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酸性菜地土壤中钝化剂对镉的钝化效应研究
1
作者 尹宏亮 吴志豪 +4 位作者 秦鱼生 何明江 郭松 上官宇先 侯红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32-139,共8页
在土壤与农产品重金属污染问题日渐加剧的背景下,开展菜地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和降低蔬菜重金属超标风险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探究钝化材料在酸性土壤上的适用性及有效阻控蔬菜吸收土壤中镉(Cd)的潜力,选取3处(T1、T2、T3)酸度不同的菜... 在土壤与农产品重金属污染问题日渐加剧的背景下,开展菜地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和降低蔬菜重金属超标风险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探究钝化材料在酸性土壤上的适用性及有效阻控蔬菜吸收土壤中镉(Cd)的潜力,选取3处(T1、T2、T3)酸度不同的菜地,设置5种钝化剂(粉煤灰、钙基膨润土、镉康、海泡石和生物质炭)和5种主要市售蔬菜(白菜、甘蓝、莴笋、紧花菜和散花菜)开展田间试验,研究不同钝化剂对酸性土壤中有效态Cd含量及蔬菜Cd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钝化剂显著影响菜地土壤理化性质。钙基膨润土对土壤Cd具有显著钝化作用。海泡石对蔬菜Cd吸收过程有明显的阻控效果。通过对蔬菜镉富集能力的聚类分析,可将5种蔬菜分为低富集(紧花菜、散花菜、白菜、甘蓝)和高富集(莴笋)两类。主成分分析显示蔬菜Cd含量与土壤总Cd和有效态Cd含量呈正相关,与土壤p H呈显著负相关。施用钝化材料(生物质炭、海泡石)并结合蔬菜品种筛选是降低酸性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确保蔬菜安全生产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蔬菜 镉污染 钝化剂 污染修复
下载PDF
成都平原农田蔬菜重金属含量及污染评价 被引量:4
2
作者 黑儿平 上官宇先 +4 位作者 喻华 秦鱼生 曾祥忠 郭晶晶 伍燕翔 《热带生物学报》 2023年第2期145-152,共8页
为降低重金属污染风险,保证蔬菜生产安全,调查了成都平原部分污染地区蔬菜种植地土壤和5类18种蔬菜可食部位重金属含量,并对蔬菜中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同时运用富集系数分析和比较了不同蔬菜对Cd、Cr、Pb、Zn、Cu、Ni、Hg、As的... 为降低重金属污染风险,保证蔬菜生产安全,调查了成都平原部分污染地区蔬菜种植地土壤和5类18种蔬菜可食部位重金属含量,并对蔬菜中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同时运用富集系数分析和比较了不同蔬菜对Cd、Cr、Pb、Zn、Cu、Ni、Hg、As的富集能力。结果表明:试验区域土壤Cd含量超标率达31.91%,Cd是主要污染物,其余元素均符合国家标准。所有蔬菜可食部位主要受重金属Cr、Hg、Cd污染,轻微污染的有蒜苗和油菜,轻度污染的有菠菜和香菜;通过富集系数发现,18种蔬菜对8种重金属元素的富集系数平均值均从高到低依次为Cd>Zn>Hg>Cu>Ni>As>Cr>Pb,且不同蔬菜对同一种元素的富集系数也表现显著性差异。总体上,叶菜类蔬菜如香菜对Cd、Hg、Pb、Cr、Ni、Zn、Cu和菠菜对Cd、Hg、Zn、Pb、Cu以及红油菜对As、Pb富集能力相对较强,表明研究区域香菜和菠菜不宜在Cd、Hg、Pb、Cr、Ni、Zn、Cu污染土壤上栽培,及红油菜不宜在As、Pb污染土壤上栽培,而甘蓝类和根茎类如包心菜对Cd、Hg、Cr、Pb、As、Ni、Cu和白萝卜对Cd、Cr、Zn、Cu、Ni、Hg及红萝卜对Zn、Cr、Cu富集能力则相对较弱,可作为研究区域Cd、Hg、Cr、Pb、As、Ni、Cu、Zn污染土壤优先选种的蔬菜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平原 重金属含量 污染状况 蔬菜 富集能力
下载PDF
水稻籽粒中镉的来源 被引量:27
3
作者 喻华 上官宇先 +4 位作者 涂仕华 秦鱼生 陈琨 陈道全 刘前聪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940-1947,共8页
【目的】深入探讨水稻籽粒中镉(Cd)的来源及其与生长环境中Cd供应强度的关系,为稻米Cd污染防控选用恰当的农艺措施和实施时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水稻齐穗期,从Cd污染稻田选取长势一致的水稻植株,分别移入含不同Cd浓度(0、0.2、0.5... 【目的】深入探讨水稻籽粒中镉(Cd)的来源及其与生长环境中Cd供应强度的关系,为稻米Cd污染防控选用恰当的农艺措施和实施时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水稻齐穗期,从Cd污染稻田选取长势一致的水稻植株,分别移入含不同Cd浓度(0、0.2、0.5 mg·L-1)的营养液盆钵中培养,成熟期分别收获各器官测定生物产量和Cd含量;在大田自然条件下生长的水稻分别在齐穗期、灌浆期、腊熟期和成熟期采集长势均匀一致的植株样本测定生物产量和Cd含量。【结果】在营养液中不含Cd(Cd 0处理)的条件下,籽粒中累积的Cd主要来自于根系和茎秆在齐穗前累积的Cd。在齐穗后的生长环境中存在较低有效镉的情况下(即Cd污染稻田自然生长的植株),籽粒中的Cd则同时来自水稻齐穗前各器官累积的Cd和根系从土壤吸收与直接运输的Cd;水稻叶片和谷壳是水稻齐穗后向籽粒净转移Cd的器官,茎秆和根系既是籽粒Cd的源,也是Cd的净累积器官。而在生长介质有效镉含量丰富的情况下(即Cd培养试验处理中的Cd 0.2和Cd 0.5处理),籽粒中的Cd则主要来自生长介质,少部分来自水稻各器官的转移。【结论】籽粒中的Cd来自齐穗前各器官储存Cd的转移和土壤/介质中Cd的吸收和直接运输,土壤/介质中的可利用Cd含量越高,籽粒含Cd量也越高;只有当土壤/介质中不存在可利用Cd时,水稻各器官中储存的Cd才是籽粒中Cd的唯一来源;水稻各器官中,茎秆和根系是体内Cd的主要储存和输出场所。结合水稻生长早期降Cd措施的基础上,在水稻抽穗-成熟期采取恰当的农艺措施降低土壤中Cd的有效性以及根系吸收和向籽粒的直接运输量,就能有效降低稻米中的Cd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籽粒 来源 污染
下载PDF
水旱轮作稻田土壤与稻米重金属含量关联分析及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8
4
作者 上官宇先 黑儿平 +4 位作者 曾祥忠 陈琨 秦鱼生 何明江 周子军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6-33,41,共9页
以成都平原区水旱轮作稻田土壤及稻米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土壤及稻米中的重金属含量,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对水稻田土壤污染程度进行分析评价,并采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研究区成人和儿童的致癌和非致癌健康风险进行评... 以成都平原区水旱轮作稻田土壤及稻米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土壤及稻米中的重金属含量,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对水稻田土壤污染程度进行分析评价,并采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研究区成人和儿童的致癌和非致癌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土壤镉(Cd)、铅(Pb)、铬(Cr)、汞(Hg)的平均含量均大于该区域土壤背景值。Cd的单因子污染指数有85%的采样点达到警戒限值,最大值达1.57。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PN)为0.60,无污染,5种重金属元素的污染指数大小表现为Cd>Pb>Hg>Cr>As(砷)。土壤中Cd含量与全氮、有机质、速效钾含量显著正相关;土壤中Pb含量与碱解氮含量显著正相关,但与有效磷含量、pH值显著负相关;土壤中Hg含量与Pb、As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性,具有同源关系,呈复合污染。稻米中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国家限量标准,无样品超标;稻米中Cd、Cr含量与土壤中Cr含量显著负相关,但稻米中Cd含量与土壤中Hg、As含量显著正相关。在经农作物摄入、手口摄入和皮肤接触三种暴露途径下6种重金属对成人和儿童的非致癌总风险指数分别为8.36和19.63。3种致癌重金属对成人和儿童的致癌风险指数均表现为Cd>As>Cr,对成人和儿童造成的致癌健康总风险分别为0.007和0.0178。研究结果显示,试验区域稻田土壤及稻米重金属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且重金属复合污染已给当地居民造成一定程度的健康风险,尤其对儿童的影响较大,以农作物摄入途径最为显著。As、Cr、Hg是构成该区域非致癌健康风险的主要元素,而As、Cr、Cd是构成该区域致癌健康风险的主要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米 土壤 重金属 健康风险评价 成都平原
下载PDF
两种氮肥对黄瓜产量和品质以及氮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喻华 陈琨 +3 位作者 曾祥忠 郭松 上官宇先 秦鱼生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55-60,共6页
以夏季露地黄瓜为试材,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2种氮肥(颗粒尿素和尿素硝铵液态肥)不同用量对黄瓜产量和品质、肥料利用效率以及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氮肥配合施用时,2个用量水平下黄瓜均增产显著,... 以夏季露地黄瓜为试材,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2种氮肥(颗粒尿素和尿素硝铵液态肥)不同用量对黄瓜产量和品质、肥料利用效率以及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氮肥配合施用时,2个用量水平下黄瓜均增产显著,比单施等量单一氮肥更能促进产量的形成。尿素硝铵液态肥能提高黄瓜品质。氮源相同时,225 kg·hm^-2施氮水平下氮肥利用率高于300 kg·hm^-2水平处理。黄瓜收获后,土壤pH略有下降,土壤有效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有所提高。试验区露地种植黄瓜氮源以底肥150 kg·hm^-2尿素配合150 kg·hm^-2尿素硝铵液态氮肥作追肥效果最佳。该试验结果为黄瓜种植上氮肥配施用量及施用方法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 黄瓜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Mn^2+浓度对不同水稻品种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陈琨 武法池 +6 位作者 喻华 上官宇先 曾祥忠 周子军 郭松 涂仕华 秦鱼生 《中国稻米》 2020年第4期25-30,共6页
为探讨Mn2+浓度对不同水稻品种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揭示不同水稻品种对Mn的耐性,及与冬水田水稻坐蔸的关系。本试验选用了2种当地水稻生产主推品种(绵优725和川香优506)为材料,通过水培模拟试验设置8个Mn2+梯度,研究其对2个水稻品种... 为探讨Mn2+浓度对不同水稻品种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揭示不同水稻品种对Mn的耐性,及与冬水田水稻坐蔸的关系。本试验选用了2种当地水稻生产主推品种(绵优725和川香优506)为材料,通过水培模拟试验设置8个Mn2+梯度,研究其对2个水稻品种的生长、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2个品种对Mn2+的耐性截然不同,川香优506较绵优725表现出对Mn2+更强的耐性。在Mn2+浓度为350 mg/L时,绵优725出现明显的Mn毒害症状,而川香优506没有表现出任何Mn毒害症状。在此Mn2+浓度下,绵优725的茎叶干质量仅为对照的(0 mg/L,下同)45.25%,根系干质量仅为对照的50.82%,根数仅为对照的65.93%,整株氮吸收量仅为对照的45.84%,整株磷吸收量仅为对照的64.98%,整株钾吸收量仅为对照的44.23%。而川香优506在Mn2+浓度为350 mg/L时这些指标都基本上高于对照,表明其生长与营养吸收未受到影响。可见,水稻品种的基因型差异是对Mn2+浓度响应变化的主要因素,适量的锰能够促进水稻对氮和磷的吸收,而过量的锰会对锰敏感型水稻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在田间表现为坐蔸。这一发现对今后筛选适合长期淹水冬水田种植的水稻品种,无论是在育种上还是生产栽培上,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素 坐蔸 水稻生长 营养吸收
下载PDF
钛石膏对镉污染土壤水稻生长及镉有效性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陈琨 上官宇先 +3 位作者 杨乾龙 尹宏亮 黑儿平 秦鱼生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20年第4期217-223,共7页
[目的]以土壤可持续发展、农产品安全和环境友好为目标,在镉污染土壤上研究添加钛石膏后对土壤中镉的钝化效果和水稻镉吸收的控制效应。[方法]采用盆栽模拟试验。选择轻度、中度镉污染土壤(全镉含量分别为0.537、0.906 mg·kg^-1),... [目的]以土壤可持续发展、农产品安全和环境友好为目标,在镉污染土壤上研究添加钛石膏后对土壤中镉的钝化效果和水稻镉吸收的控制效应。[方法]采用盆栽模拟试验。选择轻度、中度镉污染土壤(全镉含量分别为0.537、0.906 mg·kg^-1),在施用等量化肥的基础上设9个处理,各处理每千克土分别添加钛石膏0(CK)、0.5、1.0、2.0、4.0、8.0、16.0、32.0、64.0 g,研究钛石膏用量对水稻生长、产量及稻米镉含量的影响。[结果]土壤中过高的镉含量会抑制水稻生长发育,导致减产。添加钛石膏后,能够有效提高水稻经济系数,有利于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添加钛石膏可显著降低轻度镉污染土壤的稻米镉含量,从0.014 mg·kg^-1降低到0.004 mg·kg^-1,而中度镉污染土壤稻米镉含量则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轻度镉污染土壤上添加钛石膏比CK显著降低土壤有效镉含量,从0.045 mg·kg^-1降低到0.017 mg·kg^-1;中度镉污染土壤有效镉含量的变化不太稳定。[结论]添加钛石膏对土壤有效镉的钝化效果受施肥和种植模式等多种因素影响,对轻度镉污染土壤的改良效果更加稳定和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土壤 有效性 钛石膏
下载PDF
长期秸秆覆盖对免耕稻-麦产量、土壤氮组分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13
8
作者 周子军 郭松 +7 位作者 陈琨 曾祥忠 上官宇先 喻华 秦鱼生 涂仕华 何明江 李丽君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48-1159,共12页
为探究长期秸秆覆盖对免耕区作物产量、土壤氮素组分及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以稻-麦定位免耕试验为研究对象,选取了其中免耕且秸秆移除和免耕且秸秆覆盖2个处理,于试验开展第12年(2018年)小麦收获后,统计分析近五年产量数据,并采集各处... 为探究长期秸秆覆盖对免耕区作物产量、土壤氮素组分及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以稻-麦定位免耕试验为研究对象,选取了其中免耕且秸秆移除和免耕且秸秆覆盖2个处理,于试验开展第12年(2018年)小麦收获后,统计分析近五年产量数据,并采集各处理0~5、5~10、10~20、20~30 cm的土壤样品,测定土壤全氮及活性氮组分,利用磷脂脂肪酸(PLFA)方法表征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果表明:(1)秸秆覆盖显著提高了小麦产量(增幅为6.49%),对水稻产量影响不显著。(2)秸秆覆盖对土壤氮组分的影响略有差异:它显著提高了土壤0~5 cm全氮、硝态氮和铵态氮以及0~10 cm颗粒有机氮、0~5 cm和10~20 cm可溶性有机氮含量,对微生物生物量氮无显著影响;它提高了0~5 cm和10~20 cm可溶性有机氮占全氮的比例,对其他组分占全氮比例无显著影响。(3)秸秆覆盖显著提高了土壤微生物总PLFA和细菌PLFA丰度,对真菌PLFA和放线菌PLFA无影响,降低了土壤真菌/细菌比;微生物生物量氮、土壤全氮、颗粒有机碳/颗粒有机氮比是显著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关键土壤环境因子。(4)无论秸秆覆盖与否,土壤全氮、活性氮组分含量和微生物组分均表现出显著的深度效应。综上所述,秸秆还田提升了土壤氮素含量,提高了小麦产量,增加了土壤微生物总量,可在四川免耕稻-麦轮作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秸秆覆盖 产量 氮组分 磷脂脂肪酸(PLFA) 土层
下载PDF
中低镉胁迫下叶面肥对水稻生长状况及镉积累调控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蔡亮亮 赵龙 +3 位作者 孙在金 上官宇先 薛文娟 侯红 《中国农学通报》 2018年第17期1-7,共7页
为探究自制多养分复合叶面肥对水稻生长状况及Cd积累调控效果的影响,以‘中早39’水稻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的方法测定了中低Cd胁迫下,喷施叶面肥对水稻生长状况、各部位Cd含量、Cd富集转运的影响,同时分析了水稻籽粒Cd含量与各器官C... 为探究自制多养分复合叶面肥对水稻生长状况及Cd积累调控效果的影响,以‘中早39’水稻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的方法测定了中低Cd胁迫下,喷施叶面肥对水稻生长状况、各部位Cd含量、Cd富集转运的影响,同时分析了水稻籽粒Cd含量与各器官Cd含量的关系。喷施5种叶面肥对水稻籽粒降Cd效果依次为S>P>Se>Mg>Si,分别降低73.50%、66.41%、58.55%、58.50%、46.86%;叶面喷施S肥籽粒Cd富集系数降低73.5%,籽粒Cd转运系数降低72.9%。5种叶面肥对比而言,叶面喷施S肥降Cd效果最好,若综合考虑水稻生长状况、产量和降镉效率等因素,则叶面喷施Si肥效果最好,且水稻茎秆是影响籽粒Cd积累量的最主要部位,是籽粒积累Cd的主要通路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面肥 水稻 生长状况 镉积累
下载PDF
成都平原白菜种植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关联性及生态风险评价
10
作者 黑儿平 曾祥忠 +5 位作者 喻华 杨乾龙 上官宇先 吴永成 陈琨 秦鱼生 《农业研究与应用》 2022年第2期70-78,共9页
通过田间试验调查研究了成都平原白菜种植地土壤和白菜可食部分中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其关联性,并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分析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同时利用生物富集系数法探讨了白菜可食部分对重金属... 通过田间试验调查研究了成都平原白菜种植地土壤和白菜可食部分中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其关联性,并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分析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同时利用生物富集系数法探讨了白菜可食部分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结果表明:白菜可食部分中重金属含量无超标,但对Cd的富集能力表现较强,土壤中仅Cd轻微污染,超标率达3.33%,以及生态危害主要风险因子为Cd和Hg。土壤Cd和Cu与有机质和pH值呈显著性正相关,白菜可食部分As与土壤Hg,以及Hg与土壤Cu呈极显著正相关。综合反映了土壤Cd、Cu、Hg在白菜生长过程中可食部分中富集的风险较高,需要格外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 白菜 相关性
下载PDF
Distribution Assessment and Source Identification Using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Analyses and Artificial Neutral Networks for Trace Elements in Agricultural Soils in Xinzhou of Shanxi Province, China 被引量:2
11
作者 shangguan yuxian CHENG Bin +9 位作者 ZHAO Long HOU Hong MA Jin SUN Zaijin XU Yafei ZHAO Ruifen ZHANG Yigong HUA Xiaozan HUO Xiaolan ZHAO Xiufeng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3期542-554,共13页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analyses were used to assess the contents and distributions of trace elements in agricultural soils in Xinzhou of Shanxi Province, China, and to identify their sources. Samples with high level...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analyses were used to assess the contents and distributions of trace elements in agricultural soils in Xinzhou of Shanxi Province, China, and to identify their sources. Samples with high levels of trace elements were concentrated in eastern Xinzhou, with contents declining from the east to west. Principal component and redundancy analyses revealed strong correlations among Co, Cu, Mn, Ni, Se, V, and Zn contents, suggesting that these elements were derived from similar parent materials. There were also strong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contents of these elements and soil properties. Contents of Cd and Pb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agricultural soil samples than in the background soil samples(P < 0.05), and were higher in areas with higher levels of gross domestic product but decreased with distance to the nearest road. Therefore, human activities appear to have a strong influence on the Cd and Pb distribution patterns. A novel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 model, using environmental input data, was used to predict the soil Cd and Pb contents of specified test dates. The performances of the ANN model and a traditional multilinear model were compared. The ANN model could successfully predict Cd and Pb content distributions, projecting that soil Cd and Pb contents will increase by 128% and 25%, respectively, by 2020. The results thus indicated that the economic condition of an area has a greater effect on trace element contents and distributions in the soil than the scale of the economy itsel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TAMINATION enrickment factor keavy metal prediction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redundancy analysi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