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短凯伦藻高效溶藻菌Pseudoalteromonas shioyasakiensis SE3的分离、鉴定及溶藻作用研究
1
作者 姚玉芳 吴在兴 +4 位作者 袁涌铨 贺立燕 曹西华 宋秀贤 俞志明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96-904,共9页
微生物防控法以其生态调控功能和环境友好特征成为赤潮治理领域备受关注的一种方法。从短凯伦藻(Karenia brevis)藻际微生物中筛选出一株高效溶藻菌,研究了其对短凯伦藻的溶藻特性、溶藻作用方式及机制。经16S rDNA鉴定,该溶藻菌属于假... 微生物防控法以其生态调控功能和环境友好特征成为赤潮治理领域备受关注的一种方法。从短凯伦藻(Karenia brevis)藻际微生物中筛选出一株高效溶藻菌,研究了其对短凯伦藻的溶藻特性、溶藻作用方式及机制。经16S rDNA鉴定,该溶藻菌属于假交替单胞菌属细菌Pseudoalteromonas shioyasakiensis SE3。结果表明,菌株SE3的溶藻效果不受细菌生长阶段的影响,主要受细菌数量的影响,当细菌密度为1.2×107 cells/mL时,在6 h即能达到100%的溶藻率。基于扫描与透射电镜等研究发现,菌株SE3主要以与藻细胞直接接触的作用方式溶藻,菌株SE3首先破坏短凯伦藻膜结构,侵入藻细胞内部,导致藻细胞的死亡。上述研究结果为利用藻际细菌防控赤潮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潮治理 微生物方法 溶藻细菌 假交替单胞菌 溶藻机制
下载PDF
球形棕囊藻同化吸收硝酸盐的氮氧稳定同位素分馏研究
2
作者 王文涛 俞志明 +2 位作者 宋秀贤 郭宏红 任向征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7-74,共8页
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赤潮是一种全球范围的生态灾害,而硝酸盐稳定同位素技术是研究海洋富营养化与赤潮暴发机制的前沿技术。为将该技术应用于球形棕囊藻赤潮暴发机制方面的研究,首先需了解其同化吸收硝酸盐的稳定同位素分... 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赤潮是一种全球范围的生态灾害,而硝酸盐稳定同位素技术是研究海洋富营养化与赤潮暴发机制的前沿技术。为将该技术应用于球形棕囊藻赤潮暴发机制方面的研究,首先需了解其同化吸收硝酸盐的稳定同位素分馏特征。为此开展了球形棕囊藻室内培养实验,获取培养过程中氮、磷、硅等营养盐的浓度及硝酸盐氮、氧稳定同位素(δ^(15)N-NO_(3)^(-)、δ^(18)O-NO_(3)^(-))等参数的变化特征,计算球形棕囊藻同化吸收硝酸盐的稳定同位素分馏系数。结果显示,NO_(3)^(-)和PO4_(3)^(-)浓度随培养时间均呈现先明显下降后稳定的特征,同时伴随直径2~3 mm的囊体出现并生长至2~3 cm。NH4+浓度先后两次出现升高,推测可能是受到有机氮矿化过程的补充所致。随NO_(3)^(-)浓度降低,δ^(15)N和δ^(18)O的值分别在第13天和第7天达到相对峰值。经计算,球形棕囊藻同化吸收硝酸盐过程δ^(15)N和δ^(18)O分馏系数分别为3.32‰±0.38‰和3.12‰±0.59‰,而前者的分馏系数呈逐渐降低的特点,原因可能是随球形棕囊藻生长,发生酶还原的NO_(3)^(-)较参与跨膜运输的NO_(3)^(-)比例逐渐升高。研究首次给出了球形棕囊藻同化吸收硝酸盐过程的氮、氧稳定同位素分馏系数及其变化特征,补充了海洋微藻同位素分馏数据库,为稳定同位素技术研究球形棕囊藻赤潮暴发的营养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棕囊藻 同化吸收 氮稳定同位素 氧稳定同位素 同位素分馏
下载PDF
北部湾典型海域关键环境因子的时空分布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7
3
作者 袁涌铨 吕旭宁 +4 位作者 吴在兴 贺成 宋秀贤 曹西华 俞志明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79-589,共11页
为研究北部湾典型海域关键环境因子的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对该海域29个站位进行了多学科月度综合调查,分析了该海域主要理化因子的时空分布特征,探讨了水文及生物因素对关键环境因子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硝氮(NO... 为研究北部湾典型海域关键环境因子的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对该海域29个站位进行了多学科月度综合调查,分析了该海域主要理化因子的时空分布特征,探讨了水文及生物因素对关键环境因子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硝氮(NO3^--N)、活性磷酸盐(SRP)的时空分布具有一致性,高值区主要出现在近岸钦州湾海域,海峡口临近海域及30m等深线以深海域,各月份总有机碳(TOC)、溶解有机碳(DOC)的表底浓度无明显差异(P<0.05),高温季节溶解氧(DO)、pH的低值区主要位于30m等深线以深的底层海域。DO、pH、NO3^--N、SRP、溶解硅酸盐(DSi)为影响该海域浮游植物生长的关键理化因子。近岸10m等深线以浅的区域Ⅰ中,NO3^--N浓度主要受地表径流带来的陆源污染影响,区域Ⅱ中NO3^--N、SRP在秋季受到南海水向北入侵影响,春、冬季受来自琼州海峡的混合水影响,30m等深线以深的区域Ⅲ中,NO3^--N、SRP全年受到南海高盐水的影响。在球形棕囊藻囊体丰度较高的2017年2月至3月,有囊体站位表层的NO3^--N/SRP显著低于底层(P<0.01),无囊体站位表底层的NO3^--N/SRP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棕囊藻赤潮的生消可能是导致春季NO3--N、SRP表底分布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部湾 关键环境因子 时空分布 影响因素 球形棕囊藻赤潮
下载PDF
潜在影响防城港核电冷源系统的藻类暴发特点及其监测防控技术 被引量:17
4
作者 贺立燕 宋秀贤 +3 位作者 於凡 王凯 宋书群 俞志明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00-706,共7页
2014年底,在广西防城港核电厂一期工程1号机组热试期间,核电厂所在的冷源水取水海域钦州湾暴发了球形棕囊藻赤潮,赤潮严重时出现了冷却水系统堵塞现象,严重威胁到核电的安全。本次由藻类引发的威胁核电冷源安全的事件在国内尚属首例,以... 2014年底,在广西防城港核电厂一期工程1号机组热试期间,核电厂所在的冷源水取水海域钦州湾暴发了球形棕囊藻赤潮,赤潮严重时出现了冷却水系统堵塞现象,严重威胁到核电的安全。本次由藻类引发的威胁核电冷源安全的事件在国内尚属首例,以往人们更多关注核电的温排水对附近海域生物的影响,而反过来,生物对核电正常运行的潜在影响相比之下缺少研究。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研究历史调查资料,对潜在影响防城港核电冷源系统的藻类及其暴发特点进行初步分析,以大规模暴发时易成囊、成团、成簇以堵塞核电冷源入水作为筛选标准,筛选出球形棕囊藻、束毛藻、夜光藻和浒苔几种潜在威胁种,进一步对潜在威胁种的预警监测和防控方法进行初步介绍,以达到早期预防、保障核电冷源系统安全用水的目的,并为其他核电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城港 核电冷源 藻类 暴发 治理
下载PDF
海洋中麻痹性贝类毒素的合成转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宋维佳 宋秀贤 +2 位作者 俞志明 李靖 张悦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7-129,共13页
麻痹性贝类毒素(paralytic shellfish toxins,PSTs)是由某些甲藻产生的一种高毒性神经毒素,在海洋环境中分布广、危害大,可对水产养殖和人类健康造成重大危害;PSTs毒素的毒性大小随种类和结构的不同有较大差异。迄今,国内外学者针对PST... 麻痹性贝类毒素(paralytic shellfish toxins,PSTs)是由某些甲藻产生的一种高毒性神经毒素,在海洋环境中分布广、危害大,可对水产养殖和人类健康造成重大危害;PSTs毒素的毒性大小随种类和结构的不同有较大差异。迄今,国内外学者针对PSTs的来源分布、迁移转化、生物合成及其影响因素等开展了大量的调查研究,但目前对于藻细胞产毒的生物合成途径、遗传学特征及其环境调控机理等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PSTs的生物合成过程不仅与藻细胞自身生长阶段有关,还会受到光照、温度、营养盐等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环境条件的改变会引起藻细胞毒素组成和含量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近年来,研究人员应用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技术,发现了产生PSTs的典型甲藻——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细胞内与PSTs毒素生物合成相关的某些基因或蛋白质,对我们更清晰地了解亚历山大藻产生PSTs毒素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合以往的研究报道,对亚历山大藻中PSTs的生物合成与转化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以期为产毒有害藻华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藻 麻痹性贝类毒素 生物合成 环境因素
下载PDF
微生物复合改性粘土去除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初探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姗姗 俞志明 +2 位作者 宋秀贤 曹西华 袁涌铨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70-1179,共10页
近年来,随着对抑藻微生物认识的深入,利用藻-菌相互作用控制有害藻华展现出极大的应用前景。在前期改性粘土治理有害藻华方法的基础上,首次将不同种类的微生物与传统的改性粘土复合,研究了不同的复合比例、制备方式等对典型有害藻华生... 近年来,随着对抑藻微生物认识的深入,利用藻-菌相互作用控制有害藻华展现出极大的应用前景。在前期改性粘土治理有害藻华方法的基础上,首次将不同种类的微生物与传统的改性粘土复合,研究了不同的复合比例、制备方式等对典型有害藻华生物--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去除效率的影响,初步探讨了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菌密度>1.5×10^(10) cells/L的EM菌(effective microorganisms,有效性微生物)及其滤液可以有效去除东海原甲藻;利用EM菌对粘土进行复合改性处理可以进一步提高改性粘土的除藻能力,呈现出1+1>2的效果。在适宜范围内,增加熟化时间与温度有利于复合改性粘土除藻效率的提升。文章进一步分析探讨了EM菌复合改性粘土的除藻机制,认为改性粘土通过富集EM菌和分泌的抑藻物质,增加了其对微藻的直接和间接除藻作用;适宜的熟化温度和熟化时间可促进EM菌的繁殖及其在改性粘土上的吸附,有利于复合改性粘土去除效率的提升。上述研究结果为改性粘土治理有害藻华技术的进一步提升和完善提供了新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粘土 有害藻华 微生物技术 复合改性
下载PDF
长江口邻近海域氮同位素的周日变化特征及其对营养盐过程的指示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文涛 俞志明 +2 位作者 宋秀贤 吴在兴 袁涌铨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09-918,共10页
长江口邻近海域的氮循环过程一直是近海富营养化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 然而目前较少有针对短周期的调查研究。本文调查了该区域氮、磷、硅等主要营养盐及多种形态的氮稳定同位素的在潮周期周日变化特征。结果显示, NO3-、NH4+、PO43-和Si... 长江口邻近海域的氮循环过程一直是近海富营养化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 然而目前较少有针对短周期的调查研究。本文调查了该区域氮、磷、硅等主要营养盐及多种形态的氮稳定同位素的在潮周期周日变化特征。结果显示, NO3-、NH4+、PO43-和SiO32-的浓度范围分别为 14.09-55.85、0.21-2.26、0.82-1.08 和 16.80-33.85μmol/L, 而δ15N-NO3-、δ18O-NO3-、δ15NP和δ13CP 等的分布范围分别为 4.7‰-11.1‰、-2.0‰-7.8‰、-1.2‰-7.9‰和-22.9‰- -14.7‰。NO3-、PO43-和SiO23-均与盐度呈现明显的负相关特征, 说明三者的主要来源为长江冲淡水;4NH(10)则随盐度升高而浓度增加, 且在底层高浓度出现时刻与高盐水团输入时刻一致, 说明外海输入是该区域铵盐的主要来源。另一方面, 氮稳定同位素(δ15N-NO2-和δ15NP)未表现出随盐度的变化规律, 而δ183O-NO3-和δ13CP 则随盐度升高而增加, 说明淡水输入的同位素值低于海洋水平。通过对比中、高浓度叶绿素水体中NO3-、δ15N-NO3-、δ18O-NO3-的变化特征可以看出, 随NO3-浓度降低, δ15N-NO3-值升高, 且呈现 6.2‰的分馏系数, 且氧同位素也随之增大, 指示水体中浮游植物对硝酸盐的同化吸收作用。而另一方面, 两种同位素的增加差值表现出△δ18O︰△δ15N>1 , 说明硝酸盐在被消耗的同时还发生着补充作用。在较高盐度的水体中, 发现4NH(10)呈现出向硝酸盐的转化趋势并引起δ15N-NO3-降低, 指示了底部明显的硝化过程, 与此前的研究结果一致。本文结果以期丰富对河口区氮循环和迁移转化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邻近海域 营养盐 周日变化 氮稳定同位素 碳稳定同位素
下载PDF
改性粘土对球形棕囊藻的消除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邱丽霞 俞志明 +3 位作者 宋秀贤 贺立燕 曹西华 于志刚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0-105,共6页
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globosa)暴发藻华时多以囊体形态出现,但迄今缺乏囊体消除方法研究。本文在球形棕囊藻藻华暴发水域取样进行实验,比较了原土及不同改性材料制备的改性粘土对囊型球形棕囊藻的消除效果,并考察了水体pH、溶解有机碳... 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globosa)暴发藻华时多以囊体形态出现,但迄今缺乏囊体消除方法研究。本文在球形棕囊藻藻华暴发水域取样进行实验,比较了原土及不同改性材料制备的改性粘土对囊型球形棕囊藻的消除效果,并考察了水体pH、溶解有机碳(DOC)、溶解无机磷(DIP)等在治理前后的变化。结果表明:粘土经表面改性后对球形棕囊藻消除能力明显提高,对囊体亦有一定破碎作用,且改性粘土浓度越高,其除藻破囊效果越好;在有效消除囊体细胞情况下,添加改性粘土对水体中pH及DOC含量影响较小,但可以导致DIP水平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粘土 球形棕囊藻 消除效率 囊体破碎
下载PDF
改性粘土絮凝法对大西洋鲑(Salmo salar)存活及生理生化的影响初探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培培 宋秀贤 +1 位作者 李靖 俞志明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84-691,共8页
本文以平均体重为(388.00±41.11)g的大西洋鲑(Salmo salar)为实验对象,探究了改性粘土絮凝过程对养殖水体水质以及大西洋鲑存活、组织形态和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在本实验条件下,添加改性粘土的实验组水质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其中... 本文以平均体重为(388.00±41.11)g的大西洋鲑(Salmo salar)为实验对象,探究了改性粘土絮凝过程对养殖水体水质以及大西洋鲑存活、组织形态和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在本实验条件下,添加改性粘土的实验组水质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其中磷酸盐、铵盐、亚硝酸盐浓度相较于对照组有明显降低的趋势(P<0.05)。添加远高于现场可有效去除赤潮生物用量(4-10g/m^2)的改性粘土并没有导致大西洋鲑出现死亡现象,显微观察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中大西洋鲑鱼鳃、消化道组织特征无明显差别。对大西洋鲑鳃、肝脏、消化道的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改性粘土未对大西洋鲑造成显著的氧化胁迫(P>0.05)。本研究结果说明,在远高于现场有效用量条件下,改性粘土未对大西洋鲑产生不良影响,该研究结果将为改性粘土治理有害藻华技术在国内外养殖海域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粘土 大西洋鲑 水质 组织学观察 生理生化
下载PDF
DPQAC-PAC-MC复合改性粘土在不同介质中的絮凝行为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婷 曹西华 +6 位作者 俞志明 宋秀贤 姜文彬 袁涌铨 吴在兴 贺立燕 范子初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6-113,共8页
改性粘土法絮凝消除浮游微藻是我国迄今唯一得到大规模应用的有害赤潮应急处置方法,研发安全高效的改性粘土材料是该方法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本文研究了双烷基聚氧乙烯基三季铵盐(DPQAC)与聚合氯化铝(PAC)复合改性粘土获得新材料DPQAC-... 改性粘土法絮凝消除浮游微藻是我国迄今唯一得到大规模应用的有害赤潮应急处置方法,研发安全高效的改性粘土材料是该方法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本文研究了双烷基聚氧乙烯基三季铵盐(DPQAC)与聚合氯化铝(PAC)复合改性粘土获得新材料DPQAC-PAC-MC在去离子水、海水及东海原甲藻藻液(Prorocentrum donghaiense)等不同介质中的絮凝行为,分析了水体中硫酸根离子和藻源胞外有机质(extracellular organic matters,EOMs)对其影响,探讨了该复合改性粘土高絮凝性能的成因与机制,为该类型改性粘土进一步增效优化及应用推广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与双烷基聚氧乙烯基三季铵盐改性粘土(DPQAC-MC)、聚合氯化铝改性粘土(PAC-MC)等单组分改性粘土相比,DPQAC-PAC-MC表现出更强的絮凝能力,但在不同介质中其絮凝行为差异明显。其中,在藻液中形成的絮凝体颗粒更大、强度更高、再生能力更强、生长速度更快。介质中的硫酸根离子或胞外有机质都可促进DPQAC-PAC-MC的絮凝,并且具有最佳促凝浓度,硫酸根离子浓度为10^(-3)mol/L,EOMs浓度为50%含量,在此浓度之前随浓度增加,絮凝体生长时间缩短、强度增加、絮凝效果提升;超过最佳浓度后,促凝效果随浓度的进一步增加而降低。对影响DPQAC-PAC-MC在藻液中絮凝行为的分析发现:(1)复合改性有效提高了颗粒的表面正电性,长链大分子增强了颗粒间的桥联聚结作用,从而增强了粘土颗粒的自身絮凝能力;(2)赤潮暴发水体中大量存在的硫酸根离子、EOMs可以进一步增效复合改性粘土颗粒的絮凝聚结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潮治理 复合改性粘土 絮凝行为 聚合氯化铝 季铵盐
下载PDF
改性粘土絮凝后残留的太平洋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pacificum)毒素变化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宋维佳 宋秀贤 +4 位作者 李靖 张悦 申慧慧 张培培 俞志明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17-924,共8页
改性粘土法是一种高效、环保的有害藻华应急处置技术,可通过絮凝作用有效去除水体中藻华生物。但利用改性粘土絮凝产毒藻后,水体中胞内外藻毒素的变化情况目前尚不清楚。文章考察了I型改性粘土(MCI)絮凝典型产毒甲藻——太平洋亚历山大... 改性粘土法是一种高效、环保的有害藻华应急处置技术,可通过絮凝作用有效去除水体中藻华生物。但利用改性粘土絮凝产毒藻后,水体中胞内外藻毒素的变化情况目前尚不清楚。文章考察了I型改性粘土(MCI)絮凝典型产毒甲藻——太平洋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pacificum)后,水体中残留藻细胞内和胞外麻痹性贝类毒素(paralytic shellfish toxins, PSTs)含量、组分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 MC I对密度为6.11×10^(3) cells/mL的A. pacificum 3小时去除率达62%,水体中残留藻细胞单细胞毒素含量和PSTs组分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但水体中总PSTs含量大大降低,其中由絮凝沉降导致的胞内PSTs被去除量占水体中PSTs总减少量的90%以上。另外,针对MC I对胞外PSTs吸附效果的研究发现,低于0.5 g/L的MC I对胞外PSTs无明显吸附效果,而在利用0.2 g/L MC I絮凝去除大部分亚历山大藻后,水体中胞外PSTs含量无明显变化。由此可以推测该用量下的MC I未造成大量藻细胞破裂向水体中释放毒素。该研究结果将为改性粘土治理有毒甲藻藻华的现场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粘土 亚历山大藻 絮凝 麻痹性贝类毒素
下载PDF
改性粘土对硬壳蛤(Mercenaria mercenaria)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梓瞳 宋秀贤 +2 位作者 张悦 俞志明 唐学玺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92-699,共8页
本文以硬壳蛤(Mercenaria mercenaria)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两种类型改性粘土(聚合氯化铝改性粘土MCⅠ,硫酸铝改性粘土MCⅡ)对其急性、亚急性毒性实验。96h急性毒性实验结果显示,MCⅠ和MCⅡ对小规格硬壳蛤[壳长(1.98±0.05)mm,壳高(1.7... 本文以硬壳蛤(Mercenaria mercenaria)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两种类型改性粘土(聚合氯化铝改性粘土MCⅠ,硫酸铝改性粘土MCⅡ)对其急性、亚急性毒性实验。96h急性毒性实验结果显示,MCⅠ和MCⅡ对小规格硬壳蛤[壳长(1.98±0.05)mm,壳高(1.75±0.04)mm]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4.91和1.85g/L,对大规格硬壳蛤[壳长(5.70±0.15)mm,壳高(5.09±0.13)mm]的LC50分别为5.77和3.40g/L。亚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浓度低于1.0g/L的MCⅠ和MCⅡ未对两种规格硬壳蛤的存活产生影响;硬壳蛤滤水率随改性粘土用量增加而降低,其中0.1g/L的MCⅠ和MCⅡ对两种规格硬壳蛤滤水率无影响,0.5g/L的MCⅡ对两种规格硬壳蛤滤水率均有显著影响(P<0.05),而MCⅠ仅对小规格硬壳蛤滤水率有影响;当改性粘土浓度升高至1.0g/L,两种规格硬壳蛤的滤水率均显著低于对照(P<0.05)。生长率的结果显示,仅1.0g/L的MCⅠ和MCⅡ显著影响小规格硬壳蛤生长。多年的应用结果表明,现场能有效消除有害赤潮藻华的改性粘土用量为4-10t/km^2,低于本实验中对硬壳蛤产生影响的改性粘土浓度。另外,我国近海实际养殖过程中投放的硬壳蛤通常为1cm左右,大于本研究中的硬壳蛤规格。据此可以推断,改性粘土在现场治理藻华的同时不会对其存活和生长产生不良影响。本研究结果将为改性粘土在近海养殖水域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粘土 硬壳蛤(Mercenaria mercenaria) 急性毒性 亚急性毒性
下载PDF
高岭土铝活化法制备改性粘土及其除藻机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明娇 曹西华 +3 位作者 姜凯钦 姜文彬 宋秀贤 俞志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5387-5394,共8页
以焙烧高岭土为原料,通过酸-碱组合活化、原料复配、控温熟化等连续处理步骤活化高岭土中的铝制备改性粘土(MC).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该方法进行优化,考察了制备条件对获得改性粘土除藻效果的影响规律,探讨了不同制备条件下获得改性粘土... 以焙烧高岭土为原料,通过酸-碱组合活化、原料复配、控温熟化等连续处理步骤活化高岭土中的铝制备改性粘土(MC).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该方法进行优化,考察了制备条件对获得改性粘土除藻效果的影响规律,探讨了不同制备条件下获得改性粘土除藻效率差异的机制.结果表明,酸-碱组合活化pH值对改性粘土的除藻效率具有显著影响(P<0.05),控制碱中和后的pH≤3.6获得改性粘土的除藻效率可达90%以上.通过分析改性粘土的理化特征及絮凝除藻时的絮凝体特征发现,在最佳制备条件下,高岭土矿晶中铝大量被活化,合成改性粘土的片层致密且卷曲、微表面粗糙,分散到海水中时活化单体铝(Ala)、多羟基铝(Alb)含量更高,粘土表面电性由负转为正,絮凝卷扫藻细胞的作用增强,因而合成改性粘土具有更高消除赤潮生物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潮治理 改性粘土 铝活化 酸-碱处理 除藻效率
下载PDF
对虾池塘养殖过程中纤毛虫的动态变化及改性粘土防控初探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正宇 俞志明 +1 位作者 宋秀贤 曹西华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21-1130,共10页
纤毛虫是一类单细胞原生动物,部分类群是对虾池塘养殖过程中的病害生物。该研究跟踪了2020年7~10月凡纳滨对虾(Penaeus vannamei)养殖过程中纤毛虫的动态变化情况,分析了多种环境因素对其动态变化的影响。通过现场喷洒,发现改性粘土对... 纤毛虫是一类单细胞原生动物,部分类群是对虾池塘养殖过程中的病害生物。该研究跟踪了2020年7~10月凡纳滨对虾(Penaeus vannamei)养殖过程中纤毛虫的动态变化情况,分析了多种环境因素对其动态变化的影响。通过现场喷洒,发现改性粘土对纤毛虫有一定的控制作用;故结合室内实验,探究了改性粘土对水体中纤毛虫的去除作用和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虾池内纤毛虫及2~5μm微微藻的密度变化呈现出一定的捕食-被捕食关系,后者可通过食物丰歉的方式上行控制纤毛虫;虾池水温为20~25℃时更易于纤毛虫生长;纤毛虫偏好较低盐度的环境。在养殖过程中使用改性粘土调控水质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水体中的纤毛虫的密度;进而通过室内实验初步探讨了改性粘土对水体中的纤毛虫的去除作用及机制,发现氧化复合改性的硫酸铝改性粘土(MC II)可有效去除纤毛虫,该研究将为对虾养殖过程中纤毛虫病害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虾养殖 环境因素 纤毛虫动态变化 改性粘土 防控方法
下载PDF
不同类型改性粘土去除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后絮体中细菌变化特点 被引量:1
15
作者 丁玉 宋秀贤 +1 位作者 曹西华 俞志明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46-56,共11页
改性粘土能通过絮凝作用去除水体中的赤潮生物,大量的微藻在短时间沉降到底层,对底层环境中细菌群落组成及其功能产生的影响尚未见报道。本研究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两种类型改性粘土——聚合氯化铝改性粘土(MCⅠ)和硫酸... 改性粘土能通过絮凝作用去除水体中的赤潮生物,大量的微藻在短时间沉降到底层,对底层环境中细菌群落组成及其功能产生的影响尚未见报道。本研究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两种类型改性粘土——聚合氯化铝改性粘土(MCⅠ)和硫酸铝改性粘土(MCⅡ)处理后的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絮体中细菌群落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显示,两种改性粘土对米氏凯伦藻的絮凝去除过程基本在3 h内完成,并且絮体中细菌密度均随时间的推移不断增长。但不同类型改性粘土对细菌群落结构与功能产生不同的影响,MCⅠ组主要以Stenotrophomonas为主,MCⅡ组中Celeribacter占比较高。进一步分析发现两个实验组的细菌功能均以化能异养为主,但MCⅠ组中,与硝酸盐还原、硝酸盐呼吸以及固氮等功能相关的细菌有较高丰度;在MCⅡ组中,具有硫和硫化合物氧化、以及亚硫酸盐氧化等与硫转化功能有关的细菌占比较高。另外,还初步分析了改性粘土治理后底层絮体中细菌群落的变化特征与有机质含量及营养盐变化的关系,研究结果既能完善改性粘土技术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也将为粘土的生物改性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粘土 赤潮 细菌密度 细菌群落结构
下载PDF
球形棕囊藻对不同氮源的吸收利用机制 被引量:1
16
作者 蒙蕊 宋秀贤 +2 位作者 刘淑雅 姜文彬 俞志明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02-808,共7页
本文以球形棕囊藻为实验材料,从营养盐利用及生理生化角度研究了不同氮源对其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球形棕囊藻以尿素为氮源的藻密度以及叶绿素a浓度均高于以NH_4Cl或NaNO_3为氮源的藻密度以及叶绿素a浓度;硝酸盐还原酶(NR)及脲酶(u... 本文以球形棕囊藻为实验材料,从营养盐利用及生理生化角度研究了不同氮源对其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球形棕囊藻以尿素为氮源的藻密度以及叶绿素a浓度均高于以NH_4Cl或NaNO_3为氮源的藻密度以及叶绿素a浓度;硝酸盐还原酶(NR)及脲酶(urease)活性表达受培养基中氮源浓度及吸收速率调控,硝酸盐还原酶在以NaNO_3为氮源条件下活性最高,脲酶在以尿素为氮源条件下活性表达最强;通过比较不同条件下硝酸盐还原酶活性及脲酶活性,发现脲酶活性远高于硝酸盐还原酶活性,这可能是以尿素为氮源条件下球形棕囊藻藻密度更高的主要原因。研究还发现,氮饥饿状态的球形棕囊藻对NH_4^+具有很高的初始吸收速率,8h左右将NH_4^+快速吸收耗尽,在随后的实验期间保持着较低且平稳的比生长速率,可见球形棕囊藻能快速吸收氨氮并储存在细胞内,当培养液中氮源耗尽后用于维持细胞的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棕囊藻 氮源 硝酸盐还原酶 脲酶
下载PDF
改性粘土对虾夷扇贝(Mizuhopecten yessoensis)体内麻痹性贝毒的影响
17
作者 孟晓君 宋秀贤 +4 位作者 张悦 宋维佳 张培培 申慧慧 俞志明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16-624,共9页
目前,改性粘土技术已成为国内外普遍认可的有害赤潮治理方法,但在利用该技术治理产毒藻赤潮过程中,对底栖滤食性贝类体内毒素累积和排出的影响尚不清楚。通过室内实验,考察了聚合氯化铝改性粘土(MC I)絮凝典型产毒藻——太平洋亚历山大... 目前,改性粘土技术已成为国内外普遍认可的有害赤潮治理方法,但在利用该技术治理产毒藻赤潮过程中,对底栖滤食性贝类体内毒素累积和排出的影响尚不清楚。通过室内实验,考察了聚合氯化铝改性粘土(MC I)絮凝典型产毒藻——太平洋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pacificum)后,虾夷扇贝食用组织和消化腺组织中麻痹性贝毒(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PSP)含量、组分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前期毒素累积阶段,虾夷扇贝暴露于A.pacificum3h后,未添加改性粘土的对照组中虾夷扇贝食用组织毒素水平由空白组的未检出迅速升高至13.24μg STXeq/kg,消化腺组织毒素水平由0.68μg STXeq/kg升高至42.97μg STXeq/kg,第4 d时对照组食用组织、消化腺组织毒素水平达到最高,分别为258.67和3208.40μg STXeq/kg。添加0.2 g/L MC I的实验组中,3 h后水体中97%的A.pacificum藻细胞被絮凝沉降,此时虾夷扇贝食用组织和消化腺组织毒素水平远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33和18.39μgSTXeq/kg,第2d时达到98.92和574.54μgSTXeq/kg,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后呈下降趋势。在随后的毒素排出阶段,实验组虾夷扇贝食用组织和消化腺组织毒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另外,在累积阶段,对照组和实验组虾夷扇贝食用组织和消化腺组织中PSP各组分相对含量差异不大,说明改性粘土未对虾夷扇贝体内的PSP转化造成明显影响。由实验结果可见,改性粘土可有效絮凝去除水体中的A.pacificum藻细胞,减少虾夷扇贝对其的滤食,从而降低了PSP在贝类体内的积累,该研究结果将为改性粘土治理底栖贝类养殖水体有毒赤潮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粘土 太平洋亚历山大藻 虾夷扇贝 麻痹性贝毒
下载PDF
近海养殖水体溶解性有机质的荧光特征及环境指示意义
18
作者 吴峰 宋秀贤 +2 位作者 池连宝 王文涛 俞志明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97-606,共10页
为探究近海养殖水体溶解性有机质(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的荧光特征及环境指示意义,以山东省东营市凡纳滨对虾池塘为研究对象,利用三维荧光光谱-平行因子分析(EEMs-PARAFAC)技术对2020年9月14日至10月17日凡纳滨对虾池塘养殖水... 为探究近海养殖水体溶解性有机质(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的荧光特征及环境指示意义,以山东省东营市凡纳滨对虾池塘为研究对象,利用三维荧光光谱-平行因子分析(EEMs-PARAFAC)技术对2020年9月14日至10月17日凡纳滨对虾池塘养殖水体中DOM的荧光特征进行了分析,以期揭示其来源及环境指示意义。结果表明,养殖池水体DOM有4种荧光组分,包括1种类蛋白质物质(C4)和3种类腐殖酸物质(C1、C2与C3),前者作为养殖池水体DOM特有组分,且其荧光强度高于对照池各组分。养殖池水体DOM总荧光强度、总有机碳和溶解有机碳含量于采样时期均明显高于对照池。综合3种荧光指数(FI、BIX、HIX),对照池和养殖池水体DOM以内源输入为主,自生源特征明显。对照池和养殖池水体DOM组分与营养盐(氮、磷营养盐为主)具有显著相关性,表明DOM组分的产生与利用和营养盐的消耗与生成过程相耦合。养殖池DOM组分C1和C4与chl a呈显著正相关性,表明浮游藻类是养殖水体DOM类蛋白质和类腐殖酸物质的重要来源。该研究揭示了养殖水体有机质高度积累,对养殖环境的富营养化带来潜在威胁,同时为进一步揭示养殖水体DOM的光化学性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性有机质 三维荧光 荧光特征 环境指示意义
下载PDF
Biological activity of a red-tide alga—A. tamarense under co-cultured condition with bacteria 被引量:4
19
作者 SU Jian-qiang YU Zhi-ming +3 位作者 TIAN Yun song xiu-xian HONG Hua-sheng ZHENG Tian-li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5年第6期1047-1050,共4页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lexandrium tamarense (Lebour) Balech, one of red-tide alga, and two strains of marine bacteria, Bacillius megaterium(S7 ) and B. halmapulus( S10 ) isolated from Xiamen Western Sea, was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lexandrium tamarense (Lebour) Balech, one of red-tide alga, and two strains of marine bacteria, Bacillius megaterium(S7 ) and B. halmapulus( S10 ) isolated from Xiamen Western Sea, was investigated by evaluating the growth state of A. tamarense and the variation of β-glucosidase activity in co-culture system. The results showed the growth and multiplication of the alga were related with the concentration, genus speciality of the bacteria, and growth stage of the alga itself. The growth of A. tamarense was obviously inhibited by S7 and S10 at high concentration. Either inhibition or promotion contributed much more clearly in earlier than in later stageof the growth of the alga. Furthermore, there was a roughly similar variation trend of the activity of extra-cellular enzyme, β- glucosidase, in the water of the separately co-cultured bacteria S7 and S10 with the alga. The β-glucosidase activity(β-GlcA) rapidly increased during the later algal growth accompanying the increase of the lysis of the alga cells. The obvious inhibition of A. tamarense by marine bacteria at high concentration and evident increase of β-GlcA in co-colture system would help us in better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d-tide alga and bacteria, and also enlightened us the possible use of bacteria in the bio-control of red-ti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exandrium tamarense Β-GLUCOSIDASE BACTERIA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