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pacts of Water-Sediment Regulation Scheme on Chromophoric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in the Lower Yellow River
1
作者 LIU Xiao JIANG Xueyan +2 位作者 LIU Qian sui juanjuan ZOU Li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CAS CSCD 2024年第2期455-466,共12页
As a river with more than 3000 reservoirs in its watershed,the Yellow River has been affected by dams not only on the sediment load,but also on the water quality.Water-sediment regulation scheme(WSRS),which has been c... As a river with more than 3000 reservoirs in its watershed,the Yellow River has been affected by dams not only on the sediment load,but also on the water quality.Water-sediment regulation scheme(WSRS),which has been carried out annually in the Yellow River since 2002,is a typical human activity affecting river water quality.Chromophoric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CDOM)in river is susceptible to changes in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s well as human activities.Here,we report variations in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concentrations,compositions and sources of CDOM in time series samples in the lower Yellow River during WSRS.In addition,a parallel factor fluorescence analysis(PARAFAC)method is applied to identify different fluorescent components in water samples during WRSR,showing four major components including tryptophan-like component(C1),microbial humic-like component(C2),terrestrial humic-like component(C3)and tyrosine-like component(C4).In general,C1 increased after water regulation,while C2 and C3 increased after sediment regulation,indicating that the water and sediment released by the dam have different effects on CDOM compositions.Under the impacts of the dam,source of CDOM in the lower Yellow River is mainly autochthonous related to microbial activities,and is regulated by the terrestrial input during WSRS period.Sediment resuspension inhibits microbial activities and reduces the production of autochthonous CDOM.Overall,human activities especially WSRS,as exemplified here,significantly alter the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CDOM in the lower Yellow River,affecting CDOM dynamics and biogeochemical processes in the estuarine environ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romophoric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CDOM) water-sediment regulation scheme(WSRS) Yellow River optical properties
下载PDF
不同光质对香椿种子萌发、幼苗总黄酮合成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2
作者 马慧新 马慧丽 +4 位作者 齐学慧 隋娟娟 屈长青 蒋侠森 杨京霞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00-106,共7页
为探索不同光照对香椿幼苗生长、总黄酮合成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以‘红油椿’为试验材料,采用LED光源,对萌发种子及幼苗进行白光(CK)、蓝光(B)、红蓝复合光2:1(R2B1)、红蓝复合光1:1(R1B1)、红蓝复合光1:2(R1B2)、红光(R)处理,在不同光... 为探索不同光照对香椿幼苗生长、总黄酮合成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以‘红油椿’为试验材料,采用LED光源,对萌发种子及幼苗进行白光(CK)、蓝光(B)、红蓝复合光2:1(R2B1)、红蓝复合光1:1(R1B1)、红蓝复合光1:2(R1B2)、红光(R)处理,在不同光照处理15 d后对种子发芽指标、幼苗总黄酮合成以及相关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组CK相比,红光为主的光质处理(R、R1B1、R2B1)促进了香椿种子萌发,其中R2B1处理全株干质量与鲜质量最高,与CK相比分别提高了55.06%、82.86%。与CK和R相比,其他光照处理均显著(P<0.05)提高了香椿幼苗中总黄酮的含量,其中B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同时B处理显著(P<0.05)提高了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查尔酮合成酶(CHS)、查尔酮异构酶(CHI)的活性,与香椿叶片中总黄酮含量的变化呈显著正相关。因此,采用R2B1处理香椿种子能促进其萌发,采用B处理香椿幼苗能有效促进PAL、CHS、CHI酶活性以显著提高总黄酮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椿 光质 萌发 总黄酮 酶活性
下载PDF
重瓣百合LiAGL6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隋娟娟 李晓昕 +4 位作者 吴健 曹兴 吴泽 何俊娜 义鸣放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7-94,共8页
为了深入研究重瓣百合花形成的分子机制,以重瓣百合比罗尼卡为试验材料,从中分离得到1个AGL6基因,其开放阅读框为744 bp,共编码247个氨基酸,蛋白质分子量为28.3 ku。亲水性平均系数为-0.748,等电点为8.23。蛋白结构分析显示,百合AGL6蛋... 为了深入研究重瓣百合花形成的分子机制,以重瓣百合比罗尼卡为试验材料,从中分离得到1个AGL6基因,其开放阅读框为744 bp,共编码247个氨基酸,蛋白质分子量为28.3 ku。亲水性平均系数为-0.748,等电点为8.23。蛋白结构分析显示,百合AGL6蛋白具有典型的MADS-box结构域、K-box区及2个AGL6基序。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百合AGL6编码的蛋白属于AP1/AGL9亚家族AGL6分枝的单子叶植物类群,与同为单子叶植物的风信子亲缘关系最近,相似度达到78%,说明克隆得到的基因即为AGL6的同源基因,将其命名为LiAGL6。亚细胞定位表明,LiAGL6在洋葱表皮细胞的细胞核中表达,具备转录因子的基本特征。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分析表明,LiAGL6基因在花中表达量最高,在茎、叶中几乎不表达;在整朵花中,LiAGL6在第7轮花瓣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其次依次是第6轮和第3轮,第2轮花瓣中几乎检测不到表达。研究表明,LiAGL6基因可能在百合重瓣花形成方面发挥了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瓣百合 MADS-BOX 基因克隆 LiAGL6基因 表达分析
下载PDF
不同种类浮游植物对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 被引量:1
4
作者 马莎 张继红 +6 位作者 刘毅 吴文广 孙科 王巍 隋娟娟 赵云霞 杨艳云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7-35,共9页
本研究采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以金藻、硅藻、绿藻3个门中的4种常见饵料藻叉鞭金藻(Dicrateriasp.)、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tricornutum)、小球藻(Chlorellavulgaris)和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不... 本研究采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以金藻、硅藻、绿藻3个门中的4种常见饵料藻叉鞭金藻(Dicrateriasp.)、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tricornutum)、小球藻(Chlorellavulgaris)和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不同浮游植物的细胞数量和质量对CO_2浓度升高引起的海水酸化的响应情况。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1)CO_2浓度升高显著提高了这4种藻的生长速率(P<0.05);其中,亚心形扁藻平均比生长速率最高,比对照组高出13.5%;小球藻次之,为5.9%;叉鞭金藻和三角褐指藻均为2.2%。(2) CO_2浓度升高使浮游植物细胞内的碳(C)含量增加、氮(N)含量降低,C/N提高;种间差异较大,其中,亚心形扁藻的C/N、C/P值、小球藻的C/P值和三角褐指藻的C/N值显著提高,叉鞭金藻不显著。(3)CO_2浓度升高使小球藻单位细胞叶绿素a含量显著提高,小球藻通过提高光合作用能力促进生长,而另外3种藻叶绿素a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三角褐指藻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在实验初期显著升高;叉鞭金藻非光化学淬灭(NPQ)显著降低,快速光曲线初始斜率(α)显著增加;三角褐指藻和亚心形扁藻潜在的最大光合作用能力(rETR_(max))显著升高(P<0.05),但CO_2浓度升高对4种藻的光化学淬灭(qP)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可见,亚心形扁藻、小球藻和三角褐指藻在高CO_2浓度下虽然生长速率加快,但营养质量降低。不同种类的浮游植物对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不同,这种差异可能会使未来海洋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发生变化;浮游植物C/N、C/P值的改变可能通过食物链对次级生产者,诸如浮游动物、滤食性贝类等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酸化 浮游植物 生长速率 叶绿素荧光参数
下载PDF
百合热激转录因子基因LlHsfC1的鉴定、表达与亚细胞定位 被引量:1
5
作者 曹兴 易瑾 +5 位作者 隋娟娟 吴泽 何俊娜 于守超 赵燕 义鸣放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5-81,共7页
为了深入研究百合热激反应的分子机制,以麝香百合杂种系品种‘白天堂’为试验材料,鉴定了百合C类Hsf基因LlHsfC1,其开放阅读框为780 bp,编码259个氨基酸,推定蛋白质分子质量为30.1 ku,理论等电点为9.61.LlHsfC1蛋白含有热激转录因子的... 为了深入研究百合热激反应的分子机制,以麝香百合杂种系品种‘白天堂’为试验材料,鉴定了百合C类Hsf基因LlHsfC1,其开放阅读框为780 bp,编码259个氨基酸,推定蛋白质分子质量为30.1 ku,理论等电点为9.61.LlHsfC1蛋白含有热激转录因子的特征结构域,但与百合A类Hsf相比,LlHsfC1缺少转录激活模序和核输出信号.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LlHsfC1在细胞核中表达.37℃胁迫处理显著促进了LlHsfC1的表达;LlHsfC1的表达受热胁迫与Ca^(2+)处理协同诱导.此外,构建了植物过表达载体pCAMBIA1301-LlHsfC1,为进一步研究LlHsfC1基因的功能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 热胁迫 热激转录因子 亚细胞定位 基因表达
下载PDF
灰葡萄孢菌诱导的百合转录辅激活因子LlMBF1a基因的克隆及其特征分析
6
作者 曹兴 张秀省 +6 位作者 侯栋 隋娟娟 穆红梅 高祥斌 吕福堂 郭尚敬 王桂清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024-2030,共7页
转录辅激活因子MBF1a参与了植物对病原真菌的防御反应。利用电子克隆结合RT-PCR技术从百合中分离了LlMBF1a基因,其开放阅读框长429 bp,编码142个氨基酸。LlMBF1a分子量为15. 53 ku,理论等电点为10. 12,为稳定的水溶性非分泌蛋白,含有典... 转录辅激活因子MBF1a参与了植物对病原真菌的防御反应。利用电子克隆结合RT-PCR技术从百合中分离了LlMBF1a基因,其开放阅读框长429 bp,编码142个氨基酸。LlMBF1a分子量为15. 53 ku,理论等电点为10. 12,为稳定的水溶性非分泌蛋白,含有典型的MBF1结构域和α螺旋-转角-α螺旋模序。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LlMBF1a主要在细胞核中表达。LlMBF1a在根、茎、鳞茎、叶中的表达量无显著差异,受灰葡萄孢菌侵染诱导表达且在相对抗病品种中持续高水平表达,表明LlMBF1a可能参与了百合对灰霉病的抗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 MBF1 灰葡萄孢菌 基因克隆 亚细胞定位 基因表达
下载PDF
香椿CCR家族基因TsCCR1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隋娟娟 江平 +2 位作者 孙晶晶 刘小丽 姬云涛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第2期25-29,共5页
肉桂酰辅酶A还原酶在木质素生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从香椿幼苗中克隆得到1个肉桂酰辅酶A还原酶家族基因(CCR)。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基因含有924bp的开放阅读框,共编码307个氨基酸,分子量为35.48kDa,等电点为5.34,亲水性平均系... 肉桂酰辅酶A还原酶在木质素生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从香椿幼苗中克隆得到1个肉桂酰辅酶A还原酶家族基因(CCR)。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基因含有924bp的开放阅读框,共编码307个氨基酸,分子量为35.48kDa,等电点为5.34,亲水性平均系数为-0.162,为亲水性、酸性蛋白;蛋白结构域分析发现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含有底物结合位点、酶活性位点以及NADP结合位点,属于SDR超家族成员;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该基因编码的蛋白与胡杨CCR1的亲缘关系最近,因此将其命名为TsCCR1。其基因的克隆为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改良香椿优良品种的栽培抗性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椿 基因克隆 TsCCR1 序列分析
下载PDF
调水调沙对黄河下游溶解铀浓度及入海通量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于臣青 江雪艳 +2 位作者 孟春霞 隋娟娟 刘倩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09-219,共11页
为研究调水调沙对黄河下游溶解铀浓度及其入海通量的影响,于2014年调水调沙期间在黄河小浪底站及利津站进行了连续同步观测。结果发现,调水调沙期间,小浪底站溶解铀浓度的平均值在调水阶段为(4.28±0.33)μg/L,调沙阶段为(4.19±... 为研究调水调沙对黄河下游溶解铀浓度及其入海通量的影响,于2014年调水调沙期间在黄河小浪底站及利津站进行了连续同步观测。结果发现,调水调沙期间,小浪底站溶解铀浓度的平均值在调水阶段为(4.28±0.33)μg/L,调沙阶段为(4.19±0.29)μg/L;利津站溶解铀浓度的平均值在调水阶段为(4.55±0.22)μg/L,调沙阶段为(4.87±0.40)μg/L。无论是调水阶段还是调沙阶段,利津站溶解铀浓度的平均值均比小浪底站高,且调沙阶段溶解铀增加量显著高于调水阶段。进一步分析讨论得出调水调沙期间氧化还原条件的变化以及悬浮颗粒物粒径的变化是影响黄河下游溶解铀化学行为的主要因素。2014年调水调沙的运行使得黄河下游利津站的溶解铀入海通量比河流正常输运状态下增加了8.3×102 kg;而2015年在只进行了调水的情况下,从小浪底站到利津站溶解铀通量减少了4.1×103kg,说明不同模式下的调水调沙对溶解态铀入海通量的影响是不同的。由于在黄河口咸淡水混合带存在着悬浮颗粒物向水体释放溶解铀的现象,根据调水调沙期间悬浮颗粒物的增加量及溶解铀的释放系数估算得到2010年、2012年、2013年、2014年调水调沙期间在河口混合带释放的溶解铀分别为1.57×10~4 kg、0.739×10~4 kg、0.690×10~4 kg和8.25×102 kg,分别占各自年份全年溶解铀入海通量的15%、7.7%、5.3%和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调水调沙 溶解态铀 通量
下载PDF
Organic Carbon in the Surface Sediments from the Intensive Mariculture Zone of Sanggou Bay: Distribution, Seasonal Variations and Sources 被引量:12
9
作者 sui juanjuan ZHANG Jihong +1 位作者 REN S. Jeffrey LIN Fan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4期985-996,共12页
Mariculture has rapidly grown worldwide, which might greatly influence the biogeochemical cycle of organic carbon in coastal seas. In this study, several geochemical parameters, including grain size composition, sedim... Mariculture has rapidly grown worldwide, which might greatly influence the biogeochemical cycle of organic carbon in coastal seas. In this study, several geochemical parameters, including grain size composition, sedimentary total organic carbon (TOC), total nitrogen (TN), stable carbon (δ13C) and nitrogen (δ15N) isotopic compositions, were analyzed for surface sediments collected from different mariculture zones of Sanggou Bay and in different seasons. We investigated the composi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or- ganic matter in surface sediments and further evaluated the contribution of mariculture activities to TOC sources. The TOC and TN contents (mass percentage) in the bay were in the range of 0.14% to 1.45% and 0.03% to 0.20%, respectively.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indicated that sedimentary TOC and TN contents in shellfish monoculture and shellfish-kelp polyculture zones were higher than in other mariculture zones, which might be related to grain size composition and mariculture organisms. Seasonal variations of TOC contents were observed in different mariculture zones. The TOC/TN atomic ratio (C/N),δ13C and δ15N were in the ranges of 5.97 to 10.97, 21.76‰ to 13.14‰ and 2.13‰ to 8.08‰, respectively, implying that sedimentary organic matter in Sanggou Bay was the mixture of marine phytoplankton, terrestrial and maricultural sources. A simple mixing model based on δ13C was applied an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relative contributions of organic carbon sources in Sanggou Bay followed the order kelp (36.6%) marine phytoplankton (28.7%) shellfish bio-deposition (23.8%) terrestrial input (10.9%). Surface sediments in Sanggou Bay were domi- nated by mariculture-derived organic carbon, which on average accounted for 60.4% of TO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diment organic carbon SOURCES MARICULTURE Sanggou BAY Iso-Source
下载PDF
香椿TsANR基因的克隆及在温度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隋娟娟 杨京霞 +3 位作者 胡新 董新月 舒生 姬云涛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第1期57-61,共5页
花青素还原酶是调控原花青素形成的关键酶之一,该酶对花青素的积累具有重要调控作用。从香椿中克隆得到一个花青素还原酶基因,命名为TsANR。基因序列注册到GenBank中,登录号为MT629925。TsANR基因开放阅读框有1011 bp核苷酸组成,共编码... 花青素还原酶是调控原花青素形成的关键酶之一,该酶对花青素的积累具有重要调控作用。从香椿中克隆得到一个花青素还原酶基因,命名为TsANR。基因序列注册到GenBank中,登录号为MT629925。TsANR基因开放阅读框有1011 bp核苷酸组成,共编码336个氨基酸,编码的蛋白分子量为36.451 kD,属于酸性亲水性蛋白。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TsANR蛋白与同为无患子目的阿月浑子ANR蛋白亲缘关系最近。荧光定量试验结果表明:TsANR基因在香椿幼苗叶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4℃低温处理24 h内,Ts ANR基因表达量在4 h后,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水平;在38℃高温处理24 h内,TsANR基因表达量在1 h时表达量显著增加,随后在2 h后表达恢复至对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椿 花青素还原酶 TsANR基因 基因表达
下载PDF
地方高校园林专业花卉学课程体系优化的探讨 被引量:3
11
作者 隋娟娟 王魏根 耿秀婷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第4期109-112,共4页
本文从学生、专业教师与用人单位的角度出发,对阜阳师范大学园林专业花卉学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了调研分析,发现存在专业影响力较弱、教学方式相对单一、学生实践环节薄弱、教师教学技能相对缺乏、教学资源相对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宣... 本文从学生、专业教师与用人单位的角度出发,对阜阳师范大学园林专业花卉学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了调研分析,发现存在专业影响力较弱、教学方式相对单一、学生实践环节薄弱、教师教学技能相对缺乏、教学资源相对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宣传力度、丰富教学方式、强化实践环节、教师不断加强学习、积极构建网络课程的对策,希望能为地方高校园林专业花卉学课程的构建和优化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 花卉学 教学 建议
下载PDF
香椿TsCCR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隋娟娟 孙晶晶 +4 位作者 杨京霞 刘佩冉 宁伟 宋雨婷 屈长青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5567-5575,共9页
肉桂酰辅酶A还原酶(CCR)是木质素合成的关键酶,本研究根据香椿转录组数据从太和‘红油椿’中克隆得到1个肉桂酰辅酶A还原酶基因,命名为TsCCR,对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了TsCCR基因在香椿幼苗根、茎、叶及低... 肉桂酰辅酶A还原酶(CCR)是木质素合成的关键酶,本研究根据香椿转录组数据从太和‘红油椿’中克隆得到1个肉桂酰辅酶A还原酶基因,命名为TsCCR,对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了TsCCR基因在香椿幼苗根、茎、叶及低温、高温、干旱、盐4种非生物胁迫条件下的表达特性。结果表明:香椿TsCCR基因含有975 bp的开放阅读框,共编码324个氨基酸,含有FR-SDR-e保守结构域,与柑橘的亲缘关系最近;TsCCR基因在茎中的表达量最高;4℃低温胁迫期间,TsCCR表达量短暂升高后逐渐降低;38℃高温胁迫期间,短暂降低后逐渐升高;200 mmol/L NaCl盐胁迫处理期间,TsCCR表达量在4 h时急剧降低,随后又急剧增加;200 g/L PEG6000干旱胁迫处理期间,TsCCR表达量呈现先下降后升高又下降的趋势。以上结果表明香椿TsCCR基因在香椿抵抗非生物胁迫方面可能发挥调控作用,本试验结果为通过基因工程改良香椿的栽培抗性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椿 肉桂酰辅酶A还原酶 TsCCR 序列分析 表达分析
原文传递
香椿TsCAD1基因的克隆与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特性 被引量:4
13
作者 隋娟娟 邓红祥 +2 位作者 杨京霞 孙晶晶 屈长青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4617-4625,共9页
肉桂醇脱氢酶(CAD)是木质素生物合成的关键酶之一,为探讨肉桂醇脱氢酶基因在香椿抵抗非生物胁迫方面发挥的作用,本研究从香椿转录组数据中筛选并克隆得到1个CAD基因,其开放阅读框为1068 bp,共编码355个氨基酸,结构域分析发现香椿CAD蛋... 肉桂醇脱氢酶(CAD)是木质素生物合成的关键酶之一,为探讨肉桂醇脱氢酶基因在香椿抵抗非生物胁迫方面发挥的作用,本研究从香椿转录组数据中筛选并克隆得到1个CAD基因,其开放阅读框为1068 bp,共编码355个氨基酸,结构域分析发现香椿CAD蛋白含有1个NADP(H)辅酶结构域,2个Zn结合位点,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香椿CAD与柑橘CAD1亲缘关系最近,将其命名为TsCAD1。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TsCAD1在香椿幼苗根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茎与叶中的表达量;38℃高温胁迫24 h期间,TsCAD1在香椿叶片中的表达量呈现先降低后显著上升的趋势;4℃低温胁迫24 h期间,TsCAD1的表达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0 g/L PEG6000干旱胁迫24 h期间,TsCAD1的表达趋势为先下降后上升又下降,但其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200 mmol/L NaCl盐胁迫处理24 h期间,TsCAD1的表达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其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根据以上结果推测香椿TsCAD1基因可能在香椿的非生物胁迫防御机制方面发挥功能,该试验结果为通过分子生物技术改良香椿的栽培抗性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椿 肉桂醇脱氢酶 TsCAD1 序列分析 表达分析
原文传递
香椿查尔酮异构酶基因的克隆及在幼苗中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隋娟娟 屈长青 +4 位作者 杨京霞 舒生 董新月 姜景民 刘军 《分子植物育种》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4649-4656,共8页
查尔酮异构酶是调控植物花青素生成的关键酶,本研究利用PCR扩增技术从香椿叶片中克隆得到香椿查尔酮异构酶基因TsCHI。序列分析发现TsCHI基因开放阅读框全长717 bp,共编码238个氨基酸,属于亲水性、酸性蛋白。系统进化分析表明TsCHI蛋白... 查尔酮异构酶是调控植物花青素生成的关键酶,本研究利用PCR扩增技术从香椿叶片中克隆得到香椿查尔酮异构酶基因TsCHI。序列分析发现TsCHI基因开放阅读框全长717 bp,共编码238个氨基酸,属于亲水性、酸性蛋白。系统进化分析表明TsCHI蛋白属于TypeⅠ型CHI蛋白,与无患子目的槭树(Acer×freemanii)、橄榄(Canarium album)、龙眼(Dimocarpus longan)、柑橘(Citrus sinensis)的亲缘关系较近。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TsCHI在香椿幼苗茎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根与叶中的表达量,叶比根中的表达量高,但差异不显著;38℃高温胁迫、200 g/L PEG-6000溶液干旱胁迫、200 mmol/L NaCl溶液盐胁迫条件下,TsCHI基因的表达量均高于对照,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表达呈上升趋势。研究结果为香椿幼苗的开发利用和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提高幼苗中黄酮类物质的含量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椿(Toona sinensis) 查尔酮异构酶 花青素 表达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