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axEnt模型的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及其簇的空间分异——以陕西省米脂县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白晓娟 陈海 +2 位作者 刘迪 史琴琴 荔童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745-2755,共11页
从微观土地利用主体视角量化并明确生态系统服务需求的空间格局对于改善资源依赖地区农户福祉具有重要意义。以地处黄土丘陵沟壑区的米脂县为例,基于参与式制图与MaxEnt模型实现10类生态系统服务需求空间评估;同时,采用K-means聚类识别... 从微观土地利用主体视角量化并明确生态系统服务需求的空间格局对于改善资源依赖地区农户福祉具有重要意义。以地处黄土丘陵沟壑区的米脂县为例,基于参与式制图与MaxEnt模型实现10类生态系统服务需求空间评估;同时,采用K-means聚类识别村域服务需求簇,并探究环境变量对服务需求及其簇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如下:(1)各类服务需求空间分异明显。供给服务中粮食和肉类供给均呈现中部高东西低的空间格局,水果供给空间分布规律相反;调节服务中土壤保持和空气净化高需求区均分布于高海拔区域,水源涵养高需求区分布于无定河流域;4类文化服务均呈现高、中、低需求区相间分布的空间格局但各等级需求区面积占比差异明显。(2)研究区有食物供给需求簇、文化娱乐需求簇和生态保育需求簇等3类。其中,食物供给需求簇是当地主导的需求簇,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北部和南部;文化娱乐需求簇主要集中在无定河两岸;生态保育需求簇在研究区南部紧邻文化娱乐需求簇,在北部则较为分散。(3)影响各类服务需求空间分布的主导环境因子各不相同;影响食物供给需求簇的环境变量排序为:土地利用>海拔>距水体距离,影响文化娱乐需求簇的环境变量排序为:距居民点距离>距水体距离>距旅游景点距离,影响生态保育需求簇的环境变量排序为:土地利用>距居民点距离>距水体距离。研究结果揭示了资源依赖地区农户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及其簇的空间分异规律,可为该区域生态系统管理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需求 生态系统服务需求簇 MaxEnt模型 K-MEANS聚类 米脂县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户生态系统服务依赖度及多层次影响因素 被引量:2
2
作者 刘迪 陈海 +2 位作者 马羽赫 史琴琴 白晓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079-3089,共11页
厘清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户生态系统服务依赖度及其多层次影响因素对落实乡村振兴措施、改善农户福祉具有一定实践意义。以生态脆弱区陕西省米脂县为例,基于价值法评估农户生态系统服务依赖度,同时分析乡村振兴视角下服务依赖度的村庄差异... 厘清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户生态系统服务依赖度及其多层次影响因素对落实乡村振兴措施、改善农户福祉具有一定实践意义。以生态脆弱区陕西省米脂县为例,基于价值法评估农户生态系统服务依赖度,同时分析乡村振兴视角下服务依赖度的村庄差异和农户差异,最后利用多层次模型揭示服务依赖度的影响因素。结果如下:(1)农户的服务依赖度均值为0.673;农户主要依赖供给服务,对调节和文化服务依赖较低;供给服务中主要依赖作物收益,对水果和牲畜依赖度较低。(2)示范村农户的服务依赖度高于非示范村,且各类服务依赖度存在较强村庄异质性。“作物+牲畜+调节服务”“作物+水果+调节服务”与“作物+调节服务”类型农户占比约80%,依赖度分别为0.690、0.835、0.410;服务类型多样化指数为2.882,且示范村多样化指数高于非示范村。(3)环境变量中,土壤保持能力较高的村庄,农户对作物与牲畜的依赖度越高;政府资金投入较多的村庄,农户对水果和文化服务的依赖度越高;海拔与水果依赖度呈现显著正相关,人口密度与调节服务呈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依赖度 乡村振兴 多层次模型 米脂县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的飞机总装生产线管控模式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3
作者 唐健钧 金筑云 +4 位作者 石芹芹 许艾明 况林 石渊龙 张昊龙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4-41,65,共9页
为持续提升飞机总装生产线运营绩效,促进业务模式变革,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飞机总装生产线管控新模式。首先,分析了飞机总装生产线从物理空间到信息空间的演变过程及生产线运行管控需求。其次,阐述了飞机总装生产线数字孪生组成,... 为持续提升飞机总装生产线运营绩效,促进业务模式变革,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飞机总装生产线管控新模式。首先,分析了飞机总装生产线从物理空间到信息空间的演变过程及生产线运行管控需求。其次,阐述了飞机总装生产线数字孪生组成,结合数字孪生五维模型,构建了总装生产线数字孪生模型。最后,基于3DMAX建立了虚拟模型,利用系统开发技术构建总装数字孪生系统,通过采集现场生产过程数据实现物理实体与虚拟空间的映射,初步探索了数字孪生技术在飞机总装生产线的应用。结果表明,基于数字孪生的飞机总装生产线管控模式对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总装生产线 管控模式 数字孪生技术 数字孪生系统 虚实映射
下载PDF
饲料原料中淀粉准确检测方法的研究和应用
4
作者 曹伟 武琳 +5 位作者 石琴琴 张楠 贾洪敏 李丹丹 孙春华 杨青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103-107,共5页
由于部分原料在饲料和食品之间难以界定,尤其是一些常见谷物副产品的淀粉标识值与真实值差异较大,因此选择准确的淀粉检测方法尤为重要。本研究主要采用酸水解法和旋光法对22种常见饲料原料进行淀粉含量检测,同时采用过滤法检测粗纤维含... 由于部分原料在饲料和食品之间难以界定,尤其是一些常见谷物副产品的淀粉标识值与真实值差异较大,因此选择准确的淀粉检测方法尤为重要。本研究主要采用酸水解法和旋光法对22种常见饲料原料进行淀粉含量检测,同时采用过滤法检测粗纤维含量,并且对检测结果的差异及原因进行分析验证,为选择正确的淀粉检测方法提供依据。结果表明,20种饲料原料淀粉含量采用酸水解法测定结果比旋光法测定结果偏高,而可溶性淀粉和食品级面粉中淀粉含量无显著差异。经过分析,原料中纤维素含量与淀粉含量呈正相关,原因是酸水解法采用高浓度盐酸溶液及长时间水解,将饲料中纤维素水解为还原性单糖,参与了淀粉含量的结果计算,导致酸水解法测高纤维原料的淀粉结果虚高;并且纤维素含量越高,酸水解法和旋光法测定结果差异越大。通过两种方法的比较,说明旋光法比酸水解法更准确,更适用于饲料原料中淀粉含量的检测,可为配方数据库提供精准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水解法 旋光法 淀粉 粗纤维 还原性单糖 相关性
下载PDF
陕西省县域土地利用多功能性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王嘉妮 陈海 +2 位作者 史琴琴 刘迪 梁小英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1-108,共8页
[目的]土地利用多功能性是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对陕西省土地利用多功能性时空分异与影响因素的研究,探讨不同县区时空上的变化与作用关系。[方法]构建“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三维指标体系,同时确定了契合研究区... [目的]土地利用多功能性是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对陕西省土地利用多功能性时空分异与影响因素的研究,探讨不同县区时空上的变化与作用关系。[方法]构建“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三维指标体系,同时确定了契合研究区背景的指标阈值,分析了2000—2015年陕西省土地利用多功能性时空分异,并借助地理探测器探究了2015年区域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的影响因素。[结果](1)2000—2015年陕西省县区土地利用单项功能及总功能值逐步提高、但动态变化幅度不大、单一功能向多功能缓慢转变,仍以生态功能为主;(2)陕西省生态功能对土地利用总功能的影响最强为0.308,人口密度、土地垦殖率、封山育林总面积分别为社会、经济、生态功能的主要指标,且各层级因素两两交互后协同关系显著。[结论]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研究为维护社会、发展经济、保护生态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是促进区域土地可持续发展有效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多功能性 时空分异 影响因素 地理探测器 陕西省
下载PDF
县域尺度下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匹配及生态建设——以陕西省为例 被引量:6
6
作者 耿甜伟 陈海 +2 位作者 刘迪 史琴琴 张行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0-144,150,共6页
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社会经济数据,并通过标准化及冷热点等方法分析了陕西省所有县级行政单位ES供需的数量匹配和空间匹配特征,并以匹配结果为依据,划分生态建设类型,提出针对性的建设措施。结果表明:陕西省各县市ES供给和需求均... 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社会经济数据,并通过标准化及冷热点等方法分析了陕西省所有县级行政单位ES供需的数量匹配和空间匹配特征,并以匹配结果为依据,划分生态建设类型,提出针对性的建设措施。结果表明:陕西省各县市ES供给和需求均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且各评价单元匹配关系较差,其中空间关系表现出明显的供需冷热点空间错位特征,数量匹配一致性也较差。基于评估结果,将陕西省划分五类生态建设区域,并针对各区域供需特征及匹配关系,从生态、产业、人口等方面针对性地提出建设与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供需匹配 生态建设 陕西省
下载PDF
Urantide对急性肝衰竭小鼠肝组织p120-catenin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何玉 钟欢 +3 位作者 杨雪 施青青 徐国荣 刘亮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95-499,共5页
目的:探讨尾加压素Ⅱ(urotensinⅡ,UⅡ)受体拮抗剂urantide对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小鼠肝组织p120-catenin(p120ctn)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预处理对照组、ALF模型组和预处理ALF组(6只... 目的:探讨尾加压素Ⅱ(urotensinⅡ,UⅡ)受体拮抗剂urantide对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小鼠肝组织p120-catenin(p120ctn)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预处理对照组、ALF模型组和预处理ALF组(6只/组)。ALF模型组和预处理ALF组均以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50μg/kg联合D-半乳糖胺(D-galactosamin,D-GalN)800 mg/kg腹腔注射诱导ALF,健康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的0.9%氯化钠溶液;预处理ALF组在造模前30 min给予0.6 mg/kg urantide尾静脉注射;预处理对照组经同样预处理后腹腔注射等体积的0.9%氯化钠溶液。造模12 h后,采集动物肝组织标本。肝组织p120ctn mRNA和蛋白质表达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分析方法检测。结果:p120ctn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在健康对照组和预处理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健康对照组、预处理对照组和预处理ALF组p120ctn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ALF模型组(P <0.05)。结论:LPS/D-GalN诱导ALF小鼠肝内p120ctn表达受抑可能与UⅡ/UT信号系统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肝衰竭 URANTIDE P120-CATENIN 肝组织 小鼠
下载PDF
基于县域尺度土地利用碳排放的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7
8
作者 张杰 陈海 +2 位作者 刘迪 史琴琴 耿甜伟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1-31,共11页
基于县域尺度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的碳排放变化、空间异质性及影响因素,对推动土地利用方式向低碳化转变及制定合理有效的政策意义重大。该文以陕西省为例,估算县域1990—2015年土地利用导致的碳排放,探索时空变化的同时分析了不同县... 基于县域尺度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的碳排放变化、空间异质性及影响因素,对推动土地利用方式向低碳化转变及制定合理有效的政策意义重大。该文以陕西省为例,估算县域1990—2015年土地利用导致的碳排放,探索时空变化的同时分析了不同县域的碳排放风险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陕西省土地利用碳排放呈不断增加趋势,年均增长率为13.20%,其中建设用地是主要碳源,耕地的碳源作用不断减弱,林地是主要的碳汇,草地发挥着弱碳汇作用;1990—2015年各县域碳排放总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且不同县域碳排放增量和碳排放风险差异显著,其中,市辖区的变化最为明显;GDP、城市化水平、高程、政策是影响陕西省县域土地利用碳排放的主要因素,且城市化水平对碳排放量的解释作用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土地利用 时空分异 空间计量模型 县域尺度
下载PDF
基于距离修正及灰狼优化算法对DV-Hop定位的改进 被引量:21
9
作者 石琴琴 徐强 张建平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549-1555,共7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实际应用中普遍存在节点布设不均匀的状况,导致使用经典DV-Hop(Distance Vector-Hop)方法实现节点定位存在较大的误差。为了提高定位精度,提出基于测距修正及灰狼优化算法的改进策略。首先,针对未知节点到每一目标锚节... 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实际应用中普遍存在节点布设不均匀的状况,导致使用经典DV-Hop(Distance Vector-Hop)方法实现节点定位存在较大的误差。为了提高定位精度,提出基于测距修正及灰狼优化算法的改进策略。首先,针对未知节点到每一目标锚节点的平均每跳距离校正值,采用一种相似路径搜索算法获得网络内一条最相似锚节点对间的多跳路径用于确定该值,以期提高未知节点到锚节点距离估计值的精度;进而,在使用Lateration算法获得未知节点初始位置后增加改进的灰狼群体智能算法优化步骤,以期提高定位精度。仿真实验结果显示,所提出的改进策略相对经典DV-Hop定位方法以及典型的改进方法,提高了对网络拓朴变化的鲁棒性,定位精度有了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节点定位 DV-HOP 相似路径 Lateration 灰狼算法
下载PDF
Terrestrial Mio-Pliocene Boundary in the Linxia Basin,Gansu,China 被引量:7
10
作者 DENG Tao HOU Sukuan +3 位作者 shi qinqin CHEN Shaokun HE Wen CHEN Shanqi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2期452-464,共13页
The Lower Pliocene of the Linxia Basin in Gansu Province is one of only a few representative sections for the Early Pliocene sedimentary records in northern China, and even in East Asia. Recently,abundant mammalian fo... The Lower Pliocene of the Linxia Basin in Gansu Province is one of only a few representative sections for the Early Pliocene sedimentary records in northern China, and even in East Asia. Recently,abundant mammalian fossils were found from the base of red clays of the Lower Pliocene Hewangjia Formation at Duikang in Guanghe County within this basin. Previously, the Pliocene mammals were sparsely found in China, and most were collected from fluvial and lacustrine deposits in the eastern Loess Plateau. Mammals from the widely distributed Pliocene Hipparion Red Clay are less in number.The known fossils from Duikang include 20 species and belong to the Shilidun Fauna. Their faunal components are similar to the Early Pliocene Gaozhuang Fauna from Ynshe, Shanxi. On the other hand, some taxa from Duikang have not been found in the Gaozhuang Fauna, are slightly more primitive in evolutionary level, and appeared mainly in the Late Miocene. As a result, the age of the Duikang fossils may be slightly earlier than that of the Gaozhuang Fauna and closer to the lower boundary of the Piiocene. The Duikang fossiliferons bed is 0.8 m above the top of the Late Miocene Linshu Formation, and the first occurrence of the three-toed horse Hipparion pater can be regarded as a biostratigraphical marker of the Miocene/Pliocene boundary. In conclusion, Duikang is an ideal candidate locality to establish as the stratotype of the lower boundary of the Chinese terrestrial Plioce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OCENE PLIOCENE boundary stratotype mammalian fauna Hipparion Red Clay Linxia Basin
下载PDF
路径相似度因子在DV-Hop改进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石琴琴 王冬雨 +1 位作者 徐强 张建平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3-119,共7页
经典DV-Hop方法在非均匀分布网络中存在节点间距离估计误差较大以及节点定位精度低的问题。引入节点间多跳最短路径相似度因子的计算规则,用于在距离估计步骤中修正节点的每跳平均距离值,并在位置计算步骤中选择参与定位计算的信标节点... 经典DV-Hop方法在非均匀分布网络中存在节点间距离估计误差较大以及节点定位精度低的问题。引入节点间多跳最短路径相似度因子的计算规则,用于在距离估计步骤中修正节点的每跳平均距离值,并在位置计算步骤中选择参与定位计算的信标节点;使用改进的模拟退火(SA)算法对节点初始位置进行优化。仿真表明,所述改进策略在随机生成的网络拓扑结构条件下,相对于经典DV-Hop算法平均可降低约20%的定位误差,相对于既有的先进改进方法平均可降低约4%的定位误差,表现出良好的定位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V-HOP 节点定位 相似路径 lateration 模拟退火
下载PDF
基于最佳路径匹配的DV-Hop改进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石琴琴 徐强 张建平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16-323,331,共9页
针对原DV-Hop (Distance Vector-Hop)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因网络的各向异性而导致的距离估计误差较大以及位置计算算法对测距误差敏感的问题进行改进,在距离估计步骤中提出通过路径相似度参数对比的策略选择最佳信标间路径来逼近未知节点... 针对原DV-Hop (Distance Vector-Hop)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因网络的各向异性而导致的距离估计误差较大以及位置计算算法对测距误差敏感的问题进行改进,在距离估计步骤中提出通过路径相似度参数对比的策略选择最佳信标间路径来逼近未知节点与信标间路径;在位置计算步骤中提出在原有Lateration算法的基础上增加改进的粒子群算法优化过程。仿真实验表明,与原DV-Hop方法和其他典型改进方法相比,所提改进方法首先提高了测距精度,进而提高了定位算法对测距误差的鲁棒性,从而整体上可有效提高全网未知节点的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V-HOP 节点定位 路径匹配 Lateration 粒子群算法
下载PDF
标记奖励法结合精细化围术期干预对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儿的影响
13
作者 彭兰春 史琴琴 周明雅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16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标记奖励法结合精细化围术期干预对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儿术后营养状态及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1日~2023年1月1日103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标记奖励法结合精细化围术期干预对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儿术后营养状态及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1日~2023年1月1日103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实施精细化围术期干预,观察组实施标记奖励法结合精细化围术期干预,比较两组患儿营养状态、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家属满意度、首次经口进食时间、住院时间、疼痛程度(采用Wong-Baker面部表情疼痛量表)、血气分析指标[包括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结果:干预后,两组营养状态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首次经口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家属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Wong-Baker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PaO_(2)水平高于干预前(P<0.05)、PaCO_(2)水平低于干预前(P<0.05),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记奖励法结合精细化围术期干预,可改善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儿营养状态,加快患儿胃肠功能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家属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记奖励法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 营养状态 胃肠功能恢复 满意度
下载PDF
中原经济区城镇居民消费间接碳排放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8
14
作者 史琴琴 鲁丰先 +3 位作者 陈海 张丽君 武荣伟 梁小英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97-1306,共10页
从消费视角研究城镇居民消费间接碳排放的历史增长、空间分异规律及影响因素,对发展低碳城市和居民合理消费方式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中原经济区为例,运用投入产出法测算2002—2014年城镇居民消费间接碳排放,通过空间自相关和... 从消费视角研究城镇居民消费间接碳排放的历史增长、空间分异规律及影响因素,对发展低碳城市和居民合理消费方式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中原经济区为例,运用投入产出法测算2002—2014年城镇居民消费间接碳排放,通过空间自相关和空间面板模型分析其空间关联特征及影响因素,得到以下结论:(1)2002—2014年,城镇居民消费间接碳排放呈波动上升的趋势,"衣、食、住"等生存型消费碳排放增长速度较快,"交通、教育娱乐、医疗保健"等发展型消费碳排放增长速度较慢;(2)从空间关联格局来看,城镇居民消费人均碳排放以HH区和LL区的空间正相关类型为主;(3)空间杜宾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居民收入水平、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是影响该区城镇居民消费间接碳排放的主要因素,另外,消费结构和消费意识两个因素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消费间接碳排放 时空格局 影响因素 STIRPAT模型 空间面板模型 中原经济区
原文传递
生态脆弱区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时空演变及情景模拟 被引量:28
15
作者 张行 梁小英 +2 位作者 刘迪 史琴琴 陈海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450-1466,共17页
从最具操作性的景观尺度探究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的时空分异及其演变,对于揭示人类活动变化对生态环境及其景观服务的影响机制,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以黄土丘陵沟壑区米脂县作为典型案例地,从生态、社会、生产3个系统维度构建... 从最具操作性的景观尺度探究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的时空分异及其演变,对于揭示人类活动变化对生态环境及其景观服务的影响机制,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以黄土丘陵沟壑区米脂县作为典型案例地,从生态、社会、生产3个系统维度构建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评价指标体系,分析研究区各子系统和整体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时空演变及其相互关系。结果显示:①研究区2000-2015年社会—生态景观3子系统恢复力空间分异显著且都有增强。其中,“退耕还林”第1阶段(2000-2009年)增强突出,生态、社会、生产三系统恢复力指数分别上升0.134、0.048、0.028;第2阶段(2009-2015年)增强相对减缓,生态、社会、生产三系统恢复力指数分别上升0.038、0.017、0.021。②总体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空间分异同样显著,其恢复力指数上升11.60%,呈现中间高东西低的空间格局。③子系统与整体景观系统恢复力变化之间有主导性正向关系,且3个子系统恢复力变化协同关系显著,两个或三个系统协同率达到90%以上。最后,运用有序加权平均法,基于干扰指标与适应能力指标的不同权重设置情景偏好,绘制出“不可持续导向型”“维持现状型”和“可持续导向型”3种情景下的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模拟图,为区域景观适应性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态景观 景观恢复力 时空演变 情景模拟 生态脆弱区
原文传递
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系统服务对人类福祉的影响及其群体差异 被引量:19
16
作者 刘迪 陈海 +2 位作者 张行 史琴琴 耿甜伟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98-1310,共13页
生态系统服务对人类福祉的影响研究对于分析区域生态系统的社会贡献及有效减贫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以地处黄土丘陵沟壑区的陕西省米脂县为例,在整合主客观人类福祉的基础上,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可得性评估,利用结构方程... 生态系统服务对人类福祉的影响研究对于分析区域生态系统的社会贡献及有效减贫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以地处黄土丘陵沟壑区的陕西省米脂县为例,在整合主客观人类福祉的基础上,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可得性评估,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定量分析了生态系统服务对人类福祉的影响及其群体差异。结果如下:①生态系统服务对客观福祉和主观福祉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并通过客观福祉对主观福祉产生间接影响。农户属性对生态系统服务和客观福祉直接效应显著,对主观福祉直接效应不显著。②生态系统服务对人类福祉的影响存在群体差异,纯农型与兼业型的服务可得性对客观福祉直接效应显著,而非农型不显著;纯农型与兼业型的服务可得性对主观福祉的直接效应明显大于非农型,且非农型间接效应不显著;非农型客观福祉对主观福祉的影响明显高于纯农型与兼业型。③生态系统服务对人类福祉影响的因子贡献与服务组合存在群体差异,即三类群体生态系统服务对福祉影响的差异不仅体现在服务类型及影响程度上,还体现在服务组合的差异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客观福祉 主观福祉 群体差异 结构方程模型 黄土丘陵沟壑区
原文传递
基于农户视角的耕地重金属污染影响因素研究——以陕西省米脂县高渠乡为例 被引量:5
17
作者 赵岩 陈海 +2 位作者 刘迪 史琴琴 张敏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6-34,共9页
[目的]农户是农业土地利用最主要的决策单元,对耕地重金属累积起主导作用。通过对陕西省米脂县高渠乡典型村落耕地重金属污染的空间分异与影响因素研究,探讨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类型农户耕地污染影响差异。[方法]选择性采集58个样品,通... [目的]农户是农业土地利用最主要的决策单元,对耕地重金属累积起主导作用。通过对陕西省米脂县高渠乡典型村落耕地重金属污染的空间分异与影响因素研究,探讨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类型农户耕地污染影响差异。[方法]选择性采集58个样品,通过单因子指数及内梅罗综合指数进行耕地重金属污染评价,运用普通克里金插值实现综合污染值空间可视化。采用多层次模型进行耕地重金属污染差异的机理研究。[结果](1)典型村落耕地单因子污染指数的平均值大小顺序为:Pb<Zn<As<Cr<Cu<Ni;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介于1.44~1.99,皆处于轻度污染;自给自足型、兼业型和种植型农户综合污染平均值分别为1.66、1.71和1.73;(2)从空间分异来看,自给自足型农户耕地污染空间分布无规律,兼业型污染高值集中于中部地区,种植型污染从东北向西南递减;(3)多层次模型结果显示,自给自足型耕地重金属污染与农户年龄、劳动力数量和地块距离显著相关;兼业型与种植面积、农业收入及地块所处高程和距道路距离显著相关;种植型与保护意识、劳动力数量和农产品价格显著相关。[结论]基于农户视角探讨耕地重金属污染能对黄土丘陵沟壑区发展绿色农业,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是促进区域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并行的有效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农户视角 多层次模型 黄土丘陵沟壑区 高渠乡
原文传递
New species of Tsaidamotherium(Bovidae,Artiodactyla) from China sheds new light on the skull morphology and systematics of the genus 被引量:2
18
作者 shi qinqin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4年第2期258-266,共9页
A new species of Tsaidamotherium(Bovidae,Artiodactyla),T.brevirostrum,described here represents only the second discovery of the genus.Tsaidamotherium is a mid-sized late Miocene bovid with an odd-looking plate-like h... A new species of Tsaidamotherium(Bovidae,Artiodactyla),T.brevirostrum,described here represents only the second discovery of the genus.Tsaidamotherium is a mid-sized late Miocene bovid with an odd-looking plate-like horn-core apparatus so far known only from northwestern China.The holotype of T.brevirostrum is a cranial part of skull from the Liushu Formation(late Miocene)of the Linxia Basin.The new species differs from the type species,T.bohlini,mainly in horn-core morphology,having the frontal horn-cores proper much smaller and less distinctly separated from the plate-shaped posterior portion.Furthermore,the new species has smaller frontal sinuses,but a thicker layer of compact bone beneath the horn-core apparatus as seen in frontal section.A complete skull with a smaller horn-core apparatus is considered to represent a female individual of T.brevirostrum.The facial part of the skull,which is first known for this genus,is very short and high,with a high nasal cavity,strongly retracted nasals,and shortened premaxillae and premolar rows.All this probably suggests that the animal with an enlarged nasal cavity,like the modern Saiga and Budorcas,may have had a special adaptation to the high plateau environ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骨形态 中国西北部 新物种 偶蹄目 牛科 系统学 晚中新世 临夏盆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