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井下断层活动的定量监测及其对冲击地压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荣海 魏世龙 +6 位作者 张宏伟 杨岁寒 汤进宝 陈林林 钱红亮 王雅迪 付兴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22,共13页
为建立断层活动与冲击地压之间的定量关系,实现煤矿冲击地压有效防控。通过理论分析义马矿区地质构造环境,以及耿村煤矿13200工作面与断层影响带的相对位置关系,研究了断裂构造对冲击地压的宏观控制作用。计算了井田构造应力并进行了构... 为建立断层活动与冲击地压之间的定量关系,实现煤矿冲击地压有效防控。通过理论分析义马矿区地质构造环境,以及耿村煤矿13200工作面与断层影响带的相对位置关系,研究了断裂构造对冲击地压的宏观控制作用。计算了井田构造应力并进行了构造应力区划分,分析了构造应力分区对冲击地压的控制作用。提出了井下断层活动性的定量监测方法,构建了“震源区煤岩体与动力核区尺度等量,震源能量随传递距离逐渐衰减”的模型,建立了大能量微震事件与断层活动的关系,确定了断层活动性对冲击地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义马煤田内相对复杂的逆冲推覆构造体系,构成了义马矿区冲击地压的地质构造背景条件。F_(16)断层的影响带范围为7000~7600 m,13200工作面全部处于F_(16)断层的影响带内,在开采活动的影响下进一步增大了冲击地压的发生危险。Ⅰ-2断裂、Ⅲ-4断裂和Ⅳ-7断裂等控制的区域是冲击地压和大能量微震事件显现的主要区域,且冲击地压和大能量微震事件大多位于应力梯度区范围内。在大能量微震事件孕育和发生期间,F_(16)断层位移分别增长50 mm和45 mm;大能量微震事件发生前,断层活动拉力的增幅均相对最高,分别为2.58 kN和2.93 kN,断层位移量的快速增加和较高的应力增幅构成了大能量微震事件的主要能量来源。表明大能量微震事件和冲击地压的发生均与断层的活动联系紧密。井下断层的实际定量监测方法可以广泛应用于矿井冲击地压预测与防控的指导工作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大能量微震 断层 地质动力区划 构造应力分区 断层活动性定量监测 能量反演
下载PDF
地质动力区划及其在冲击地压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张宏伟 李胜 +5 位作者 韩军 宋卫华 兰天伟 荣海 付兴 杨振华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1-202,共12页
冲击地压的实质是煤岩体内积聚的弹性变形能突然释放的动力现象,是煤矿重大动力灾害之一。地质动力区划认为现代地质构造运动等内动力作用和构造应力场对矿井动力灾害的孕育、发生和发展过程具有重要影响。地质动力区划主要研究内动力... 冲击地压的实质是煤岩体内积聚的弹性变形能突然释放的动力现象,是煤矿重大动力灾害之一。地质动力区划认为现代地质构造运动等内动力作用和构造应力场对矿井动力灾害的孕育、发生和发展过程具有重要影响。地质动力区划主要研究内动力地质作用对人类工程活动影响,在煤矿开采领域主要用于研究现代构造运动影响下的冲击地压等矿井动力灾害问题。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地质动力区划团队根据中国大陆的构造运动和构造形式的特点,在俄罗斯И.М.巴图金娜院士和И.М.佩图霍夫院士创建的以断块构造划分为核心内容的地质动力区划方法基础上,经过30余年的研究和实际应用,对地质动力区划的研究内容进行了广泛拓展,创建了地质动力环境评价方法、煤岩动力系统与能量特征分析方法和矿井动力灾害多因素模式识别方法,开发了岩体应力分析系统和地质动力区划信息管理系统,丰富和深化了地质动力区划理论和方法,开创了地质动力区划研究的全新体系,为冲击地压、煤与瓦斯突出等矿井动力灾害的危险性预测与防治提供了全新的研究方法。笔者介绍了地质动力区划及其在冲击地压研究方面的部分应用成果:(1)基于地质动力区划的煤岩动力系统分析方法,计算确定的系统“损伤区半径上限值”作为冲击地压工作面超前支护范围的参考值,为冲击地压矿井确定超前支护范围提供了依据;计算确定的系统“影响区半径上限值”作为冲击地压矿井工作面开采影响范围参考值,为确定2个采煤工作面之间的距离提供了依据。(2)基于地质动力区划的多因素模式识别方法,在地质动力区划信息管理系统的支持下,实现了冲击地压危险性的分单元精细化预测,为矿井提供了更精确的冲击地压危险性区域空间定位和更准确的冲击地压危险程度预测结果,提高了矿井冲击地压危险性预测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地质动力区划在中国的义马、鹤壁、鹤岗、双鸭山等矿区的40多个煤矿的动力灾害危险性预测和防治工作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动力区划 矿井动力灾害 冲击地压 地质动力环境 煤岩动力系统 多因素模式识别 危险性预测
下载PDF
生草栽培对核桃园土壤养分和水分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赵宝鑫 邓琳玲 +2 位作者 马臻 荣海 王海泽 《陕西林业科技》 2023年第1期107-111,共5页
为探讨生草栽培对于安康市核桃园土壤养分和水分的影响,解决土壤养分不足、除草成本过高等实际问题,本文以安康市典型的核桃园连续行间种植3 a长柔毛野豌豆为研究对象,以行间自然生草为对照,探讨0~20 cm的土壤养分和水分变化特征,反映... 为探讨生草栽培对于安康市核桃园土壤养分和水分的影响,解决土壤养分不足、除草成本过高等实际问题,本文以安康市典型的核桃园连续行间种植3 a长柔毛野豌豆为研究对象,以行间自然生草为对照,探讨0~20 cm的土壤养分和水分变化特征,反映人工生草栽培对土壤养分、水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工生草较自然生草可以显著提升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其中土壤有机质、速效钾、速效磷、碱解氮含量分别提高54.52%、37.64%、64.77%和40.29%。此外,通过对核桃园不同时期的土壤养分水分测定分析发现,人工生草栽培较自然生草可以相对稳定保证土壤含水量,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在5-9月均高于自然生草。综合而言,行间人工种植长柔毛野豌豆可以有效增加土壤养分含量、水分含量,调节土壤pH值,提高土壤综合肥力,在核桃园生产管理中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园 生草栽培 行间生草 土壤养分 土壤含水量
下载PDF
陕西省兽类物种多样性及其地理分布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勇 龚大洁 +2 位作者 荣海 宋要强 樊卫东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43-354,共12页
通过收集近20年的国内外研究资料,并结合野外调查数据,对陕西省兽类物种名录进行系统整理与修订。截至2022年9月底,陕西省共计兽类7目28科99属158种。较《陕西省脊椎动物名录》新增25种,存疑4种,移除14种,并对55种的种属关系、学名及中... 通过收集近20年的国内外研究资料,并结合野外调查数据,对陕西省兽类物种名录进行系统整理与修订。截至2022年9月底,陕西省共计兽类7目28科99属158种。较《陕西省脊椎动物名录》新增25种,存疑4种,移除14种,并对55种的种属关系、学名及中文名等作了修订。其中,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兽类26种,省级11种,28种被CITES附录收录,被列为《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受威胁物种28种。动物区划分析表明,古北种46种,东洋种79种,广布种33种;共有12种分布型,以东洋型、南中国型和古北型为主;秦岭南坡山地区物种数最多,秦岭北坡山地区次之,陕北荒漠区最少。在编目基础上,讨论了物种的区系特征、丰富度分布格局、不足与建议等,以期为后续物种资源保护与管理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兽类 更新名录 物种多样性 分布 陕西省
下载PDF
基于煤岩动力系统能量的冲击地压矿井临界深度判别 被引量:9
5
作者 荣海 于世棋 +4 位作者 张宏伟 梁冰 韩军 兰天伟 杨振华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63-1270,共8页
为了定量计算典型冲击地压矿井的临界深度,实现煤矿冲击地压的有效防控。应用地质动力环境评价方法,将冲击地压矿井划分为“典型冲击地压矿井”和“非典型冲击地压矿井”2种类型。通过构建的煤岩动力系统模型,研究了煤岩动力系统的能量... 为了定量计算典型冲击地压矿井的临界深度,实现煤矿冲击地压的有效防控。应用地质动力环境评价方法,将冲击地压矿井划分为“典型冲击地压矿井”和“非典型冲击地压矿井”2种类型。通过构建的煤岩动力系统模型,研究了煤岩动力系统的能量特征及其与冲击地压显现的关系。分析了自重应力场和构造应力场下煤岩动力系统的能量特征,并分别确定了不同应力场条件下的煤岩动力系统能量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典型冲击地压矿井的临界深度计算方法,并在3个典型冲击地压矿井进行了准确性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在自然地质条件下,煤岩动力系统的总能量与构造应力场下煤岩动力系统的能量相等,自重应力场下煤岩动力系统的能量为基础能量,煤岩动力系统释放的能量为构造应力场下能量与基础能量的差值。对于典型冲击地压矿井,煤岩动力系统的总能量主要源于构造应力场,在构造应力场条件下煤岩动力系统积聚的能量已经能够支撑冲击地压发生,在开采活动诱发下就会发生冲击地压;对于非典型冲击地压矿井,在构造应力场条件下煤岩动力系统积聚的能量不足以支撑冲击地压发生,需要其他工程条件补充能量,在开采活动诱发下才有可能发生冲击地压。根据验证结果,典型冲击地压矿井的临界深度计算方法,以及煤岩动力系统能量计算方法准确性较高,可达93%以上,可以广泛应用于矿井冲击地压的预测与危险性评价工作中。非典型冲击地压矿井的煤岩动力系统能量补充因素较多,如采掘活动、煤柱应力、顶板活动等,将在后续研究工作中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煤岩动力系统 能量特征 典型冲击地压矿井 临界深度 准确性验证
下载PDF
CH_4与N_2,CO_2间竞争吸附关系的核磁共振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罗明坤 李胜 +2 位作者 荣海 范超军 杨振华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90-497,共8页
利用核磁共振(NMR)技术测试了CH_4与CO_2,N_2在煤样中相互作用过程的NMR信号,并通过T_2谱形态和谱面积对各气体间相互作用的整个过程进行了描述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CH_4在煤中吸附过程的T_2谱呈双峰结构,弛豫时间较小的为吸附峰,另一... 利用核磁共振(NMR)技术测试了CH_4与CO_2,N_2在煤样中相互作用过程的NMR信号,并通过T_2谱形态和谱面积对各气体间相互作用的整个过程进行了描述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CH_4在煤中吸附过程的T_2谱呈双峰结构,弛豫时间较小的为吸附峰,另一个为游离峰。随着吸附时间和注入压力的增加,吸附总量逐渐增加,但吸附速率逐渐降低。强吸附性气体能置换煤中已吸附的弱吸附性气体,反之效果不明显;置换过程中,大孔隙内的气体比小孔隙内的更容易置换。将弱吸附性气体注入已吸附强吸附性气体的煤中,一定程度上能促使原气体由吸附态向游离态转化;同时,少量的弱吸附性气体也能被吸附,气压越大越明显。NMR测试结果直观反映了CH_4与各气体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吸附解吸 置换作用 增产措施
下载PDF
红庆梁煤矿地应力场特征及巷道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荣海 韩永亮 +3 位作者 张宏伟 辛金鑫 曹煜 兰天伟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44-151,共8页
针对红庆梁煤矿回采巷道变形严重问题,采用空心包体地应力测量方法对红庆梁煤矿3-1煤的地应力进行了实测,获得地应力场分布特征。应用地质动力区划法划分红庆梁井田Ⅰ—Ⅴ级断裂构造,应用“岩体应力状态分析系统”,进行应力区划分和巷... 针对红庆梁煤矿回采巷道变形严重问题,采用空心包体地应力测量方法对红庆梁煤矿3-1煤的地应力进行了实测,获得地应力场分布特征。应用地质动力区划法划分红庆梁井田Ⅰ—Ⅴ级断裂构造,应用“岩体应力状态分析系统”,进行应力区划分和巷道稳定性分析。研究表明:红庆梁煤矿地应力场属于以水平压应力为主导的水平构造应力场,地应力场方向对巷道稳定性影响较小;井田范围内共划分4个应力区:低应力区、正常应力区、应力梯度区、高应力区,分别占井田面积的5.9%、55.7%、27.0%、11.4%;应力大小是影响巷道稳定性的主要原因,致使处于应力梯度区和高应力区内的巷道变形严重。地应力场的分布特征分析和应力区的划分对红庆梁煤矿及类似条件矿井的采掘部署和支护设计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应力测量 地应力场 巷道变形 地质动力区划 岩体应力状态分析 应力区划分 红庆梁煤矿
下载PDF
煤与瓦斯突出解危措施合理性判别与优化 被引量:5
8
作者 荣海 张宏伟 +3 位作者 朱志洁 吕有厂 宋卫华 贾策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30-538,共9页
为了优化瓦斯抽采解危措施,降低煤与瓦斯突出发生危险,以河南省某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为研究对象,应用FLAC3D数值模拟方法建立岩体应力与煤与瓦斯突出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掘进对煤与瓦斯突出发生的影响。运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矿... 为了优化瓦斯抽采解危措施,降低煤与瓦斯突出发生危险,以河南省某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为研究对象,应用FLAC3D数值模拟方法建立岩体应力与煤与瓦斯突出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掘进对煤与瓦斯突出发生的影响。运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矿井原解危措施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并对解危方案进行优化,应用现场监测数据对优化后的解危效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巷道的掘进使煤岩体应力升高24%~25%,增大了煤与瓦斯突出发生的危险;原解危措施采取后,巷道煤体峰值瓦斯压力为0. 63~0. 64 MPa,大于河南省0. 6 MPa的规定指标,峰值瓦斯含量为7. 00~7. 12m^3/t,均大于河南省6 m^3/t的规定指标;采用优化后的解危措施后,峰值瓦斯压力与原始模拟方案相比下降了20. 31%~38. 1%,峰值瓦斯含量相较于原始模拟方案降幅达到31. 16%,达到了河南省煤与瓦斯突出防治的相关规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煤与瓦斯突出 数值模拟 解危措施 方案优化 效果验证
下载PDF
近直立特厚冲击煤层保护层优选方案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荣海 张宏伟 +4 位作者 朱志洁 吕有厂 孙秉成 贾策 杜文超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82-1191,共10页
为了研究保护层开采对近直立特厚煤层的解危效果,以乌东煤矿南采区为研究对象,应用FLAC3D数值计算方法,通过增加单侧煤层开采水平数量,计算岩柱本身及被保护层垂直应力和最大主应力分布的变化情况,对两个保护层的保护范围和保护效果进... 为了研究保护层开采对近直立特厚煤层的解危效果,以乌东煤矿南采区为研究对象,应用FLAC3D数值计算方法,通过增加单侧煤层开采水平数量,计算岩柱本身及被保护层垂直应力和最大主应力分布的变化情况,对两个保护层的保护范围和保护效果进行评价,应用理论分析和相似材料模拟方法对优化方案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无论B1+2煤层或B3+6煤层作为保护层,均可降低被保护层煤体的垂直应力与最大主应力,应力降低值与两个工作面相对高差成正比;随着B1+2煤层的开采,将同时降低岩柱的垂直主应力和最大主应力;随着B3+6煤层的开采,岩柱的垂直应力将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增大了冲击地压发生的危险性。当B1+2煤层作为保护层时,可使岩柱局部区域的应力升高1.14%;但当B3+6煤层作为保护层时可使岩柱局部区域的应力升高6.17%。将B1+2煤层作为保护层可降低岩柱垂直应力的升高幅度,降低冲击地压发生危险。B3+6煤层开采对B1+2煤层起到保护效果时的岩柱宽度应小于60 m,B1+2煤层开采对B3+6煤层起到保护效果时的岩柱宽度应小于8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冲击地压 近直立特厚煤层 保护层开采 数值模拟 相似材料模拟 方案优化
下载PDF
河南某矿煤与瓦斯突出主因分析与措施优化 被引量:4
10
作者 荣海 张宏伟 +2 位作者 朱志洁 吕有厂 宋卫华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91-500,共10页
为确定煤与瓦斯突出的主控因素和解危优化措施,以河南某煤矿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瓦斯地质分析法、地质动力区划方法、FLAC3D数值模拟等方法,研究确定了瓦斯赋存规律,划分了煤与瓦斯突出发生危险区域,建立区划断裂与煤与瓦斯突出发生的... 为确定煤与瓦斯突出的主控因素和解危优化措施,以河南某煤矿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瓦斯地质分析法、地质动力区划方法、FLAC3D数值模拟等方法,研究确定了瓦斯赋存规律,划分了煤与瓦斯突出发生危险区域,建立区划断裂与煤与瓦斯突出发生的内在联系,分析煤与瓦斯突出发生的危险性概率值和掘进工作对煤与瓦斯突出的具体影响,确定矿井煤与瓦斯发生的主控因素及其显现特征,并对原解危措施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超过临界条件的埋藏深度、区划断裂交汇以及较高的构造应力等是该矿井煤与瓦斯突出发生的地质类因素;巷道的掘进使煤岩体应力升高24%~25%,增大了煤与瓦斯突出等动力灾害发生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与瓦斯突出 瓦斯地质图 地质动力区划 多因素模式识别 主控因素
下载PDF
坚硬覆岩的结构失稳运动规律及其对冲击地压的影响 被引量:21
11
作者 荣海 于世棋 +3 位作者 王雅迪 潘立婷 郭凯鹏 李南南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22,共11页
为研究坚硬覆岩的结构失稳运动规律,以耿村煤矿13200工作面为工程背景,构建坚硬岩层失稳结构模型,对坚硬岩层结构特征、结构形成条件、结构失稳尺度、结构失稳释放能量等进行了分析,并分别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确定坚硬岩层失稳对冲击... 为研究坚硬覆岩的结构失稳运动规律,以耿村煤矿13200工作面为工程背景,构建坚硬岩层失稳结构模型,对坚硬岩层结构特征、结构形成条件、结构失稳尺度、结构失稳释放能量等进行了分析,并分别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确定坚硬岩层失稳对冲击地压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3200工作面低位和中位坚硬岩层下方存在自由空间,具备结构形成的条件;高位坚硬岩层下方无自由空间,不具备结构形成的条件。根据13200工作面钻孔柱状及其物理力学参数确定了其上覆岩层关键层个数和所在层位,并对该工作面坚硬岩层结构失稳尺度和失稳能量释放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在13200工作面回采期间,低、中位坚硬岩层初次失稳和周期失稳的释放能量均超过冲击地压发生的临界能量,是工作面发生冲击地压的主要影响因素;高位坚硬岩层上部的巨厚砾岩不会出现垮落失稳而释放冲击能量,不直接控制冲击地压的发生,是工作面发生冲击地压的次要影响因素。确定了13200工作面坚硬岩层结构失稳的防治措施,关键是通过减小低、中位坚硬岩层结构失稳尺度和失稳后释放的能量,以降低冲击地压的发生几率。研究结果可为其他具备类似坚硬岩层条件矿井的冲击地压控制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坚硬覆岩 结构失稳 矿压显现 能量释放
下载PDF
低透气性煤层水力冲孔和抽采钻孔瓦斯治理模拟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李喜员 荣海 范超军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16,共6页
为消除平煤十矿己15-16-24100工作面在准备和回采过程中的突出危险,精细化模拟研究了水力冲孔结合抽采钻孔的瓦斯治理过程。分析了瓦斯解吸、渗流及煤岩变形的相互作用,构建了煤层瓦斯运移应力-渗流耦合数学方程,采用有限元软件对其求解... 为消除平煤十矿己15-16-24100工作面在准备和回采过程中的突出危险,精细化模拟研究了水力冲孔结合抽采钻孔的瓦斯治理过程。分析了瓦斯解吸、渗流及煤岩变形的相互作用,构建了煤层瓦斯运移应力-渗流耦合数学方程,采用有限元软件对其求解,通过数值模拟己15-16-24100工作面顺层钻孔、底板巷穿层钻孔、水力冲孔掩护风巷、机巷和开切眼掘进及本煤层回采全过程,研究瓦斯抽采对降低工作面突出危险性的影响,并结合现场监测结果对抽采效果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对己15-16煤层进行“穿层钻孔+顺层钻孔+穿层水力冲孔”综合抽采瓦斯可有效降低己15-16-24100工作面在准备和回采过程中的突出危险。在该设计方案下,己15-16煤层中残存瓦斯压力值降为0.25~0.45 MPa,相应的煤层残存瓦斯含量降为2.8~4.5 m^3/t,均满足平煤十矿煤与瓦斯突出防治规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透气性煤层 瓦斯治理 应力—渗流耦合 立体抽采 水力冲孔 精细化模拟
下载PDF
高膨胀松软围岩巷道支护技术 被引量:13
13
作者 高建成 张宏伟 +2 位作者 荣海 赵象卓 辛金鑫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2-97,102,共7页
为了解决高膨胀松软围岩巷道顶板变形量大、锚杆脱落失效等问题,利用工程类比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对高膨胀软岩巷道稳定性影响因素及锚杆支护技术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高膨胀松软岩层强度低,遇水易膨胀软化,是顶板破坏失稳的内因... 为了解决高膨胀松软围岩巷道顶板变形量大、锚杆脱落失效等问题,利用工程类比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对高膨胀软岩巷道稳定性影响因素及锚杆支护技术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高膨胀松软岩层强度低,遇水易膨胀软化,是顶板破坏失稳的内因,围岩高集中应力及支护强度不足是外因,可通过优化巷道布置方式、加强支护提高巷道稳定性。研究确定了高膨胀软岩巷道树脂加长锚固锚杆锚索组合支护方案,主要参数为:锚杆间排距800 mm×900 mm,锚杆预紧扭矩不小于400 N·m;锚索间排距1 600 mm×1 800 mm,每排2根,锚索预紧力为200~250kN,并将设计支护方案进行了现场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支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膨胀软岩 失稳破坏 锚杆支护 数值模拟 巷道支护
下载PDF
基于光纤锚杆监测的急倾斜厚煤层巷道支护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德全 苏怀瑞 +3 位作者 曲泽良 毛开江 荣海 李南南 《中国煤炭》 2022年第12期34-42,共9页
对乌东煤矿北采区巷道多次出现冒顶事故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确定了巷道冒顶的动力源和能量基础;采用松动圈测试方法,进一步分析得出锚杆锚固端长度不足是冒顶事故频繁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了基于光纤锚杆监测技术的巷道锚固优化... 对乌东煤矿北采区巷道多次出现冒顶事故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确定了巷道冒顶的动力源和能量基础;采用松动圈测试方法,进一步分析得出锚杆锚固端长度不足是冒顶事故频繁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了基于光纤锚杆监测技术的巷道锚固优化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北采区回采巷道与地应力夹角方向近垂直,受地应力作用强烈,对巷道支护的稳定性产生重要影响。Ⅳ-3和Ⅴ-5活动断裂的赋存为冒顶区域的煤岩体提供了动力源和能量基础,给巷道支护带来了困难。矿井采用的端部锚固局部位置存有锚固失效现象,冒顶区域的松动圈厚度大于锚杆的控制范围,锚杆锚固端长度不足是巷道冒顶的主要原因。端锚锚杆杆体受力最大处位于距巷帮2000~2100 mm处,全锚锚杆杆体受力最大处位于距离巷帮700~1200 mm处,表明在乌东煤矿北采区急倾斜特厚煤层的巷道支护中,全长锚固锚杆控制围岩变形能力优于端头锚固锚杆。因此,在急倾斜特厚煤层的巷道支护中,建议采用全长锚固,提高巷道支护效果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锚杆监测技术 急倾斜特厚煤层 巷道冒顶 地质动力区划 松动圈测试
下载PDF
陕西兰科一新记录属种——钻柱兰属蜈蚣兰 被引量:3
15
作者 荣海 赵宝鑫 +1 位作者 陈余朝 吴昊 《陕西林业科技》 2019年第6期69-70,共2页
报道了陕西省兰科植物一新记录属种——钻柱兰属(Pelatantheria Ridl.)蜈蚣兰(Pelatantheria scolopendrifolia(Makino)Averyanov)。
关键词 陕西省 新记录 蜈蚣兰
下载PDF
安康市野生兰科植物资源调查分析及保护 被引量:3
16
作者 荣海 陈余朝 +3 位作者 赵宝鑫 王卫东 刘平 程乾斗 《陕西林业科技》 2018年第2期44-48,共5页
对安康市野生兰科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安康市共有兰科植物37属66种,分别占陕西省兰科植物属种的82.6%和68.4%,其中戟唇叠鞘兰(Chamaegastrodia vaginata)、大根兰(Cymbidium macrorhizon)为本次调查发现的陕西省新记录种... 对安康市野生兰科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安康市共有兰科植物37属66种,分别占陕西省兰科植物属种的82.6%和68.4%,其中戟唇叠鞘兰(Chamaegastrodia vaginata)、大根兰(Cymbidium macrorhizon)为本次调查发现的陕西省新记录种;肾唇虾脊兰(Calanthe brevicornu)等10种兰科植物陕西省仅在安康市有分布,应作为重点保护对象;镇坪、平利、宁陕三县种类数量最多,依次为53种、44种和30种,应作为重点保护区域;曲茎石斛(Dendrobium flexicaule)等12种陕西省新记录还没有纳入省级重点保护植物名录,应尽快纳入。此外,本文还分析了安康市兰科植物资源保护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康市 兰科植物 保护
下载PDF
高强度钢板热成形性预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文权 盈亮 +1 位作者 荣海 胡平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91-98,共8页
高强度钢板热冲压成形是实现车身轻量化、保证安全性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得到汽车和钢铁工业的广泛关注与应用。由于高温工况的引入,高强度钢板的力学行为表现出明显的应变率和温度相关性,为准确评价板料的热成形性带来了挑战。概述了热... 高强度钢板热冲压成形是实现车身轻量化、保证安全性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得到汽车和钢铁工业的广泛关注与应用。由于高温工况的引入,高强度钢板的力学行为表现出明显的应变率和温度相关性,为准确评价板料的热成形性带来了挑战。概述了热冲压技术的工艺特点,从热成形极限实验和理论预测两方面展开讨论,介绍了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工作,分析了应变成形极限方法存在的不足,引出了基于损伤力学理论的板材成形性评价方法,分别介绍了连续介质损伤和细观损伤理论在板材成形性方面的若干研究,以及材料损伤参数的识别方法。结合热冲压技术的工艺特点,指出热冲压高强度钢的损伤研究应采用实验、理论及数值仿真相结合的方式,并充分考虑温度、加载速率以及应力状态对损伤演化的影响。本研究可为完善损伤理论在金属板材热冲压中的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力学 热冲压 高强度钢 热成形性 参数识别
下载PDF
Assessment of 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 Experiment by an in situ Synthesized CombiMatrix Microarray with Yersinia pestis Vaccine Strain EV76 DNA 被引量:1
18
作者 YUAN-hai YOU PENG WANG +4 位作者 YAN-HUA WANG hai-BIN WANG DONG-ZHENG YU rong hai JIAN-ZHONG ZHANG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5期384-390,共7页
Objective The quality of microarray data influences the accuracy of comparative genomic analyses to a large extent.To ensure that the results obtained by using an in situ synthesized microarray are accurate,data quali... Objective The quality of microarray data influences the accuracy of comparative genomic analyses to a large extent.To ensure that the results obtained by using an in situ synthesized microarray are accurate,data quality is to be assessed by evaluating the melting temperature (Tm) of probes,probability of false synthesis rates,and fragmentation of labeled targets.Methods DNA from the Yersinia pestis vaccine strain EV76 was used for microarray analyses.Microarray results were confirmed by PCR.Statistical and bioinformatics methods were employed to perform microarray data analyses and evaluation.Result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of the three datasets were above 0.95 after two-time stripping and hybridization with a labeled DNA with the size of fragmentation being 200 bp-2 kb,which showed that the hybridization results were highly reproducible.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were lower with the values ranging from 0.87 to 0.92 between the datasets generated from hybridization with different sizes of the labeled DNA fragment.Fo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m and signal intensity,there was a different distribution of Tm in the lowest 300 or 3 000 probes with a range of 70 ℃-72 ℃ and the highest 300 or 3 000 probes with a range of 72 ℃-74 ℃.Conclusion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uggest that the initial microarray design may affect the accuracy of final analyses and that the probe Tm and the size of the labeled fragment may be the two factors of the greatest import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ray CGH Data quality ASSESSMENT
下载PDF
陕西安康市鸟类资源及区系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勇 荣海 +1 位作者 赵宝鑫 陈余朝 《陕西林业科技》 2022年第2期16-36,43,共22页
安康市是秦巴生物多样性的富集区、功能区和核心区,该区域鸟类资源本底调查与资料系统整理分析对生物多样性监测保护与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安康市因地理条件限制等原由,鸟类资源调查记录及本底相对不全面、不准确问题,在已有研究资... 安康市是秦巴生物多样性的富集区、功能区和核心区,该区域鸟类资源本底调查与资料系统整理分析对生物多样性监测保护与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安康市因地理条件限制等原由,鸟类资源调查记录及本底相对不全面、不准确问题,在已有研究资料基础上,结合实际观测数据对安康市鸟类资源状况进行了系统整理。结果显示,安康市共记录鸟类19目73科223属421种,占我国鸟类1 491种的28.24%。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11种,Ⅱ级73种,有19种是中国特有鸟种。在区系组成上以东洋界物种为主,共187种,占物种总数的44.42%;古北界物种鸟类177种(42.04%),广布种鸟57种(13.54%),区系组成呈现明显南北过渡、相互渗透的特征。在居留型上以留鸟居多,共165种(39.19%),夏候鸟112种(26.60%),冬候鸟51种(12.11%),旅鸟87种(20.67%),迷鸟6种(1.43%)。在物种结构及生态类群上,以雀形目等小型鸣禽为主,共233种(55.34%)。本研究更新了安康市近年来的鸟类资料,为该区鸟类及生物多样性监测与保护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康市 鸟类 区系 分布型 名录
下载PDF
陕西兰科植物新记录——见血青 被引量:2
20
作者 荣海 姚可畏 +1 位作者 赵宝鑫 陈余朝 《陕西林业科技》 2021年第5期87-88,共2页
报道了陕西省兰科植物一新记录种——见血青(Liparis nervosa(Thunb.ex A.Murray)Lindl.)。该种发现于安康市汉滨区恒口镇长行村(凤凰山)。
关键词 陕西省 新记录 兰科植物 见血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