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主要树种的树干径流碳通量
1
作者 祝正 乔青 +4 位作者 宋清海 沙丽清 张一平 巩合德 周文君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9-136,共8页
为探明热带雨林树干径流在森林碳收支中的地位和不同树种对树干径流碳通量的影响,本研究在中国西南部的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选择6个优势树种(绒毛番龙眼、大叶白颜树、梭果玉蕊、细罗伞、蚁花、窄序崖豆),对树干径流量、总碳(total car... 为探明热带雨林树干径流在森林碳收支中的地位和不同树种对树干径流碳通量的影响,本研究在中国西南部的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选择6个优势树种(绒毛番龙眼、大叶白颜树、梭果玉蕊、细罗伞、蚁花、窄序崖豆),对树干径流量、总碳(total carbon,TC)通量及组分〔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TOC)、无机碳(total inorganic carbon,TIC),溶解态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溶解态无机碳(dissolved inorganic carbon,DIC)、颗粒态有机碳(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POC)和颗粒态无机碳(particulate inorganic carbon,PIC)〕开展为期1年的研究,结合该生态系统水文过程和森林生态系统碳通量的研究结果,探究树干径流在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中的地位。结果显示:各碳组分的最高浓度均在雾凉季,除了POC的最低浓度在干热季外,其他碳组分平均最低浓度均在雨季。各碳组分除颗粒态无机碳和颗粒态有机碳外,其他组分的浓度均随径流量增加而减小。这6个优势树种由于树冠结构,有无附生植物以及树皮形态等方面的不同导致其树干径流量和碳动态的种间差异。有机碳是树干径流输出的主要形式,占总碳的82.43%;其中溶解态有机碳的输出比例最高,相当于全碳的71.30%,随后为溶解态无机碳(13.25%)、颗粒态有机碳(11.13%)和颗粒态无机碳(4.32%)。虽然树干径流量仅占总降雨量的0.62%,但树干径流的输出的年总碳(TC)通量为14.8 kg C·hm^(-2)·a^(-1),相当于生态系统的碳通量的1.18%。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的树干径流在水量和碳输出方面对热带季节雨林的碳贡献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态有机碳 溶解态无机碳 颗粒态有机碳 颗粒态无机碳 树干径流
下载PDF
2010-2014年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呼吸数据集
2
作者 易艳芸 周文君 +10 位作者 张孝良 武传胜 Zayar Phyo Mohd Zeeshan 鲁志云 温韩东 沙丽清 宋清海 梁乃申 刘玉洪 张一平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4年第1期243-254,共12页
亚热带森林是我国分布面积最大的森林类型,在调控全球气候变化和维持大气碳平衡中具有重要作用。土壤通过呼吸作用排放的碳是大气CO_(2)的主要来源,土壤碳库的细微变化也会显著影响大气CO_(2)的浓度,因此目前亚热带森林土壤碳储量的大... 亚热带森林是我国分布面积最大的森林类型,在调控全球气候变化和维持大气碳平衡中具有重要作用。土壤通过呼吸作用排放的碳是大气CO_(2)的主要来源,土壤碳库的细微变化也会显著影响大气CO_(2)的浓度,因此目前亚热带森林土壤碳储量的大小及动态变化特征受到广泛关注。云南哀牢山是我国重要的亚热带森林分布区。本研究依托云南哀牢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利用全自动多通道观测系统开展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呼吸的连续测定,经过严格的数据质量控制和评估,将2010-2014年的土壤呼吸的监测数据收集与整理,包括土壤5 cm温度(Ts)、土壤10 cm含水量(SWC)和土壤呼吸(Rs),并形成日、月和年尺度三类数据集。本数据集对于揭示气候变化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生态过程的影响、正确评估土壤有机碳排放和森林生态系统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也为进一步研究气候变暖等全球变化对土壤呼吸组分尤其是土壤有机碳排放的影响提供经验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自动多通道观测系统 土壤呼吸 气候变化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哀牢山
下载PDF
2003-2005年中国通量观测研究联盟(ChinaFLUX)碳水通量观测数据集 被引量:44
3
作者 张雷明 罗艺伟 +29 位作者 刘敏 陈智 苏文 何洪林 朱治林 孙晓敏 王艳芬 周国逸 赵新全 韩士杰 欧阳竹 张宪洲 张一平 刘琪璟 郝彦宾 闫俊华 张德强 李英年 王安志 吴家兵 李发东 赵风华 石培礼 张扬建 何永涛 林露湘 宋清海 王辉民 刘允芬 于贵瑞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19年第1期14-30,共17页
基于微气象学理论的涡度相关通量观测技术实现了对生态系统尺度的生产力、能量平衡和温室气体交换等功能和过程的直接测定,其观测数据为陆地生态系统碳水循环过程的机理研究以及碳源/汇和水分利用的时空分布评价提供了重要的观测数据。... 基于微气象学理论的涡度相关通量观测技术实现了对生态系统尺度的生产力、能量平衡和温室气体交换等功能和过程的直接测定,其观测数据为陆地生态系统碳水循环过程的机理研究以及碳源/汇和水分利用的时空分布评价提供了重要的观测数据。本数据集为中国通量观测研究联盟(ChinaFLUX)首批观测站点的生态系统通量观测数据,包括森林、草地和农田在内的8个典型生态系统,并基于ChinaFLUX数据处理体系形成了标准化的生态系统碳水通量和关键气象要素数据集。本数据集可以为分析我国典型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及其机制提供重要的科学知识和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度相关技术 通量观测 气象要素 碳水循环 陆地生态系统
下载PDF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和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雾特征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张晶 宋清海 +2 位作者 张一平 邓云 武传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8758-8765,共8页
以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和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利用PWS100天气现象仪获取两种森林类型的能见度数据。基于2014年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和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能见度数据,对两种森林类型雾的特征进行定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 以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和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利用PWS100天气现象仪获取两种森林类型的能见度数据。基于2014年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和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能见度数据,对两种森林类型雾的特征进行定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全年雾日数为196 d,占全年的53.7%,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全年雾日数为100 d,占全年的27.4%,热带雨林全年雾日数几乎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雾日数的两倍;(2)热带雨林雨季和干季各占28.06%和71.94%,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雨季和干季各占72%和28%;(3)热带雨林一日内雾持续的最长时间为10.5 h,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雾生成和消散时间不定,一日内雾最长持续时间可达24 h,但雾发生的频率低于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两种森林类型全年雾日特征有明显的差异性,通过定量评价地处过渡带上的两种多雾森林生态系统雾特征,可为未来气候变化对不同森林生态系统碳水交换影响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频率 雾日数 热带雨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下载PDF
元江干热河谷稀树灌草丛生态系统土壤呼吸动态特征 被引量:3
5
作者 杨开业 巩合德 +10 位作者 李敬 刘运通 沙丽清 宋清海 金艳强 杨大新 李培广 闻国静 陈爱国 庞志强 张一平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49-859,共11页
【目的】土壤呼吸对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萨王纳生态系统土壤呼吸是全球温室气体主要排放源之一,但是其排放特征与主要影响因子尚不清楚。【方法】以元江干热河谷(萨王纳)稀树灌草丛生态系统为对象,利用静态箱法,从2014... 【目的】土壤呼吸对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萨王纳生态系统土壤呼吸是全球温室气体主要排放源之一,但是其排放特征与主要影响因子尚不清楚。【方法】以元江干热河谷(萨王纳)稀树灌草丛生态系统为对象,利用静态箱法,从2014年6月到2015年6月对元江土壤呼吸进行测量,研究了元江干热河谷稀树灌草丛生态系统土壤呼吸动态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元江干热河谷稀树灌草丛生态系统土壤温度、水分和呼吸速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雨季高于干季。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分别呈指数和抛物线关系,土壤5和10 cm处温度Q10分别为1.73和1.98,小于全球均值2.0,采用10 cm土壤温度能更好地模拟土壤呼吸。通过土壤温度、湿度与土壤呼吸双因子拟合分析得出元江萨王纳生态系统的土壤呼吸主要受到水分条件的制约;生态系统土壤呼吸年排放量为4.20 t·hm^−2·a^−1,其中雨季2.71 t·hm^−2,占全年碳排放总量的64.5%,干季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49 t·hm^−2,占全年碳排放总量的35.5%。全球萨王纳生态系统土壤呼吸均值为8.16 t·hm^−2·a^−1。【结论】元江土壤呼吸总量在全球萨王纳生态系统中处于较低位置,主要是因为元江萨王纳生态系统降水量较全球萨王纳低,而降水量与萨王纳地区土壤呼吸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2=0.61,P<0.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呼吸 Q10 萨王纳 土壤温度 土壤湿度
下载PDF
土壤胞外酶活性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孝良 车荣晓 +5 位作者 段兴武 刘开放 宋清海 张一平 沙丽清 周文君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10-920,共11页
土壤胞外酶在驱动生态系统碳、氮、磷等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全球变化背景下,揭示土壤胞外酶活性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可促进有关碳、氮、磷生态系统关键过程对气候变化响应的认识,但目前不同生态系统碳、氮、... 土壤胞外酶在驱动生态系统碳、氮、磷等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全球变化背景下,揭示土壤胞外酶活性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可促进有关碳、氮、磷生态系统关键过程对气候变化响应的认识,但目前不同生态系统碳、氮、磷相关的土壤胞外酶活性对气候变化响应机制的认识程度仍需加强。本研究综述了参与碳、氮、磷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土壤胞外酶的来源、分类及调控因子,并且对土壤胞外酶参与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土壤胞外酶活性对氮沉降、增温、降水及二氧化碳(CO_(2))变化的响应规律及机制。总结了生态酶化学计量对常见全球变化因子的响应机制,基于近年来对完善生态酶化学计量理论的探讨,提出了此理论发展的新角度。为此,在全球变化背景下需结合代谢组与分子生物学加强土壤胞外酶对气候变化响应机制的研究。本研究可为进一步理解气候变化情景下,土壤胞外酶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作用提供了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胞外酶 土壤碳氮磷循环 全球变化 生态酶化学计量 综述
下载PDF
云南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CH_(4)通量特征 被引量:2
7
作者 陈丽娟 周文君 +7 位作者 易艳芸 宋清海 张一平 梁乃申 鲁志云 温韩东 MOHD Zeeshan 沙丽清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49-960,共12页
甲烷(CH_(4))是仅次于二氧化碳(CO_(2))的重要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变化有重要的反馈作用。亚热带森林土壤是全球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的CH_(4)汇,但因在亚热带的观测较少,致使模型估算得出的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因此需对土壤CH_(4)通量进行现... 甲烷(CH_(4))是仅次于二氧化碳(CO_(2))的重要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变化有重要的反馈作用。亚热带森林土壤是全球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的CH_(4)汇,但因在亚热带的观测较少,致使模型估算得出的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因此需对土壤CH_(4)通量进行现场观测和实验,以便准确估计亚热带森林土壤CH_(4)通量及其对该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的贡献。采用大型多点自动开闭箱式自动连续测定法在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开展土壤CH_(4)通量、气温(t_(a))、地表温度(t_(0))、土壤5 cm温度(t_(5))、降雨量(P)和土壤含水量(C_(sw))进行连续1年定位观测。结果表明,(1)云南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为CH_(4)的汇,年通量为(−11.79±0.001)kg·hm^(-2)·a^(-1),年均速率为(−0.13±0.05)mg·m^(-2)·h^(-1),呈现出显著的季节动态,表现为干季土壤CH_(4)的吸收通量[(−0.17±0.06)mg·m^(-2)·h^(-1)]显著高于雨季[(−0.10±0.03)mg·m^(-2)·h^(-1)](P<0.05)。(2)土壤CH_(4)通量与地表温度(r^(2)=0.2125,P<0.001)、土壤5 cm温度(r^(2)=0.1948,P<0.001)和气温(r^(2)=0.0983,P<0.001)呈显著相关关系,但土壤CH_(4)通量与土壤5 cm温度的相关关系在12.35℃由正相关转为负相关。(3)土壤CH_(4)通量对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响应较温度敏感,土壤含水量可解释其90.36%的相关性(P<0.001),单因素和双因子关系模型进一步证明土壤含水量是调节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CH_(4)通量的主导因子。(4)在20年和100年时间尺度上,CH_(4)通量的全球增温潜势(global warming potential,GWP)分别可以抵消土壤CO_(2)排放产生增温潜势的2.2%和0.7%,可以增加该生态系统碳汇的10.6%和3.5%。为此,在未来降水格局变化的情景下,土壤含水量可用于预测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CH_(4)通量的变化和生态系统CH_(4)汇的强度,进而反映其对该森林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热带森林土壤 CH_(4)通量 土壤含水量 温度敏感性(Q_(10)) 全球增温潜势
下载PDF
2009-2013年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碳水通量观测数据集 被引量:4
8
作者 起德花 费学海 +6 位作者 宋清海 张一平 沙丽清 刘运通 周文君 鲁志云 范泽鑫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1年第1期81-91,共11页
本研究以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涡度相关技术,开展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碳水通量长期定位观测。哀牢山生态站作为国家野外台站和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的基础观测站点,基于中国通量观测研究网络(ChinaFLUX)... 本研究以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涡度相关技术,开展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碳水通量长期定位观测。哀牢山生态站作为国家野外台站和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的基础观测站点,基于中国通量观测研究网络(ChinaFLUX)数据处理体系,整理了2009–2013年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通量和常规气象数据。本数据集可以为我们评价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贡献、预测全球区域性气候变化趋势、开展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碳水通量交换特征、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物质和能量循环、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气候变化区域碳收支管理政策等方面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度相关技术 通量数据 碳水循环 气象要素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哀牢山
下载PDF
云南西双版纳热带季雨林土壤水分运动模拟及参数变化特征 被引量:3
9
作者 吴杨 邵伟 +3 位作者 马燮铫 宋清海 张一平 冯杰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9-64,25,共7页
因气象、植被等因素的季节周期特征,土壤水分运动规律及参数可能存在季节差异。以西双版纳季雨林通量站的观测数据为基础,运用Hydrus-1D模型,分别采用整时段、分时段策略率定土壤水力学参数,并分析参数的季节性特征,根据土壤含水量的模... 因气象、植被等因素的季节周期特征,土壤水分运动规律及参数可能存在季节差异。以西双版纳季雨林通量站的观测数据为基础,运用Hydrus-1D模型,分别采用整时段、分时段策略率定土壤水力学参数,并分析参数的季节性特征,根据土壤含水量的模拟结果统计不同参数化方案下的模拟精度。结果表明,研究区在干热季、雨季的气象条件具有分明的季节性特征,进而影响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和土壤非饱和导水率。相比于单组参数整时段模拟方法,依照客观存在的季节规律采用分时段、分季节的土壤水力学参数设定可明显提高土壤含水量的模拟精度,更准确地描绘土壤水动力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含水量 HYDRUS-1D模型 土壤水力特征参数 van Genuchten模型
下载PDF
2013-2015年元江干热河谷生态站碳水通量观测数据集 被引量:3
10
作者 起德花 杨大新 +8 位作者 宋清海 刘运通 张一平 费学海 沙丽清 周文君 陈爱国 闻国静 张树斌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1年第1期104-116,共13页
本研究以元江干热河谷稀树草原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涡动相关(EC)系统,开展稀树草原生态系统碳水通量长期定位观测。元江站作为我国第一个干热河谷生态系统研究站,基于中国通量观测研究网络(ChinaFLUX)数据处理体系,整理了2013年5月... 本研究以元江干热河谷稀树草原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涡动相关(EC)系统,开展稀树草原生态系统碳水通量长期定位观测。元江站作为我国第一个干热河谷生态系统研究站,基于中国通量观测研究网络(ChinaFLUX)数据处理体系,整理了2013年5月到2015年12月元江稀树草原生态系统通量和常规气象数据,包括生态系统净碳交换量、生态系统呼吸、生态系统碳交换总量、潜热通量、显热通量、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水汽压、风速、风向、大气压、太阳总辐射、净辐射、光合有效辐射、土壤温度、土壤水分、降水量等指标,分为半小时、日、月和年四种时间尺度的数据文件。可为我们开展稀树草原生态系统碳水交换特征、稀树草原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物质和能量循环、特殊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稀树草原生态系统保护与管理、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等研究方面提供有力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度相关技术 通量数据 碳水循环 气象要素 干热河谷 稀树草原
下载PDF
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辐射长期变化特征 被引量:3
11
作者 于辉 宋清海 +3 位作者 张一平 Gnanamoorthy Palingamoorthy 张晶 Sadia Bibi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6-67,共12页
【目的】太阳辐射是森林生态系统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同时是影响森林生态系统区域气候与环境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探讨森林辐射长期变化特征,以期为气候变化、热带地区森林生产力、辐射能量平衡的研究以及辐射模型的建立和验证等建立研究基... 【目的】太阳辐射是森林生态系统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同时是影响森林生态系统区域气候与环境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探讨森林辐射长期变化特征,以期为气候变化、热带地区森林生产力、辐射能量平衡的研究以及辐射模型的建立和验证等建立研究基础。【方法】利用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14年(2003-2016)辐射实测数据,对不同时间尺度的辐射各分量变化特征及其占总辐射的比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的总辐射、净辐射、反射辐射、大气逆辐射和林冠向上长波辐射的年平均值分别为:5268.8、3151.5、513.8、12468.6、13299.3 MJ/m^(2)。总辐射的年际变化呈波动上升趋势,相反,净辐射的年际变化呈显著下降趋势;受大气状况的影响,大气逆辐射的年际变率较大,导致有效辐射的年际变率较大,而林冠向上的长波辐射年际变率较小;受研究区域特殊天气、季节性雾的影响,大气逆辐射日变化曲线在干季呈双峰型,雨季呈单峰型;在不同时间尺度上,林冠向上的长波辐射高于大气逆辐射,表明热带季节雨林林冠是大气的一个热源。净辐射占年总辐射的比率在60%左右,年际变化呈显著下降趋势,反射辐射和有效辐射占年总辐射的比率变化不大;净辐射占总辐射比率在昼间高,清晨和傍晚低,日变化曲线呈倒U型,反射辐射和有效辐射占总辐射的比率在昼间低,清晨和傍晚高,日变化曲线呈U型。【结论】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辐射除受到太阳活动、云量和水汽等因子的影响外,还受区域小气候的影响,如季节性落叶和季节性雾。研究森林辐射特征的长期变化,对于气候变化研究、气候模型验证和森林生产力研究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辐射 林冠反射辐射 净辐射 长波辐射 分配率
下载PDF
2000-2020年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年总初级生产力数据集 被引量:2
12
作者 范仁雪 朱先进 +44 位作者 陈智 于贵瑞 张维康 韩朗 王秋凤 陈世苹 刘绍民 王辉民 闫俊华 谭俊磊 张法伟 赵风华 李英年 张一平 石培礼 朱教君 吴家兵 赵仲辉 郝彦宾 沙丽清 张玉翠 姜世成 顾峰雪 吴志祥 张扬建 周莉 唐亚坤 贾丙瑞 李玉强 宋清海 董刚 高艳红 蒋正德 孙聃 王建林 何其华 李新虎 王飞 魏文学 邓正苗 郝翔翔 李彦 刘晓利 章熙锋 朱治林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3年第2期155-167,共13页
陆地生态系统年总初级生产力(AGPP)是粮食生产和陆地生态系统固碳的基础。分析AGPP的时空变化可以为保障区域粮食安全和减缓气候变化趋势提供理论依据,但需以准确评估区域AGPP为基础。基于ChinaFLUX的长期联网观测数据和公开的数据集,... 陆地生态系统年总初级生产力(AGPP)是粮食生产和陆地生态系统固碳的基础。分析AGPP的时空变化可以为保障区域粮食安全和减缓气候变化趋势提供理论依据,但需以准确评估区域AGPP为基础。基于ChinaFLUX的长期联网观测数据和公开的数据集,本研究构建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AGPP数据集,并结合生物、气候和土壤因素,利用随机森林回归树通过模拟单位叶面积的AGPP构建了中国AGPP评估模型,生成了2000–2020年中国陆地生态系统AGPP数据,空间分辨率为30arcsecond,数据格式为tiff。本数据可以为模型模拟提供验证数据,也可以为区域生产力、生态质量、陆地碳汇评估及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陆地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 随机森林回归树模型 时空格局
下载PDF
2003-2010年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碳水和能量通量观测数据集 被引量:2
13
作者 起德花 张一平 +8 位作者 宋清海 费学海 沙丽清 刘运通 周文君 周立国 邓晓保 罗艳 邓云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1年第1期31-43,共13页
碳水通量是生态系统与大气间碳水交换量,是量化生态系统功能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参数。热带季节雨林是我国重要的生态系统类型,在区域气候调节、碳汇吸收中具有重要作用。西双版纳生态站是中国生态系统观测网(CERN)和中国通量观测... 碳水通量是生态系统与大气间碳水交换量,是量化生态系统功能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参数。热带季节雨林是我国重要的生态系统类型,在区域气候调节、碳汇吸收中具有重要作用。西双版纳生态站是中国生态系统观测网(CERN)和中国通量观测研究网络(ChinaFLUX)的基础观测站点,基于涡度相关技术,已开展了17年碳水通量观测工作。本文基于ChinaFLUX数据处理体系,报道了2003–2010年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碳水通量数据集的处理过程、数据结构及使用建议。本数据集经过坐标轴旋转、异常值剔除、数据插补等标准数据处理,形成了30分钟、日尺度、月尺度和年尺度4个时间尺度数据,涵盖生态系统净碳交换量、生态系统呼吸、生态系统碳交换总量、蒸散、显热等碳水通量及气温、辐射等相关气象要素。本数据集不仅可以服务于区域生态系统功能评估、模型参数优化,还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生态安全、政府决策等,并在高质量论文、专著和国家及省部级奖项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数据集是面向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服务地方应用的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度相关技术 碳循环 水循环 联网观测 气候变化
下载PDF
2011-2020年云南元江干热河谷生态站气象监测数据集 被引量:4
14
作者 孙晨娜 杨大新 +6 位作者 宋清海 陈爱国 闻国静 张树斌 张晶 段兴武 金艳强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2年第1期199-210,共12页
气候变暖背景下,长期的气象监测对于研究生态系统功能的变化机制以及建立相关环境预测模型有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利用元江干热河谷生态站的气象数据,本研究以元江萨王纳生态系统为对象,采用标准气象观测场开展常规气象要素的长期定... 气候变暖背景下,长期的气象监测对于研究生态系统功能的变化机制以及建立相关环境预测模型有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利用元江干热河谷生态站的气象数据,本研究以元江萨王纳生态系统为对象,采用标准气象观测场开展常规气象要素的长期定位观测,对2011年7月至2020年12月的气象监测数据进行了整理、质量控制和评估。本气象数据集包括气温、湿球温度、露点温度、相对湿度、水汽压、总云量、日照时数、定时降水量、蒸发量、气压、风速和风向、土壤温度等12个数据表,主要以日尺度(8:00、14:00和20:00)数据文件为主,以期为研究干热河谷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与能量交换和其对全球变化响应等方面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江干热河谷生态站 气象监测数据集 萨王纳生态系统 2011–2020年
下载PDF
2003-2008年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土壤碳通量数据集 被引量:1
15
作者 洪思思 杨艳波 +11 位作者 张蕊 沙丽清 唐建维 张一平 宋清海 邓晓保 巩合德 于贵瑞 王跃思 郑循华 王迎红 周文君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3年第3期16-27,共12页
大尺度、长期和连续的碳通量数据为研究全球碳、水循环关键过程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撑。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其微小波动将引起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收支变化。热带森林是全球重要的碳库,但近年来发现其碳汇能力趋向减弱或中和现象。... 大尺度、长期和连续的碳通量数据为研究全球碳、水循环关键过程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撑。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其微小波动将引起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收支变化。热带森林是全球重要的碳库,但近年来发现其碳汇能力趋向减弱或中和现象。连续的土壤碳通量数据,对准确评价热带地区碳收支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具有重要意义。本数据集按照温室气体排放的静态箱法观测方法和数据质控管理办法,收集整理了2003年1月到2008年8月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得到的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土壤地气界面的CO_(2)排放通量数据和常规气象数据,如压强、大气温度、土壤温度(5 cm)和土壤含水量(5 cm)等观测指标,形成了日、月和年尺度3类文件,以期为热带地区与全球碳平衡估算和碳循环过程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箱–气相色谱法 土壤碳通量 碳循环 气象要素 热带雨林
下载PDF
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对碳输入变化和增温的响应 被引量:1
16
作者 易艳芸 张一平 +8 位作者 沙丽清 宋清海 鲁志云 温韩东 邓晔 梁乃申 MOHD Zeeshan 张仕东 周文君 《武夷科学》 2023年第1期9-22,共14页
为掌握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对碳输入变化和增温的响应,本研究基于云南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模拟增温实验平台,以去除地表凋落物、切根、切根并增温和对照4个处理6 a后表层矿质土壤(0~10 cm)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理... 为掌握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对碳输入变化和增温的响应,本研究基于云南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模拟增温实验平台,以去除地表凋落物、切根、切根并增温和对照4个处理6 a后表层矿质土壤(0~10 cm)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组成,探讨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对碳输入和增温处理的响应和驱动因子。研究结果表明,碳输入和增温处理未改变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微生物的优势菌群,各处理的细菌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和酸杆菌门,真菌优势菌门为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与对照处理相比碳输入和增温处理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的α多样性指数,切根处理显著降低细菌Shannon指数和Chao1指数,而切根并增温处理的Shannon指数和Chao1指数显著升高。与切根处理相比,切根并增温使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发生显著改变。冗余分析显示,处理间细菌群落结构差异的主要调控因子为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土壤全磷和土壤全钾,其中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的影响最大;土壤细菌群落对碳输入变化和增温的响应比真菌群落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 碳输入变化 增温 高通量测序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下载PDF
2001—2020年澜湄流域热带地区土地覆被变化对蒸散发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厚兵 陈耀亮 +3 位作者 宋清海 Montri Sanwangsri Nuttapon Khongdee 张晶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113-122,共10页
准确量化土地覆被变化对蒸散发的影响是深刻理解全球变化背景下的水资源响应机理的重要前提。该研究基于土地覆被产品MCD12Q1、蒸散发产品MOD16及涡动相关等数据,通过构建剔除气候变化的动态分析方法,量化了2001—2020年间澜湄流域热带... 准确量化土地覆被变化对蒸散发的影响是深刻理解全球变化背景下的水资源响应机理的重要前提。该研究基于土地覆被产品MCD12Q1、蒸散发产品MOD16及涡动相关等数据,通过构建剔除气候变化的动态分析方法,量化了2001—2020年间澜湄流域热带地区土地覆被变化对蒸散发耗水量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1)MCD12Q1与MOD16在该流域的精度较高,其中MCD12Q1的总体精度为82.3%,MOD16在8 d以及月尺度上的RMSE仅略大于1 mm/d;2)2001—2020年研究区植被整体退化明显,其中森林转变为灌木和灌木转变为农田约占流域变化面积的61.2%;3)2001—2020年期间主要土地覆被变化导致区域蒸散发耗水量减少约278.87亿m^(3),主要土地覆被变化区气候差异导致蒸散发耗水量增加190.96亿m^(3)。总体上,澜湄流热带地区植被整体呈现出退化的趋势,主要表现为森林转变为灌木和灌木转变为农田。该地区土地覆被变化区域也使得其近20年内蒸散发耗水量减少,改变了土地覆被变化区域水资源循环过程。以上研究结果可为澜湄流域热带地区水资源安全提供有效监测,对地区土水资源合理配置提供重要的科学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蒸散发 澜湄流域 水资源
下载PDF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土壤N_(2)O和CO_(2)排放对氮添加的响应
18
作者 洪思思 巩合德 +5 位作者 朱秀雯 宋清海 张一平 周文君 张孝良 沙丽清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8-127,共10页
为探明未经干扰的热带雨林土壤N_(2)O与CO_(2)排放对氮沉降的响应,以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为研究对象,设置了对照(CK)和氮添加处理(N),在持续16个月的连续观测期内,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连续观测土壤N_(2)O与CO_(2)通量,同步测定土壤含水... 为探明未经干扰的热带雨林土壤N_(2)O与CO_(2)排放对氮沉降的响应,以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为研究对象,设置了对照(CK)和氮添加处理(N),在持续16个月的连续观测期内,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连续观测土壤N_(2)O与CO_(2)通量,同步测定土壤含水量、土壤5 cm温度、土壤铵态氮与硝态氮含量,模拟氮沉降对未经干扰过的热带雨林土壤的N_(2)O与CO_(2)排放的影响。结果显示:与CK处理相比,N处理使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土壤N_(2)O累积排放量增加24.06%,CO_(2)累积排放量增加10.98%;氮添加带来的增排效应主要集中在氮添加后4个月的显著响应期内,后续非显著响应期内N_(2)O与CO_(2)的增排效应并不显著(t=0.98,P>0.05);在全观测期中,土壤含水量、土壤5 cm温度与土壤N_(2)O、CO_(2)排放通量显著正相关(P<0.05),但是显著响应期内只有CK处理的土壤CO_(2)排放与土壤5 cm温度显著相关(P<0.05),其余均无显著相关关系(P>0.05);氮添加带来的热带雨林土壤N_(2)O和CO_(2)的增温潜势(GWP)相当于该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的103%和104%。研究结果表明,一次氮添加增加了未经干扰的热带雨林土壤的N_(2)O与CO_(2)排放,并改变了土壤碳氮排放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对区域气候变化形成正反馈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添加 CO_(2)通量 N_(2)O通量 热带雨林土壤 GWP Q_(10)
下载PDF
阿米舒必利联合度洛西汀对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和神经电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14
19
作者 叶剑辉 宋清海 +1 位作者 练维斌 沈云梅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57-361,共5页
目的探讨阿米舒必利联合度洛西汀对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神经电生理的影响。方法选择精神分裂症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5例,对照组55例。对照组给予阿米舒必利治疗,观察组给予阿米舒必利联合度洛西汀治疗,治... 目的探讨阿米舒必利联合度洛西汀对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神经电生理的影响。方法选择精神分裂症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5例,对照组55例。对照组给予阿米舒必利治疗,观察组给予阿米舒必利联合度洛西汀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2组治疗效果、认知功能、神经电生理、神经因子水平等情况,评估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4、8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7.3%vs 72.7%,P=0.044)。2组治疗后第2、4、8周总分、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和一般临床精神病理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各指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2组治疗后P300潜伏期明显缩短,波幅明显增高,N2-P3潜伏期明显延长,波幅明显增高,且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P<0.01)。观察组治疗后连线测验、数字划消时间、STROOP测验、逆行WMS-Ⅲ空间广度测验、定步调连续加法任务测验、木块图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阿米舒必利联合度洛西汀对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从而减轻脑神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抗精神病药 认知障碍 神经生长因子类
下载PDF
齐拉西酮联合奥氮平方案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心肌酶谱及脑部神经递质的影响 被引量:16
20
作者 宋清海 朱桂东 +1 位作者 金国林 夏朝云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34期89-92,共4页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联合奥氮平方案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心肌酶谱及脑部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10月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精神科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联合奥氮平方案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心肌酶谱及脑部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10月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精神科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予奥氮平口服治疗,观察组予齐拉西酮联合奥氮平口服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肌酶谱、神经递质、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4.83%明显高于对照组82.76%(P <0.05);观察组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AST)等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脑部多巴胺(DA)、γ-氨基丁酸(GABA)明显高于对照组,乙酰胆碱(Ach)、深抑制递质(INH)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或P <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齐拉西酮联合奥氮平方案有助于提高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疗效,且安全可靠,其机制可能与改善心肌酶谱、脑部神经递质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齐拉西酮 奥氮平 心肌酶谱 神经递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