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伊犁河谷发现的竖穴石室墓试析
1
作者 阮秋荣 《吐鲁番学研究》 2022年第2期83-94,154-155,共14页
本文依据考古类型学研究方法,通过对新疆伊犁河谷发现的竖穴石室墓的梳理、归纳、总结,以及天山北麓相关遗存的比较研究,探讨了其年代、文化内涵、来源及族属等相关问题。
关键词 伊犁河谷 石棺墓 西汉时期 大月氏遗存
下载PDF
乳腺梭形细胞病变病理诊断思路及鉴别诊断 被引量:3
2
作者 阮秋蓉 杨丽丽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02-507,共6页
乳腺单纯梭形细胞病变少见,但发生于乳腺的部分肿瘤或瘤样病变可以主要由梭形细胞构成。在取材不够充分、活检或粗针穿刺的标本中,甚至全部由梭形细胞构成。它们往往不同于其他部位软组织的梭形细胞肿瘤,而有其独特规律。乳腺梭形细胞... 乳腺单纯梭形细胞病变少见,但发生于乳腺的部分肿瘤或瘤样病变可以主要由梭形细胞构成。在取材不够充分、活检或粗针穿刺的标本中,甚至全部由梭形细胞构成。它们往往不同于其他部位软组织的梭形细胞肿瘤,而有其独特规律。乳腺梭形细胞病变通常是乳腺特有的病变,如梭形细胞化生性癌、叶状肿瘤、细胞性纤维腺瘤等,而不是纯粹的肉瘤。如果缺乏对乳腺梭形细胞病变特征的认识,缺乏正确的诊断思路,容易导致误诊。本文主要讨论以梭形细胞增生为主乳腺病变的病理诊断思路、鉴别诊断及相关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形细胞 瘤样病变 乳腺病变 纤维腺瘤 诊断思路 病理诊断 叶状肿瘤 化生性癌
原文传递
新疆吉仁台沟口遗址地貌背景与遗址形成过程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云鹏 张家富 +6 位作者 阮秋荣 王永强 韩建业 张俊娜 雷华蕊 郭玉杰 周力平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76-1393,共18页
2018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新疆尼勒克吉仁台沟口遗址,不仅发现了规格较高、保存完整的青铜时代为主体的聚落遗址,更发现了世界上迄今为止最早使用煤炭的遗迹。遗址区的地貌背景和堆积物年代框架有利于我们进一步理清遗址的考古... 2018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新疆尼勒克吉仁台沟口遗址,不仅发现了规格较高、保存完整的青铜时代为主体的聚落遗址,更发现了世界上迄今为止最早使用煤炭的遗迹。遗址区的地貌背景和堆积物年代框架有利于我们进一步理清遗址的考古学意义,为此文章对遗址区进行了野外地貌考察,对该区阶地堆积物和黄土进行了粒度分析和光释光测年,得出了如下结论:流经遗址区的喀什河在遗址区发育了4级基座阶地(T1、T2、T3和T4),阶地上堆积物的光释光年代指示它们的形成时间分别是≥2.4 ka、≥14 ka、约60 ka和≥75 ka。除构造活动因素外,这些阶地的形成和阶地堆积物的堆积主要与气候有关,阶地的拔河高度和形成年代指示喀什河的平均下切速率逐渐加快。遗址所在的第三级阶地在基座上堆积厚层砾石,在其形成后堆积了黄土,黄土的来源主要是附近喀什河和伊犁河两岸阶地上的河流堆积物以及下游冲洪积物,遗址区在32.1~30.0 ka期间黄土堆积速率为0.12 mm/a,全新世晚期堆积速率为0.14~0.21 mm/a。古人最早可能在4.5 ka时就在该区活动,在3.6 ka至3.0 ka的某一时段,古人在第三级阶地黄土地面上生活和进行生产活动,并使当时地表30~20 ka(厚约1.2 m)的黄土地层发生了扰动,随后遗址被废弃。遗址区1.9 ka以来的地层可能未受扰动,古人活动遗迹被后期的黄土堆积埋藏并被保存;遗址区坡积物不发育,未受洪水或山洪影响,遗址区地貌环境相对稳定,古人生活时的原始地貌保留至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仁台遗址 河流阶地 粒度分析 光释光测年 地貌背景 遗址形成过程
原文传递
新疆尼勒克县吉仁台沟口遗址石器功能分析:来自植物微体遗存的证据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清 马志坤 +5 位作者 陈秋荷 马永超 阮秋荣 王永强 韩建业 杨晓燕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50-461,共12页
新疆地处欧亚大陆中心,自然环境复杂,生业经济形式多样,东西方文化交流频繁,是了解欧亚大陆古代人类活动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区域.从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在该区域出土了丰富的石制品,但对其功能的研究较少,尤其是一些中国内地不常见,而与... 新疆地处欧亚大陆中心,自然环境复杂,生业经济形式多样,东西方文化交流频繁,是了解欧亚大陆古代人类活动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区域.从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在该区域出土了丰富的石制品,但对其功能的研究较少,尤其是一些中国内地不常见,而与中亚、欧亚草原类型相似的石器.本文对新疆伊犁地区青铜时代吉仁台沟口遗址(82.77°E,43.84°N;3600~3000 cal.a B.P.)出土的具有安德罗诺沃文化特征的长条形石磨盘、石杵和饼形石器的表层残留物进行了淀粉粒和植硅体分析,为这些石器的功能研究提供了直接证据.分析结果显示,石器表面的淀粉粒来自禾本科小麦族(the tribe Triticeae)和某些块根块茎类植物,而石器表面发现的775粒植硅体中,粟类作物稃片植硅体占9%,其他类型的植硅体以早熟禾亚科(Pooideae)型和棒型为主,另在石杵上发现栝楼属(Trichosanthes)植物果皮植硅体及植物组织.结合遗址中大植物遗存证据,研究结果表明:石磨盘曾用于研磨麦类作物种子和某些块根块茎类植物,石杵亦用于麦类作物研磨,但也对粟类作物进行脱壳以及加工栝楼属植物果实.用于分析的饼形石器有两种类型,第一类为打制饼形石器,残留物中的植物遗存显示可能与石磨盘组合用于加工植物的块根块茎;第二类为磨制饼形石器,其表面发现极少量粟类稃片植硅体,推测其可能用于粟类作物脱粒.研究结果为新疆伊犁地区考古遗址出土安德罗诺沃文化石器的功能、农作物加工过程,以及古代社会生计模式的认识提供了依据;石器残留物中块根块茎类淀粉粒以及农作物植硅体的发现,是对已有大植物遗存分析结果的进一步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吉仁台沟口遗址 石器功能 植物微体遗存 淀粉粒 植硅体
原文传递
新疆尼勒克县吉仁台沟口遗址2019年发掘收获与初步认识 被引量:14
5
作者 袁晓 罗佳明 阮秋荣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0-125,172,共7页
吉仁台沟口遗址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科蒙乡恰勒格尔村东,地处喀什河中游沟口,北依依连哈比尔尕山,南邻喀什河,与阿吾拉勒山隔喀什河相望。吉仁台沟口遗址包括居址区和墓葬区两部分,居址区位于沟口内侧,墓葬区... 吉仁台沟口遗址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科蒙乡恰勒格尔村东,地处喀什河中游沟口,北依依连哈比尔尕山,南邻喀什河,与阿吾拉勒山隔喀什河相望。吉仁台沟口遗址包括居址区和墓葬区两部分,居址区位于沟口内侧,墓葬区位于沟口外侧,二者相距约1千米(图一)。遗址南与乌吐兰墓地隔河相望、东北距穷科克遗址约5千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吾拉勒山 隔河相望 沟口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喀什河 吉仁 尼勒克县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原文传递
新疆尼勒克县吉仁台沟口遗址2015~2018年考古收获及初步认识 被引量:30
6
作者 王永强 袁晓 阮秋荣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3-138,共6页
吉仁台沟口遗址位于新疆伊犁尼勒克县科蒙乡恰勒格尔村东,地处喀什河中游沟口处,北邻依连哈比尔尕山,南与阿吾拉勒山隔喀什河相望,海拔约1200米。遗址由居址区和高台遗存两部分组成(见彩版五,图1)。该遗址在2015年配合基本建设考古中被... 吉仁台沟口遗址位于新疆伊犁尼勒克县科蒙乡恰勒格尔村东,地处喀什河中游沟口处,北邻依连哈比尔尕山,南与阿吾拉勒山隔喀什河相望,海拔约1200米。遗址由居址区和高台遗存两部分组成(见彩版五,图1)。该遗址在2015年配合基本建设考古中被发现,(2)并于当年和2016年进行了两次抢救性发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仁台 青铜时代 尼勒克县
原文传递
Hydrological changes and settlement migrations in the Keriya River delta in central Tarim Basin ca. 2.7–1.6 ka BP: Inferred from ^(14)C and OSL chronology 被引量:6
7
作者 ZHANG Feng WANG Taoi +4 位作者 Hamid . YIMIT SHI QingDong ruan qiurong SUN ZhiQiong LI Fang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1年第12期1971-1980,共10页
Over one hundred artifacts, including shards, chopped wood, bronze and iron ware debris as well as footprints, have been discovered during archaeological investigations at and around the central Taklamakan Desert Yuan... Over one hundred artifacts, including shards, chopped wood, bronze and iron ware debris as well as footprints, have been discovered during archaeological investigations at and around the central Taklamakan Desert Yuansha Site (38°52′N, 81°35′E). Dating (14C and OSL) and landform study show that the present-day dry Keriya River once sustained an oasis human settle- ment in 2.6 ka BP, historically falling into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716-475 BCE) of Chinese history. The chronology and archaeological interpretations also show that some 400 years later, the local Keriya River channel had shifted 40 km southeast to sustain a Western Han (206 BCE-25 CE) Wumi settlement at the Karadun site. In the meantime, river-channel migration had allowed reoccupation of a site west of Yuansha City around 1.9 ka BP (abandoned again by 1.6 ka BP). The remains' chronology shows that this site was affiliated to Wumi culture and Eastern Han (24-220 CE) dynasty rule. Palaeoclimatic records indicate that the migrations of the river and oasis settlers between 2.7 and 1.6 ka BP were coeval with Central Asian climate changes. Yuansha City was built just after the end of 2.8 ka BP glacier advances in western China, suggesting that release of more water during the subsequent glacier recession may have facilitated oasis development such that Iron Age European peoples could settle in the Tarim Basin. As shown from analysis of archeological remains, not only at Yuansha but also in other ancient cities in the Tarim such as Loulan and Jingjue (Niya), conditions around 1.6 ka BP were dry enough to cause oasis decline. Thus, the results reported here enhance our knowledge about environmental changes and their effects on human activities and cultural evolution in western China and will stimulate further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of landscape and oasis history in the Tarim Bas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klamakan Keriya river Yuansha settlement migrate 2.8 ka BP ^14C OSL
原文传递
新疆发现的安德罗诺沃文化遗存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阮秋荣 《西部考古》 2013年第1期125-154,共30页
安德罗诺沃文化对新疆青铜时代考古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介绍分析新疆发现的安德罗诺沃文化遗存,探讨了该类遗存在新疆地区的时空分布、区域性文化内涵及演进源流等问题,同时提出安德罗诺沃文化'汤巴勒萨伊'考古学文化类型。
关键词 安德罗诺沃文化 区域性文化 演进源流 汤巴勒萨伊类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