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静脉置入起搏/除颤导线引起的心脏血管慢性病理改变 被引量:8
1
作者 李延辉 richard dykoski 李剑明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23-427,共5页
目的 观察长期置入起搏/除颤导线相关的慢性病理学改变.方法 本研究共包括3部分,第一对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38例应用准分子激光消融拔除的患者的83根起搏/除颤导线的病理学观察,第二对1例应用准分子激光消融拔除起搏/除颤导线死亡患者... 目的 观察长期置入起搏/除颤导线相关的慢性病理学改变.方法 本研究共包括3部分,第一对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38例应用准分子激光消融拔除的患者的83根起搏/除颤导线的病理学观察,第二对1例应用准分子激光消融拔除起搏/除颤导线死亡患者的尸体进行解剖研究,第三对10例既往置入起搏/除颤导线后因各种原因死亡患者的尸体进行解剖研究.结果 导线在血管内和心腔内可以形成广泛的纤维结缔组织包裹和粘连.上腔静脉近右心房处常粘连较为严重,且此处较薄弱,外侧为胸膜腔,易穿孔且穿孔后局部不能产生压迫止血作用,是本研究中1例拔出导线致死的原因.导线与三尖瓣和腱索的粘连往往较严重.位于心尖部右心室游离壁的导线尖端离心外膜较近.导线及血管、心腔内壁的血栓较常见,甚至有较大的血栓(尤其心耳内).结论 经静脉置入的起搏/除颤导线在血管内和心腔内可形成广泛的纤维结缔组织包裹和粘连,导线和三尖瓣及腱索形成复杂的解剖关系和严重的粘连,有些心室导线的顶端已经进入肌层、接近心外膜,导线及血管、心腔内壁的血栓较常见.上腔静脉近心房处组织薄弱且粘连严重,导线拔出操作可导致透壁性损伤而致患者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器 人工 除颤器 植入型 病理学 临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