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BL模式的环境心理学教学改革实践 被引量:1
1
作者 王薇薇 刘晔 +3 位作者 刘破浪 沈守云 廖秋林 廖珂 《山西建筑》 2024年第7期191-194,共4页
环境心理学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的设计理论课程,其教学改革对提升风景园林专业总体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该教改项目基于PBL模式,通过学科发展动态梳理环境心理学的主要教学内容,从“退缩行为”“前进行为”“定位行为”“延伸行为... 环境心理学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的设计理论课程,其教学改革对提升风景园林专业总体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该教改项目基于PBL模式,通过学科发展动态梳理环境心理学的主要教学内容,从“退缩行为”“前进行为”“定位行为”“延伸行为”四种类型入手,结合体验型、探索型两种问题进行问题体系设计,并通过设计课程的联动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经过三年的教学改革,课程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以及学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心理学 PBL模式 教学改革 风景园林
下载PDF
中国园林的跨文化传播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
2
作者 刘露 刘雅靓 +2 位作者 徐冉 邱慧 沈守云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0-76,共7页
中国园林的海外营建不仅是工程项目的建设,更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跨文化传播。系统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园林的海外发展脉络,构建了中国园林的跨文化传播研究框架,通过时空分析和文化影响力计算等,定量研究并可视化展示了中国园林... 中国园林的海外营建不仅是工程项目的建设,更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跨文化传播。系统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园林的海外发展脉络,构建了中国园林的跨文化传播研究框架,通过时空分析和文化影响力计算等,定量研究并可视化展示了中国园林跨文化传播的时空范围、方式和效果等。研究表明:1)依据传播速度和特点,中国园林在海外的跨文化传播可划分为4个阶段;2)中国园林跨文化传播的源地主要为苏州、上海和北京;3)中国园林跨文化传播的目的地与影响力具有高度的空间聚集性,主要集中于美国纽约、华盛顿,德国慕尼黑,法国巴黎,以及日本札幌、川崎等城市;4)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和技术规范共同影响着中国园林的跨文化传播效果。研究结果对于理解中国园林的跨文化传播路径和特点及提高中国园林的跨文化传播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中国园林 跨文化传播 时空分布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基于历史文化名城山水格局视野下的昆明大观公园景观重构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晶晶 张剑飞 沈守云 《园林》 2020年第8期29-33,共5页
山水城市的概念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老先生于1990年提出,其核心要义旨在中国的城市建设应当汲取山水诗词、古典园林、山水画等传统文化的精髓,创造富于特色的、诗意的城市人居环境。传统历史文化名城的营造体现了这种宏观、整体的思... 山水城市的概念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老先生于1990年提出,其核心要义旨在中国的城市建设应当汲取山水诗词、古典园林、山水画等传统文化的精髓,创造富于特色的、诗意的城市人居环境。传统历史文化名城的营造体现了这种宏观、整体的思维与视野。文章从昆明历史城区的演变入手,梳理出其历史城区在天然山水环境中“大、小三山一水”的山水格局。大观公园位于“历史城区—大观河—大观公园—草海—西山”这一城市山水景观廊道的核心节点位置。规划以中国传统造园手法的精髓“借景”为景观重构的策略,提出“共建”“共生”的公园重构途径,旨在从城市、公园、山水环境、人文意境等方面实现大观公园生态、生活、生境的三位一体,为其他城市历史名园在地域特征的保护与利用、历史文脉的传承与发展等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山水格局 大观公园 景观重构
下载PDF
长江流域产水功能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及其驱动因素 被引量:6
4
作者 胡文敏 杨睿瀚 +4 位作者 贾冠宇 殷梓强 李毅 沈守云 李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7011-7027,共17页
长江流域产水功能是流域水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安全防护上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产水量是指示区域水环境功能的重要生态指标,探讨长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产水量的影响对于深化和揭示土地利用对水环境功能的效应有重要意义。研究... 长江流域产水功能是流域水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安全防护上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产水量是指示区域水环境功能的重要生态指标,探讨长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产水量的影响对于深化和揭示土地利用对水环境功能的效应有重要意义。研究基于多元统计方法与InVEST模型产水模块探讨了产水量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模式,以及影响区域产水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1990年至2015年,长江流域平均产水量呈西北低、东南高、中游>下游>上游的空间分布规律,子流域间的产水空间差异程度呈加剧趋势;2.从总产水量来看,洞庭湖、鄱阳湖和金沙江为主要贡献流域,贡献了总产水量的50%,且农用地与林地为主要土地贡献类型;3.由于长江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和配置的转变,产水量的响应呈土地类型上的多样性,表现为农用地、草地、未利用地对产水变化具有正向协同效应,而林地和水域具有负向协同效应,建设用地对产水的响应不明显;4.影响产水功能的主要驱动力为建设用地、水域、人口密度、国民生产总值、降雨,农用地、植被覆盖、温度为潜在驱动力,未来长江流域产水功能的调控需要重视不同子流域间产水量的空间异质性与土地利用配置的协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 产水功能 土地利用变化 驱动因素 InVEST模型
下载PDF
长株潭城市群绿心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黎佳君 廖秋林 +2 位作者 沈守云 刘小儒 廖菁芃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0-105,共6页
为了验证绿心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的影响,运用2008、2013、2018年的土地利用数据,综合当量因子法、格网分析法、空间自相关分析、相关性分析及变差贡献率分析等,研究绿心地区ESV的时空动态变化。结果显示,绿心地区... 为了验证绿心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的影响,运用2008、2013、2018年的土地利用数据,综合当量因子法、格网分析法、空间自相关分析、相关性分析及变差贡献率分析等,研究绿心地区ESV的时空动态变化。结果显示,绿心地区的耕地面积持续减少,建设用地和林地面积明显增加;ESV在早期呈下降趋势,但2013年后转为上升趋势;生态水文调节、水资源供给和气候调节功能增长明显;土地利用变化与ESV的相关性排序为:林地>耕地>水体>草地>未利用地>建设用地;变差贡献率中,林地、水体和耕地的贡献率较大,其他土地利用类型贡献率较小。研究结果表明,自2013年以来绿心地区的开发建设和保护工作有序进行,ESV呈明显增长趋势,说明合理开发和严格控制生态底线的保护模式可以提高其ESV,采用保护为主、开发为辅的保护策略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绿地系统 土地利用 生态经济 生态系统服务 绿心 当量因子法
下载PDF
基于网络话语的青秀山风景意象评价 被引量:3
6
作者 王薇薇 沈守云 +2 位作者 廖秋林 陈翠怡 孙瑶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58-165,共8页
【目的】网络时代催生了数据资源的生产与利用,也推动了风景资源评价朝着数据获取方式更加多源、即时、客观、精细、智能的方向前行。利用网络话语进行风景意象评价有助于完善传统评价方法,并为风景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科学管理提供指导。... 【目的】网络时代催生了数据资源的生产与利用,也推动了风景资源评价朝着数据获取方式更加多源、即时、客观、精细、智能的方向前行。利用网络话语进行风景意象评价有助于完善传统评价方法,并为风景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科学管理提供指导。【方法】以2009-2018年青秀山网络评论、游记为对象开展大众风景意象评价,利用Python语言及相关技术手段,通过词频分析、共现分析的方法进行青秀山风景形态感知、风景形象认知评价,并借助话语云、话语网络将结果可视化。【结果】青秀山风景形态感知评价接近巴莱特定律(Pareto’s principle),即20%~30%的词汇占据了80%的词频,其中植物型要素、植物型景点、文化型景点敏感度较高,热力指数分别为7.188、3.519、3.252;总体风景形象认知中"风景优美""值得""面积很大"形成了普遍共识,热力指数分别为1.964、0.792、0.693;风景形象认知网络呈多组团结构,植物、空气、树木组团占据网络核心位置,其中对"空气-好""空气-清新"的认知最强烈,热力指数分别为0.961、0.479。【结论】研究证明大众风景意象在具备离散性的同时呈现趋同性;青秀山植物型风景获得了大众的普遍认可,人文型风景具有较好的开发潜力,大众倾向从直觉与价值层面理解风景;网络话语具有自由性、丰富性的特点,客观地反映出大众风景意象,话语评价方法及技术灵敏度、准确性、效率较高,客观地总结了评价内容;网络话语风景意象评价为进一步的风景话语情绪评价奠定了基础,为大众参与风景资源建设提供了更广阔的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话语 风景意象 风景评价 南宁青秀山风景名胜区
下载PDF
村庄改造与景区建设整合规划探讨 被引量:5
7
作者 洪海林 吴志刚 +1 位作者 沈守云 张本刚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18年第3期75-78,共4页
村庄改造结合景区建设协调进行,可以推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并提高景区品味。以国内外相关理论及发展经验为基础,结合实例分析村庄和景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策略。以广西横县双窑村规划项目为对象,探讨总结项目在整体风貌、功能... 村庄改造结合景区建设协调进行,可以推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并提高景区品味。以国内外相关理论及发展经验为基础,结合实例分析村庄和景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策略。以广西横县双窑村规划项目为对象,探讨总结项目在整体风貌、功能布局、景点配置及产业发展等方面整合规划成效,为实现村庄和景区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庄改造 景区建设 一体化 示范村 规划
下载PDF
长沙城市道路植物景观抽样调查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何巧巧 沈守云 +1 位作者 廖秋林 詹文 《建筑与文化》 2019年第2期133-135,共3页
提高道路景观质量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景观生态建设的有效措施和有利手段。文章首先在了解长沙城市自然地理环境的基础上,结合城市道路的景观理论进行实地调查研究,讨论了长沙市15条主次干道路绿地植物景观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 提高道路景观质量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景观生态建设的有效措施和有利手段。文章首先在了解长沙城市自然地理环境的基础上,结合城市道路的景观理论进行实地调查研究,讨论了长沙市15条主次干道路绿地植物景观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和总结了目前长沙城市道路景观生态设计的特点,对道路景观设计提出建议,并结合植物的生态习性对城市道路绿地植物景观的植物种类选择提出建议。为城市道路景观生态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沙市 城市道路绿地 植物景观设计 生态性 抽样调查
下载PDF
基于SD与眼动分析的张谷英村文化景观体验评价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罗映舜 沈守云 詹文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8-103,共6页
以张谷英村文化景观为研究对象,采用SD法并结合眼动分析法对张谷英村文化景观进行体验评价与综合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张谷英村文化景观的整体体验评价处于中等水平。眼动数据分析、注视热点分析、SD因子分析突出表明张谷英村中园林... 以张谷英村文化景观为研究对象,采用SD法并结合眼动分析法对张谷英村文化景观进行体验评价与综合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张谷英村文化景观的整体体验评价处于中等水平。眼动数据分析、注视热点分析、SD因子分析突出表明张谷英村中园林绿化景观建设效果表现不佳,以及乡村绿地区与田园农业区是后期建设需关注的重点。综合评价结果为后续张谷英村文化景观的保护更新与发展传承提供了科学建议,也为乡村文化景观的综合评价提供了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乡村文化景观 SD法 眼动分析 张谷英村
下载PDF
基于WRF模式的长株潭城市群绿心通风廊道规划策略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莫尚剑 沈守云 廖秋林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0-84,共5页
在全球气候变暖和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城郊自然开放空间在被城市空间替代的过程中,城市绿地面积的减少引发了一系列的气候和环境问题。而构建通风廊道可以通过提升城市通风能力有效缓解热岛效应和雾霾现象,近年来已成为各领域的研究热点... 在全球气候变暖和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城郊自然开放空间在被城市空间替代的过程中,城市绿地面积的减少引发了一系列的气候和环境问题。而构建通风廊道可以通过提升城市通风能力有效缓解热岛效应和雾霾现象,近年来已成为各领域的研究热点。作为风景园林师,从改善城市风环境角度出发,在宏观层面的空间规划中考虑通风廊道构建方案,提升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为创造健康舒适的人居环境创造有利条件。以长株潭城市群绿心为研究对象,采用WRF模式定量分析典型天气条件下绿心空间布局变化对城市群风场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绿心的自然通风潜力并提出相应的规划策略。研究成果可为充分挖掘城市开放空间的通风性能和城市通风廊道规划提供科学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通风廊道 规划策略 长株潭城市群绿心 WRF模式
下载PDF
长株潭生态绿心林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 被引量:6
11
作者 唐源远 沈守云 +2 位作者 陆禹 詹文 袁滔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77-86,共10页
【目的】研究长株潭生态绿心林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探讨驱动因子和发展趋势,为林地景观保护和长株潭生态绿心建设提供参考。【方法】以2003、2008、2013、2018年4期矢量数据为基础,采用景观转移矩阵、相关性分析、景观格局指数进行分析... 【目的】研究长株潭生态绿心林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探讨驱动因子和发展趋势,为林地景观保护和长株潭生态绿心建设提供参考。【方法】以2003、2008、2013、2018年4期矢量数据为基础,采用景观转移矩阵、相关性分析、景观格局指数进行分析。【结果】1)林地占区域总面积的42.70%,与耕地交错形成生态绿心的基底。林地景观以慢生阔叶树组、一般公益林、人工林、风景林为主。2)林地景观总体呈现快速下降的趋势,2018年林地景观面积相比2003年减少了441.64 hm^(2)。2008—2013年减少面积206.53 hm^(2),占减少总面积的46.76%。因为景观基础数量和管理政策、制度的不一致,林地中各类景观动态变化呈现不同特征。3)减少的林地主要转变为建设用地和交通运输用地。由土地开发建设导致,主要受长株潭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政策影响。林地是土地开发利用的最终来源,必须加强林地监管与保护。4)林地面积与耕地面积变化正极显著相关,与其他用地面积变化负极显著相关,与人口数量、温度、建设用地和交通运输用地面积变化负显著相关。5)林地景观斑块密度、边缘密度、景观类型分维数增加,平均斑块面积、周长面积分维数、聚合度、连通性降低,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林地景观受耕地景观阻隔和建设用地蚕食。【结论】林地景观总体呈现快速下降趋势,景观趋于破碎化。人为干扰是林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同时林地景观变化还受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政策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地景观格局 景观类型转换 驱动因子 长株潭生态绿心
下载PDF
基于代谢组学分析的紫色和白粉色花的鹿角杜鹃呈花色物质差异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卉 沈守云 +1 位作者 廖秋林 朱宁华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30-435,共6页
于紫色花和白粉色花鹿角杜鹃开花过程中全绿期、露红期、初花期、盛开期,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测定鹿角杜鹃花瓣代谢物的含量;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法(OPLS–DA)分析筛选出差异代谢物,利用KEGG数据库对差异代谢物进行富... 于紫色花和白粉色花鹿角杜鹃开花过程中全绿期、露红期、初花期、盛开期,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测定鹿角杜鹃花瓣代谢物的含量;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法(OPLS–DA)分析筛选出差异代谢物,利用KEGG数据库对差异代谢物进行富集分析,进一步筛选与花色相关的关键代谢物,通过相关性分析验证关键代谢物与鹿角杜鹃花色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鹿角杜鹃的花瓣中共检测到1057种代谢物,其中差异代谢物243种,差异代谢物在类黄酮和花青素代谢通路中显著富集;紫色花鹿角杜鹃花瓣中锦葵色素–3–O–葡萄糖苷的含量远高于白粉色花鹿角杜鹃的。推测锦葵色素–3–O–葡萄糖苷是鹿角杜鹃花瓣呈紫色的关键花青苷,二氢杨梅素和没食子儿茶素可能通过类黄酮合成通路影响鹿角杜鹃花青素的合成,进而影响鹿角杜鹃的花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角杜鹃 花色 代谢组学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类黄酮合成通路
下载PDF
湖南省资兴市城市湿地资源网络连通性的生态水文水质效应研究
13
作者 曹宇弛 沈守云 +1 位作者 肖澎 廖秋林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5-100,共6页
目前,城市湿地水文连通性的科学性问题研究仍然不够充分。为了进一步探讨城市湿地水文连通性的生态水文水质效应,根据湖南资兴城市总体规划的土地利用、湿地的位置与面积、形态设置了4组实验,运用SWMM模型进行水文和水质的模拟研究。结... 目前,城市湿地水文连通性的科学性问题研究仍然不够充分。为了进一步探讨城市湿地水文连通性的生态水文水质效应,根据湖南资兴城市总体规划的土地利用、湿地的位置与面积、形态设置了4组实验,运用SWMM模型进行水文和水质的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增加城市湿地间的连通性对于固体悬浮物(SS)、COD、氮磷污染物的减少有积极作用,并且建立植被缓冲带、增设人工湿地等低影响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城市的地表径流,对于污染物的消减作用较为显著。其中在增加湿地连通性的基础上加入低影响设计方案的生态水文水质效应最优,能够较好地解决城市湿地中的湿地水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网络连通性 城市湿地 SWMM 生态水文
下载PDF
Modeling Scenic Quality of Wetland Landscape Resources in South Dongting Lake,China 被引量:1
14
作者 WANG Baozhong HE Ping +1 位作者 AN Shuqing shen shouyun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2年第5期578-589,共12页
This study introduces a method to quantify the sceaic value of wetland landscapes and provides the guid- ance on the allocation of efforts for the purpose of preserving the most important environments. Dongting Lake, ... This study introduces a method to quantify the sceaic value of wetland landscapes and provides the guid- ance on the allocation of efforts for the purpose of preserving the most important environments. Dongting Lake, a tra-ditional tourist location, is one of the five largest freshwater lakes in China and a Grade 5A National Scenic Region. This study objectively analyzes the scenic resources of South Dongting Lake, and presents a model based on Quantifi- cation Theory I to assess wetland scenic landscapes. Employing a multilinear regress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scape factors and their associated scenic value, we built up the Wetland Landscape Quantification Model (WLQM), which was used to classify 221 landscapes into five grades. Finally, some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regarding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and its use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wetland environ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tland landscape scenic quality assessment Quantification Theory I South Dongting Lake
下载PDF
美丽乡村视野下农村公路景观提升的对策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胡宇佳 沈守云 +1 位作者 廖秋林 陈家骜 《建筑与文化》 2019年第6期121-123,共3页
农村公路景观是我国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重要的一部分,在一定程度中反映着乡村的乡风文明、经济文化水平,是乡村精神在景观中的直接体现。虽然我国农村公路景观在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公路景观一直存在着绿化环... 农村公路景观是我国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重要的一部分,在一定程度中反映着乡村的乡风文明、经济文化水平,是乡村精神在景观中的直接体现。虽然我国农村公路景观在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公路景观一直存在着绿化环境的误区,造成了乡村公路景观同化现象严重、景观设计生活性不强、公共活动空间缺失、景观功能性设施不够系统等现状。文章从规划设计、资金层面和制度层面三个层面深入分析了农村公路景观设计不到位的原因,并且从以上三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美丽乡村视野下农村公路景观提升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丽乡村 农村公路景观 提升 对策
下载PDF
基于图式语言的传统村落水适应性空间研究——以张谷英村为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邱慧 何严松 +2 位作者 赵杨 沈守云 胡希军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5-59,共5页
我国多元的地理风貌孕育了别具一格的传统村落水适应性空间,凝结了大量的生态智慧经验。图式语言是一种基于图式和图式逻辑探索空间类型与形成关系的方法。本文从“图式语汇”“空间语法”和“空间语境”三个方面构建了水适应性空间图... 我国多元的地理风貌孕育了别具一格的传统村落水适应性空间,凝结了大量的生态智慧经验。图式语言是一种基于图式和图式逻辑探索空间类型与形成关系的方法。本文从“图式语汇”“空间语法”和“空间语境”三个方面构建了水适应性空间图式语言研究框架,并以张谷英村为研究对象,对传统村落水适应性空间的组成、布局特征和过程机理进行了分析。图式语言的空间普适性有利于追溯传统村落水适应性空间形态的本源和形成机理,也有利于地域性传统村落营建智慧的挖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水适应性 图式语言 张谷英村
下载PDF
基于“生态都市休闲农业”发展下平潭海坛风景区农业园区规划设计的探索及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聪 王立旭 沈守云 《建筑与文化》 2019年第1期115-116,共2页
在平潭建设旅游岛的进程中,对农田土地进行农业产业升级为都市农业休闲项目,目的是保存生态农业资源,探索新型城市化中改变城市扩张方式。采用现状勘察取样法、农田分类规划法、农田绿地系统法等,进行总体布局分步实施,得出农田保护与... 在平潭建设旅游岛的进程中,对农田土地进行农业产业升级为都市农业休闲项目,目的是保存生态农业资源,探索新型城市化中改变城市扩张方式。采用现状勘察取样法、农田分类规划法、农田绿地系统法等,进行总体布局分步实施,得出农田保护与城市发展相互融合可应用的结果,形成了都市农业的一种绿化模式,形成都市型城市休闲农业园的模式,对未来同类城市农保地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区 都市农业 生态绿地 城市化
下载PDF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手法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家骜 胡宇佳 沈守云 《建筑与文化》 2018年第7期134-135,共2页
园林自古以来便深受中西方的关注,进入到现代社会,由于功能上的扩展和审美理念上的变化,现今的园林设计手法与传统的设计手法有了明显的不同。我国传统的古典园林设计韵致别样,将古典园林设计手法运用到现代的园林建设中,可以使园林具... 园林自古以来便深受中西方的关注,进入到现代社会,由于功能上的扩展和审美理念上的变化,现今的园林设计手法与传统的设计手法有了明显的不同。我国传统的古典园林设计韵致别样,将古典园林设计手法运用到现代的园林建设中,可以使园林具有更加别致的审美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升华人们对园林的审美观,让人们更加接近自然,感受到不一样的园林景观,同时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文章基于作者自身的实际工作经验与知识体系,首先简单分析了我国古典园林的分类及现代园林的特点,然后主要就我国古典园林设计手法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提出了部分探讨性建议,以期为现代园林建设设计的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园林 设计手法 现代园林 应用
下载PDF
郴州生态景观大道的构建
19
作者 洪海林 吴志刚 +2 位作者 沈守云 廖秋林 姜涛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20年第3期79-85,共7页
城市道路作为一种重要的线形灰色基础设施,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演化起着十分显著的影响。以湖南郴州生态景观大道规划设计项目为例,探讨城市道路生态廊道的构建策略,提出了化灰色基础设施为绿色基础设施、保护重要生态绿地、构建绿色交通... 城市道路作为一种重要的线形灰色基础设施,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演化起着十分显著的影响。以湖南郴州生态景观大道规划设计项目为例,探讨城市道路生态廊道的构建策略,提出了化灰色基础设施为绿色基础设施、保护重要生态绿地、构建绿色交通网络、搭建道路生物通道的四大城市道路生态廊道构建策略,以河流型、桥梁型、隧道型三种生物通道构建方法来缓解城市道路对其周边环境的分割影响,优化城市路旁绿地空间的生态效应和景观效果,为综合性、生态型的城市道路规划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道路 生态廊道 构建 景观
下载PDF
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优化策略研究——以长沙市上海城小区为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雁翎 沈守云 廖秋林 《建筑与文化》 2019年第6期75-76,共2页
随着城镇化发展对城市环境的影响,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而植物景观对于整个居住区的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在许多居住区的植物景观环境依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文献收集、实地调研等研究方法,以长沙市... 随着城镇化发展对城市环境的影响,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而植物景观对于整个居住区的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在许多居住区的植物景观环境依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文献收集、实地调研等研究方法,以长沙市上海城小区为例,对居住区的植物景观设计提出优化策略,并为今后居住区的植物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区 居住环境 植物景观设计 优化策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