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HlyE蛋白的免疫原性研究
1
作者 张春晓 王利丽 +6 位作者 赵奇 孙欣艺 侯冠欣 刘畅 史秋梅 吴同垒 张志强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1-177,共7页
为评估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PEC)溶血素HlyE蛋白的免疫原性,本研究对APEC溶血素HlyE蛋白进行原核表达和纯化,并对表达的重组蛋白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将纯化蛋白利用透析袋在4℃透析后,利用血琼脂平板对其溶血活性进行检测。SD... 为评估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PEC)溶血素HlyE蛋白的免疫原性,本研究对APEC溶血素HlyE蛋白进行原核表达和纯化,并对表达的重组蛋白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将纯化蛋白利用透析袋在4℃透析后,利用血琼脂平板对其溶血活性进行检测。SDS-PAGE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表达并纯化到分子量约为36 ku的重组HlyE蛋白(rHlyE),经ND-2000超微量核酸蛋白测定仪测定纯化后蛋白浓度为0.65 mg/mL;溶血活性检测结果显示,rHlyE具有溶血活性。以透析后的rHlyE作为抗原,按照50μg/只的剂量免疫小鼠,对照组于相同时间点注射等量PBS,共免疫3次间隔14 d,并于首免后不同时间采血,采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两组小鼠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并于三免后18 d以2 LD_(50)的APEC菌液攻毒小鼠,观察7 d内小鼠的死亡情况;于首免后28 d剖杀各组小鼠取其脾脏制备脾淋巴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CD3^(+)、CD4^(+)、CD8^(+)T淋巴细胞亚型比率,对rHlyE的免疫原性进行评估。间接ELISA检测结果显示,该蛋白能够诱导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应答,分泌高表达量的IgG抗体,抗体水平于三免后15 d达到最高水平。rHlyE免疫攻毒保护试验结果显示,免疫组小鼠基本无明显临床症状,7 d内存活率达80%;而对照组小鼠表现明显临床症状,于攻毒后3 d内全部死亡。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免疫组小鼠的CD3^(+)、CD4^(+)和CD8^(+)T淋巴细胞亚型比率均升高。上述结果表明,rHlyE在大肠杆菌BL21中为部分可溶性表达,将其免疫小鼠后可诱导小鼠产生较高水平的体液免疫应答,并且可对小鼠产生较好的免疫保护效果。本研究明确了APEC HlyE蛋白的免疫原性,为APEC免疫保护蛋白的筛选以及疫苗研发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 重组HlyE蛋白 原核表达 溶血活性 免疫原性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5种中药体外抗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作用方式的研究
2
作者 赵桂新 付祥 +5 位作者 王凤杰 刘万 张志强 张艳英 史秋梅 吴同垒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46-852,共7页
为筛选抗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的中药,本研究选取大青叶、金银花、鱼腥草、连翘和黄连,测定其对MDBK细胞的最大安全浓度,在此基础上通过计算各药物对病毒的抑制率分析上述中药对IBRV的直接杀伤作用、对IBRV黏附细胞的阻断作用和对... 为筛选抗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的中药,本研究选取大青叶、金银花、鱼腥草、连翘和黄连,测定其对MDBK细胞的最大安全浓度,在此基础上通过计算各药物对病毒的抑制率分析上述中药对IBRV的直接杀伤作用、对IBRV黏附细胞的阻断作用和对IBRV在细胞内的抑制作用,确定上述中药对IBRV的有效抑制率;进一步,利用qPCR方法检测中药与IBRV作用后对MDBK细胞中细胞因子转录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连翘、金银花、黄连、大青叶和鱼腥草对MDBK细胞的最大药物安全浓度分别是3.125 mg/mL、3.125 mg/mL、0.780 mg/mL、1.560 mg/mL和0.780 mg/mL;大青叶对IBRV的直接杀伤作用最好,金银花对IBRV黏附细胞的阻断作用和对细胞内IBRV复制的抑制作用最好;鱼腥草可显著提高细胞中TNF-α、IL-2和IFN-γ的转录水平(P<0.001);大青叶可极显著提高细胞中IL-1β、IL-2、IL-4、TNF-α和IFN-γ的转录水平(P<0.001);黄连可极显著提高细胞中IL-1β的转录水平(P<0.001)。结果表明连翘、金银花、黄连、大青叶和鱼腥草均有抗IBRV作用,其抗病毒方式并不相同,本研究为抗IBRV中药的研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 细胞因子
下载PDF
迟缓爱德华菌外膜蛋白OmpA原核表达及其免疫原性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张志强 杨楠 +5 位作者 李永慧 王洪彬 冯东青 吴同垒 史秋梅 朱国强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34-537,共4页
为研究迟缓爱德华菌外膜蛋白OmpA免疫保护性,本研究利用PCR方法扩增迟缓爱德华菌ompA基因,构建重组载体pET-32a-ompA,将其转化大肠杆菌BL21后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显示,重组蛋白大小约58 ku;将纯化的重组蛋白... 为研究迟缓爱德华菌外膜蛋白OmpA免疫保护性,本研究利用PCR方法扩增迟缓爱德华菌ompA基因,构建重组载体pET-32a-ompA,将其转化大肠杆菌BL21后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显示,重组蛋白大小约58 ku;将纯化的重组蛋白免疫小鼠后,以迟缓爱德华菌强毒株ET-13攻毒,结果显示该重组蛋白对免疫组小鼠具有保护力,保护率为55%。本研究克隆了迟缓爱德华菌ompA基因并表达了相应重组蛋白,免疫小鼠后能够提供一定保护,为重组OmpA蛋白亚单位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缓爱德华菌 外膜蛋白 OMPA 蛋白表达 免疫保护力
下载PDF
迟缓爱德华菌鞭毛蛋白FliC原核表达及免疫试验 被引量:6
4
作者 张志强 杨楠 +7 位作者 李永慧 王洪彬 吴同垒 康元环 莘余 史秋梅 高桂生 王春凤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3-27,共5页
为了解迟缓爱德华菌鞭毛蛋白FliC的免疫特性,从迟缓爱德华菌基因组中克隆出鞭毛基因fliC,并将其构建到原核表达载体上,用原核表达的方法获得大量重组蛋白,将蛋白纯化后,通过动物模型确定该蛋白的免疫特性。结果表明,迟缓爱德华菌鞭毛蛋... 为了解迟缓爱德华菌鞭毛蛋白FliC的免疫特性,从迟缓爱德华菌基因组中克隆出鞭毛基因fliC,并将其构建到原核表达载体上,用原核表达的方法获得大量重组蛋白,将蛋白纯化后,通过动物模型确定该蛋白的免疫特性。结果表明,迟缓爱德华菌鞭毛蛋白FliC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对免疫动物应对强毒株感染具有一定保护效果。将FliC与牛血清白蛋白(BSA)混合免疫小鼠能够刺激机体产生较高水平抗BSA抗体,说明其佐剂特性。研究表明,迟缓爱德华菌鞭毛蛋白FliC具有优良的免疫原性和佐剂特性,是迟缓爱德华菌的保护性抗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缓爱德华菌 鞭毛蛋白 FLIC 佐剂 免疫保护力
下载PDF
肠炎沙门菌icdA基因缺失株的构建及重要特性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吴同垒 张艳英 +5 位作者 陈娟 于秀剑 黄翠琴 张志强 史秋梅 朱国强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73-578,共6页
为研究肠炎沙门菌异柠檬酸脱氢酶(IDH)的功能,本研究利用λ-Red重组技术构建了肠炎沙门菌IDH编码基因icdA缺失突变株c50336ΔicdA,对其进行生长和生化特性检测,并通过体外模拟应激试验、药敏试验、生物被膜检测、抗蛋清杀伤、胞内存活... 为研究肠炎沙门菌异柠檬酸脱氢酶(IDH)的功能,本研究利用λ-Red重组技术构建了肠炎沙门菌IDH编码基因icdA缺失突变株c50336ΔicdA,对其进行生长和生化特性检测,并通过体外模拟应激试验、药敏试验、生物被膜检测、抗蛋清杀伤、胞内存活和动物感染实验,分析icdA基因在肠炎沙门菌致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研究结果显示,icdA基因缺失不影响肠炎沙门菌的生长特性和生化特性,在热应激(42℃)、酸应激(pH3.5)和高渗应激(NaCl2.4mol/L)条件下其存活率也未出现显著变化,但icdA基因缺失能够显著降低肠炎沙门菌对碱、低渗透压和过氧化氢应激的抵御能力,降低肠炎沙门菌对多粘菌素B的耐药性和生物被膜的形成能力;同时,该基因缺失能够降低肠炎沙门菌对蛋清杀伤的防御能力、在巨噬细胞内的存活能力和其对小鼠的毒力。研究结果表明icdA基因参与肠炎沙门菌的抗应激能力、耐药性、生物被膜形成和抗蛋清杀伤能力,从而影响细菌的毒力。本研究为肠炎沙门菌疫苗的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炎沙门菌 基因缺失 icdA
下载PDF
河北省犊牛腹泻大肠杆菌致病性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9
6
作者 刘勃兴 赵安奇 +6 位作者 柳翠翠 刘畅 李浩 高桂生 吴同垒 史秋梅 张志强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3-138,共6页
为确定河北省犊牛腹泻大肠杆菌的致病性与耐药性,本研究对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从河北省石家庄、保定、承德、唐山、廊坊的部分肉牛场腹泻犊牛样品中分离到的50株大肠杆菌进行了致病性试验、药物敏感性试验、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检... 为确定河北省犊牛腹泻大肠杆菌的致病性与耐药性,本研究对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从河北省石家庄、保定、承德、唐山、廊坊的部分肉牛场腹泻犊牛样品中分离到的50株大肠杆菌进行了致病性试验、药物敏感性试验、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50株分离菌均对小鼠具有致病性,致病菌占比100%(50/50)。毒力基因fyuA、irp2、eaeA、ler检出率分别为68.0%、66.0%、34.0%、34.0%。50株分离菌均对15种抗生素中的2种及以上表现为耐药,对10种及以上抗生素耐药的菌株占比达34%(17/50);分离菌对土霉素、磺胺对甲氧嘧啶、磺胺间甲氧嘧啶、替米考星4种药物表现为高度耐药,耐药率分别为90%、90%、94%、100%。除四环素类tetD基因检出率为0外,其它耐药基因均有检出,其中四环素类tetC、氨基糖苷类aadA1、喹诺酮类gyrA、gyrB基因检测率高达100%。试验的50株大肠杆菌均具有较强的毒力和多重耐药性。本研究为河北省大肠杆菌所致犊牛腹泻病的防治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腹泻 大肠杆菌 致病性 耐药性
下载PDF
5味中药对貉源大肠杆菌体外抑菌效果及耐药性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王婧文 谭贻鸿 +4 位作者 高昊天 张东林 史秋梅 高桂生 高光平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70-375,共6页
为了筛选出对貉源耐药性大肠杆菌菌株具有明显抑制和消除耐药性作用的单味中药,本研究采用平板琼脂打孔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5味中药水煎剂对3株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和最小抑菌浓度(MIC),观察比较5味中药的抗菌活性;将各分离株在5味... 为了筛选出对貉源耐药性大肠杆菌菌株具有明显抑制和消除耐药性作用的单味中药,本研究采用平板琼脂打孔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5味中药水煎剂对3株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和最小抑菌浓度(MIC),观察比较5味中药的抗菌活性;将各分离株在5味中药水煎剂中培养,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测定大肠杆菌耐药性的变化;采用PCR法检测五味子、黄连和诃子分别作用大肠杆菌后耐药基因的变化;并采用琼脂平板培养计数法筛选中药作用后耐药性被消除的菌落。结果显示:苏木、诃子、秦皮、五味子和黄连对大肠杆菌均有一定的抑菌作用,抑菌圈的直径≥14 mm,其中抑菌效果较强的是五味子、诃子和秦皮,其MIC为31.25 mg/mL~62.50 mg/mL;5味中药对貉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均有一定的消除作用,消除率为2.8%~11.6%,其中秦皮的平均消除率最高为8.8%;五味子、黄连和诃子作用后大肠杆菌丢失2~3个耐药基因,并且在中药作用后大肠杆菌恢复了对头孢拉定等抗菌药的敏感性。结果表明,5味中药对貉大肠杆菌具有明显的抑菌效果,并且具有消除耐药基因和逆转耐药性的作用,其中效果较强的是五味子、诃子和秦皮,可作为抗菌药的替代品应用于貉养殖业,不仅对防治貉大肠杆菌病起到一定作用,同时也能降低貉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对解决貉养殖业的貉大肠杆菌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中药 抑菌效果 耐药性
下载PDF
狐肺炎大肠杆菌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检测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朱利霞 王洪彬 +3 位作者 赵希艳 王双月 史秋梅 高光平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8-144,共7页
为了解河北地区狐肺炎大肠杆菌毒力基因、耐药基因的分布及耐药性情况,本研究采用PCR技术对从狐肺炎病例分离的81株大肠杆菌的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进行检测,采用K-B法检测这些大肠杆菌对16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检测中... 为了解河北地区狐肺炎大肠杆菌毒力基因、耐药基因的分布及耐药性情况,本研究采用PCR技术对从狐肺炎病例分离的81株大肠杆菌的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进行检测,采用K-B法检测这些大肠杆菌对16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检测中药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抑制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采用腹腔注射法检测81株大肠杆菌对小白鼠的致病性。结果显示:此次共分离到81株大肠杆菌,且对小白鼠具有较强致病性;毒力基因irp2、fyuA、Ler、eaeA检出率分别为50.6%、56.8%、9.9%、23.5%;耐药基因blaTEM、blaOXA1、sul1、sul2、blaTEM1、blaSHV-1、blaCTX-M、strA-strB、aadA1、blaPSE1、sul3、tetA、tetB、tetC、tetD、ermF检出率分别为84.0%、69.1%、43.2%、38.3%、28.4%、4.9%、24.7%、29.6%、16.1%、9.9%、11.1%、9.9%、18.5%、8.6%、13.6%、3.7%,未检出耐药基因ermB、ermC;81株大肠杆菌均对磺胺间甲氧嘧啶、林可霉素等耐药;诃子、乌梅、五味子对81株大肠杆菌具有较好的体外抑菌作用,抑菌圈直径在20 mm~36 mm,MIC和MBC在7.81 mg/mL~62.50 mg/mL。本研究调查了河北地区狐肺炎大肠杆菌的流行情况,对狐肺炎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更具公共卫生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毒力基因 耐药基因 药敏试验
下载PDF
细菌生物被膜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9
作者 王洪彬 朱利霞 +3 位作者 于秀剑 高桂生 史秋梅 吴同垒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4-79,共6页
生物被膜指细菌黏附在惰性或活性实体表面繁殖分化,分泌一些物质将菌群包裹在内形成的微生物聚集体,具有多重耐药性及免疫逃逸能力,因此具有高致病性、难治愈的特性。论文主要对细菌生物被膜、形成过程、耐药性及耐药机制、生物被膜引... 生物被膜指细菌黏附在惰性或活性实体表面繁殖分化,分泌一些物质将菌群包裹在内形成的微生物聚集体,具有多重耐药性及免疫逃逸能力,因此具有高致病性、难治愈的特性。论文主要对细菌生物被膜、形成过程、耐药性及耐药机制、生物被膜引起的感染、检测方法及防控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细菌生物被膜的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生物被膜 检测方法 控制方法
下载PDF
yihE对肠炎沙门菌生物学特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畅 张雪佳 +7 位作者 王利丽 白和平 王苗 李浩 刘勃兴 史秋梅 吴同垒 张志强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69-376,共8页
为研究丝氨酸-苏氨酸激酶(yihE)在肠炎沙门菌致病中的作用,本研究利用λ-Red同源重组技术构建了肠炎沙门菌C50336(WT)yihE基因缺失突变株C50336ΔyihE(KO)、基因回补株C50336ΔyihE/pBR322-yihE(RS),测定了WT、KO、RS菌株的生长特性、... 为研究丝氨酸-苏氨酸激酶(yihE)在肠炎沙门菌致病中的作用,本研究利用λ-Red同源重组技术构建了肠炎沙门菌C50336(WT)yihE基因缺失突变株C50336ΔyihE(KO)、基因回补株C50336ΔyihE/pBR322-yihE(RS),测定了WT、KO、RS菌株的生长特性、生化特性、运动能力,结果显示,与WT相比,KO株的生长速度、运动能力均无明显差异;但半乳糖酸盐利用、葡萄糖苷酶、葡萄糖醛酸酶等指标发生变化。体外模拟并检测各种应激条件下肠炎沙门菌的生长情况,结果显示,与WT相比,KO株抗多种应激能力均有不同程度下降;通过试管法、微量法等分析评估3株菌生物被膜(BF)的形成能力,另外,将各菌株分别接种至含刚果红和荧光增白剂的培养基,通过观察各菌落形态分析其BF成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与WT菌株相比,KO株BF形成能力下降了约50%,但BF主要的组成成分卷毛蛋白和纤维素无明显变化。对3种菌株耐药性和KO、WT株毒力因子携带情况经RT-qPCR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与WT相比,KO株对喹诺酮类、头孢曲松的敏感性提高;且csgA、bscA、flgG、sipB、sodc毒力基因的转录水平差异较大,而其他毒力基因的转录水平差异较小。利用KO、WT株菌株分别感染小鼠进行致病力试验,结果显示,WT株的LD_(50)为1.2×10^(5)cfu,KO株的LD_(50)为1.12×10^(6)cfu,毒力下降了约10倍。利用Over-lap PCR方法突变yihE蛋白217位天冬氨酸,利用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检测试剂盒检测其激酶活性,结果显示yihE蛋白突变后其激酶活性下降了约30%,表明217位天冬氨酸对yihE蛋白的活性非常关键。本研究证实yihE参与了肠炎沙门菌的多个生物学过程,且yihE基因的缺失能够使肠炎沙门菌的毒力下降,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沙门菌致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炎沙门菌 丝氨酸-苏氨酸激酶 致病力 抗应激能力 生物被膜
下载PDF
致半滑舌鳎烂尾病的创伤弧菌的分离鉴定及中草药对其抑菌效果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勃兴 崔舒畅 +4 位作者 任海 靳晓敏 韩红生 史秋梅 高桂生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89-494,共6页
为检测秦皇岛市昌黎县某渔场养殖的致半滑舌鳎烂尾病的致病原,检测分离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以及中草药对其的体外抑菌效果,本研究从患病鱼尾部肌肉分离纯化到一株细菌,采用TCBS鉴定培养基培养,结果可见绿色菌落,边缘整齐,表面光滑,轻微凸... 为检测秦皇岛市昌黎县某渔场养殖的致半滑舌鳎烂尾病的致病原,检测分离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以及中草药对其的体外抑菌效果,本研究从患病鱼尾部肌肉分离纯化到一株细菌,采用TCBS鉴定培养基培养,结果可见绿色菌落,边缘整齐,表面光滑,轻微凸起;经革兰氏染色后镜检可见,分离菌为革兰氏阴性菌,两端钝圆,形状似月牙;经ATB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判定,分离菌为创伤弧菌,符合率为99%;通过16S rDNA序列分析进一步鉴定分离菌为创伤弧菌,命名为CLVV-1。采用动物回归试验检测分离菌株的致病性,结果显示CLVV-1菌株可致半滑舌鳎出现烂尾病征;通过KB纸片法检测分离菌株对14种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结果显示,CLVV-1菌株对氨苄西林等6种抗生素高度敏感,对阿米卡星等共4种抗生素中介,对土霉素等共4种抗生素耐药;经牛津杯法和二倍稀释法检测15味中草药水煎提取液对分离菌株的体外抑菌效果,结果显示,石榴皮等8味中草药液对CLVV-1菌株具有抑菌效果,而白头翁等7味中草药液对CLVV-1菌株无抑菌效果。本研究为创伤弧菌感染所致的半滑舌鳎烂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并首次为相关中草药制剂防治该菌的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滑舌鳎 烂尾病 创伤弧菌 耐药性 中草药
下载PDF
犊牛腹泻沙门菌抗菌药敏感性试验与中药体外抑菌试验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勃兴 赵安奇 +6 位作者 柳翠翠 康圆圆 马金换 高桂生 吴同垒 史秋梅 张志强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6-30,共5页
为了测定15种抗菌药物与22味中药对河北地区犊牛腹泻沙门菌的抑菌效果,本研究采用K-B纸片法检测13株犊牛腹泻沙门菌对15种抗菌药的耐药性,采用传统的水煎煮法提取五倍子、五味子等22味中药,用琼脂打孔法测定中药液的体外抑菌直径,用改... 为了测定15种抗菌药物与22味中药对河北地区犊牛腹泻沙门菌的抑菌效果,本研究采用K-B纸片法检测13株犊牛腹泻沙门菌对15种抗菌药的耐药性,采用传统的水煎煮法提取五倍子、五味子等22味中药,用琼脂打孔法测定中药液的体外抑菌直径,用改良微量二倍稀释平板法测定中药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13株沙门菌对抗菌药具有多重耐药性,对替米考星、土霉素、磺胺间甲氧嘧啶、复方新诺明高度耐药,耐药率高达100%,其他11种抗菌药耐药率在30.77%~92.31%,对阿米卡星的敏感率最高,敏感率为69.23%。22味中药中,有8味中药对13株沙门菌有抑菌作用,抑菌强度从强到弱依次为五倍子、五味子、乌梅、诃子、女贞子、石榴皮、苏木、黄芩。其中,五倍子在本次试验中效果最佳,MIC和MBC均为7.81~31.25 mg/mL。试验结果表明,13株沙门菌对抗菌药的耐药性较高,而部分中药对沙门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本试验为临床应用抗菌药和中药治疗沙门菌所致犊牛腹泻病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腹泻 沙门菌 耐药性 中药
下载PDF
迟缓爱德华菌FliC-TolC融合蛋白表达及免疫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志强 杜万年 +8 位作者 王苗 于秀剑 田占云 刘晨 李昕甜 吴同垒 康元环 史秋梅 刘莉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22,共5页
鞭毛蛋白FliC与外膜蛋白TolC均具有免疫保护效果,其中FliC蛋白具有疫苗佐剂的特性,但目前尚未有关迟缓爱德华菌(E.tarda)FliC-TolC融合产物免疫动物的免疫效果的相关报道。为研究E.tarda FliC-TolC融合蛋白的免疫特性,本研究利用融合PC... 鞭毛蛋白FliC与外膜蛋白TolC均具有免疫保护效果,其中FliC蛋白具有疫苗佐剂的特性,但目前尚未有关迟缓爱德华菌(E.tarda)FliC-TolC融合产物免疫动物的免疫效果的相关报道。为研究E.tarda FliC-TolC融合蛋白的免疫特性,本研究利用融合PCR方法扩增获得fliC-tolC片段,构建重组载体pET-28a-fliC-tolC,并利用E.coli BL21表达系统表达了融合蛋白FliC-TolC。将纯化的FliC-TolC、TolC、FliC蛋白免疫小鼠后,以E.tarda强毒株攻毒评估免疫效果;并利用斑马鱼模型进行了平行试验。结果显示,本研究克隆了E.tarda fliC-tolC基因并表达和纯化了相应重组蛋白FliC-TolC;FliC-TolC蛋白激发小鼠产生的抗体水平优于FliC、TolC蛋白单独免疫组,表明FliC-TolC蛋白具有优良的免疫原性。攻毒试验表明FliC-TolC蛋白组小鼠对强毒株可产生较好的抵抗力,相对保护率为95%;斑马鱼攻毒试验相对保护率为60%。本研究证实了E.tarda重组蛋白FliC-TolC的免疫效力,为进一步研制E.tarda亚单位疫苗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缓爱德华菌 FliC-TolC融合蛋白 蛋白表达 免疫保护力
下载PDF
狐源沙门氏菌的致病性及耐药性试验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勃兴 赵安奇 +5 位作者 张雪佳 王利丽 吴同垒 冯岭 史秋梅 张志强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20-124,共5页
为了解秦皇地区狐源沙门氏菌的致病性及耐药性,对23株秦皇地区的狐源沙门氏菌进行了研究。采用小鼠致病性试验、PCR检测毒力基因和KB纸片检测药物敏感性。结果显示,3株沙门氏菌均可致小鼠死亡,死亡率为20%~100%;23株沙门氏菌中有21株检... 为了解秦皇地区狐源沙门氏菌的致病性及耐药性,对23株秦皇地区的狐源沙门氏菌进行了研究。采用小鼠致病性试验、PCR检测毒力基因和KB纸片检测药物敏感性。结果显示,3株沙门氏菌均可致小鼠死亡,死亡率为20%~100%;23株沙门氏菌中有21株检测到毒力基因,分别检出2个~8个毒力基因,毒力基因sseC和sseL未检出,其余17种基因检出率为4.35%~65.22%,spvA、hisJ和stn基因检出率较高;23株沙门氏菌对6种~15种抗菌药物耐药,对14种抗菌药物耐药菌株数最多,占比26.09%(6/23),23株沙门氏菌对土霉素、替米考星和复方新诺明耐药率高达100%,对阿米卡星敏感率最高为30.43%(7/23)。结果表明,23株狐源沙门氏菌均具有致病性,并均携带多个毒力基因,耐药情况较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致病性 耐药性
下载PDF
细菌耐药质粒消除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5
作者 朱利霞 王洪彬 +1 位作者 史秋梅 高光平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0-93,共4页
常见的病原微生物多重耐药性的增加以及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给动物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细菌的耐药性与其自身携带的耐药质粒关系密切。论文从细菌耐药现状,细菌的耐药性和耐药质粒的关系,耐药质粒的物理、化学、中草药消除方... 常见的病原微生物多重耐药性的增加以及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给动物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细菌的耐药性与其自身携带的耐药质粒关系密切。论文从细菌耐药现状,细菌的耐药性和耐药质粒的关系,耐药质粒的物理、化学、中草药消除方法这几个方面进行综述,旨在寻求一种安全有效的消除方法消除耐药质粒,为今后相关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耐药质粒 耐药性 质粒消除
下载PDF
肠炎沙门菌YbjX基因缺失株的构建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永慧 苏硕青 +5 位作者 吴同垒 王洪彬 孔庆山 赵飞 史秋梅 张志强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24-329,共6页
为研究肠炎沙门菌外膜蛋白YbjX对该菌致病作用的影响,本研究利用λ-Red同源重组系统构建了肠炎沙门菌(C50336)YbjX基因缺失突变株(C50336ΔYbjX),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探究YbjX蛋白在肠炎沙门菌致病过程中的作用。结果显示,缺失株C... 为研究肠炎沙门菌外膜蛋白YbjX对该菌致病作用的影响,本研究利用λ-Red同源重组系统构建了肠炎沙门菌(C50336)YbjX基因缺失突变株(C50336ΔYbjX),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探究YbjX蛋白在肠炎沙门菌致病过程中的作用。结果显示,缺失株C50336ΔYbjX与野生型菌株和回复菌株相比,其生长速度、生化特性无明显差异,但其在血清中和蛋清中的存活能力明显下降。此外,药敏试验结果表明YbjX基因缺失会引起沙门菌药物敏感性增强。进一步的,动物致病性实验表明,YbjX基因缺失会引起沙门菌毒力和巨噬细胞内存活能力的严重下降。本研究证实YbjX基因与肠炎沙门菌毒力密切相关,为进一步阐释肠炎沙门菌感染致病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炎沙门菌 基因缺失 YbjX基因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牛源腔隙莫拉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被引量:2
17
作者 朱利霞 王洪彬 +3 位作者 赵希艳 王双月 史秋梅 高光平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51-255,共5页
为确定河北省某牛场牛细菌病的病原,本研究从采集的发病牛鼻腔拭子样品中分离到1株细菌,并对其进行常规形态学观察、生化鉴定、16S rDNA基因序列测定、动物致病性试验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菌株与腔隙莫拉菌的同源性为97.6%,... 为确定河北省某牛场牛细菌病的病原,本研究从采集的发病牛鼻腔拭子样品中分离到1株细菌,并对其进行常规形态学观察、生化鉴定、16S rDNA基因序列测定、动物致病性试验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菌株与腔隙莫拉菌的同源性为97.6%,系统发育进化分析显示其与腔隙莫拉菌位于同一进化分支;该菌株对小白鼠具有一定的致病性,将其命名为Mor QHD-1。西药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Mor QHD-1对氨苄西林、环丙沙星、阿米卡星等敏感;对磺胺间甲氧嘧啶、复方新诺明、磺胺二甲氧嘧啶耐药;中药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Mor QHD-1对苏木、诃子、乌梅、黄柏、五味子、黄连、五倍子极敏感;苏木、诃子、乌梅、黄柏、五味子、黄连、五倍子对该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在1.95 mg/mL~31.25 mg/mL之间,最小杀菌浓度在3.91 mg/m L~62.5 mg/mL之间;本研究在国内首次分离到牛源腔隙莫拉菌,为进一步研究腔隙莫拉菌的致病机制、耐药机制及其跨物种传播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隙莫拉菌 分离与鉴定 药敏试验
下载PDF
中西药联用对水貂源铜绿假单胞菌体外抑菌作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朱利霞 王洪彬 +4 位作者 杨楠 周平 张婷 史秋梅 高光平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24-127,共4页
探讨中西药联用对水貂源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抑菌效果,并筛选具有较强抑菌作用的中西药组合,为临床用药提供建议和参考。采用水提法提取中草药有效成分,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6种药物对水貂源铜绿假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 探讨中西药联用对水貂源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抑菌效果,并筛选具有较强抑菌作用的中西药组合,为临床用药提供建议和参考。采用水提法提取中草药有效成分,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6种药物对水貂源铜绿假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微量肉汤棋盘稀释法测定9个药物组合联用指数(FIC)。结果表明,6种药物对水貂源铜绿假单胞菌分离株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单用时以环丙沙星抑菌效果最佳;在9个中西药联用组合中,氟苯尼考和黄芩、连翘、诃子组合,阿米卡星和连翘组合以及环丙沙星和连翘组合在抑菌效果上表现为显著协同作用;环丙沙星和诃子组合在抑菌效果上表现为协同作用;阿米卡星和黄芩在抑菌效果上表现为相加作用;环丙沙星和黄芩组合在抑菌效果上表现为无关作用;阿米卡星和诃子组合在抑菌效果上则表现为拮抗作用。说明中西药联用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为今后药物防治水貂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最小抑菌浓度(MIC) 最小杀菌浓度(MBC) 联合抑菌指数(FIC) 水貂
下载PDF
水貂科氏葡萄球菌和缓慢葡萄球菌混合感染的病原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被引量:4
19
作者 朱利霞 王洪彬 +2 位作者 赵希艳 史秋梅 高光平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5-121,共7页
为探明河北省昌黎县水貂患病死亡原因并选择敏感的药物进行治疗,从送检的患病死亡的水貂肝脏、肺脏等样品中分离得到2株细菌,进行细菌鉴定、动物致病性试验、耐药基因检测及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为科氏葡萄球菌和缓慢葡萄球菌,... 为探明河北省昌黎县水貂患病死亡原因并选择敏感的药物进行治疗,从送检的患病死亡的水貂肝脏、肺脏等样品中分离得到2株细菌,进行细菌鉴定、动物致病性试验、耐药基因检测及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为科氏葡萄球菌和缓慢葡萄球菌,分别命名为SC QHD-1和SL QHD-1;动物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SC QHD-1和SL QHD-1均能使小鼠发病死亡;耐药基因检测结果表明,SC QHD-1和SL QHD-1均携带sul1、aadA1、ermB、blaCTX-M、blaTEM耐药基因;药敏试验结果表明,SC QHD-1和SL QHD-1对阿莫西林、氨苄西林、青霉素、氟苯尼考、阿米卡星敏感;对卡那霉素、新霉素、多西环素、土霉素、头孢拉定、头孢曲松、环丙沙星、替米考星、磺胺间甲氧嘧啶、磺胺二甲氧嘧啶、复方新诺明耐药。此次水貂发病死亡的病菌为科氏葡萄球菌和缓慢葡萄球菌,具有一定的致病性和多重耐药性,治疗应首选青霉素类、氟苯尼考、阿米卡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貂 葡萄球菌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下载PDF
河北地区水貂源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与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勃兴 赵安奇 +5 位作者 柳翠翠 付祥 刘畅 李浩 史秋梅 张志强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61-566,共6页
为分析河北地区水貂源大肠杆菌的致病性与耐药性,本研究对河北地区送检病死水貂采集组织样品,经分离鉴定、生化鉴定和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共分离得到24株水貂大肠杆菌。对分离菌株进行致病性试验、药敏试验、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检测... 为分析河北地区水貂源大肠杆菌的致病性与耐药性,本研究对河北地区送检病死水貂采集组织样品,经分离鉴定、生化鉴定和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共分离得到24株水貂大肠杆菌。对分离菌株进行致病性试验、药敏试验、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24株大肠杆菌感染小鼠后小鼠死亡率为20%~100%;24株分离菌中有22株检测到毒力基因,fimC毒力基因检出率最高,为70.83%(17/24);分离的24株株大肠杆菌耐药性较强,对替米考星、土霉素、磺胺间甲氧嘧啶、磺胺二甲氧嘧啶、复方新诺明耐药的菌株占80%以上,对头孢曲松最敏感,敏感菌株占66.67%(16/24),且分离菌均具有多重耐药性,耐5种以上药物的菌株占比高达100%;24株大肠杆菌均检测到耐药基因,耐药基因检出率为4.17%~79.17%,其中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ddA1(79.17%)、喹诺酮类耐药基因gyrA(75%)、gyrB(70.83%)检出率较高,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ctx-M(20.83%)和SHV(4.17%)检出率较低;未检测到tetA、tetC、sul1、mefA耐药基因。上述结果表明,分离菌对小鼠均具有一定的致病力,且毒力基因检出数越多的菌株对小鼠的致病力越强;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的耐药基因与耐药表型基本相符,分离菌的其余耐药基因与耐药表型不符,提示分离的大肠杆菌可能存在其他耐药机制。本研究为河北地区水貂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为大肠杆菌的致病机制和耐药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貂 大肠杆菌 致病性 耐药性 耐药基因 毒力基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