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药物毒性效应机制和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3
1
作者 张璟璇 孙丙军 孙进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0-247,共8页
目的随着纳米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纳米药物和纳米材料的安全性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纳米药物毒性效应机制和安全性评价研究对加速纳米药物临床转化进程,确保纳米药物临床应用的安全有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方法对纳米药物特殊... 目的随着纳米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纳米药物和纳米材料的安全性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纳米药物毒性效应机制和安全性评价研究对加速纳米药物临床转化进程,确保纳米药物临床应用的安全有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方法对纳米药物特殊的理化性质影响纳米药物安全性的内在机制、纳米药物安全性评价的方法框架和具体的检测手段进行了综述。结果与结论纳米药物与生物系统的相互作用是纳米药物对机体造成毒性效应的主要原因,这种相互作用又主要取决于纳米粒的理化性质,包括粒径、形态、可变形性、表面性质、生物可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等。由于纳米药物复杂的结构组成和特殊的理化性质,传统药物的安全性评价方法并不完全适用于纳米药物,需要采取基于级联检测的毒理学评价方案并对特殊的理化性质进行充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药物 毒性 安全性评价 理化性质
下载PDF
依托泊苷输液在不同储存条件下的稳定性考察
2
作者 钞艳惠 聂会娟 +5 位作者 张瑞 荆自伟 康健 刘胜利 孙丙军 杜书章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06-1411,共6页
目的考察依托泊苷输液在不同储存条件下的稳定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分别设置依托泊苷输液的配伍浓度为0.04、0.1、0.2、0.25、0.4 mg·mL^(-1),在室温遮光、室温不遮光和2~8℃冷藏条件下,于各时间点分别观察外观、使用p... 目的考察依托泊苷输液在不同储存条件下的稳定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分别设置依托泊苷输液的配伍浓度为0.04、0.1、0.2、0.25、0.4 mg·mL^(-1),在室温遮光、室温不遮光和2~8℃冷藏条件下,于各时间点分别观察外观、使用pH计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pH值和含量。结果当配伍浓度≤0.25 mg·mL^(-1)时,依托泊苷输液在3种储存条件下24 h内外观、pH值和含量均未发生明显变化。当配伍浓度为0.40 mg·mL^(-1)时,依托泊苷输液在在室温遮光、室温不遮光和2~8℃冷藏条件下均会产生沉淀,且24 h时含量分别下降至67.07%、61.00%和38.29%。结论当配伍浓度≤0.25 mg·mL^(-1)时,依托泊苷输液在室温遮光、室温不遮光和2~8℃冷藏条件下24 h内稳定;当依托泊苷输液的配伍浓度为0.40 mg·mL^(-1)时,依托泊苷输液在3种储存条件下的稳定性不佳,因此非必要不建议最终浓度超过0.25 mg·m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托泊苷输液 储存条件 稳定性
下载PDF
陕西梁带村芮国墓地出土青铜器工艺特征的科学分析
3
作者 姜婷婷 李建西 +5 位作者 张蓓 刘思哲 孙秉君 孙思敖 邵安定 凌雪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4-86,共13页
梁带村芮国墓地随葬青铜器承载着古代芮国重要的科技历史文化信息。为揭示青铜器的工艺特征,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对该墓地出土的17件青铜礼器和车马器进行金相组织和合金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除一件车轭饰为锡青铜热锻成型... 梁带村芮国墓地随葬青铜器承载着古代芮国重要的科技历史文化信息。为揭示青铜器的工艺特征,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对该墓地出土的17件青铜礼器和车马器进行金相组织和合金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除一件车轭饰为锡青铜热锻成型外,其余样品均为铅锡青铜铸造而成;M502出土铜器的合金材质粗糙,远不及国君墓M27,随葬器物材质的差异或反映了墓葬等级的信息。从技术特征来看,年代有争议的M27提梁卣、角为仿古器的可能性更大;与同时期各地青铜器合金成分的比较表明,梁带村墓地青铜器的铅含量普遍高于各地,推测与芮国迁都背景下国力衰退有关,可能为本土冶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带村墓地 芮国青铜器 工艺特征 仿古器
原文传递
韩城梁带村芮国墓地出土西周晚期人骨的稳定同位素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凌雪 陈曦 +3 位作者 孙秉君 张天恩 陈靓 赵丛苍 《西部考古》 2017年第2期249-258,共10页
陕西韩城梁带村芮国墓地是近年来考古发现的一处两周时期高级贵族墓地,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利用骨化学方法对梁带村芮国墓地自2007-2010年发掘出土的西周晚期人骨中的碳、氮同位素进行测定与分析,研究结果发现:西周时期芮国先... 陕西韩城梁带村芮国墓地是近年来考古发现的一处两周时期高级贵族墓地,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利用骨化学方法对梁带村芮国墓地自2007-2010年发掘出土的西周晚期人骨中的碳、氮同位素进行测定与分析,研究结果发现:西周时期芮国先民食物结构表现为大部分人的日常食物结构中肉类占有相当比例,少部分人以C4加以C3或C4植物为主,辅以少量肉食,这与所处的地理环境以及先民以种植粟等C4类农作物,并伴有发达的畜牧业的生活密切相关;男女的食谱特征基本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芮国墓地 骨化学 食谱结构 生活方式
原文传递
煤巷异常区域快速掘进围岩关键部位确定及控制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恩乾 华心祝 +2 位作者 杨森 孙兵军 常贯峰 《矿业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2-37,共6页
为了解决刘庄煤矿150802胶带顺槽快速掘进过程中巷道帮角局部变形严重的问题,通过FLAC3D数值模拟软件确定了巷道异常区域的关键部位。结果表明:巷道在帮角处产生较大剪切应力集中区域,高帮角的剪切应力集中值大于低帮角,巷道顶板的位移... 为了解决刘庄煤矿150802胶带顺槽快速掘进过程中巷道帮角局部变形严重的问题,通过FLAC3D数值模拟软件确定了巷道异常区域的关键部位。结果表明:巷道在帮角处产生较大剪切应力集中区域,高帮角的剪切应力集中值大于低帮角,巷道顶板的位移变形量大于两帮,通过数值模拟确定巷道支护的第一关键部位是巷道顶板的两个肩窝,其次是顶板,最后是两帮。针对异常区域提出了优先支护的工艺顺序,并对巷道围岩采用"锚带网索"加强支护,锚杆(索)应力传感器现场实测应力是顶板两肩窝>顶板>两帮,与数值模拟结果相吻合,且巷道采用异常区域优先与"锚带网索"联合支护后,在巷道掘进110m后,巷道围岩整体变形逐渐趋于稳定,巷道两帮的移近量和顶板的下沉量均低于45mm,异常区域变形得到有效控制,实现了巷道平均日进尺16.8 m的快速掘进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部位 巷道支护 数值模拟 快速掘进 围岩控制
原文传递
采空区下开切眼围岩应力分布规律及其控制技术 被引量:9
6
作者 孙兵军 华心祝 张旬 《矿业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1-35,共5页
为解决极近距离煤层下行开采采空区下开切眼围岩控制困难的问题,以刘庄矿120502切眼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对过采空区下开切眼应力分布规律与切眼围岩控制进行研究,基于摩尔-库伦准则,采用FLAC3D数值模拟对开切眼过程中应力分布规律进行探究... 为解决极近距离煤层下行开采采空区下开切眼围岩控制困难的问题,以刘庄矿120502切眼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对过采空区下开切眼应力分布规律与切眼围岩控制进行研究,基于摩尔-库伦准则,采用FLAC3D数值模拟对开切眼过程中应力分布规律进行探究,并提出对上覆采空区进行超前注浆处理与切眼断面加强支护。研究结果表明:上覆采空区煤壁集中应力是影响切眼掘进的主要因素,掘进断面超过采空区内侧40m后影响较小;通过对采空区超前注浆与切眼加强支护后,切眼围岩变形得到有效的控制,锚网索支护段底板最大位移量仅280 mm,两侧位移量均不大,最大仅140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切眼 围岩变形 应力分布 采空区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肿瘤氧化还原微环境智能响应型前药纳米组装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陈瑶 张洪源 +4 位作者 刘雨婷 孙丙军 孙进 何仲贵 罗聪 《药学进展》 CAS 2021年第5期337-348,共12页
随着生物纳米技术在药物递送领域的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研究人员设计和构建多种功能各异的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用于抗肿瘤药物的高效递送。其中,将前药策略与纳米递药技术进行有机整合的前药纳米组装体已经逐渐成为纳米药物递送系统中一个... 随着生物纳米技术在药物递送领域的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研究人员设计和构建多种功能各异的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用于抗肿瘤药物的高效递送。其中,将前药策略与纳米递药技术进行有机整合的前药纳米组装体已经逐渐成为纳米药物递送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前药设计的关键在于药物分子结构的合理修饰和前药在靶部位的选择性高效激活。近年来,研究发现肿瘤微环境智能响应型前药纳米组装体能够在靶部位选择性快速释药,其已成为癌症诊疗相关研究的重要平台。首先,对肿瘤氧化还原微环境和常用的氧化还原敏感化学桥连进行介绍;其次,分别介绍肿瘤氧化还原微环境智能响应型聚合物大分子前药纳米组装体和小分子前药纳米组装体;最后,对前药纳米组装体优缺点和整个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的临床转化前景进行总结和分析。通过对以上内容进行综述,以期为肿瘤微环境智能响应型前药纳米系统的设计与构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微环境 氧化还原刺激 智能响应 前药 纳米组装体
原文传递
Manufacture technique of bronze-iron bimetallic objects found in M27 of Liangdaicun Site, Hancheng, Shaanxi
8
作者 CHEN JianLi YANG JunChang +1 位作者 sun bingjun PAN Yan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9年第10期3038-3045,共8页
Analysis of the fabrication technology of a bronze knife with an iron blade and a bronze Ge with an iron blade, two copper-iron bimetallic wares, unearthed in M27 of Liangdaicun Site, Hancheng of Shaanxi, is performed... Analysis of the fabrication technology of a bronze knife with an iron blade and a bronze Ge with an iron blade, two copper-iron bimetallic wares, unearthed in M27 of Liangdaicun Site, Hancheng of Shaanxi, is performed in this paper by using metallographic, EPMA and AMS-14C dating methods. The micro-structures of the two samples are typical wrought bloomery iron containing a substantial amount of carbon, which is also called carburized steel, made from bloomery iron by cementation in the solid state. The objects can be dated back to the early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This study provides new evidence for understanding the beginning of iron smelting in China. Most of the early known iron wares of the period between the late Western Zhou Dynasty and the early Spring and Autumn were unearthed in the region at the junction of Henan, Shanxi and Shaanxi, at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suggesting that this region may likely be one of the earliest centers of iron smelting technology in China and deserves further archaeological research. As early iron products were also discovered in the area of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and in Xinjiang, appropriate attention also should be paid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two areas in terms of the origin of iron smelt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CHAEOMETALLURGY Liangdaicun AMS-14C DATING BIMETALLIC object ironworking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