蛋白质进行功能注释分析,发现... 采用非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获得10例肝细胞癌患者和10例健康人的血浆样本蛋白质组表达谱数据,并对其细胞定位与功能进行注释分析.利用修正t-检验算法对差异蛋白质进行筛选,通过DAVID平台分析软件对差异蛋白质进行功能注释分析,发现了一系列潜在的肝细胞癌血浆诊断生物标志物,包括16个肝细胞癌血浆上调蛋白质和15个下调蛋白质.此外,还发现了一系列新的候选生物标志物,如EFEMP1,ITH3,CRP,SAA1,LBP和MBL2等.这些肝细胞癌的血浆蛋白质候选标志物可作为临床诊断标志物进行应用,然而由于样本数量较少,仍需开展大队列样本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血浆 蛋白质组 LC-MS/MS
下载PDF
肝细胞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及其时间点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陶常诚 张凯 +1 位作者 荣维淇 吴健雄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22年第4期359-363,共5页
肝细胞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外科手术是目前治疗肝细胞癌最主要的方法,但手术后的高复发率是影响其预后的重要原因,也是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临床问题。按照复发时间,可分为早期复发及远期复发。早期复发患者的预后较远期复发差,... 肝细胞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外科手术是目前治疗肝细胞癌最主要的方法,但手术后的高复发率是影响其预后的重要原因,也是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临床问题。按照复发时间,可分为早期复发及远期复发。早期复发患者的预后较远期复发差,因此两种复发的鉴别对于外科决策来说至关重要,本文就肝细胞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时间点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早期复发 远期复发 复发时间
下载PDF
术前放疗降低中央型肝细胞癌患者肝切除术后复发风险的临床研究
4
作者 陶常诚 荣维淇 +2 位作者 吴凡 王黎明 吴健雄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期81-87,共7页
目的探讨术前放疗对肝切除术治疗的中央型肝细胞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42例中央型肝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术前是否... 目的探讨术前放疗对肝切除术治疗的中央型肝细胞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42例中央型肝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术前是否接受放疗,将患者分为术前放疗组(30例)和单纯手术组(112例)。主要观察指标为无复发生存(RFS)及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通过标准化均数差(SMD)评价各因素两组间是否存在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行肝切除术的中央型肝细胞癌患者RFS的影响因素;采用倾向得分匹配(PSM)、回归模型调整倾向得分(CAPS)以及逆概率加权(IPTW)方法研究暴露因素及混杂变量与RFS的关系;敏感性分析采用E值评估未测量混杂因素对结果的潜在影响。结果术前放疗组和单纯手术组中男性分别占96.7%(29/30)、87.5%(98/112),年龄分别为(55±10)岁和(54±12)岁。PSM法匹配前,两组间性别、丙型肝炎患者比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清蛋白、甲胎蛋白、术后病理卫星结节、肿瘤数量均存在差异(均SMD>0.1)。共26对患者匹配成功,术前放疗组和单纯手术组匹配后基线特征均无差异(均SMD<0.1)。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示术前放疗、肿瘤数量、肿瘤长径以及术后病理卫星结节是RFS的影响因素(均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示术前放疗是行肝切除术的中央型肝细胞癌患者RFS的独立保护因素(HR=0.55,95%CI:0.31~0.97,P=0.038),肿瘤长径(HR=1.08,95%CI:1.02~1.15,P=0.008)、有术后病理卫星结节(HR=1.97,95%CI:1.21~3.19,P=0.006)为RFS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放疗与中央型肝细胞癌患者较优的RFS相关(PSM,HR=0.41,95%CI:0.20~0.86,P=0.018;CAPS,HR=0.42,95%CI:0.20~0.87,P=0.019;IPTW,HR=0.41,95%CI:0.22~0.76,P=0.005)。匹配前,术前放疗组术后1、3、5年RFS率分别为77%、56%和45%,单纯手术组分别为48%、32%和28%;匹配前后术前放疗组RFS均优于单纯手术组(χ^(2)=5.65,P=0.017;χ^(2)=6.00,P=0.014)。未测量混杂因素改变结论的E值为2.39,提示结果可靠、稳定。匹配后,术前放疗组和单纯手术组患者术中出血量[M(Q1,Q3)]分别为300 ml(125 ml,600 ml)和400 ml(200 ml,600 ml)(U=0.51,P=0.611),手术时间>180 min患者比例分别为92.3%(24/26)和84.6%(22/26)(χ^(2)=0.75,P=0.385),术后轻度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0.0%(26/26)和92.3%(24/26)(χ^(2)=2.08,P=0.14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央型肝细胞癌患者肝切除术前放疗安全、有效,具有减少术后复发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肝切除术 放射疗法 复发
原文传递
腹腔镜解剖性肝Ⅷ段切除16例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陶常诚 吴凡 +4 位作者 荣维淇 王黎明 蒙轩 吴健雄 王宏光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28-332,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解剖性肝Ⅷ段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肝胆外科行解剖性肝Ⅷ段切除的肝细胞癌患者资料。共入组16例患者,其中男性13例,女性3例,年龄(59.1±10.9)... 目的探讨腹腔镜解剖性肝Ⅷ段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肝胆外科行解剖性肝Ⅷ段切除的肝细胞癌患者资料。共入组16例患者,其中男性13例,女性3例,年龄(59.1±10.9)岁。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是否输血、术后并发症等。采用门诊复查和打电话的方式随访复发和生存情况。结果16例患者均成功行腹腔镜解剖性肝Ⅷ段切除,无中转开腹,其中10例为术中超声引导下肝实质入路的腹腔镜肝Ⅷ段切除,6例为术中超声引导下Glisson蒂穿刺注射吲哚菁绿染色肿瘤所在门静脉流域的肝Ⅷ段切除。16例患者腹腔镜解剖性肝Ⅷ段切除手术时间为(274.8±82.8)min,术中出血量为[M(Q1,Q3)]100.0(50.0,200.0)ml,无术中输血,无术后并发症,术后5~7 d均顺利拔除引流管出院。16例患者随访5~24个月,均存活,2例患者术后复发。结论腹腔镜解剖性肝Ⅷ段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解剖性肝切除 肝Ⅷ段 临床效果
原文传递
肝癌肝切除术后肝再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武安可 荣维淇 吴健雄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6-71,共6页
肝脏是具有极强再生潜能的器官,当受到创伤、感染、手术等影响后,会启动一系列调控进行有序再生,以迅速恢复肝功能和肝体积,维持正常生理机能。本文概述了肝癌肝切除术后肝再生的发生过程,并总结了肝再生的评估方法和影响肝再生的因素,... 肝脏是具有极强再生潜能的器官,当受到创伤、感染、手术等影响后,会启动一系列调控进行有序再生,以迅速恢复肝功能和肝体积,维持正常生理机能。本文概述了肝癌肝切除术后肝再生的发生过程,并总结了肝再生的评估方法和影响肝再生的因素,为临床开展精准肝外科治疗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切除术 肝再生
原文传递
中央型肝细胞癌手术联合辅助放疗对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陶常诚 荣维淇 +2 位作者 吴凡 王黎明 吴健雄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61-166,共6页
目的探讨中央型肝细胞癌患者接受手术联合术后放疗对长期预后的改善作用。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6月至2020年6月接受手术的193例中央型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接受术后放疗分为手术联合术后放疗组(88例)及手术组(105例)。结果... 目的探讨中央型肝细胞癌患者接受手术联合术后放疗对长期预后的改善作用。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6月至2020年6月接受手术的193例中央型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接受术后放疗分为手术联合术后放疗组(88例)及手术组(105例)。结果手术联合术后放疗组1、3、5年总生存率为98%、85%、74%;1、3、5年无复发生存率为76%、55%、44%。单纯手术组术后1、3、5年总生存率为79%、66%、59%;1、3、5年无复发生存率为51%、40%、37%。倾向性评分匹配后两组患者间基线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生存分析提示手术联合术后放疗组的总生存时间(χ^(2)=5.825,P=0.016)及无复发生存时间(χ^(2)=5.230,P=0.022)优于手术组。多因素分析提示术后放疗是影响手术联合术后放疗组的总生存时间(P=0.009)及无复发生存时间(P=0.017)的独立危险因素。亚组分析提示术后放疗可减少早期复发的发生(HR=0.41,95%CI:0.21~0.80,P=0.002)。结论中央型肝细胞癌患者接受手术联合辅助放疗可改善长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外科手术 放射治疗 预后
原文传递
术中超声引导下肝门部胆管癌行门静脉栓塞后再手术1例
8
作者 王之浩 斯琴塔娜 +4 位作者 姚明军 姚鑫 李操 荣维淇 王宏光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03-704,共2页
根治性手术切除改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预后,门静脉栓塞可使拟保留侧肝体积代偿增大,降低术后肝衰竭的发生。本例患者男性,59岁,初步诊断肝门部胆管癌,Bismuth-CorletteⅣ型。术前采用MRI、三维重建等影像学精准评估残肝体积不足,先行门... 根治性手术切除改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预后,门静脉栓塞可使拟保留侧肝体积代偿增大,降低术后肝衰竭的发生。本例患者男性,59岁,初步诊断肝门部胆管癌,Bismuth-CorletteⅣ型。术前采用MRI、三维重建等影像学精准评估残肝体积不足,先行门静脉右支栓塞后左肝代偿性增大,再行根治性手术,术中应用超声引导胆管离断,术后病理胆管中分化腺癌,治疗后顺利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门部胆管癌 门静脉栓塞 根治性手术 门静脉右支 肝体积 术中应用 三维重建 超声引导
原文传递
术中超声引导下肾上腺皮质癌伴肝后下腔静脉癌栓手术规划及流程
9
作者 斯琴塔娜 王之浩 +3 位作者 童俊翔 荣维淇 蒙轩 王宏光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5-137,共3页
肾上腺皮质癌(ACC)伴下腔静脉癌栓罕见且预后较差,目前绝大多数文献支持积极的手术干预。本文总结了1例ACC伴下腔静脉癌栓患者的诊治过程,探讨术前详细的影像学资料及术中超声对于评估ACC伴下腔静脉癌栓的上界及下界的可行性,阐述术中... 肾上腺皮质癌(ACC)伴下腔静脉癌栓罕见且预后较差,目前绝大多数文献支持积极的手术干预。本文总结了1例ACC伴下腔静脉癌栓患者的诊治过程,探讨术前详细的影像学资料及术中超声对于评估ACC伴下腔静脉癌栓的上界及下界的可行性,阐述术中超声引导下ACC伴肝后下腔静脉癌栓手术规划及流程,证明通过术前多模态影像学及术中超声精准评估ACC下腔静脉癌栓上下界、决定血流阻断方式以及获得肿瘤根治切除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肿瘤 下腔静脉癌栓 术中超声 下腔静脉阻断技术
原文传递
1例脾组织植入的主要诊断选择和ICD编码
10
作者 张弘 王凯鹏 +3 位作者 钟雪梅 庞倩云 荣维淇 尹世全 《中国病案》 2023年第5期40-42,共3页
脾组织植入是因后天因素所致的一种疾病,特点是在各种解剖部位出现脾组织的自体植入,常被误诊或怀疑为恶性肿瘤,入院行手术后确诊。通过1例脾组织在肝脏和腹腔多发植入病例,分析主要诊断选择及其相应的ICD-10编码查找过程。当针对脾组... 脾组织植入是因后天因素所致的一种疾病,特点是在各种解剖部位出现脾组织的自体植入,常被误诊或怀疑为恶性肿瘤,入院行手术后确诊。通过1例脾组织在肝脏和腹腔多发植入病例,分析主要诊断选择及其相应的ICD-10编码查找过程。当针对脾组织植入结节手术时,不论其植入部位或手术部位,均应以脾组织植入为主要诊断;其ICD-10编码查找的关键是选择脾组织植入为主导词,编码为D73.8,现行国家临床版2.0尚无具体对应编码,可选择D73.800脾的其他疾病,保证编码内涵准确,待编码库升级后再作统一调整。脾组织植入结节需与先天性副脾鉴别。因其中文翻译多种,使用工具书查找ICD-10编码时确定主导词较困难。仔细阅读病案和积极查阅文献,有助于主要诊断和ICD编码的准确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诊断 国际疾病分类 脾组织植入
原文传递
A-P-R三角解剖联合ICG荧光染色腹腔镜解剖性肝S5段切除术
11
作者 王鹏 荣维淇 +5 位作者 张建 潘国政 吴凡 王黎明 吴健雄 王宏光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498-502,共5页
目的探讨A-P-R三角解剖联合ICG荧光染色腹腔镜解剖性肝S5段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1日至2021年5月30日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和胜利油田中心医院行腹腔镜肝S5段切除术的7例原发性肝癌... 目的探讨A-P-R三角解剖联合ICG荧光染色腹腔镜解剖性肝S5段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1日至2021年5月30日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和胜利油田中心医院行腹腔镜肝S5段切除术的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其中男5例,女2例;年龄54~72岁,中位年龄65岁。术中解剖A-P-R三角联合ICG荧光染色显示肝段分界,实施腹腔镜下解剖性肝S5段切除术。观察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其中单纯S5段切除3例,联合S4b段部分切除1例,联合S6段部分切除3例。手术时间中位数211(162~265)min,肝门阻断时间32(15~75)min,术中出血量150(50~300)ml,均无输血。术后住院时间7(3~14)d。术后无发生腹腔出血、肝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术后胆漏1例,保持通畅引流,术后20 d拔管。所有病例随访至投稿日,无肿瘤复发转移,无死亡。结论采用A-P-R三角解剖联合ICG荧光染色辅助腹腔镜解剖性肝S5段切除术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R三角 吲哚氰绿 荧光显像 腹腔镜 肝切除术 肝细胞
原文传递
Secretory/releasing proteome-based identification of plasma biomarkers in HBV-associat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被引量:9
12
作者 YANG Lei rong weiqi +13 位作者 XIAO Ting ZHANG Ying XU Bin LIU Yu WANG LiMing WU Fan QI Jun ZHAO XiuYing WANG HongXia HAN NaiJun GUO SuPing WU JianXiong GAO YanNing CHENG ShuJun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2013年第7期638-646,1-2,共9页
For successful therap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must be detected at an early stage. Herein, we used a proteomic approach to analyze the secretory/releasing proteome of HCC tissues to identify plasma biomarkers.... For successful therap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must be detected at an early stage. Herein, we used a proteomic approach to analyze the secretory/releasing proteome of HCC tissues to identify plasma biomarkers. Serum-free conditioned media (CM) were collected from primary cultures of cancerous tissues and surrounding noncancerous tissues. Proteomic analysis of the CM proteins permitted the identification of 1365 proteins. The enriched molecular functions and biological processes of the CM proteins, such as hydrolase activity and catabolic processes, were consistent with the liver being the most important metabolic organ. Moreover, 19% of the proteins were characterized as extracellular or membrane-bound. For validation, secretory proteins involved in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signaling pathways were validated in plasma samples. Alphafetoprotein (AFP), metalloproteinase (MMP)1, osteopontin (OPN), and pregnancy-specific beta-1-glycoprotein (PSG)9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HCC patients.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of MMP1 and OPN in the diagnosis of HCC remained greater than that of AFP. In addition, this study represents the first report of MMP1 as a biomarker with a higher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than AFP. Thus, this study provides a valuable resource of the HCC secretome with the potential to investigate serological biomarkers. MMP1 and OPN could be used as novel biomarkers for the early detection of HCC and to improve the sensitivity of biomarkers compared with AF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SECRETOME biomarker MMP1 OPN PSG9
原文传递
肝细胞癌肝部分切除术后营养支持的效果 被引量:10
13
作者 刘发强 王黎明 +2 位作者 荣维淇 吴凡 吴健雄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87-792,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支持方法对肝细胞癌(HCC)肝部分切除术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379例HCC肝部分切除术后患者,按营养支持方法分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EEN)+肠外营养支持(PN)...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支持方法对肝细胞癌(HCC)肝部分切除术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379例HCC肝部分切除术后患者,按营养支持方法分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EEN)+肠外营养支持(PN)组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TPN)组。其中EEN+PN组142例,术后连续4 d使用EEN联合PN;TPN组237例,术后连续4 d使用TPN。EEN+PN组和TPN组再分为2个亚组,即中央型HCC(cl-HCC)亚组和周围型HCC(ncl-HCC)亚组。分析不同营养支持方法对EEN+PN组和TPN组及其亚组患者的疗效。结果EEN+PN组和TPN组及其亚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指数、肿瘤大小、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感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第7天,EEN+PN组和TPN组患者的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分别为(41.6±2.0)IU/L和(50.4±3.2)IU/L,碱性磷酸酶(ALP)分别为(80.8±2.4)IU/L和(90.2±2.3)IU/L,总胆红素(TBIL)分别为(15.8±0.7)μmol/L和(19.1±0.7)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第7天,EEN+PN组和TPN组中cl-HCC亚组患者的AST分别为(39.6±2.6)IU/L和(61.0±7.0)IU/L,TBIL分别为(14.4±0.9)μmol/L和(20.7±1.3)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第7天,EEN+PN组和TPN组中ncl-HCC亚组患者的ALP分别为(79.3±3.0)IU/L和(89.9±3.1)I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EN+PN组和TPN组患者的总住院时间分别为(15.8±0.4)d和(17.1±0.4)d,,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8.6±0.2)d和(10.1±0.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EEN+PN组和TPN组中ncl-HCC亚组患者的总住院时间分别为(15.1±0.5)d和(16.6±0.3)d,术后总住院时间分别为(8.4±0.2)d和(9.5±0.2)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EEN+PN组和TPN组中cl-HCC亚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8.7±0.2)d和(11.0±0.8)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EEN+PN组和TPN组患者的术后住院费用分别为(20 855.0±549.8)元和(23 373.0±715.5)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EN+PN组和TPN组中cl-HCC亚组患者的术后住院费用分别为(21 012.0±748.5)元和(24 697.0±1 409.0)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EN+PN有利于肝部分切除术后HCC患者的肝功能恢复,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减少术后住院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营养支持 临床效果
原文传递
基于右前肝蒂、右后肝蒂和肝右静脉之间类三角区域的Glisson蒂入路在腹腔镜解剖性右侧肝段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肖永刚 张吉祥 +5 位作者 王黎明 荣维淇 吴凡 蒙轩 吴健雄 王宏光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592-596,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右前肝蒂、右后肝蒂和肝右静脉(APR)之间的类三角区域(APR三角)入路、荧光反染的右侧解剖性肝切除术在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接受腹腔... 目的探讨基于右前肝蒂、右后肝蒂和肝右静脉(APR)之间的类三角区域(APR三角)入路、荧光反染的右侧解剖性肝切除术在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接受腹腔镜解剖性右侧肝段切除术治疗的34例肝脏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4例,女性10例,年龄(58.3±10.3)岁。收集患者手术完成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等资料。结果34例均为肝脏恶性肿瘤,均在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者。其中V段切除3例,VI段切除3例,VII段切除5例,V段+VI段2例,VI段+VII段9例,V段+VIII段3例,V段背段+VI段+VII段5例,右后区+前背段3例,前背段1例。手术时间为(275.58±82.28)min,术中出血量为100(100,300)ml,术中均无输血患者。术后第1天开始进食流质食物,术后第2~3天下床活动。术后并发症的Clavien-Dindo分级I级32例,III级2例。术后住院时间为(7.23±3.10)d。肿瘤切缘均为阴性。3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94±2.94)个月。截至随访结束,34例患者均存活,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基于"APR三角"的右侧Glisson蒂入路、离断后荧光反染的右侧解剖性肝切除术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检查 肝切除术 Glisson蒂入路
原文传递
肝淋巴上皮瘤样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陶常诚 张凯 +1 位作者 荣维淇 吴健雄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996-1000,共5页
肝淋巴上皮瘤样癌(LELC)是一种罕见的肝癌亚型,具有独特的流行病学、病理学特征,特点是大量的淋巴细胞浸润,可分为淋巴上皮瘤样肝细胞癌(LEL-HCC)和淋巴上皮瘤样肝内胆管细胞癌(LEL-CC),其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学方法,治疗以手术为主。肝LEL... 肝淋巴上皮瘤样癌(LELC)是一种罕见的肝癌亚型,具有独特的流行病学、病理学特征,特点是大量的淋巴细胞浸润,可分为淋巴上皮瘤样肝细胞癌(LEL-HCC)和淋巴上皮瘤样肝内胆管细胞癌(LEL-CC),其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学方法,治疗以手术为主。肝LELC预后良好,可能与大量淋巴细胞浸润有关。关于LELC的资料非常有限,仅有少量的病例报道和小型回顾性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截至目前,已有67例LEL-HCC和34例LEL-CC在文献中报道。文章总结了肝LELC的流行病学、临床治疗、病理学特点以及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淋巴上皮瘤样癌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肝胆系统恶性肿瘤的诊疗策略探讨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凡 宋岩 +6 位作者 曾辉英 叶枫 陈波 荣维淇 王黎明 牛丽娟 吴健雄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87-191,共5页
2019年12月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在湖北武汉暴发,短时间内疫情蔓延至全国范围。2020年1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将COVID-19纳入乙类传染病并按照甲类传染病进行防治。在抗击疫情期间,肿瘤患者的常规诊治流程受到了不同程度的... 2019年12月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在湖北武汉暴发,短时间内疫情蔓延至全国范围。2020年1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将COVID-19纳入乙类传染病并按照甲类传染病进行防治。在抗击疫情期间,肿瘤患者的常规诊治流程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在这一特殊时期,应充分发挥多学科诊疗团队的优势,做到肝胆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精准诊疗,利用有限的医疗资源为患者提供支持,帮助患者度过疫情。在充分认识COVID-19的基础上,疫情期间适时转变治疗策略,采用更加适宜时局的治疗方式,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对肿瘤治疗造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肝胆系统 恶性肿瘤 诊治
原文传递
中央型肝细胞癌合并微血管侵犯的术后长期疗效与评价
17
作者 陶常诚 荣维淇 +2 位作者 吴凡 王黎明 吴健雄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22年第12期808-813,F0003,共7页
目的研究中央型肝细胞癌合并微血管侵犯的患者接受手术后的长期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收集并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接受外科手术的81例合并微血管侵犯的中央型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微... 目的研究中央型肝细胞癌合并微血管侵犯的患者接受手术后的长期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收集并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接受外科手术的81例合并微血管侵犯的中央型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微血管侵犯的分型将患者分为41例低级别组(MVI M1)及40例高级别组(MVI M2)。计算总体81例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及无复发生存率。主要观察指标为两组的总生存时间(OS)、无复发生存时间(DFS)以及术后并发症。两组生存资料对比采用Kaplan-Meier法,组间差异采用Log-rank检验。生存资料影响因素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确定暴露因素与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M(Q_(1),Q_(3))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81例中央型肝细胞癌患者术后1、3、5年总生存率为88%、76%,73%;1、3、5年无复发生存率为57%、42%、27%。低级别组(MVI M1)的DFS和OS分别为26(11,39)个月和36(25,53)个月,高级别组分别为9(4,29)个月和22(10,45)个月,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分析提示,低级别组(MVI M1)的OS及DFS显著优于高级别组(MVI M2)(HR=4.69,95%CI:1.539~14.286,P=0.0027;HR=1.92,95%CI:1.111~3.333,P=0.016)。低级别组和高级别组患者术后轻度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95.1%和90.0%,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9)。高级别MVI是OS及D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中央型肝细胞癌合并微血管侵犯接受外科手术仍是安全有效的,且MVI分型是其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外科手术 预后 中央型肝细胞癌 微血管侵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