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采区地下水位控制和考核指标确定方法
1
作者 帅官印 崔伟哲 +4 位作者 邵景力 崔亚莉 张秋兰 张喆 徐树媛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4-69,共6页
为了有效管控地下水超采区,从区域控制和漏斗区控制两个角度考虑,提出一种选取地下水控制井以及确定控制水位和考核水位指标的方法。对于整个超采区,采用泰森多边形法划定每口控制井的控制面积,将每口控制井的控制面积占区域面积的比例... 为了有效管控地下水超采区,从区域控制和漏斗区控制两个角度考虑,提出一种选取地下水控制井以及确定控制水位和考核水位指标的方法。对于整个超采区,采用泰森多边形法划定每口控制井的控制面积,将每口控制井的控制面积占区域面积的比例作为权重,计算出区域面积加权平均水位,进而根据与该平均水位的接近程度,选出一口区域水位控制井,并将其最近平水年年末的水位作为今后的控制和考核水位。但是,当评价年为枯水年时,需要在控制水位的基础上减去松弛量确定考核水位。对于地下水漏斗区,利用水位等值线图,判断漏斗分布情况,进而从漏斗中心附近选取一口控制井,同样也将其最近平水年年末的水位作为控制和考核水位。以河北省馆陶县为例,选取的区域和漏斗控制井分别为监测井W16和W17;当政府未制定水位恢复规划时,区域控制水位确定为17.13 m;当政府制定了水位恢复规划时,比如5 a内水位恢复0.5 m,那么区域控制水位需要在17.13 m的基础上每年增加0.1 m;丰水年、平水年考核水位等于控制水位,枯水年考核水位等于控制水位减去0.93 m(松弛量);漏斗区控制和考核水位均确定为12.19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采区 地下水漏斗区 控制水位 考核水位 馆陶县
下载PDF
我国地下水管理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兼谈地下水“双控”管理 被引量:3
2
作者 邵景力 白国营 +2 位作者 刘翠珠 张秋兰 崔亚莉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9,共9页
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以来,我国地下水管理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地下水得到不同程度的修复,至2020年末,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浅层地下水水位总体呈现上升趋势,深层地下水水位下降速率减缓,年均下降超过2 m的仅有291个... 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以来,我国地下水管理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地下水得到不同程度的修复,至2020年末,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浅层地下水水位总体呈现上升趋势,深层地下水水位下降速率减缓,年均下降超过2 m的仅有291个,占全国监测站点的8.7%。但仍然存在着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体现在有些超采区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态势依然存在、尚未达到采补平衡、地面沉降继续发生,同时地下水管理、超采区治理效果并没有达到人们期望的那么显著。我国地下水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水文地质条件尚不能清晰刻画、地下水监测与计量精度不能满足需求、地下水管理目标与目前技术手段不协调、地下水管理的外部条件不成熟、地下水确权登记难度大。文章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与措施,主要包括从流域或区域水平衡的角度开展地下水循环转化机理研究、加强地下水“双控”指标确定方法研究与试点、加强地下水监测和开采量计量统计工作、进一步明确地下水管理的职责等。在地下水“双控”管理实施中,首先明确地下水开采量和水位之间的定量关系,依据地下水水位的资源、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功能确定水位控制指标,并考虑实际需求和地下水管理目标、降水年份等条件确定合理的“双控”指标。文章深入思考了我国严格地下水管理和超采区治理的问题所在,为我国地下水可持续利用和科学管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管理 超采区治理 地下水“双控”指标 地下水监测 地下水可开采量
下载PDF
基于MODFLOW-CFP的贵州大井流域岩溶地下水数值模拟 被引量:2
3
作者 党志文 邵景力 +4 位作者 崔亚莉 李军 宫志强 赵良杰 梁永升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66-276,共11页
贵州大井流域岩溶分布广泛,岩溶水是当地人民生产和生活的主要来源。由于对岩溶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短缺现象经常发生。大井流域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管道-多孔介质双重介质特征明显。文章采用MODFLOW-CFP耦合模型对大井流域展... 贵州大井流域岩溶分布广泛,岩溶水是当地人民生产和生活的主要来源。由于对岩溶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短缺现象经常发生。大井流域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管道-多孔介质双重介质特征明显。文章采用MODFLOW-CFP耦合模型对大井流域展开数值模拟,进而掌握大井流域地下水运动规律、准确评价岩溶水资源,促进其合理开发利用。结果表明:大井流域管道与多孔介质交换量为6 719.1 m^(3)·a^(-1),主要集中在上游和中游;总补给水量为10 977.3×10^(4)m^(3)·a^(-1),补给模数为133.495m^(3)·km^(-2)·a^(-1),其中降雨汇入量和降雨入渗量占总补给量的81.35%,而总排泄量为10 813.47×10^(4)m^(3)·a^(-1),主要在地下河出口排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井流域岩溶水 MODFLOW-CFP耦合模型 岩溶管道模拟
下载PDF
我国干热岩资源分布及勘探:进展与启示 被引量:46
4
作者 蔺文静 王贵玲 +2 位作者 邵景力 甘浩男 谭现锋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66-1381,共16页
干热岩是地热资源的重要赋存形式之一,是未来地热开发的主攻方向。我国干热岩勘查工作近年来进展迅速,先后在不同地区发现了优质的干热岩资源,取得了我国干热岩资源勘查突破,但同时也存在不少勘查失败的案例。本文在分析高放射性产热型... 干热岩是地热资源的重要赋存形式之一,是未来地热开发的主攻方向。我国干热岩勘查工作近年来进展迅速,先后在不同地区发现了优质的干热岩资源,取得了我国干热岩资源勘查突破,但同时也存在不少勘查失败的案例。本文在分析高放射性产热型、沉积盆地型、近代火山型和强烈构造活动带型等四种类型干热岩成因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地质构造背景、地热地质条件,对未来我国干热岩资源重点勘查方向及靶区进行了论述,并重点针对目前不同类型区干热岩资源勘探工程进行了梳理,简要分析了不同勘探区的选址依据、勘探过程、地温场分布及特征、前景预测等,并初步进行了经验总结,希望对我国未来干热岩资源勘查及开发工作起到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岩 成因类型 勘查方向 勘查进展
下载PDF
西北地区地下水水量-水位双控指标确定研究——以民勤盆地为例 被引量:17
5
作者 王晓玮 邵景力 +2 位作者 王卓然 崔亚莉 张秋兰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24,共8页
地下水是西北内陆河流域干旱半干旱地区重要的供水水源、生态因子和环境因子。当前缺乏针对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特点的地下水水量和水位双控管理指标确定方法研究,无法为西北地区开展流域水资源管理生态保护提供技术支撑。本研究基于地... 地下水是西北内陆河流域干旱半干旱地区重要的供水水源、生态因子和环境因子。当前缺乏针对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特点的地下水水量和水位双控管理指标确定方法研究,无法为西北地区开展流域水资源管理生态保护提供技术支撑。本研究基于地下水可持续利用和生态保护的原则,提出了一套确定西北地区地下水水量-水位双控指标的技术方案。采用“以位定量”的思路,依据指标监测井代表的不同地下水功能区的地下水管理水位,确定水位指标区间值;将通过天然植被排泄的地下水量作为不可袭夺的排泄项,以数值模拟方法预报求解满足水位指标约束的地下水开采量,计算水量指标区间值。以民勤盆地为研究区开展示例研究,依据技术方案计算得到水位指标的下限阈值为埋深5.00~49.37 m,上限阈值为埋深0.00~5.00 m,水量指标上限为6000×104 m 3/a,下限为10000×104 m 3/a。采用2012—2016年区内实际开采量和监测水位变化趋势进行验证,当开采量在水量指标区间内运行时,水位也基本在水位指标区间内变化。该技术方法可以为西北地区开展双控管理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地区 地下水位 双控指标 地下水数值模型 民勤盆地
下载PDF
基于三维随机水文地质结构模型的地下水流数值模拟: 以西辽河平原为例 被引量:14
6
作者 孙倩 邵景力 +3 位作者 崔亚莉 王玉龙 薛俊环 马涛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51-460,共10页
为了探究水文地质结构对地下水流数值模拟的不确定性,可以运用随机模拟建立地下水位的预测模型。根据转移概率地质统计方法模拟多孔介质岩性分布,利用非线性规划的思路计算岩性与水文地质参数之间的关系,从而建立相对精确的随机水文地... 为了探究水文地质结构对地下水流数值模拟的不确定性,可以运用随机模拟建立地下水位的预测模型。根据转移概率地质统计方法模拟多孔介质岩性分布,利用非线性规划的思路计算岩性与水文地质参数之间的关系,从而建立相对精确的随机水文地质参数场。将不同的水文地质参数场运用到MODFLOW中,得到不同的随机模拟结果。通过比较随机模型和确定模型的末流场拟合情况以及水位动态拟合图,发现确定模型和随机模型具有相似趋势,都能与实测流场拟合较好,但是随机模型更能体现真实的水文地质特征。对随机模型预测10年后的地下水水位做不确定性分析,得到水位平均变幅介于-5~5 m之间,且95%置信度水位变幅的平均上限线约为0.146 m。研究结果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ROGS 水文地质参数 随机 非线性规划 不确定性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的弱透水层水文地质参数反演研究--以呼和浩特盆地某淤泥层为例 被引量:13
7
作者 石鸿蕾 郝奇琛 +2 位作者 邵景力 崔亚莉 张秋兰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共7页
弱透水层是含水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水文地质参数的准确获取一直以来都是研究难点,传统室内试验难以克服应力状态及环境变化对土层参数的影响,因此如何在原位状态下评价其水文地质参数有着重要意义。选取呼和浩特盆地某淤泥层为研... 弱透水层是含水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水文地质参数的准确获取一直以来都是研究难点,传统室内试验难以克服应力状态及环境变化对土层参数的影响,因此如何在原位状态下评价其水文地质参数有着重要意义。选取呼和浩特盆地某淤泥层为研究对象,基于抽水试验和溶质运移试验获得的多源数据,采用基于控制体积有限差分法的非结构化网格(Unstructured Grid)方法,建立三维地下水流-溶质运移耦合模型,对弱透水层水文地质参数进行反演。结果显示:模型计算的抽水井中水位和溶质浓度变化规律与实际观测数据能够较好拟合,模型识别出的抽水含水层渗透参数(4.8 m/d)与通过解析法计算得出的结果(4.17 m/d)相近,建立的数值模型符合实际水文地质条件;反演得到淤泥质弱透水层垂向渗透系数为1.2×10^(−4) m/d、储水率为1.0×10^(−5) m^(−1)。基于多源数据的参数反演方法可为弱透水层参数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弱透水层 MODFLOW-USG 多源数据 参数反演
下载PDF
基于MODFLOW-CFP的岩溶水模型降雨非线性入渗补给研究——以湖南省香花岭地区为例 被引量:6
8
作者 杨郑秋 杨杨 +3 位作者 邵景力 苏春田 崔亚莉 罗飞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91-695,共5页
利用MODFLOW-CFP建立湖南省香花岭渗流-管道流耦合模型,并使用降雨量系数法实现非线性入渗过程,以探讨此方法在模型中的适用性。通过人工试错反演参数,得出6个不同降雨强度区间的降雨量系数;非线性入渗处理后,地下河流量模拟结果的纳什... 利用MODFLOW-CFP建立湖南省香花岭渗流-管道流耦合模型,并使用降雨量系数法实现非线性入渗过程,以探讨此方法在模型中的适用性。通过人工试错反演参数,得出6个不同降雨强度区间的降雨量系数;非线性入渗处理后,地下河流量模拟结果的纳什系数提高至0.91。结果表明:降雨量系数法可使该模型更好地模拟地下河流量变化,此方法也适用于一些岩溶小流域的数值模拟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水 数值模拟 MODFLOW-CFP 非线性降雨入渗
下载PDF
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李露露 周志超 +2 位作者 邵景力 崔亚莉 赵敬波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23,共11页
地下水流数值模型不仅是认识深部水动力场形成演化机制的有效工具,也是建立核素迁移数值模型的基础,因而是高放废物处置场选址和安全评价中重要的技术手段。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方法较多,如何选择适当的方法也是值得关... 地下水流数值模型不仅是认识深部水动力场形成演化机制的有效工具,也是建立核素迁移数值模型的基础,因而是高放废物处置场选址和安全评价中重要的技术手段。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方法较多,如何选择适当的方法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针对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技术展开研究,通过阅读大量国内外文献,文章系统阐述了目前常用的4类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方法的研究进展、适用条件和实例应用;综述了深地质处置中常用的模型不确定性分析方法及研究成果,列表给出了适用于放射性废物地质处置的地下水流数值模拟软件及其在废物处置选择和安全评价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等效连续介质模型适用于大区域、长序列、裂隙发育程度较高或较均匀的地区,该类模型方法成熟、所需的数据和参数易于获得,但是不能精确刻画裂隙介质中地下水的流动特征。离散裂隙网络模型适合解决处置场地、储罐尺度等需要精细刻画的地下水流问题,但由于需要大量裂隙及其连通性数据、相关参数等,该方法存在着工作量大、耗时多的缺点。双重介质模型主要用于解决区域尺度裂隙水流问题,但并不能表现出裂隙介质的各向异性、不连续性等特征,因而适用范围存在一定的限制。等效-离散耦合模型可以通过区域分解法对裂隙密度大的区域采用等效连续介质模型,对于裂隙密度较小的地区采用离散裂隙网络模型,从而更符合一般地质条件下裂隙渗流的特征,但也存在交换量难以确定、模型耦合技术问题。通过灵敏度分析,将不同敏感因子对模型敏感指标的影响程度进行排序,提高模型精度、减少参数不确定性分析的工作量。蒙特卡罗法是目前常用的一种模型不确定性方法,原理简单、易于实现。文章展望了数值模型在仿真性、不确定性分析、预测和多介质耦合等方面的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 含水介质 地下水流数值模拟 不确定性分析 模拟软件
下载PDF
基于DPSIR模型的地下水饮用水源地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珂 郝奇琛 +3 位作者 邵景力 钱永 崔亚莉 张秋兰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0-25,共6页
为系统客观的评价地下水饮用水源地的安全状态,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框架初步建立备选评价指标,运用专家咨询法对备选指标进行筛选及合理性检验,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地下水饮用水源地安全度综合评价... 为系统客观的评价地下水饮用水源地的安全状态,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框架初步建立备选评价指标,运用专家咨询法对备选指标进行筛选及合理性检验,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地下水饮用水源地安全度综合评价体系。以滹沱河浅层孔隙水水源地为例,确定了包含5个准则层,18个指标的地下水饮用水源地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滹沱河浅层孔隙水水源地实例研究表明,准则层中压力系统和状态系统所占权重较大,分别为0.257和0.339;水源地安全度为0.67,尽管处于较安全级别,但非常接近警戒值(0.4~0.6)。通过实例分析可知,筛选的指标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可以为评价浅层孔隙水水源地的安全状态及面临的风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PSIR模型 地下水源地 专家咨询 安全评价
下载PDF
半干旱区煤化工高含盐废水自然蒸发规律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郭云彤 邵景力 +2 位作者 崔亚莉 张秋兰 刘艳明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71-982,共12页
本研究提出了1种选定特定区域可以代表气象因素影响的蒸发模型(公式)的实验方法,通过结合气象因子分析,将淡水的理论蒸发量与实际蒸发量进行对比,选定合理的蒸发模型,并结合对不同溶解性总固体(TDS)含盐废水蒸发实验的结果对蒸发模型进... 本研究提出了1种选定特定区域可以代表气象因素影响的蒸发模型(公式)的实验方法,通过结合气象因子分析,将淡水的理论蒸发量与实际蒸发量进行对比,选定合理的蒸发模型,并结合对不同溶解性总固体(TDS)含盐废水蒸发实验的结果对蒸发模型进行了改进,使其适用于含盐废水蒸发量的计算,以此为企业在蒸发塘的建设阶段及运行、管理过程中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在实验时段,蒸发与水面净辐射、气温呈正相关,与湿度呈负相关,与风速的相关性不显著;而从灰色关联度来看,气象因子对蒸发的影响程度为:水面净辐射>气温>风速>湿度;实验时段童宏良公式计算的淡水理论蒸发量为205.76 mm,为最接近当地的实际蒸发量205.51 mm,最能代表当地气象因素对水面蒸发的影响;而相对蒸发率和反映溶液组成变化的TDS大致呈线性相关,R^(2)达0.95,在此基础上确定了适宜当地估算含盐废水蒸发量的公式。本研究还从气温影响及溶液成分的角度对相对蒸发率进行讨论,认为实验值与蒸发塘实际记录值的差距是由于气温引起溶液饱和度下降导致的,而理论值与实验值的差距则是由于在计算时将含盐废水原液作为理想溶液,并未考虑溶液中各组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因此,蒸发塘选址时应注意当地的气象因素,且在蒸发塘处理含盐废水时,应及时对蒸发塘内的析出物进行处理,避免蒸发过程中TDS增大对蒸发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盐废水 蒸发模型(公式) 蒸发试验 相对蒸发率 TDS(溶解性总固体) 拉乌尔定律 半干旱区
下载PDF
不同作物覆盖对农业区地下水入渗补给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昊旭 邵景力 +1 位作者 崔亚莉 马小波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7-65,共9页
灌溉入渗是卫宁平原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研究不同农作物对地下水的灌溉入渗补给对于准确评价地下水资源量十分重要。本研究基于卫宁平原灌区2个包气带水分运移原位试验点系统观测数据,运用Hydrus-1D软件建立了试验点的包气带水分运移... 灌溉入渗是卫宁平原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研究不同农作物对地下水的灌溉入渗补给对于准确评价地下水资源量十分重要。本研究基于卫宁平原灌区2个包气带水分运移原位试验点系统观测数据,运用Hydrus-1D软件建立了试验点的包气带水分运移数值模型;设置了单次灌溉量、生长期天数、最大根系埋深和叶面积指数四种影响因子,应用模型分析了其对地下水入渗补给量的影响,计算了不同作物种植期内地下水垂向入渗补给量。结果表明:试验点地下水入渗补给量以灌溉入渗补给量为主。单次灌溉量的大小对地下水垂向入渗补给量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生长期天数和最大根系埋深,叶面积指数对地下水垂向入渗补给量的影响最小。随着地下水位埋深的增加,农作物种植因子对地下水入渗补给的影响也会增大。不同时期的降雨入渗系数为0.02~0.25;受次降雨量和降雨频率影响差异较大。灌溉入渗系数大小与作物种类关系密切:玉米种植期内的灌溉入渗系数为0.78,茄子种植期内的灌溉入渗系数为0.51,枸杞种植期内的灌溉入渗系数为0.6~0.63。综合考虑研究区作物类型和地下水位埋深(117~267 cm),给出了研究区农田区域在作物单次灌溉量为50~150 mm情况下,对应的灌溉入渗系数参考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覆盖 地下水入渗补给 卫宁平原 包气带 HYDRUS-1D
下载PDF
农业限水灌溉对地下水恢复的影响研究——以河北省石家庄平原区为例 被引量:4
13
作者 帅官印 张先 +2 位作者 邵景力 崔亚莉 李豆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54-62,共9页
【目的】探究农业限水灌溉对地下水位和水量的恢复效果。【方法】采用GMS软件建立河北省石家庄平原区地下水模型,选取冬小麦减产率低于20%时,石家庄平原各行政区在不同降水水平下优化得到的限水灌溉组合作为限水灌溉方案,在规划压采的... 【目的】探究农业限水灌溉对地下水位和水量的恢复效果。【方法】采用GMS软件建立河北省石家庄平原区地下水模型,选取冬小麦减产率低于20%时,石家庄平原各行政区在不同降水水平下优化得到的限水灌溉组合作为限水灌溉方案,在规划压采的基础上,对所选定的限水灌溉方案进行模拟预测。【结果】与现状开采和规划压采情景相比,限水灌溉措施实施后,绝大部分行政区浅层地下水平均水位开始上升,区域浅层地下水位年均上升0.17 m/a,但深层地下水位依然呈下降趋势;平原区地下水整体由负均衡转变为正均衡,2019—2028年,浅层和深层含水层总储变量为1×10^(8)m^(3)/a;相比只采用单一规划压采措施,添加了限水灌溉措施后,储变量恢复率提高了约2.1倍,浅层地下水平均水位恢复率提高了2倍。【结论】限水灌溉对于地下水恢复效果显著,研究结果可为实现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水灌溉 数值模拟 地下水压采 采补平衡 粮食安全
下载PDF
Groundwater Flow Simul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Groundwater Resource Evaluation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China 被引量:10
14
作者 shao jingli LI Ling +1 位作者 CUI Yali ZHANG Zhaoji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1期243-253,共11页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stablish a 3D groundwater flow modelling for evaluating groundwater resources of the North China Plain. First, the North China Plain was divided into three aquifers vertically through ...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stablish a 3D groundwater flow modelling for evaluating groundwater resources of the North China Plain. First, the North China Plain was divided into three aquifers vertically through a characterization of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s. Groundwater model software GMS was used for modeling to divide the area of simulation into a regular network of 164 rows and 148 lines. This model was verified through fitting of the observed and the simulated groundwater flow fields at deep and shallow layers and comparison between the observed and simulated hydrographs at 64 typical observation wells. Furthermore, water budget analysis was also performed during the simulation period (2002-2003). Results of the established groundwater flow model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annual groundwater recharge of the North China Plain during 1991 to 2003 was 256.68x10s m3/yr with safe yield of groundwater resources up to 213.49x10s m3/yr, in which safe yield of shallow groundwater and that of deep groundwater was up to 191.65x10s m3/yr and 22.64x10s m~/yr respectively. Finally, this model was integrated with proposal for groundwater withdrawal in the study area after commencement of water supply by South-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ct, aiming to predict the changing trend of groundwater regime. As indicated by prediction results, South-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ct, which is favorable for effective control of expansion and intensification of existing depression cone, would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alleviation of short supply of groundwater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 as well as maintenance and protection of groundwa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OUNDWATER model groundwater recharge safe yield South-North Water TransferProject North China Plain
下载PDF
Hydrochemistry and H-O-C-S Isotopic Geochemistry Characteristics of Geothermal Water in Nyemo-Nagqu,Tibet 被引量:5
15
作者 WANG Siqi LIU Zhao shao jingli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2期644-657,共14页
Nyemo-Nagqu, Tibet, is rich in high-temperature geothermal resources. The geothermal fields in Yangbajain and Yangyi as well as 11 unexplored geothermal fields along the geothermal belt from Nyemo to Nagqu were system... Nyemo-Nagqu, Tibet, is rich in high-temperature geothermal resources. The geothermal fields in Yangbajain and Yangyi as well as 11 unexplored geothermal fields along the geothermal belt from Nyemo to Nagqu were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and the hydrochemistry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whole field. Meanwhile, H-O-C-S isotope data were obtained for the new fields, and H-O isotope data for the Yangbajain and Yangyi fields. A comparison of the Nyemo-Nagqu geothermal fields with those in the Yangbajain area shows that the types of high-temperature geothermal water are dominated by Cl-Na and Cl·HCO3-Na, while the types of medium-high-temperature geothermal water are dominated by HCO3-Na. The concentrations of Li, F, SiO2, and HBO2 in the geothermal water a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Cl content, indicating possible mixing with magma water. The reservoir temperatures range from 90 to 270°C by geothermometers. Slight drifting of 18O was recorded at the Dongweng and Nyingzhong high-temperature geothermal fields, while more significant drifting was recorded at Gulu. The geothermal water is mainly replenished by atmospheric precipitation. The low tritium contents(〈1 TU) of the geothermal water from Nyingzhong, Gulu, and Luoma indicate that it is mainly replenished by sub-modern(prior to 1952) water, while the high tritium content(8.4 TU) in Yuela implies modern water replenishment. Other geothermal fields are replenished by a mix of sub-modern fresher water. The isotopic data in this study show that the carbon and sulfur in the geothermal water originates mainly from sediment leaching, with some of the carbon and sulfur having a deep orig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thermal water hydr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isotope data TIBET Proto-Tethys
下载PDF
Design of an Index System for Deep Groundwater Management Efficiency Evaluation: A Case Study in Tianjin City, China 被引量:1
16
作者 NAN Tian shao jingli +2 位作者 CAO Xiaoyuan ZHANG Qiulan CUI Yali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6年第3期325-338,共14页
An effective evaluation system can provide specific and practical suggestions to the deep groundwater management. But such kind of evaluation system has not been proposed in China. In this study, an evaluation index s... An effective evaluation system can provide specific and practical suggestions to the deep groundwater management. But such kind of evaluation system has not been proposed in China. In this study, 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is specifically developed to evaluate deep groundwater management efficiency. It is composed of three first-level indicators(law enforcement capability, management ability, and management effectiveness) and eleven second-level indicators. The second-level indicators include seven mandatory indicators and four optional indicators. Piecewise linear function is used to normalize the quantitative indicators, and expert scoring method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are used to normalize the qualitative indicators. Then a comprehensive indicator weighting evaluation method is used to evaluate the first-level indicators and the target topic. A case study is carried out to evaluate deep groundwater management efficiency in Tianjin City. According to the evaluation score in each period,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of every district in Tianjin City gradually improved. The overall evaluation score in the early deep groundwater extraction period is 0.12. After a series of deep groundwater protection efforts, this score reached to 0.61 in 2007, and met the regulation criteria. The evaluation results also showed that the further groundwater management efforts in Tianjin City should be focused on building a dynamic database to collect comprehensive deep well-log data; and on a reasonable design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groundwater monitoring network. It demonstrated that the index system is suitable to locate the deficiencies of current groundwater management systems and to guide further improvements. It can then be used to protect deep groundwa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指标体系 深层地下水 管理效率 天津市 设计 评估指标体系 地下水保护 分段线性函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