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磁共振成像控制的聚焦超声产生的骨骼高温:控制战略与给药技术
1
作者 robert staruch Rajiv Chopra Kullervo Hynynen 《中国医疗设备》 2012年第8期1-9,共9页
目的通过使用核磁共振(MR)成像控制的聚焦超声产生的高温以及温度敏感性脂质体,对成像引导的骨骼给药技术的可行性进行评估。材料与方法本文中实验均经动物保护制度委员会批准。研究人员通过使用核磁共振测温技术进行闭路温度控制,... 目的通过使用核磁共振(MR)成像控制的聚焦超声产生的高温以及温度敏感性脂质体,对成像引导的骨骼给药技术的可行性进行评估。材料与方法本文中实验均经动物保护制度委员会批准。研究人员通过使用核磁共振测温技术进行闭路温度控制,进而使用聚焦超声在9只兔子(受测对象)大腿骨骼与肌肉界面处直径10mm的区域内获取加温效果。热敏脂质体包裹的阿霉素受到加热过程的影响而得到系统地释放。在本实验中,4只受测对象(兔子)的核磁温控图像中心点定位于距离骨骼10mm处,另5只的图形则定位于骨骼上,对于所有的受测对象,研究人员均对加温过程的均一性和药物的定位载带进行了评估,并模拟计算骨骼的温度变化。通过测量从骨髓和肌肉中提取的阿霉素荧光强度,研究人员得以量化测量给药效果,并通过单侧Wileoxon符号秩次检验(WilcoxonSigned—RankTest)将处理过的与未经处理的对象部位进行对比。结果在超声聚焦一核磁共振温控面距离骨骼0mm和10mm的情况下,平均目标区域温度分别为43.1℃和43.3℃;估测骨骼温度分别为46.8℃和78.1℃。10mm测试组的对象体内观测到热烧蚀;估测骨骼肌肉界面的肌肉温度为66.1℃。阿霉素浓度在加热与未加热的骨髓(增加8.2倍,P=0.002)和肌肉(增加16.8倍,P=0.002)中均有显著差别,意味着骨骼局部给药可能伴随着高温和热烧蚀。结论通过使用核磁共振成像控制的聚焦超声和温度敏感型药物载体,可以通过骨骼局部高温而进行成像引导的定位给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成像 骨骼肌肉 聚焦超声 给药技术 高温 温度敏感性脂质体 控制战略 阿霉素浓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