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保留二尖瓣瓣下结构二尖瓣膜置换手术对心功能、瓣膜功能的影响及并发症
1
作者 陈一欢 沈振亚 +4 位作者 余云生 黄浩岳 叶文学 华菲 胡雁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092-2097,共6页
目的探讨保留二尖瓣瓣下结构二尖瓣膜置换手术对心功能、瓣膜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7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保留二尖瓣瓣下结构二尖瓣膜置换手术患者84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未保留二尖瓣瓣下结构二... 目的探讨保留二尖瓣瓣下结构二尖瓣膜置换手术对心功能、瓣膜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7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保留二尖瓣瓣下结构二尖瓣膜置换手术患者84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未保留二尖瓣瓣下结构二尖瓣膜置换手术患者6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和并发症,以及手术前后心功能指标、二尖瓣口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滞留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3和6个月时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1、3和6个月时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1、3和6个月时二尖瓣口峰值流速(Vmax)、最大跨瓣压差(PGmax)和平均跨瓣压差(PGmea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1、3和6个月时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N末端前体脑利钠肽(NT-proBN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二尖瓣瓣下结构二尖瓣膜置换手术有助于心脏结构保护、改善患者心功能,同时与不保留二尖瓣瓣下结构手术相比,二尖瓣口血流参数及并发症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 瓣下结构 二尖瓣膜置换手术 心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华法林标准用药监护模式的建立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丁英龙 秦琼 +4 位作者 薛领 周玲 谢诚 沈振亚 缪丽燕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39-1042,共4页
目的建立华法林标准用药监护模式,评价该模式应用效果。方法以口服华法林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药动学/药效学(PK/PD)原理及药学监护基本构成要素建立华法林标准化用药监护模式。收集患者62例,随机分为标准用药监护模式组(标准组)和传统... 目的建立华法林标准用药监护模式,评价该模式应用效果。方法以口服华法林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药动学/药效学(PK/PD)原理及药学监护基本构成要素建立华法林标准化用药监护模式。收集患者62例,随机分为标准用药监护模式组(标准组)和传统用药监护模式组(对照组)。改良《华法林抗凝治疗依从性问卷》,设计《华法林抗凝治疗认知度问卷》,并由患者定期填写问卷。分析随访90 d内患者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达标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建立了以医药护为主导的华法林标准化用药监护模式,包括工作制度、临床路径和综合管理等内容,并嵌入临床药师工作站。与对照组比较,标准组患者华法林治疗依从性显著改善(P<0.05),华法林抗凝治疗认知度显著提高(P<0.05)。INR达标时间显著缩短(P<0.05)。随访期内,标准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6.45%。结论建立华法林标准用药监护模式可提高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与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法林 用药监护 工作模式
下载PDF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后截瘫危险因素分析
3
作者 冀振春 沈振亚 +6 位作者 余云生 叶文学 黄浩岳 华菲 陈一欢 胡雁秋 苏成锴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60-1164,共5页
目的探讨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后发生截瘫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21年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TEVAR治疗的307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或胸主动脉瘤患者临床和影像资料。根据术后有无截瘫发生将患者分为... 目的探讨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后发生截瘫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21年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TEVAR治疗的307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或胸主动脉瘤患者临床和影像资料。根据术后有无截瘫发生将患者分为截瘫组(8例)和无截瘫组(299例)。观察患者临床指标及围手术期主动脉CTA检查结果。对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临床指标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术后截瘫总发生率为2.61%。两组患者间伴冠心病、假腔血栓、围手术期低血压、支架远端距腹腔干开口长度、支架远端真腔狭窄率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围手术期低血压、支架远端距腹腔干开口长度、真腔狭窄率是截瘫发生的危险因素(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围手术期低血压、支架远端距腹腔干开口长度、真腔狭窄率是截瘫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围手术期低血压、支架远端距腹腔干开口长度、真腔狭窄率是TEVAR术后并发截瘫的预测因子。对于主动脉破口较低患者仍需寻找更优化方案封堵破口,保护脊髓供血,避免截瘫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截瘫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中药枳实化学成分及药理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4
作者 陈思琦 沈震亚 +3 位作者 罗跃华 陈伟康 肖小武 王杰 《药品评价》 CAS 2022年第14期887-891,共5页
枳实为江西的道地药材,药用历史悠久,临床应用广泛。枳实的药理作用包括抗氧化、兴奋平滑肌、升压、抑菌、镇痛和中枢抑制、降血糖、肝脏保护作用等,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临床上多以中药复方的形式用药。枳实中主要有效成分为黄酮类、生... 枳实为江西的道地药材,药用历史悠久,临床应用广泛。枳实的药理作用包括抗氧化、兴奋平滑肌、升压、抑菌、镇痛和中枢抑制、降血糖、肝脏保护作用等,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临床上多以中药复方的形式用药。枳实中主要有效成分为黄酮类、生物碱类和挥发油类,其药代动力学相关研究较少。现就枳实的基原、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药代动力学几方面的近年研究概况进行综述,旨在对枳实开展进一步研究工作奠定基础,并对其开发前景进行展望,为临床应用和深度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枳实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药代动力学 综述
下载PDF
血浆可溶性Sema4D在体外循环手术过程中的含量变化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玲 丁英龙 +5 位作者 王玉欣 徐林茹 易文秀 沈振亚 朱力 卢穹宇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0年第9期767-772,共6页
目的利用ELISA动态检测血浆可溶性Sema4D在体外循环(CPB)手术过程中的含量变化,并初步分析其可能的原因。方法以重组人Sema4D细胞外段作为抗原,制备Sema4D抗体,建立检测人血浆中可溶性Sema4D水平的ELISA方法。收集体外循环患者手术前、... 目的利用ELISA动态检测血浆可溶性Sema4D在体外循环(CPB)手术过程中的含量变化,并初步分析其可能的原因。方法以重组人Sema4D细胞外段作为抗原,制备Sema4D抗体,建立检测人血浆中可溶性Sema4D水平的ELISA方法。收集体外循环患者手术前、肝素化后10 min以及中和肝素后10 min 3个时间点的血浆样本,ELISA检测可溶性Sema4D水平在体外循环手术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取3个时间点的血液样本,流式检测T细胞和血小板表面Sema4D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建立了适用于检测人外周血血浆可溶性Sema4D水平的夹心ELISA方法。体外循环手术患者血浆中可溶性Sema4D水平在手术开始后显著增加(P<0.01),并持续到手术结束后。肝素化后10 min,75%患者Sema4D高表达的血小板比术前明显增加(P<0.05),而Sema4D高表达的T细胞无明显变化。结论血小板活化释放Sema4D可能是体外循环过程中血浆可溶性Sema4D增加的原因之一。因此血浆可溶性Sema4D水平的变化可能成为体外循环预后的判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Sema4D ELISA T细胞 血小板
下载PDF
一站式Hybrid技术与冰冻象鼻技术对累及弓部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近期治疗效果比较 被引量:3
6
作者 陈一欢 沈振亚 +6 位作者 黄浩岳 余云生 叶文学 华菲 胡雁秋 杨苾雯 沈晗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8期3955-3960,共6页
目的分析一站式Hybrid技术治疗累及弓部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近期治疗结果,比较其与经典的冰冻象鼻技术(FET)的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收治的106例累及弓部的Stanford A型主... 目的分析一站式Hybrid技术治疗累及弓部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近期治疗结果,比较其与经典的冰冻象鼻技术(FET)的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收治的106例累及弓部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全部行一站式Hybrid技术,无深低温循环过程。同时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行FET技术治疗的30例累及弓部的Stanford A型夹层患者,分析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106例Hybrid组患者年龄[M(Q1,Q3)]为49.0(40.0,55.0)岁,男89例,女17例;30例FET组患者年龄[M(Q1,Q3)]为49.5(41.5,65.3)岁,男24例,女6例。Hybrid组术后使用呼吸机辅助的时间[M(Q1,Q3)]为56.0(38.0,72.0)h,短于FET组的127.0(92.0,145.0)h(P<0.001);Hybrid组术后出现脑梗死的发生率为2.8%(3例),低于FET组的13.3%(4例)(P=0.042);Hybrid组术后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为7.5%(8例),低于FET组的23.3%(7例)(P=0.023);Hybrid组重症监护时间[M(Q1,Q3)]为8.0(6.0,10.0)d,短于FET组的14.0(8.3,24.0)d(P<0.001)。结论与FET相比,一站式Hybrid技术治疗累及弓部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更加安全有效,近期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夹层 Hybrid技术 一站式
原文传递
江苏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注册登记研究:13家中心4661例报告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睿 邵永丰 +11 位作者 钱永祥 王国祥 李明秋 尤庆生 刘志勇 王勇 沈振亚 李伟 李德闽 黄苏 仲崇俊 陈鑫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50-355,共6页
目的探讨江苏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注册登记数据库的整体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0月至2019年12月江苏省CABG注册登记数据库的患者资料,对危险因素、病史、心功能(纽约心脏病协会分级)、冠状动脉病变、欧洲心脏手术风险评估... 目的探讨江苏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注册登记数据库的整体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0月至2019年12月江苏省CABG注册登记数据库的患者资料,对危险因素、病史、心功能(纽约心脏病协会分级)、冠状动脉病变、欧洲心脏手术风险评估系统Ⅱ(EuroSCOREⅡ)评分,是否使用体外循环、是否使用动脉旁路、旁路血管支数及流量,术后主要严重心脑血管事件(MACCE)等进行分析。采用t检验、χ^2检验比较体外循环CABG(ONCABG)和非体外循环CABG(OPCAB)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截至2019年12月,该数据库共收录7138例患者资料,其中单纯CABG 4661例,来自13个医疗中心。男性3486例,女性1175例,年龄(64.6±8.1)岁(范围:31~87岁)。左主干病变960例,三支病变3934例,左主干合并三支病变837例;射血分数>50%者3841例,心功能Ⅲ~Ⅳ级1664例,EuroSCOREⅡ评分为(2.3±0.7)%(范围:0.5%~35.8%)。ONCABG占58.59%(2731/4661),OPCAB占41.41%(1930/4661)。使用左胸廓内动脉者占88.91%(4144/4661)。7家中心(其中2家常规)使用左桡动脉,5家中心(其中3家常规)进行术中瞬时流量测定。旁路血管支数为(3.4±0.7)支(范围:1~7支),主动脉阻断时间为(65.0±20.4)min(范围:21~196 min),体外循环时间为(90.0±24.2)min(范围:33~227 min)。院内病死率为1.80%(84/4661),再次手术率为2.00%(93/4661)。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心肌梗死为1.52%(71/4661),脑卒中0.71%(33/4661),新发肾功能不全需血液滤过治疗1.20%(56/4661)。出院进行药物二级预防患者占62.99%(2936/4661)。较OPCAB组,ONCABG组年龄偏小,女性比例高,合并糖尿病、有心肌梗死史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治疗史的比例高,心功能差,冠状动脉病变重,EuroSCOREⅡ评分高(P值均<0.05)。术后ONCABG组MACCE发生率较高(135/2731比71/1930,χ^2=4.280,P=0.039);旁路血管支数、输注红细胞比例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使用率均增高(P值均<0.05)。结论江苏省CABG注册登记数据库总体运行良好,部分参数仍需完善。较OPCAB组,ONCABG组术前总体病情偏重,但术后MACCE控制率尚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分流术 数据库 手术后并发症
原文传递
曲前列尼尔在成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围术期的疗效 被引量:1
8
作者 杨苾雯 沈振亚 +2 位作者 胡雁秋 余云生 黄浩岳 《江苏医药》 CAS 2021年第1期81-84,共4页
目的观察围术期应用曲前列尼尔对成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的疗效。方法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21例,术前心脏超声检查及右心导管造影确诊为中、重度肺动脉高压,均行一期心内畸形矫治术。所有患者术中放置Swan-Ganz导管。... 目的观察围术期应用曲前列尼尔对成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的疗效。方法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21例,术前心脏超声检查及右心导管造影确诊为中、重度肺动脉高压,均行一期心内畸形矫治术。所有患者术中放置Swan-Ganz导管。心肺转流停机前即开始持续泵入曲前列尼尔,记录用药前、用药后4 h、12 h、24 h及停药时的平均肺动脉压(MPAP)、MAP、MPAP/MAP、HR、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肺血管阻力(PVR)、CVP、心输出量(CO)和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_(2))。结果患者开始输注曲前列尼尔后12 h、24 h和停药时的MPAP和PVR均较用药前下降,CO和SvO_(2)较用药前升高(P<0.05),而MAP无明显变化(P>0.05)。经过积极治疗,19例患者顺利拔除气管插管,2例术后因肺动脉高压危象无法脱机而行气管切开,并予增加曲前列尼尔使用剂量,而后顺利脱机。术后随访6个月,所有患者存活,无肺动脉高压反弹。结论围术期输注曲前列尼尔能有效降低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MPAP和PVR,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前列尼尔 肺动脉高压 先天性心脏病
原文传递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0
9
作者 康勉利 申振亚 王丽君 《中国实用医刊》 2020年第7期112-114,共3页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CI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CIS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双盲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CI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CIS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双盲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阿替普酶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5%(37/40),高于对照组的72.5%(29/40),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2/40),低于对照组的15.00%(6/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 h、24 h、14 d以及3个月,研究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阿替普酶治疗CIS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替普酶 神经功能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史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结果影响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姜宏伟 张航 +15 位作者 陈文 郑方婧 邵永丰 钱永祥 王国祥 李明秋 尤庆生 刘志勇 王勇 沈振亚 李伟 李德闽 黄苏 仲崇俊 王睿 陈鑫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436-1441,共6页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史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CABG多中心注册登记数据库内2016—2019年行首次单纯择期CABG 521...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史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CABG多中心注册登记数据库内2016—2019年行首次单纯择期CABG 52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接受过PCI治疗,分为PCI组(673例)和non-PCI组(4543例)。其中PCI组男491例、女182例,年龄(62.6±8.2)岁;non-PCI组男3335例、女1208例,年龄(63.7±8.7)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及倾向性评分匹配,比较两组30 d死亡率、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1年随访结果。结果倾向性评分匹配前及匹配后,PCI组和non-PCI组术后30 d死亡率[14例(2.1%)vs.77例(1.7%),P=0.579;14例(2.1%)vs.11例(1.6%),P=0.686]和主要并发症(心肌梗死、脑卒中、机械辅助通气≥24 h、新发肾功能衰竭透析、纵隔感染以及心房颤动)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匹配前后,PCI组出血再次开胸止血的比例均显著高于non-PCI组[19例(2.8%)vs.67例(1.5%),P=0.016;19例(2.8%)vs.7例(1.0%),P=0.029]。术后随访结果显示,匹配前后PCI组和non-PCI组1年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613例(93.1%)vs.4225例(94.6%),P=0.119;613例(93.1%)vs.630例(95.2%),P=0.124]。匹配前后PCI组再次心源性入院率较non-PCI组显著增高[32例(4.9%)vs.113例(2.5%),P=0.001;32例(4.9%)vs.17例(2.6%),P=0.040]。结论PCI史不显著增加CABG围术期死亡率及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但增加术后1年再次心源性入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随访 临床结果 多中心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Timing of transplantation of autologous bone 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for treating myocardial infarction 被引量:7
11
作者 CHEN YiHuan TENG XiaoMei +4 位作者 CHEN WeiQian YANG JunJie YANG ZiYing YU Yunsheng shen zhenya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2014年第2期195-200,共6页
It is still unclear whether the timing of intracoronary stem cell therapy affects the therapeutic response in patients w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The natural course of healing the infarction and the presence of putati... It is still unclear whether the timing of intracoronary stem cell therapy affects the therapeutic response in patients w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The natural course of healing the infarction and the presence of putative homing signals within the damaged myocardium appear to favor cell engraftment during the transendothelial passage in the early days after reperfusion.However,the adverse inflammatory environment,with its high oxidative stress,might be deleterious if cells are administered too early after reperfusion.Here we highlight several aspects of the timing of intracoronary stem cell therapy.Our results showed that transplantation of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at 2 4 weeks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is more favorable for reduction of the scar area,inhibition of left ventricular remodeling,and recovery of heart function.Coronary injection of autologous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at 2 4 weeks afte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s safe and does not increas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 cell transplant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