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胶西北金矿控矿断裂深部特征及对找矿的启示——来自地球物理探测的证据 被引量:2
1
作者 宋明春 王洪军 +18 位作者 刘洪波 贺春艳 魏印涛 李杰 曹静杰 牛树银 田京祥 李秀章 张尚坤 张文 李大鹏 王英鹏 董磊磊 李健 王怀洪 高继雷 朱裕振 陈大磊 王润生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6,共16页
[研究目的]胶东是全球著名的金成矿区,金矿床主要受断裂构造控制,该区尚有很多断裂是无矿的,以往对断裂的深部形态及赋矿断裂与无矿断裂的区别特征缺乏深入研究。[研究方法]本文通过在胶东西北部实施重、磁、电长剖面和穿越主要金矿集... [研究目的]胶东是全球著名的金成矿区,金矿床主要受断裂构造控制,该区尚有很多断裂是无矿的,以往对断裂的深部形态及赋矿断裂与无矿断裂的区别特征缺乏深入研究。[研究方法]本文通过在胶东西北部实施重、磁、电长剖面和穿越主要金矿集区的广域电磁剖面、反射地震剖面,揭示了断裂深部特征,为赋矿断裂和无矿断裂的识别提供了重要证据。[研究结果]地球物理探测表明,胶西北地区的断裂构造有陡倾角的深断裂、缓倾角的铲式断裂和陡倾角的小断裂,其中控矿的三山岛、焦家和招平断裂均是铲式断裂。结合对金矿床的研究发现,矿床主要赋存于缓倾角断裂中,矿体呈阶梯分布特征,陡倾角的深断裂中未见明显的金矿化蚀变,现今金矿床赋存的最大深度在5 km左右。[结论]综合分析认为,低角度拆离断层和连续性不好的高角度小断层有较好的物理圈闭条件,有利于矿化富集;而产状平直、陡倾的深断裂不具备物理圈闭的条件,不利于成矿。胶东型金矿的找矿方向应集中于缓倾角的铲式断裂及其派生、伴生的陡倾角小断裂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深部探测 地球物理剖面 断裂构造 阶梯赋矿 矿产勘查工程 胶东
下载PDF
胶东型金矿热隆-伸展成矿系统 被引量:4
2
作者 宋明春 宋英昕 +5 位作者 李杰 刘洪波 李健 董磊磊 贺春艳 王润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41-1260,共20页
胶东型金矿具有独特的成矿特征和成因机制,不同于国际已知金矿类型。为了深化认识控制矿床形成、变化和保存的地质要素及成矿过程,本文综合分析了胶东半岛晚中生代岩浆作用、构造活动和成矿特征及其构造背景,提出该区深部岩浆活动与地... 胶东型金矿具有独特的成矿特征和成因机制,不同于国际已知金矿类型。为了深化认识控制矿床形成、变化和保存的地质要素及成矿过程,本文综合分析了胶东半岛晚中生代岩浆作用、构造活动和成矿特征及其构造背景,提出该区深部岩浆活动与地壳快速隆升及浅部变质核杂岩、张性断层、断陷盆地等伸展构造,共同控制了以Au为主的矿床成矿系列及成矿演化过程,谓之热隆-伸展成矿系统。阐明了晚中生代岩浆演化过程中的元素变化规律,发现了金矿化蚀变带中的低Ba、Sr含量异常及早白垩世胶东地壳中金丰度的显著变化,揭示了壳幔物质混合和伟德山型花岗岩岩浆活动对金成矿的贡献。认为这一成矿系统形成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后撤的后俯冲伸展环境,由于软流圈上涌导致岩石圈地幔性质由富集向亏损转化,从而引起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变化,地球化学元素重新调整,幔源含金流体与由重熔下地壳析出的壳源含金流体混合形成富金流体库,并产生贫金花岗岩。大规模岩浆活动为成矿元素的活化、迁移提供了热动力条件,上地壳伸展产生的断裂构造则为成矿元素聚集提供了良好空间。热隆-伸展成矿系统是中国东部晚中生代重要的成矿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隆-伸展成矿系统 胶东型金矿 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变化 岩石圈地幔性质转化 后俯冲伸展 贫金花岗岩
下载PDF
胶东深部金矿三维成矿预测及巨大的资源潜力 被引量:4
3
作者 宋明春 周明岭 +9 位作者 鲍中义 温桂军 李世勇 范家盟 杨真亮 贺春艳 高美霞 王洪军 王永庆 李瑞翔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46-258,共13页
我国重要矿产资源严重短缺,深部找矿成为解决资源危机的必然选择,深部矿产资源预测则是深部找矿的前提和基础。然而,深部矿床埋藏深度大,主要根据地表物化遥和地质信息进行成矿预测的常规方法已不适用于深部成矿预测,三维成矿预测是解... 我国重要矿产资源严重短缺,深部找矿成为解决资源危机的必然选择,深部矿产资源预测则是深部找矿的前提和基础。然而,深部矿床埋藏深度大,主要根据地表物化遥和地质信息进行成矿预测的常规方法已不适用于深部成矿预测,三维成矿预测是解决深部找矿靶区圈定难题的关键方法。胶东是具有世界影响的金成矿区,深部找矿成果和勘探深度位居国内前列,对其进行三维成矿预测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对于推动我国深部找矿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简要介绍了胶东三维成矿预测的方法、依据和预测结果。主要采用地质和地球物理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胶东区域三维地质模型,采用钻探与地球物理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主要金矿床集中区的三维地质模型。根据三维空间上的金矿断裂控矿规律,提出了基于阶梯成矿模式、重点根据断裂倾角梯变和缓倾角段控矿规律的深部找矿靶区预测方法和基于控矿断裂浅部资源量的深部金矿资源潜力预测方法。根据胶东区域三维地质模型和深部地球物理探测结果,圈定了3处找矿新靶区;根据金矿床集中区三维地质模型,提取了断裂缓冲区、断裂倾角、断裂表面变化率、矿体等间距分布等特征变量,在焦家断裂和三山岛断裂圈定了5处深部找矿靶区;根据三山岛、焦家、招平3条控矿断裂-2 000 m标高以浅已探明的金资源量,预测三者-2 000~-5 000 m深度金资源量达到3 377~6 490 t,认为胶东金资源总量有望超过万吨目标。新的预测成果,揭示了胶东地区令人振奋的深部金矿资源潜力,为进一步开展深部找矿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成矿预测 深部金矿 断裂倾角梯变控矿 资源潜力 找矿靶区 胶东
下载PDF
Gold mineralization in Jiaodong Peninsula and destruction of North China Craton:Insights from Mesozoic granite 被引量:1
4
作者 WANG Bin ZHOU Jianbo +8 位作者 DING Zhengjiang ZHAO Tiqun song mingchun BAO Zhongyi LYU Junyang XU Shaohui YAN Chunming LIU Xiangdong LIU Jialiang 《Global Geology》 2023年第2期98-113,共16页
Large-scale tectonic magmatism and extensive gold mineralization have occurred in the eastern North China Craton(NCC)(Jiaodong and Liaodong peninsulas)since Mesozoic,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region experienced decrato... Large-scale tectonic magmatism and extensive gold mineralization have occurred in the eastern North China Craton(NCC)(Jiaodong and Liaodong peninsulas)since Mesozoic,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region experienced decratonization process.The genesis type of granites evolved from S-type to I-type and A-type during Late Jurassic to Early Cretaceous,and thus reflects the evolution of geodynamics in the Late Mesozoic,indicating the varied subduction process of the Paleo-Pacific Plate(PPP)and the craton destruction.The evolution of geochemical features shows that the mantle beneath the Jiaodong Peninsula evolved from EM-II in Jurassic to EM-I in Early Cretaceous,demonstrating that the mantle switched from enriched to depleted.The gold of decratonic gold deposits in Jiaodong Peninsula mainly comes from the lithospheric mantle domains metasomatized by fluids derived from the metamorphism and dehydration of the subducted slab in the mantle transition zone.The rapid decomposition of minerals leads to the concentrated release of ore-forming fluids,and this process leads to the explosive gold mineralization during the craton destruction.Extensive magmatic uplift and extensional structures,triggered by the craton destruction in Early Cretaceous formed the extensional tectonic system,providing space for the decratonic gold deposits in Jiaodong Peninsul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iaodong Peninsula Mesozoic granite craton destruction decratonic gold deposit extensional structure
下载PDF
胶东大邓格金多金属矿床成矿机制:来自黄铁矿Rb-Sr定年、原位硫同位素及微量元素的制约
5
作者 王美云 李杰 +3 位作者 宋明春 张丽鹏 唐宗源 丁正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01-1515,共15页
大邓格金多金属矿床是胶东半岛唯一的一个金、银、铅、锌、铜共生的多金属矿床。与胶东金矿床主要分布于华北克拉通东南缘的胶北地体不同,大邓格矿床处于苏鲁-大别造山带最东端的威海超高压变质带。准确限定大邓格矿床的成矿年龄和成矿... 大邓格金多金属矿床是胶东半岛唯一的一个金、银、铅、锌、铜共生的多金属矿床。与胶东金矿床主要分布于华北克拉通东南缘的胶北地体不同,大邓格矿床处于苏鲁-大别造山带最东端的威海超高压变质带。准确限定大邓格矿床的成矿年龄和成矿物质来源对深入理解胶东晚中生代成矿作用及构造背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大邓格金多金属矿床主成矿阶段矿石中的黄铁矿开展Rb-Sr同位素定年和原位硫同位素及微量元素分析,以此限定成矿时限、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机制。结果显示黄铁矿Rb-Sr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109.8±1.7Ma(MSWD=1.4),与该区域的钼、铜等有色金属矿床成矿时代一致,略晚于胶东大规模金矿爆发的时代(~120Ma)。主成矿阶段的硫同位素在-1.20‰~6.65‰之间,平均值为5.31‰。黄铁矿中富集Cu、Pb、Zn、Co、Ni等亲硫元素和铁族元素,Co/Ni比值介于0.03~1.36之间。大邓格金多金属矿床在空间上产于伟德山岩体的崮庄岩石单元外围,且成岩、成矿时代一致,表明二者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综合分析认为,胶东早白垩世成矿作用受控于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华北克拉通破坏有关的热隆-伸展构造环境,俯冲板块向东后撤造成了西早东晚的区域成矿时间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邓格金多金属矿床 黄铁矿Rb-Sr测年 黄铁矿原位硫同位素 成矿机制 胶东半岛
下载PDF
巨型矿床形成与定位的构造控制:胶东金矿集区剖析 被引量:35
6
作者 杨立强 邓军 +4 位作者 宋明春 于学峰 王中亮 李瑞红 王偲瑞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31-446,共16页
胶东被视为全球惟一一个晚于赋矿围岩几十亿年而发生巨量金聚积的矿集区,也是中国最重要的黄金基地,已发现金矿床150余处,累计探明黄金资源储量超过4500t。金矿床沿区域上NE-NNE向断裂带及其次级断裂产出,具有NE呈带、EW呈行的分布特征... 胶东被视为全球惟一一个晚于赋矿围岩几十亿年而发生巨量金聚积的矿集区,也是中国最重要的黄金基地,已发现金矿床150余处,累计探明黄金资源储量超过4500t。金矿床沿区域上NE-NNE向断裂带及其次级断裂产出,具有NE呈带、EW呈行的分布特征,形成招莱、蓬栖、牟乳和盆缘4条金矿带。控矿断裂带经历了从挤压、经剪压和剪张、到伸展的构造体制转换,其中成矿前为挤压-剪压构造体制,成矿后为伸展构造体制,而大规模金成矿作用受控于NNW-SSE向主构造应力场引起的韧-脆性形变,形成于剪压-剪张构造体制转换过程中。区域控矿断裂带具有拆离断层特征,且在成矿期与上、下盘的构造-建造组合具有变质核杂岩典型的3层组成结构,其中受控于拆离断层脆-韧性变形的玲珑变质核杂岩东缘金矿床的金矿化年龄略早于受控于脆性构造变形的区域大规模金成矿作用,表明至少存在两次连续却明显不同的金成矿事件,其形成于陆内伸展拆离向汇聚挤压构造体制转换背景。成矿前、后,区域主构造应力场基本均一,反映了区域均匀应变特征;而成矿期NE-NNE向断裂带叠加于再活化的近EW向基底构造之上,触发区域控矿的NNE向断裂带往NE方向偏转了约20°~30°,引起构造主应力偏离区域等效应力10°~20°,导致局部非均匀应变和围岩渗透率的增大,从而有利于巨型金矿床(区)的形成与就位。压剪构造体制下断层产状相对平缓的部位呈拉张状态,导致断裂带下盘形成厚且宽的含赤铁矿钾化蚀变带,其化学和流变学特征有利于随后金成矿作用的发生,是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NE向控矿断层倾角相对较缓的可能原因;而由断块旋转变形导致的近平行S-N向高角度断裂带间先存构造薄弱带的再活化和液压致裂作用是导致石英脉型金矿床形成与就位的可能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体制转换 基底构造复活 拆离断层 变质核杂岩 胶东金矿床
下载PDF
焦家深部金矿床成矿流体来源:来自黄铁矿微量元素及S-He-Ar同位素的约束 被引量:28
7
作者 李杰 宋明春 +4 位作者 梁金龙 姜梦瑶 李世勇 丁正江 苏菲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97-313,共17页
焦家金矿是胶东蚀变岩型金矿的典型代表,金储量超过200t。矿体受焦家主干断裂控制,呈脉状产出,发育钾化、绢英岩化、硅化和碳酸盐化等蚀变,矿石中主要载金矿物为黄铁矿。热液成矿期主要可分为四个阶段:黄铁矿-石英阶段(i)、金-石英-黄... 焦家金矿是胶东蚀变岩型金矿的典型代表,金储量超过200t。矿体受焦家主干断裂控制,呈脉状产出,发育钾化、绢英岩化、硅化和碳酸盐化等蚀变,矿石中主要载金矿物为黄铁矿。热液成矿期主要可分为四个阶段:黄铁矿-石英阶段(i)、金-石英-黄铁矿阶段(ii)、金-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iii)和石英-碳酸盐阶段(iv)。本文选取焦家金矿床深部I号主矿体为研究对象,采集了不同标高(-600^-1100m)的钻孔岩心样品,分析了黄铁矿的微量元素和S-He-Ar同位素组成,以此讨论成矿流体的组成、性质及来源。研究发现:焦家深部I号矿体黄铁矿呈浅黄色,强金属光泽,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粒度50~1000μm,呈浸染状-细脉状分布于黄铁绢英岩化碎裂岩中,为第ii成矿阶段的产物。黄铁矿的稀土元素含量较低,ΣREE为3.27×10^-6~38.5×10^-6,富集轻稀土元素,δCe值为0.81~1.05,δEu值为0.67~1.43,Th/La、Nb/La比值均小于1,指示成矿流体为富Cl的还原性流体。Co/Ni比值介于0.54~1.57之间,平均值为0.99,与变质流体相近;Y/Ho比值在21.9~35.5之间,与地幔值(25~30)和中国东部大陆地壳值(20~35)接近,指示成矿流体与壳-幔相互作用有关。Y/Ho值、Zr/Hf值和Nb/Ta值变化范围较大,表明成矿热液体系发生了交代作用或有外来热液加入。与大陆地壳相比,黄铁矿富集Cu、Pb、Zn、Cd、Co、Ni等亲硫、铁族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焦家深部金矿床黄铁矿的δ^34 S值介于7.5‰~9.8‰之间,平均值为8.7‰,低于浅部矿床δ^34 S值,呈现出由浅到深δ^34 S值逐渐降低的特点。胶东金矿硫同位素组成整体一致,绝大多数矿床δ^34 S值均为正值,变化范围主要集中在6‰~12‰,其来源与古老的变质基底岩系、中生代花岗岩以及幔源流体具有继承演化关系。δ^34 S值整体呈现出:石英脉型<硫化物石英脉型<蚀变岩型的变化规律,说明矿化类型的差异是造成硫同位素组成差别的最主要因素。黄铁矿的3 He/4 He值为1.6±0.1Ra^1.8±0.1Ra,40 Ar/36 Ar值为750~3106,均显示混合来源特征。幔源He所占比例为20%~22%,表明幔源流体可能参与了成矿过程。焦家金矿成矿与燕山晚期中国东部强烈的壳幔相互作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家金矿床 黄铁矿 氦-氩同位素 硫同位素 成矿流体 微量元素
下载PDF
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十年胶东金矿成矿理论与深部勘查进展 被引量:22
8
作者 宋明春 杨立强 +8 位作者 范宏瑞 于学峰 丁正江 张永文 邱昆峰 李杰 张良 王斌 李世勇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03-935,共33页
2011年原国土资源部组织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以来,胶东金矿深部找矿取得了重大成绩,新增金资源量约2958 t,勘查评价了12个大型及以上金矿床,发现了2个超巨型金矿床。胶东地区累计探明金资源量逾5000 t,占全国的1/3。这些成果的取得得... 2011年原国土资源部组织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以来,胶东金矿深部找矿取得了重大成绩,新增金资源量约2958 t,勘查评价了12个大型及以上金矿床,发现了2个超巨型金矿床。胶东地区累计探明金资源量逾5000 t,占全国的1/3。这些成果的取得得益于对成矿构造背景、成矿规律、矿床成因等成矿理论认识的不断深化和勘查技术方法的不断进步。胶东金矿成矿作用及相关研究是国内地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总结了近10年胶东金矿成矿背景、矿床分布、成矿时代、矿床地球化学、成矿模式、矿床成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或突破,尤其是对深部成矿模式、大规模成矿机制等研究取得的原创性成果。研究表明,胶东金矿形成于埃达克性质花岗岩转化为弧花岗岩的岩浆活动背景,岩浆岩和岩石圈地幔地球化学性状转化为金成矿提供了物质来源,早白垩世热隆-伸展构造为大规模金成矿提供了有利条件,断裂倾角变化控制了流体聚集和富矿柱的形成,成矿物质和流体来源有幔源因素,胶东型金矿是与经典造山型金矿和其他已知金矿类型不同的新的金矿成因类型。胶东金矿勘查综合应用了成矿规律、大探测深度地球物理方法、构造叠加晕地球化学方法、三维地质建模、深孔钻探等技术方法,以赋矿构造位置为目标、以频率域电磁探测为主要技术手段的深部金矿阶梯找矿方法发挥了重要作用。深部勘查发现,新探明的金资源量集中于1000~2000 m深度,绝大部分为破碎带蚀变岩型矿化,三山岛地区和焦家地区的多个浅部矿体向深部连为一体,构成资源量大于1000 t的超巨型金矿床。探明了中国首个海域金矿床,在胶东东部发现黄铁矿碳酸盐脉型新的金矿化类型。综合分析指出,晚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换对大规模成矿的影响、断裂控矿机理、成矿流体和物质来源、金矿资源潜力及精细高效的找矿技术等是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东金矿 深部找矿 矿床成因 找矿方法 热隆-伸展构造 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下载PDF
鲁东晚中生代热隆-伸展构造及其动力学背景 被引量:45
9
作者 宋明春 李杰 +4 位作者 李世勇 丁正江 谭现锋 张照录 王世进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41-964,共24页
为理清山东省鲁东地区晚中生代构造-岩浆-成矿的关系及其发生的动力学背景,本文综合分析了晚中生代侵入岩的空间分布、组合特征、成因类型、形成时代和序列、地球化学演化及形成的构造环境等。研究表明:该区侵入岩由侏罗纪陆壳重熔型花... 为理清山东省鲁东地区晚中生代构造-岩浆-成矿的关系及其发生的动力学背景,本文综合分析了晚中生代侵入岩的空间分布、组合特征、成因类型、形成时代和序列、地球化学演化及形成的构造环境等。研究表明:该区侵入岩由侏罗纪陆壳重熔型花岗岩、白垩纪壳幔混合型花岗岩、白垩纪深源花岗岩和白垩纪脉岩组成,并且从早期到晚期,侵入岩的岩石化学成分由高钾钙碱性系列向橄榄安粗岩系列演化,微量元素由高Ba、Sr花岗岩向低Ba、Sr花岗岩演化,稀土元素由无或弱正铕异常向显著负铕异常演化,岩浆岩成因由S型向I型、A型演化。强烈的岩浆活动和复杂的岩浆岩类型指示了剧烈的壳幔相互作用过程,认为鲁东地区在早白垩世处于强烈的拉张构造环境,其在140~110 Ma期间大规模岩浆活动的同时发生了强烈的地壳隆升事件。通过对断陷盆地、火山活动、变质核杂岩和断层系统的类型、性质、控制因素等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它们是大规模伸展构造的表现形式,伸展构造的活动时间为130~98Ma。进一步分析表明,鲁东地区的白垩纪构造-岩浆组合构成了热隆-伸展构造,它们是太平洋板块俯冲与燕山运动主变形时期(岩石圈增厚)后续效应的产物,岩石圈拆沉、地壳减薄和克拉通破坏是引起早白垩世热隆-伸展构造的根本原因,热隆-伸展构造为胶东大规模成矿提供了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隆-伸展构造 晚中生代 岩浆活动 地壳隆升 燕山运动 鲁东
下载PDF
胶东早白垩世高镁闪长岩类的发现及其构造背景 被引量:23
10
作者 宋明春 李杰 +5 位作者 周建波 宋英昕 李世勇 王斌 丁正江 张照录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79-296,共18页
胶东地区发育大规模早白垩世壳幔混合源花岗岩类,但一直未发现与花岗岩类相关的独立的幔源侵入体,给深入理解早白垩世壳幔演化带来了困惑。胶东的柳林庄和夏河城岩体以往被认为是三叠纪闪长岩类,本文在详细的野外地质工作基础上,通过年... 胶东地区发育大规模早白垩世壳幔混合源花岗岩类,但一直未发现与花岗岩类相关的独立的幔源侵入体,给深入理解早白垩世壳幔演化带来了困惑。胶东的柳林庄和夏河城岩体以往被认为是三叠纪闪长岩类,本文在详细的野外地质工作基础上,通过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发现这2个岩体为早白垩世高镁闪长岩。样品的SiO 2含量在53.29%~62.54%之间,MgO含量为3.60%~8.10%,Mg#主要介于0.47~0.68之间;富集Ba、Rb、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Zr等高场强元素;初始87 Sr/86 Sr值为0.7082~0.7083,与地幔平均值接近;εNd(t=113Ma)值很低(-20.5^-16.8),与胶东地区的基性脉岩同位素组成一致。2个岩体相比而言,柳林庄岩体富K2O、Fe2O3^T,REE、LILE、HFSE含量较高,而MgO、Ni和Cr含量偏低。3件样品的锆石LA-ICP-MS U-Pb同位素加权平均年龄值分别为120.1±1.6Ma、118.3±1.7Ma和122.3±4.0Ma,与壳幔混合源的伟德山型花岗岩及胶东金矿的成岩、成矿时代一致,指示他们形成于统一的地球动力学背景。高镁闪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介于高镁埃达克岩与赞岐岩及埃达克岩与Piip型高镁安山岩之间,指示其形成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地幔楔环境,为富集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的产物。夏河城岩体的岩浆直接来源于含角闪石的富集岩石圈地幔源区,而柳林庄岩体岩浆源区为含金云母的岩石圈地幔并且在岩浆上侵过程中混染了部分地壳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镁闪长岩 早白垩世 幔源侵入岩 锆石U-PB年龄 胶东
下载PDF
鲁西归来庄金矿床矿化闪长玢岩锆石U-Pb年龄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世勇 李杰 +3 位作者 蒋雷 宋明春 宋英昕 张英梅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34-336,共3页
1研究目的(Objective)归来庄金矿床是鲁西地区最大的金矿床,具有独特的金碲矿化特征,其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板块东缘之鲁西隆起区,著名的郯庐断裂带西侧(图1a)。矿体主要赋存于萤石化隐爆角砾岩和碳酸盐岩(寒武系和奥陶系白云岩、石灰... 1研究目的(Objective)归来庄金矿床是鲁西地区最大的金矿床,具有独特的金碲矿化特征,其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板块东缘之鲁西隆起区,著名的郯庐断裂带西侧(图1a)。矿体主要赋存于萤石化隐爆角砾岩和碳酸盐岩(寒武系和奥陶系白云岩、石灰岩)中,受NNW向区域性燕甘断裂的近EW向次级断裂控制(图1b)。矿床成因类型被认为是中低温热液隐爆角砾岩型,与早侏罗世的中偏碱性次火山杂岩体-铜石岩体密切相关。以往勘查研究表明,在闪长玢岩中并未发现工业矿体。本次在矿床深部勘查的基础上,对矿床深部矿化情况作了详细研究,新发现了闪长玢岩脉型金矿体(图1c、d),测试了含矿闪长玢岩的锆石U-Pb年龄,以此来限定成矿年龄的上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成因类型 隐爆角砾岩 郯庐断裂带 次级断裂 萤石化 深部矿化 白云岩 偏碱性
下载PDF
胶东金矿成矿模式 被引量:82
12
作者 宋明春 林少一 +5 位作者 杨立强 宋英昕 丁正江 李杰 李世勇 周明岭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5-236,共22页
胶东是全球三大金矿集区之一,深入研究其成矿模式对于正确认识胶东金矿类型并指导进一步找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文章通过系统总结胶东金矿控矿构造特征与型式、构造与矿体的耦合关系、岩浆活动与金矿化的关系及其他成矿地... 胶东是全球三大金矿集区之一,深入研究其成矿模式对于正确认识胶东金矿类型并指导进一步找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文章通过系统总结胶东金矿控矿构造特征与型式、构造与矿体的耦合关系、岩浆活动与金矿化的关系及其他成矿地质因素,在分析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金矿赋矿规律、成矿机制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石英脉型金矿、胶西北金矿和深部金矿成矿模式。综合分析后,提出了胶东金矿热隆-伸展成矿模式,其要义是:早白垩世,由于板块俯冲、回撤,诱发壳幔相互作用,产生大规模岩浆活动,引起广泛的流体活动;同时,地壳拉张和岩浆隆升,形成花岗岩穹窿-伸展构造,出现大量铲式断层、拆离断层等。与岩浆活动有关的高强度含矿流体活动和交代蚀变作用是胶东金矿大规模集中产出的基础条件,地壳快速隆升引起强烈减压、降温是大量金质从流体中析出、沉淀的重要原因,伸展构造则为大规模金成矿提供了充足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胶东金矿 成矿模式 断裂构造 热隆-伸展 破碎带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金矿 阶梯式成矿
下载PDF
胶东东部金青顶金矿床成因:硫化物矿石与围岩微量元素的制约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健 宋明春 +3 位作者 于建涛 薄军委 张照录 刘晓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10-1022,共13页
金青顶矿床是胶东东部牟平-乳山成矿带最大的金矿床(>35 t,平均品位10 g/t),矿化类型主要为硫化物石英脉型。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微量元素组成对金青顶矿床的成矿流体地球化学性质和成矿物质来源进行了研究,并将金青顶矿床... 金青顶矿床是胶东东部牟平-乳山成矿带最大的金矿床(>35 t,平均品位10 g/t),矿化类型主要为硫化物石英脉型。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微量元素组成对金青顶矿床的成矿流体地球化学性质和成矿物质来源进行了研究,并将金青顶矿床成因确定为受断裂控制的热液脉型金矿床。矿石稀土元素总量变化范围较大,呈现出明显的轻稀土元素富集和重稀土元素亏损的特征(LREE/HREE=16.75~50.60),负Eu异常显著,Ce异常不明显。Hf/Sm、Th/La、Nb/La等特征元素比值均小于1,暗示成矿流体为富Cl体系。结合前人稳定同位素的研究,Ⅰ~Ⅱ阶段矿石δEu值逐渐减小,可能有大气降水的加入,说明金青顶矿床成矿流体为岩浆水和大气降水混合来源热液。硫化物矿石、蚀变和新鲜围岩Y/Ho值显示,蚀变的围岩可为金成矿作用提供必要的成矿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地质 微量和稀土元素 成矿流体 地球化学 成矿物质来源 金矿床 胶东
下载PDF
深部矿阶梯找矿方法:以胶东金矿集区深部找矿为例 被引量:12
14
作者 宋明春 宋英昕 +5 位作者 李杰 曹春国 丁正江 刘晓 周明岭 李世勇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5,共15页
【研究目的】胶东是中国率先开展深部找矿并取得重大突破的地区,阶梯找矿方法在深部勘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深部找矿方法,有利于推动为中国“攻深找盲”找矿战略实施。【研究方法】本文基于胶东深部金矿找矿工作,研究了深部金矿成矿... 【研究目的】胶东是中国率先开展深部找矿并取得重大突破的地区,阶梯找矿方法在深部勘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深部找矿方法,有利于推动为中国“攻深找盲”找矿战略实施。【研究方法】本文基于胶东深部金矿找矿工作,研究了深部金矿成矿模式,分析了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频谱激电测量(SIP)、大地电磁测深(MT)和反射地震等方法在深部找矿中的作用和效果。【研究结果】深部矿体常赋存于控矿断裂沿倾向的倾角变缓段,构成阶梯成矿模式,这一模式是地质构造作用与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等多种因素耦合的结果。深部矿阶梯找矿方法的要点是:在地表通过高精度地球物理探测,查明控矿断裂的深部结构和倾角变化,根据阶梯成矿模式预测深部矿的位置、规模。【结论】阶梯成矿模式为深部找矿提供了核心技术前提和可以识别的探测目标,CSAMT、SIP、MT和反射地震等方法能够探测控矿断裂的深部特征,多种地球物理方法组合是阶梯找矿方法的有效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梯找矿方法 深部金矿 缓倾角断裂控矿 地球物理方法 矿产勘查工程 金矿集区 胶东半岛 山东省
下载PDF
胶东玲珑金矿田成矿特征和成矿作用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世勇 李杰 +8 位作者 宋明春 丁正江 周明岭 范家盟 解天赐 刘向东 王斌 张亮亮 杨真亮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234-3260,共27页
位于华北克拉通东南缘的胶东地区深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已成为全球第三大金成矿区。玲珑金矿田是胶东石英脉型金矿的典型产地,也是我国最早勘查开发金矿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在该区深部探明的蚀变岩型金矿资源量已超过以往探明的石英脉型... 位于华北克拉通东南缘的胶东地区深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已成为全球第三大金成矿区。玲珑金矿田是胶东石英脉型金矿的典型产地,也是我国最早勘查开发金矿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在该区深部探明的蚀变岩型金矿资源量已超过以往探明的石英脉型金矿。但对深部矿体的空间分布以及石英脉型与蚀变岩型金矿的关系还缺乏系统的认识。本文较详细分析了玲珑金矿田的矿床特征及深部变化,综述了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和成矿时代的研究成果,探讨了断裂与成矿的关系、石英脉型金矿与蚀变岩型金矿的关系和矿床成因机制。研究发现,蚀变岩型金矿受总体缓倾斜的主断裂控制,石英脉型金矿赋存于主断裂下盘的陡倾张裂隙中。以往认为的多个蚀变岩型矿床实际是同一个金资源量近600 t的巨型金矿床,矿床在垂向2500 m范围内形成3个矿化富集带。其Ⅰ-2号主矿体埋深44~2333 m,控制最大走向长4750 m,最大倾斜深2430 m,矿体平均厚度11.50 m,矿石平均品位3.15 g/t。综合前人研究结果认为:金矿化发生于约120 Ma。成矿流体为中—高温、低盐度、还原条件HO-CO-NaCl±CH体系热液,H-O同位素组成大部分投点于岩浆水与大气降水线之间,矿石的S、Pb同位素特征与赋矿围岩相似,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于下地壳,有少量幔源组分贡献。研究发现,大型蚀变岩型金矿体主要赋存于断裂倾角变化部位构成阶梯成矿模式,其原因是断裂倾角变化引起流体压力波动造成金质沉淀;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金矿的矿体特征有明显区别,后者矿体倾角缓、规模大,矿石平均品位低,矿石中金属硫化物含量少(平均S含量约是前者的1/3),金矿物粒度细,金矿物的赋存状态以晶隙金为主(前者主要为包体金);二者的地球化学特征略有差异,后者成矿期的流体包裹体类型较为单一、盐度和温度相对较低,石英脉型矿石的H-O同位素投点位置更接近于岩浆水,蚀变岩型金矿偏向于大气降水,石英脉型矿石的S同位素特征与胶东岩群相似,而蚀变岩型矿石的S同位素特征与晚中生代岩浆岩更接近。这些差异说明,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金矿是同一成矿事件不同成矿方式和不同构造位置的产物。综合分析认为,胶东地区的大规模壳幔混合源岩浆活动,为成矿流体活动提供了热动力条件、运移通道和部分流体来源;岩浆快速隆升引发地壳浅部产生拆离断层和相关张裂构造,为流体聚集、成矿提供了有利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玲珑金矿田 石英脉型 蚀变岩型 深部找矿 巨型金矿床 阶梯式成矿 热隆-伸展成矿作用
下载PDF
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北缘古-新元古代浅变质基性岩的构造属性及其意义 被引量:6
16
作者 宋明春 周建波 +5 位作者 林少一 李杰 李世勇 宋英昕 王斌 刘鹏瑞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15-332,共18页
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北缘发育的少量以浅变质基性杂岩为代表的非超高压变质岩片,为深入探讨造山带的大陆深俯冲作用及板块缝合线位置提供了重要的制约。1∶5万区域填图表明,浅变质基性杂岩分布于从家屯、胡家和海眼口等地,它们以石门-薛家... 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北缘发育的少量以浅变质基性杂岩为代表的非超高压变质岩片,为深入探讨造山带的大陆深俯冲作用及板块缝合线位置提供了重要的制约。1∶5万区域填图表明,浅变质基性杂岩分布于从家屯、胡家和海眼口等地,它们以石门-薛家庄韧性剪切带与超高压变质带分界。同位素测年结果指示,胡家斜长角闪岩时代为古元古代末(1790±27Ma、1853±15Ma),而从家屯斜长角闪岩时代为新元古代(797±11Ma、782±16Ma)。地球化学分析表明,从家屯和胡家斜长角闪岩的SiO2、TiO2、Fe2OT 3和MgO含量分别为47.20%~52.60%、0.98%~3.30%、9.31%~16.78%和3.76%~7.13%,为拉斑玄武岩成分。岩石的稀土总量介于45.8×10^-6~289.0×10^-6之间,LREE/HREE=1.29~11.6,(La/Yb)N=0.45~17.3,稀土配分曲线较平坦,无铕异常(δEu=0.75~1.37)。微量元素相对富集Ba、Rb和Sr,亏损Zr、Hf、Th和Nb。从家屯斜长角闪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E型洋中脊玄武岩相似,而胡家斜长角闪岩则具有洋岛玄武岩特点。综合分析认为,从家屯和胡家斜长角闪岩分别与扬子板块和华北板块具有构造亲缘性,在三叠纪扬子板块向华北板块俯冲碰撞过程中,这些不同大地构造位置和性质的基性岩被刮削叠置于板块缝合线附近,构成了大陆板块俯冲的加积杂岩。同时认为,分布在超高压变质带与非超高压变质岩片之间的石门-薛家庄韧性剪切带为一条重要的板块缝合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变质基性杂岩 斜长角闪岩 拉斑玄武岩 苏鲁超高压变质带 锆石U-Pb年龄 俯冲加积杂岩
下载PDF
胶东焦家和三山岛巨型金矿床的发现及有关问题讨论 被引量:43
17
作者 宋明春 宋英昕 +6 位作者 丁正江 魏绪峰 孙绍立 宋国政 张军进 张丕建 王永国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2-110,共19页
胶东焦家和三山岛地区过去认为是由若干个独立矿床组成的2个金矿田。近年来深部找矿揭示,以往确定的浅部金矿床,其主矿体在深部连为一体。本文通过对浅部和深部找矿成果的综合分析,提出焦家和三山岛是2个金资源储量分别达1200余吨和100... 胶东焦家和三山岛地区过去认为是由若干个独立矿床组成的2个金矿田。近年来深部找矿揭示,以往确定的浅部金矿床,其主矿体在深部连为一体。本文通过对浅部和深部找矿成果的综合分析,提出焦家和三山岛是2个金资源储量分别达1200余吨和1000余吨的巨型金矿床,二者分别沿焦家和三山岛二条相邻断裂对应产出,主矿体在剖面上各形成浅部和深部二个缓倾斜的赋矿台阶。焦家巨型金矿床主要金矿体向南西倾伏,向南侧伏,呈左列式分布。三山岛巨型金矿床主要金矿体向北东倾伏,向北侧伏,呈右列式分布。结合区域地质资料认为,胶东伟德山型花岗岩的形成时代与焦家和三山岛巨型金矿床及邻区金矿床成矿年龄(110.6~123 Ma)相近,因此,早白垩世伟德山型花岗岩、崂山型花岗岩、脉岩和青山群火山岩属于成矿期地质体,大规模岩浆活动为金成矿提供了热动力条件和部分流体来源。分析指出,胶东型金矿床形成于伸展构造背景,具有独特的矿床特征和成矿机制,是不同于国际其他金矿的独特金矿类型;郯庐断裂深切地幔,可能诱发了成矿期岩浆和流体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家和三山岛巨型金矿床 深部找矿 控矿断裂 成矿期地质体 胶东型金矿
下载PDF
The Kiloton Class Jiaojia Gold Deposit in Eastern Shandong Province and Its Genesis 被引量:22
18
作者 song mingchun DENG Jun +7 位作者 YI Pihou YANG Liqiang CUI Shuxue XU Junxiang ZHOU Mingling HUANG Tailing song Guozheng song Yingxi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3期801-824,共24页
The recent deep prospecting results in the Jiaojia area of Eastern Shandong Province indicate that the Jiaojia ore field composed of several individual gold deposits as previously suggested is actually an ultra-large ... The recent deep prospecting results in the Jiaojia area of Eastern Shandong Province indicate that the Jiaojia ore field composed of several individual gold deposits as previously suggested is actually an ultra-large gold deposit.This deposit covers an area of ~40 km2,and shows a structural control by the Jiaojia fault and its secondary faults.Gold orebodies generally occur along the same mineralization-alteration belt,and the main orebodies intersect with each other or exhibit a parallel or overlapping distribution.This deposit's reserves are estimated to be 1,200t of gold,being the first gold deposit of more than 1000t gold reserves in China.The No.Ⅰ-1 orebody in the Shaling-deep Sizhuang ore blocks holds gold reserves greater than 350 t,or 29 percent of the total reserves,followed by the No.Ⅰ orebody in Matang-Jiaojia ore blocks with exceeding 150t gold reserves.This deposit mainly occurs in the footwall of the Jiaojia fault,and presents zoned patterns in mineralization,alteration and structures.The strongly mineralized zones agree with strongly altered and tectonically fractured zones.These orebodies display strataform-like,veinlike or lenticular shapes,and generally show characteristics of pinching out and reappearing,branching and converging,expanding and shrinking.The orebodies commonly occur along positions where the fault strike changes and in gentle locations with dips changing from steep to gentle.The main orebodies are parallel to the main plane of the orecontrolling fault,and tend to be gentle from the surface to the deep.The orebodies mainly plunge to the southwest,with plunge angle of 45°-606° Orebodies near the main plane of the ore-controlling fault have more gold resource than those away from main fault zone.The slant depth of orebodies is generally larger than the length along its strike direction; orebodies become thick and gold grades become low from the shallow area to the deep area.Ore-forming fluids are H2O-CO2-NaCl±CH4 type with medium-temperature and moderate to low salinity.Sulfur isotopic values (δ34SCDT) for gold ores range between 11.08‰ and 12.58‰,indicating mixed sulfur sources; hydrogen isotopic values (δDVSMOW) range from-83.68‰ to-116.95‰ and oxygen isotopic values (δ18OV-SMOW) range between 12.04‰ and 16.28‰.The hydrogen and oxygen isotopes suggest that ore-forming fluids originated from primary magma,and mixing with a large amount of atmospheric water during the late stage.The Eastern Shandong Province gold deposits are associated with magmatic activities which have mantle crust-mixed source,and also share some similarities with orgenic and epithermal hydrothermal golddeposits.Because Eastern Shandong Province gold deposits with unique metailogenic features and formation setting which are different from other gold deposit types in the world,we call it the Jiaojiatype gold deposits.The kiloton class Jiaojia gold deposit is related to fluid activities,extension and detachment resulted from thermal upweiling of magmas.The strong magmatic activities in the middle to late stage of early Cretaceous in Eastern Shandong Province lead to active fluids,and provided abundant ore-forming materials for gold depsoits.Moreover,many extensional structures resulting from crustal extension provided favourable space for orebody positio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loton class Jiaojia gold deposit deep prospecting Jiaojia fault ore-hosting regularity genesis Eastern Shandong Province
下载PDF
胶东晚中生代三期成矿岩体和3.5Ga锆石的发现及成矿动力学背景 被引量:18
19
作者 宋英昕 宋明春 +3 位作者 李世勇 李杰 丁正江 谭现峰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40-458,共19页
胶东地区在晚中生代发生了大规模岩浆活动和"爆发式"成矿作用。为了深入研究岩浆活动的时代及其对成矿的影响,本文在对胶东晚中生代花岗岩类侵入岩及大规模成矿作用进行综合分析基础上,选择福山邢家山钼钨矿区、栖霞香夼铅锌... 胶东地区在晚中生代发生了大规模岩浆活动和"爆发式"成矿作用。为了深入研究岩浆活动的时代及其对成矿的影响,本文在对胶东晚中生代花岗岩类侵入岩及大规模成矿作用进行综合分析基础上,选择福山邢家山钼钨矿区、栖霞香夼铅锌矿区和福山王家庄铜矿区,对成矿岩体进行锆石U-Pb同位素年龄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幸福山斑状二长花岗岩体(邢家山矿区)和香夼花岗闪长斑岩体的SHRIMP锆石U-Pb同位素年龄分别为159.3±1.6Ma和130.4±1.2Ma,养虎山石英闪长玢岩体(王家庄矿区)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16.1±5.1Ma和119.8±1.8Ma,由此确定了三期岩浆活动及与之相对应的三期成矿事件。在晚侏罗世幸福山岩体中测得了前寒武纪残余锆石的年龄信息,三组年龄分别为3548±12Ma、2472.9~2400Ma和2192~1725Ma,指示岩浆物质来源于前寒武纪结晶基底的再循环作用。3548±12Ma是胶东地区迄今为止获得的最大年龄值,指示胶东地区存在古太古代早期的古老结晶基底。综合分析认为,胶东晚侏罗世岩浆活动和160Ma±的成矿事件是华北克拉通与扬子克拉通碰撞造山后续过程的产物,形成于挤压构造背景;早白垩世早期的岩浆活动及130Ma±成矿事件与太平洋板块俯冲有关,形成于挤压向伸展转化背景;早白垩世中晚期岩浆活动形成于拉张环境,与华北克拉通破坏和岩石圈伸展减薄有关,由此产生的胶东热隆-伸展构造体系,为115Ma±的金、银及有色金属等热液矿床大规模爆发式成矿提供了有利成矿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岩体 同位素年龄 胶东金矿及有色金属矿床 3. 5Ga锆石 晚中生代岩浆活动
下载PDF
胶东型金矿床断裂控矿及成矿模式 被引量:20
20
作者 宋明春 丁正江 +10 位作者 刘向东 李世勇 李健 董磊磊 魏绪峰 鲍中义 王斌 张琪彬 张亮亮 刘洪波 贺春艳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774-1802,共29页
胶东型金矿床受断裂构造控制,断裂控矿规律一直是地质勘查和研究的重点问题。为深入研究断裂对金成矿的控制作用,本文基于大量矿床勘查和地质调查资料,通过对典型断裂剖面和断裂与矿体空间关系的构造解析,判断了成矿期断裂的性质和应力... 胶东型金矿床受断裂构造控制,断裂控矿规律一直是地质勘查和研究的重点问题。为深入研究断裂对金成矿的控制作用,本文基于大量矿床勘查和地质调查资料,通过对典型断裂剖面和断裂与矿体空间关系的构造解析,判断了成矿期断裂的性质和应力状态,讨论了断裂产状变化的控矿机理,提出了胶东型金矿新的构造成矿模式。将胶东主要控矿断裂分为Ⅰ级缓倾角断裂、Ⅱ级陡倾角断裂和Ⅲ级陡倾角张裂脉,三者分别控制了破碎带蚀变岩型、复合类型和石英脉型金矿床。金矿体主要赋存于断裂产状转折部位,蚀变岩型矿体赋存于断裂的倾角变缓部位,石英脉型矿体赋存于断裂倾角变陡部位。缓倾角断裂控制的矿体具有总体侧伏角小、富矿柱侧伏角大的“双向”侧伏特征。矿体产状与断裂产状的关系指示,三山岛、焦家和招平三条控矿断裂成矿期均属右行正滑或右行张扭性,金牛山断裂具有左行正滑特征。根据金矿体产状分析的胶西北金成矿小区区域构造应力场σ1为294°∠82°和269°∠78°,焦家断裂的σ1为300°∠67°、311°∠78°和321°∠81°,招平断裂北段σ1为130°∠65°和138°∠69°,反映了胶西北玲珑花岗岩体分布区域总体以垂向主压应力为主,其东、西两侧的边界断裂处的主压应力方位分别沿SE向和NW向指向岩体,成矿期断裂处于NW—SE向拉张状态。胶东东部邓格庄金矿田的σ1为287°∠0°,以水平主压应力为主。综合分析认为,产状变化的具张扭性质的断裂是金的有利赋矿构造,断裂的产状变化对金矿体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断裂结构和流体性状的变化是金矿阶梯成矿的关键因素,断裂沿走向和倾向的产状转折联合控制了金矿体的侧伏。胶东地区早白垩世深部大量岩浆岩快速侵位,导致地壳强烈隆升产生伸展构造,来自不同深度和层次岩浆房及不同源区的岩浆梯次上侵,为深部含金流体活化、迁移提供了热动力条件和流动通道,含金流体到达地壳浅部在断裂产状变化的减压扩容空间卸载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矿断裂 胶东型金矿床 主应力 断裂性质 阶梯成矿 热隆-伸展构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